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25

暖暖冬日小兔子
首页 > 论文问答 >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选题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iangdan1101328

已采纳
我问你一个问题,是不是不信耶稣就算你做再多的好事也上不了天堂?基督教从本质上就很排斥非基督文化。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天许多我们中国人都没学到!如果我们真的延续了古代正统华夏文化的精髓,今天中国会完全不同!可惜,满清已经毁了许多真正的华夏文化。有没有听说过“崖山之后 在无中国"? 但我相信,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一定会回来的!因为对我的母亲中国,我也有像你们所谓基督徒对自己宗教的那颗忠诚的心! 但我的那颗心,永远有着华夏文明一直到现在还延续给我们的宝贵东西,那就是”包容“。
239 评论

牙签victor

1、《圣书与圣民:古代以色列的历史记忆与族群建构》(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2、《插图本基督教史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希伯来圣经的文本、历史与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4、《生命言说与社群认同:希伯来圣经五小卷研究》(与李炽昌合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译作《施特劳斯与政治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译作《理性与宗教信念》(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北京)7、合著《民族宗教学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北京承担课题: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重大课题“《希伯来圣经》研究”;2、国家社科基金“基督教与欧洲民族(300-900年):一个民族宗教学的视角”;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中国与欧洲的民族宗教关系之比较研究”;4、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第三期项目“民族与宗教关系的欧洲经验”。5、中央民族大学“比较经学与宗教间对话”创新引智项目所获奖励:1、 2007年,中央民族大学十佳教师;、2008年,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优秀青年教师奖一等奖。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00年1月 泰国清迈大学,参加“亚洲神学与文化”国际会议,提交论文“Creation Stories in Chinese and Biblical Tradition: a cross-textual comparative approach”2001年7月 泰国曼谷,参加“亚洲神学与文化”国际会议,提交论文“The Role of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in Chinese Theology: a case study for the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doing theology in Asia”2001年9月 中国兰州大学,“原创文化与当代教育”,提交论文《渊源与传统:渊源与传统:原创文化概念对圣经研究的方法论意义》2002年7月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亚洲神学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Asian Theology and Global Ethic: A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ng Asian Theolog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2003年8月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北欧与中国学者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Contextual Theology? Syncretic Theology?”2004年5月 香港中文大学第一届“华裔圣经学者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一个上帝、多个名字:旧约中神的名称问题与明清时期上帝译名之争之间的跨文本阅读”2004年12月 美国圣安东尼奥(S Antonio),“圣经研究协会”与“美国宗教学会”年会(Annual Meeting of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提交论文:Bibl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hinese Christian Theology。2006年4月 美国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社会学与人类学系,主讲“中国基督教概况”,“圣经翻译与文化变迁:中国少数民族的圣经接受史”等专题。学术论文: <斐洛Logos思想研究>,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第21期,北京,1996年 <仁礼之间>,《道风汉语基督教学刊》,第九期,香港,1998年7月 <科学与文化处境:访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院长、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杰弗里 罗依得(Sir Geoffrey Lloyd)>,《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1月,兰州。 《智慧与圣灵:从比较伦理学的角度解读<哥林多前书>》,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论文,1999年7月,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世顺奖” <基督教中的“自由”传统>,《2000民族哲学宗教》,民族出版社,北京,2000年 Creation Stories in Chinese and Biblical Tradition: a cross-textual comparative approach, PTCA Bulletin, 2000, Chiang Mai, T <希伯来国家的起源及其模式>,《2001民族哲学与宗教》,民族出版社,北京, <渊源与传统:原创文化研究对圣经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原创文化研究”2001年兰州会议,2001年9月 <保罗的神学人类学>,《基督宗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北京,2001年 <希伯来传统中的国家合法性问题>,《哲学研究》,北京,2002年3月 <历史终结论的新解释及其批判>,《国外理论动态》,北京,2002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报》2002年3月21日全文转载 <中国古代宗教在儒家中的理性化及其限制>,《湖南社会科学》,长沙,2002年3月;《人大复印资料·宗教学》全文转载 <全球化的文化基础及其困境>,《科学·经济·社会》,兰州,2002年6月 <希伯来传统中的“人伦”与“天伦”关系之研究>,《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02年5月 <智慧文学:希伯来理性主义及其与启示传统的关系>,《宗教学研究》,成都,2002年6月 <走向渊源:汉语学术语境中的圣经研究>,《汉语基督教研究所通讯》,香港,2002年第一期 <寻找新的传统:评邢福增《陈崇桂基要主义思想研究》>,《建道学刊》,香港,2002年第二期 <渊源与传统:原创文化概念对圣经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原创文化与当代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是(being)与终极实在:从希伯来传统的角度观之〉,《原创文化与存在论研究》,2005年 〈谁的圣经?何种神学?〉,《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香港,2003年夏季刊 Contextual Theology? Syncretic Theology?,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Cultures Sino-Nordic Conference”, Lapland, August Asian Theology and Global Ethic: A reflection on the constructing Asian Theolog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Journal for Theologies and Cultures in Asia, Hong Kong, June, 2004, 193- <处境神学?还是混合神学?>,《基督教宗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3千字。 <多元民族文化中的基督教: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调查报告>,《金陵神学志》,南京,2004年9月,13千字。 《王韬与中文圣经翻译》,《金陵神学志》,2006年第3期, 108-125页。 《回到大问题意识:论现代社会与宗教》,《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第4期,1-7页。 《先知精神与摩西宗教:希伯来宗教的轴心突破之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7 (26), 179-201页。 《在史学与神学之间的圣经解释学:与汉森谈当代圣经研究》,《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7 (26),321-330页。 “Christianity in a Culture of Ethnic Pluralism: Report on Christianity among the Minorities of Yunnan”, Chinese Theological Review, American Theological Library Association引用来源期刊, 2007(19), 100-124。 《被遗忘的译者:中国士人与中文圣经翻译》,《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7年7月。 “Literacy, Canon and Social Reality: Socio-cultural Dimension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Bible among Ethnic Groups in Southwest China”, Ching Feng, 2007, June, Hong K 《论人文学科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及教学策略》,《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从余英时的获奖看人文学科的评价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周报》 《王韬与中文圣经翻译》,《恩福》,2007年23期12-15页;24期21-24页。

150 评论

舟舟的食儿

其实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教人向善。促进和谐。只是教育方法不同。

168 评论

popo小婷婷

不能否认,在中国人中间,确实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恨不得能换掉自己的血,恨不能从来就不懂汉语;他们也是种族主义的拥护者,只不过他们歧视的正是自己。这是一种可怕的、致命的症结。这是另一类的中国人。这种病有两大症状:一、在洋人面前,他们表现得唯唯诺诺,极想变成奴隶,并且如果变成之后还欣喜若狂;二、在自己的同胞面前,他们又出现了某种臆想,他们暂时变成了洋人,汉语变得不流利了,有些关键的词必须要借助其它语种的词汇才能使整个句子连贯起来。对自身的血统不予认同,对自身价值的不自信,盲目追捧实际是代表个别国家价值观的所谓“普世价值”观…… 然而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遗憾的是,他们的基因、他们的DNA已注定不能改变,他们的头发依然是黑的,他们的皮肤依然是黄的,无论他们是把自己幻想成“属灵的以色列人”,还是叫“属灵的美国人”,也无法改变他们仍然是“真实的中国人”的事实。这是一种深刻的精神危机,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这种危机漫延的可怕后果。不错,文明不应该相互拒斥——但是,当某种文明开始对其他文明进行倾覆和鄙夷时,我们就必须意识到自己具有这样的权利:捍卫自己的文明!而基督教的最终目的显然不是融入中国文化,而是试图要颠覆中国文化,并将传统的中国文化扫进垃圾箱。 但这些人也忘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是一个虽然隐忍,但却坚强且极具智慧的民族。中国文化不同于早已中断的古埃及、古波斯及小亚细亚文明,中国文化是数千年来文化历史迄今未中断的世界极少数的国家之一,经几千年的浸润熏陶,早已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根深蒂固,绝不是靠几个小丑上窜下跳就能改变得了的。中华民族的智慧远不是西方的基督能及得上的,中国人分得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友善的,什么是不怀好意的,中国人不愿接受的,不管用什么方式灌输,最终都会失败,哪怕是披着“爱心”的假外套。中国人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绝不轻易向强大势力低头,并且最终都能摆脱困境并重向世人展示民族的风采!楼主在愤怒之前,请先深思。

249 评论

VIP111rena

完全没关系,两者之间的观念基本上完全相反。我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中庸、包容,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崇尚谦逊内敛、不争。基督教是一种极度排外、好斗的文化,讲究教义差几个字就能拼个你死我活,打个三十年战争、十字军东征之类的,或者搞点针对其他信仰/无信仰者的大屠杀,都是基督教新欢做的事情。基督教崇尚的是说一套做一套、草菅人命、倒行逆施。

341 评论

blueberry317

看待一种文化,不是看他的形式是什么,而要看她给人们带来什么各种传统节日是人们对生活不同的期待学习新事物岂可忘本忘了本就是畜牲,禽兽不如。。。信仰什么都不会清净的

109 评论

carefreeyu

哎,信上帝不是要让人远离传统文化啊。清明什么的,可以去记念故人,献上鲜花什么的,只要不违十诫就行。至于吟读古典诗词,那也是个人的兴趣所至。

195 评论

一纯佛雨

没什么太大关系,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是人人平等,中国传统文化阶级性太重,层层压迫。基督教主张互帮互助以及救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部分是独善其身,

229 评论

相关问答

  •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选题

    没什么太大关系,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是人人平等,中国传统文化阶级性太重,层层压迫。基督教主张互帮互助以及救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部分是独善其身,

    飞天小杨杨 7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基督教传统文化论文选题

    宗教是一切世俗伦理道德的基础和发展,是一种信仰和实践的体系,通过这一体系,一些人对其感受到的神圣之物,通常还包括超自然的东西,进行阐释并做出反应。在既存社会中,

    雾霭流年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题目

    没什么太大关系,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是人人平等,中国传统文化阶级性太重,层层压迫。基督教主张互帮互助以及救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部分是独善其身,

    AstrophelandStella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其实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教人向善。促进和谐。只是教育方法不同。

    诗诗2009 7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基督教传统文化论文选题意义

    我自己写的,可以给做参考听过一个很有学问的牧师的一场布道会,这个牧师叫唐崇荣,他讲的题目是《世界的宗教与文化》,非常佩服这位老人的浩瀚的知识面以及在多学科领域的

    lilybell714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