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纺织学报论文格式字体多大

纺织学报论文格式字体多大

发布时间:

纺织学报论文格式字体多大

商务英语本科毕业论文选自己熟悉的方向写啊,莫文网很多商务英语相关论文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需求分析——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案例教学”介入任务与“自然阅读”任务对商务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顺应理论框架下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运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开发混合式学习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综合教材的评估与分析“功能加忠诚”模式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商务英语写作能力量表研究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研究——无锡师范学校的个案研究基于ESP需求分析的高职电子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以西安高新科技学院为例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信函名词化的研究需求导向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模块的重构——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个案合作学习法在高职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隐喻理论在高职商务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商务英语综合教材评估标准研究高职商务英语的需求分析案例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动机理论的商务英语教学研究顺应论视角下商务英语信函中委婉语的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之应用研究——以高职英语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为例商务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实验研究一项基于体验教学的国贸专业商务英语教学研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实训项目效用研究商务英语谈判中模糊语语用功能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能力本位课程设计研究——以川外重庆南方翻译学院为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分析——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功能角度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企业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及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商务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_asp?article_id=516

纺织材料生态化及其发展趋势摘 要:从采用绿色原料、利用生物技术和开发可降解纤维3方面,综述了纺织材料生态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循环材料开发和使用是纺织生态材料发展的趋势。关键词:纺织材料;绿色;生态化;趋势目前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下,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研究既不影响生态环境,又能利用生态资源的新型纤维。并提出纺织用材料必须经过毒理学测试,具有相应标志,符合环保、生态、人体健康要求。纺织材料生态化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发展方向。采用绿色原料开发生态纤维,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可降解纤维,选择节约资源、可回收利用纤维原料已成为目前纺织生态材料发展的趋势[1~2]。1 采用绿色原料开发生态纤维利用绿色原料开发生态纤维已成为获得生态型纺织材料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开发热点。从食用的香蕉、小麦、大豆、玉米、牛奶、虾、蟹等到木材、昆虫、蜘蛛都成为了生态纤维材料的来源。现今的绿色原料包括原生态自然物质,以自然物质为基础的提炼物及原有纤维的再加工产物3种[3]。1·1 利用原生态自然物开发生态纤维自然界中原生态的物质即常规的天然纤维,以其自然本色和环保特性赢得人们喜爱。但天然纤维并非完全无毒,如天然纤维在生长过程中所施用的化肥及杀虫剂等化学药品是有害物质进入的主要途径。目前生态天然纤维主要致力于开发对杀虫剂和除草剂较少依赖的天然纤维和新型绿色纤维,如有机棉、有机麻等。同时许多新型原生态的纤维原料如木棉、菠萝叶纤维、香蕉茎纤维、竹纤维等生态纤维也在积极的开发与应用中。发现更多的天然纤维材料,进一步扩大天然纤维的可利用性,使天然纤维材料的发展日益扩大是当前利用原生态的自然物质开发生态纤维的主要研究方向[4~5]。1·2 用自然物的提取物开发再生生态性纤维直接取自天然高分子物质,以自然物质为基础的提取物可形成绿色环保纤维,如Tencel、Modal、大豆蛋白纤维、牛奶、海藻酸钠纤维、甲壳素纤维、竹浆纤维等。这些纤维多属于再生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类,纤维本身主要由纤维素或蛋白质组成,易生物降解,符合环保要求。有关再生生态纤维方面的研究较早也较多,许多纤维的开发和应用也较成熟[6]。如甲壳素纤维,所用甲壳质广泛存在于虾、蟹等水产品和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的外壳中,也存在于菌类、藻类的细胞壁中。甲壳质纤维是一种可降解的环保型动物纤维素纤维,废弃后可被微生物分解。这种纤维具有生物活性,有良好的吸附性、粘结性、抗菌性和治伤性能。它是自然界唯一带正电荷的动物纤维,对危害人体的大肠菌杆、金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适合制造特殊的医用功能纤维产品。此外,近年开发的新型蛋白复合蚕蛹蛋白粘胶长丝纤维,利用与粘胶纺丝原液共混,纤维素形成芯部,蛋白质集中于表面,构成分子上的稳定结合,形成具有特定皮芯结构的蛹蛋白粘胶皮芯复合长丝。纤维中蛋白质含量为10%~20%左右,纤维与皮肤的亲合性好,保健功能显著[7~8]。1·3 利用原有纤维的再加工开发生态性纺织材料采用自然原料通过高分子化学合成的方法可加工、生产生态纤维材料,如聚乳酸纤维(PLA)、聚羟基乙酸纤维(PGA),及它们的聚合纤维(PLGA)。这些纤维原料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使用过程安全。纤维开发途径包括微生物合成生态纤维和化学合成高分子生态材料。由微生物合成的聚羟基链烷酸酯、短梗霉多糖、功能蛋白高分子等都可以纺制成纤维。另外,微生物还可直接用于生产可生物降解的纤维。如短梗霉多糖(Pullulan)纤维就是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由出芽短梗霉产生的一种胞外水溶性多糖(由麦芽三糖1,6键接形成的聚合物)合成,其强度和硬度等物理性质与聚苯乙烯相当。Pullulan纤维具有平滑、透明、光泽好、强度高(与尼纶相当)、无毒、无味、无色、能生物降解的特点,适合作手术缝合线和医用敷料。还可利用多糖液中培养出的细菌(膜醋菌)获得直径大于40 nm的生物纤维丝条,用微菌类霉菌体合成支化营养菌丝或长度达几厘米的由孢子囊柄组成的丝条,分离纯化后丝条能够织成无纺布,用于湿法无纺布的过滤材料[9]。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将天然物质通过化学加工方法合成,如美国杜邦公司2000年10月投产的索罗那(Sorona)纤维就是以玉米为原料的全新多聚体化合物。其纤维制品在舒适、耐磨、弹性、抗皱、防护等性能方面,大大优于现有的化纤制品。制成的人造皮革更柔软,更似真皮,且可回收再利用,为重要的环保产品。还有以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原料发酵成乳酸再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乳酸纤维(PLA)等[10]。2 运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开发生态纺织材料将现代生物技术巧妙地用于纺织纤维的开发,不仅能有效地改进现有纺织原料的不足,还可根据需要开发出适合纺织生产的新型纺织纤维,为纺织原料研发开辟新的途径。天然彩色棉纤维是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改性技术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棉花品种,通过将彩色基因移植到白棉DNA中而获得。彩棉产品省去染色、印花等工序,减少了加工污水的排放和能源消耗,实现了从纤维生长到纺织成衣全过程的“零污染”。利用基因改性技术可生产抗虫棉,避免农药对环境及棉本身造成危害。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将苏芸金杆菌的毒蛋白基因转入棉细胞内,培育出了十多个抗虫棉品种,能产生一种对抗鳞翅目昆虫的毒素,抗棉铃虫能力达80%以上。此外,转基因抗蚜虫棉、转基因抗虫抗病棉也相继培育成功,已在我国实验推广[11]。利用现代生物、基因工程技术还可向棉纤维中引入其他成分,形成天然多成分棉,改善棉纤维的性能。如利用在棉纤维中腔内具有可生物降解的聚酯内芯来生产天然的涤棉混合纤维,或引入动物纤维蛋白,从而形成含动物纤维的天然多成分棉,对改善棉纤维自身的不足,提高棉纤维的性能有很大贡献[12]。五彩丝、彩色羊毛的取得主要靠蚕的基因突变。利用染色体技术把需要的基因组合输入家蚕体内,培育出能吐彩丝的新蚕种。选择合适的彩色基因导入绵羊体内,也可培育出具有天然色彩的彩色羊毛[13]。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还可扩大纤维的生产。例如,蜘蛛丝因具有超高强力是开发高强织物的理想原料,但如何获得大量的蜘蛛丝来满足纺织生产的需要就成了产品开发过程的难题。为此,加拿大Nexia公司将从蜘蛛丝蛋白中分离出的有关基因转入奶牛和山羊的乳腺细胞中,从其分泌的乳液中获得经过重组的蜘蛛丝蛋白,并从中提取到与蜘蛛丝性能相似的丝蛋白纤维。此外,还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从蜘蛛丝蛋白中分离出有关基因,人工重组到可以用发酵法大量生产蛋白质的诸如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微生物体内,在其细胞中产生蜘蛛丝蛋白[14~15]。3 可生物降解材料开发可生物降解纤维是指在一定时间和适当的自然条件下能够被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等)或其分泌物在醇或化学分解作用下发生降解的纤维。可生物降解纤维制成的纺织品,通常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对环境无害的物质,是理想的石油类纤维材料替代品。降解采用的方法有堆肥降解、土地埋入降解、在活性污泥中降解、海水浸渍降解,以及在聚合物中通过添加组分进行共聚来加速降解等。目前美、欧、日对可生物降解纤维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16]。常见的天然纤维及目前研究较多的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淀粉纤维等都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而合成纤维可降解中较大的一类是水溶性聚合物,它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水中能溶解或溶胀形成溶液或分散液,其分子链上一般含有一定数量的强亲水基团(如羧基、羟基、氨基、醚基和酞胺基等)。常见的生物降解性合成高分子有聚乙烯醇(PVA)、聚丙二醇(PPG)和聚乙二醇(PEG)等。聚乙烯醇(PVA)是人们最熟悉的水溶性高聚物,它在纤维和纤维改性及制作膜材料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Planet Packaging Technologies公司用PEG共混制造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美国Air Product & Chemical公司也开发了一种商品名为Vinex的材料,它是由聚乙烯醇和聚烯烃、丙烯酸酯接枝聚合而成,材料具有可降解性[17-18]。另一类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物质经化学加工形成的合成纤维,如聚乳酸纤维(PLA),虽为合成纤维,但其原料来源于地球上不断再生而取之不竭的农作物,其废弃物埋入土中后,在土壤和水中微生物作用下大约经过1~2年时间,纤维可被完全分解为CO2和H2O从而发生降解[19]。虽然可降解纤维材料的开发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研究进行得还很不够,也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可生物降解功能纤维需求的增长,可以预见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的涌现下,可生物降解纤维将会被更广泛地应用[20~21]。4 生态材料的发展趋势循环材料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在主产业链上向前、向后延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使所用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节约生态资源。现代纺织要求材料可循环、再生,产业发展可持续,因此,循环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应是未来生态材料发展的趋势。最近日本提出了“完全循环型”新概念,要求彻底实现纤维从原料使用到最终制品回收全过程完全循环。吉玛公司、杜邦公司对聚酯等装置也提出了“全循环”概念[22]。天然纤维材料是地球上巨大的再生性生物高分子资源,作为“从自然产生又回到自然”的资源循环型材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人造纤维材料作为传统的纺织材料,其原料多为天然可再生的非石油资源(木、棉、亚麻、竹、麦杆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合成纤维多为石油化合物,而石油属原生资源,且常规合成纤维具有不可再生、不可降解性。目前合成纤维如何进行回收再生是生态材料研究的重点,也是治理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促进合成材料循环使用的一种最积极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已开发了有回收聚合物、纤维的原料再循环和回收单体的化学再循环系统[23~25]。回归自然、适应环境是纺织材料总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纺织材料的发展为保护生存环境,实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符合21世纪绿色环保型时代的要求。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可认为未来的纺织工业将是绿色生态工业。参考文献:[1] 吴湘济,沈 晶纺织工业绿色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12):298-[2] 黄 猛我国绿色纺织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棉纺织技术,2000,(2):31-[3] 甘应近,白 越,等绿色纺织品的现状与展望[J]纺织学报,2003,(6):93-[4] Peter F Greenwood,CHow green are cotton and linen?[J]xtiles,1999,(3)[5] 付群锋浅谈新世纪纺织面料的发展趋势[J]印染,2000,(7):49-[6] A P Aneja,等21世纪的纤维[J]国外纺织技术,2000,(1):1-[7] 李晓燕生态纺织纤维的性能与应用[J]棉纺织技术,2002,(11):

除了以上两位所说的注意点外我想补充以下:1、格式问题,论文一般要求的格式比较严格,如字体,字号,并且中英文的字体不同,具体的请 下载一些论文模板参考。2、表格的名称,图的名称的摆放的位置要注意3、字数的限制,如摘要的限制,4、参考文献一定要在论文中注明。5、其他的问题应该结合具体的学术问题讨论

纺织学报论文格式字体

我也是,现在退修状态一个月了,迟迟没有改变,我也不敢催

纺织材料生态化及其发展趋势摘 要:从采用绿色原料、利用生物技术和开发可降解纤维3方面,综述了纺织材料生态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循环材料开发和使用是纺织生态材料发展的趋势。关键词:纺织材料;绿色;生态化;趋势目前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下,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研究既不影响生态环境,又能利用生态资源的新型纤维。并提出纺织用材料必须经过毒理学测试,具有相应标志,符合环保、生态、人体健康要求。纺织材料生态化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发展方向。采用绿色原料开发生态纤维,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可降解纤维,选择节约资源、可回收利用纤维原料已成为目前纺织生态材料发展的趋势[1~2]。1 采用绿色原料开发生态纤维利用绿色原料开发生态纤维已成为获得生态型纺织材料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开发热点。从食用的香蕉、小麦、大豆、玉米、牛奶、虾、蟹等到木材、昆虫、蜘蛛都成为了生态纤维材料的来源。现今的绿色原料包括原生态自然物质,以自然物质为基础的提炼物及原有纤维的再加工产物3种[3]。1·1 利用原生态自然物开发生态纤维自然界中原生态的物质即常规的天然纤维,以其自然本色和环保特性赢得人们喜爱。但天然纤维并非完全无毒,如天然纤维在生长过程中所施用的化肥及杀虫剂等化学药品是有害物质进入的主要途径。目前生态天然纤维主要致力于开发对杀虫剂和除草剂较少依赖的天然纤维和新型绿色纤维,如有机棉、有机麻等。同时许多新型原生态的纤维原料如木棉、菠萝叶纤维、香蕉茎纤维、竹纤维等生态纤维也在积极的开发与应用中。发现更多的天然纤维材料,进一步扩大天然纤维的可利用性,使天然纤维材料的发展日益扩大是当前利用原生态的自然物质开发生态纤维的主要研究方向[4~5]。1·2 用自然物的提取物开发再生生态性纤维直接取自天然高分子物质,以自然物质为基础的提取物可形成绿色环保纤维,如Tencel、Modal、大豆蛋白纤维、牛奶、海藻酸钠纤维、甲壳素纤维、竹浆纤维等。这些纤维多属于再生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类,纤维本身主要由纤维素或蛋白质组成,易生物降解,符合环保要求。有关再生生态纤维方面的研究较早也较多,许多纤维的开发和应用也较成熟[6]。如甲壳素纤维,所用甲壳质广泛存在于虾、蟹等水产品和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的外壳中,也存在于菌类、藻类的细胞壁中。甲壳质纤维是一种可降解的环保型动物纤维素纤维,废弃后可被微生物分解。这种纤维具有生物活性,有良好的吸附性、粘结性、抗菌性和治伤性能。它是自然界唯一带正电荷的动物纤维,对危害人体的大肠菌杆、金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适合制造特殊的医用功能纤维产品。此外,近年开发的新型蛋白复合蚕蛹蛋白粘胶长丝纤维,利用与粘胶纺丝原液共混,纤维素形成芯部,蛋白质集中于表面,构成分子上的稳定结合,形成具有特定皮芯结构的蛹蛋白粘胶皮芯复合长丝。纤维中蛋白质含量为10%~20%左右,纤维与皮肤的亲合性好,保健功能显著[7~8]。1·3 利用原有纤维的再加工开发生态性纺织材料采用自然原料通过高分子化学合成的方法可加工、生产生态纤维材料,如聚乳酸纤维(PLA)、聚羟基乙酸纤维(PGA),及它们的聚合纤维(PLGA)。这些纤维原料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使用过程安全。纤维开发途径包括微生物合成生态纤维和化学合成高分子生态材料。由微生物合成的聚羟基链烷酸酯、短梗霉多糖、功能蛋白高分子等都可以纺制成纤维。另外,微生物还可直接用于生产可生物降解的纤维。如短梗霉多糖(Pullulan)纤维就是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由出芽短梗霉产生的一种胞外水溶性多糖(由麦芽三糖1,6键接形成的聚合物)合成,其强度和硬度等物理性质与聚苯乙烯相当。Pullulan纤维具有平滑、透明、光泽好、强度高(与尼纶相当)、无毒、无味、无色、能生物降解的特点,适合作手术缝合线和医用敷料。还可利用多糖液中培养出的细菌(膜醋菌)获得直径大于40 nm的生物纤维丝条,用微菌类霉菌体合成支化营养菌丝或长度达几厘米的由孢子囊柄组成的丝条,分离纯化后丝条能够织成无纺布,用于湿法无纺布的过滤材料[9]。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将天然物质通过化学加工方法合成,如美国杜邦公司2000年10月投产的索罗那(Sorona)纤维就是以玉米为原料的全新多聚体化合物。其纤维制品在舒适、耐磨、弹性、抗皱、防护等性能方面,大大优于现有的化纤制品。制成的人造皮革更柔软,更似真皮,且可回收再利用,为重要的环保产品。还有以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原料发酵成乳酸再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乳酸纤维(PLA)等[10]。2 运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开发生态纺织材料将现代生物技术巧妙地用于纺织纤维的开发,不仅能有效地改进现有纺织原料的不足,还可根据需要开发出适合纺织生产的新型纺织纤维,为纺织原料研发开辟新的途径。天然彩色棉纤维是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改性技术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棉花品种,通过将彩色基因移植到白棉DNA中而获得。彩棉产品省去染色、印花等工序,减少了加工污水的排放和能源消耗,实现了从纤维生长到纺织成衣全过程的“零污染”。利用基因改性技术可生产抗虫棉,避免农药对环境及棉本身造成危害。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将苏芸金杆菌的毒蛋白基因转入棉细胞内,培育出了十多个抗虫棉品种,能产生一种对抗鳞翅目昆虫的毒素,抗棉铃虫能力达80%以上。此外,转基因抗蚜虫棉、转基因抗虫抗病棉也相继培育成功,已在我国实验推广[11]。利用现代生物、基因工程技术还可向棉纤维中引入其他成分,形成天然多成分棉,改善棉纤维的性能。如利用在棉纤维中腔内具有可生物降解的聚酯内芯来生产天然的涤棉混合纤维,或引入动物纤维蛋白,从而形成含动物纤维的天然多成分棉,对改善棉纤维自身的不足,提高棉纤维的性能有很大贡献[12]。五彩丝、彩色羊毛的取得主要靠蚕的基因突变。利用染色体技术把需要的基因组合输入家蚕体内,培育出能吐彩丝的新蚕种。选择合适的彩色基因导入绵羊体内,也可培育出具有天然色彩的彩色羊毛[13]。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还可扩大纤维的生产。例如,蜘蛛丝因具有超高强力是开发高强织物的理想原料,但如何获得大量的蜘蛛丝来满足纺织生产的需要就成了产品开发过程的难题。为此,加拿大Nexia公司将从蜘蛛丝蛋白中分离出的有关基因转入奶牛和山羊的乳腺细胞中,从其分泌的乳液中获得经过重组的蜘蛛丝蛋白,并从中提取到与蜘蛛丝性能相似的丝蛋白纤维。此外,还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从蜘蛛丝蛋白中分离出有关基因,人工重组到可以用发酵法大量生产蛋白质的诸如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微生物体内,在其细胞中产生蜘蛛丝蛋白[14~15]。3 可生物降解材料开发可生物降解纤维是指在一定时间和适当的自然条件下能够被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等)或其分泌物在醇或化学分解作用下发生降解的纤维。可生物降解纤维制成的纺织品,通常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对环境无害的物质,是理想的石油类纤维材料替代品。降解采用的方法有堆肥降解、土地埋入降解、在活性污泥中降解、海水浸渍降解,以及在聚合物中通过添加组分进行共聚来加速降解等。目前美、欧、日对可生物降解纤维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16]。常见的天然纤维及目前研究较多的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淀粉纤维等都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而合成纤维可降解中较大的一类是水溶性聚合物,它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水中能溶解或溶胀形成溶液或分散液,其分子链上一般含有一定数量的强亲水基团(如羧基、羟基、氨基、醚基和酞胺基等)。常见的生物降解性合成高分子有聚乙烯醇(PVA)、聚丙二醇(PPG)和聚乙二醇(PEG)等。聚乙烯醇(PVA)是人们最熟悉的水溶性高聚物,它在纤维和纤维改性及制作膜材料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Planet Packaging Technologies公司用PEG共混制造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美国Air Product & Chemical公司也开发了一种商品名为Vinex的材料,它是由聚乙烯醇和聚烯烃、丙烯酸酯接枝聚合而成,材料具有可降解性[17-18]。另一类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物质经化学加工形成的合成纤维,如聚乳酸纤维(PLA),虽为合成纤维,但其原料来源于地球上不断再生而取之不竭的农作物,其废弃物埋入土中后,在土壤和水中微生物作用下大约经过1~2年时间,纤维可被完全分解为CO2和H2O从而发生降解[19]。虽然可降解纤维材料的开发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研究进行得还很不够,也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可生物降解功能纤维需求的增长,可以预见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的涌现下,可生物降解纤维将会被更广泛地应用[20~21]。4 生态材料的发展趋势循环材料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在主产业链上向前、向后延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使所用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节约生态资源。现代纺织要求材料可循环、再生,产业发展可持续,因此,循环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应是未来生态材料发展的趋势。最近日本提出了“完全循环型”新概念,要求彻底实现纤维从原料使用到最终制品回收全过程完全循环。吉玛公司、杜邦公司对聚酯等装置也提出了“全循环”概念[22]。天然纤维材料是地球上巨大的再生性生物高分子资源,作为“从自然产生又回到自然”的资源循环型材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人造纤维材料作为传统的纺织材料,其原料多为天然可再生的非石油资源(木、棉、亚麻、竹、麦杆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合成纤维多为石油化合物,而石油属原生资源,且常规合成纤维具有不可再生、不可降解性。目前合成纤维如何进行回收再生是生态材料研究的重点,也是治理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促进合成材料循环使用的一种最积极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已开发了有回收聚合物、纤维的原料再循环和回收单体的化学再循环系统[23~25]。回归自然、适应环境是纺织材料总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纺织材料的发展为保护生存环境,实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符合21世纪绿色环保型时代的要求。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可认为未来的纺织工业将是绿色生态工业。参考文献:[1] 吴湘济,沈 晶纺织工业绿色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12):298-[2] 黄 猛我国绿色纺织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棉纺织技术,2000,(2):31-[3] 甘应近,白 越,等绿色纺织品的现状与展望[J]纺织学报,2003,(6):93-[4] Peter F Greenwood,CHow green are cotton and linen?[J]xtiles,1999,(3)[5] 付群锋浅谈新世纪纺织面料的发展趋势[J]印染,2000,(7):49-[6] A P Aneja,等21世纪的纤维[J]国外纺织技术,2000,(1):1-[7] 李晓燕生态纺织纤维的性能与应用[J]棉纺织技术,2002,(11):

纺织学报论文格式字体大小

纺织材料生态化及其发展趋势摘 要:从采用绿色原料、利用生物技术和开发可降解纤维3方面,综述了纺织材料生态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循环材料开发和使用是纺织生态材料发展的趋势。关键词:纺织材料;绿色;生态化;趋势目前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下,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研究既不影响生态环境,又能利用生态资源的新型纤维。并提出纺织用材料必须经过毒理学测试,具有相应标志,符合环保、生态、人体健康要求。纺织材料生态化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发展方向。采用绿色原料开发生态纤维,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可降解纤维,选择节约资源、可回收利用纤维原料已成为目前纺织生态材料发展的趋势[1~2]。1 采用绿色原料开发生态纤维利用绿色原料开发生态纤维已成为获得生态型纺织材料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开发热点。从食用的香蕉、小麦、大豆、玉米、牛奶、虾、蟹等到木材、昆虫、蜘蛛都成为了生态纤维材料的来源。现今的绿色原料包括原生态自然物质,以自然物质为基础的提炼物及原有纤维的再加工产物3种[3]。1·1 利用原生态自然物开发生态纤维自然界中原生态的物质即常规的天然纤维,以其自然本色和环保特性赢得人们喜爱。但天然纤维并非完全无毒,如天然纤维在生长过程中所施用的化肥及杀虫剂等化学药品是有害物质进入的主要途径。目前生态天然纤维主要致力于开发对杀虫剂和除草剂较少依赖的天然纤维和新型绿色纤维,如有机棉、有机麻等。同时许多新型原生态的纤维原料如木棉、菠萝叶纤维、香蕉茎纤维、竹纤维等生态纤维也在积极的开发与应用中。发现更多的天然纤维材料,进一步扩大天然纤维的可利用性,使天然纤维材料的发展日益扩大是当前利用原生态的自然物质开发生态纤维的主要研究方向[4~5]。1·2 用自然物的提取物开发再生生态性纤维直接取自天然高分子物质,以自然物质为基础的提取物可形成绿色环保纤维,如Tencel、Modal、大豆蛋白纤维、牛奶、海藻酸钠纤维、甲壳素纤维、竹浆纤维等。这些纤维多属于再生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类,纤维本身主要由纤维素或蛋白质组成,易生物降解,符合环保要求。有关再生生态纤维方面的研究较早也较多,许多纤维的开发和应用也较成熟[6]。如甲壳素纤维,所用甲壳质广泛存在于虾、蟹等水产品和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的外壳中,也存在于菌类、藻类的细胞壁中。甲壳质纤维是一种可降解的环保型动物纤维素纤维,废弃后可被微生物分解。这种纤维具有生物活性,有良好的吸附性、粘结性、抗菌性和治伤性能。它是自然界唯一带正电荷的动物纤维,对危害人体的大肠菌杆、金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适合制造特殊的医用功能纤维产品。此外,近年开发的新型蛋白复合蚕蛹蛋白粘胶长丝纤维,利用与粘胶纺丝原液共混,纤维素形成芯部,蛋白质集中于表面,构成分子上的稳定结合,形成具有特定皮芯结构的蛹蛋白粘胶皮芯复合长丝。纤维中蛋白质含量为10%~20%左右,纤维与皮肤的亲合性好,保健功能显著[7~8]。1·3 利用原有纤维的再加工开发生态性纺织材料采用自然原料通过高分子化学合成的方法可加工、生产生态纤维材料,如聚乳酸纤维(PLA)、聚羟基乙酸纤维(PGA),及它们的聚合纤维(PLGA)。这些纤维原料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使用过程安全。纤维开发途径包括微生物合成生态纤维和化学合成高分子生态材料。由微生物合成的聚羟基链烷酸酯、短梗霉多糖、功能蛋白高分子等都可以纺制成纤维。另外,微生物还可直接用于生产可生物降解的纤维。如短梗霉多糖(Pullulan)纤维就是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由出芽短梗霉产生的一种胞外水溶性多糖(由麦芽三糖1,6键接形成的聚合物)合成,其强度和硬度等物理性质与聚苯乙烯相当。Pullulan纤维具有平滑、透明、光泽好、强度高(与尼纶相当)、无毒、无味、无色、能生物降解的特点,适合作手术缝合线和医用敷料。还可利用多糖液中培养出的细菌(膜醋菌)获得直径大于40 nm的生物纤维丝条,用微菌类霉菌体合成支化营养菌丝或长度达几厘米的由孢子囊柄组成的丝条,分离纯化后丝条能够织成无纺布,用于湿法无纺布的过滤材料[9]。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将天然物质通过化学加工方法合成,如美国杜邦公司2000年10月投产的索罗那(Sorona)纤维就是以玉米为原料的全新多聚体化合物。其纤维制品在舒适、耐磨、弹性、抗皱、防护等性能方面,大大优于现有的化纤制品。制成的人造皮革更柔软,更似真皮,且可回收再利用,为重要的环保产品。还有以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原料发酵成乳酸再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乳酸纤维(PLA)等[10]。2 运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开发生态纺织材料将现代生物技术巧妙地用于纺织纤维的开发,不仅能有效地改进现有纺织原料的不足,还可根据需要开发出适合纺织生产的新型纺织纤维,为纺织原料研发开辟新的途径。天然彩色棉纤维是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改性技术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棉花品种,通过将彩色基因移植到白棉DNA中而获得。彩棉产品省去染色、印花等工序,减少了加工污水的排放和能源消耗,实现了从纤维生长到纺织成衣全过程的“零污染”。利用基因改性技术可生产抗虫棉,避免农药对环境及棉本身造成危害。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将苏芸金杆菌的毒蛋白基因转入棉细胞内,培育出了十多个抗虫棉品种,能产生一种对抗鳞翅目昆虫的毒素,抗棉铃虫能力达80%以上。此外,转基因抗蚜虫棉、转基因抗虫抗病棉也相继培育成功,已在我国实验推广[11]。利用现代生物、基因工程技术还可向棉纤维中引入其他成分,形成天然多成分棉,改善棉纤维的性能。如利用在棉纤维中腔内具有可生物降解的聚酯内芯来生产天然的涤棉混合纤维,或引入动物纤维蛋白,从而形成含动物纤维的天然多成分棉,对改善棉纤维自身的不足,提高棉纤维的性能有很大贡献[12]。五彩丝、彩色羊毛的取得主要靠蚕的基因突变。利用染色体技术把需要的基因组合输入家蚕体内,培育出能吐彩丝的新蚕种。选择合适的彩色基因导入绵羊体内,也可培育出具有天然色彩的彩色羊毛[13]。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还可扩大纤维的生产。例如,蜘蛛丝因具有超高强力是开发高强织物的理想原料,但如何获得大量的蜘蛛丝来满足纺织生产的需要就成了产品开发过程的难题。为此,加拿大Nexia公司将从蜘蛛丝蛋白中分离出的有关基因转入奶牛和山羊的乳腺细胞中,从其分泌的乳液中获得经过重组的蜘蛛丝蛋白,并从中提取到与蜘蛛丝性能相似的丝蛋白纤维。此外,还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从蜘蛛丝蛋白中分离出有关基因,人工重组到可以用发酵法大量生产蛋白质的诸如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微生物体内,在其细胞中产生蜘蛛丝蛋白[14~15]。3 可生物降解材料开发可生物降解纤维是指在一定时间和适当的自然条件下能够被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等)或其分泌物在醇或化学分解作用下发生降解的纤维。可生物降解纤维制成的纺织品,通常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对环境无害的物质,是理想的石油类纤维材料替代品。降解采用的方法有堆肥降解、土地埋入降解、在活性污泥中降解、海水浸渍降解,以及在聚合物中通过添加组分进行共聚来加速降解等。目前美、欧、日对可生物降解纤维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16]。常见的天然纤维及目前研究较多的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淀粉纤维等都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而合成纤维可降解中较大的一类是水溶性聚合物,它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水中能溶解或溶胀形成溶液或分散液,其分子链上一般含有一定数量的强亲水基团(如羧基、羟基、氨基、醚基和酞胺基等)。常见的生物降解性合成高分子有聚乙烯醇(PVA)、聚丙二醇(PPG)和聚乙二醇(PEG)等。聚乙烯醇(PVA)是人们最熟悉的水溶性高聚物,它在纤维和纤维改性及制作膜材料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Planet Packaging Technologies公司用PEG共混制造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美国Air Product & Chemical公司也开发了一种商品名为Vinex的材料,它是由聚乙烯醇和聚烯烃、丙烯酸酯接枝聚合而成,材料具有可降解性[17-18]。另一类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物质经化学加工形成的合成纤维,如聚乳酸纤维(PLA),虽为合成纤维,但其原料来源于地球上不断再生而取之不竭的农作物,其废弃物埋入土中后,在土壤和水中微生物作用下大约经过1~2年时间,纤维可被完全分解为CO2和H2O从而发生降解[19]。虽然可降解纤维材料的开发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研究进行得还很不够,也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可生物降解功能纤维需求的增长,可以预见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的涌现下,可生物降解纤维将会被更广泛地应用[20~21]。4 生态材料的发展趋势循环材料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在主产业链上向前、向后延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使所用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节约生态资源。现代纺织要求材料可循环、再生,产业发展可持续,因此,循环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应是未来生态材料发展的趋势。最近日本提出了“完全循环型”新概念,要求彻底实现纤维从原料使用到最终制品回收全过程完全循环。吉玛公司、杜邦公司对聚酯等装置也提出了“全循环”概念[22]。天然纤维材料是地球上巨大的再生性生物高分子资源,作为“从自然产生又回到自然”的资源循环型材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人造纤维材料作为传统的纺织材料,其原料多为天然可再生的非石油资源(木、棉、亚麻、竹、麦杆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合成纤维多为石油化合物,而石油属原生资源,且常规合成纤维具有不可再生、不可降解性。目前合成纤维如何进行回收再生是生态材料研究的重点,也是治理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促进合成材料循环使用的一种最积极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已开发了有回收聚合物、纤维的原料再循环和回收单体的化学再循环系统[23~25]。回归自然、适应环境是纺织材料总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纺织材料的发展为保护生存环境,实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符合21世纪绿色环保型时代的要求。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可认为未来的纺织工业将是绿色生态工业。参考文献:[1] 吴湘济,沈 晶纺织工业绿色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12):298-[2] 黄 猛我国绿色纺织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棉纺织技术,2000,(2):31-[3] 甘应近,白 越,等绿色纺织品的现状与展望[J]纺织学报,2003,(6):93-[4] Peter F Greenwood,CHow green are cotton and linen?[J]xtiles,1999,(3)[5] 付群锋浅谈新世纪纺织面料的发展趋势[J]印染,2000,(7):49-[6] A P Aneja,等21世纪的纤维[J]国外纺织技术,2000,(1):1-[7] 李晓燕生态纺织纤维的性能与应用[J]棉纺织技术,2002,(11):

就是你修改后再次提交上去审核。你可以看下这个流程:作者修改稿件(如为修改后再审稿件,需送专家复审),专业编辑审核稿件,作者上传定稿,收取版面费(编辑部发送邮件通知,邮寄发票),专业编辑加工稿件,主编审核稿件,外送排版,优先数字出版,责任编辑组纸版,编校,纸版印刷,邮寄。

或者把你所知道的杂志名称和投放联系方式给我可以吗 轻纺工业与技术,纺织学报、上海纺织科技、纺织导报、针织工业、以及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纺织大学论文格式字体多大

一般说来,各个学校对于论文格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且一般也会把论文格式以书面的格式发给学生,你没有拿到论文格式的书面要求么?没有的话,应该打电话给你的论文指导老师询问一下。摘录了一些基本要求,供你参考,希望在格式方面对你有帮助。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1、引言 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2 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论文主体部分字数6000-8000。 3 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并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 2、编写要求 1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mm,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为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3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页共×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4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5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1 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2 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题名页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申请学位者必须有) 目次页(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1 封面:封面格式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 2 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一般不宜超过30字。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题名页置于封面后,集资列示如下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三号黑体) 学 号(××××××××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三号黑体) 专 业(××××××××三号黑体) 年 级(××××××××三号黑体) (××××××××三号黑体)分校(学院)(××××××××三号黑体)工作站 3 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要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题名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4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5 目次页: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1、2等数字依次标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页。 5、主体部分 1 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开始。 2 序号 毕业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①×××××××××××××××××(用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1)×××××××××××××××××(用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用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3 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号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1、表2(式5)等。 4 注:论文中对某一问题、概念、观点等的简单解释、说明、评价、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现,可采用加注的形式。 注应编排序号,注的序号以同一页内出现的先后次序单独排序,用①、②、③……依次标示在需加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 注的说明文字以序号开头。注的具体说明文字列于同一页内的下端,与正文之间用一左对齐、占页面四分之一宽长度的横线分隔。 论文中以任何形式引用的资料,均须标出引用出处。 5 结论: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学位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4]……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如何写论文 写下自己的想法是完善它的好方法。你可能发现自己的想法在纸上会变成一团糟。 写作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当你越来越熟悉它的时候,就会很快了。如果你把它当作一种艺术,你就会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你也会遇到和其他作者一样的滞碍。这有很多原因,而且不一定能顺利解决。追求完美是一个原因。 记住:写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你发现所写的不是你开始想写的,写下粗稿,以后再修补。写粗稿可以理出自己的思想、渐渐进入状态。如果写不出全部内容,就写纲要,在容易写具体的内容时再补充。如果写不出来,就把想到的东西全部写出来,即使你觉得是垃圾。当你写出足够的内容,再编辑它们,转化成有意义的东西。另一个原因是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有序的写出来(in order)。你可能要从正文写起,最后在你知道你写的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再写简介。写作是很痛苦的事情,有时候一天只能写上一页。追求完美也可能导致对已经完美的文章无休止的修改润饰。这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把写作当作和人说话就行了。 写信也是练习的好方法。大多的文章也会因为风格很想给朋友的信件而易读(can be improved)。写日记也是很好的锻炼。这两种方法还有其他的好处。 无休止的修改格式而不是内容也是常犯的错误。要避免这种情况。 LaTex(附:CTex)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它自己有很多自定义的宏定义。你也可以利用别人类似的代码,许多站点(包括MIT)都维护有扩展库。 清楚自己想说什么。这是写清楚要的最难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写出笨拙的东西,不断的修补,就表明不清楚自己想说什么。一旦真正想说了,就说吧。 从每一段到整个文章都应该把最引人入胜的东西放在前面。让读者容易看到你写的东西(Make it easy for the reader to find out what you've done)。注意处理摘要(carefully craft the abstract)。确定(be sure)说出了你的好思想是什么。确定你自己知道这个思想是什么,然后想想怎么用几句话写出来。大篇的摘要说明文章是写什么的,说明有一个想法但没有说到底是什么。 不要大肆夸耀你自己做的事情。 你经常会发现自己写的句子或者段落不好,但不知道怎么修补。这是因为你自己进入了死胡同。你必须回去重写。这会随着你的练习减少。 确信你的文章真的有思想(ideas)。要说清楚为什么,不仅仅是怎么样。 为人而写,不要为了机器而写。不仅仅需要正确,还需要易读。读者应该只做最明显简单的推理。 完成文章以后,删除第一段或者前面的几句话。你会发现这些话其实对主旨没有影响。 如果你在所有的工作做完以后才开始写,就会失去很多好处(benefit)。一旦开始研究工作,好的方法是养成写不正式文章的习惯,每隔几个月(every few months)记下最新的和你刚学的东西。从你的研究笔记开始比较好。用两天时间来写,如果太长的话就说明你太追求完美了。这不是要进行判断的东西,而是与朋友共享的。在封面上说明“草稿”(DRAFT-NOT FOR CITATION)。拷贝很多份,给那些感兴趣的人看,包括导师。这种做法对以后写正式的论文很有好处。 得到反馈: 如果你加入私人文章交流网(Secret Paper Passing Network),会收到很多别人的文章,他们请你评论。知道别人对论文的意见很重要。你给别人帮助,别人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而且,自己也能提高。为文章写有用的评论是一门艺术。你应当读上两遍,第一遍了解其思想(IDEAS),第二遍看表达。 当然也可以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评价,要学会吸取有建设性的建议,忽略破坏性(destructive)和无意义的建议。为了得到建议,你要写清楚自己的观点,写你所作的事情,即使你没准备写一个没有完整的期刊或者会议文章,然后交给别人看。即使是将要发表的文章,也应该写清楚,这样可以增加得到建议的机会。 以简要的形式降序组织评论(建议)对你和你所评论的人都有用:最上面内容相关,中间是风格和表述,最后是语法和文法。 -------------------------------------------------------------------------------- 写作的过程: 读一些最新的论文,尤其是那些发表了的。学习它们的内容和表达,注意它们里面的-进一步工作。(future work) 写出让别人可以理解的形式是很慢的过程。下面是经常不想遇到的原因: 为了写好文章,开始的一两个草稿常常必须被扔掉。 在几年的研究工作中,有很多记号会改很多次。有些以前重要的结果可能现在一点用也没有。重新组织过去的东西,这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即使你有很多讨论部分结果的的技术报告、会议论文或者期刊文章,毕业论文的表述也应当一致。研究论文是给有相关背景的专家看的,除了你的工作是怎么适合方案以外,必须有完整的=======================================1、结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由11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中英文),(2)任务书(中文),(3)开题报告(中文),(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5)目录(英文),(6)正文(英文),(7)参考文献(中英文),(8) 附录(英文),(9)致谢(英文),(10)文献综述(中文),(11)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 2、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采用学校教务处统一印制的封面。 2.2任务书 包括:设计(论文)题目、论文的原始数据、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主要参考资料、设计(论文)计划进度表等。其中,“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一栏由教师填写,其余均要求打印。论文题目分别用英文,中文写出。要求醒目,简短,符合论文内容,严格控制在25字(含25)以内,用三号字、加黑、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中文用宋体;任务书封面除题目外,均用三号字、加黑、宋体字;其它页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 2.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不少于1500字。要求如下: 课题名称、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都用中文,四号宋体。 正文用中文撰写,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所属领域的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以及参考书目等。采用小四号宋体。 2.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英文摘要一般在400字以内,但不得少于300字。摘要应简要介绍研究的课题内容、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中英文摘要均要有关键词,一般为3—5个。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各关键词之间要有1个空格及分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四号小Times New Roman。详见模板一、二。 2.5 目录 “Contents”用三号字、加黑、Times New Roman、居中书写,目录的各层次题目应简明扼要,其中第一层次题目采用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加黑,第二层次题目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第三层次题目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题目和页码间用“……”相连,并标明页码。详见模板三。 2.6 正文 正文一般不少于8000字。正文内容序号采用如下格式: 1(空一格) ☆☆☆☆☆(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1.1(空一格)☆☆☆(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1.1.1(空一格)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正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两边对齐) 详见模板四。 2.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中外文分别排列,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按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在姓名后面须标注拼音并加上逗号,外文按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 al”(斜体)。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格式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b.期刊丈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写出文献作者。写出文献题名[A1.原文献作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写出文献起止页码.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 文章 期刊 文章 学位 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详见模板五。 2.8 致谢 另起一页。“Acknowledgements”采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居中。内容限1页,采用小四号宋体。内容不宜过于琐碎,简明扼要即可。 9 附录 另起一页。附录的有无根据说明书(设计)情况而定。内容一般包括在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机程序等。“Appendix” 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居中。 2.10 文献综述 另起一页。用中文书写,资料避免随意选取,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紧扣论题。打印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2.11 外文文献翻译 另起一页。“外文文献翻译”六个字用宋体四号字、加黑、居中。外文资料避免随意选取,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严禁抄袭有中文译本的外文资料。英文原文在前,中文译文在后。内容不可少于3000汉字。打印采用小四号宋体或Times New Roman字体。 3 几点具体要求 3.1语言表述 1 要做到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确正。论述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尽量减少叙述。 2 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术语或概念,需做出解释。 2 标题和层次 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层次要清楚。 3 页眉和页码 1 页眉从正文开始,一律设为“武汉科技学院2006届毕业设计(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2 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4 图、表、公式 图: 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用五号字Times New Roman。 表: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表序、表名和表内内容一律用五号字Times New R 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公式用五号字Times New Roman。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5 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按①、②、③、④……⑩形式,在文中需要注释处的右上角标出,注释一般排在该页页脚,左对齐。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6引文格式 直接引用内容超过40个字, 需另起一段,前后与正文各空一行,左右各缩进4个字符,字号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另外,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均需要注明出处,采用脚注方式,按1、2、3、4……10的形式,在文中需要注释处的右上角标出,注释一般排在该页页脚,左对齐。脚注内容包括:被引述作者的姓氏、书刊出版的年代、被引述的页码,中间分别用逗号和冒号连接(如:Olsen, 1992:125-163)。 7 打印规格 除封面、任务书教师的签字部分用笔写以及外文资料可以复印,其它文字统一使用Windows平台下的Word字处理软件打印,一律采用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默认形式(上下54cm, 左右17cm, 页眉5cm, 页脚7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8 印刷 论文选择单面印刷

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1、引言 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2 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论文主体部分字数6000-8000。 3 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并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 2、编写要求 1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mm,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为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3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页共×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4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5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1 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2 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题名页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申请学位者必须有) 目次页(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1 封面:封面格式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 2 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一般不宜超过30字。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题名页置于封面后,集资列示如下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三号黑体) 学 号(××××××××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三号黑体) 专 业(××××××××三号黑体) 年 级(××××××××三号黑体) (××××××××三号黑体)分校(学院)(××××××××三号黑体)工作站 3 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要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题名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4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5 目次页: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1、2等数字依次标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页。 其实 格式不重要,最重要的内容!!!!!!!!

一般说来,各个学校对于论文格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且一般也会把论文格式以书面的格式发给学生,你没有拿到论文格式的书面要求么?没有的话,应该打电话给你的论文指导老师询问一下。 摘录了一些基本要求,供你参考,希望在格式方面对你有帮助。 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1、引言 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2 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论文主体部分字数6000-8000。 3 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并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 2、编写要求 1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mm,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为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3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页共×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4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5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1 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2 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题名页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申请学位者必须有) 目次页(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1 封面:封面格式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 2 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一般不宜超过30字。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题名页置于封面后,集资列示如下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三号黑体) 学 号(××××××××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三号黑体) 专 业(××××××××三号黑体) 年 级(××××××××三号黑体) (××××××××三号黑体)分校(学院)(××××××××三号黑体)工作站 3 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要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题名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4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5 目次页: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1、2等数字依次标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页。 5、主体部分 1 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开始。 2 序号 毕业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①×××××××××××××××××(用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1)×××××××××××××××××(用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用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3 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号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1、表2(式5)等。 4 注:论文中对某一问题、概念、观点等的简单解释、说明、评价、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现,可采用加注的形式。 注应编排序号,注的序号以同一页内出现的先后次序单独排序,用①、②、③……依次标示在需加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 注的说明文字以序号开头。注的具体说明文字列于同一页内的下端,与正文之间用一左对齐、占页面四分之一宽长度的横线分隔。 论文中以任何形式引用的资料,均须标出引用出处。 5 结论: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学位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4]……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如何写论文 写下自己的想法是完善它的好方法。你可能发现自己的想法在纸上会变成一团糟。 写作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当你越来越熟悉它的时候,就会很快了。如果你把它当作一种艺术,你就会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你也会遇到和其他作者一样的滞碍。这有很多原因,而且不一定能顺利解决。追求完美是一个原因。 记住:写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你发现所写的不是你开始想写的,写下粗稿,以后再修补。写粗稿可以理出自己的思想、渐渐进入状态。如果写不出全部内容,就写纲要,在容易写具体的内容时再补充。如果写不出来,就把想到的东西全部写出来,即使你觉得是垃圾。当你写出足够的内容,再编辑它们,转化成有意义的东西。另一个原因是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有序的写出来(in order)。你可能要从正文写起,最后在你知道你写的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再写简介。写作是很痛苦的事情,有时候一天只能写上一页。追求完美也可能导致对已经完美的文章无休止的修改润饰。这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把写作当作和人说话就行了。 写信也是练习的好方法。大多的文章也会因为风格很想给朋友的信件而易读(can be improved)。写日记也是很好的锻炼。这两种方法还有其他的好处。 无休止的修改格式而不是内容也是常犯的错误。要避免这种情况。 LaTex(附:CTex)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它自己有很多自定义的宏定义。你也可以利用别人类似的代码,许多站点(包括MIT)都维护有扩展库。 清楚自己想说什么。这是写清楚要的最难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写出笨拙的东西,不断的修补,就表明不清楚自己想说什么。一旦真正想说了,就说吧。 从每一段到整个文章都应该把最引人入胜的东西放在前面。让读者容易看到你写的东西(Make it easy for the reader to find out what you've done)。注意处理摘要(carefully craft the abstract)。确定(be sure)说出了你的好思想是什么。确定你自己知道这个思想是什么,然后想想怎么用几句话写出来。大篇的摘要说明文章是写什么的,说明有一个想法但没有说到底是什么。 不要大肆夸耀你自己做的事情。 你经常会发现自己写的句子或者段落不好,但不知道怎么修补。这是因为你自己进入了死胡同。你必须回去重写。这会随着你的练习减少。 确信你的文章真的有思想(ideas)。要说清楚为什么,不仅仅是怎么样。 为人而写,不要为了机器而写。不仅仅需要正确,还需要易读。读者应该只做最明显简单的推理。 完成文章以后,删除第一段或者前面的几句话。你会发现这些话其实对主旨没有影响。 如果你在所有的工作做完以后才开始写,就会失去很多好处(benefit)。一旦开始研究工作,好的方法是养成写不正式文章的习惯,每隔几个月(every few months)记下最新的和你刚学的东西。从你的研究笔记开始比较好。用两天时间来写,如果太长的话就说明你太追求完美了。这不是要进行判断的东西,而是与朋友共享的。在封面上说明“草稿”(DRAFT-NOT FOR CITATION)。拷贝很多份,给那些感兴趣的人看,包括导师。这种做法对以后写正式的论文很有好处。 得到反馈: 如果你加入私人文章交流网(Secret Paper Passing Network),会收到很多别人的文章,他们请你评论。知道别人对论文的意见很重要。你给别人帮助,别人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而且,自己也能提高。为文章写有用的评论是一门艺术。你应当读上两遍,第一遍了解其思想(IDEAS),第二遍看表达。 当然也可以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评价,要学会吸取有建设性的建议,忽略破坏性(destructive)和无意义的建议。为了得到建议,你要写清楚自己的观点,写你所作的事情,即使你没准备写一个没有完整的期刊或者会议文章,然后交给别人看。即使是将要发表的文章,也应该写清楚,这样可以增加得到建议的机会。 以简要的形式降序组织评论(建议)对你和你所评论的人都有用:最上面内容相关,中间是风格和表述,最后是语法和文法。 -------------------------------------------------------------------------------- 写作的过程: 读一些最新的论文,尤其是那些发表了的。学习它们的内容和表达,注意它们里面的-进一步工作。(future work) 写出让别人可以理解的形式是很慢的过程。下面是经常不想遇到的原因: 为了写好文章,开始的一两个草稿常常必须被扔掉。 在几年的研究工作中,有很多记号会改很多次。有些以前重要的结果可能现在一点用也没有。重新组织过去的东西,这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即使你有很多讨论部分结果的的技术报告、会议论文或者期刊文章,毕业论文的表述也应当一致。研究论文是给有相关背景的专家看的,除了你的工作是怎么适合方案以外,必须有完整的 ======================================= 1、结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由11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中英文),(2)任务书(中文),(3)开题报告(中文),(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5)目录(英文),(6)正文(英文),(7)参考文献(中英文),(8) 附录(英文),(9)致谢(英文),(10)文献综述(中文),(11)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 2、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采用学校教务处统一印制的封面。 2.2任务书 包括:设计(论文)题目、论文的原始数据、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主要参考资料、设计(论文)计划进度表等。其中,“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一栏由教师填写,其余均要求打印。论文题目分别用英文,中文写出。要求醒目,简短,符合论文内容,严格控制在25字(含25)以内,用三号字、加黑、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中文用宋体;任务书封面除题目外,均用三号字、加黑、宋体字;其它页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 2.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不少于1500字。要求如下: 课题名称、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都用中文,四号宋体。 正文用中文撰写,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所属领域的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以及参考书目等。采用小四号宋体。 2.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英文摘要一般在400字以内,但不得少于300字。摘要应简要介绍研究的课题内容、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中英文摘要均要有关键词,一般为3—5个。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各关键词之间要有1个空格及分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四号小Times New Roman。详见模板一、二。 2.5 目录 “Contents”用三号字、加黑、Times New Roman、居中书写,目录的各层次题目应简明扼要,其中第一层次题目采用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加黑,第二层次题目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第三层次题目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题目和页码间用“……”相连,并标明页码。详见模板三。 2.6 正文 正文一般不少于8000字。正文内容序号采用如下格式: 1(空一格) ☆☆☆☆☆(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1.1(空一格)☆☆☆(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1.1.1(空一格)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左顶格) 正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两边对齐) 详见模板四。 2.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中外文分别排列,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按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在姓名后面须标注拼音并加上逗号,外文按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作者只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3人写“et al”(斜体)。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格式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b.期刊丈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写出文献作者。写出文献题名[A1.原文献作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写出文献起止页码.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 文章 期刊 文章 学位 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详见模板五。 2.8 致谢 另起一页。“Acknowledgements”采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居中。内容限1页,采用小四号宋体。内容不宜过于琐碎,简明扼要即可。 9 附录 另起一页。附录的有无根据说明书(设计)情况而定。内容一般包括在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机程序等。“Appendix” Times New Roman四号字、加黑、居中。 2.10 文献综述 另起一页。用中文书写,资料避免随意选取,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紧扣论题。打印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2.11 外文文献翻译 另起一页。“外文文献翻译”六个字用宋体四号字、加黑、居中。外文资料避免随意选取,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严禁抄袭有中文译本的外文资料。英文原文在前,中文译文在后。内容不可少于3000汉字。打印采用小四号宋体或Times New Roman字体。 3 几点具体要求 3.1语言表述 1 要做到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确正。论述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尽量减少叙述。 2 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术语或概念,需做出解释。 2 标题和层次 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层次要清楚。 3 页眉和页码 1 页眉从正文开始,一律设为“武汉科技学院2006届毕业设计(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2 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4 图、表、公式 图: 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用五号字Times New Roman。 表: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表序、表名和表内内容一律用五号字Times New R 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公式用五号字Times New Roman。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5 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按①、②、③、④……⑩形式,在文中需要注释处的右上角标出,注释一般排在该页页脚,左对齐。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6引文格式 直接引用内容超过40个字, 需另起一段,前后与正文各空一行,左右各缩进4个字符,字号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字。另外,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均需要注明出处,采用脚注方式,按1、2、3、4……10的形式,在文中需要注释处的右上角标出,注释一般排在该页页脚,左对齐。脚注内容包括:被引述作者的姓氏、书刊出版的年代、被引述的页码,中间分别用逗号和冒号连接(如:Olsen, 1992:125-163)。 7 打印规格 除封面、任务书教师的签字部分用笔写以及外文资料可以复印,其它文字统一使用Windows平台下的Word字处理软件打印,一律采用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默认形式(上下54cm, 左右17cm, 页眉5cm, 页脚7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8 印刷 论文选择单面印刷 你是做网络安全的吗?我觉得你的论文不够全面深入,我给你一个建议,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提纲进一步充实你的论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网络安全和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1 网络安全概述 1 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 2 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 3 数据加密 2 椭圆曲线在密码体制中的应用 1 椭圆曲线加密体制(ECES) 2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ECDSA) 第二章 椭圆曲线密码方案的设计 1 总体设计 2 模算术运算的实现 1 模加法和模减法 2 模乘法 3 幂模法 4 求模逆元 3 素数的产生 4 椭圆曲线的产生 1 F_p上椭圆曲线的产生 2 F_2~m上椭圆曲线的产生 5 椭圆曲线的倍点计算 6 数据类型转换 1 域元到字节串的转换 2 EC点到字节串的转换 3 字节串到位串的转换 第三章 密钥交换和加密算法 1 密钥交换 1 密钥交换过程 2 密钥值的产生 2 杂凑函数的选择 1 单向杂凑函数概述 2 安全杂凑算法(SHA-1) 3 加密算法 1 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 2 加密方案的设计 3 DES的主要操作 第四章 安全性分析 1 ECC安全性分析 2 求解ECDLP的算法 3 加密算法安全性分析 1 密钥长度 2 差分密码分析 3 线性密码分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看你写生么专业的的论文  一般格式是这样的  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  (1)封面  (2)承诺书  (3)摘要页(中、英文)  (4)目录页  (5)正文部分 (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  (6)参考文献  (7)英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  (9)致谢(如果有)  (10)附录或附件(如果有)  二毕业论文(设计)打印页面设置  1、纸张大小:A4,单页打印  2、页边距及行间距:上5厘米,左0厘米,下2厘米,右2厘米,左侧装订,页眉  5,页脚除一、二级标题及特别注明外,正文行间距统一为  3、页眉:正文页眉“数学与统计学院2008届毕业论文”居中,五号宋体  4、页码编号:封面页、目录页、摘要页不编页码从正文起每页页脚加注页码(宋体五号居中)  5、字体和字号:按相应部分的要求分别设置  三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构成及格式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应由一个DOC文档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封面页:独立一页(具体格式见附件)  (1)学号:按学生的九位学号填写如:262030443  (2)编号:按毕业年份+专业编号+班级编号+学号的最后两位共十位填写  如: 数学与应用数学01,信息与计算数学02,统计学  (3)作者姓名:例如 潇洒 宋体小四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例如 王一 教授 宋体小四号  (4)研究类型:按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及教学研究等类型填写  (5)分类号:按中国图书分类号填写  (6)封面中论文标题栏部分为宋体四号封面顶部项目为宋体小四号  2、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  毕业论文诚信承诺按教务处统一格式的要求打印,该页独立成一页,附于封面页后的第一页  3、中英文摘要页:独立一页,本页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  (1)论文标题:中文标题不得超过30个字,可加副标题,宋体小二号加粗  (2)作者名:例如 潇洒 宋体小四号  (3)作者个人信息:院系名称,甘肃,天水,741000,宋体小四号  (4)中文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200-300字 宋体小四号。  (5)关键词: 3~8个中文词组,以“分号”分隔  (6)分类号:填写中国图书分类号  (7)英文标题:英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可加副标题  (8)作者的汉语拚音:例如 XIAO Sa (Tutor:HU Shiyou)  (9)作者单位英文信息:如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741000,China)  (10)外文摘要〈Abstract〉:外文摘要一般150-200个实词  (11)关键词〈Key Words〉: 3~5个英文单词,以“逗号”分隔  4、目录页:独立一页除“目录”二字用宋体三号加粗外,其他统一用宋体小四号  5、正文部分:多页(格式见附件)  (1)标题与正文:论文题目统一为黑体三号居中正文内,各级标题级格式定义标准如下:  理科论文 格式要求  标题1 标题1:黑体四号,段前5行 左对齐  1标题2 标题2:黑体四号,段前5行 左对齐  1标题3 标题3:黑体小四号,段前后0行 左对齐  1标题4 标题4:黑体小四号,段前后0行 左对齐  正文 正文: 宋体小四号,行距5倍 首行缩进二字  (2)表格:尽可能采用三线表,表中段落文字的行距为单倍行距  (3)图形:直接插入的插图应有图标、图号,不能直接插入的图应留出插图空位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可用绘图纸绘制,线条要均匀,主线与辅线粗细比例为2∶图中文字、符号书写要清楚,并与正文一致,图表尽可能采用计算机相关软件绘制  (4)文字表述:论文要求层次清楚,语言流畅,语句通顺,无语法和逻辑错误,无错字、别字、漏字论文的表述应当以科学语言描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不要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论文中科技术语和名词应符合规定的通用词语,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和标准符号文字、图表、公式清晰准确  (5)参考文献的引用:理科专业毕业论文应在文中适当位置注明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毕业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均集中放在论文最后  6、参考文献:独立一页  7、致谢:(可选项)  用于表达作者的写作心得及对相关人员的感谢,表述要求真实自然也可在正文结束后隔行排版  (1)数量要求:参考文献只选择最主要的列入,应不低于5种文献序号按文中出现先后顺序编排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2)种类要求:参考文献的引用,可以是著作[M]、论文[J]、专利文献[P]、会议论文等,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网络来源的资料  (3)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参考文献用宋体五号字  [1] 作者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著作图书文献)  [2] 作者 文章名 学术刊物名称[J] 年 卷(期): 起止页码(学术刊物文献)  [3]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专利文献)  [4] 惠晓实,陆舟等基于Web技术的网络数据库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7(1):84~  [5] 强文久,元章,雯荣 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153~  [6] 詹东风 中国漆树酶分离制备及反映功能研究 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81~  8、附件或附录:(可选项)  重要的测试程序、结果、图表、设计图纸、源程序代码、大量的公式、符号、照片等不宜放入正文中的可以附录形式出现

武汉纺织大学论文格式字体

武汉纺织大学,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在湖北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武汉纺织大学是本科大学。(注:自2021年开始,湖北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 如果你不是湖北考生,武汉纺织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武汉纺织大学是一本大学。

是二本。武汉纺织大学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纺织大学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原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学校秉承“崇真尚美”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的大学精神,坚持特色发展,实行开放办学,主动服务纺织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历经六十载,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

武汉纺织不是985,也不是211大学,普通类大学,也有省份是二本招生。还不错的学校,有些优势学科,望采纳。

  • 索引序列
  • 纺织学报论文格式字体多大
  • 纺织学报论文格式字体
  • 纺织学报论文格式字体大小
  • 武汉纺织大学论文格式字体多大
  • 武汉纺织大学论文格式字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