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8

么么三姨
首页 > 论文问答 > 疾病与健康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鳗鳗小公主

已采纳
保护自己 远离甲型H1N1流感  ——专访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科长吕明波  记者 杨君  近日,甲型H1N1流感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热点,人们纷纷议论此事,讨论研究流感病毒。如何预防流感病毒?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5月18日,记者专访了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科长吕明波。  记 者: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有何症状和表现?  吕明波: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的腹泻和呕吐症状,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记 者: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  吕明波:在预防方面,没必要扎堆去接种人流感疫苗,因为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并无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记 者:自己感染了流感,应该怎么办?  吕明波:体感不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待在家中,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多休息,喝大量的水;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勤洗手,每次洗手都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尤其咳嗽或打喷嚏后更应如此;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并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情况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记 者:食用猪肉是否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吕明波: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甲型H1N1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因此,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记 者:医院如何防控甲型H1N1流感?  吕明波:一旦发现猪类或其它动物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应按照有关规定,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隔离。对于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卫生,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加强室内通风。
117 评论

最後放縦

健康与疾病的划界:困境与出路 健康与疾病是生命活动的两种基本状态,也是医学认识的 永恒主题。医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探讨健康与疾病 的本质,并寻求对两者的划界。这个方面的论文我可以写的哦,要不

213 评论

冒火得很000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摘要】 目的 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状况。 方法 采用随机访谈式方法,对400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探索性调查。 结果 就业、经济状况、家庭监护、医疗保障是精神疾病患者突出的生活问题。 结论 应当尝试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建立精神疾病的自我管理模式。 【关键词】 精神疾病 基本生活状况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自我管理模式 The essential life condition survey of the400cases of mental dise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lif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mental Methods It was a adopt way of the randomised block interview,to400cases make a grouping Results The employ-ment,economic condition,family wardship and medical safeguard are outstanding life problem of the Conclu-sion It should try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ng on constitute a self-supervise mode of the patients with mental 【Key words】 mental diseases basic life conditio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 self-supervise 精神疾病危害着人民的健康,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显现,从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各类严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终身患病的患者在不断上升 [1] 。本文拟从精神疾病患者面临的切身状况:就业、收入来源、家庭监护、医疗保障等问题进行调查,旨在阐述:尝试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建立精神疾病自我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1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入组对象为2003年4月~2004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400例患者,均符合CCMD-2及CCMD-3诊断标准。男240例,女160例;年龄6~72岁,平均(65±34)岁。精神分裂症255例,心境障碍47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41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1例,分裂样精神病11例,其他35例。 2 方法 采用随机访谈方法,对经过治疗后精神症状缓解或基本缓解,能够做相关检查治疗的患者357例和有家属陪护开放治疗的患者43例,进行就业、经济来源、住院状况、家庭监护、医疗状况调查,并进行百分比统计分析。 2 结果 1 就业状况 见表1。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就业困难。400例患者中就业困难人员92例(分流人员61例,无业31例),占00%。 表1 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就业状况调查略 2 收入及收入来源 见表2。精神疾病患者收入偏低,家庭生活负担重者偏多。400例患者中个人收入低于300元/月或无业人员,家庭生活困难,低保人员共140例,占00%。 表2 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收入和收入来源调查 (略) 3 患者收入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 见表3。精神疾病患者个人收入对家庭生活具有一定影响。400例患者中分别有96例(00%)和253例(25%)患者的收入是家庭生活的唯一和主要经济来源。这无疑加大了患者的生活压力,患者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家庭生活状况。 4 住院状况 见表4。精神疾病患者再次住院率偏高。400例患者中因病情复发再次住院治疗的有170例,占 50%。 表3 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经济收入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 略 表4 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状况 略 5 家庭人数组成状况 见表5。400例患者中有61例(25%)是独居,这对患者出院后维持治疗和监护是十分不利的,这也是一部分患者长期住院的原因。 6 医疗状况 见表6。精神疾病中自费治疗者偏多。400例患者中有186例自费,占50%。 表5 400例精神疾病患者家庭人数组成状况 略 表6 400例精神疾病患者医疗费用支付状况 略 3 讨论 长期以来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问题和防止疾病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精神卫生工作者,患者家庭、单位和国家医疗保障部门为精神疾病患者所支付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加。通过对本文调查不难看出精神医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就业,经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维持治疗,预防,监护,医疗保障每一方面的压力都对精神疾病患者产生巨大影响。是否有患者同时具有上述压力本文未做分析,但防止疾病复发,降低医疗支出是改善患者生活状况不争的事实。目前许多国家已在开展和循证研究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CDSMP),这是一种新型的自我管理模式,它和传统的单纯的疾病治疗和病人收容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主要是由专业人员在社区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使患者通过系统地学习后能够明确其行为方向,增强对健康的信心,监控疾病症状,情感变化,提高自己对疾病状况的适应能力。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实质上是建立了一种经科学验证的适应慢性病管理的保健模式,它强调真正以患者为核心,通过医患协作来保持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的健康状态。从我国上海开展的CDSMP随机调查试验证实:这一新型的教育干预模式是一种较好的社区保健模式 [2] 。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的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非常重要,反复发病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家庭致贫,返贫的因素之一。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人享有精神卫生保健,是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努力的方向。因此应当尝试建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自我管理模式的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形成以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为骨干,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的工作体系,延续巩固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承接患者出院后的维持治疗和康复训练,并把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传授给患者、患者家属、社区人群,通过家庭、社区的力量关心、关爱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疾病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沈渔精神医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骆宏,谢斌自我管理模式及其在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上海精神医学,2004,16(2):117-

85 评论

相关问答

  • 疾病与健康论文

    你可以到中国知网找找

    赵西法119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健康与疾病论文

    自己看饮食营养与健康之道 □叶永铁 老祖宗曾有说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以现在科学的说法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善良哒小虾米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健康与疾病的论文

    健康与疾病的划界:困境与出路 健康与疾病是生命活动的两种基本状态,也是医学认识的 永恒主题。医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探讨健康与疾病 的本质,并寻求对两者的

    天晴0608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健康与疾病文献

    是要这方面的论文嘛!!《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医学界过去习惯于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考虑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认为生物学的指标是判断健康和疾病的最终标准。所

    送我个时光机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健康与疾病论文范文

    你可以到中国知网找找

    我喜欢DHC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