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3

贪玩欢子
首页 > 论文问答 > 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就爱装修

已采纳
我之前看过一个专题,说的就是近现代工业发展。从历史现实意义上讲,这些运动都没有对我国造成实际的可见的积极性的发展建树。我个人对历史这方面不是特别了解,但我觉得您可以另辟蹊径,查阅各种资料,从经济层面去写(由于各种条约我国丧失了大量的黄白之物),我所了解到的这些运动都对中国经济(或者说中国工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04 评论

xiaoxiao765

法学硕士,法学代码03,一级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代码05,下设6个专业,二级学科也就是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第六个,代码06,所以总的专业代码就是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探索国家出路,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内容。

281 评论

宇过天晴……

中国的近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过程,纵观中国近代史,有屈辱,有抗争;有泪水,有欢快;悲悲喜喜,交织一起,构成了充满色彩的中国历史。尤其在帝国主义无情压迫和瓜分下,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抵抗,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在如今的对外交往中,我们又与外国人平等交流,互相帮助,此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宽宏大量,不计历史得失,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历史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借鉴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因为未来虽然不是过去的重演但是同过去总是很相似的。按照修昔底德的说法就是得到关于过去的正确知识借以预见未来,了解历史的目的就在于预见未来。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人民探索过程!<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鸦片战争后,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统治者主要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终于,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了。并于1853年,由洪秀全领导在南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建立,通过北伐、西征等系列战争,使其达到军事上的鼎盛时期。太平天国定都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型社会。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在当时,要想发展国家工业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由洪仁轩主张的自下而上的政策,以商带农;一是由曾国藩主张自上而下的以政带农的政策。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作出规定,它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限于当时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践。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其后期,太平天国统治阶级内部腐化,斗争激烈,最终以失败告终。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时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把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的表达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同时,太平天国不能正确对待儒学,冲击力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能正确领导战争,其后期脱离农民群众;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但同时由不能正确对待外国人,对此缺乏理性认识。因此,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五>戊戌变法当时社会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为此,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分别采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方式宣传变法思想。此后,维新派与守旧派就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进行了论战。政治方面希望在中国有一个既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又可以发展资本主义的法令;经济上保护工商业,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适当的发展环境;军事方面要求采用西法编练陆海军,增强军事力量,以挽救危亡;文教方面,对西方技术文化传播有利,由此可以得出变法诏书在当时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诏书的内容与康梁的维新主张作比较,可以得出过去他们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在法令中没有,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变法虽然使社会一时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政治局面,被形容为“举国鼓舞欢蹈”。但毕竟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度的巨大力量。变法内容由于触及守旧势力的封建传统和切身利益,引起顽固派对变法的惊恐和敌视。维新派本身具有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更没有去发动群众,他们决定发动一场宫廷政变来破坏变法,打击维新派人士,终以失败告终。其意义在于,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六>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并最终破产,这样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逐步壮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开始进行民主革命,他建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终于1911年10月10日晚,爆发武昌起义,清帝被迫退位,于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并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21年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但最终,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主要原因在于,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旧官僚勾结,绞杀这场革命;此外,资产阶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中外势力,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七>国共第一次合作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终于在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它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促使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早期主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同时讨论建党问题和组织工作。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工作和准备,最终得以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国共第一次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

347 评论

云中子的小白

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 这个内容你怎么理解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论文

    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 这个内容你怎么理解

    flower99sunny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近代中国道路的探索论文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背景  (1)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拼命搜刮百姓  (2)鸦片输入引起白银外流、银贵

    candyfloss365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中国近代救国探索道路论文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社会各阶级是怎样探索救国道路的近代历史上中国不同的阶级都曾探索过救国救亡的道路:一、地主阶级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翻译并介绍了大

    那份噯隻許伱甡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近代中国道路的探索论文选题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黄花岗起义、护国运动开始。

    暖暖冬日小兔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近代中国道路的探索论文摘要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条与苏联十月革命完成不同,具有开创性的革命道路,被后人称之为“井冈山道路”。但这条

    古蒂guti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