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7

遍地孔方兄
首页 > 论文问答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爱娟子

已采纳
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故选:D.
246 评论

琳子Yulander

“土地系统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2016-11-21 14:51:22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乔思伟 廖蓉 张衍毓——访全球土地计划(GLP)联合主席彼得·凡布格10月24日~27日,全球土地计划第三届开放科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以“土地系统科学:理解科学事实、寻求解决方案”为主题,研讨土地科学的前沿问题。大会间隙,记者采访了全球土地计划(GLP)联合主席彼得·凡布格。他表示,全球土地计划前两届开放科学大会分别在美国和欧洲,第三届之所以选择在北京举办,因为中国是一个对全球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在土地利用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同时也有很多从事土地系统科学研究的专家和青年学子,这次会议对促进中国与全球学者的交流意义重大。问:作为GLP联合主席,您如何看待GLP这个全球计划和土地系统科学的?彼得:全球土地计划是一个关于土地科学和实践的跨学科社区,旨在促进土地系统科学的发展,鼓励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分享,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土地系统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相关联系,土地系统在处理粮食安全、水资源获取、人类生计、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退和气候变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全球变化的挑战都与土地系统紧密相关,而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紧密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系统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搭建全球与地区、科学和实践的桥梁问:GLP是联合国倡议的“未来地球”的核心计划之一,请问GLP能够为联合国层面以及区域层面的土地政策带来哪些贡献?彼得:土地问题有着具体到区域层面的特点,涉及每一个具体的土地利用者和他们的权利。GLP的研究成果为区域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在国家、大区、市县等层面上,GLP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帮助,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合理的多层级空间规划,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当然,土地利用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某一个国家的土地利用会影响到其他国家,这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所在。有很多国家没有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产生了贫困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等诸多方面,但从全球层面的发展目标过渡到实施层面,的确是一个挑战。我认为,GLP可以在实施层面上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分析发展机遇,提供实施工具,以促成其早日实现联合国制定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全球和地区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帮助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每个国家政策实施之间的转化。此外,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也需要进行交流,学习和分享不同地区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就像我们这次大会一样。一个国家在某个问题上走了弯路,其他国家就应规避这个错误,GLP也会推动国际合作平台的搭建。问:除举办国际会议的方式,将来GLP还将组织哪些其他活动?彼得:GLP的目标是要建立跨学科的一个团体。除了召开国际会议,我们还建立了网站,人们可以找到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合作研究。我们会征集论文,了解当前的知识发展阶段,明确知识点空缺所在。GLP也会召开小型的专题研讨会,形成某个议题的综述或者政策简述。此外,我们还会组织一些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引导形成成功的实践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发布全球指导性文件。同时,我们还帮助研究者寻求资金支持。总之,我们的活动很多样化,有学术型的也有实践型的,GLP本质就是位于科学和实践中间的一座桥梁。以科学事实为政策制定提供优先考虑因素问:目前土地系统科学已经发展成一门复合型的科学,涵盖了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学科角度研究所得到的政策建议有些是相冲突的。那么,在制定政策时,哪些方面的内容将被优先考虑?彼得:确定哪些作为优先考虑因素是政策制定者的职责。政策制定者在决策过程中,面临不同利益方时有很大的裁量权。我认为,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应更多地关注长期愿景,明确我们最终想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指向是不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因此,优先考虑的因素应是基于长期愿景而不是短期目标的选择。科学家的角色是通过监测现状、构建模型、开展评估等一些研究方法向决策者完整地展示其政策带来的变化以及长期效益。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可以通过科学事实改变政策制定者的优先考虑因素。问:中国土地学会和GLP的土地科学家都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大家关注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怎么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所用,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您有什么经验?彼得: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3个相关者:一是科学家,也就是学术圈;二是政策制定者;三是政策实施者。他们间的相互协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GLP致力于构建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之间的相关性,不仅是让两者进行对话,而是要确保科学家对于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影响力。科学家必须要做长期深入的科学研究,为研究成果的质量负责。决策者则须在短时间内快速对土地问题进行反应并制定相关政策。因此,耗时的科学研究与追求效率的政策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也是科学家和决策者之间合作的挑战。我认为,科学家与决策者之间的协作是一个交互的双向影响过程。科学家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解答政策制定者的问题,同时还要引领和提出新的发展问题,并促使决策者意识到这些问题。决策者如果只是参照科学家的解答制定政策也是有缺陷的,而要从管理的角度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由科学家一起协同解决。当然,科学家还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术团体,能够开展独立研究并指出可能的问题,从而引起包括决策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关注。科学家提出的问题可能现在不重要,而在未来可能就非常重要。根据我的经验,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有很多科学与政策制定成功结合的案例。建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将科学、实践、政策相结合问:中国在土地科技平台网络建设方面具有较好基础,中国土地学会本身就是土地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不同层级国土资源部门也有一些专门的土地科技研发平台,还有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所。为更好地整合科研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我们也在着手建设中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其目标和设计理念跟GLP有很多相似之处。请问GLP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彼得:我很高兴听到这样一个计划,这对全球土地系统科学研究也是很重要的。中国的土地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寻求土地问题解决方案上也具有广泛的实践经验。中国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探索和案例,比如成功地实施退耕还林,这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同时,中国也面临很多挑战,如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用地面积的减少、土地污染以及人们享用到的绿色空间有限等。我认为,土地系统科学研究网络可以向全球土地计划学习的是,分享世界各国不同的案例。我们可以针对一些特定问题,看看某个国家是怎么成功解决的,而另一个国家又为什么失败。例如,目前可持续城镇化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国际上也有类似案例,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这些国家的解决方案。GLP可以协助不同国家间的沟通,找到解决办法,包括就如何建立中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这样的问题都可以一起讨论。土地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这意味着土地利用需要不同学科的人协同工作、彼此学习,但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共同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总而言之,我认为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管理就是要学会怎样实现其间的权衡。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倡议很重要,尤其是将科学、实践、政策结合到一起。就土地利用而言,丧失优质土地是一场灾难。我非常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协助这个网络的建设。-----------------------------------------------GLP ,彼得·凡布格是不是也算敏感词或者广告嫌疑,会被杀掉?^_^

250 评论

酸奶娃儿

“土地系统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2016-11-21 14:51:22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乔思伟 廖蓉 张衍毓——访全球土地计划(GLP)联合主席彼得·凡布格10月24日~27日,全球土地计划第三届开放科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以“土地系统科学:理解科学事实、寻求解决方案”为主题,研讨土地科学的前沿问题。大会间隙,记者采访了全球土地计划(GLP)联合主席彼得·凡布格。他表示,全球土地计划前两届开放科学大会分别在美国和欧洲,第三届之所以选择在北京举办,因为中国是一个对全球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在土地利用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同时也有很多从事土地系统科学研究的专家和青年学子,这次会议对促进中国与全球学者的交流意义重大。问:作为GLP联合主席,您如何看待GLP这个全球计划和土地系统科学的?彼得:全球土地计划是一个关于土地科学和实践的跨学科社区,旨在促进土地系统科学的发展,鼓励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分享,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土地系统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相关联系,土地系统在处理粮食安全、水资源获取、人类生计、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退和气候变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全球变化的挑战都与土地系统紧密相关,而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紧密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系统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搭建全球与地区、科学和实践的桥梁问:GLP是联合国倡议的“未来地球”的核心计划之一,请问GLP能够为联合国层面以及区域层面的土地政策带来哪些贡献?彼得:土地问题有着具体到区域层面的特点,涉及每一个具体的土地利用者和他们的权利。GLP的研究成果为区域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在国家、大区、市县等层面上,GLP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帮助,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合理的多层级空间规划,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当然,土地利用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某一个国家的土地利用会影响到其他国家,这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所在。有很多国家没有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产生了贫困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等诸多方面,但从全球层面的发展目标过渡到实施层面,的确是一个挑战。我认为,GLP可以在实施层面上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分析发展机遇,提供实施工具,以促成其早日实现联合国制定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全球和地区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帮助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每个国家政策实施之间的转化。此外,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也需要进行交流,学习和分享不同地区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就像我们这次大会一样。一个国家在某个问题上走了弯路,其他国家就应规避这个错误,GLP也会推动国际合作平台的搭建。问:除举办国际会议的方式,将来GLP还将组织哪些其他活动?彼得:GLP的目标是要建立跨学科的一个团体。除了召开国际会议,我们还建立了网站,人们可以找到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合作研究。我们会征集论文,了解当前的知识发展阶段,明确知识点空缺所在。GLP也会召开小型的专题研讨会,形成某个议题的综述或者政策简述。此外,我们还会组织一些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引导形成成功的实践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发布全球指导性文件。同时,我们还帮助研究者寻求资金支持。总之,我们的活动很多样化,有学术型的也有实践型的,GLP本质就是位于科学和实践中间的一座桥梁。以科学事实为政策制定提供优先考虑因素问:目前土地系统科学已经发展成一门复合型的科学,涵盖了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学科角度研究所得到的政策建议有些是相冲突的。那么,在制定政策时,哪些方面的内容将被优先考虑?彼得:确定哪些作为优先考虑因素是政策制定者的职责。政策制定者在决策过程中,面临不同利益方时有很大的裁量权。我认为,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应更多地关注长期愿景,明确我们最终想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指向是不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因此,优先考虑的因素应是基于长期愿景而不是短期目标的选择。科学家的角色是通过监测现状、构建模型、开展评估等一些研究方法向决策者完整地展示其政策带来的变化以及长期效益。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可以通过科学事实改变政策制定者的优先考虑因素。问:中国土地学会和GLP的土地科学家都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大家关注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怎么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所用,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您有什么经验?彼得: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3个相关者:一是科学家,也就是学术圈;二是政策制定者;三是政策实施者。他们间的相互协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GLP致力于构建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之间的相关性,不仅是让两者进行对话,而是要确保科学家对于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影响力。科学家必须要做长期深入的科学研究,为研究成果的质量负责。决策者则须在短时间内快速对土地问题进行反应并制定相关政策。因此,耗时的科学研究与追求效率的政策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也是科学家和决策者之间合作的挑战。我认为,科学家与决策者之间的协作是一个交互的双向影响过程。科学家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解答政策制定者的问题,同时还要引领和提出新的发展问题,并促使决策者意识到这些问题。决策者如果只是参照科学家的解答制定政策也是有缺陷的,而要从管理的角度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由科学家一起协同解决。当然,科学家还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术团体,能够开展独立研究并指出可能的问题,从而引起包括决策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关注。科学家提出的问题可能现在不重要,而在未来可能就非常重要。根据我的经验,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有很多科学与政策制定成功结合的案例。建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将科学、实践、政策相结合问:中国在土地科技平台网络建设方面具有较好基础,中国土地学会本身就是土地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不同层级国土资源部门也有一些专门的土地科技研发平台,还有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所。为更好地整合科研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我们也在着手建设中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其目标和设计理念跟GLP有很多相似之处。请问GLP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彼得:我很高兴听到这样一个计划,这对全球土地系统科学研究也是很重要的。中国的土地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寻求土地问题解决方案上也具有广泛的实践经验。中国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探索和案例,比如成功地实施退耕还林,这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同时,中国也面临很多挑战,如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用地面积的减少、土地污染以及人们享用到的绿色空间有限等。我认为,土地系统科学研究网络可以向全球土地计划学习的是,分享世界各国不同的案例。我们可以针对一些特定问题,看看某个国家是怎么成功解决的,而另一个国家又为什么失败。例如,目前可持续城镇化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国际上也有类似案例,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这些国家的解决方案。GLP可以协助不同国家间的沟通,找到解决办法,包括就如何建立中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这样的问题都可以一起讨论。土地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这意味着土地利用需要不同学科的人协同工作、彼此学习,但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共同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总而言之,我认为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管理就是要学会怎样实现其间的权衡。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倡议很重要,尤其是将科学、实践、政策结合到一起。就土地利用而言,丧失优质土地是一场灾难。我非常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协助这个网络的建设。-----------------------------------------------GLP ,彼得·凡布格是不是也算敏感词或者广告嫌疑,会被杀掉?^_^

329 评论

相关问答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土地系统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2016-11-21 14:51:22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乔思伟 廖蓉 张衍毓——访全球土地计划(G

    门门8898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土地经济学首先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TEly在其1922年出版的《土地经济学大纲》中提出的。此后,社会经济运行所带来土地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以及经济科学理论与方

    微笑藤弥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什么

    土地用途转换研究新动向 土地用途转换研究作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推进而日趋深入。继2005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

    尛小尛111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简单的说:合理利用土地

    BuleS天之蓝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啥

    土地用途转换研究新动向 土地用途转换研究作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推进而日趋深入。继2005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

    吃货在学厨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