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9

三尺优姬
首页 > 论文问答 > 小说家杂志1995年第5期邮票价格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真锈菜刀

已采纳
您好,yip09023320!1995年发行的《义务兵专用邮票》目前的市场价格是26元。近期邮票有波动,该票有升值的空间。谢谢!
317 评论

小阿殷-

《集邮》杂志从1955年1月创刊至今,已有46年刊史。由于时间跨度大,中间几经停刊和复刊,其中停刊时间最长的一次是从1966年7月至1979年12月。因此,要集全一整套《集邮》杂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集邮文献爱好者一般将《集邮》杂志的收藏分成两小阶段进行,一个阶段是文革前的《集邮》杂志,共计125期(册);另一阶段是从1980年1月《集邮》杂志复刊至今,共计200多期(册)。有的爱好者只注重收集1980年复刊后出版的部分,原因在于全国范围内留存下来的成套的《集邮》杂志不超过1000套,要想收集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整套文革前《集邮》杂志的市场价约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成交价格的高低主要是以品相的好坏为标准。而1980年复刊后的部分则相对容易,1000元左右即可收集齐全。 一、文革前《集邮》杂志的收藏要点 文革前《集邮》杂志并不是本本都稀缺,一般来讲是两头少、中间多。但也有例外,如处于中间时段的1960年第7期就十分罕见,市场价一般不低于300元。记得笔者刚开始经营《集邮》杂志时也不明就里,别人要买这一本时,开价每本50元,结果连品相有严重缺陷的都被一抢而空,等明白过来了再出200元一本的高价也找不到。价高的原因出在印量上。1960年第7期实际上是一本停刊号,这一期出版后《集邮》杂志即告停刊(或日休刊),一直到1961年7月才复刊,时隔整整一年;而这一期的印量仅有24500册,比1955年第1期(创刊号)的印量还少,且事后没有任何加印。 所谓“两头少”,是指刚刚创刊的1955年和即将停刊的1966年所出版的《集邮》杂志较为紧俏。创刊号于1955年1月28日出版,定价为旧人民币1000元,折合新人民币为10元;印量为25700册。创刊号面市以后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各地售缺纷纷告急的情况下,只好于1955年2月10日第二次印刷,结果比第一次印得还多,印量为28000册。这样,创刊号就有了两种版本,暂且称为原版和再版。原版的市场价一般为400元至500元,再版的市场价一般为200元左右。 1966年第6期(即停刊号),也是非常稀缺的一期,但是从本期刊登的大段大段的社论和语录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推断其印量肯定很少。这一期里有关集邮的文章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转载自《人民日报》和《红旗》的社论,里面还附有一张铅印的小版条,上面印的是:“现因全力参加文化大革命活动,经上级批准,‘集邮’月刊从今年第七期起暂时停刊,凡已交预订费的订户,由原收订邮局负责退款。人民邮电出版社”。目前,1996年第6期的市场价为500元左右。 除以上这3本,1996年第5期也比较罕见。这期的内容同1966年第6期相似,目前市场价也在200元上下。概括地说,文革前的125期《集邮》杂志除了这4本,其余均较为常见,市场价在20元至40元之间。笔者在经营实践中发现,1955年第2-12期,1961年第1、2、3期,1962年第10期,也比别的期数稀缺,价格要销高一些。究其原因,有时候令人想不到,如1962年第10期之所以较罕见,原因在于这一期封底印的是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且是彩色原大;不少集邮者从封底剪下来放进集邮册里充数,因此笔者手头的这一期有不少是被开了天窗或缺封底的。 文革前《集邮》杂志还有一个小秘密鲜为人知,那就是1996年第5期的“北京版”。1966年第5期流传于世的有两个版本,差异在于封二。“北京版”的封二是阿尔巴尼亚当时发行的新邮图案,而另一个版本的封二印的却是一段“毛主席语录”。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时印1966年第5期时,封二全是“毛主席语录”;等全部发行出去之后,又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在封二印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时印1966年第5期时,封二全是“毛主席语录”;等全部发行出去之后,又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封二印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不合适,需要收回。可是杂志已经发下去了,怎么收回呢?外地的《集邮》杂志无论如何也收不回来了,且大张旗鼓地回收,影响更不好。于是《集邮》杂志发行部的同志在北京地区挨家挨户地上门回收已经发到订户手中的1966年第5期,然后紧急加印了一部分再送到这些订户手中——这一部分的封二取消了“毛主席语录”,改为印邮票图案,因此形成了北京和外地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物以稀为贵”,北京的订户只有1000户左右,“北京版”的1966年第5期当然奇货可居了,市场价不低于500元。

127 评论

我叫歪歪

新中国1995-8-1发行的军用邮票中的第2套“军2义务兵专用邮票”,其实该票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各自的市场价格也大不一样,详细请见我5月9日的同样的回答内容,现在的价格与我5月9日回答的价格一样暂无变动:

300 评论

创艺麦香包

作品目录 A、长篇小说: 《耳光响亮》 (发表于《花城》1997年第6期,长春出版社出单行本,19·8万字) B、小说集: 《抒情时代 (中短篇小说集,25万字,深圳海天出版社"新生代书丛"1996年10月,8字)《没有语言的生活》 (中篇小说 集,20万字,华艺出版社"晚生代作家丛书" 1999年10月,25万字)《目光愈拉愈长》 (小说集,18万字,广西民族出版社"我们丛书"1999年6 月出版,18万字) C、中篇小说代表作 《祖先》 (载《作家》1992年第2 期)《相貌》 (载《收获》1992年第4期) 《迈出时间的门槛》 (载《花城》1993年第3 期)《故事的花朵与果实》 (载《作家》1993年第12期) 《经过》 (载《大家》1994年第4 期)《原始坑洞》 (载《花城》1994年第5期) 《城外》 (载《作品》1994年第7期) 《没有语言的生活》 (载《收获》1996年第1 期,《小说选刊》96年第5期选载)《睡觉》 (载《钟山》1996年第3 期) 《慢慢成长》 (载《人民文学》1996年第7 期)《美丽金边的衣裳》 (载《江南》1997年第1 期) 《原名〈勾引〉》 (载《时代文学》1997年第1 期)《生活》 (载《小说家》1997年第4期) 《姐的一九七七》 (载《时代文学》1997年第5 期,《小说月报》97年第11期转载)《目光愈拉愈长》 载《人民文学》1998年第1 期,《小说选刊》1998 年第2 期转载)《痛苦比赛》 (载《小说家》1998年第3期,《小说选刊》1998年第9期)《肚子的记忆》 (载《人民文学》1999年第9期) D、短篇小说代表作: 《幻想村庄》 (《花城》1992年第3期) 《商品》 (载《作家》1994年第5 期,《小说月报》1994年第7期转载)《飘飞如烟》 (载《作家》1994年第5期) 《大路朝天》 (载《人民文学》1994年第11期)《荒芜》 (载《作品》1995年第1 期)《跟踪高动》 (载《山花》1995年第3期) 《抒情时代》 (载《作家》1995年第4期) 《雨天的粮食》 (载《作家》1995年第4期) 《溺》 (载《人民文学》1995年第4 期)《美丽的窒息》 (载《花城》1995年第5期) 《我们的感情》 (载《作品》1996年第1期) 《一个不劳动的下午》 (载《大家》1996年第3 期)《我们的父亲》 (《作家》1996年第5期) 《离开》 (载《山花》1996年第5期) 《反义词大楼》 (载《山花》1997年第9期) 《权力》 (载《东海》1997年第10期) 《戏看》 (载《作家》1998年第1期,《中华文学选刊》1998年第2期)《天上掉下友谊》 (载《漓江》1998年第1期) 《好像要出事了》 (载《青年文学》1998年第2期)《关于钞票的几种用法》 (载《花城》1998年第5期) 《闪过》 (载《山花》1998年第6期) 《把嘴角挂在耳边》 (载《作家》1999年第2期) 《我和我的机器》 (载《江南》1999年第2期) 《过了今年再说》 (载《收获》1999年第6期) 《我们正在变成好人》 (载《天津文学》2000年第1期)《送我到仇人的身边》 (载《作家》2000年第3期) E、有关评论: 《评〈迈出时间的门槛〉》 (载《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4期,作者:张柱林)《在解构中回望》 (载《作家》1994年第5 期,作者:雷体沛)《东西和商品》 (载《文学自由谈》1995年,作者:张柱林)《追寻生命的意义》 (载《中国文化报》1995年4 月9 日,作者:廖国伟)《东西:东拉西扯的先锋》 (载《作家》1997年第6期,《南方文坛》1997年第1期,作者:马相武)《存在之境》 (载《山花》1997年第9 期,作者:邵健)《晚生的现实主义》 (载《河池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作者:徐肖楠)《直接现实主义:广西三剑客的崛起》 (载《南方文坛》1998年第2期,作者:陈晓明)《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变异--东西长篇新作〈耳光响亮〉解读》 (载《出版广角》1998年第3期,作者温存超)《苦难记忆对现实的回访》 (载《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作者:洪治纲)《对东西〈耳光响亮〉的一次阅读》 (载《南方文坛》1998年第5期,作者:朱潇)《在意念与感觉之间寻找一种真实》 (载《花城》1999年第1期,与张钧的对话)《在两极中奔忙》 (载《江南》1999年第2期,与林舟对话) F、获奖情况: 1、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小说选刊》1996年度优秀作品奖;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1998年,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3、1995年,获第三届广西青年作家

257 评论

MindTheGapPlz

鲁迅什么问题哦?你说明白了~

276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