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4

角落里的镜子
首页 > 论文问答 > 古代文献的分类方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奥利奥baby

已采纳
社会、艺术、自然、科技
314 评论

水儿依依

《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它是东汉班固所撰《汉书》中的一篇,著录了西汉时国家所收藏的各类图书,是我们了解上古到西汉末年这一时期学术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参考资料《隋书·经籍志》则是我国现存的第二部图书目录,它是唐初魏征等人奉敕编撰的《隋书》中的一篇,著录了隋代国家所收藏的各类图书,是我们了解东汉到隋代这一时期学术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参考资料《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在图书分类方法上虽然都取法于刘歆的《七略》,但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汉书·艺文志》的图书分类基本上采用刘歆《七略》的图书分类法,将图书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大类《汉书·艺文志》与刘歆的《七略》相比只缺少了“辑略”一部分关于“辑略”,颜师古在其注中说“辑与集同,谓诸书的总要”,也即相当于“六略”的总序或总目,类似今人撰写著作时篇首的凡例虽然《汉书·艺文志》缺少“辑略”这一部分,但其志中的“总序”和“小序”部分,同样取着“辑略”的作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汉书·艺文志》基本上是对刘歆《七略》的承袭  而《隋书·经籍志》在图书分类方法上则“取资于《七录》,师资于《七略》”(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同时还继承了晋人李充《四部书目》的四分法,运用经、子、史、集四部类目进行图书分类《隋书·经籍志》所采用的这种四分法,较之于《汉书·艺文志》的六分法有着明显的进步,这种分类法更为完整、更加切合实际,能客观反映和适应当时历史条件下图书发展变化情况,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图书分类方法这种图书分类方法在此后的公私图书分类中相继沿用了上千年,成为我国古典目录分类法的主流《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之间的异同同:体制上《隋书》继承了《汉》的传统,下有部序、目序、小注,在各部、类之中都仿照《汉》写序,简要说明诸家学术源流及其演变异:确立了“四部分类”法,细分小类,使四分法目录具有完整体系它在小注中收录了粱代收藏而隋已散佚或残缺之书,使后世得以考见粱藏书及粱以来典籍的存亡有“存令书、考亡佚”的双重作用,这是《隋》的一个创新,也是它胜过《汉》的地方总之,《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不仅是现存最古的两部图书目录,也是使我国目录学逐渐走向成熟的两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在这两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上古、中古的典籍聚散分合、学术发展变化,还可以看到我国目录学从六分法到四分法的发展过程定义历史文献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历史文献学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研究领域  主要有四个方面:  1、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学科体系之建设及文献学方法等  2、历史文献学史:包括文献学产生、发展、繁荣、变化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的成就、特色等  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包括古代学术思想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特别是清代的成就、特色等  4、文献整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以及文献数据化等学科性质  (1)历史文献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2)历史文献学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3)历史文献学是文献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学科特点  历史文献学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它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实践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对象、领域以及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既涉及到历史学,也涉及到古典文献学,同时又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年代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古代文学、中国哲学史、科技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综合性虽然不是历史文献学的学科性质,但的确是它的一大特点

313 评论

请叫我大王哦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谱系 簿录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医方 集部 楚辞 别集 总集 道经附 经戒 饵服 房中 符录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杂论 记

126 评论

jingeyijie

1、《七略》的六分法,把天下图书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文学在诗赋略。2、《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文学在集部。二、《汉书·艺文志》沿用了《七略》的六分法,具体为:(一)六艺略,著录易、诗、书、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类图书,这些都是儒家经典或与儒家经典有关的著作,它们被安排在最突出的位置,单独为一略,体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儒家经典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指导作用;(二)诸子略,著录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著作,西汉去古未远,诸子书保存颇多,而西汉后期虽尊儒学,但对诸家学说基本上还是兼收并蓄的,不象后世那样极端,所以诸子列第二大类;(三)诗赋略,著录了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五类文学作品;(四)兵书略,著录了兵权谋、兵形势、阴阳、兵技巧四类军事文献,包括了战略思想、战术技巧各个方面;(五)术数略,著录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图书。(六)方技略,著录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著作,大体上是医学、科学及方士、巫术两方面的杂拌。以上六略三十八类,共著录了当时可以看到的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图书。

231 评论

湛蓝世纪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对一般读者而言,掌握文献分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了解文献和文献。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分四十类,附道经、佛经。类目如下:  经部 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孝经 论语 谶纬 小学  史部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 地理    子部 儒 道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小说 兵 天文 历数 五行  佛经附 大乘经 小乘经 杂经 杂疑经 大乘律 小乘律 杂律 大乘论 小乘论

196 评论

相关问答

  • 古代文献的分类方法

    文献分类法,是依照文献的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和揭示文献的方法。它是在文献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文献工作者而言,熟悉文献分类法是为了更科学地组织和揭示文献

    梅干菜2012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试论古代文献的分类方法及其演变

    中国:⑴汉代刘向、刘歆父子编制我国第一部大型分类目录〈七略〉。 ⑵我国古代文献分类组织形成了七分法、四分法、十二分法等分类体系。 七分法:刘向、刘歆的〈七略

    水蓝色的风铃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地方文献的分类方法

    地方文献可以从很多角度分类啊,比如说你那个文献是一次文献还是二次文献?

    漫野之弥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古代文献研究方法

    一、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搜集史料和考订史料的方法 古往今来的历史学著作,凡足以名家的,都有其共同点,即:具有丰富的内容,这种丰富的内容一是材料多,二是材料的

    淡水氤氲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医学文献的分类方法

    你是要发表什么样的文章呢?是普通的散文还是学术论文呢?一般普通的散文只要投稿杂 志 3-10 天内就会给你打电话是否录用了,然后把稿费给你邮过来,但是学术期刊可

    45度向上傾斜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