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1

红颜一笑吧
首页 > 论文问答 > 青年博览杂志读后感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geldevil82

已采纳
《少年的荣耀》这本书,是老师给我们推荐的,说这本书很好,让我们用心去读一读。放假后,我急忙和妈妈去了书店买到了这本书,书的正面是一个孩子的头像,坚毅的脸庞,有点不是少年了,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赶快读了起来。  《少年的荣耀》是一部充满硬度和温度的成长小说。它让人激情澎湃,也让人感动落泪,它让人叹息,更让人成长。一群懵懂无知的孩子,曾经无忧无虑、天马行空,抗日战争的爆发,让他们与战争猝然相遇;罪恶试图用浓黑的阴影遮蔽童年的纯真,但童心依旧在挣扎中孕育出了友爱、同情、仁义、感恩的种子;苦难屡屡阻断他们的成长之路,但生活的粗粝反而把心灵锻造得更硬朗、坚韧。沙良、沙吉和潘阿在之间的情谊,更是超越了成人世界的恩怨情仇,就如同野蔓菁洁白的花朵,在被战火灼伤的大地上温情绽放。最重要的是,战争给中国孩子幼小心灵所留下的深重创伤,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自行消亡,它应该被看见,被思考,被抚慰…  这本关于抗日,关于孩子的小说,我也读过一些,不得不说,这是一次突破。它显得很与众不同,在我看来,以前的那些此类型的小说是描写孩子的战争,把孩子推到战争的中心,成为战争的焦点,使孩子成为决定胜负 的英雄,这样的作品往往不是从生活出发,不是从孩子出发,不是从现实主义出发,而是从观念出发,缺少真实性和说服力,无法感动读者,至少感动不了我;而《少年的荣耀》让文学 回到现实,很现实,让我们不禁为沙良他们痛心,为他们所受的苦难伤心。这本书通过文学看到战争对孩子们的伤害,看到孩子在战争中的挣扎,看到在战争 边缘孩子的生存和成长,这是一个根本的观念转变。  在诸多人物中,对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沙良,而是沙吉。他受到了战争严酷的摧残,尤其是心灵的摧残,可恨的日本鬼子和汉奸潘子厚当着他的面杀了他的妈妈沙柳氏,以至于在他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他隐忍着,直到汉奸潘子厚被八路军抓住,他才把自己一肚子的所受的委屈和仇恨发泄了出去,而之前,没有人知道他这一秘密,就连沙良也不知道。我难以想象,一个孩子,如何能忍住失去母亲的痛苦和仇恨,谁也不知道他心里经过了怎样的煎熬。他把这份仇恨,藏在了心底,很难想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是怎么一个人默默地承担着这一切的,想到这里,我不禁为他而痛心。可幸的是,杀他母亲的凶手死了,他母亲沙柳氏可以安息了。  前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一些专家也对这本书议论纷纷刘绪源认为,这部作品是战争题材儿童文学的根本性突破。曹文轩撰文指出,《少年的荣耀》是一部 ?{ 品质的厚重之作。安武林指出:作品站在二战以来优秀儿童战争小说的 ?{ 起点上,彰显了"写实性儿童文学的意义" 洁白的花朵,在被战火灼伤的大地上温情绽放。  最重要的是,战争给中国孩子幼小心灵所留下的深重创伤,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自行消亡,它应该被看见,被思考,被抚慰……
333 评论

夏小麦521

世界博览》简介 《世界博览》创刊于1984年,目前发行量约六十七万册,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同步发行,潜在读者约100万到500万人,曾伴随跨世纪的一代少年、青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因此名字为众多的中国人所熟悉。 《世界博览》作为世界知识类综合性月刊,一方面从英、法、德、日、俄、西等多语种最新资讯中编整素材,另一方面,吸引众多游历海外的优秀作者,为读者推出大量的世界描述。《博览》整体上讲求内容深入,文字考究,因此与其他新闻时事类报刊相比,切入点更深,文化味更浓,风格更凝重,并很好地把握了厚重与软美,知识与情感,动与静的关系。 现在《世界博览》为全彩杂志,图片饰图优美,视觉享受感强。作为综合类杂志,内容涉及全球地理、历史、文化、人物、情感心理和创造力(经济和科技)报道。近年来,开始有了国内方面的配合报导和精选的国内主题独立报导。一册在手,便可全面深刻地感受我们时代的各种内涵和活力。 现在,《世界博览》在全国各地拥有广泛而稳定的读者群。《世界博览》是中国外交部主管的杂志,世界各地的中国使领馆都有订阅,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圈。 ★办刊宗旨: 探索地理历史文化构筑的新世界 ★主要读者对象: 大、中学生,青年知识阶层,及深层关心世界的各界读者。 ★主要版块栏目: 地理志 记忆 文化 生活 人物 创造力 自由谈 随笔 视界 万象 专题 话题 专栏《世界博览》免费试读-2E75-4D54-A04B-FFDAA0FCBE0C

242 评论

hocc豆叮

读后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就是在你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写出你的感受来。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这一部分就象一个帽子或引子一样,交代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这一部分一般来说要简明、开门见山,不要饶圈子。只要概括性说出感受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具体的感受过程。写法应采用边叙边议的方法,叙就是叙述所看的书报的感人的情节,议就是抒发我们的感受。要有层次有顺序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顶点。叙述时要简述,抓住要点,不要抄原文。议论要真实得体,这样才能感人。这其实就是议论文的论述部分。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部分就是要把感受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感受落到实处。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书报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比较,找出差别,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

105 评论

相关问答

  • 青年博览杂志读后感

    读后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就是在你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写出你的感受来。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这一部分就象一个帽子或引子一样,交代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

    shiyeyouyou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中外博览杂志读后感

    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是任何人都没有过的思想

    吃客声声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幼教博览杂志读后感

    大人小孩一起看 这是目前比较正规的,超赞 1、《幼儿智力开发画报》2、《学前教育研究》3、《儿童教育》4、《学前教育》5、《幼儿教育》6、《幼儿园杂志》7、《幼

    江河装饰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青年杂志读后感

    我有一个亲密的伙伴,无论多忙多累,我都要看它一眼,它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宠屋,而是一部书。 《青年文摘》是一本知识综合性的书,每一期《青年文摘》都有《每月欣赏

    社区人员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新青年杂志读后感

    新青年,或者称为青年杂志《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 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

    november1985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