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5

真的啊1988
首页 > 论文问答 > 日本史论文20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ickey小姐

已采纳
浅沦日本和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和服的穿著巧技,乃是随著时代的风俗背景,琢磨考验,蕴育而生高雅而优美的图案,源自於日本民族对於山水的欣赏及对於风土的眷恋,乃至於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细腻感受 和服不仅融合了优雅气度与深层内敛之本质,更反应了穿著之人的「心」与「动」每一套优美的和服,都经精心裁制,讲究穿著时的每一个细节及步骤因此,不论是坐姿或站姿,都需经由完整的学习训练,而成为内外在兼具的完美礼仪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赏花幕」,因为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当人们穿著和服走动时,会因为晃动而使得和服如同一块动态的画布 和服的制作方式,须先决定布料所需的宽度,再以一标准化的单元,决定各部份的长度,男性与女性的和服宽度是不一样的做好布料的裁制分配之后,以直线裁成一块块直条的布,再一片一片加以组合,制作过程中不会有多馀的布料 孩童的和服,则是在丈量布料时,便事先预留一部份缝份,以便随著成长过程,适时地加长放宽,而修正成合适的尺寸和服之所以采取这种设计与制作方式,其精神也符合日本民族「不浪费,代代相传,多人能穿」的传统风俗 过去有人认为,腰间缠著宽宽的,厚厚的一层带子,是对身体进行束缚,是不科学,不卫生的,但是,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和服的腰带不仅能平均地压迫身体,使人体的血压下降,可以将胃往上托,更是一种科学和卫生的方做法 一, 和服的传统 和服是以中国唐代的服装为基础,亦有其悠久的发展史的服装 西元8世纪,中国唐代的服装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和服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今日日本人所穿的和服,大约是在600年前基本定型的 时代和服 1: 和服女装最早被称为”贯头衣〃,男装被称为”横幅〃所谓”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再用带子系住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裙子的下装,原始而实用所谓”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减的布围在身上,如同和尚的袈裟般露出右肩 2 :绳纹时代和弥生时代 日本出现了两种的服装样式一种是套肩式圆领衫,类似今天的圆领针织套衫;另一种是对襟式,门襟采右衽,领尖至腰间,袖子为筒形袖,长度在膝盖以上 与上衣配套的还有领巾,于须比,袴领巾一般作为装饰搭挂在两肩,形式不限,通常依个人喜好而定须比是一种比领巾大且长的一种带状织物,由肩垂至腰间〈古代日本妃女忌讳被男子看到,所以用於须比蒙面〉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於上衣内的布,此只由腿部连接的类似於裤子的下装 3:日本的奈良时代 正值中国的盛唐时代,日本派出大批的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把唐代的文化,艺术,服饰,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故此时期的日本服装受中国影响深远,但服装色彩还是较简单 4:平安时代 国风盛行,和服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特的奢华与精致的特色,服装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发展女性的服装主要是”十二单衣〃和”唐衣〃,男性的服装主要是”束带〃,”直衣〃和”狩衣〃 贵族社会的服装是以绢为主,平民则是以麻为主,不可使用绢 5:镰仓时代 政府过度腐化,穷奢极欲,公卿统治衰退此时期精干,简易的武家文化出现,服装上也反映出此时期的特徵当时中国正值元朝,元朝大军连续数次侵犯日本,日本人为了便於战争,服装再度恢复朴素,宽袖又变回窄袖 6:室町时代 此期开始在衣服上印上家纹,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女装则是朝简单化发展 7:江戸时代 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的时期,男装,女装虽有变化,〈如女装小袖形状变的接近现代,而男装流行羽织,带结开始流行〉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时代,现代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 今天看到的和服,大都是延续了江户时代的服装特色 8:明治,大正,昭和时代 现代日本的服饰虽为和洋并存,但在明治时期,女性仍著和服男性方面,虽有一部份穿著洋服,但视和服为正式服装 进入大正时期,男子流行穿著西装,女性亦开始穿著西式服装而在和服方面,女性流行华丽的羽织 大正以后,因为战争,使得和服演进中断,战后才又继续发展 二, 和服分类 1: 浴衣 浴衣也是和服的一种,洗完澡后或夏天较热季节时,所穿的简易和服,材质大多为绵织品明治时代 (十九世纪后半)之后,引进洋服,西服所以穿和服的人就相对变少了近年来,在夏天的庙会,烟火大会中等热闹场所,浴衣就成了年轻女性夏季流行的新宠儿! 2: 振袖 振袖为未婚女性的礼装,依袖子的长短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小振袖因为未婚女性专用衣装,婚后须将袖子剪短 大振袖:花嫁新娘装等中振袖:参加结婚喜宴,成人式,毕业式,谢师宴,茶会等场合小振袖:正式,非正式等各种场合都可穿 3: 留袖 留袖为已婚女性的正式礼装,多半穿著在结婚喜宴等正式场合颜色为黑色,裙摆及袖口织有图案,再搭配镶有金,银线的腰带留袖又分黑留袖和色留袖 4: 访问著 访问著有称"色留袖" ( 色彩留袖 ),因下摆多半是较花俏的图案,故并无婚之规定,穿著场合较广 5: 花嫁衣裳 花嫁新娘装是女性一生中最美的时候日本人结婚形态可分为两种:传统的神前结婚,西洋教堂结婚;传统在神前结婚,花嫁装是不可缺的一般常见花嫁装有三种:白无垢,打挂,振袖头上配戴及衣裳种类,会因家族规定及个人风格有所不同 6: 普段著 种类诸多,依衣料的材质,织法,花纹,颜色等,其称呼不同所谓普段著为日常衣裳,从居家休闲,逛街,购物,茶会,同学会等场合,均可穿著 7: 毕业服 专科以上的毕业典礼或学位受与仪式中,所穿著的衣裳鞋子可分和服夹脚鞋和马靴两种 三, 和服款式 和服款式十分之多,婚,宴,丧,礼,春,夏,秋,冬皆不同按和服花纹和质地也有贵贱之分 今天,和服不仅是人们婚,宴,丧,礼时喜爱的服装,和服及其饰物还成了布置的装饰品例如新娘的结婚礼服,以同样的图案设计不同颜色来强调它的变化,一般正式新娘礼服要穿三层,此三层完全相同图案的设计,惟以不同颜色,分别在不同场合穿著,如在夫家宴客穿著的颜色和在娘家宴客时的穿著,以不同的颜色为之也有以代表长寿的松,鹤等吉祥图案设计的结婚礼服少女在正式场合的穿著,强调及地的长袖(振袖),其意义类似我国早期的三寸金莲,意味著出身名门,不是劳动阶级;而一般结过婚妇女的衣袖则是短的,已表示已婚的身份 春季:樱花盛开或以春天的西洋花图案为主题的设计,以粉色系较多 夏季:以清凉色系为考量,图案常以浪花,水中嬉戏的鱼儿,甚至水边水草,花鸟为主题 秋季:以秋天的菊花为主题,添上一些萧瑟的秋意,暗色系较多 冬季:以冬天的北国雪景意境为考量 各国都有属於自己的代表服饰,好比中国唐代的胡汉相融,清代的旗袍,荷兰的木鞋等等…也都有他各自的起源与历史而大多影响服饰发展的是地形,气候,即独有的历史文化
224 评论

莎菲娜娜

研究课题1988年:《中国边疆史地学术会议纪要》,8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8年第4期,独著。1989年:《中越陆路边界源流述略》,8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年,独著;《南沙群岛的过去和现在》,5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年第3期,独著;《劬录毕生的向达先生》,5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年第1期,独著《纪念收复南沙群岛42周年座谈会在穗举行》,2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年第1期,独著;《我国边疆史地研究近况》,3千字,载《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独著;《日本研究中国边疆史地之现状》,5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年第4期,合著。1990年-1993年:《中国海疆的瑰宝》,4千字,载《百科知识》1990年第5期,独著;《略论明代中越边界》,1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1990年第5辑,独著;《辛勤耕耘四十载——访南海史地学者韩振华》,4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90年第1期,合著;《南沙群岛史地问题的综合研究》,论文,87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合著;《北宋与交趾间两峒边界争端探微》,论文,7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论集》1991年第3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著名的南海史地研究专家韩振华先生》,4千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2期;《南沙群岛史地问题综合研究》,3千字,载《南海诸岛:历史、地理、主权》,1993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合著。1996-2000年:主编《中国边疆研究通报》第二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边疆稳定与禁毒斗争》,论文,8万字,合著,载《中国边疆研究通报》1998年第2集;《解决南沙主权争议几个方案的解析》,论文,2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4期;《南海诸岛行政区划沿革考》,论文,1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关于中国海疆史地学术研究的思考》,论文,3万字,载《院报》2000年8月29日;《中国行使南沙群岛主权的四个历史阶段》,论文,8万字,载《21世纪的南海研讨会论文选》,海南南海研究中心,2000年5月;《实施“替代种植”,探索禁毒之路》,论文,3万字,载《院报》2000年7月18日。获奖成果:《民国政府与南沙群岛》(载《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并获1990—1994年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优秀科研成果奖;《中老边界历史形成探微》,获1995—1998年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优秀科研成果奖2001-2002年:《关于海疆史地学术研究的思考》,论文,4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2期;《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论文,3万字,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2期;《在历史长河中探索中国边疆治理的演进》,论文,2万字,载《光明日报》2001年1月16日历史周刊;《中国边疆治理历史研究的佳作》,论文,2万字,载《人民日报》2001年4月14日理论版;《钓鱼岛问题研究的新突破》,论文,5万字,载2001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南海地区共同开发初探》,论文,9万字,南海研究中心,2002年6月;《南沙群岛问题对中越关系的影响》,论文,6万字,提交“21世纪中越关系回顾与前瞻学术会议”,2002年8月,郑州2003年:《南中国海:历史与现状》,专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南海诸岛行政区划沿革考》,论文,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集续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南沙群岛对中越关系的影响》,论文,载《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2003年第1期;《钓鱼岛,中国的美丽小岛》,论文,载《世界知识》2003年第14期;《在探索中开拓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新局面》,论文,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2期;《50年来台湾南海政策探析》,论文,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术报告》第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成果:《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论文,载《瞭望》2004年第39期;《“东北工程”与中国东北史的研究》,论文,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4期。

263 评论

蛋爹是石头

浅沦日本和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357 评论

泡菜汤Ojz

山本五十六 马上要出大河剧了

134 评论

35号小祁

德川家康氏啊,织田信长氏啊,上杉谦信氏啊,武田信玄氏啊反正找有名的嘛

117 评论

相关问答

  • 日本史论文2000字

    德川家康氏啊,织田信长氏啊,上杉谦信氏啊,武田信玄氏啊反正找有名的嘛

    我叫鑫小鑫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日本历史论文2000字

    山本五十六 马上要出大河剧了

    Xzylongfe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日本史论文2000字数是多少

    想写,但真的很懒动笔

    紫童vivi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日本文化日语论文2000字

    按市面上的翻译工作报酬,1000字平均是100RMB左右,2000字那么就是200RMB这还是翻译,更何况是用日语写?楼主想用20分来换200RMB的工作量?

    小M回归中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日本文学论文2000字

    列岛,荡漾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震撼着日本人的心。但是,潮水有涨必有落。在西西方文化为媒介,创造日本现代文化的道路。可以说,明治后期文化已经完成落现代转型

    小川里沙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