•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2

仙呢榕儿
首页 > 论文问答 > 书法作品欣赏论文800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lackstar01234

已采纳
在我看来,学篆隶书法有五难。其一,今天距篆隶的原生时代太过遥远,很容易造成难以穿越的历史隔膜,相差二十岁就有“代沟”,差两三千年又会怎样?最典型的现象是学习篆隶书法较好者能规模其形,较逊者连形都把握不好,更不要说神意、古雅了。至于好的个性与创新,尤为麟凤之属。其二,在篆隶的原生时代,古人没有留下关于技法、审美的任何文字说明,后嗣承习的过程中偶尔有只言片语的书论,又往往不关痛痒。今人对篆隶古体的认识,大都出自清人散断的题跋、评论与书写体会,这对了解各种学习范本所代表的处于原生状态的篆隶书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其三,后人对那些处于原生状态的篆隶书法作品所做评述,都是根据金石拓本的审美经验,而金石文字无不受到书制工艺的影响,具有“二次完成品”的属性,不能准确的反映书写的真实状态。再则,古人的篆隶审美和技法总结,同样有隔膜,而表达见解的方式和用语,经常要借鉴来自时尚篆隶或楷行草诸体的经验感受,其中的误差与谬误自然不在少数。其四,在篆隶所处的原生时代,文字的实用是第一位的,美从属于文字规范,人们还没有纯为审美的艺术需求,更不会想到如何在作品中投入自我。那么,三代秦汉为数众多的篆隶经典作品及其丰富多变的个性风格是怎样形成的?传统书学思想中的“达性抒情”、“字如其人”等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命题在它们那里是否能够体现?如果能,古人是怎样做到的?如果不能,这种理论上的缺陷应该怎样看?后代名家的篆隶作品又应该怎样看?二者之间有多少可以证明的异同?其五,迄今为止,后人对篆隶原生状态中的各类作品所做的总结和评述,有多少符合历史的真实?其中有多少东西能够有效地指导我们的临帖与创作实践?例如,怎样取法,怎样在“与古为徒”的同时来避免与时尚脱节,怎样在古今之间明确自我等等,都存在问题。我是一面读书、读帖、读所有的出土文字遗迹,一面思考、研究和习字,并随时修正认识,改进方法,把学术和艺术融合为一。 我提出“原生状态”的概念,旨在区别于后代的承习与变法,排除后人见解的干扰,直接进入上古的篆隶世界,追循其历程,体会原滋原味的种种探索和创造。也就是说,后人的见解可以给我们启发,也能影响我们的独立思考而先入为主,使作品中某些特有的意味被过滤掉,或是出现较大的偏差。例如,清人评说汉碑八分隶书,只关注具体作品的美感风格,从不深究其由来。当然,这里面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因素,我们只择其最具普遍意义的一个简单现象来加以说明。成公绥《隶书体》前半部分称述楷书,后半部分论说隶书: 若乃八分玺法,殊好异制,分白赋黑,棋布星列。设计知识资源网 意思是说上石的八分隶书有别于书简的形式,它们要像摹刻玺印那样均匀地分窠而为方格界栏,其章法布白有如棋盘布子或星宿排列那样秩序井然。成公绥是西晋人,去汉未远,仍置身于八分铭石的风尚之中,自然熟知甚妙。那么,他为什么要强调划分界格这种粗浅的常识呢?试想,汉人书简字形皆扁,书碑皆方,二者明显有别,其关键就在于书碑有格,是长方格规定了字形的结体。推衍开来,字字撑满界格者如《景君》、《裴岑》等波挑收敛,波挑开放者字形缩小而形成宽大的字距和疏朗的章法布白。其它如整齐字形、规范蚕头雁尾等种种碑刻书法现象与原委,也都与界格有关,这里就不多说了。由此可见,清人的篆隶见解缺憾甚多,而今天的创作仍在延续其作品形式,必然是因陋就简,使学习古法疏于肤浅和空疏。我把三代秦汉书法史研究的心得逐渐转入临帖与创作当中,得出许多异于前贤、时人的体会,常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功夫容或未至,而见解上已经不必后人了。 这样说,前提是要有能力进入上古的篆隶世界,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社会生活、处于不同阶层和位置的人群之所想所乐所尚。如果只有一般的艺术直觉和审美经验,即很难完整地解读那些作品。我原来的篆隶起手都学清人,也相信他们的观点,后来硕士、博士都攻读文字学,观看、摹录古文字篆隶字多了,体会也大异于从前。再后搞起书法史与书法批评研究,才真切地感受到徜徉于篆隶原生状态中的愉悦和收获,想问题、看作品也往往会与众不同。这样,我从通观古文字篆隶遗迹入手,进行经常而大量的摹习,同时验证于现代展览需求的创造和个性变化,反反复复,亦古亦我,直到今天,仍在继续这种学习和探索。 我学篆隶,主张博瞻约取,明确自己所需,临任何一件作品,都要弄清楚其目的,也就是要从中汲取什么。有一些作品我可以研究,但临习却不碰它们。这包括:大家都学的不碰,以免“下笔便同众人”;有程式化特点不碰,如李阳冰一路的玉著、铁线小篆、汉《史晨碑》等及三国魏碑唐碑隶书之类;装饰性书体不碰,如战国中山器、吴《天发神谶碑》、北朝至唐代墓志盖文等,以免堕入画字者流;个性风格鲜明或有习气的不碰,如赵之谦、徐三庚、李瑞清、吴昌硕等人的大小篆,郑盙、金农、伊秉绶、陈鸿寿等
254 评论

菩小帅傲娇脸

这个集合中主要收藏了各个现代名家的参展作品十分的丰富,此历届的书法和籇刻展示作品总共八千多幅作品约25G大小,可以说是目前最丰富的参展作品集这些不错的书法碑帖教程都可在图中右下角找到《历届书法和篆刻作品大合集》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全国第三届隶书全国第五届书法籇刻展览作品集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作品集十届国展-草书楷书隶书展十届国展-行书篆书籇刻刻字展第一届楷书展第七届国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二届当代中国楷书名家作品邀请展第八届国展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集第四届书法兰亭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小楷、瘦金体、草书、隶书、楷书、颜真卿等书法书籍》及一些碑刻高清图共340多本书法书籍5G左右大小,是学习书法的不错的参考资料│  (元)赵子昂小楷临黄庭经│  (元)赵子昂小楷汉汲黯传│  (唐)颜真卿楷书竹山书堂连句│  FileTxt│  “西山风”全国书法小品邀请展作品选│  《三字经》简体毛笔字帖│  《中国书协会员百人精品展》作品选│  《千字文》钢笔七体字帖-顾仲安书│  《灵飞经》帖钢笔笔法│  《百家姓、朱子格言》钢笔七体字帖-顾仲安│  《兰亭序》褚遂良摹本│  【书法大家】颜真卿│  【书法欣赏】-人生格言│  【书法欣赏】匾额书法艺术欣赏│  【书法欣赏】名家墨宝欣赏│  【书法欣赏】唐寅(唐伯虎)书法作品《漫兴墨迹》│  【书法欣赏】董其昌·岳阳楼记│  【书法欣赏】贺知章草书《孝敬》篇│  【书法欣赏】颜真卿《祭侄文稿》│  【书法鉴赏】《兰亭集序》——(历代书法家临本)│  【书法鉴赏】颜真卿书法欣赏│  【名家书法】王羲之书法之手札彩色版│  【名家书法】王羲之信札│  【名家书法】王羲之:洛神赋│  【大家书法】启功书法《论书绝句百首》全集│  宋徽宗瘦金体及其笔法│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欣赏│  宋蔡襄自书诗│  宋高宗赵构书法欣赏│  宋黄庭坚诸上座帖│  弘一大师书法选│  张仃书法作品欣赏│  张四平书法欣赏│  张海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张瑞图书法欣赏│  张秀3000字行楷规范字帖│  成亲王楷书《竹枝词》│  文征明《赤壁赋》(清晰版)│  文征明小楷《草堂十志》│  文徵明-小楷千字文│  斗方书法作品集锦│  方百川书法作品欣赏│  日本前卫书法艺术欣赏│  明·徐渭书法欣赏│  明·陈淳书法作品欣赏│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传世书法选│  明唐寅自书词曲│  明宋克章草急就章│  明清书法四大家名品全集│  明清帝后玺印郭福祥│  明王宠草书李太白诗│  明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  明陈道复古诗十九首│  晋王旬伯远帖│  晋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晋陆机平复帖│  朱守道书法欣赏│  李可染书法作品欣赏│  李斯峄山刻石全本│  林散之书法作品│  柳体楷书大字结构四十八法│  柳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杨璐│  柳体部首大全│  柳公权 金刚经│  柳公权书法全集│  柳公权楷书习字帖│  柳公权楷书间架结构100法│  柳公权经典书法临习字谱

153 评论

北京青年123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等。书法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以后,绘画用笔讲究从书法中来,水墨写意与书法的行草意趣相通。中国古代雕塑中也蕴含着书法的特征。中国古代雕塑的纹理即是线的组合,造型的装饰性与书法中的篆隶保持着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从布局到主体的梁柱结构,都遵循对称、均衡、主从关系等法则,园林建筑中的含蓄、借景,以及亭、台、楼、榭追求的空灵、飞动等都与书法的结体、章法和节奏、气韵密切相关。至于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书法的影响。书法可以视为中国美术之魂。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青春常在。在每个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不同,又随着文化地发展容入,书法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不断完善。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为精辟的总结: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宋人尚意--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凤,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以书达意,表达一种心境。元、明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书法上则是崇尚摹古,平庸无奇。至于明末书坛"反流俗"的狂飚,以及清代后期崇尚碑版金石之风的兴起,正如地下奔突的岩浆,黑夜中闪掣的电光或是火石,折射出一个社会巨大变动的征兆。真所谓"披图幽对,思接千载"。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淅地看到他与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高级艺术的特征。书法艺术在群众中以逐步普及,也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292 评论

王小若1127

这种论文最好还是自己写下,需要什么材料可以网上搜索

305 评论

相关问答

  • 书法作品欣赏论文800字

    这种论文最好还是自己写下,需要什么材料可以网上搜索

    小怪兽的小胖兽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书法作品欣赏论文1000字

    书法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极其构成运动为形式,来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通过书法课程的学习,我对

    瑶瑶然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书法作品欣赏论文

    如何欣赏中国书法的论文?首先要找到你的一个论文的切入点,欣赏中国书法,要找到最主要的一个书法作品和书法家,他们的一个产品,然后找到他们的一个共同性

    小红粉菲菲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书法艺术论文3000字作品欣赏

    在我看来,学篆隶书法有五难。其一,今天距篆隶的原生时代太过遥远,很容易造成难以穿越的历史隔膜,相差二十岁就有“代沟”,差两三千年又会怎样?最典型的现象是学习篆隶

    激动的小胖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书法作品欣赏论文范文

    这要看到书法才好说的,

    tracy07280917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