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5

sweetmiriam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年第5期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iankongch

已采纳
(一)主持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科学化司法证明中的逻辑与经验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司法体制改革与刑事诉讼的再改造》主持国家2011计划创新项目,《传媒对司法的影响力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特别资助项目,第2期,《庭审中的事实认定》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面上资助项目,第44期,《影像中的正义呈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后期资助,一般项目,《转型乡村的纠纷解决》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首都司法的群众路线之路:马锡五矛盾化解法的创新实践》主持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青年项目,《基层司法调解的社会支持体系与区域优化机制研究》主持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北京市纠纷化解机制的探索》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自设项目,《新刑诉法与两个证据规定的社会影响》主持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北京市乡镇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保加利亚刑事诉讼法典》主持中国政法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项目,《中国乡村的社会治理》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刑事诉讼法学课程》主持横向合作项目《乡土社会的法治状况》主持横向合作项目《司法与传媒的关系》(二)参与北京市教委产学研共建项目,《量刑规范化改革》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新刑事诉讼法的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重大项目《人民监督员制度》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重点项目《两岸刑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重点项目《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现代司法理念研究》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司法鉴定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法学》(CSSCI):《国家治理中的司法策略:以转型乡村为背景》,2012年第1期。《法学研究》(CSSCI):《司法证明模糊论》,2007年第5期。《中外法学》(CSSCI)2011年第2期,《乡土社会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与正义表达》《现代法学》(CSSCI)2013年第1期,《流动中的乡村纠纷》《政法论坛》(CSSCI)2010年第5期,《传媒与司法的偏差》《政法论坛》(CSSCI)2012年第2期,《中国民事执行的当下境遇》《法制与社会发展》(CSSCI)2010年第1期,《乡土正义与双重利益》《环球法律评论》(CSSCI)2010年第3期,《当代英美证据法学思潮》《政治与法律》(CSSCI)2013年第9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正本清源》《法学论坛》(CSSCI)2006年第3期,《论证明的协调性》《法学论坛》(CSSCI)2003年第3期,《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系统论》《当代法学》(CSSCI)2007年第3期,《论事实解释》(第一作者)《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10年第3期,《裁判者的内心世界》《广东社会科学》 (CSSCI)2013年第6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反思》《河南社会科学》(CSSCI)2013年第9期,《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困境与方式》《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13年第8期,《底层社会的纠纷及其解决》《河南社会科学》(CSSCI)2013年第3期,《中国司法的当下语境与制度回应》《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10年第3期,《申诉还是上访:司法内外的策略选择》《云南社会科学》(CSSCI)2015年第2期,《司法改革的困境及其化解》《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2013年第2期,《转型乡村中的社会治理与纠纷解决》《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10年第2期,《村落纠纷中的正义呈现》《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11年第3期,《现代社会的权力规训》《学术探索》(CSSCI)2010年第1期,《纠纷解决中的乡土逻辑与法治偏差》《探索与争鸣》(CSSCI)2012年第11期,《中国刑事司法中的被害人抗争》《学习与探索》(CSSCI)2012年第12期,《转型社会中乡村纠纷的变迁》《思想战线》(CSSCI)2013年第6期,《法律背后的秩序》《华中科技大学学报》(CSSCI)2011年第1期,《底层社会、纠纷应对与能动司法》《南京农业大学学报》(CSSCI)2011年第1期,《刑事司法程序是如何展开的》《西北师大学报》(CSSCI)2013年第2期,《中国乡村的纠纷图景及其调解困境》《电影艺术》(CSSCI)2008年第6期,《后现代角色观》 (一)专著《超越事实——多重视角的后现代证据哲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正义的位移》,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3月《司法证明的逻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二)合著与参著《中国司法制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现代司法理念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情境中的角色互动》,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12月《证据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新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新民事诉讼法条文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9月《民事诉讼法新制度讲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9月《外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1》,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专家意见稿)》,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8月《中国诉讼法治发展报告(2014)》,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中国诉讼法治发展报告(2012-2013)》,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
315 评论

心晴joanny

罗翔(1977年-),中国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帅和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厚大法考刑法主讲教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在学校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刑法总则、刑法分则、经济刑法、刑法研讨等多门课程。1995年,罗翔进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习,并于1999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随后前往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于2002年获得刑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得刑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罗翔回到中国政法大学执教,期间于2009年至2010年前往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交流访问,2013年至2014年前往杜克大学访问。在校任职期间多次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欢迎的十大教师称号,2018年入选法大首届研究生心目中的优秀导师。2020年初,因其《罗翔讲刑法》系列视频中讲解法考知识点时的幽默风趣,形成网络爆红。同年3月9日,受邀请正式入驻B站,一天内站内粉丝数突破百万。2020年10月25日B站粉丝突破1千万,成为继老番茄后第二位粉丝破千万的up主。作品一、独著《圆圈正义》、《刑法学总论》、《刑法中的同意制度》、《冲出困境的罪刑法定原则》、《中华刑罚发达史》、《刑法学讲义》。二、发表文章1、 狂热的魔咒理性的自负——《自由·平等·博爱》读后及对刑法学研究方法的反思,《政法论坛》2018年第5期2、法益理论的检讨性反思——以敲诈勒索罪中的权利行使为切入,《中国刑事法杂志》2018年第2期3、 论行政权对司法权的侵蚀——以刑事司法中行政鉴定的乱象为切入,《行政法学研究》2018年第1期4、 犯罪构成与证明责任,《证据科学》2016年第4期5、 论打击错误的处理原则——法定符合说之检讨,《暨南学报》2014年第8期6、 结果无价值论之检讨,《法学杂志》2014年第2期7、 论人道主义刑罚理论,《暨南学报》2013年第7期8、 刑法第306条辨正,《政法论坛》2013年第3期9、 从法益到风俗——性刑法的惩罚边界,《暨南学报》2012年第1期10、 论对同意的认识错误——以性侵犯罪中的假想同意切入,《清华法学》2010年第1期11、 论财产犯罪中对数额的认识错误,《法律适用》2009年第2期12、 论欺诈型强奸,《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13、 大陆与澳门罪刑法定原则之比较,《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14、 论法条竞合的兜底作用,《法律适用》2006年第7期15、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死刑复核制度,《中国司法》2006年第7期16、 与精神病人发生性行为构成犯罪的惩罚原则,《人民司法》2006年第3期17、 英国性犯罪视角中严格责任之考察,《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18、 吸收犯之再认识,《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5期19、 犯罪构成理论的创造性转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20、 法条竞合的另一种诠释,《刑法评论》第4卷21、 “疏忽强奸的一种论证:对男权主义强奸法的检讨性反思”,《刑事法评论》第15卷22、 “回溯与前瞻——女性性自治权的刑法保护”,《河北法学》2008年12期

36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年第5期

    (一)主持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科学化司法证明中的逻辑与经验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司法体制改革与刑事诉讼的再改造》主持国家201

    小黑鬼佐二 1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年第6期

    柏浪涛是张明楷老师的学生。柏浪涛老师是张明楷老师的弟子,他对于法考辅导的思想就完全承继了张明楷老师,讲课时也常常提及“我们张明楷老师……”。法考界封神的老师对于

    苏州许一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刑事法学期刊2020年第11期

    1.《法治的脸谱》,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2.《法治的声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主观违法要素理论——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中国人

    堇安年zqy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中国刑事警察杂志2020第四期

    中国警察类院校就数它和人民公安大学牛了!属于那种,只要毕业就不愁工作的。而且大多毕业生进省厅,沿海公安部门的,牛逼的进更高一级的,混的再不济的也好歹能进自己老家

    chongyanyuan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中国科技教育杂志2020年第5期

    熊博士·第3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评活动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段春明(4)2012科学教育国际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无(5)杂志概览曾筝(编译)(6)果壳网带给地方

    胖蟹爪爪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