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8

工长360姜文芳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大数据分析的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招财KItty.

已采纳
上网搜不就行了自己论文中提到/引用过哪些研究结论、人物、现象等,查查原始文献,都可以加到引用里这个有什么难写的
342 评论

感觉不会再

分析化学参考文献在百度学术可以查得到。在百度学术上搜索分析化学参考文献,里面能看到领域: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核心:北大核心期刊关键词:分析化学类型:期刊、学位根据左边的分类可以任意点进去,找到适合的文献去查看。参考文献: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355 评论

鸡汁小笼包包

杜艳玲(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资料中心)摘要 长期以来,文字描述地质资料是记录地质信息的有效载体。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地质资料海量数据的发现与提取难度加大,地质资料信息化发展面临着二次开发与知识服务的新挑战。本文就地质资料管理的现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就如何做好大数据时代的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做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4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 大数据 地质资料 信息化 二次开发地质资料是地勘单位记录历史地质信息的有效载体,是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及地质勘探技术的成熟,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任务量越来越大。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完善地质资料的信息管理,成为所有档案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地质资料管理的现状1 地质资料互相封闭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勘探开发专业人员对地质资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由于大部分地质资料属于内部管理资料,只用于级别较高且承担着较大科研任务的项目使用,部分单位甚至为获取自身利益互相封锁资料,导致地质档案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2 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与资料保密处理不当《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地质资料馆和地质资料保管单位,应当建立地质资料的整理、保管制度,配置保存、防护、安全等必要设施,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障地质资料的完整和安全。第十九条规定:地质资料馆和地质资料保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管理地质资料,不得非法披露、提供利用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或者封锁公开的地质资料。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价值的集中体现,当它实现项目所需的第一价值之后,一般就进入馆藏机构进行存储。但是地质资料还有后续价值,地质资料所承载的信息资源可以多次、长期、反复地开发利用。这样,一些国家保密矿种,国家规划矿区的地质资料一方面具有保密性,一方面又有开发利用的需求,这种矛盾显而易见。既不能一味强调保密,也不能无视《保密法》等相关规定,擅自开发利用,造成泄密。如何处理好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如何做到借阅有法可依、借阅有章可循,成为摆在所有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3 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和深度开发效率较低大量的地质资料源于长期勘探过程中的积累。如何发现已有资料的内部价值,以便延长其使用寿命,是摆在我国地矿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一项新的挑战。但是由于研究经费短缺、过去和现在成藏理论的限制、不同研究者研究角度不同结论不同等问题,使得我国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率很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保存的非纸质介质地质资料,共有磁盘4万盒,磁带4万盒,胶片1万片[1]。但是由于有关人员对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人员也没有相应的落实,从而经验做法总结不够,没有形成对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深入开发的良好氛围。2 地质资料管理面临的挑战1 海量数据的提取面临新的挑战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数据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且数据总量增长迅猛。据预测,未来每18个月,整个世界的数据总量就会翻倍,到2020年,世界的数据总量将会增长44倍[2]。以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为例,自1991年成立以来,已经累计积累了勘探开发资料71万件,其中包括探井36384口、生产井19617口井资料,以及研究院的各类档案92798万份,馆藏档案133186卷、786071件。面对不断丰富的馆藏资源,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快速而准确地检索到所需的信息,如何将档案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源,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增加了地质资料寻找与提取的难度。2 地质资料面临知识服务的挑战大数据时代的资料用户已经不满足仅局限于数据或是文件的利用,而是希望能够获得数据背后的信息以及信息蕴藏的知识。与传统档案馆(室)藏资源或者其他应用相比,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档案馆藏数量具有媒体形式多、数据量大的特点,大数据时代的用户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矿权市场持续升温,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需求旺盛,地质资料管理人员转变为信息的咨询者和系统的服务者,这些都给地质资料的服务带来了挑战。3 如何加强地质资料的管理1 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加强建设地质资料网络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地质资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建立网络信息化可以实现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统一的处理、存储,改变了传统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只能着眼于纸张文字的单一表现形式,呈现给地勘人员更加丰富多彩的地质资料编研形式,提供了更加丰富鲜活的地质档案信息[3]。用微机对档案进行收集、筛选、加工,使之转化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件信息,从而作为电子文件数据提供利用。把纸质资料数据文件归档电子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存储查找和利用,这既是地质工作现实的要求,也是档案管理的必然取向[4]。对地质资料进行现代化信息建设可以很好地实现资料的详细记录,可以为以后的相关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突发性事件或是蓄意破坏而发生的资料丢失现象。对地质资料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远程服务实现对地质资源的共享,在编纂地质文档资料的时候可以有效地缩短对地质文献信息及地质文档编著的时间,更快、更好地提高现代地质资料信息的利用率。2 建立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数据库大数据时代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地检索到需要的数据,成为摆在所有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挑战。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数据库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国土资源部出版了《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对如何著录地质资料进行了详细指导。数据检索系统智能化程度很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输入任意关键词,例如资料名称、井名、勘查程度、矿种或是几个关键词的组合,均可以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有关的地质资料信息,方便快捷地为地勘人员提供服务。3 拓展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方式方法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大数据为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拓展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方式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服务手段,提升现代化服务水平。重视现代地质资料服务系统、技术和标准的开发,力争在系统交换和传输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上下功夫,推进地质资料的整合和共享。同时加快内网外网和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加强行业和部门互动,形成多层次、多部门社会化服务网络系统,实现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和信息共享。同样重要的是,要同步更新离线服务和在线服务方式方法,提升服务效率。离线服务要突出数据加工和介质拷贝服务,在线服务要提供数据检索和下载服务,配合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为用户答疑解惑,提供信息服务[5]。4 加强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和深度开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作为新时期地质工作六大任务之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地质资料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资料信息的迫切需求。地质资料具有形成成本高、应用范围广、可反复利用、经济社会效益潜力巨大等特点。地质资料的属性特征,决定了其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远远大于其投资成本,决定了其反复永续利用的潜力。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绝不仅仅是对现有的地质资料进行第二轮简单的整理、归纳,而是以最新的找矿理论、技术和方法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对原有的地质资料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加工、整理、归纳和总结,提炼出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资源。根据利用者的需求,组织相关的工作团队,通过人、财、物的投入,提高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附加值,从而推动地质资料的产业化[5]。2003年英国地调局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和增值法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英国地调局在2001年为英国所做的贡献相当于其年度营业额的850~1525倍。另外,据其他国家测算,地质产品中的地质图,即使按最小价值计算,其价值也是填图成本的25倍[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投入了大约5000亿美元的地勘费,形成了大量的地质资料,通过对丰富的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大数据时代,必须提高地质资料的利用率,加大资料二次开发和深度开发力度,围绕用户的需求而不断地创新服务,提供多方面的优质服务。4 结语在大数据时代,地质资料海量数据管理与服务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以新思维、新技术、新举措对待地质资料的现代化建设,以便于更好地为地质勘探事业服务。参考文献[1]姚华军深入贯彻学习《决定》大力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1)[2]郑军,尹兆涛中国石油应对“大数据的策略分析”[J]石油规划设计,2013,24(6):27~[3]张艳霞如何做好地质档案的全面管理工作[J]价值工程,2012(10)[4]冯演对做好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0(11)[5]马忠花青海省地质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187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数据分析的参考文献

    杜艳玲(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资料中心)摘要 长期以来,文字描述地质资料是记录地质信息的有效载体。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地质资料海量数据的发现与提取难度加大,地质

    L张小猛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大数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

    济南李大妈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关于数据分析的参考文献

    算的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用户手册)及技术标准[11]史龙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定位算法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12]factorsregulatingthe

    Samantna523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数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

    xieyouliab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数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成绩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

    明鑫花卉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