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仪式

更新时间:2016-07-05

祭祖仪式现场

12月的美姑,已是隆冬时节,雪花纷飞,霜露满地。18日深夜,特洛莫依达乡吉克拉布家中依然热闹,为了让父母的亡魂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宗亲好友围坐在火塘边,商量着即将进行的“尼木措毕”祭祖仪式。为完成这一神圣的职责,吉克拉布和大哥吉克拉古筹备了近半年。几十天前,就已经请毕摩作羊胛骨占卜,确定吉日;亲戚好友和左邻右舍早早送来了援助的钱财、水酒、粮食等。今晚是最后的准备阶段,第二天就要迎接毕摩,正式开始“尼木措毕”祭祖仪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依旧是一切教育措施、教育理念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因此,课堂效率的高低,将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

彝族人普遍信仰灵魂不死和人死后有三魂,并有不同的归宿和存在形态。其中一魂守在火葬场或坟墓,一魂回归祖界与祖先相聚,一魂守在家中供奉的祖灵位上。三魂中,无论是哪一个灵魂都应安适、清洁并受到相应的供奉,否则会影响后代的祸福兴衰。因此,作为后代,就要安葬祖先、祭祀祖先、给祖先送灵。而“尼木措毕”,有把祖灵安全送归祖界、为子孙后代祈求幸福安康和繁衍、娱乐等意义,具体表现在逐鬼、招魂制灵、祖灵除污、棚内宴灵、献畜镇魔、祖灵卸孽、换灵、祈嗣求育、送灵祖路、祭祖祈福、转棚等一系列仪礼。

高校部门决算报表(下简称决算报表)是反映各高校财务状况和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等的总结性文件,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等。决算报表是高校年度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决算报表不仅是高校公布会计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负有法律责任的报告文件。其目标是向报表使用者提供高校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等有关会计信息,反映高校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作决策。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高校编制决算报表是为了满足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了解高校财务信息的需要。决算报表质量对使用者的影响和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

盛装打扮 迎接毕摩进屋

19日,午后的暖阳透过云层照耀着特洛莫依达的平原和河谷。远处,龙头山山顶在云层的环绕下,若隐若现。村口,吉克拉布家门前的公路上,数百名彝族姑娘小伙并排而立。年轻的姑娘身穿当地彝族服饰,健壮的彝族男子手拿刀剑,身披英雄带。姑娘在右,男人在左,准备迎接主持毕摩的到来。这次“尼木措毕”祭祖仪式请的是彝族有名的大毕摩、省级“尼木措毕”非遗传承人曲比尔日。和曲比尔日一同前来的毕摩还有曲比拉合、曲比布千和曲比尔打,其中曲比拉合是国家级“毕摩音乐”非遗传承人。第二天和第三天,还有惹毕摩和吉克毕摩前来,由主持毕摩曲比尔日分配,各自主持相应的仪式。

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最新需求,聚焦最新时政动态,及时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第一时间推出由“一校五院”权威专家教授专题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党建”等,举办了十九大、2018 两会、理论学习、党务干部业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项制度改革、媒体应对、案例开发等网络培训专题班,及时让学习者深度理解中央大政方针,强化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促进新时期党建、企业改革深入开展。

毕摩诵经

转棚仪式

最后一天上午,进行完遣返咒语偿还孽债、献药疗疾、赎魂堵孽以及福禄、祝福等一系列除秽仪式后,毕摩让“丘莫”背着包袱,两三个主家人随同把祖灵棺送入祖灵箐洞,全部仪式即告完成。

微网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模块,可完成能量转换,监控,通信与保护等功能,可并网运行,也能在大电网产生故障时,孤岛运行。微网中的供电板块和负载较为分散,在微网运行的过程中很难避免涡流产生,在这种状态下长期运行对微网损坏严重。

为将回到火葬地的祖灵唤醒引至祭棚,第三天凌晨鸡鸣时分,主人家男子前往火葬地,吉克毕摩则在祭棚内给祖灵献祭,用法扇推灵桩唤醒祖灵,再次招待祖灵,给祖灵献灵马,供献牲畜。主家宗族成员送祖灵,拆除祭棚、报送供牲、抢分“驮猪”,随后进行换灵仪式。仪式中无数次地劝魂、挽魂、招魂仪式,是为了祈求子孙后代健康发展、平安如意。

在彝族地区,通晓习惯法的家支头人被称为“德古”,是社会上德高望重的人,常事调解社会纠纷。吉克拉布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德古”,生前处理过很多社会纠纷,难免会有许多是非和闲言碎语,所以有一个叫“德古衣的”的环节,为其度化。这个仪式由惹毕摩主持。

转棚游行 祈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傍晚,极具狂欢性的转棚游行活动开始了。游行以先主后客、先长后幼的顺序分别举行。所有参加游行的壮年男性都装扮成古代武士,背负弓箭,腰佩宝剑,肩扛刀枪,领头者手持属于该户的族幡,赶着祭牲绕灵棚游行。为增强活动气氛,游行结束后,还举行摔跤、选美、斗羊、赛马等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和竞技活动,客方(姻亲)分别为获奖者、积极参与者、前来帮忙的亲友等颁奖,发放奖金,奖金数额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元。当晚毕摩不能回到主人家里,只能在祭棚内过夜。

迎接各方姻亲队伍

除了祭祀祖先,“尼木措毕”也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联络情感、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的纽带和桥梁。办得越隆重热闹,越能凸显子孙生活兴旺,以此告慰祖先亡灵;同时向祖先亡灵祈祷,希望保佑子孙更加兴旺。是否隆重热闹,要看主人家的姻亲有多少。吉克家有三个姻亲队伍前来助阵,他们的到来为这场仪式增光添彩不少。下午5点半,姻亲队伍先后赶来,他们身着盛装,高举彩旗,年轻的男子们牵着绵羊、猪、鸡等牲畜,边放鞭炮、边吆喝着向吉克家走来。主人家组织了100多个青年男女,着盛装,敲锣鸣鼓去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姻亲。

在彝人的心目中,祖妣的灵魂也像活着的人一样,有生老病死。人会受到鬼怪污秽的纠缠污染,祖灵也会。更有甚者,祖灵还带着生前的疾病和鬼祟。如果身上有病,祖灵也会疼,有鬼祟污秽的缠绕,祖灵会感到不安,不仅回归不了路途遥远的祖界,还会纠缠其后裔,使儿孙得病,让后代不安。于是有了给祖灵祛病、除污、除秽、镇魔、卸孽等仪式。

主方女眷盛装出场

毕摩为主人家祈福

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增殖,是“尼木措毕”祭祖仪式贯穿始终的一大主题。“嘿嘿”在平日里是最私密、最忌讳的一个词语,不能在人多有妇女的地方说,否则必遭攻击,而在祭祖仪式的这几天里,却成了大家嘴里说得最多、耳里听到最多的词语。主持毕摩说,祭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家族人丁兴旺,而人丁兴旺就离不开“嘿嘿”。

为祖灵指路 还原彝人先祖迁徙之路

形灭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是彝族丧葬仪礼和原生宗教体系的基石,也是彝人祖灵信仰及送灵归祖仪式的发端和赖以长期维系、发展的前提,其观念信仰主要体现为“三魂观”和“祖界观”。

第二天凌晨鸡鸣时,吉克家在毕摩曲比尔日的主持下,在亡者的火葬地唤醒祖灵,进行坟茔逐鬼仪式。大小毕摩按主持毕摩的吩咐,在一片空旷的地上做起了招灵竹、灵桩、神枝等仪式必要的器具。中午,逐鬼仪式结束后,毕摩开始做祖灵灵牌、插神枝、开糟粕、除尘渣、剪纸幡、次且(为祖灵祛病),丘莫(辅祭,保管灵牌的人)用树枝搭建灵棚,将灵牌置于灵棚内,主人家的儿子们轮流给祖灵献祭供品。

体验式教育实践是全程化的、开放式的。形式多样、目的不同的教育实践,渗透、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从新生进校开始的新生入学教育,到接下来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和实训,以及师范生培养必经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的顶岗实习等等。从课内到课外实践,从校园实践到社会实践,从微格教室的模拟实践到实训基地的情境实践,体现了学校、实训基地教育资源的整合。

在“尼木措毕”祭祖仪式过程中,指路环节尤为重要。第三天,在进行完祛除洁灵、制刹祖妣亡灵、宴祭洁灵、祭祖猪卜、祭祖祈福等仪式后,夜里,由毕摩曲比拉合为祖灵指路。曲比拉合在念《指路经》时,其浑厚悠远的声音彰显出仪式的庄重。《指路经》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彝族历史的足迹,一部《指路经》就是一幅彝人先祖迁徙图。透过这幅图,可以看到历史上彝族的社会、政治,乃至彝族族源问题,可以看到彝族同本民族内部以及其他兄弟民族相互交往的情况。

毕摩到达时,吉克拉布、吉克拉古以及侄子吉克加加,站在路边果树旁,一人端一杯酒,敬献毕摩,以示感谢。敬完后,毕摩回敬主家,执法扇于手,唱《平安经》,予以子孙平安吉祥。毕摩进屋,进行安神仪式。毕摩戴上法帽,手摇法扇,端庄地坐在火塘锅庄上方。吉克家已为毕摩和客人们准备好了美酒佳肴,所有人坐在温暖的火塘边,喝着转转酒,拉起家常。夜里,吉克家兄弟请毕摩念《扎缚索命鬼偶经》,进行咒鬼仪式和转塘申冤仪式。

送灵归祖 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

“尼木措毕”,又简称为“措毕”。“尼”为古彝语彝族自称,“木”为“居住之地”,“措”为“人”,“毕”为诵经,也指宗教仪式活动。在凉山彝族生活中,“尼木措毕”是民间最隆重、最受重视的重要活动,内容包括招灵、制灵、祭灵、净灵、送灵、安灵等一系列仪式。

“尼木措毕”祭祖仪式是彝族传统社会实践和民俗生活的集中表现,与彝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心理结构、思想感情等密切相关。从观念到行为,从仪式到象征,成为民俗生活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尼木措毕”祭祖仪式曾广泛流存在川、滇、黔、桂彝族人民的民俗生活传统中,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仅在彝族北部方言地区保留得较为完整,尤其是在美姑县长久沿传,至今保持着文化生命活力,所以美姑享有“毕摩文化之乡”的美誉。

“尼木措毕”祭祖仪式中,送灵归祖的基本主题是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冀。最终的指向是把祖灵送归祖界,所以送灵也就成了“尼木措毕”最主要的目的。通过以语言和各种行动来指令、引导和帮助祖灵回归祖界的仪式行为,表达后辈对先祖的虔诚孝心,以及祈求安康的愿望。

与此同时,“尼木措毕”祭祖仪式也是民族交往、迁徙和文化发展及其历史记忆的重要见证,对于见证悠久丰富的中华古代文明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彝族谚语说:“君长的知识上千,德古的知识上百,毕摩的知识无数计。”毕摩作为彝族民间的知识分子,其技艺不是靠神授,而是通过严格的子承父业的学习过程。要成为一个熟悉各种仪式、精通毕摩经典的大毕摩,需要终身学习。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现实挑战。

拉弋阿弟
《巴蜀史志》 2018年第2期
《巴蜀史志》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