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0

苏州小诸葛
首页 > 论文问答 > 艺术评论文章范文大全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oyoyoyoyo224

已采纳
弗雷德里克·莱顿( Frederic Leighton , 1830——1896 )是 19 世纪末英国最有声望的学院派画家,他辉煌的艺术光芒甚至冲淡了雷诺兹的影响,成了英国皇家学院派的代名词。不像 19 世纪大部分画家那样,莱顿并没有在皇家艺术学院学习,他在布鲁塞尔、巴黎、法兰克福接受绘画训练, 1852 年他搬到罗马居住,古典艺术给了他很大影响。 1855 年,他回到英国,他的作品 Cimabue's Madonna 展出并被维多利亚女王购买,这是他事业的转折。 1878 年,莱顿当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 1896 年受封为男爵。他是英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画家。他于同年去世。 %%%%%%%%%%%%%%%%%%%%%%%%%%%%%%%%%%%%%%%%%%%%%%%%%%%%%%%%%%%%%%%%%%%%%%%%%%% 《缠毛线》 1878年 弗雷德里克·莱顿 英国 3cm×3cm 布 油彩 悉尼 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藏 画家沿用古典绘画法则,以学院派绘画的严谨,描绘了缠毛线的母女。年轻的母亲坐在凳子上,姿态优美地绕着毛线,衣裙的表现呈现古典风格;小女孩全神专注地配合着母亲,扭动着身体,一幅稚气。莱顿以古典手法去表现生活,因而使作品有呆板僵化之感,并且流露出缺少真实情感表现的缺陷。 %%%%%%%%%%%%%%%%%%%%%%%%%%%%%%%%%%%%%%%%%%%%%%%%%%%%%%%%%%%%%%%%%%%%%%%%%%% 《阅读》 1877年 弗雷德里克·莱顿 英国 2×1cm 布 油彩 利物浦 萨德利艺术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富于情节性的肖像画,一少女盘腿坐于地摊上,认真、专心地在阅读画册。女孩身着的浅黄色衣裙极富质感,与深色的背景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女孩的专注神情。女孩面容娇好,纯洁严肃,显示出较好的教养。整个画面体现出一种学院派的严谨与优雅。 %%%%%%%%%%%%%%%%%%%%%%%%%%%%%%%%%%%%%%%%%%%%%%%%%%%%%%%%%%%%%%%%%%%%%%%%%%% 《炽热的六月》 弗雷德里克·莱顿 这幅画模特 Dorothy Dene 自 80 年代(十九世纪)中期之后成为莱顿许多作品的灵感来源。独特的视角,加上模特身体优美的弯曲(拉斐尔的许多作品因此而成功,评论家把这称为女性身体的韵律)使这幅画与众不同。艳丽的色彩也使这幅作品格外抢眼。 %%%%%%%%%%%%%%%%%%%%%%%%%%%%%%%%%%%%%%%%%%%%%%%%%%%%%%%%%%%%%%%%%%%%%%%%%%% 《海边的希腊少女》 弗雷德里克·莱顿 %%%%%%%%%%%%%%%%%%%%%%%%%%%%%%%%%%%%%%%%%%%%%%%%%%%%%%%%%%%%%%%%%%%%%%%%%%% 《陶醉》 弗雷德里克·莱顿 %%%%%%%%%%%%%%%%%%%%%%%%%%%%%%%%%%%%%%%%%%%%%%%%%%%%%%%%%%%%%%%%%%%%%%%%%%% 《音乐课》 1877年 弗雷德里克·莱顿 英国 8cm×1cm 布 油彩 伦敦市政厅美术馆藏 莱顿以学院派极其严谨的态度描绘了音乐课的情景。女教师微微俯身帮助女孩调试琴弦,女孩则依在女教师胸前弹拨着六弦琴。这只是一幕普通的音乐课情景,却被画家描绘得极富美感韵味。女教师面庞秀美清丽,身着长裙,花纹、质地被画家描绘得十分逼真;小女孩则被描绘得天真烂漫,纯真无邪,表情认真,显得十分可爱。衣服、面部及背景的描绘,都体现出学院派画风,但是这幅作品却有着内在的充实。
231 评论

得帮小赵

(部分早期文章资料暂缺)《问题意识、开放式与层次性——从现有教材的基本模式看文学理论教材的理念设定与模式建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论伊格尔顿》(译文,合译,麦克马洪原著)《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8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论杰姆逊的美学思想》(译文,申科原著)《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8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文化研究的得失与文学理论的知识重建思路》《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评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关于弗洛伊德学说与马克思理论比较中的几个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文学的道德诉求与道德超越——文学与道德关系的一个悖论》《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虚构与人类生存》 《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11月27日《谈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批评》 《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6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12期)《论马克思早期美学中的感性论思想》 《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转载于2003年《中国文学年鉴》)《认识之真、心理之真与价值评判之真——论作为为文学历史评判尺度的艺术真实》 《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意义的意义——论20世纪西方人文科学的意义讨论与文学研究的关系》《文艺评论》2002年第5期《“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一段问题史》 《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5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1期)《性别视角及其限度——女性阅读的现状与问题》《文艺争鸣》2002第5期《为新学科立传——评杜书瀛等主编〈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与赵宪章教授合作) 《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文学原理——创作论》 《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论文学意图》 《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10期)《私人意义与文学写作》 《艺术广角》2002年第1期《论20世纪文学意义观念的转变》 《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5期)《论文学意义的存在方式》 《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3期)《评社会学释义、心理学释义和结构主义释义》《孝感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重新认识全球化——谈关于全球化的争论》 《书与人》2001年第11期《西方诗学中的“诗史之辩”及其理论思考》 《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意义研究概述》《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思考》 《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2期《日常生活:一种新的诗性可能性及其难题》《文学评论丛刊》2000年第1期《本质追寻与根基失落——从知识背景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9年第8期)《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新创获》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亚理士多德悲剧净化说新释》 《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对西方哲学史两种写作范式的超越》 《哲学研究》1998年第2期《价值中立与理论公度性:文化批评的语境设定》《东方论坛》1997年第4期《官感的欢狂——莫言小说创作新论》《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2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与黄裳裳合作)《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2期《评二、三十年代左翼文艺理论界文学与读者大众关系的理论》《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5期(全文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1期)《人与文学》 《湖北作家论丛》第3辑,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寻求超越:评刘章仪〈枭雄吴佩孚〉》 《武汉作家通讯》1989年第1期《阵痛的美丽——评王新民诗集<;美丽的阵痛>;》 《长江科技开发报》1988年5月13日

217 评论

相关问答

  • 艺术评论文章范文大全

    有啊??????

    pochacco要加油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艺术评论文章范文大全初中

    中学生艺术素养评价评语大全 、1、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识、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2、善于发现美,学会欣赏美,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达到课程标准要

    小若冰MM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艺术评论文章范文大全高中

    美文,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 1、作为独立文体的美文。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

    奔跑de小土豆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艺术评论文章范文大全摘抄

    奥拉星没有哪一个人最厉害,只有一个老牌的亚比战队最厉害,而且很容易抓这些亚比,就算难抓的也可以用捷径手法抓了。依诗一只满级(依诗阴招很多,而且容易抓,值得练。配

    妞妞love美丽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艺术评论文章标题大全大全

    读《登快阁》有感《登快阁》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写的七律。此诗作于作者在太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令任上。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

    考小拉考小花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