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8

520美食吃货
首页 > 论文问答 > 农业考古编辑部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瞪样的胖子

已采纳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而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的鲜叶制成,也叫作普洱散茶。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象猪肝色。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美容茶”之声誉。
331 评论

天龙过江

校正增补)痊骥通玄论(元)卞管勾集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校订甘肃人民出版社11(校正增补)痊骥通玄论注释(元)卞管勾集注郭光纪等注释农业出版社5抱犊集 江西省农业厅中兽医实验所校勘农业出版社6抱犊集校注(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 杨宏道、邹介正校注农业出版社10串雅兽医方(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清)赵学敏编撰于船等校注农业出版社12大武经校注(牛经大全)(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 湖南省常德县畜牧水产局《大武经》校注小组校注农业出版社7范蠡养鱼经(中英日俄法西文对照)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渔业史研究会编 北京农业出版社2活兽慈舟校注(清)李南晖撰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校注四川人民出版社8鸡谱校释(斗鸡的饲养管理) 汪子春校释农业出版社5牛经备要医方(中国古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沈莲舫编撰 农业出版社1牛经大全(绘图牛经大全)(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 锦章书局1牛经切要 于船、张克家点校农业出版社11牛马经(全二册)(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 建文书局锦章书局3 9牛医金鉴(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邹介正评注陈明增、牛家藩参校农业出版社9疗马集(清)周海蓬编撰于船校农业出版社1校正驹病集(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 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兽医室编农业出版社11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校释 郭光纪等校释农业出版社7新刻马书(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明)杨时乔等纂吴学聪点校农业出版社2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清)郭怀西注释许长乐校正农业出版社5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中国农学珍本丛刊)(清)郭怀西注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整理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司牧安骥集(唐)李石等撰谢成侠校勘中华书局6司牧安骥集(中国古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唐)李石等编撰邹介正、马孝劬校注农业出版社12相牛心镜要览(敦善闲原本)  畜牧兽医出版社3相牛心镜要览今释(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清)黄绣谷撰邹介正注释农业出版社2元亨疗马集(附:牛驼经)(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金重冶、谢成侠等校勘中华书局2元亨疗马集(校正元亨疗马集)(附:牛驼经)(全二册)(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 锦章书局9元亨疗马集许序注释于船审定郭光纪、荆允正注释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1元亨疗马集选释(中国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主编农业出版社10中兽医古籍选读(中等农业学校教学参考书.中兽医专业用) 河北省定县中兽医学校编农业出版社9中兽医古籍选释(中国农学普及丛刊) 李克琛、张余森编注农业出版社12猪经大全(中国古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 贵州省兽医实验室校订农业出版社8猪经大全注释 贵州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注释贵州人民出版社5重编校正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中国古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明)喻本元、(明)喻本亨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重编校正农业出版社1农业古籍出版情况(二)补农书校释(增订本)(中国农书从刊.综合之部)(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 王达参校增订农业出版社7蚕桑辑要(中国古农书丛刊.蚕桑之部)(清)沈秉成撰郑辟疆校注农业出版社3陈旉农书选读(中国农学普及丛书)(宋)陈旉撰缪启愉选译农业出版社12广蚕桑说辑补(中国古农书丛刊蚕桑之部)(清)沈练撰仲昴庭辑补 郑辟疆、郑宗元校注农业出版社5湖蚕述注释(中国农书丛刊.蚕桑之部)(清)汪曰桢撰蒋猷龙注释农业出版社10金薯传习录.种薯谱合刊(中国农学珍本丛刊) 农业出版社编辑部编农业出版社10两汉农书选读(氾胜之书.四民月令)(西汉)氾胜之、(东汉)崔寔撰石声汉选释农业出版社8农桑辑要校注(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石声汉校注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整理农业出版社3农桑经校注(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清)蒲松龄撰李长年校注农业出版社5农言著实评注(清)杨一臣撰翟允禔整理 石声汉校阅农业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5农言著实注释(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丛书)(清)杨一臣撰翟允禔整理陕西人民出版社5农政全书(全二册)(明)徐光启撰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校勘中华书局12农政全书校注(全三册)(明)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 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9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中国古农书丛刊.综合之部) 夏纬瑛校释中华书局10齐民要术今释第一分册(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丛书) 石声汉校释科学出版社12齐民要术今释第二分册(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丛书) 石声汉校释科学出版社3齐民要术今释第三分册(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丛书) 石声汉校释科学出版社5齐民要术今释第四分册(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丛书) 石声汉校释科学出版社6齐民要术校释(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后魏)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 缪桂龙参校农业出版社11麦(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二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 胡锡文主编农业出版社1麦(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二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胡锡文主编中华书局1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三国)沈宝撰张崇根辑校农业出版社8棉(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五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陈祖槼主编 中华书局12棉(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五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陈祖槼主编 农业出版社新1版5浙西水利书校注(中国农书丛刊.水利之部)(明)姚文灏编辑汪家伦校注农业出版社12豳风广义(中国古农书刊蚕桑之部)(清)杨屾撰郑辟疆、郑宗元校勘农业出版社3漕河图志(中国水利古籍丛刊)姚汉源、谭徐明编撰 水利电力出版社2漕运则例纂(二函十二册)(清)杨锡绂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1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编中华书局12全芳备祖(全二册)(中国农学珍本丛刊) (宋)陈景沂编辑农业出版社2商君书论农政四篇注释(中国农书丛刊.关中农书之部)马宗申注释 农业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0梭山农谱(中国古农书丛刊.综合之部)(清)刘应棠撰王毓瑚校注农业出版社3桐谱选译(中国农学普及丛书)(宋)陈翥撰潘法连选译农业出版社10油料作物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七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农业出版社6元刻农桑要校释(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元)大司农司编撰缪启愉校释农业出版社12营田辑要校释(中国农书丛刊.综合之部)(清)黄辅辰编撰马宗申校释农业出版社9野蚕录(中国古农书丛刊.蚕桑之部)(清)王元綎郑辟疆校农业出版社10筑圩图说及筑圩法(中国农书丛刊.农田水利之部)(明)耿橘、(清)孙峻撰汪家伦整理农业出版社8种树书(中国古农书丛刊.综合之部)(明)俞宗本撰康成懿校注 辛树帜校阅农业出版社2种艺必用(中国古农书丛刊.综合之部)(宋)吴怿撰(元)张福补遗 胡道静校录农业出版社2周礼书中有关农业条文的解释(中国农书丛刊.先秦农书之部)夏纬瑛撰 农业出版社10柞蚕三书(中国农书丛刊.蚕桑之部)杨洪江华德公校注农业出版社11稻(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1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学遗产研究室编陈祖槼主编 中华书局12稻(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1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学遗产研究室编陈祖槼主编 农业出版社新1版5豆类(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4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学遗产研究室编李长年主编 中华书局11麻类作物上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甲类第8种)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辑李长年主编 农业出版社3柑橘(上编)(中国农遗产选集甲类第14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学遗产研究室编叶静渊主编 中华书局1管窥辑要(四函四十册) (清)黄鼎辑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茶经语释(中国农学普及丛书) 蔡嘉德、吕维新注释农业出版社12南方草木状(晋)嵇含撰 商务印书馆11区种十种王毓瑚辑 财政经济出版社11蚕桑萃编(清)卫杰撰 中华书局10陈旉农书.王祯农书.沈氏农书  中华书局10湖蚕述(清)汪曰桢撰 中华书局10湖蚕述.裨农最要.蚕桑萃编  中华书局10花镜(清)陈淏子辑 中华书局10农候杂占(清)梁章钜撰 中华书局10农学合编(清)杨巩编 中华书局10农雅(清)倪倬辑 中华书局10齐民要术(后魏)贾思勰撰 中华书局10沈氏农书(补农书)(清)张履祥补 中华书局10裨农最要(清)陈开沚述 中华书局10氾胜之书今释(初稿)石声汉释 科学出版社12氾胜之书辑释万国鼎校释 中华书局2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氾胜之书辑释  中华书局2园治(明)计成(无否)撰 城市建设出版社3农圃便览(清)丁宜曾撰王毓瑚校点中华书局5植物名实图考(清)吴其濬撰 商务印书馆8胡氏治家略农事编童一中节录 中华书局6裨农最要(清)陈开沚述 农业出版社6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清)吴其濬撰 商务印书馆12养耕集(清)傅述凤、傅善苌撰 江苏人民出版社3养耕集校注(清)傅述凤手著杨宏道重编校注农业出版社2沈氏农书(清)张履祥补辑陈恒力点校农业出版社5齐民要术选读本(后魏)贾思勰撰石声汉选释农业出版社5郡县农政(清)包世臣撰王毓瑚点校农业出版社11花镜(清)陈淏子辑伊钦恒校注农业出版社12农桑衣食撮要(元)鲁明善撰王毓瑚校注农业出版社3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清)吴其濬撰 中华书局2五省沟洫图说(清)沈梦兰撰 农业出版社7管子地员篇校释夏纬瑛校释 农业出版社新1版3管子地员篇校释夏纬瑛校释 中华书局5王祯全书(元)王祯撰 农业出版社新1版5农学合编(清)杨巩编 农业出版社新1版7陈旉农书校注(宋)陈旉撰万国鼎校注农业出版社7齐民要术选注广西农学院法家著作注释组注 广西人民出版社1中国古代农书评介(中国农史研究丛书)石声汉撰 农业出版社5王祯农书(元)王祯撰王毓瑚校农业出版社11王祯农书(元)王祯撰 中华书局10牡丹史(明)薛凤翔撰李冬生点注安徽人民出版社12陆羽茶经译注傅树勤欧阳勋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2治水筌蹄(明)苏恭原撰朱更翎整编水利电力出版社5广群芳谱(全四册)(清)汪灏等撰 上海书店影印6养老奉亲书(宋)陈直撰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养老奉亲书(宋)陈直编撰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耒耜经和陆龟蒙周昕编撰 农业出版社4汉魏六朝岭南植物志录辑释缪启愉邱泽奇辑释农业出版社5马首农言注释(清)祁寯藻撰高恩广、胡辅华注释农业出版社5

351 评论

小南子zzz

排列顺序为:学科类别、级别、刊名、出版地、主办单位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北大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历史系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国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档案学通讯《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近代史研究北京·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中国社科院近代史年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考古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抗日战争研究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历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清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史学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史学史研究北师大史学所北师大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世界历史北京·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文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北京图书馆社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农史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科技史料北京中科院自然学史研究所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党史研究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共中央党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百年潮北京中共党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发行杂志社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档案学研究北京·该刊编辑部中国档案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敦煌研究甘肃敦煌敦煌研究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故宫博物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胡适研究丛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考古学报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考古与文物西安·该刊编辑部陕西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历史档案北京·历史档案杂志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历史地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民国档案南京·民国档案杂志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明史研究合肥·黄山书社中国明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农业考古江西中国农业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学月刊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史学会,河南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学集刊长春·吉林大学该刊编委会吉林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林上海·该刊编辑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苏联历史问题西安陕西师大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文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文物编辑委员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西北史地兰州·该刊编辑部兰州大学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地方志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地方志领导小组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史研究动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档案北京国家档案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北京·经济研究杂志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北京·该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北京·文物出版社中国历史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党史研究资料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118 评论

一碗小泡饭

国家历史文史精华不建议看杂志,杂志毕竟是一种快餐式的东西,营养不高

199 评论

那夜无边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335 评论

二哥不二1993

茶树,比人类的历史要长。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古茶树。人类制茶、饮茶的最早记录在中国,最早的茶叶成品实物也在中国。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字。中国茶的发源地在中国中西部山区,唐陆羽《茶经》云:“茶者,发乎神农氏,起于鲁周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现今重庆西和湖北西,正是当今之神农架地区)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1、神农说。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2、西周说。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3、秦汉说。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僮约》:“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已有饮茶习俗。

89 评论

原谅未来的未来

《农业考古》目前仍是核心期刊,位于“K85 文物考古类”14,如果能保证够真正发一篇文章,花1800块,不算太贵,值得。当前复合影响因子:234 综合影响因子:127 主办: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6-2335CN: 36-1069/K创刊时间:1981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2)(2008)(2004)

213 评论

相关问答

  • 农业考古编辑部

    《农业考古》目前仍是核心期刊,位于“K85 文物考古类”14,如果能保证够真正发一篇文章,花1800块,不算太贵,值得。当前复合影响因子:234 综合影响因子:

    黑粉精灵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农业考古编辑部工资

    看过盗墓笔记,鬼吹灯没有?建议看看,说句实在话楼主还是不要报了吧,呵呵美女不要和那些东西打交道啊,学完4年出来绝对古董级美女啦,历史类很多专业啊,我妹妹就是学历

    如颖随心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农业考古编辑部投稿

    百科探秘 探索发现

    老太婆心态好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农业考古编辑部工作

    国内最主要的三大刊物:《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 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夏鼐、 陈梦家。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简

    习习谷风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农业考古编辑部电话

    一生独爱《文史知识》

    健康&平安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