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3

最真的poor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世界农业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ojisubyun

已采纳
你们导师有没有跟你定论题呢?或者说是论题的范围~你要不看下(农业科学)期刊里面别人已经发表的论文~看下参考下也是可以的~
178 评论

大尾巴喵姬

部分著作专著 合著 《中国西部老工业基地崛起之路—“个旧发展模式”探析》云南人民出版社 5教材 副主编《宏观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教材 参编 《种子经营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5部分论文朱俊峰、酒井富夫,中国吉林省畑作地帯における生产収益の规模间格差と农地流动化,富大経済论集,第48巻第2号,朱俊峰,不同农地经营规模的生产收益与生产率差异的实证研究,载《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Wu Laping and Zhu Junfeng (2003),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ese Feed grain”,Far Eastern Studies ,2003,V朱俊峰,“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新动向—兼论日本的动植物和食品进口检疫”《世界农业》1。朱俊峰,“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及启示—以日本为例”《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实践与发展对策》,中国 农业出版社2005年7月。朱俊峰,“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存在问题及对策”《世界农业》8。朱俊峰,“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与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世界农业问题研究 第八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5月。朱俊峰,世界卷烟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新农村建设》1。朱俊峰,中国玉米国际贸易政策变迁及其分析 《世界农业》4。朱俊峰,中国烟叶生产的成本收益变化与“北烟南移”《世界农业》7。朱俊峰,“中日韩三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比研究” 《世界农业》12。李晓峰 杨汭华 朱俊峰 ,《世界农业》11。曹靖,“墨西哥农业劳动力流动原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朱俊峰,“大城市近郊农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第23期。赵晓迪,朱俊峰,“中日良好农业规范发展比较研究”,《世界农业》12。朱俊峰,陈凝子,王文智 后“三鹿”时期河北省农村居民对质量认证乳品的消费意愿分析,《经济经纬》1。王文智,朱俊峰,“山西城镇居民食品需求系统的AIDS模型分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汤谨铭,傅新红,朱俊峰,“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王文智,刘军,朱俊峰,“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6。

294 评论

且行且珍惜02

我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而城镇化进程中吸纳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土地也因此大片游离出来,虽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但是“谁来种地”也成了个大问题。以我市为例,全市116万人口中90多万农民,承包经营着45万亩耕地, 225万亩山林,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在从事农业的只30多万,而且大多为老年人和小孩,传统耕种难以维继,一产萎缩,产业发展失调,影响了全市社会发展。 一、解决“谁来种地”的出路在于农民职业化。 城镇化推进,“谁来种地”?关键是剥离大量的农民,让农民成为职业称呼而非身份象征。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安定转移农民;另一方面,农民职业化。纵观世界农业先进的地方,这个问题解决根本在于给农民去身份化,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有保障职业的称呼。日本出台农业者认定制度,把那些在改善农业经营效率和扩大规模上有积极性的农业经营者认定为职业农民,承担现代农业的经营;韩国没有农与非农的户籍限制,通过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快速扩张,迅速地把吸收的农民转为产业工人在城镇安居,同时,通过组建农协提供全面的农业服务,引导留乡农民职业化发展,并从海外引进农业产业研修生,作为现代农业的经营者;美国商业化农业彻底改变传统农业,大批的农民收益急转直下而放弃土地转业或成为雇工,美国的农民大头是新型农业综合企业。当然,外国的好经验,只能当作参考,更多地要针对我们实情,理清自己的发展之路。 二、当前农民职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难度和问题。 以我市为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发展了一些新型经营主体(下简称经营主体),大致可分为农场(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农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四类。在农业政策的引导及主体带动下,一产迅速发展,粮食稳中有升,四大支柱产业引领、五大新兴产业支撑,其它小产业补充的格局基本形成,证明了这些经营主体是能承担种地的重任的。但在农业初级产品市场饱和度迅速提高,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经营主体的带动力逐渐弱化,暴露出培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农业政策扶持方式不利于经营主体差异化、专业化发展。 现有的农业政策注重以产业为主线,对产业的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给予扶持,而没有以经营主体为主线,加强功能分化引导,导致所有的经营主体都是集生产、服务、销售为一体的小而全,大而全的独立个体,在市场竞争中做不到“术有专攻”,影响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土地成片流转困难,制约了经营主体更大规模的经营。 二轮承包后,村级调控土地能力弱化,散户自种的、不愿流转、流转不了、多年生作物已种植的土地分散,加上其他产业发展规划的扩张、土地征用补偿等无法预料的因素,影响了土地长期地、连片地流转。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土地流转总面积73万亩,流转率为44%,其中5年以下的80万亩,占80%,规模100亩以下的65万亩,占64%,可见,大量的流转都为小面积、短期流转,满足不了经营主体着眼长远、合理投资、良性扩张的需求。 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农业风险成本太高。 农业是弱质产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损失的因素比较多,对自然气候、市场和社会环境都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农业更是基础性产业,稳定与否,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刚开了一个头,涉及的农作物品种、险种都十分有限。另外,社会、市场风险控制更是缺失,只有粮食收购有保护价,其他的农产品没有任何社会、市场风险防范机制。总之,现在我市的农业基本上还处于靠天、靠运发展的状态。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不健全,经营成本高。 农业社会化服务渠道较少,产前、产中、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经营主体各自重复投入,从零开始,大大增加了农业的经营成本。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把社会服务内部承担化,涉及的生产信息、物质、技术、资金、劳务、风险,主要依靠自己解决,形成各个主体的内部不经济,降低了经营主体的经营效益。 三、农民职业化需要好环境。 要真正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让农民真正职业化,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工作要做,但就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政策的导向,综合营造经营主体职业化的发展环境: 调整政策方向,扶持各类经营主体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当前的四类经营主体,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要求都有所不同,对不同类型的主体要分类引导。一是强化对专业大户和农场的扶持,尤其是农场,要帮助其解决土地流转、设施用地、流动资金、风险保障等突出问题。二是加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重点是示范社,扶持政策和合作社规范级别挂钩,引导合作社健全运行机制。三是探索工商企业准入监管办法,研究提出鼓励和限制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探索监管工商企业经营风险、土地用途的具体办法,既要有效控制“非农化”现象,也要避免束缚企业发展活力。这样针对经营主体的不同特点进行强化扶持,各自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市场形成强强联合模式,才能在市场中打造产业航母。 探索土地承包机制,推动土地进一步成片集聚。 我市是中农办联系的农村综合产权改革试点,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土地承包机制上作一些探索,比较彻底地分离承包权与经营权。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只需明确土地的数量而不落实地块,原则上委托村集体统一流转经营,农户按承包的数量,每年分配相应的租金,不愿委托流转的或自主耕种的可以在村指定的区域落实耕种,这样既能保证自种地农民的利益,又能实现土地的成片规模流转,更可以减少逐户流转的工作量与成本。 建立完善农业风险机制,降低农业经营风险。 依托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商业保险公司等载体,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拓宽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覆盖面。可以规定少数几种农产品必须实行保险,其他产品实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参保率,以保障其在自然灾害中大大减少损失。建立农业风险担保基金,为受短暂、季节性因素影响的产业提供融资担保。政府主导,以担保公司为平台搭建农业风险基金池,资金可来源于各级财政补助、经营主体自筹、民间投资等渠道,通过担保公司运作,帮产业渡过难关。如春季的禽流感,禽类禁止上市销售,经营主体回笼资金短缺,没有有效的抵押物,找不到担保,贷不到款,产业陷入绝境,如果有风险池资金的担保,顺利融资,产业就不会这么脆弱。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通过政府引导,建立由专业经济部门、村经济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其他服务实体组成的综合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的公共服务、农民的合作服务和公司的经营性服务 。各个经营主体可以削减内部设置,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满足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的需要,提供物质、资金、劳务、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对整个产业来说,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投资,强化了产业经营环节的专业化,对经营个体来说,减少投入,却可以享受更专业的服务,提高效益。 城镇化最终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让转移的农民安定下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让农业经营者职业化、有保障,产业才能协调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才会真正地朝一体化方向发展。

335 评论

青藤6970

部分著作专著 合著 《中国西部老工业基地崛起之路—“个旧发展模式”探析》云南人民出版社 5教材 副主编《宏观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教材 参编 《种子经营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5部分论文朱俊峰、酒井富夫,中国吉林省畑作地帯における生产収益の规模间格差と农地流动化,富大経済论集,第48巻第2号,朱俊峰,不同农地经营规模的生产收益与生产率差异的实证研究,载《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Wu Laping and Zhu Junfeng (2003),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ese Feed grain”,Far Eastern Studies ,2003,V朱俊峰,“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新动向—兼论日本的动植物和食品进口检疫”《世界农业》1。朱俊峰,“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及启示—以日本为例”《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实践与发展对策》,中国 农业出版社2005年7月。朱俊峰,“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存在问题及对策”《世界农业》8。朱俊峰,“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与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世界农业问题研究 第八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5月。朱俊峰,世界卷烟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新农村建设》1。朱俊峰,中国玉米国际贸易政策变迁及其分析 《世界农业》4。朱俊峰,中国烟叶生产的成本收益变化与“北烟南移”《世界农业》7。朱俊峰,“中日韩三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比研究” 《世界农业》12。李晓峰 杨汭华 朱俊峰 ,《世界农业》11。曹靖,“墨西哥农业劳动力流动原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朱俊峰,“大城市近郊农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第23期。赵晓迪,朱俊峰,“中日良好农业规范发展比较研究”,《世界农业》12。朱俊峰,陈凝子,王文智 后“三鹿”时期河北省农村居民对质量认证乳品的消费意愿分析,《经济经纬》1。王文智,朱俊峰,“山西城镇居民食品需求系统的AIDS模型分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汤谨铭,傅新红,朱俊峰,“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王文智,刘军,朱俊峰,“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6。

18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世界农业论文

    我肯定可以农村好的

    huangmanjing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8
  • 世界农业杂志

    《世界农业》刊名: 世界农业       World Agriculture主办:  中国农业出版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

    吃拉面只喝汤 7人参与回答 2024-06-21
  • 世界农业期刊

    农业科学啊,是国际中文刊

    康夫君和小静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8
  • 世界农业审稿

    世界农业属于核心期刊的中文核心[2014年版], 复合影响因子:031,扩刊版影响因子:844,《世界农业》(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集综合性、时效性、实

    爱上家装饰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8
  • 世界农业投稿

    一个是农业类期刊,一个是经济类期刊。看你文章方式偏向于那个,就选择哪个。再有详细问题,例如投稿,就直接在期刊之家找编辑了解。

    小白贼黑 1人参与回答 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