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24

夏香林萌
首页 > 论文问答 > 当代作家文艺编辑部主任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卖烧饼的小怪兽

已采纳
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县人。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出版散文集有《第 《京华小品》以及《袁鹰散文选》等。
105 评论

kisscat0317

1982年7月任《福建文学》理论编辑,1983年七八月提议创办《台港文学选刊》,1984年9月调福建省文联理论研究室,参与创办《当代文艺探索》,任编辑。1986年7月调辽宁省作家协会,任《当代作家评论》编辑,1987年1月任副主编。1991年1月始为《当代作家评论》法人代表,主持编辑部全面工作至今。2000年5月为主编。2007年2月任辽宁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当代作家评论》主编。1993年为副编审,1999年为编审。《东吴学术》执行主编,编审,常熟理工学院特聘教授。

330 评论

开心往前飞tt

编辑词条方纪  笔 名: 公羊子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19-29   民 族: 汉族  现当代作家,原名冯骥。1919年生于河北省束鹿县一个农民家庭。后到北京求学,参加过“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左联”。抗战爆发后随军南下武汉、长沙、桂林等地,做政治宣传工作。1939年从重庆到延安,在《解放日报》社等单位从事编辑和写作。抗战胜利后曾任热河省文联主席。解放战争时,在前线做随军记者。解放后,任《天津日报》文艺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长、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作协天津分会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中篇小说《不连续的故事》,短篇小说《来访者》,散文特写集《长江行》、《挥手之间》,长诗《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江东去》,文学评论集《学剑集》等。  1935年在北京大学旁听,1936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参加“左联”,加入中国共产党。编辑本段《方纪散文集》序  书的梦  画的梦  戏的梦  夜思  悼念李季同志  乡里旧闻  同口旧事  新年悬旧照  报纸的故事  亡人逸事  芸斋琐谈  母亲的记忆  青春余梦  芸斋梦余  猫鼠的故事  夜晚的故事  ……

181 评论

食尚峰汇

作者袁鹰,当代作家。江苏省淮安人。1924年生,原名田复春,参加工作后改名田钟洛。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先后在教育、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著有中篇小说《年青的时候》,儿童文学作品《丁丁游历北京城》《篝火燃烧的时候》,散文集《第十个春天》《风帆》,诗集《花环》《袁鹰儿童诗选》等。

210 评论

chenjialu1988

艺术鉴赏家、作家周洪亮;出生于山东,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94年任《中外管理导报》采编、副刊《当代诗人》编辑部主任;1996年至1999年任国家人事部艺委会一级委员、编辑部主任、副主编。2008年任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岁月典藏版副主编兼《神州收藏家》杂志副主编(至今)。2010年兼任中国华夏艺术研究院艺术总监。主持《跨世纪统一文化丛书》大型书刊编辑出版工作。《中国书画百年艺术研究》编委、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海上遗珠》主编、中国文联《丹青墨韵》主编。发表诗词、散文、剧本改编、文艺理论等近千万字。

219 评论

dongdong88z

王愿坚(1929年生)当代作家。山东省诸城人。幼年在家乡读书。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当宣传员。 解放战争时先在部队文工团担任分队长,后担任报社编辑和记者。这期间,写过一些小戏、演唱材料和新闻通讯。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次年,到福建东山岛采访时,访问了老革命根据地,见到了一些红军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和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听到了许多壮丽动人的故事,激发了创作热情。 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这篇小说描写女共产党员黄新在丈夫随红军长征去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群众坚持斗争,并千方百计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支援山上的游击队,最后为保护同志和组织而献出了生命。此后又陆续写了《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贵的纪念品》和《党费》。1956年至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这期间,写了《后代》《亲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个短篇,后出版有短篇集《后代》和《亲人》。 1959年,出版了十年作品选《普通劳动者》。1972年以后,曾多次去长征路上采访。 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将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拍成电影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写作了《路标》《足迹》《标准》等十多个短篇,描写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其中的《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和电影家协会的理事,现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王愿坚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他没有亲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是他在做记者、编辑期间,接触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还访问过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采访。这使他有可能表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史诗般的生活。从1954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党费》《后代》《亲人》《珍贵的纪念品》等。建国十周年时,出版了选集《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精巧,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 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人。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说受到舆论赞扬。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

126 评论

五堂宅修

原名冯骥,笔名公羊子。河北束鹿人。中共党员。历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冀南中心地方队队长,中共河北省深泽县、宁晋县、束鹿县三联县县委书记,东北军工委抗日游击第五大队政治委员,中共湖北省委武汉青年救国团服务部部长,武汉、长沙、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干部,延安陕北公学教师,《大众文艺》编辑,延安解放日报社副刊编辑、文艺组长,热河省文联副主任,冀中文联委员,天津日报社编委、文艺部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天津分会秘书长,中苏友好协会天津分会总干事,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委文委副书记,市作协主席,《新港》杂志主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天津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政协常委,市委第二届候补委员。著有中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不连续的故事》,评论集《学剑集》,散文集《长江行》,诗集《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江东去》,散文《挥手之间》等。

300 评论

相关问答

  • 当代作家文艺编辑部主任

    原名冯骥,笔名公羊子。河北束鹿人。中共党员。历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冀南中心地方队队长,中共河北省深泽县、宁晋县、束鹿县三联县县委书记,东北军工委抗日游击第五大队

    九尾天使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当代作家杂志编辑部主任

    历任东北师大外语系助教,《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编辑、副编审,辽宁文学院院长,现任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研部主任、《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主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

    枫中落叶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当代作家文艺编辑部

    社会主义初期 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笔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写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

    米勒时刻jj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当代艺术界编辑部主任

    作者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县人。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出版散文集有《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风帆》、

    susyweswes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当代作家文艺编辑部工资

    也不是特别高,只是有一部分比较知名的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他们的收入比较高。

    迷茫老男人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