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2

summer阿超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右耳钉的豆豆

已采纳
  “国外公民利益诉求处理机制简介”,《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期。  “政府绩效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环境和发展空间”,《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论从技术化行政到民主化行政”,《理论与改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3期,总179期。  “政府改革创新的社会条件与发展状态——地方干部的视角”,《社会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2期,第12-23页,第二作者。《新华文摘》2010年第8期转载,《体制改革》2010年第4期。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改革的突破与局限”,《理论与改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期,总171期。  “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刍议”,《中国应急管理》,2010年第1期,总37期。  “人类发展:评判社会发展进程的新分析框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1期,总104期。  “国外政府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8期。  “地方政府创新的驱动模式——地方干部的视角”,《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7月,总第六卷第3期。  “中国地方政府改革议程:公共管理创新”,《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总第6期,2009年1月。  Village Ele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w Spaces for Generating Regime Legitimacy?, China Perspectives, 2007/ p12- 2nd   “从‘三农问题’到‘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政策的创新轨迹”,《中国政府创新蓝皮书: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民主与信任”,载王长江主编:《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案例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推动社区参与:政策文本与社区实践的距离”,《基层民主与社区治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3月。  “当代中国的村选:政权合法性的新生成空间?——来自梨树的经验”,载何增科等:《城乡公民参与与政治合法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二作者。  “风险社会中的专家系统与信任维持”,载杨雪冬等著:《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p228-247。  “基层妇女维权网络的构建”,载俞可平等主编:《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2003-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p73-87。  “风险预警、危机管理及社会安全阀机制——转型期中国社会稳定对策研究”,载何增科等著:《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p404-433。  “弱势群体公共参与:准行政性组织的作为空间”,p69-95;“公共行政体制的创新——深圳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案例研究”,p96-121。载俞可平主编:《地方政府创新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Leading Edge Study on Public Participation”,国际合作课题,哈佛大学资助, 2011年6月-2011年12月,主持  “行政民主视角下的政府绩效管理体制改革”,10B01,中央编译局社科基金B类课题,2011年2月-2012年6月,主持,已结项。  Citizens’ participation in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China,国际合作课题,2011年3月-2012年3月,福特基金会资助,主持。  “合法性建设视角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局社科基金资助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8B01),2008年10月-2010年4月,主持,已结项。  “社会治理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中央委托,2010年12月-2011年6月,俞可平主持,本人为课题协调人并撰写分报告,已结项。  “大部制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中编办,2011年4月-2011年4月,俞可平主持,本人撰写分报告。  “国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中央委托,2011年2月,俞可平主持,本人撰写分报告,已结项。
136 评论

蔡蔡菜哈哈

1、《散文天地》,投稿邮箱:   2、《散文》,天津 投稿邮箱:  3、《散文百家》,邮箱:  4、《中华散文》,邮箱:  5、《美文》,邮箱:  6、《海燕》都市美文,邮箱:   7、《杂文月刊》,河北 电子信箱:zw_  、《新杂文》,电子信箱:   9、《杂文报》杂文报校园内外,邮箱: 随笔版  李晓娜:  10、《时代作家报》北京,电子信箱:  11、《春 风》(月) 长春市,邮箱:  12、《伯乐》大型民刊,北京,长期征集诗歌散文小说等,策划出版图书。 电子信箱:DFBOLECOM  13、《青年文学》 投稿邮箱:     14、《迷你小说》,邮箱:  15、《短篇小说》吉林市,   16、《钟 山》,双月刊:大型综合类纯文学杂志,投稿信箱:  17、《山 花》,投稿邮箱:    shanHuaGZ   18、《长江文艺》,  投稿邮箱:  19、《收 获》,投稿邮箱:  20、《三 月》,邮箱:pdsxincheng@YaH  21、《金沙江文艺》,邮箱:  22、《大家》双月期刊,昆明市,邮箱: MasterMAG  23、《啄木鸟》,北京市,邮箱: zmn@e-,网 址 -  24、《天涯》,海南省海口市,E-mail 网 址   25、《北京文学》,月刊社,投稿邮箱: 网址

332 评论

丶沫小若

《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4年第9期;《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责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5年“第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科分论坛主题发言,政治学科分论坛行政管理学科组优秀论文一等奖;《行政责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深层反思》,《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理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编:《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论制度惩罚与责任个人化原则》,《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治理范式的信息结构、交易费用和学习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目录索引;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2004年“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科学”分论坛上主题发言论文;《行政责任:概念、性质及其视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公民问责制: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统计数字的多维解读与理论诠释》,《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0期;《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监察学会《研究参考》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权力的恣意与权利的贫困:建构和谐社会的二维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基于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方案的类型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公共政策方案的结构与逻辑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后“风暴”语境下的政府问责和问责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分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行政责任工具的类型学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价值、功能与意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三题》(第二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第二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建构》(第二作者),《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第二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书评《构建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第二作者),《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探讨》,《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探索》2009年第2期;《公民问责的行动模式及其要素分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监督权的制度逻辑、内在贫困和建构维度》,《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闹大现象的生产逻辑、社会效应和制度情境》,《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公民问责的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探索》201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合作治理的空间建构——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学海》2010年第2期;《行动的选择与制度的逻辑——对“闹大”现象的理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街头官僚的空间诠释——基于工作界面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策略及其影响要素——基于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件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街头官僚及其行动的空间辩证法——对街头官僚概念与理论命题的重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缺席与制度的虚置——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对行政问责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反思》,《探索》2011年第4期;《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第二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能力短缺条件下的双边动员博弈——政府维稳与公民闹大及其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言说的短路与表达的困境——公共行政的话语危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从科学与艺术到社会设计——公共行政隐喻的后现代转向》,《行政论坛》201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治理体系碎片化背景下的“闹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1期;《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建构》,《光明日报》2012年7月28日第11版;《以公民行动建构政府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日第338期;《从“独白”走向“对话”——网络时代行政话语模式的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劳工权利的多元博弈及其困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社会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公共行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第415期;《象征性行动与制度实施——以公民申请财政信息公开事件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技术理性与行政之恶——读<揭开行政之恶>》,《理论探索》2013年第1期;《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制度论”与“道德论”——两种行政责任机制的比较分析》,《行政论坛》2013年第2期;《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学习论坛》201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敬业精神的社会建构》,《光明日报》2013年4月18日07版;《政府责任理念的扩散及再生产——基于行政问责话语演变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街头行政:概念建构、理论维度与现实指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制度扩散与责任理念的再生产——行政问责制十年历程的反思》,载于《行政的价值》,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355 评论

相关问答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填

    《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4年第9期;《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公共

    justjoshua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怎么填

    我也在找啊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493种) 2005年11月21日—23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指导委员会在深圳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

    阿满思密达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合撰第二作者*《中国政治学在新世纪前10年的发展趋向和主要课题》东北师大学报 2000年第5期,CSSCI 检索源刊物合撰第一作者 《网络化趋势对我国政治文化的

    刘思韵2522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是的,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

    gangyaya037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怎么填写

    是的,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

    、人生海海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