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2

太白小君
首页 > 论文问答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出版社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灰~白~黑~

已采纳
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先驱者的形象(论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3月版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2000年12月再版 文化与文艺,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灵魂的挣扎(论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版 历史的沉思(论文集),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 现代作家新论(论文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版 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与鲁迅(王富仁、赵卓合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雷雨》导读,中华书局,2002年2月版 中国的文艺复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古老的回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中国现代文化指掌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版 王富仁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王富仁序跋集(上、中、下),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鲁迅纵横观(译著),原著者(俄)B·谢曼诺夫,王富仁、吴三元合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5月 鲁迅论集(韩文版),金贤贞译,韩国釜山世宗出版社,1997年8月  蝉声集(散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年 蝉声与牛声(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说说我自己(学术随笔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呓语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4月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大系(编著、与韩国柳凤九合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现代小说短篇小说精选,西北大学1999年版 中国现代美文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闻一多名作欣赏,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现代小说卷,王富仁、孙晓娅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年11月版 中国现代散文卷,王富仁、梁鸿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年11月版 端木蕻良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鲁迅小说选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任主编之一) 语文(七年级上册),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语文读本(七年级上册),同上 语文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同上 语文(八年级上册),同上 语文读本(八年级上册),同上 语文读本(八年级上册),同上 语文教师用书(八年级上册),同上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1986年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奖三等奖。 《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1990年获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颁发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一等奖。 《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9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首届科学研究奖一等奖。 《闻一多诗论》1996年获中国闻一多研究学会颁发的闻一多研究三等奖。 《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2002年12月获北京市第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2002年10月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首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二等奖。 《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002年5月获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2002年9月入选《江苏社会科学优秀论文精选》,并荣获一等奖。 《西方话语与中国现当代文化》2005年4月获中共广东省宣传部优秀论文奖,2005年3月获汕头大学2004年度科研成果奖。 2003年受聘汕头大学终身教授以来,提出了“新国学”的现代学术理念,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强烈反响。担任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编辑《新国学研究》辑刊,已经出版、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如下: 新国学研究(1—4),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主编,已出版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2006年版 把汕头大学建设成“新国学”的研究基地,《汕头大学》(校报)2003年9月15日 舜与中国文化,《云梦学刊》2004年 第1期,王田葵、何红斌著《〈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序》,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5月版 新国学论纲 ,《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3期连载《新国学研究》第1期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5年第11期转载 老子哲学的逻辑构成,《新国学研究》第2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孔子社会学说的逻辑构成(上),《文史哲》2006年第2期,《新国学研究》第3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孔子社会学说的逻辑构成(下) ,《文史哲》2006年第3期 孟子国家学说的逻辑构成:从孔子到孟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8期,《新国学研究》第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7 月 关于“新国学” ,《东亚文化与中文文学》(香港号),2006年2月版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语文学习》2003年第1期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上),《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下) ,《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中国人与犹太人,《东方文化》2003年第1期 自然·社会·教育·人――鲁迅回忆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语文学习》2003年第2期 触摸语言――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赏析,《语文学习》2003年第3期 推荐冯至《山村的墓碣》,《语文建设》2003年第4期 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一),《文艺争鸣》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转载 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二),《文艺争鸣》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 转载 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三), 《文艺争鸣》2003年第3期 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四), 《文艺争鸣》2003年第4期 怎样感受人?怎样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语文学习》2003年第5期 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粱实秋《雅舍》赏析,《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年6月版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4期摘编 如何看待新诗的成就? ,《新华文摘》2003年第8期论点摘编 当代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黄河》2003年第5期 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西方话语”与中国现当代文化, 《文学评论》 2004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2期转载,收入《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文化的光芒与阴影—何希凡《在文化的光芒与阴影下》序, 《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1期 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读书》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7期转载 由法布尔的《昆虫记》引发的,收入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中心合编,《2002年鲁迅研一些思考究年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论当代文化界的社会结构,收入陈学超主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香港教育学院2004年 平民文化与中国文化特质, 《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版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小说选读》,2005年3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教育,《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励耘学刊》2005年第1辑 鲁迅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期作用 我们为什么需要儿童文学?, 《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26日 学术断想, 《东方论坛》2005年第2期 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 《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现实空间·想象空间·梦幻空间, 《汕头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6期 为新诗辩护 ,《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小小说”与“大小说” ,《小说评论》, 2006年第1期 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话语世界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我看中国的鲁迅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辑,《新华文摘》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延安文学有重新加以研究的必要 ,《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今天研究左翼文学的意义:“中国左翼文学国际研讨会”闭幕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年第2期 国家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孟庆澍《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新文化》代序, 《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新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厦门时期的鲁迅――穿越学院文化,《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读什么?怎么读?,《名作欣赏》(初中版)2006年第8期 莫用学生的主观性取代教师的主体性,《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30日 有关左翼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
166 评论

随风思恋

1、《论赛典赤治滇》,《宁夏社会科学》1984年3期。2、《赛典赤治滇评述》,载《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3、《元代云南至中南半岛北部的通道和驿站》,《思想战线》1987年3期。4、《元代云南站赤设置考》,载《史学论丛》第三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5、《元代云南驿传的特点及作用试探》,《思想战线》1988年1期。6、《从考古遗存看远古时代西南地区人们共同体的分布》,《思想战线》1989年增刊。7、《40年来我国西南民族史研究情况综述(上)》,《民族研究动态》1990年3期。8、《40年来我国西南民族史研究情况综述(下)》,《民族研究动态》1990年4期。9、《汉唐王朝的纳质制度》,《思想战线》1991年2期。10、《辽、西夏、金三王朝的水利》,载《史学论丛》第五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11、《百越在西南地区分布新议》,《思想战线》1993年6期。12、《先秦时期蜀、巴的民族关系》,《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6期。13、《巴蜀、西南夷地区大姓的异同及其形成的原因》,载《尤中教授从事学术活动40周年纪念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4、《对中国人生育健康观变迁的历史考察》,载《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年。15、《元明时期云南的农业水利技术》,载《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16、《明代云南地区的水利工程》,《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4期。17、《大理国里堠碑三通道考》,载《中国民族史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8、《大理国时期云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3期。19、《我国西南古代居民的婚姻生育习俗》,载《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中国社科出版社1997年。20、《先秦时期濮越的民族关系》,载《中国西南文化研究》第三辑,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21、《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对云南边疆稳定的影响》,载《中国边疆研究通报》,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22、《云南地区至邻国交通史略》,载《中国边疆研究通报》,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23、《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婚育习俗》,《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1期。24、《论宋朝以大理国为外藩的原因及其“守内虚外”治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6期。25、《明代以前广西地区的交通》,载《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年。26、《蜀汉南中治策新论》,载《秦汉史论丛》第八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27、《清朝治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思想及举措》,《思想战线》2001年1期。28、《应重视研究古代治理与开发边疆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1期。29、《论唐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及对西南边疆的治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2期。30、《宋朝经营广西地区述论》,《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2期。31、《明朝统治者眼中的西南边疆》,载《史学论丛》第八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32、《西南疆域史研究综述》(1989-1998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4期。33、《蒙元经营西南边疆的统治思想及治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1期。34、《论南诏与唐朝关系的性质》,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二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35、《面向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思想战线》2002年6期。36、《论中国古代治边思想的特点、演变和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1期。37、《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整理实践》,《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1期。38、《论南诏的民族政策》,《思想战线》2003年3期。39、《南诏、吐蕃与唐朝三者间的关系》,《中国藏学》2003年3期。40、《西双版纳古代对外交通考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1期。41、《秦汉至隋代封建统治者眼中的西南边疆》,载《中国边疆史地论集续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42、《跨境民族与文化圈》,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三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3、《关于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的几点建议》,载《面向21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4、《大理国的民族治策和对外政策》,载《白族文化研究》第四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45、《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载《亚洲民族论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6、《关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开发》,载《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47、《蒙元对贵州、广西与海南地区的统治和经营》,载《蒙古史研究》第七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48、《郑和下西洋所历诸国饮食文化考》,《中国饮食文化》2003年1期。49、《〈史记〉、〈汉书〉失载西南夷若干史实考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50、《元代云南行省的农业与农业赋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51、《关于清史编撰体例的几点看法》,载《清史编撰体裁体例讨论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2、《从赛典赤对云南的治策看蒙元的民族统治政策》,《回族研究》2004年2期。53、《论南诏不是国家级政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5期。54、《古代南方民族的酒饮习俗》,《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6期。55、《古代中国至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的陆路交通》,载《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八辑,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6、《西南边疆史地研究》,载《2004—2005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研究前沿报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57、《论南诏与唐朝关系的性质》,载《林耀华先生纪念文集》,民族出版社2005年。58、《论诸葛亮南中治策及其分类统治原则》,载《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文集》,群言出版社2005年。59、《南北方古代民族融合途径及融合方式之比较》,《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1期。60、《论两晋、南朝统治宁州及对宁州民族关系的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1期。61、《古代治边观念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特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1期。62、《云南特色饮食文化》,载《云南特色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63、《论中国古代治边的重北轻南倾向及其形成原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期。64、《边吏张虔陀与唐朝、南诏关系之破裂》,《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3期。65、为《云南日报文史哲》撰写以下15篇文章(1998年与2000年):《沧海桑田话交通》,《石门清溪连滇川》,《抚今忆古话南昆》,《茶马古道源流长》,《影响超前的滇黔普安道》,《滇铜川盐水陆运》,《滇缅路系胞波情》,《滇越通道说今昔》,《临沧古道何处寻》,《古滇江湖水运忙》,《行千里如至邻家》,《山间铃响马帮来》,《版纳驿路何时有》,《汉朝至宋代的澄江》,《元明澄江史迹拾趣》;获《云南日报文史哲》优秀作者一等奖。66、为(泰国)《星暹日报》撰写以下4篇文章(2003年):《元朝与中南半岛诸国关系考》,《南诏与大理国的文化》,《南诏与邻邦的关系》,《濮越民族的源流与分布》。67、《南越国的内外关系》,《中国壮学》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4月。68、《古代“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治边思想初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3期。69、《红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构想》,《红河流域社会发展国际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70、《秦汉蜀晋南朝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开发》,《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71、《论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2期。72、《从南诏与唐朝之关系看唐朝治边及其边疆官吏》,《法国汉学》(法国)第十二辑,2007年。73、《16至20世纪前期苗族的社会生活与习俗》,《民族学报》第六期,民族出版社,2007年。74、《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特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6期。75、《古代治理边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构想》,《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2期。76、《试论中国边疆学的研究方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5期。77、《论封建王朝治边的历史经验》,《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2期。78、《唐宋元明清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变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1期。79、《西南边疆史研究60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2期。80、《影响云贵高原开发的社会历史因素》,《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3期。81、《中原王朝的治边方略》,《学术探索》,2009年4期。82、《中原王朝的夷夏观及其治边》,《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11期。83、《清代云南普洱茶考》,《清史研究》,2010年4期。84、《唐宋两朝至中南半岛交通线的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4期。85、《论羁縻治策向土官土司制度的演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2期。86、《历代治边与云南的地缘政治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9期。

143 评论

杜嘉班纳Ricky

经查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在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内复合影响因子:325 综合影响因子:204 主办: 西南民族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3-2843CN: 51-1672/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7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

159 评论

相关问答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出版社

    经查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在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内复合影响因子:325 综合影响因子:204 主办: 西南民族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

    hinomoonna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相继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其

    cissy521121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是的,人文社科版是 CSSCI核心和北大中文核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SCI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

    月语星纱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法学 法学评论 中外法学 现代法学 法商研究 法律科学 法学家 政法论坛 人民检察 河北法学 法制与社会发展 政治与法律 环境法律评论

    张小天11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相继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其

    轻舞迷影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