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97

cafa晓晓
首页 > 论文问答 >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方向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荔枝爱苹果

已采纳
就业去向是大中型媒体集团、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 就业方向之一:传统媒体。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首选。如今我国各类报纸已有几千家,但真正说得上有实力的报业集团却不过五十家,其中以人民日报、南方报业等为代表。近年来,受到电子媒介强大的时效性压力,报纸媒体不得不充分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着力于调查性报道和分析性报道,因而对应聘者也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要求。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更需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采访突破能力,有时甚至需要具有宏观经济与政策、区域经济和调查性报道的能力。虽然传统报纸要求不低,但鉴于部分报纸为事业单位的身份,依然能够吸引名校研究生的加入。事业单位化的媒体虽然其待遇与地位有保证,但跨考考研辅导专家认为,对于有新闻理想与事业追求的考研学生来说,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尚需结合自身情况酌情考虑。就业方向之二:新媒体策划。我们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也是刚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最热衷进入的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行业更需要市场高手来策划有效消费,因此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紧缺。由于没有传统路径制约,网络媒体更倾向于"企业化运作"。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
123 评论

Charles2Lillian

“走向世界的中国电视”系列访谈之五 赶马到巴黎:合作执导纪录片海外版的投石问路──云南电视台导演周卫平专访 ;郭镇之 【期刊】南方电视学刊2010-07-18网络舆论与中国形象——对《纽约时报》一篇新闻分析及其网上评论的个案研究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0-01-15方言电视的本土追求——基于对昆明地区电视方言节目的调查解析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12-15在新加坡感受媒体文化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9-10-15中国的人民广播和世界的公共广播——数字时代中国公共频道的展望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9-06-15试论改进中国电视的国际形象 ;郭镇之; 张梓轩 【期刊】新闻爱好者 2009-03-20“人肉搜索”与法律监管 ;郭镇之; 吕露英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9-03-05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下) ;郭镇之; 吴玫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10-15后奥运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8-09-15全球化与中国寻求文化身份:以方言电视节目为例 ;吴玫;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2008-09-15电视的未来,任重道远 ;郭镇之 【期刊】传媒 2008-08-15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上) ;郭镇之; 吴玫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8-15关键是公开地讨论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8-05-15记者被打,谁的暴力? ;赵金; 杜鹃; 陈楠; 郭镇之; 朱至刚 【期刊】青年记者 2008-04-10勇于维权,改进技巧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 2008-02-15让低俗无处容身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7-12-15假暗访引出的真教训——简析“纸馅包子”案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7-10-10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 ;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 郭镇之; 邓理峰 【期刊】新闻大学2007-09-15林白水命运的历史审视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7-02-23舆论监督与暗访偷拍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6-10-15公共广播电视:变与不变之间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2006-09-30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以英国新的节目准则为例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09-20从全球到本土:评电影《无极》与博客搞笑剧《馒头》 ;郭镇之 【期刊】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30乔治·格伯纳及其“电视教养”理论和“文化指标”研究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6-01-23继往开来——纪念人民广播事业65周年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12-25揭密新闻客观性的制度神话——解读《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2005-10-15隐性采访辨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写作 2005-06-10德国的电视市场和节目流通 ;郭镇之; 斯特凡·奥立格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5-05-15德国报刊业的现状及趋势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5-01-10德国的新闻与传媒发展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4-12-20广播电视与法制管理——兼论建立中国广播电视的内容标准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4-10-15关于建立省际卫星传播公司的建议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4-02-20改进新闻报道三题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05-25电视研究的几个问题 ;郭镇之; 赵丽芳 【期刊】电视研究 2003-04-25韩国大众传媒近三年来的变革 ;郭镇之; 林洲英 【期刊】新闻战线 2003-04-10全球化、电视市场与文化引进——兼析CCTV引进节目的栏目设置及文化定位 ;郭镇之 【期刊】中国电视2002-10-15对引进节目的思考——从《国际影院》谈引进节目为我所用 ;郭镇之 【期刊】中国电视2002-09-15“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2-06-20“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2002-06-15韩国的卫星与放送事业 ;康贤斗; 郭镇之; 文春英 【期刊】现代传播 2002-04-15席勒——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领袖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2-02-20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2002-02-15韩国新闻事业历史述评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2-01-15广播电视教育与研究──韩国传播学者朴明珍访谈录 ;郭镇之; 朴明珍 【期刊】现代传播 2001-10-15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韩国新闻事业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2001-10-10韩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叙述与分析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1-08-25“生活的世界”与“传播的世界”──韩国传播学者朴承宽访谈录 ;郭镇之; 朴承宽; 柴葆青 【期刊】现代传播 2001-08-15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1-05-25耐得寂寞做学问──方汉奇教授访谈录 ;郭镇之 【期刊】新闻界 2001-04-28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新战略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0-08-25关于与论监督的访谈 ;陈力丹;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2000-08-15英国电视节目供应体制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2000-07-15采访、暗访与偷拍──北美国家关于新闻采访中涉及隐私权的若干法律规定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2000-06-25美国电视节目供应体制扫描——也谈制播分离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2000-06-15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2000-03-25关于舆论监督与新闻法制问题的访谈 ;魏永征; 郭镇之 【期刊】新闻记者 2000-02-05新世纪电视媒介的全球竞争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2000-01-25对新时期受众研究工作的意见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0-01-25新闻记者的自我保护与自我约束——北美国家关于新闻采访中涉及隐私权的若干法律规定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2000-01-15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新闻世界”频道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1999-12-15加拿大传播学者系列访谈之三 媒介技术与传播政策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9-12-15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9-10-20加拿大传播学者系列访谈之二新媒介与政治经济学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9-10-15关于麦克卢汉的思想──与埃里克麦克卢汉博士的一次访谈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9-08-15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续) M·麦考姆斯; T·贝尔;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1999-08-15加拿大新闻学者的社会责任——关于“消失的新闻”研究与介绍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06-30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80年(下) ;赵玉明;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9-06-15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 M·麦考姆斯; T·贝尔; 郭镇之 【期刊】新闻大学1999-05-15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80年(上) ;赵玉明;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9-04-15“客观新闻学”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8-12-30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历史遗产及当代解释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8-12-20校园新闻之路——CBS为新闻院校开办的新节目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8-02-20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起源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12-30全球电视传播环境对中国与加拿大的影响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7-10-20世界公共服务广播的形势: 俯瞰与分析 ;马克·莱伯伊;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06-30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7-06-20对“四种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7-02-20加拿大广播政策史评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6-12-15商营政策比较:CBC与CCTV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6-09-30蒙特利尔的广播电视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6-03-25在加拿大看电视 ;郭镇之 【期刊】电视研究 1996-02-15《身价百万的婴儿们》和媒介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6-02-15加拿大的广播电视节目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95-12-20加拿大学术界1995年年会介绍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5-06-30评奖归来话广播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4-12-15市场经济中的广播电视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09-30加拿大广播制度纵览 ;郭镇之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06-30传播学 受众研究 接受分析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4-06-15对电视纪录片的几点思考──从《最后的山神》说开去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4-02-15研究方法及理论评价片论——从陈尔泰的理论观点谈起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3-03-02从对峙到交流——海峡两岸新闻界交往回顾 ;陈力丹; 闵大洪; 郭镇之 【期刊】新闻记者 1992-12-26历史与情感 历史与经验——广播电视史研究札记两题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2-12-26媒介崇拜与经验认同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2-12-26纪录文化断想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2-04-30受众权益论纲 ;宋小卫;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1-08-29第二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综述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91-05-01视听传播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宋小卫; 郭镇之 【期刊】中国记者 1991-01-31对《午间半小时》的思考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0-10-28社会讲坛——试析《午间半小时》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90-08-15新时期中国电视的10年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90-05-01评北京电视台的十年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89-10-28美国电视演变史(续完)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9-06-30美国电视演变史(四)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9-05-01中国电视史略(1958——1978)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9-05-01中国电视大事记(1955—1978)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9-05-01抓住实质,观照实际 ;郭镇之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88-10-27美国电视演变史(续二)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8-08-28中国电视新闻的历史进程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8-08-28电视深度节目探析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1988-07-29美国电视演变史(续)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8-06-29中国电视剧三十年 ;郭镇之 【期刊】当代电视 1988-05-30试论《九州方圆》的改革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8-04-30电视深度节目探析 ;郭镇之 【期刊】新闻战线 1988-04-15美国电视演变史(一) ;郭镇之 【期刊】国际新闻界 1988-03-01三省一市电视情况调查报告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7-08-29闲话电视节目 ;郭镇之 【期刊】当代电视 1987-04-01上海民营广播大事年表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6-05-01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始末记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6-03-02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考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6-03-02延安(陕北)台的《对国民党军广播》 ;郭镇之 【期刊】新闻研究资料 1983-10-28民营广播电台的商业性质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2-08-29评“阶级斗争工具”说—兼论报纸的根本属性 ;郭镇之 【期刊】现代传播 1981-06-30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 ;郭镇之 【会议】中国传播论坛(2001)——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 2001-09-22关于建立省际卫星传播公司的建议 ;郭镇之 【会议】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3-12-01

261 评论

zhuyutong215

非常好找工作,而且找的工作都比较正式一些。可以当播音主持,可以当主播,也可以去进行新闻工作,还可以当记者,也可以进行新闻报道。

268 评论

爷很忙2

回答 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前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传统媒体、新媒体策划、行业编辑。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除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而且据数据统计,我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4%,就是说每年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广告公司。作为朝阳产业,新媒体行业更需要市场高手来策划有效消费,因此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紧缺。由于没有传统路径制约,网络媒体更倾向于“企业化运作”。目前,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广告经营人才也很适合投身网络媒体。以媒介研究公司公司为例,它需要我们在读研期间,有跟随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受众分析等领域的导师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并能掌握各种定性、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 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新闻媒体机构、出版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广告公司、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从事编导、记者、主持、制作、广告与文化经济活动策划、计算机网络课件开发制作等工作。 更多2条 

223 评论

八零梁行

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后学生可在各类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图片社以及广告、公关、出版发行等部门从事新闻文字、声像、图片的采写、编辑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国家机关、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文化传播、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320 评论

一个人淋着雨

新闻传播专业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可以去电视台当主持人,还可以做编导,去做记者,去做出版社的编辑。

105 评论

天棚元帅

新闻业务方向——它也被称为“应用新闻学”,是自新闻学诞生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研究领域。新闻业务、新闻理论与新闻史构成了新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因此,新闻业务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对促进新闻学学科的建设、提高我国各类媒介的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92 评论

相关问答

  •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方向

    新闻业务方向——它也被称为“应用新闻学”,是自新闻学诞生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研究领域。新闻业务、新闻理论与新闻史构成了新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因此,新闻业务全面

    淡定的机车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新闻传播论文研究方向

    我可以帮你的,需要的话见信请留言

    绿兮衣兮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新闻传播学论文研究方向

    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英语自主学习和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关于高职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性别差异的研究。研究用四种方法对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中的性

    豆哥豆爷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

    lovelymandy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

    新闻传播科学,了解开源期刊的话应该是知道这本的

    l波波刘 1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