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1

室内设计--阿梅
首页 > 论文问答 > 检察院书记员议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uexue1535

已采纳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法律监督权也叫检察权。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的性质,决定了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区别。它既不同于国家行政机关,也不同于国家审判机关,而只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法律监督机关。它的基本职能是保证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合法性、法院审判活动的合法性、刑罚执行活动的合法性;通过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察究,保证公务活动的合法性,实现对行政权的制约;代表国家对犯罪人提起公诉。
310 评论

齐吃大乳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童建明   童建明,男,汉族,1963年6月生,浙江淳安人,1986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先后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副处级干部、检察长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厅主任助理,办公厅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办公厅主任、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2013年2月任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史建明   史建明,男,汉族,1957年12月生,武邑人,1974年3月参加工作,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一级高级检察官。政协河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先后任共青团衡水市委副书记,衡水地委组织部干部,省委统战部主任科员、副处级调研员、办公室副主任、二处副处长、调研员,省委政法委组织干部处调研员、处长,省司法厅政治部主任,沧州市委副书记,省检察院副检察长,2008年12月任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2015年6月任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申占群   申占群,男,汉族,1957年8月生,晋州人,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大学学历。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石家庄地委办公室副科长、科长、副处级资料员、副秘书长,石家庄市委副秘书长、市稳定办主任、农村综治办主任,石家庄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辛集市委书记,衡水市检察院检察长,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2015年5月任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雪慧   李雪慧,男,汉族,1965年12月生,浙江富阳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高级编辑。   先后任北京学习杂志社编辑,中国检察报社总编室编辑、副主任,检察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评论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编辑委员会主任,2014年9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朱仲达   朱仲达,男,汉族,1957年1月生,平乡人,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财贸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育学硕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先后任省劳动人事厅主任科员,省人事厅行政研究室副主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政策法规处副处长、职称处调研员、录考中心主任,省纪委副厅级纪检员、省监察厅副厅级监察专员,2007年4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何秉群   何秉群,男,汉族,1963年12月生,鹿泉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无党派,河北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法学硕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政协河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   先后任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法律教研室主任,教学处副处长,教学指导中心主任,保定学院副院长,2012年7月任省检察院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庆平   周庆平,男,汉族,1956年6月生,晋州人,1973年3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大普学历。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一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省检察院副科级书记员、正科级助检员、副处级检察员、办公室副主任、批捕处处长、反贪污贿赂局副局长兼综合处处长,唐山市检察院检察长,保定市检察院检察长,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污贿赂局局长,2013年11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侯建华   侯建华,男,汉族,1963年4月生,正定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法学学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三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省检察院副科级书记员、科长,研究室副主任、侦查监督处处长、检察委员会副厅级专职委员,省检察院党组成员、石家庄市检察院检察长,2015年5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唐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副检察长、代检察长:曲波   曲波,男,汉族,1968年2月生,新乐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法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唐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副检察长、代检察长。   先后任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省委政法委政治部组织干部处调研员、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干部处处长,省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2015年5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唐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2015年6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唐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副检察长、代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污贿赂局局长:李勤   李勤,男,汉族,1963年3月生,井陉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污贿赂局局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石家庄市公安局副科长、科长,省委办公厅秘书二处正科级秘书、副处级秘书、正处级秘书,青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桥县委书记,沧州市检察院检察长,保定市检察院检察长,2013年11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污贿赂局局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渎职侵权局局长:贾振之   贾振之,男,汉族,1965年11月生,广宗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学院远程教育法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渎职侵权局局长,二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省检察院办公室干部、副科级书记员,控告申诉检察处正科级助理检察员、副处长、处长,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处处长,衡水市检察院检察长,邯郸市检察院检察长,2015年4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反渎职侵权局局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高树勇   高树勇,男,汉族,1966年6月生,冀州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秦皇岛市中级法院干部,海港区检察院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海港区政府办秘书、综合股副股长、文秘股股长、副主任,海港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检察长,秦皇岛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污贿赂局局长、检察长,唐山市检察院检察长,2015年4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参考链接:中国至美v中国/jwgk/bygk/201408/t20140821_shtm

161 评论

失忆看星星

1、讲政治,首要的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不是一句空话,司法工作和司法工作者都离不开党的领导。说实在话,一个人再有本事、再能干,离开了党的教育培养,离开了党的领导,那就会一事无成,毫无发展前途,这是很多人经验教训的总结。你们在拟任法官、检察官之前,都经过了系统的培训,有着较高的法律素养,为从事司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这本身就是党的领导、关怀和培养的结果。大家走上审判、检察岗位后,在这个问题上一定不能犯糊涂!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热爱党、忠于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这是你们取得成功的前提,否则就可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2、讲政治,就是要认真接受监督。  法院和检察院是国家机器,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正是如此,司法工作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一个人什么最宝贵?当然是生命最宝贵。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他就可以生龙活虎,豪气冲天,有理想、有事业、有爱情、有家庭,还会有金钱、有荣誉、有尊严、有威望等等,可以说追求很多,希望很大,几乎没有办不成的事。然而,只要这个人没有生命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人的生命真的是无价之宝,但司法工作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自由乃至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大家想一想,连生命都可以剥夺的机关,不给予监督行吗?肯定不行。正是基于这个道理,司法队伍和司法工作受到的监督特别多,也非常严。对这一点,各位即将上任的法官、检察官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避免以后在接受监督上“抬杠子”,犯错误。  接受监督,首先是要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按照我国的宪法,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两院”指的就是法院和检察院,这“两院”必须依法接受人大的监督,而且这种监督不只是法律上的监督,还有工作上的监督;不只是宏观上的监督,还有个案的监督;不只是程序上的监督,还有实体上的监督。所以,我们作为法院、检察院的一员,就应当要牢固树立接受监督的理念,作好接受监督的准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人大监督下的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都由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你们今后任审判员、检察员也要经过人大常委会的任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法定的,也是义不容辞的。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为法院、检察院的第一责任人,首先就要摆正自己接受监督的位置,如果院长、检察长不主动自觉接受监督,那肯定是一个不称职的院长、检察长。除院长、检察长之外,法官、检察官和其他工作人员也必须接受人大的监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接受人大监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两会”期间报告“两院”工作、法官、检察官向人大常委会述职述廉、办理人大交办的议案、汇报重大案件或重大工作部署等。总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接受人大监督,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接受人大监督,那是必须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接受监督,那是你的本份,不接受监督,你就违法,你就行不通。非但行不通,还要追究相应的责任,甚至免除职务,调离岗位。“不换思想就换人”这决不是一句玩笑话。所以,大家务必要树立起接受监督的意识。  除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外,司法工作还要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等。可见,司法工作是在社会各界广泛监督下进行的。用“在刀尖上跳舞”来比喻司法工作,是比较贴切的。其意思除了说明司法工作难度之大外,还表明从事司法工作一定要小心谨慎,依法办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无数双眼睛随时都在盯着司法工作,做好了,人民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做坏了,党不许可,人民不答应。如果你要乱来,想利用手中的权力胡作非为,那就会成为人民的敌人,就会因为一念之差而遗憾终身。近些年来,在法官、检察官队伍中发现的少数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腐败分子,就体现了监督的威力。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说,加强对司法工作的广泛监督也并非坏事,这实际上不仅是对司法工作的规范和制约,更是对司法干警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我们无需害怕广泛的监督,不必把监督视为包袱,也不必因为有广泛的监督而产生心理负担。  3、讲政治,就是要正确对待司法部门与同级政府的关系。  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一府两院”都由人大选举产生,向人大报告工作,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单从这方面说,法院和检察院与同级人民政府没有隶属关系。但是在现实中,同级政府的一把手是同级党委的第一副书记,同时政府的二把手、三把手往往是同级党委的常委,无论同级政府的正职也好,副职也好,在对待“两院”的工作上更多地是从全局考虑,是从同级党委的角度考虑,并不单纯从政府的角度考虑。从这个意义上说,同级政府与“两院”的关系又并非完全并列,不要认为县长、市长等行政长官对“两院”工作所提的要求和希望是横加干涉。只有正确对待与同级政府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争取同级政府对司法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动司法工作。  4、讲政治,就是要常怀一颗爱民为民之心。  爱人民,这是一个既基础又根本的话题。无论是当法官,还是检察官,或者你们以后离开司法系统,另谋高就,都千万不要忘了我们的衣食父母——即养育和培养我们的人民。下面简单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爱人民,就是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精髓是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我们古人的至理名言来看,都强调了民本思想。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唐太宗李世民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都说明了没有人民的安康,就没有国家的安宁,更没有执政者的安稳。  爱人民,就是要树立群众观念。从下往上看,你要把自己当人看,从上往下看,你要把别人当人看。位尊而不忘群众,权重而不忘群众,那么群众才看得起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只有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大家的公认,你的各项事业才会顺利发展。那么如何树立群众观念呢?我个人认为:就是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做为一句法官、检察官,这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思想基础。因此,就要求我们无论办什么案件,处理什么纠纷,都要替老百姓着想;无论在什么部门,担任什么职务,都要把“以民为本、改善民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正把老百姓答不答应、赞不赞成、高不高兴当成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真正做到善解民意、倾听民声、体恤民情、解决民生。  二、精业务  对于法官、检察官而言,精通法律是自己的本职所在,努力使自己成为法律领域的行家里手,这应是司法工作者共同的不懈追求。  一是要努力夯实法律基础知识。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一些基本法律,了解了这些法律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法律精神,但千万不能就此止步,如果现在就停下来,不但不会有新的进步,还会把已经了解的东西还给老师。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肯定不欢迎,你把学过的知识还给他,他也不会给你打收条;对于这样的法官、检察官,社会也不欢迎,你是司法工作者,连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都没有,谁还敢相信你?所以,仅仅是停留在现在的层面还远远不够,而要在过去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变了解为熟悉,由熟悉而应用。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从普通法官、检察官到优秀法官、检察官的过程,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成熟的过程。  二是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培养运用法律精神处理各种案件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你们要把你们的所学、所知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由理论到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向领导学习,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多在实践中学习。法律是死的,但现实中的一些案例是活的。有的案件的处理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就是有明确规定,你也不一定正确处理得好。实践中,办案的经验非常重要,必须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案件你硬要抠法律条文,那是无法解决的,但遵循法律的原则和精神,却是可以迎刃而解的,所以必须虚心向老同志学习。  三是要加强综合才能方面的学习,特别是语言文字功夫。学法律的,都是与文字打交道,所以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夫,但从目前情况看,年轻同志的语言文字功夫都亟待提高,不仅是学法律的要提高,就是学中文的在这方面也不尽人意。这说明在这个方面还存在热情不足、重视不够、读得不深、练得不多的问题,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说写的功夫还不到家。这对于从事审判、检察工作来说不是好事,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负面影响,是很不利的。比如,作为一名法官,除了阅读法律、理解法律需要语言文字功夫外,你还要撰写判决书、调解书等法律文书,需要充分的析法说理,如果没有足够的语言文字功夫是很难完成任务的。此外,法官、检察官还要在各种场合做到语言得体,应对自如,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展示自己,所以,没有很好的语言口才能力是不行的。  三、善协调  从这些年我院招录的年轻同志看,协调能力明显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这就说明,关于协调能力的问题,值得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1、协调能力,是一种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作为一名初任法官、检察官,肯定有一个磨合期、适应期。要尽快地渡过磨合期、适应期,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就应当在锻炼和增强协调能力上不懈努力。司法工作是社会工作,司法工作者也生活在社会之中,而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涉及到方方面面,社会上的每一项工作都不可能只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多人合作,甚至是多个部门的合作。所以,做一名法官、检察官,就需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有的同志在学校一直优秀,出校门寸步难行,有的同志单独完成任务得心应手,需要合作完成时却无所适从,为什么?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协调能力的强与弱。换言之,协调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在社会生存能力的强弱和发展能力的强弱。  2、善于协调,其实就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艺术体现。协调活动是随处存在,随时需要的。善于协调,说简单点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建立起友好合作、相互协作的良好关系。从小的方面说,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需要协调,如果协调不好,就会发生矛盾,甚至不可调和;在单位的同志之间也需要协调,如果协调不好,这个单位就会不成其为一个集体,就会一盘散沙。从大的方面说,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也需要协调。再说大一点,在国际上国与国之间同样需要协调,而且这种协调是高难度的协调、高级别的协调。但不论是部门与部门的协调、单位与单位的协调,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人与人的协调,因为协调的话要靠人来说,协调的事全靠人来做,一切协调活动都离不开人。所以,同志们要在锻炼和增强协调能力上下功夫,争取将来成为一个协调高手,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为国家的司法事业奉献力量。  3、善于协调,就是要从大局出发。要善于协调,就要有大局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顾全大局,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下,把小单位的利益置于大单位的利益之下。换句话说,所谓的“大局”是相对而言的。对于家庭而言,成员的利益要让位于家庭的利益,家庭就是大局;对于部门而言,个人的利益要让位于部门的利益,部门是大局;对于单位而言,某个部门的利益要让位于单位的利益,单位是大局。以此类推,可以上升到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要善于协调,就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大局,才能掌握分寸,恰到好处。  4、善于协调,就是处处要以团结为重。“团结就是力量”,道理非常明显。讲团结,必须讲大同、存小异,抛开个人恩怨、个人成见。不仅要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还要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善于包容他人。协调与团结,既相辅相成,又对立统一,协调工作做得好,将会更加团结,反过来,如果已经很团结了,则会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协调。就拿一个单位来说,某几个同志闹矛盾自然影响到团结,这时候相关的领导就要来做协调工作,经过批评教育,摆事实,讲道理,这几个同志的矛盾消除了,就达到了团结。当然,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接触的人和事是多种多样的,也可能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各种有利的因素、不利的因素相互交织,在这种情况下,要团结好同事,团结好其他同志,否则付出的努力就要多得多。团结做得不好,你将举步维艰,甚至一事无成。  5、善于协调,就是要谦虚谨慎。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学会包容,学会与人为善。这些都是谦虚谨慎的具体体现。同志们正是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的时候,你们有许多的长处。在你们的同事中,可能有比你强的,也可能有比你弱的,但无论面对谁,你都要谦虚谨慎,才能在协调上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四、树勇气  当上法官、检察官以后,要求更严、责任更大,有的同志刚开始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畏首畏尾,这是因为没有底气,缺乏勇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增强信心,提高勇气,天生我才必有用,绝不能妄自菲薄,尽快转变角色,融入新的群体,全身心投入工作,抓住机遇,在同一起跑线上比别人跑得更快,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更快的成绩。  树勇气,就是要增强自信心。法官、检察官是很多人都羡慕的职业,有的人甚至是梦寐以求而始终不能如愿,你们如今能够跻身法官、检察官队伍,说明你们是优秀的,要对自己充满希望、充满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前景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新的目标和任务。  树勇气,就是要挑战压力。在当今中国,司法工作者,特别是处于司法一线的法官、检察官,面临的困难不少,压力也较大,相信同学们有能力,有信心,迎难而上,挑战压力。人们常说:“困难象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话很富有哲理。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正好锻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勇气。面对困难和压力,要遇事不慌、不急、不燥,以一种不低头、折不弯、压不垮的英雄气魄,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扫清人生旅途中的绊脚石。  树勇气,就是要勇争一流。“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名年轻的法官、检察官,没有理由不为自己、为所在单位的荣誉而奋斗拼搏,要树立勇争一流的意识,要象歌里唱的那样——“要做就做最好”,要“勇”字当先,“敢”字当头,开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在新岗位上勇当排头兵,在学习上不断进步,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争创一流业绩,回报人民,回报社会。那么,你们的工作一定会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同,社会的认同,你们自己也会因此而感到骄傲自豪。  五、洁自身  洁自身包括:廉洁自律、奉公守法和洁身自爱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每个人都要奉公守法、知法守法,在工作生活中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各项政策规章,一切以天下为公。法官、检察官手中的审判权、检察权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办事,不是为自己谋私利的,要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要洁身自好,莫贪一时一事之利。“立志干大事,不立志当大官”这句话说得好,不廉洁,再大的官也会出问题,进班房;另一方面要时时处处注意自身的形象,你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都是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的形象,要从仪表、操守、行为规范、言行举止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细节决定成败,不注意自身形象的细微小事,则很可能决定你事业、家庭乃至爱情的成败。

276 评论

相关问答

  • 检察院书记员议论文

    1、讲政治,首要的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不是一句空话,司法工作和司法工作者都离不开党的领导。说实

    温馨玫瑰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检察院议论文

    其实这东西也得看改卷老师口味或者说卡得严不严的,理论上来说策论文也应该是属于议论文,只是策论文偏重解决问题,议论文则是偏向于对某观点进行阐述,重在议。

    柏林熊77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检察院议论文标题

    海商法的行吗?

    文燕大侠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检察院议论文题目

    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个梦,有人想成为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世间美景; 有人想成为运动员,用体能不断挑战超越;有人想成为记者,用笔记录时事民生而我的梦想则是成为一名优秀

    美丽依然张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检察建议论文

    写论文最好写自己平时比较关注的领域,然后还要有比较多资料可以查阅的

    h071232003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