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2020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2020

发布时间: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2020

学校大力推进重点学科的突破、优势学科的跨越、支撑学科的崛起、新兴学科的培育,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金融学科群。学校现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及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41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75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6个硕士专业学位),32个本科专业,27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国内唯一以“中国”冠名的国家级金融研究机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金融创新实验教学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以及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教学与科研机构。学校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战略主题,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主线,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着力重点,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 国内第一个经济学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07月22日,由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联合组建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经济学协同创新中心,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现代经济学为协同枢纽,提升现代经济学协同创新能力。“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由三所高校的经济学院共同打造,集聚国家统计局、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美联储、法国图卢兹大学等已达成初步意向的协同单位的创新资源,凝聚海内外的研究力量,促进学科与学科的协同、国内与国际的协同、理论与实践的协同,破解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为中国重大经济决策提供研究建议,为国家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经济学人才,打造国家急需的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国内第一个金融类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8月25日,由西南财经大学牵头,国家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及武汉大学等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在成都宣布成立。中心基于国际政治经济重构,瞄准国家金融改革发展急需破解的重大问题,发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和中国人民大学相关学科综合优势,整合国内外高校、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新资源,探索重大金融问题协同研究、拔尖创新金融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和机制,促进新的交叉学科的产生,为我国经济和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政策支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政策和金融理论研究中心、金融人才培养基地、金融文化传播阵地。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充分发挥金融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优势,着力研究国 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繁荣经济科学、服务金融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的研究特色。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经济与管理研究院(RIEM)、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科研成果19000余项,完成了400余项 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以及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横向应用课题,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标项目数量位居全国财经院校前茅。教师及研究人员出版的成果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学校出版社连续6年3届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良好出版社”和教育部授予的全国“先进高校出版社”。《经济学家》杂志是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跻身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和“双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两刊连续三届均入选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学校是西部地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每年都要举办和承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学校举办的一年一度 “中国金融论坛”、“海峡两岸会计、统计、金融学术研讨会”、“中德货币政策研讨会”、“香港经济学年会”、“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中国研讨会”等重要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经济学家》期刊:学术质量排名全国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期刊第二。《财经科学》期刊:2008年全文转载量(率)排名经济学类期刊第8位。

《经济研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经济学动态》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财贸经济》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经济管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金融研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学会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8号华融大厦 100037《财政研究》国家财政部、中国财政学会 北京市复兴门外三里河财政部内 100820《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31号 100080《经济科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中关村北京大学法学楼四层 100871《财经研究》上海市武东路321号乙/200434,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财经科学》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光华村 610074《财经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黑石礁 116025《管理评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学院 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100039《南开管理评论》南开大学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经济学院大楼1011室 300071《中国经济问题》厦门大学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 361000《经济评论》武汉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 武汉大学 430072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

有的,叫中共西南财经大学委员会校报,简称西南财大报,也许你们没收到,就误以为没有学报了。

期刊名称:财经科学 ((原名《四川财经学院学报》 ,1984 年改现名)主办单位:西南财经大学期刊名称:经济学家主办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社会科学学术基金会财经科学 就是 西南财经大学的学报。四川财经学院,在1985年更名为 西南财经大学

那种东西每次都是学生会发完,就被拿来吃饭时垫桌子了

学习好 品德高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表

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学术期刊、CN类期刊、ISSN期刊等,这些类别之间有交叉关系。具体论文发表资讯,你可以去找壹品优刊网看!

期刊名称:财经科学 ((原名《四川财经学院学报》 ,1984 年改现名)主办单位:西南财经大学期刊名称:经济学家主办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社会科学学术基金会财经科学 就是 西南财经大学的学报。四川财经学院,在1985年更名为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2021

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学报的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首先,应该是全日制其次,详情请看招生部分信息本年度拟招收博士研究生人数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含专项计划)。 特别提示:拟招生人数仅作参考,实际录取时将根据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做相应调整。三、招生专业详见《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制根据专业不同分为3年或4年(详见招生专业目录),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在职攻读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五、报考条件(一)统一考试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3.遵纪守法,品行端正;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5.学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3)具备研究生同等学力,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获得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后,有6年及以上工作实践经历;获得CET—6合格证书或成绩达到426分(其它语种应达到相应水平);已在CSSCI期刊公开发表2篇论文,并经认定达到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经学校审查合格。 (二)直接攻博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的1、2、3、4的要求; 2.符合《西南财经大学2021级推免生(含直博生)接收工作通知》规定的报考要求。(三)硕博连读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的1、2、3、4的要求; 2.本校全日制学术学位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不含单独考试、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硕博贯通研究生; 3.学分绩点3.0以上,无重修或补考记录; 4.外语成绩优秀、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 5.报考为“全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6.符合报考培养单位提出的其他要求。详见《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硕博连读申请条件汇总表》。(部分资料来源于圣才考研网)

学校大力推进重点学科的突破、优势学科的跨越、支撑学科的崛起、新兴学科的培育,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金融学科群。学校现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及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41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75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6个硕士专业学位),32个本科专业,27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国内唯一以“中国”冠名的国家级金融研究机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金融创新实验教学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以及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教学与科研机构。学校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战略主题,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主线,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着力重点,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 国内第一个经济学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07月22日,由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联合组建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经济学协同创新中心,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现代经济学为协同枢纽,提升现代经济学协同创新能力。“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由三所高校的经济学院共同打造,集聚国家统计局、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美联储、法国图卢兹大学等已达成初步意向的协同单位的创新资源,凝聚海内外的研究力量,促进学科与学科的协同、国内与国际的协同、理论与实践的协同,破解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为中国重大经济决策提供研究建议,为国家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经济学人才,打造国家急需的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国内第一个金融类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8月25日,由西南财经大学牵头,国家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及武汉大学等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在成都宣布成立。中心基于国际政治经济重构,瞄准国家金融改革发展急需破解的重大问题,发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和中国人民大学相关学科综合优势,整合国内外高校、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新资源,探索重大金融问题协同研究、拔尖创新金融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和机制,促进新的交叉学科的产生,为我国经济和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政策支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政策和金融理论研究中心、金融人才培养基地、金融文化传播阵地。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充分发挥金融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优势,着力研究国 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繁荣经济科学、服务金融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的研究特色。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经济与管理研究院(RIEM)、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科研成果19000余项,完成了400余项 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以及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横向应用课题,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标项目数量位居全国财经院校前茅。教师及研究人员出版的成果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学校出版社连续6年3届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良好出版社”和教育部授予的全国“先进高校出版社”。《经济学家》杂志是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跻身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和“双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两刊连续三届均入选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学校是西部地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每年都要举办和承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学校举办的一年一度 “中国金融论坛”、“海峡两岸会计、统计、金融学术研讨会”、“中德货币政策研讨会”、“香港经济学年会”、“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中国研讨会”等重要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经济学家》期刊:学术质量排名全国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期刊第二。《财经科学》期刊:2008年全文转载量(率)排名经济学类期刊第8位。

期刊名称:财经科学 ((原名《四川财经学院学报》 ,1984 年改现名)主办单位:西南财经大学期刊名称:经济学家主办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社会科学学术基金会财经科学 就是 西南财经大学的学报。四川财经学院,在1985年更名为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2018

期刊名称:财经科学 ((原名《四川财经学院学报》 ,1984 年改现名)主办单位:西南财经大学期刊名称:经济学家主办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社会科学学术基金会财经科学 就是 西南财经大学的学报。四川财经学院,在1985年更名为 西南财经大学

学习好 品德高

《经济研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经济学动态》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财贸经济》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经济管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金融研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学会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8号华融大厦 100037《财政研究》国家财政部、中国财政学会 北京市复兴门外三里河财政部内 100820《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31号 100080《经济科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中关村北京大学法学楼四层 100871《财经研究》上海市武东路321号乙/200434,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财经科学》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光华村 610074《财经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黑石礁 116025《管理评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学院 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100039《南开管理评论》南开大学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经济学院大楼1011室 300071《中国经济问题》厦门大学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 361000《经济评论》武汉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 武汉大学 430072

  • 索引序列
  •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2020
  •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
  •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表
  •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2021
  •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2018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