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钦州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手机版

钦州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手机版

发布时间:

钦州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手机版

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师从胡大浚、尹占华先生于西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师从詹福瑞、刘崇德先生于河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蒋寅先生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博士后证书,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北京大学师从杜晓勤先生作访问学者。1989年起先后在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食品工程、经济管理、法学、中文等专业。2004年晋升副研究员,2005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2007年晋升研究员,2009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13年晋升三级教授。通过大学英语六级(CET-6),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责任编辑资格证书。2005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迄今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博士研究生3人。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任兰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甘肃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科员,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调研室主任科员、副调研员,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助理,钦州市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钦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湖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琴园学者”特聘教授等职。系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柳宗元研究会理事、广西思维科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李白研究会理事。曾兼任广西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2011)、广西师范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2009)、西华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06-2007)。

北部湾大学

不知道

北部湾大学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北部湾大学用有3A景区级的校园,占地面积多达2070亩。北部湾大学的教育也是很不错的,共设有18个教学单位,开办了52个本科专业,并且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北部湾大学校园内师生众多,共有教职工12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16697多人,对于喜欢交朋友的人来说,可以说是来对了地方。北部湾大学的教学建设也是优秀的,截至18年,学校有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3个,自治区级以上优势特色等各类专业14个。校内更具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等诸多质量工程。北部湾大学的学术资源很庞大,其中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215万册,纸质文献8万册,电子文献69万册。订阅纸质报刊众多,更有《钦州学院学报》。大学精神文化以育人,海洋气象为特色,更见其校训:博观内省,达道知行,表明观自身内外重道德修养,对外界理论与实践相互转换。校园内学习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精神文化突出。有很多同学感觉大学在壮族自治区内,会不会与当地的人相处不来,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学校中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而且当地人也是很好说话的。钦州市是热带小城市,气候不错,北部湾大学又靠近海边,地方够宽、运动的地方也多。总体来说,北部湾大学还是很不错的,要环境有环境,要专业有专业,并且就目前趋势来看,北部湾大学的发展前途还是很宽广的。

钦州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

1、《清代杜诗学史》,齐鲁书社2004年10月版(专著)2、《清代杜诗学文献考》,凤凰出版社2007年3月版(专著)3、《杜诗学研究论稿》,齐鲁书社2008年6月版(专著)4、《杜诗学文献研究论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专著)参编著作:1、《唐诗鼓吹评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第三作者)2、《北岳庙碑文选注》,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3月版(撰稿人之一)3、《山东杜诗学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5月版(第三作者)4、《小学语文古诗百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三作者)5、《杜律启蒙》,齐鲁书社2005年6月版(第三作者)6、《杜甫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第二作者)7、《杜集叙录》,齐鲁书社2008年10月版(第四作者)8、《杜甫大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编委)9、《点校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二作者)10、《河北文学通史》,科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一卷第五编撰稿人)教学科研获奖:1、2008年10月,专著《清代杜诗学文献考》获第十一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二等奖2、《立足文化建设需要,打通文史哲,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获2000年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人)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首批获2003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参与人)4、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获得2007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参与人)5、《多媒体手段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参与人)6、2009年11月,《杜集叙录》获2009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第十二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特等奖(第四作者)7、2010年7月,《河北文学通史》获河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第一卷第五编撰稿人)发表论文:1、《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2、《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史哲》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5期、《国际学术动态》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3、《〈唐诗鼓吹〉版本刍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4、《论杜甫的君臣观》,收入《世纪之交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天马图书公司2002年版5、《顾宸及其〈辟疆园杜诗注解〉》,《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6、《顾宸生平钩沉》,《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7、《2001年杜甫研究综述》,《2002年唐代文学研究年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清代山东杜诗注本概要》,《东岳论丛》2003年第1期9、《〈四库全书总目〉所体现的杜诗学》,《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1期10、《〈饮中八仙歌源〉于汉代谣谚考》,《杜甫研究学刊》2003年第4期11、《全唐诗》底本所体现的杜诗学》,《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3期12、《萧云从〈杜律细〉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13、《杜甫家室问题考辨——与王辉斌先生商榷》,《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 期14、《杜甫秦州〈遣兴〉诸诗与王梵志诗歌比较——兼谈王梵志生活时代的判定》,《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5、《申涵光〈说杜〉一卷辑佚》,《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 期16、《论清代杜诗学对后世的启迪》,《广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1 期17、《顾炎武的杜诗学》,《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8、《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成书时间考辨》,《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3 期19、《宋人崇杜的经济因素解析》,《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20、《“不笺一字是功臣”——论明清杜诗学中的一种极端倾向》,《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4期21、《张笃行〈杜律注例〉考论》,《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3期22、《陈醇儒及其〈书巢杜律注〉》,《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第1期23、《清代杜诗学文献整理研究状况述评》,收入《全国第一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中国社科出版社2008年版24、《一段被忽略的历史:杜甫是玄宗封禅泰山的亲历者》,《开封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25、《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26、《杜诗校勘学述略》,《钦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27、《燕赵杜诗学文献概要》,《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28、《潘柽章〈杜诗博议〉辑考》,《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9期29、《纪容舒〈杜律详解〉考论》,《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2期30、《论傅山的杜诗研究》,《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二)31、《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考论》,《图书馆杂志》2010年第5期(第二)32、《吴若本〈杜工部集〉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10年第3期33、《赵次公〈杜诗先后解〉考论》,《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19期34、《〈明皇杂录〉佚文拾遗》,《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第二)35、《卢坤“五家评本”〈杜工部集〉考论》,《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第1期36、《〈清史稿·艺文志〉著录顾宏〈杜诗注解〉辨正》,《集美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二)37、《赵次公〈杜诗先后解〉辑佚综述》,《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期(第二)38、《樊晃〈杜工部小集〉考论》,《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2期(第二)39、《卢世?〈杜诗胥钞〉及〈读杜私言〉考论》,《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第2期(第二)40、《论杜诗注释学史上的经验及其教训》,《湖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二)主持项目:1、2009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杜诗校勘、注释与评点学史研究》,项目编号:09JYA751016(主持人)2、2006年国家博士后入站项目《杜诗学文献研究》(主持人)3、2007年河北省社科发展研究课题《燕赵杜诗学文献研究》,项目编号2007166(主持人)参与项目:1、2000年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杜诗学史》(参编)2、2000年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杜甫大辞典》(编委)3、2003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燕赵思想家评传》(《高适评传》)4、2004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文学通史》(《中晚唐文学》部分)5、2006年高校古委会“十一五”规划项目《杜集叙录》(编委)6、2007年全国高校古委员古籍整理规划项目《点校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第二)7、2010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唐至两宋文化转型期的震荡与选择——以杜甫与宋代文化研究为中心》(第二)

就是个弟弟,学校问题,学生买单啧啧

现在大学都找不起学生呢,没那么残酷吧,收录得更多,论影响力,我觉得都是第三县城市吧,有什么影响力呢。选大学要选一个城市好的,比如北京上海,干嘛要去四线城市遭罪呢!~而且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你说这些地方能育人什么呢??怎么放牧怎么种茶怎么种粮食??其实上学更多是教会了你怎么在一个城市生存,我现在什么也不管抬腿就走的就是我那个大学生活的城市!~建议你去一二线城市读书!~三四线城市的大学也就那样,在有影响力也不会毕业了分配你去做国家干部!~

贺州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手机版

贺州学院有两个校区,东校区在市中心,面积大概200亩,像普通的高中那么大,西校区是05年才建起来,现在正在使用的面积大概800亩(相当于4个普通高中左右),这样你还不明白的话你就去读贺州学院吧,我在那里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知道了这点,嘎嘎……

贺州县级市,梧州地级市,无论是师资或其实软硬设施以及毕业文凭都不在一个档次上。你看着办吧。

我是贺州人,你还是别来了,本地人都看不起贺州学院,我个人觉得这是最差的二本我是今年毕业的,誓死不复读,但是!如果要我在复读和贺州学院选一个,那我还是复读吧

贺州学院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作为一所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校址位于桂、湘、粤三省(区)交界的贺州市。于2008 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 年被列为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400多亩,校舍面积27万平方米,有14个二级学院,教职工825人,本专科共计45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313人,其中本科生7305人,专科生3008人。从每年的入取分数线看,是2本院校,不过信息中显示该校还有专科专业。对于每个省份,该校均是以2本分数线来招生的。

钦州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1 《招魂》考辨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2 《宋玉作〈招隐士〉考辨》驳议 《江汉论坛》83 《远游》考辨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34 说范晔《后汉书》之“志” 《文献》45 楚辞学三题 《广西师院学报》46 试论唐初史家之文学思想 《广西大学学报》27 《艺文类聚》之问题种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4、5合8 《〈招魂〉考辨》补说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49 《闲情赋》之评价种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410 《容斋随笔》刊误 《贵州文史丛刊》511 《九辩》考辨:兼说其史料价值及在文学史上之地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612 关于《文选》的编者问题 《文学评论》113 试论赋之范围与汉赋“序文”之作者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14 《史记》《汉书》《后汉书》注札记 《内蒙古师大学报》115 《楚辞》研究二题 《云梦学刊》116 新的开拓 新的建构:读敏译《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317 建构宜 考辨精 系年详:读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518 《全汉赋》小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519 《文选·诗》与《文心雕龙》诗论和《诗品》之比较 《江汉论坛》1120 《卜居》《渔父》作者考辩 《学术研究》1221 《文选》李注札记 《贵州文史丛刊》122 《史记》引文札记与后世引文问题说略 《内蒙古师大学报》123 《文心雕龙》论文不及当代乃因其“讹”不称于“休明”辨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24 从《楚辞》成书之体例看其各非屈原作品之旨 《四川大学学报》225 总集之祖辨 《郑州大学学报》226 “受屈为客卿”之“客”为王逸注原有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27 《远游》非唐勒所作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428 《楚辞章句》前十五卷的前序刘向作驳议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429 《文选》骚类李善注引《楚辞章句》小序均非原貌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530 论以他称写己与自我称扬:兼说屈宋某些作品之真伪问题 《云梦学刊》531 《文心雕龙》不提陶渊明乃因渊明入宋辨 《社会科学战线》332 《惜誓》非唐勒所作辨 《内蒙古师大学报》633 关于《古今诗苑英华》的编者问题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34 《艺文类聚》杂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435 关于《诗品序》与《诗品》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辨“子卿双凫”与“谢客山泉”无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36 关于《文选序》与《文选》之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论《文选》非仓卒而成及其《序》非出自异手 《文学评论》237《艺文类聚》刊误(一)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38 关于《文心雕龙》论文不及陶渊明之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39 王逸释《涉江》的“伍子”为“伍子胥”无误辨 《云梦学刊》440 《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之真伪辨 《东方丛刊》341 关于《七月》之作者问题 《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2年)42 执中与超越:读敏泽《文化·审美·艺术》 《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1日第十二版43 关于“骚”“赋”之同异问题 《中国楚辞学》第二辑(2003年)44 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一 《江汉大学学报》145 文学地位的提高: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二 《江汉大学学报》446 《文选·长门赋》为司马相如作无疑辨 《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3年)47 关于《文选》编目次第的“失序”问题:《文选》编次作家“失序”与“彼此失照”现象研究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48 关于《文选》编目次第之“彼此失照”问题:《文选》编次作家“失序”与“彼此失照”现象研究之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49 《东坡外集·蔡使君传》即《南史·蔡道恭传》辨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50 关于姚鼐章学诚批评《文选》分类之得失问题 《江汉大学学报》351 综论《文选》的编者问题(上) 《江汉大学学报》152 《文选》四题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53 关于《文选》的选文范围与标准问题 《河南大学学报》354 关于日本古抄白文本《文选序》“略以时代相次”之“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455 综论《文选》的编者问题(中) 《江汉大学学报》556 《文心雕龙》不可能对《文选》产生太大的影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457 《楚辞章句》十九篇序文均王逸所作无疑辨 《中国楚辞学》第7辑(2005年)58 《艺文类聚》汪绍楹先生校语商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59 关于《艺文类聚》引书文之无序问题——《艺文类聚》研究之二 见:端木黎明宋永培先生纪念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98-108。60 关于“事具……”所涉引文之略详诸问题:《艺文类聚》研究之三 《钦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61 关于《文选》的编撰工作量、成书状况与编者问题:兼论《文选》成书时间研究之方法 《江汉论坛》2011年第5期62 《中国文学思想史》,合著(敏泽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本人写其中的第六章9万字)

北部湾大学这个大学很不错,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的学风和环境都广受好评。

这个学校还是非常不错的,有很多有名的老师,并且专业性也比较强。

近五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论文《左翼文学:从个人书写群体到集体书写群体》,载《新疆师大学报》2005年第2期。●诗评《生命的重量——评<董培伦爱情诗选>》,载《中外诗歌研究》2005年第2期。●论文《左翼文学的启蒙情结》,载《新疆师大学报》2005年第4期。●论文《中国化“纯诗”:一次艰难的文化之旅》,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 年第5期。●论文《“纯诗”的先声――唯美艺术思想》,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论文《美与生命本性的召唤——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中的邵洵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论文《中国纯诗的音乐本体意识》,《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论文《现代诗教学中的几个诗美概念》,载《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论文《寻找声、色、义同时启示的世界——梁宗岱的中国纯诗之路》,《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2期。●论文《天地之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载《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论文《“用电影的手法写诗” ——中国纯诗的象征性意象之途》,载《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论文《西诗经验与现代诗教学》,载《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论文《戏剧化:不同张力和谐作用的模式——中国纯诗间离生命经验的操作策略》,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论文《“纯诗”:一种艺术美的极致追求》,载《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论文《论诗性情感的审美直觉构成》,载《求索》2008年第8期。●论文《中国纯诗最早的个人与时代记忆——周作人与中国纯诗》,载《延边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论文《韦杰三的童话世界》,载《南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诗评《凝视那个越出生活轨道的魔怪:美——<南方文学>“诗板块”两周年观览》载《南方文学》2009年第3期。●论文《深陷于由混乱而“凸出地现出鲜血淋漓的斗争”中——“桂林文化城”里别样的胡风》,载《抗战文艺研究》2009年第3辑。●论文《于赓虞:中国“纯诗”的“先锋”诗人》,载《钦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近5年公开出版的著作:●《“纯诗”的中国化研究》(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桂林文化城作家研究》(合著,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合著),南开大 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文学学卷》(参编,修改部分章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第一学期)(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近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目子项目:广西文学史·小说卷(合作,独立承担10万字),立项时间2005年,本人加入时间为2006年。已结项。●上海市省级项目:上海市二级课改《高中语文》实验教材(项目组成员),立项时间2002年,本人加入时间为2004-2005年。《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广西自治区人文强桂项目:桂林文化城作家研究(合作),立项时间:2005-2006。已结项。《桂林文化城作家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8年7月出版。●广西师范大学项目:“纯诗”的中国化研究(主持),立项时间2007年。已结项。《“纯诗”的中国化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8年8月出版。●广西师范大学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合作,排名第三),立项时间2007年。已结项。●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项目:“纯诗”的中西方渊源研究(主持),立项时间2007年。已结项。。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手机版

兰州工业学院代码是11807。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兰州工业学院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省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甘肃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试点转型院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试点学校、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前身是由新西兰路易艾黎于1942年建立的培黎工艺学校,1958年改建为举办中等专业教育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与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5所中专合并组建了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1989年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升格为兰州工业学院。截至2021年10月,学校现有兰州七里河校区、兰州新区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亩,校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历史沿革1940年,学院前身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开始筹建。1942年,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隶属于原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领导。1944年,学院西迁至甘肃省山丹县,改名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1951年,改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业学校”,划归西北石油管理局领导,属中专性质。1953年,划归西北石油钻探局领导,学院迁址兰州安宁区十里店邱家湾,改名为“培黎石油技工学校”。1956年,石油部决定,将学院交由兰州炼油厂筹建处直接领导,学院更名为“兰州石油技工学校”。1957年,石油部决定,广州石油机械安装技工学校并入学校。1958年,改为中等专业性质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将原机械、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局管理的邮电学校合并为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学院在经历了四年多的“撤校办厂”后恢复办校,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院系专业截至2019年9月,兰州工业学院开设13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31个、专科专业13个。师资力量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共有教职工646人,专任教师529人,高级职称教师264人,其中教授6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56人,其中博士68人。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3支,省领军人才1名,省“园丁奖”11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优秀专家1名,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3名,省师德标兵3名,省“技术能手”2名。质量工程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于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厅级教学成果奖37项;建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特色专业2个。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视觉传达设计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机械电子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0月,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际交流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先后与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斯洛文尼亚、瑞士、古巴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在校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开展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研修项目,有近百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交流讲学;开展与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的交流合作;发起成立并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科研平台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建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基地1个、6个校级研究所。科研成就截至2016年4月12日,学校获各类课题立项27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项目立项5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励87项,其中,甘肃省科技进步奖7项。取得专利45项。学校教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2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31篇。馆藏资源截至2020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为95万册,购置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平台、联图随书光盘发布系统、汇文馆藏书目数据库、书香校园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中科UMajor大学专业课学习数据库、博看人文期刊数据库、中国历代馆藏书画数字资源库、百度文库、智云服务平台(外文)等17个数据库和电子图书29万册。学术期刊《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州工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3年,自2009年改为双月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2269,国内统一刊号CN62-1209/Z。主要刊登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论文和有价值的社科类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科技开发与应用、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企业管理研究、社科论坛、图书馆建设等。《兰州工业学院学报》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颁发的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特色期刊及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优秀学报等14个奖项,每年被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单位订购收藏,同时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收录,由《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信息机构全文收录并上网。校徽校徽以“兰”的艺术图案为标志,形似展翅飞翔。1942是建校时间。校徽整体是红色为主色调,象征充满希望、热烈奔放的大学气息。校徽外环是兰州工业学院的繁体字和其英文名称。校训开物成务、启智求真开物成务出自《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开:开通,了解;务:事务。通晓万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开物:通晓万物的道理,与“启智”相对;成务:办成各种事情,与“求真”相对;整体意义跟“实事求是”接近。

兰州工业学院在哪

今年省内的是 7013

在报考的那本书里面有,学校代号7020,位置在该书的第284页。

  • 索引序列
  • 钦州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手机版
  • 钦州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
  • 贺州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手机版
  • 钦州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官网首页登录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