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

发布时间:

北京大学学报

1、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15年,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最早同时以大学校名和“学报”冠名的期刊,是以客观的学术语言记录清华大学发展的编年史。作为名副其实的“老字号”期刊,众多学术权威的力作与莘莘学子的处女作在其上交相辉映,使之成为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科学精神的见证。   2、北京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依托北大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把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品牌意识和办刊的精品意识结合起来。3、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立于1955年。该杂志是一份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均有发表。它主要发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实验技术、文献综述等。农业、园艺、植物保护、畜牧业、兽医学、林业、土壤化学、食品科学、农业工程和生物技术等。审稿1-3个月。大学学报的级别划分:大学学报的级别归属问题,跟一般的期刊一样,普通的省级国家级和核心级别这样,大部分的普通学报基本都属于省级,但是认可度高于省级。也有本地区的类别归属,这个要以本地区和单位的分类为主。由于学报的特殊性,他的级别划分可能不是那么的严格,有的地方对于普通学报的认可度高于一般的国家级期刊。如果学报被纳入核心的话,那么就是核心学报级别。不同的核心大概有:科技核心级学报,北大核心级学报,南大核心级学报等等。

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共有三个分版,即《自然科学版》、《人文科学》(后改为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医学版》,历史悠久,其中,自然科学版创建于1955年12月,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医学版创刊于是1959年,在国内外均有重大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管单位: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主  编:程郁缀刊  期:双月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编辑部主办:北京大学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  ISSN:1671-167X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管单位: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主  编:赵光达《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建于1955年12月,是北京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科学)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北京大学教师、研究生及海内外校友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边缘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由北京大学18个理科院、系、所的30名教授组成学报编委会,负责确立学报的办刊宗旨及审定论文的学术质量。学报被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数据库CA,SA,MR,GR以及EI等收录,是国内自然科学综合类学科的核心期刊,在国内的被引用率、因子影响等在综合类学术期刊中都名列前茅)。

北京大学学报很强,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挺高的

北大核心期刊有: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学术月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等,含73个学科类目。论文评价体系相关知识:北大核心期刊指的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国内论文评选的重要参考之一。除此之外,国内论文评选体系还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北京大学报社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此为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校长蔡元培为该会拟定了简章,规定其宗旨是“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方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会长由蔡元培担任,由留美归国的徐宝璜教授和著名记者邵飘萍任导师。徐、邵等利用星期日上午给会员讲课,传授新闻学知识。该会还出版了《新闻周刊》,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知识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采用横排式的报纸。新闻学研究会在历史上存在时间不长,至1920年12月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2008年4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恢复成立,并聘任首批1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研究会导师。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为当时和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会坚守新闻职业化的理想,紧跟时代潮流,始终为国家自强和民族解放而努力奋进和探索。身为一校之长的蔡元培躬身示范,使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得以在北大发端,也由此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热心支持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大学校长。”作为北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徐宝璜为新闻学研究会殚精竭虑,在主持研究会会务的同时,撰写了被誉为新闻界“破天荒”之作的《新闻学》一书,并积极筹划在北大创办新闻系,后因病倒在了讲坛上,为后世留下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人生之歌。研究会导师邵飘萍身上的铁肩、辣手风格更是将职业新闻人淋漓尽致地加以诠释,其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毛泽东语)以及舍生取义、慷慨赴难的气概更为新闻学研究会和中国新闻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为民族独立、自由民主而奋斗,以徐、邵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新闻人也为后世树立了从事新闻事业的典范。对新闻学的认识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新文化运动中新闻学的特点,那么邵飘萍所讲的“以新闻为本位”,是最为恰当的,因为中国的新闻学回归到了学科建设自身,而新文化运动中先后出现的《新闻学》(1919年,徐宝璜)、《应用新闻学》(1922年,任白涛)、《实际应用新闻学》( 1923年,邵飘萍)、《新闻学总论》(1924年,邵飘萍)、《中国报学史》(1927年,戈公振)等代表著作,则标志着中国新闻学的真正创立。无论这些著作的框架设计、论证水平和内容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新文化运动开放的心灵使它们具有了相同的视角:将以往睁开眼睛(许多人实际上仅睁开一条缝)看世界,转变为从现代世界交往体系看中国。徐宝璜写道:“自交通日便,人类生活日益纷繁日益充实起来,吾人所注意之事物,已超过国界及政界,故现时报纸不仅应供给本国政治新闻及本阜新闻,即外国大事与社会上之大事,亦应有明了详细之记载也。”同样谈及现代报纸时看到了世界大通,徐宝璜思考的是新闻传播者的责任,梁启超想到的是政治宣传家的重任。看来,不同的出发点,命中注定了新闻学在梁启超那里最多是“术”,而到徐宝璜那里,学与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创立于1918年10月4日,至19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它标志着我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的开端。蔡元培任会长,徐宝璜和邵飘萍任导师。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新闻学研究会创立了新闻周刊,这是我国第一份新闻学业务刊物。研究会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为新闻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the end~

回家。

北京大学报纸

学院报是是期刊。我们通常说的学院报,是该大学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配发有国内统一刊号,是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官方网站查到的公开出版物,对应的栏目是期刊杂志,名称一般是《某某大学学报》正规的学院报都会有国际标准刊号和国内统一刊号的,由各个高校主办的一类刊物。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它的内容一般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位作者的多篇文章编辑而成,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学报和杂志都具备期刊的特征,所以,学报是属于期刊的。著名大学学报:1、清华大学学报:  原创、学术一级,  大刊一级。2、北京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一级,  大刊一级。3、中南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特级。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一级,  大刊二级。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二级。6、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双月刊):原创、学术一级,  大刊二级。7、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二级。8、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一级。9、南京大学学报(双月刊):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二级。10、中山大学学报(双月刊):原创、学术二级,  大刊二级。

大公报,文汇报~

一、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报纸---《大公报》 《大公报》创刊于一九○二年六月十七日,今年(二○○六年)104周年了。她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家报纸,是中国报纸中的老寿星。(已经超过《申报》和《字林西报》)。《大公报》以「忘我之为大」的「大」字,和「无私之为公」的「公」字作为报名,这是一个响当当的报名。在旧中国,《大公报》曾经出过天津、上海、武汉、重庆、桂林、香港等六个版,日总发行量接近二十万份,这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数字。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唯一的一名长驻欧洲的中国的战地记者,就是《大公报》的萧乾,第一个派记者(范长江)深入边区,发表系列通讯,向全国公众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各方面情况的,也是《大公报》。现在还在出版的《大公报》香港版,创刊于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三日,复刊于一九四八年三月十五日,一直是香港地区著名的爱国进步报纸,曾被推崇为香港「舆论之领导」。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报纸——上海《申报》《申报》是一张历史悠久的老报纸,它于1872年4月30日创刊,由英国人安纳斯托?查美和三位友人共同筹资出版发行的。当时全名为《申江新报》, “申”字常被用来代表上海,于是就缩写成《申报》。《申报》是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创刊的中文报纸。创办初期,《申报》聘用举人、秀才为主笔,刻意适合中国读者口味,不刊登西方宗教文章,主要宣传孔孟思想;还针对市民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不少社论,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某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揭露。申报的版面分为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由此奠定了我国中文报纸四大块的基本结构。《申报》的报价十分便宜,每份只要8文铜钱。《申报》除了在上海本地发行,又在杭州设立了分销处,以后又逐渐扩展到其他城市,销量逐步上升。《申报》锐意革新,创办了许多重大的新闻形式,被载入中国新闻发展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 增刊及白话文报之始从1876年3月30日开始,《申报》增加出版用白话文编写的《民报》两日刊,这是我国报纸有增刊之始,也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文报。(二)、最早的战事通讯员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1884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战争,《申报》均派记者赴战地采访,连续发回战况报道。这些记者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战事通讯员。 (三)、最早出版的“号外”1884年8月5日,法国进攻基隆炮台,中法战争爆发。当时上海风传法国舰队正在福州外港集结准备向中国南洋海军开火的消息,人们盼望获得确切消息。8月6日下午6时半,《申报》特派记者从福州发来有关此消息的快电,电文为“驻榕法舰尚无动静”。可是当天的《申报》已出完,为应急,报馆只得于晚7时将这条电文用传单的形式印出,列在报纸的正常编号之外。这是中文报纸最早的“号外”。(四)、使用电讯传递新闻之始1881年12月24日,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路架设完成,次年1月16日,《申报》最早利用这条线路传送谕旨。这是我国报纸用电讯传递国内新闻之始。(五)、“画报”的出现此外,《申报》还十分重视新闻插图,后来扩展到出版画报。光绪三年(1877年)五月,报馆出版《寰瀛画报》,共五卷,这是中国最早出版的画报。1884年5月8日创刊附属于该报的《点石斋画报》(旬刊),是中国最早的石印时事画报。提起《申报》,不能不谈到为《申报》发展作巨大贡献的史量才先生。正是他将《申报》发扬光大,发展成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在他主持办报期间,黄远生、邵飘萍、戈公振、俞颂华等著名记者、编辑都先后在《申报》工作过。 “独立之精神”、“无偏无党”、“服务社会”是史量才办报思想的核心。他生前把世界幸福寄托在完全独立的报纸上,包括经济上的独立,不接受任何政治势力、军阀的津贴,政治上的自主,不听命于任何一个政治集团,不受官方或军阀操纵。正如宋军在《申报的兴衰》一书所说:“史量才和《申报》的无党无偏,不带色彩的独立精神,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这种观点是不以一个政党或集团的利益出发,而是以大多数人民利益出发。”“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是史量才掷地有声的誓言。他认为“报纸是民众喉舌,除了特别势力的压迫以外,总要为人民说些话,才站得住脚”。在遭暗杀前不久(1934年10月5日),他曾和俞颂华、黄幼雄说起他的办报,“纯以社会服务为职志,不挟任何主义,亦无任何政治背景”。史量才办《申报》二十二年,始终贯穿着他对报纸独立品格的追求,并以他的办报思想和报业实践丰富、提升了中国新闻史。在他主持办报期间,《申报》度过了早期席子佩的控告危机(损失二十万五千两白银),业务蒸蒸日上。从1912年的发行七千份,五年后(1917年)达到两万份,此后稳步上升,1920年是三万份,1925年突破十万份,1926年突破十四万份,1932年超过十五万份,创造了《申报》的黄金时代。报纸是历史的档案,《申报》经立了近七十年的风雨,它见证了中国从帝制走向民主,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程,经过几代新闻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不断的探索,《申报》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报纸,在百年报业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异彩。

主要有《法制日报》、《法制晚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中国律师》、《民主与法制》等,另外,楼上说到的《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也支持一下,偶们学校的报纸滴说~

北京大学报名

2022北大冬令营报名条件是高三学生。参加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学习成绩优异。综合成绩突出。具有远大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发展潜能和强烈好奇心。北大冬令营来源北京大学冬令营指的是北京大学面向综合学生的,门槛最高、优惠政策最好、获得评级比例最高的综合营。北京大学冬令营又包含北京大学寒假学堂、全球精英人才A计划。北大寒假学堂全名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寒假学堂,于2019年寒假首次开设。寒假学堂面向综合成绩极其突出的学生,全国范围内取得资格的学生非常少,2019年入营人数不到1000人。近几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寒假学堂改在各省市进行,因此参营人数有明显增加。

目前对于想报考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的人员来说,大家需要通过参加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来报名,所以大家就需要满足以下要求:课程班的学习是允许大专学历人员报名参加,但是只能参加课程班的学习,是不能够参加统一申硕考试的。申硕考试报名者要求是本科学历毕业,且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或三年以上。在达到以上要求的人,可在三月份报名,五月份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只有两科,分别是外语和学科综合,只要各科成绩达到六十分即为通过,所以考试的难度还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但是大家还是要认真进行复习。

1、破格入围条件:获得五大学科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划定分数线为准)可入围相应省份的强基计划考核。2、招生流程:5月10日至5月31日,考生完成网上报名;7月26日前,确定各省份入围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7月28日至8月4日对入围考生进行考核测试;8月5日前公布录取结果并公示录取标准;3、招生专业及计划:4、限报:考生仅可选择一个专业组进行报考,各专业组单列计划,单独排队入围及录取。医学组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代码下录取;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须符合报考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传统高考省份理工类考生仅限报考Ⅰ组和医学组,文史类考生仅限报考Ⅱ组。5、成绩构成:高考成绩85%+校考成绩15%,合成综合成绩进行录取。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则按单项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单项顺序依次为:高考成绩、校测总分、学科基础素质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考核。

北京大学招社会考生,只要达到大学要求的招生分数线,社会考生和现在的高考生没有差别。社会考生与普通高三毕业生享受高考同等待遇。社会考生和现在的学生高考是同一张试卷,同一个考试制度,同一个录取制度。但社会考生高考成绩很难排在各省前列。毕竟,一方面,复习制度不如学校制度好。另一方面,如果高福生有这个实力,他毕业时不能上清华大学、北大,但也可以上其他很好的学校。社会考生报名条件1、亲自到县区高中报名(通常是当地教育局)2、需携带户口本、身份证和同等学历证书(高中、中学或学业水平测试证书)并完成填写手续。在职干部职工应当携带学历证明和单位介绍信;应当安排工作尚未安置的复员、转业军人,应当持有(区)民政部门的证明。一般填写五种表格:报名表、准考证、考生志愿填报表、考生志愿代码登记表和考生证。同样学历的人还需要填写政治思想品德考试表。3、社会考生与普通高考没有区别。

北京师大学报

朋友你好,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网站或者其他媒体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综合因子为:33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快捷分类:科学基础科学综合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0476-0301国内刊号:11-1991/N创刊时间:1956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基础科学综合影响因子:331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 索引序列
  • 北京大学学报
  • 北京大学报社
  • 北京大学报纸
  • 北京大学报名
  • 北京师大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