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0

咣脚奔跑的釹孩
首页 > 论文问答 >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字合格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豆豆豆逗

已采纳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160项;针对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横向项目763项,可支配科研经费总计58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3项;申请发明专利133项;发表学术论文2881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05篇。学校坚持“科教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在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等研究领域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在精细化学品的开发、无损检测、流体密封、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等研究方向具有明显优势。学校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优势突出,累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2008年-2013年主要获奖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人 获奖名称 等级 获奖时间 1 化工精馏高效节能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高维平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012 2 化工过程的优化节能技术开发及应用 高维平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009 3 带压密封技术研究、标准化及应用 胡忆沩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2008 4 实现聚碳级苯酚生产的工艺技术 孙秀云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12 5 化工过程的优化与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应用 高维平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10 6 HG/T 20201-2007带压密封技术规范 胡忆沩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二等奖 2010 7 合成过氧化氢对孟烷工业化应用研究 戴传波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3 8 以新型聚合材料作吸附剂的气体浓缩针的开发 娄大伟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2 9 玉米须降糖有效部位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应用 周鸿立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2 10 稀土掺杂的钛酸钡高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 路大勇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0 11 林下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生物活性研究 钟方丽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0 12 纳米MCM-22系列分子筛催化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催化性能研究 张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10 13 过氧化氢异丙苯分解制苯酚丙酮固体酸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孙秀云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09 14 国家带压密封技术行业标准化体系建立 胡忆沩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2009 15 年产3000吨N-甲基吗啉合成技术开发 张吉波 吉林省科技进步 三等奖 2008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8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大学生科技园,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化工过程优化与节能科技创新中心化工分离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水处理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车涂层材料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省级重点(高校)实验室化工清洁生产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室吉林化工学院新型萃取材料及分离分析技术开发实验室吉林化工学院多孔材料及薄膜的制备与应用实验室吉林省化工分离技术与节能工程实验室 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吉林省石油化工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学术期刊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化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分为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该刊现为吉林省优秀科技期刊,2006年在教育部主办的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09年在教育部主办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质量”奖。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上网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选数据库》源刊、《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收录期刊、《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源刊、美国《化学文摘》(CA)源刊,已被国内外10余家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图书馆藏 截至2012年12月,图书馆藏书总量16万册,藏书以学院的教学、科研任务为中心,系统、完整地收藏各专业教学和科研所需要的各种文献资料,注意收藏与各专业相关的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文献资料。重点收藏化学工程、机电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精细化工、生物技术、英语、经济等各专业及新开设专业的文献资料,以化学、化工类图书资料收藏为主要藏书特色。所收藏的美国《化学文摘》等大型科技检索工具书对教学和科研具有很高价值。
328 评论

繁星若雨

刊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办: 北华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吉林省吉林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9-4822CN: 22-1316/N邮发代号: 12-18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吉林林学院学报》与《吉林医学院学报》合并创刊时间:2000本刊为北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以反映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人才、推动科学发展为使命。所发表的学术成果力争带有创见性、前沿性和现实性。本刊由学校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组成编委会,对学报的办刊方向、宗旨与质量进行审定。《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特色:栏目品牌化本刊善于捕捉学术前沿信息,就学术热点、焦点、亮点及时广泛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集中讨论。建有学者库,拥有庞大学者作者群网络,借助这一优势构建稳定且颇具影响的学术平台,打造特色栏目、品牌栏目。编辑“学者化”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信息,追踪学术热点、焦点,了解并结识相关学者,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是本刊选用编辑的基本条件。目前,本刊拥有两个较为成熟颇有影响的特色栏目,即“语言规划与现代化”和“东亚研究”。 北华大学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北国江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前身四所院校均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办学历史,北华大学传承了四校办学积淀的底蕴,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学校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北华大学学报(包括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创刊于2000年,是北华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8年以来,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与“双百”方针,坚持“质量第一、学术第一、开放创新、打造精品”的办刊原则,努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连续、集中、及时地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热点、焦点问题,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气氛,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人才的成长。在北华大学党委和校行政班子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编辑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学者的支持下,《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连续获得:吉林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优秀主编奖”,《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奖项。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北华大学ISSN:1009-5101CN:22-1319/C地址:吉林市吉林大街15号邮政编码:132033 主 编:郑 毅编 辑:李 丽李红光赵俊梅于蓬蓬李开拓王 坤英文编辑:马 颖《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刘和忠副主任:郑毅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源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据不完全统计,除三大数据以外,近年来,我刊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33篇,排在省属高校学报前列,在全国综合性大学排名中也取得了很好的名次。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北华大学主办、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FD)统计源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吉林省一级期刊。双月刊,逢双月出版,121页,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发政治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文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学科学术研究论文。此外还不定期开辟区域文化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等专栏。欢迎国内外学者向本刊投稿。按编排规范对作者的来稿有如下要求:?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200字以内的摘要,3-8个关键词。?该论文若为基金项目,请注明名称、批号。?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请写在当页地脚,用数字加圆圈标注置于说明文字后,以区别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以在正文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置于方括号中,列于正文末。正文中同一文献如出现多次,用同一序号标示,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和各种未定义类型文献,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论文集中析出文献需写出起、止页码)。(2)期刊,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请标出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4)电子文献,请标出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日期。(5)外文文献所列项目和次序与中文文献要求相同。?英文题名、英文作者署名及通迅地址、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之后。投稿方式:(1)作者在投稿时,请把电子文本(word)发,同时应在“主题”栏注明属哪类稿件,如,文学、史学,等等。(2)也可按照不同的学科发送到各自的信箱(详见各栏目编辑介绍)。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勿一稿多投,否则后果自负。稿件审阅时间为2个月,如2个月内没有收到稿件处理意见,请您自行处理。9.稿件文责自负,但编辑部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

187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