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5

我们的2016
首页 > 论文问答 > 地质勘探杂志官网投稿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刘思韵2522

已采纳
★本刊分专家论坛、综述、地质勘探、油藏工程、钻采工艺、试验研究、其他等栏目,请在来稿中注明投稿栏目。来稿务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格式见本刊近期出版内容。★每篇文章需附300~400字的报道性中文摘要及3~8个关键词(同时提供英文)。摘要应是对全文学术和技术要点的高度总结,能够客观反映论文的研究方法、目的、结果和结论,以第三人称的形式编写。★论文如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重点攻关课题,请在文稿首页脚注中注明“本课题为×××基金资助项目”以及项目编号,同等条件下,基金项目论文优先采用。★文题应简明、准确、醒目,力求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一般以不超过20字为宜,题末不加标点符号。★署名包括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和作者姓名。每篇稿件作者(最多5人,超过5人请标注在页末位置)的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作变动。在投稿时需附上第一作者简介,注明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毕业院校(包括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毕业年、专业及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及详细通讯地址,其他作者需附上详细通讯地址。★图表要少而精,正文和图表内容应避免重复。图表在文中应有标识,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幅图表应列出图题、表题,表格采用三线表,表中取消竖线。图中字母、数字和符号应清晰、匀整、大小适宜。照片应清晰,对比度好。★公式应使用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注意区分符号大小写和上标、下标,在每个公式后对公式中的符号进行说明,包括符号名称和单位,对文中公式进行统一编号。★正文、图表、公式中出现的量和单位应按国家标准(GB3100—3102)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发表的主要文献为限(要求至少8篇以上),并由作者对照原文核实。同类文章须引用《特种油气藏》相关文献。按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一一对应标出(未发表的资料或内部刊物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并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其他请按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此外,非公开出版的文献请按以上格式标注于所在页页脚处。★稿件署名作者必须是合法著作权人,文责由作者自负,并应注意保密。作者应严格遵守科技道德,切勿一稿多投。如经查实认定为一稿多投者,将按有关规定对第一作者进行处理。另外,禁止反复投寄同一篇稿件。★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删改。来稿超过3个月未接到修改通知,可自行处理。如以后再拟刊用另行联系。要求作者修改的稿件无故逾期1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稿件处理情况请登陆本刊网站“作者服务”查询。★有关稿件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联系,稿费和杂志亦寄给第一作者。★本刊已入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期刊形式和光盘形式同时出版,凡有不同意收录者,请在投稿时说明,否则视为作者同意并承担责任。
231 评论

臭臭花1

复杂油气藏中投稿的关键点如下:1、征稿范围:《复杂油气藏》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和海洋油气分公司主办。《复杂油气藏》系统研究复杂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经典总结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经验,积极探讨勘探开发复杂油气藏的新理论、新方法,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为科学研究、油气田生产和决策服务。《复杂油气藏》设有石油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生产现场等栏目。《复杂油气藏》的读者和作者群体为国内外从事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战略决策人员、科研人员、现场生产人员和石油高等院校师生。2、来稿切忌一稿两投。请注明真实姓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和电话号码等快捷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联系。本刊编辑部可对文稿作适当删改。如不可修改,应事先申明。本刊实行不退稿制,半年内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以自行处理。如有需要,作者可来电查询。投稿者应自行解决有关保密事宜,凡投本刊论文均视为已通过本单位的保密审查,如因论文发表而发生泄密,由作者负责。

142 评论

风吹杨柳千条线

“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地质学习交流可以来地质队论坛欧m

91 评论

苦瓜老太婆

直接找代理或者直接投他们杂志社的邮箱里

87 评论

会逃跑的桃子

浅谈煤田地质勘探前沿发展趋势摘要:本文根据中国煤炭生产方针、煤田地质特点及世界先进技术发展现状,讨论了中国煤田地质勘探前沿问题,从提高勘探精度,开展动态地质研究等方面加以论述。并且展望了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的趋势。关键词:地质勘探勘探技术发展趋势0引言20世纪,煤炭在世界能源中占主要地位,进入21世纪,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中仍将占主要地位,在我国尤其如此。在我国,1500m左右的煤炭总资源量约4万亿吨,已探明保有储量达1万亿吨。而石油、天然气,由于资源赋存条件与勘探、开发困难等原因,一个时期内难于大幅度增产。但是,随着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煤炭要有竟争力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经济、安全、高效采煤就成为煤炭工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世界上所有采煤国家都需要继续开展煤田地质勘探工作,而且,煤田勘探技术要迅速发展才能满足生产要求。1我国煤田地质勘探前沿问题从我国煤田地质特点及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煤田地质勘探前沿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完善矿井水防治与保水采煤研究方面来看我国东部一些矿井,随着采深增大,突水事故经常出现,突水量也日益增大。由于这些煤田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加之采深不断增大,浅部矿井水治理获得的一些认识往往不适应深部矿井水动力条件。因此,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深入研究矿区深部岩溶水形成与运移特征,深部矿井底板岩溶水突出机理,开发突水预测预报技术;开发适应现代机械化开采的采掘区无水险水害防治技术。2从开展动态地质研究方面来看常见的岩煤突出、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突水、井筒破裂等井下灾害,实际上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这些现象均与岩体应力场有关。主要起因于岩煤采掘后,原有自然条件下各种地质因素之间的平衡遭受破坏,岩体应力再分配,从而引发或诱发出这类灾害性地质现象。通过研究这些现象形成的地质机理,事先测定出采掘阶段岩体应力随时空的动态变化,就有可能预测上述动力地质现象是否会形成,确定并采取消除或减弱这些灾害的措施。3从加强环境地质勘查与灾害地质防治方面来看由于矿区在天然条件下以及因开发而使地质体系遭受破坏,从而可能形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耕地破坏、水源污染、沙化,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气污染等以及更具破坏性的灾害地质现象,如地裂、地表塌陷、滑坡乃至诱发地震。由于历史原因及煤矿不断开发,旧帐未清,新帐纷至,所产生的问题相当严重,煤矿环境问题是制约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后矿区环境评价与治理将成为开发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4从提高勘探精度来看连续作业是煤炭工业现代化或采掘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特点。这要求开发前查明所采煤层的细微变化,如煤层厚度、结构和灰分的局部细小变化。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局部变化等。但是,世界各国的煤炭证实储量及我国的探明储量均只主要说明煤炭的原地埋藏数量,并未充分甚至没有提供满足现代开采技术要求的开采地质信息,为适应现代机械化开采,普遍需要补充勘探。5从攻克煤层气开发难关来看近年来许多国家正在把煤层气作为一种能源进行研究,已有20多个国家开展了煤层气研究、勘探和开发活动。在煤层气试验开发中,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多数井煤层气产率低、衰减快,钻井冲洗液污染煤层,完井后坍塌堵孔,水力压裂效果不明显,裂缝短,所占比例低,完井后采气效果差等。显然,研究我国煤层渗透率低的原因、渗透率变化规律、煤层气富集和高产因素、煤层力学稳定性和破坏规律,开发适于我国低渗率煤层的钻井、完井、采气和增产实用技术,探索我国煤层气开发有利区段的评价选择模式就成为技术攻关的重点。2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用发展眼光看,近年来钻探仍将成为获取“第一性”地质资料的重要手段。物探仪器日新月异,性能改进与更新迅速,向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精确度、遥控、计算机实时控制、处理、数据分析和三维图形显示方向发展;物探方法向多维、多参数测量、多方法组合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将普及到地质勘探的各个专业、各个作业单元,乃至管理整个勘探系统。近年来,值得注意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如下。1开发井下勘探技术根据国内外资料,落差小于5m、长度小于150m的小断层及小型褶曲,近期不可能用地面勘探方法查明。因此,国内外普遍认为,应在采区开采前,在井下开展采区勘探或工作面勘探,其方法包括矿井物探和沿煤层钻进。基于煤层密度比上下围岩小,煤层是一个明显的低速槽,国外在70年代末首先采用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在井下探测煤层构造。近年来,探地雷达技术发展迅速。最近南非开发出一种Rock雷达系统,能定量研究岩体,准确确定断裂带深度、巷道周围裂隙带特征。显然,煤矿井下物探技术将大有作为,是一重要发展方向。2发展水平钻进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先进的采煤国家愈来愈重视采用水平钻进方法沿煤层钻进,并采用与之相配合的随钻测斜技术。水平钻进技术是由受控定向钻进发展而来的。近年来,这种钻进技术发展迅速,不仅能在井下沿煤层钻进,还能在地面沿垂直一圆弧一水平线轨迹进入煤层钻进。地面水平钻进,在煤炭部门是80年代后期才从石油部门引进的。3加强综合勘探据有关材料说明,英国煤矿区尽管用三维地震勘探曾解释出小至煤厚落差的断层,但英国深部煤矿公司仍然重视钻孔研究。近年来,他们在已经评价的赋存经济可采储量的井田,按400一500m网度布无心孔,用组合测井方法勘探。他们开发了一种岩层显微扫描仪,通过人机联作能解释几十厘米落差的断层、裂隙、沉积和构造特征,以及应力方向。借助专用软件,用组合测井可确定出岩石类型、岩石强度、孔隙度或渗透率、倾角、孔径、分析水和烃等。据说,通过这一综合勘探方法,“可提供一份详细、实用的构造及应力场图”“,从而使矿山设计切实可行”,可提供最佳施工方向和合理地选定开采方法。这表明,选用合适手段、采用多手段综合勘探,是深部煤矿勘探的发展方向。4研究动态地质勘探技术如前所述,危害矿井安全的动力地质现象由采掘活动诱发而形成。它们具有动态特性。因此,预测动力地质现象的形成及其强度,不能简单地只凭反映原始地质条件的静止数据,而应主要分析基于岩煤层应力或其物性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资料。高产高效采煤推进速度快,进行动态勘探,即在采掘期间连续多次勘探采区的应力或物性随时间变化很有必要。5加快发展信息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现已在煤田地质勘探各个专业推广应用,发展较快。由于引入了许多高新技术,如并行分布式处理、大容量存储、工作站、多媒体、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技术等,目前已能用人机对话方式处理、分析、解释和显示地质勘探数据,一些物探仪器自动化程度高,能在现场作预处理,控制各项操作和质量,选择有关参数。3结语根据相关资料分析表明,除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外,各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量自80年代以来均明显减少,但用于开发勘探、工作面勘探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却明显增多,勘探精度大大提高。从煤炭现代化生产要求角度看,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把握时机,加快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才能满足我国高产高效采煤的需求。参考文献:[1]储绍良矿井物探应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李夫忠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46~

228 评论

相关问答

  • 地质勘探杂志官网投稿

    浅谈煤田地质勘探前沿发展趋势摘要:本文根据中国煤炭生产方针、煤田地质特点及世界先进技术发展现状,讨论了中国煤田地质勘探前沿问题,从提高勘探精度,开展动态地质研究

    特别爱吃大蒜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地质与勘探杂志官网投稿

    直接找代理或者直接投他们杂志社的邮箱里

    阿里嘎多~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地质勘探杂志官网

    回答 地质勘探的工作内容有:1、开展涉及深部地热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调查以及钻探与试验、取样测试、动态监测等地质工作;2、地热资源开发建议规划,地热

    卫浴小哥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9
  • 地质与勘探杂志官网

    地学吧,很好

    Candy00321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地质勘探杂志官网网址

    一、矿业分析家(Mining Analyst)矿业分析家是对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和市场运作有经验的专家。他们对正在勘查的项目进行现场调查,撰写勘查项目的分析评论报

    七月紫梦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