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75

菜菜爱榴莲
首页 > 论文问答 > 经济地理学文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激排爱畅想

已采纳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中学生教材详解
351 评论

jiaoyang0706

第一章按照文献的载体不同可分为哪几种文 献?举例说明 刻写型(金文、手稿) 印刷型(书本、文件) 微缩型(照片、 图片) 声像型(唱片、电影片) 机读型(磁带、光盘) 按文献的不同性质、用途和不同的加工程 度,可分为哪几种?举例说明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专著、论文 二次文献(检索性文献):书目、文摘 三次文摘(参考性文献):综述第二章 什么叫丛书、总集?并各举三例说明 丛书:也叫做丛刊、丛刻、汇刻、合刻、汇刊、全书、全集、 集成等,群书的集合体如《四库全书》、《二十四史》、《儒 学警语》 总集:选录或汇辑许多人的诗文辞曲等作品为一书如《全唐 丛书有哪些功用?丛书的整体性强、有汇集和保存文献、便于查找的优点 地方志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它的文献价 值第三章 目前我国有关经济学、管理学的专门报 纸、杂志有哪几种? 经济学:南方周末 环球时报 第一财经周刊 经济研究 济学动态财贸经济 经济管理 金融研究 财政研究 经济 科学 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报 21 实际经济报道 财经研究 经济科学 财经研究 经济评论 世界经济研究 当代经济科 管理学:管理工程学报研究与发展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 业文献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80 评论

Q小茗同学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比较年青的现代科学,但它的发展过程渊源久远,从古代的经济地理资料积累、近代学科的形成和演化,到现代的经济地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由于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要,开始从各方面观察并记述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和各种有关现象的分布情况,逐渐积累经济地理知识。早期有关经济地理的记述,大多见诸历史学者的著作,如古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学》17卷,描述当时欧洲人所了解的世界各地的自然特征、物产、居民、风俗习惯等,可说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和经济地理志;中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叙述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东汉史学家班固主编的《汉书》中包括《地理志》和《食货志》,记述了全国各地的山川、物产、户口、城邑、田制、赋役、仓储、漕运、农业、牧业、手工业、采矿业和市场。以后历代正史编撰均承袭这一体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济地理资料。  到九世纪,在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区域性地志,记述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物产、商业和交通情况。大致与此同时,中国的地方志也开始盛行,此后一千多年中,据估计全国各地先后刊行的各种类型的地方志超过一万种。其内容包括行政区沿革、山川、户口、农事、物产、水利设施、道里、交通、贡赋、城邑、关塞、灾异、民俗等,并附有地理图。  公元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并伴有地理大发现的活动,从而开辟了新航道、发现了新大陆、向海外大量移民、掠夺殖民地资源、扩大世界市场。因此产生了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经济生产、交通运输、商业中心和进口城市等的情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学的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由于明初以后的明、清封建政府多实行海禁,基本上未受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未向海外开放,以致经济地理著作仍停留于本乡本土的记述。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提出了“经济地理学”这个名称,指出研究国家经济必须结合地理条件来进行。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格茨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经济地理学同以前出现的商业地理学相比,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内容也比较系统化,标志着经济地理学已从地理学中分化,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在此前后,德国经济学家屠能于1826年提出农业区位论,韦伯于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中心地学说,经济学家廖什于1940年发表《区位经济学》,逐渐充实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  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接受西方经济地理学,主要通过欧美学者讲学和向欧美派送留学生。到40年代末,在10多所大学地理系内系统讲授经济地理学,其中以英国斯坦普为代表的统计记述学派影响较广泛。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地理工作主要是关于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农业分区、边疆勘察和地区性考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地理知识的普及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战后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理沦是分布论,重点是研究地域差异,战后进入了区位论和景观类型论研究的现代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迅速改变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在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地区布局方面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地区性的新问题。这种新形势向经济地理学提出了新课题,要求探讨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  经济地理研究中的一个新特点是加强社会观点、经济观点和生态观点,把协调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看作中心任务。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地理数量方法,计算机和遥感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也逐渐推广,并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方面引进有关理论方法,使经济地理学朝着数量化、经济化、生态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经济地理学在世界多数国家中已成为地理科学系统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经济地理著作在各国所发表的地理文献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各国许多类型的高等院校中,都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并出现了专门的经济地理系和经济地理研究所。一些国家还在政府中建立了有关经济地理调查研究的业务机构。[编辑本段]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对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多年来一直是各国经济地理学者探讨的一个理论问题。在欧美各国,大致认为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的广义的经济活动,这种研究是在地区基础上或以一定的地区为单位而进行的;不仅研究经济活动的分布,而且联系到经济的空间结构;在联系有关因素时,把地理环境摆在重要地位,着重探讨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即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因此经济地理学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具有综合性特征。经济活动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与一定的地理环境相关,因此经济地理学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因此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工作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经济地理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联系一定地区的各种有关条件来论证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系统,有助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建设。  由于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具有自然、技术、经济相结合的特点,可以认为它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科学范围内的边缘科学。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同人文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如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有互相交流观点、方法和资料的密切联系,研究领域也有部分重叠。经济地理学和新兴的国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也有许多共同的研究对象。  此外,由于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与有关学科互相渗透,在地理科学体系内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边缘科学,如资源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建设地理学、数量地理学、发展地理学、预测地理学等。  经济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综合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3类主要是对经济地理学中一些带普遍性的综合问题和基本理论、方法论等问题进行规律性研究,如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资源的经济讦价、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远景需求及进行地区间平衡的可能性、生产布局的一般规律和原则,经济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经济地理学方法的革新、经济地理学史等。

238 评论

MIssMIss兔狗

新经济地理学又名空间经济学。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有经济现象时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以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又重新回归到经济地理学视角,以边际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路径依赖为基础,拓展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全球化等经济现象,借此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中文名新经济地理学外文名New Economic Geography定义地理学发展中的一门边缘性分支学科学科地理学快速导航产生背景兴起原因研究传统理论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模型类别理论含义学科局限学科创新学科发展内容简介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全面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理论、思想及其巨大影响。  克鲁格曼通过建立各种模型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引入国际贸易,指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从而成功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新格局,建立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同时,克鲁格曼考虑了运输费用问题,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运输成本为零的假定,提出了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克鲁格曼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为出发点,将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分析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开创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时代,被誉为“新经济地理学之父”。  本书把高深的理论进行通俗解释,使读者能轻松领略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理论,同时学会用大师的智慧来观察和指导生活,借助巨人的肩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1]产生背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相互交叉与互动的新时期,各学科在理论互动中对区域与空间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交织更加明显,以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主流派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了空间因素,以全新的视角,把以空间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传统经济学科统一起来,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主流经济学以往常常对空间置之不理,除了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以外,其研究基本上是非空间的,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学家们知道无法把空间因素模型化,所以不去研究经济的空间问题。然而,在现实中,如果忽视空间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很多经济问题的研究就难以得到理想的答案。因此,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经济学家研究区位提供了一种新方

135 评论

崽崽龙08

你现在是什么情况,需要的是什么层次的论文,是本科、硕士毕业论文呢,还是专业论文,还是课程作业等等,情况不同方式方法不同。

161 评论

鼠宝宝zhz

直接书上抄,或者百度上下载

331 评论

相关问答

  • 经济地理学文献

    直接书上抄,或者百度上下载

    我可不是吃素的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经济地理学文献综述

    请问要用来干什么的,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试一试。

    香蕉君诶嘿嘿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经济地理学文献阅读PPT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中学生教材详解

    学生和赞美诗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经济地理学文献读后感

    “一带一路”是一个以极高频率出现在各种场合的热词。所谓“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无论是在媒体的通俗报道中,还是在学术研究文章

    奔跑的流沙包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经济地理学文献阅读报告

    要这些文章啊,不知道是干什么用?光论文的话到cnki去找。

    残殃之暮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