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家发明专利年费

国家发明专利年费

发布时间:

国家发明专利年费

专利每年维护费也就是专利年费。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发明专利的年费:1-3年900元;4-6年1200元;7-9年2000元;10-12年4000元;13-15年6000元;16-20年8000元。2、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年费:1-3年600元;4-5年900元;6-8年1200元;9-10年2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发明专利年费的收费标准如下:1、发明专利申请官费,官费原价3450元包含。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为一个个人或一个单位可减缴80%,为其他情况可减缴70%;2、发明专利申请年费标准,发明专利申请1-3年,全额缴费900元;发明专利申请4-6年,全额缴费1200元;发明专利申请7-9年,全额缴费2000元;发明专利申请10-12年,全额缴费4000元;发明专利申请13-15年,全额缴费6000元;发明专利申请16-20年,全额缴费8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三条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一)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二)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第五十一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意愿实施开放许可的专利的,以书面方式通知专利权人,并依照公告的许可使用费支付方式、标准支付许可使用费后,即获得专利实施许可。开放许可实施期间,对专利权人缴纳专利年费相应给予减免。实行开放许可的专利权人可以与被许可人就许可使用费进行协商后给予普通许可,但不得就该专利给予独占或者排他许可。

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区别,发明专利每年交多少费用

专利每年维护费也就是专利年费。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发明专利的年费:1-3年900元;4-6年1200元;7-9年2000元;10-12年4000元;13-15年6000元;16-20年8000元。2、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年费:1-3年600元;4-5年900元;6-8年1200元;9-10年2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法律分析:依据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二十年,如果申请人想发明专利在二十年内都受保护的,就要每年都要交纳年费。年费的数额与发明创造本身的价值大小无关,而与专利种类有关也与缴纳年费的年度有关。在3种专利中,发明专利的年费最高,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年费相同。例如,发明专利第八年的年费为2000元,而同期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年费为1200元。对同一类别的专利权来说,应当缴纳的年费数额相同,年费的数额随保护时间的延续而递增,实行递进制。例如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第一至第三年的年费为每年600元,第四至第五年为每年900元,第六至第八年为每年1200元,第九至第十年为每年2000元。年费的数额,应当根据授予专利权的“当年”是整个专利权期限的第几年来确定。例如,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其申请日为2000年3月1日,授权日2001年5月1日,那么在被授予专利权的时候应当缴纳的是第二年的年费,而不是第一年的年费。次年缴纳的是第三年的年费,依此类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四十二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国家官费

法律分析:专利申请的官费:1、申请费:发明专利:申请费950元(含印刷费50元)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费500元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费500元2、审查费该项费用仅当申请发明专利时缴纳,申请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时不用缴纳。发明申请审查费2500元3、专利登记费申请人在接到专利授权通知书和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后,就需要缴纳专利登记费和公告印刷费。发明专利:250元 印化税 5元实用新型专利:200元 印化税 5元外观设计专利:200元 印化税 5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第四十三条 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一)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二)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法律分析:1、申请费为九百元,还需要交纳五十元的印刷费用。2、专利优先权要求费,只有当发明人有提出这个请求之后,依照法律的规定才需要缴纳,通常是在几百元左右。3、专利申请附加费,缴纳费用的多少根据页数以及项数的多少决定,没有具体数额。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三条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第七十五条 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手续,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费用。

1、申请专利委托代理时,申请人需要交纳代理费和官费。2、代理费数额依据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由申请人与代理机构协商后确定。3、官费是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费用。首笔官费包括申请费和发明申请审查费,数额(人民币)为:发明专利申请费950元(含印刷费50元);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费500元;4、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费500元;发明申请审查费2500元。5、要获得并保持专利,申请人还需要在申请后的若干年内向专利局交纳专利年费等费用。6、专利局可以就某些费用(申请费、发明申请审查费、发明申请维持费、复审费和授权后三年的年费五项)对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实行减缓。申请人为单位的,可减缓上述费用的70%(复审费减缓60%),申请人为个人的,可减缓上述费用的85%(复审费减缓8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 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申请人无法说明原始来源的,应当陈述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七条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 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

即官方收费,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收费

发明型专利年费

法律分析:专利每年维护费也就是专利年费。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发明专利的年费:1-3年900元;4-6年1200元;7-9年2000元;10-12年4000元;13-15年6000元;16-20年8000元。(2)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年费:1-3年600元;4-5年900元;6-8年1200元;9-10年2000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二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法律分析:专利年费是指专利权人依照专利法规定,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在专利权有效期内逐年应向专利局所缴纳的费用,针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都有严格的标准。其中发明专利在第1-3 年每年需缴纳 900元,第 4-6 年每年需缴纳 1200 元,第7-9 年 每年需缴纳2000元,第 10-12 年 每年需缴纳4000元,第 13-15 年每年需缴纳 6000元,第 16-20 年每年需缴纳 8000元;实用新型专利在第1-3 年 ,每年需缴纳600元,第 4-5 年每年需缴纳 900元,第 6-8 年每年需缴纳 1200元,第 9-10 年每年需缴纳 2000元; 外观设计专利在第1-3 年每年需缴纳 600元,第 4-5 年每年需缴纳 900元,第 6-8 年每年需缴纳 1200元,第 9-10 年每年需缴纳 2000元。法律依据: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重新核发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专利收费标准国内部分》八、年费(一)发明专利1—3年(每年)9004—6年(每年)12007—9年(每年)200010—12年(每年)400013—15年(每年)600016—20年(每年)8000(二)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1—3年(每年)6004—5年(每年)9006—8年(每年)12009—10年(每年)2000

国家发明专利和发明专利

法律分析: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类型有三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它又分为产品发明和技术方案的方法发明。产品发明是指一切以有形形式出现的发明,即用物品来表现其发明,例如机器、设备、仪器、用品等。方法发明是指发明人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针对某种物质以一定的作用、使其发生新的技术效果的一种发明。方法发明是通过操作方式、工艺过程的形式来表现其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没有固定形状的产品和方法以及单纯平面图案为特征的设计不在此保护之例。由于实用新型专利及申请具有无需进行实质审查、审批周期短、收费低的特点,使该类型专利的申请量占总专利申请量的2/3。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作出的富有美感的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即产品的样式。它也包括单纯平面图案为特征的设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第三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

那么到底什么是发明专利呢?发明专利的特点有哪些?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发明,并要了解发明专利的规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什么是发明专利?发明专利的特点有哪些?发明专利的特点有四大性中国专利法规定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其中发明专利是最主要的一种。什么是发明专利?多数国家的专利法没有给发明下定义,至于学者对发明的定义则是众说纷纭。所以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指出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的特点有哪些?发明专利的特点一:专有性专有性也称独占性,所谓专有性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独占性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出口的权利。也就是说,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进行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出口其专利产品,使用其专利方法,或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出口依照其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否则,就是侵犯专利权。发明专利的特点二:地域性根据《巴黎公约》规定的专利独立原则,专利权的地域性特点,是指一个国家依照其本国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法律管辖的范内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外国对其专利不承担保护的义务,对其一项发明创造只在中国取得专利权,那么专利权人只在中国享有专利权或独占权。如果有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使用或销售该发明创造,则不属于侵权行为。搞清楚专利权的地域性特点是很有意义的,这样,中国的单位或个人如果研制出有国际市场前景的发明创造,就不仅仅是及时申请国内专利的事情,而且还应不失时机地在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否则国外的市场就得不到保护。时间性:所谓时间性,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所有拥有得法律赋予得专有权只在法律规定得时间内有效,期限届满后,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就不再享有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得专有权。至此,原来受法律保护得发明创造就成了社会的公共财富,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发明专利的特点三:期限性各国专利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对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计算一般在10-20年不等;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大部分国家规定为5-10年,中国现行专利法规定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分别为20年、10年、10年。发明专利的特点四:无形性专利权是无形的,不少人往往把专利权的这一特点视为其保护对象--专利权保护的技术,其实无形性是专利权本身。否则如对商标来讲,其对象是图案,显然不是无形的。

  • 索引序列
  • 国家发明专利年费
  • 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区别,发明专利每年交多少费用
  • 发明专利国家官费
  • 发明型专利年费
  • 国家发明专利和发明专利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