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2

养鱼的老头
首页 > 论文问答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百年帝国

已采纳
1.主编:《主体、秩序、法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主编:《公司法通论》,(个人撰写16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3.主编:《经济法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主译:《美国破产法》(中美两国元首法治项目)(135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主编:《破产法学》(司法部规划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主编:《商法教程》(“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7.副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8.副主编:《台湾法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副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2版。10.参编:吴祖谋、李双元主编《新编法学概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第3版。 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商研究》、《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系列)》转摘复印。主要包括(按先后顺序排列):1.《公司法律特征及其变易探析》,《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1992年第5期。2.《浅论破产法上的否认权制度》,《法学研究》1993年第3期。3.《股份的转让及其法律限制》,《经济与法》1993年第4期。4.《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研究》,《法学评论》1993年第6期。5.《略论我国经济合同法的修改》,《河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6.《英国商事代理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2期。7.《论建立我国统一的破产立法模式》,《现代法学》1994年第3期。8.《当今世界律师业务发展的六大趋势》,《中国律师》1994年第11期。9.《论破产案件受理的法律效力》,《法商研究》1994年第6期。10.《破产法上的财团费用和财团债务制度》,《法学研究》1995年增1期。11.《论破产清算组的法律地位》,《法学评论》1995年第3期。12.《我国仲裁法若干基本内容评价》,《河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13.《我国破产立法若干问题研究》,《法律科学》1996年第2期。14.《公司立法的突破及其评价》,《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15.《论破产程序中保证债权的地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1997年第3期。16.《破产宣告对未履行合同的效力初探》,《法商研究》1997年第3期。17.《破产原因立法比较研究 》, 《现代法学》1998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 《经济法学·劳动法学》1998年第6期。18.《公司设立若干法律问题评价》,《河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19.《律师职业道德之比较》(章武生、韩长印),《法学评论》1998年第4期。20.《论公司业务执行权的主体归属》,《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21.《有限公司若干法律实务研究》,《河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1999年第9期。22.《建立我国的破产财团制度刍议》,《法学》1999年第5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1999年第8期。23.《参与分配制度与破产立法》,《当代法学》2000年第1期。24.《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若干问题》,《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0年第8期。25.《债权人会议制度的若干问题》,《法律科学》2000年第4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0年第10期。--转载于张文显主编《中国商法学精粹》,2001年卷26.《个别强制执行与破产的双重立法选择》,《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27.《破产法上的自动冻结制度》,《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28.《破产优先权的公共政策基础》,《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转摘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5期。29.《破产程序的财产分配规则和价值增值规则》,《法商研究》,2002年第3期。30.《破产理念的立法演变和破产程序的启动机制》,《法律科学》,2002年第4期。31.《破产债权的调查和确认制度》,载《诉讼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诉讼法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2.《郑百文重组的破产法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33.《美国破产法上的个人债务调整程序》,《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卷34.《董事个人对企业破产的法律责任》,《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转载于张文显主编《中国商法学精粹》,2004年卷。35.《我国企业破产预防制度的多样化构建》,《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36.《美国破产立法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商法研究报告》,2004年卷。37.《破产别除权制度研究》,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转载于张文显主编《中国商法学精粹》,2005年卷。38.《中国破产法的发展状况及法学论题》,《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5年第1期。39.《关于企业破产立法目标的争论及其评价》,《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40.《美国破产立法的历史变革及现实走向——写在《美国破产法》译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转摘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2005年第3期。41.《安全视角下的产品质量监督》,《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42.《建立我国的公司法定清算人制度》,《法学》,2005年第8期。43.《我国破产分配顺位的重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44.《破产实体要件的审理程序研究》,《现代法学》,2006年第1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6年第6期。45.《破产界限之于破产程序的法律意义》,《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46.《破产撤销权疑难问题研究》,《月旦民商法杂志》,2006年第4期,总第14期。47.《民事诉讼程序之于破产案件的适用》,《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48.《合伙企业破产三题》,《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7年第10期。转载韩国全南大学《法学论丛》第28集第1号)49.《上海轨道交通站点自行车存车规则刍议——兼论公用企业垄断经营权的治理》,《东方法学》,2007年第3期。50.《不足额保险比例赔付的逻辑误区及其校正》,《法学》,2008年第11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9年第3期。51.《共同法律行为理论的初步构建——以公司设立为分析对象》,《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9年第9期。52.《我国企业破产立法的演变及启示》,《公民与法》,2009年第7期。53.《台湾与大陆保险合同法比较与评析》,《保险研究》,2009年第7期。
258 评论

爱吃牛蛙的鱼

主要著作有《宪法学》(副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宪法学》(参编,法律出版社)、《宪法学教程》(参编,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概论》(参编,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国情总览》——法制建设卷(参编,山西教育出版社)、《法理学——本体与方法》(副主编,法律出版社)、《行政救济法学》(副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等。在河南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南京社会科学、法学论坛、云南大学学报等CN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有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并且发表在《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12期)上的《试论理想法治的基本原则》一文被2000年第12期的《新华文摘》摘要500余字。

204 评论

半调子810

教育政策‚教育学原理‚学校变革与发展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观点如下: 重点探索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机制,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制度创新;侧重从宏观层面把握中外教育政策变革趋向,透析教育政策价值嬗变,关注以教育公平为核心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主编《教育政策观察》集刊,关注、审视和反映教育政策变革的理论前沿、热点难点问题和发展趋向。主持编译美国盖洛普公司跨越40年的权威教育民意调查报告。主张追求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较早提出从“跨越式发展”走向“均衡发展”、从“数量均衡”、“区域均衡”走向“内涵发展”、“过程公平”的教育变革模式,提出建立“教育财政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国家教师”制度等政策建议。 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第3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范国睿、等.共生与和谐: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范国睿.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政策研究丛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教育周刊》.奥巴马的教育蓝图[M].范国睿,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第2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第1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范国睿‚刘涛‚王佳佳.美国公众眼中的公立学校——1969-2007卡潘/盖洛普教育民意调查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范国睿.教育系统的变革与人的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范国睿‚程灵.诗意的追求——教师实践智慧案例导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范国睿‚赵连根‚王浩.文化变革与学校发展——历史文化名校的现代化转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百家出版社‚2006.陈桂生‚范国睿‚丁静.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袁耀明‚范国睿.为了儿童的全面发展[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范国睿.解读建平教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马钦荣‚范国睿.变革与创新——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教育改革成果巡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范国睿‚董君武.现代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范国睿.关注重量‚尊重选择‚促进公平[A].范国睿主编.教育政策观察(第2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范国睿‚何颖.中国教育政策观察:2009[A].范国睿主编.教育政策观察(第2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48。Jianping Shen‚ Sue Poppink‚ Yunhuo Cui‚ and Guorui Fan‚ LessonsPlanning: A Practice of Process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Development[A].Greg S Goodma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ader: The Art and Science of How People Learn[C].NY: Peter Lang P‚Inc‚ 2010: 460-范国睿第一章当代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理论架构与实践取向[A].叶澜.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范国睿.以实践智慧构筑诗意教育[A].崔允漷主编.课程·良方[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52-360.范国睿.西方教育学史[A].陈桂生‚范国睿‚丁静.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范国睿.复杂科学与教育组织管理研究[A]‚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科学2005[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13-319.范国睿‚王加强.教育管理学[A].叶澜主编.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5[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39-263.范国睿‚罗刚.城市化进程中的学校教育变革[A].叶澜主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9-231.范国睿‚罗刚.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性评价[A].叶澜主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5-400.范国睿等.当代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现状:问题与对策[A].叶澜主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1-294.范国睿.西方学校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A.熊川武等.教育研究的新视域[C]‚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范国睿等.摆脱旧教育传统束缚‚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A].陈玉琨主编.中华名校管理集萃[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范国睿.西方教育学史略[A].瞿葆奎.元教育学研究[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范国睿.市场经济与教育[A].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738-900.范国睿等.探索集——华东师大二附中教育科研论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编委之一.范国睿.构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A].侯锁生教育思想研讨会文集[C]‚闸北区教育局‚闸北区教育基金会‚1998.范国睿.中学德育[A].叶上雄.中学教育学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第5章.范国睿.论学校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改革[A].高等财经教育研究论文选[C]‚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范国睿‚何颖.2009年我国基础教育若干政策评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08)‚6-14;(CSSCI) 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10(09)‚15-23。范国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外部促进[J].基础教育‚2010‚(01)‚1-10。范国睿.提升每个学生的学校生活品质[N].中国教育报‚2010-11-15‚(02)。范国睿.卡潘/盖洛普教育民意调查的特点、价值与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9‚(1):76-79.(CSSCI)王加强‚范国睿.教育生态分析:教育生态研究方式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7-10.(CSSCI)孙翠香‚范国睿.学校变革成本分析---以政府主导型变革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8‚(19):21-26.(CSSCI)张丹‚范国睿.古巴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08‚(10):83-86.(CSSCI)范国睿.“曝光式教育”不可取[J].思想理论教育‚2008‚(4).范国睿.当代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J]‚2008‚(03/04).(CSSCI)赵瑞情‚范国睿.多元文化价值导引健康教育生态[J].教育科学研究‚2008(06).(CSSCI)王加强‚范国睿.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N].中国教育报‚ 2008-03-21‚(6).王加强‚范国睿.浦东新区历史名校学校文化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29-32.(CSSCI)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8年第3期转载。)范国睿‚王加强.当代西方教育生态问题研究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9).(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6期转载。)卢维兰‚范国睿.我国中小学教育宏观政策的演变[J].师资建设‚2007(5).王友文‚范国睿等.脏话曝光能否触动学生文明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7-11-14‚(2).Jianping Shen‚Sue Poppink‚ Yunhuo Cui‚ and Guorui Fan‚ LessonPlanning: A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and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Horizons‚ Vol.85‚ Number 4‚ Summer‚ 2007.(SSCI)范国睿‚李树峰.内涵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趋向[J].上海教育科研2007‚(7).(CSSCI)(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G3)2007年第11期转载。)范国睿.论校长的文化使命[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范国睿‚赵瑞情‚王加强.历史文化名校的现代化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07‚(4A).(CSSCI)[圣卢西亚]黄凯玫(Cadelis Lane Ambrose)‚范国睿.加勒比海地区的教育改革:背景‚现状与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07‚(7).(CSSCI)[圣卢西亚]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范国睿.摆脱枷锁:圣卢西亚教育改革的问题与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6).(CSSCI)Fan G.R.(Fan Guorui)‚Criticalreview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education adjustments to the market economy‚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39 (5): 17-37SEP-OCT 2006.(SSCI/SCIE)范国睿.欧美主要国家的学校公民教育:基于教育政策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6).(CSSCI).范国睿.追求诗意的教师生活[J].上海教育科研‚2006‚(2).(CSSCI)范国睿.从时代需求到战略抉择:社会转型斯的学校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6(1).(CSSCI).(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6(4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6年2月‚总第131期。)范国睿.感恩是生活的起点[J].教育科学研究‚2006‚(4).范国睿.略论校长的文化使命[J].上海教育科研‚2006‚(7).(CSSCI)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6‚(7).范国睿.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教育研究‚2005‚(5).(CSSCI).收入‚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科学2006[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檀传宝.发展教育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7-115.叶澜‚李家成‚杨小微‚范国睿.推进素质教育:转换思路才能打开新局面[J].人民教育‚2005‚(21).(《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题为“转换思路才能打开素质教育新局面”)。范国睿‚蒋建华.让学校组织焕发生机与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5-2-5‚(3).(专访)范国睿.政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1).(CSSCI)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G30)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范国睿.从自我评估到系统保障:行动中的学校发展规划[J].教育研究杂志‚(台湾)2005‚(9).范国睿.校本管理与学校发展规划[J].教育科学研究‚2005‚(1).Guorui‚Fan‚“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to StudentLearning in Class Size Reduction: A Case in Shanghai”‚ Report on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ducationReform: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Towards Education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eptember 6-10‚ 2004‚The Ambassador Hotel‚ Bangkok‚ Thailand.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ducation Reform‚ The Office of the Education Council(Thailand)/ UNESCO Bangkok‚2004..范国睿.现代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4-10-15‚(2).范国睿.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及其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4‚(10).(CSSCI)范国睿.复杂科学与教育组织管理研究[J].教育研究‚2004‚(2).(CSSCI)收入: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科学2005[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范国睿.民办教育的促进与保障——解读《民办教育促进法》[J].教育发展研究‚2003‚(7).(CSSCI)范国睿.公办民办一同起跑——民办教育研究者的解读[J].社会科学报‚2003-8-28‚(2).范国睿.成长在都市边缘[J].民办教育动态‚2002‚(1).范国睿.我的教育变革观[J].福建教育‚2002‚(1);福建幼儿教育‚2002‚(1).张晓峰‚范国睿.论学习型城市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2‚(2).张晓峰‚范国睿.城市化视角下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范国睿‚陈洁.走近“网络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1‚(1).(CSSCI)范国睿.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师教育研究‚2001‚(2).(CSSCI)范国睿.走向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学校[J].教学与管理‚2001(3).英配昌‚范国睿.关于教师评价模式的个案研究——兼论传统教师评价模式的弊端及新模式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3).(CSSCI).范国睿.新世纪重点中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山东教育科研‚2001‚(2-3).(CSSCI)范国睿.“文化生态与教育发展”论纲[J].教育探索‚2001‚(4).范国睿‚项政‚汪一欣.在自主自律中主动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CSSCI)英配昌‚范国睿.认知区决策模式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2001(9)课题组.南模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特质的研究[J].徐汇教育‚2001‚(10)‚增刊.范国睿.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CSSCI)范国睿‚王雪雁.现代成人教育与培训:新理念与新模式[J].长白学刊‚2000‚(5)(CSSCI)范国睿.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审视‘减负’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0‚(6).(CSSCI)

137 评论

相关问答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

    教育政策‚教育学原理‚学校变革与发展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观点如下: 重点探索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机制,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制度创新;侧重从宏观层面把握中外教育政策变

    18821090937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

    1991年9月-1995年7月,河南大学法学院学习,学生,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94年- 1995年(大学本科的最后一年),被学校选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进修学习

    liyaze0102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

    一、著作1、柴发邦、江伟、刘家兴等著:《民事诉讼法通论》,法律出版社1982年。2、江伟、杨荣新主编:《人民调解学概论》,法律出版社1990年。3、江伟、邵明、

    不想不想澪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待遇

    你不是作者

    佳音音乐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是谁呀

    一、著作1、柴发邦、江伟、刘家兴等著:《民事诉讼法通论》,法律出版社1982年。2、江伟、杨荣新主编:《人民调解学概论》,法律出版社1990年。3、江伟、邵明、

    无忧快乐起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