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河南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河南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发布时间:

河南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1.主编:《主体、秩序、法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主编:《公司法通论》,(个人撰写16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3.主编:《经济法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主译:《美国破产法》(中美两国元首法治项目)(135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主编:《破产法学》(司法部规划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主编:《商法教程》(“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7.副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8.副主编:《台湾法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副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2版。10.参编:吴祖谋、李双元主编《新编法学概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第3版。 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商研究》、《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系列)》转摘复印。主要包括(按先后顺序排列):1.《公司法律特征及其变易探析》,《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1992年第5期。2.《浅论破产法上的否认权制度》,《法学研究》1993年第3期。3.《股份的转让及其法律限制》,《经济与法》1993年第4期。4.《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研究》,《法学评论》1993年第6期。5.《略论我国经济合同法的修改》,《河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6.《英国商事代理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2期。7.《论建立我国统一的破产立法模式》,《现代法学》1994年第3期。8.《当今世界律师业务发展的六大趋势》,《中国律师》1994年第11期。9.《论破产案件受理的法律效力》,《法商研究》1994年第6期。10.《破产法上的财团费用和财团债务制度》,《法学研究》1995年增1期。11.《论破产清算组的法律地位》,《法学评论》1995年第3期。12.《我国仲裁法若干基本内容评价》,《河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13.《我国破产立法若干问题研究》,《法律科学》1996年第2期。14.《公司立法的突破及其评价》,《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15.《论破产程序中保证债权的地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1997年第3期。16.《破产宣告对未履行合同的效力初探》,《法商研究》1997年第3期。17.《破产原因立法比较研究 》, 《现代法学》1998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 《经济法学·劳动法学》1998年第6期。18.《公司设立若干法律问题评价》,《河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19.《律师职业道德之比较》(章武生、韩长印),《法学评论》1998年第4期。20.《论公司业务执行权的主体归属》,《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21.《有限公司若干法律实务研究》,《河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1999年第9期。22.《建立我国的破产财团制度刍议》,《法学》1999年第5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1999年第8期。23.《参与分配制度与破产立法》,《当代法学》2000年第1期。24.《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若干问题》,《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0年第8期。25.《债权人会议制度的若干问题》,《法律科学》2000年第4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0年第10期。--转载于张文显主编《中国商法学精粹》,2001年卷26.《个别强制执行与破产的双重立法选择》,《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27.《破产法上的自动冻结制度》,《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28.《破产优先权的公共政策基础》,《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转摘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5期。29.《破产程序的财产分配规则和价值增值规则》,《法商研究》,2002年第3期。30.《破产理念的立法演变和破产程序的启动机制》,《法律科学》,2002年第4期。31.《破产债权的调查和确认制度》,载《诉讼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诉讼法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2.《郑百文重组的破产法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33.《美国破产法上的个人债务调整程序》,《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卷34.《董事个人对企业破产的法律责任》,《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转载于张文显主编《中国商法学精粹》,2004年卷。35.《我国企业破产预防制度的多样化构建》,《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36.《美国破产立法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商法研究报告》,2004年卷。37.《破产别除权制度研究》,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转载于张文显主编《中国商法学精粹》,2005年卷。38.《中国破产法的发展状况及法学论题》,《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5年第1期。39.《关于企业破产立法目标的争论及其评价》,《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40.《美国破产立法的历史变革及现实走向——写在《美国破产法》译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转摘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2005年第3期。41.《安全视角下的产品质量监督》,《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42.《建立我国的公司法定清算人制度》,《法学》,2005年第8期。43.《我国破产分配顺位的重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44.《破产实体要件的审理程序研究》,《现代法学》,2006年第1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6年第6期。45.《破产界限之于破产程序的法律意义》,《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46.《破产撤销权疑难问题研究》,《月旦民商法杂志》,2006年第4期,总第14期。47.《民事诉讼程序之于破产案件的适用》,《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48.《合伙企业破产三题》,《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7年第10期。转载韩国全南大学《法学论丛》第28集第1号)49.《上海轨道交通站点自行车存车规则刍议——兼论公用企业垄断经营权的治理》,《东方法学》,2007年第3期。50.《不足额保险比例赔付的逻辑误区及其校正》,《法学》,2008年第11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9年第3期。51.《共同法律行为理论的初步构建——以公司设立为分析对象》,《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9年第9期。52.《我国企业破产立法的演变及启示》,《公民与法》,2009年第7期。53.《台湾与大陆保险合同法比较与评析》,《保险研究》,2009年第7期。

魏一明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党委书记魏一明,男,1958年生,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进入领导专页>>张占仓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院长张占仓,男,1958年生,汉族,河南省偃师市人。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进入领导专页>>丁同民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丁同民,男,1969年生,汉族。河南省台前县人。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研究员。分管:院人事教育处、行政处、离退休工作处、机关党委、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政治与与党建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文献信息中心。参看详细>>周立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纪委书记周立,男,1959年生,汉族。河南省邓州市人。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副研究员,特约研究员。主持院纪委工作,协调院与地方合作工作,分管监察室、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参看详细>>袁凯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袁凯声,男,1961年出生,汉族。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研究员。 分管:办公室、科研处(对外学术交流中心)、农村发展研究所、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文

河南省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魏一明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党委书记魏一明,男,1958年生,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进入领导专页>>张占仓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院长张占仓,男,1958年生,汉族,河南省偃师市人。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进入领导专页>>丁同民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丁同民,男,1969年生,汉族。河南省台前县人。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研究员。分管:院人事教育处、行政处、离退休工作处、机关党委、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政治与与党建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文献信息中心。参看详细>>周立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纪委书记周立,男,1959年生,汉族。河南省邓州市人。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副研究员,特约研究员。主持院纪委工作,协调院与地方合作工作,分管监察室、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参看详细>>袁凯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袁凯声,男,1961年出生,汉族。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研究员。 分管:办公室、科研处(对外学术交流中心)、农村发展研究所、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文

《中州学刊》是河南省社科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科类学术理论期刊。1979年创办时名为《学术研究辑刊》,1981年更名《中州学刊》,1982年改为双月刊,正式交邮局向国内发行;1984年第1期起由河南省社科院主办,对国内外公开发行。1996年第1期起,每期由128页改为144页,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由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电子出版物编辑部出版并向世界发行。2005年页码改为258页。《中州学刊》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提倡原创、打造精品”为办刊理念,广集百家睿智,编发精品力作,弘扬中原文化,服务改革开放。曾先后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社科类优秀期刊、一级期刊、二十佳期刊。《中州学刊》是国际学术交流期刊,是中原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发行范围遍及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远及东南亚、欧美等地。中州学刊杂志社目前设有编务室、第一编辑室、第二编辑室、第三编辑室。现在工作人员10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含省优秀专家1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中州学刊》主编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任。 跨世纪杂志社成立于1993年,隶属文学研究所。2000年,跨世纪杂志社从文学所分离。2007年10月,社科院机构改革,跨世纪杂志社被定为社科院直属独立的正处级部门。杂志社下设编务室、编辑一室、编辑二室。跨世纪杂志社主要工作任务是编辑出版社科类文化期刊《跨世纪》。1993年3月《跨世纪》期刊正式创刊,刊期为月刊。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2004年《跨世纪》期刊由月刊改为半月刊。成立16年以来,杂志社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主旋律,秉承“传承文心,博采时华,至情至纯,透悟人生”的办刊宗旨,坚持“经典、时尚、现代”的办刊特点,以健康向上的内容,博得读者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不怎么样,没有什么新意,都是一些不适用的东西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具体如下:因为违法了。《湖南社会科学》杂志系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科期刊,2011年底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简称“C刊”)。2010年至2017年5月,被告人周某某担任该杂志副主编、主编期间,利用其发表文章审稿、定稿的职务便利,帮助发文中介邓某某(另案处理)、廖某某在《湖南社会科学》杂志发表文章120余篇,收取邓某某、廖某某的钱款共计95万元,用于购车及日常消费等。希望能够帮到你,希望能够采纳哦。

曾著强:姓曾名著强,其余信息不详。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朱虹, 2012, 必须重塑社会信任, 《新华文摘》 19期 (摘录4000字)   朱虹, 2012, 信任危机与中国体验,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 第五期 朱虹, 2012, 通过信任建设社会, 《社会科学报》 7月26日理论版 9000字(整版)   朱虹,郁检检, 2011, 社会偏见下的中国直销困境, 管理研究 第一期 (武汉大学内刊)   朱虹,张科,黄韫慧, 2011, 性别、积极情景线索与刻板印象——基于内隐联想实验的直销信任感检验, 《南开管理评论》CSSCI 第6期   朱虹, 2011, 消费空间的转向————基于社会理论的营销战略分析框架, 《江苏社会科学》CSSCI 第4期   朱虹,马丽, 2011, 人际信任的发生机制研究--相识关系的引入, 《江海学刊》CSSCI 第4期   朱虹, 2011, 消费信任发生机制探索, 《南京社会科学》CSSCI 第9期   朱虹, 2011, 生活方式的变迁与手机社会功能的演变——基于中低收入群体的调查分析, 《南京大学学报》CSSCI 第3期   朱虹, 2011, 转型时期社会信任的状况与特征--一项实证研究, 《贵州社会科学》CSSCI 第10期   朱虹, 2011, 亲而信到利相关--人际信任的转向, 《学海》CSSCI 第4期   朱虹, 2011, 手机成为中低收入群体重要的谋生手段,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8月18日,第19版   朱虹, 2011, 影响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的三大问题, 《市场研究》 2011年第3期   朱虹, 2010, 社会信任与和谐社会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 2010年第五期   朱虹, 2009年, “信任:心理、社会与文化的三重视角”, 《社会科学》CSSCI 2009年第11期   朱虹, 2009年, “土气”与“洋气”:打工妹的城市适应,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2009年12月17日,第8版;   朱虹, 2009年, “博士论文是青年学者的成人礼”,北京2009年7月23日,第9版;,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7月23日,第9版   朱虹, 2008年, “身体策略与打工妹的城市适应”, 《社会》CSSCI 2008年第6期 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4000字   朱虹, 2008年, “‘奥运热’与中国青年的民族认同”, 《当代青年研究》CSSCI 2008年第1期   朱虹, 2008年, “‘奥运’、电视与国民社会化”, 《电视研究》CSSCI 2008年第9期   朱虹, 2008年, “打工妹的话语策略与城市适应”, 《南京大学学报》CSSCI 2008年第4期 被《中国社会学》第八辑中英文全文收录,并获得2008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朱虹, 2008年,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版   朱虹, 2008, “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城市文化适应能力”, 《社科基金成果专刊》 2008第12期   朱虹, 2006年, “民生新闻兴起的社会效应分析——以南京媒体为例”, 《学海》CSSCI 2006年第6期   朱虹, 2006年, “国家、民族与市场的共谋——韩国“干细胞”神话的演绎与破灭”,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 2006年第9期   朱虹, 2006年, “南京公园里的纪念圣地与私人娱乐—明古宫遗址上的探戈”, 《中国的消费革命》 2006年版 翻译   朱虹, 2006年, “练双慧眼看社会”, 《高校招生》 2006年第7/8合刊,P51-52;   朱虹, 2004年, “大学校园:二元结构的延伸与城乡文化的冲突——马加爵事件的社会学反思”, 《探索与争鸣》CSSCI 2004年第4期   朱虹, 2004年, “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 《南京大学学报》CSSCI 2004年第6期 全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朱虹, 2003, “SARS危机:卫生防御体系的断裂与重构”, 《 南京大学学报》CSSCI 2003年第5期   朱虹, 2003, “日常生活与互动”, 《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童星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虹, 2001年, “乡村宗族文化兴起的社会学分析”, 《学海》CSSCI 2001年第5期 该文主要观点被《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摘录   李幸、朱虹, 2001年, “她世纪”, 《新周刊》 2001年3月,第101期。   朱虹, 2001, “ 结构性动因和地方政府法团化”, 《二十一世纪》(香港) 2001年八月号 全文被《世纪中国》杂志转载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高小方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2005年8月第2版。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2.《〈尔雅〉评介》(高小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中国典籍精华丛书》本。3.《汉语史语料学》(第一作者高小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博士生“汉语史语料学”课程教学用书。4.《工具书使用与文献检索》(第一作者高小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5.《古代汉语》(高小方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2009年1月第2版。6.《大学语文》(高小方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用书。7.《古代汉语研究导引》(高小方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8.《古文类选读本》(高小方参编,承担7万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大学语文(大专版)》(高小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新闻语言学》(高小方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汉语教学与研究》(高小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江山语言学丛书》本。《大学语文》(高小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新编版。《读书法与研究法》(高小方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高小方教授1996年以来发表的文章主要有:《〈汉语大字典〉音义指瑕》,《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3期。2.《关于〈广雅疏证补正〉的作者》,《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2期。3.《诗律与语言研究》,《南京大学中文学报》1998年第1期。4.《“古代汉语”课教学改革的回顾》,《南京大学中文学报》1998年第1期。5.《也谈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6.《洪诚先生对于汉语史语料学的贡献》,《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2期。7.《论古代汉语中“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兼评“动词的为动用法”说》,《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8.《古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刍议》,《语文研究》2000年第4期。9.《汉语史语料学的对象、功用、研究原则与方法》,《南大语言学》第一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10.《论字与字、字与词的关系》,《三江学院学报》2005年创刊号。11.《〈中国语言学史论集〉序》,周远富《中国语言学史论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2.《〈荀子〉中的“故曰”》,《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南京大学〈大学语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编《中国高校国家精品课程·文学类》(2003-200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14.《南京大学〈古代汉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编《中国高校国家精品课程》(2008)(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15.《语言要点分析法与“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1期。16.《“四环教学法”培养文科创新型人才》,《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3期。17.《大学教什么》,《学周刊》2011年第3期。18.《远航》,《艺术教育》2011年第2期。19.《〈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献疑》,《语言科学》2011年第3期。20.《说部八珍新品·序》,王同书《说部八珍新品》,作家出版社2011年第1版。贡献》(《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2期)7.《论古代汉语中“非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兼评“动词的为动用法”说》(《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8.《古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刍议》(《语文研究》2000年第4期)9.《汉语史语料学的对象、功用、研究原则与方法》(《南大语言学》第一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等。10.《论字与字、字与词的关系》(《三江学院学报》2005年创刊号)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

教育政策‚教育学原理‚学校变革与发展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观点如下: 重点探索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机制,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制度创新;侧重从宏观层面把握中外教育政策变革趋向,透析教育政策价值嬗变,关注以教育公平为核心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主编《教育政策观察》集刊,关注、审视和反映教育政策变革的理论前沿、热点难点问题和发展趋向。主持编译美国盖洛普公司跨越40年的权威教育民意调查报告。主张追求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较早提出从“跨越式发展”走向“均衡发展”、从“数量均衡”、“区域均衡”走向“内涵发展”、“过程公平”的教育变革模式,提出建立“教育财政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国家教师”制度等政策建议。 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第3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范国睿、等.共生与和谐: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范国睿.教育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政策研究丛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教育周刊》.奥巴马的教育蓝图[M].范国睿,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第2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第1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范国睿‚刘涛‚王佳佳.美国公众眼中的公立学校——1969-2007卡潘/盖洛普教育民意调查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范国睿.教育系统的变革与人的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范国睿‚程灵.诗意的追求——教师实践智慧案例导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范国睿‚赵连根‚王浩.文化变革与学校发展——历史文化名校的现代化转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百家出版社‚2006.陈桂生‚范国睿‚丁静.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袁耀明‚范国睿.为了儿童的全面发展[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范国睿.解读建平教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马钦荣‚范国睿.变革与创新——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教育改革成果巡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范国睿‚董君武.现代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范国睿.关注重量‚尊重选择‚促进公平[A].范国睿主编.教育政策观察(第2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范国睿‚何颖.中国教育政策观察:2009[A].范国睿主编.教育政策观察(第2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48。Jianping Shen‚ Sue Poppink‚ Yunhuo Cui‚ and Guorui Fan‚ LessonsPlanning: A Practice of Process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Development[A].Greg S Goodma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ader: The Art and Science of How People Learn[C].NY: Peter Lang P‚Inc‚ 2010: 460-范国睿第一章当代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理论架构与实践取向[A].叶澜.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范国睿.以实践智慧构筑诗意教育[A].崔允漷主编.课程·良方[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52-360.范国睿.西方教育学史[A].陈桂生‚范国睿‚丁静.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范国睿.复杂科学与教育组织管理研究[A]‚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科学2005[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13-319.范国睿‚王加强.教育管理学[A].叶澜主编.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5[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39-263.范国睿‚罗刚.城市化进程中的学校教育变革[A].叶澜主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9-231.范国睿‚罗刚.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性评价[A].叶澜主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5-400.范国睿等.当代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现状:问题与对策[A].叶澜主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1-294.范国睿.西方学校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A.熊川武等.教育研究的新视域[C]‚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范国睿等.摆脱旧教育传统束缚‚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A].陈玉琨主编.中华名校管理集萃[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范国睿.西方教育学史略[A].瞿葆奎.元教育学研究[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范国睿.市场经济与教育[A].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738-900.范国睿等.探索集——华东师大二附中教育科研论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编委之一.范国睿.构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A].侯锁生教育思想研讨会文集[C]‚闸北区教育局‚闸北区教育基金会‚1998.范国睿.中学德育[A].叶上雄.中学教育学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第5章.范国睿.论学校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改革[A].高等财经教育研究论文选[C]‚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范国睿‚何颖.2009年我国基础教育若干政策评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08)‚6-14;(CSSCI) 转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10(09)‚15-23。范国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外部促进[J].基础教育‚2010‚(01)‚1-10。范国睿.提升每个学生的学校生活品质[N].中国教育报‚2010-11-15‚(02)。范国睿.卡潘/盖洛普教育民意调查的特点、价值与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9‚(1):76-79.(CSSCI)王加强‚范国睿.教育生态分析:教育生态研究方式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7-10.(CSSCI)孙翠香‚范国睿.学校变革成本分析---以政府主导型变革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8‚(19):21-26.(CSSCI)张丹‚范国睿.古巴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08‚(10):83-86.(CSSCI)范国睿.“曝光式教育”不可取[J].思想理论教育‚2008‚(4).范国睿.当代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J]‚2008‚(03/04).(CSSCI)赵瑞情‚范国睿.多元文化价值导引健康教育生态[J].教育科学研究‚2008(06).(CSSCI)王加强‚范国睿.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N].中国教育报‚ 2008-03-21‚(6).王加强‚范国睿.浦东新区历史名校学校文化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29-32.(CSSCI)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8年第3期转载。)范国睿‚王加强.当代西方教育生态问题研究新进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7‚(9).(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6期转载。)卢维兰‚范国睿.我国中小学教育宏观政策的演变[J].师资建设‚2007(5).王友文‚范国睿等.脏话曝光能否触动学生文明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7-11-14‚(2).Jianping Shen‚Sue Poppink‚ Yunhuo Cui‚ and Guorui Fan‚ LessonPlanning: A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and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Horizons‚ Vol.85‚ Number 4‚ Summer‚ 2007.(SSCI)范国睿‚李树峰.内涵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趋向[J].上海教育科研2007‚(7).(CSSCI)(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G3)2007年第11期转载。)范国睿.论校长的文化使命[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范国睿‚赵瑞情‚王加强.历史文化名校的现代化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07‚(4A).(CSSCI)[圣卢西亚]黄凯玫(Cadelis Lane Ambrose)‚范国睿.加勒比海地区的教育改革:背景‚现状与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07‚(7).(CSSCI)[圣卢西亚]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范国睿.摆脱枷锁:圣卢西亚教育改革的问题与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6).(CSSCI)Fan G.R.(Fan Guorui)‚Criticalreview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education adjustments to the market economy‚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39 (5): 17-37SEP-OCT 2006.(SSCI/SCIE)范国睿.欧美主要国家的学校公民教育:基于教育政策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6).(CSSCI).范国睿.追求诗意的教师生活[J].上海教育科研‚2006‚(2).(CSSCI)范国睿.从时代需求到战略抉择:社会转型斯的学校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6(1).(CSSCI).(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6(4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6年2月‚总第131期。)范国睿.感恩是生活的起点[J].教育科学研究‚2006‚(4).范国睿.略论校长的文化使命[J].上海教育科研‚2006‚(7).(CSSCI)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6‚(7).范国睿.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教育研究‚2005‚(5).(CSSCI).收入‚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科学2006[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檀传宝.发展教育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7-115.叶澜‚李家成‚杨小微‚范国睿.推进素质教育:转换思路才能打开新局面[J].人民教育‚2005‚(21).(《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题为“转换思路才能打开素质教育新局面”)。范国睿‚蒋建华.让学校组织焕发生机与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5-2-5‚(3).(专访)范国睿.政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1).(CSSCI)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G30)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范国睿.从自我评估到系统保障:行动中的学校发展规划[J].教育研究杂志‚(台湾)2005‚(9).范国睿.校本管理与学校发展规划[J].教育科学研究‚2005‚(1).Guorui‚Fan‚“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to StudentLearning in Class Size Reduction: A Case in Shanghai”‚ Report on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ducationReform: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Towards Education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eptember 6-10‚ 2004‚The Ambassador Hotel‚ Bangkok‚ Thailand.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ducation Reform‚ The Office of the Education Council(Thailand)/ UNESCO Bangkok‚2004..范国睿.现代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4-10-15‚(2).范国睿.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及其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4‚(10).(CSSCI)范国睿.复杂科学与教育组织管理研究[J].教育研究‚2004‚(2).(CSSCI)收入:中国教育学会编.中国教育科学2005[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范国睿.民办教育的促进与保障——解读《民办教育促进法》[J].教育发展研究‚2003‚(7).(CSSCI)范国睿.公办民办一同起跑——民办教育研究者的解读[J].社会科学报‚2003-8-28‚(2).范国睿.成长在都市边缘[J].民办教育动态‚2002‚(1).范国睿.我的教育变革观[J].福建教育‚2002‚(1);福建幼儿教育‚2002‚(1).张晓峰‚范国睿.论学习型城市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2‚(2).张晓峰‚范国睿.城市化视角下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范国睿‚陈洁.走近“网络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1‚(1).(CSSCI)范国睿.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师教育研究‚2001‚(2).(CSSCI)范国睿.走向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学校[J].教学与管理‚2001(3).英配昌‚范国睿.关于教师评价模式的个案研究——兼论传统教师评价模式的弊端及新模式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3).(CSSCI).范国睿.新世纪重点中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山东教育科研‚2001‚(2-3).(CSSCI)范国睿.“文化生态与教育发展”论纲[J].教育探索‚2001‚(4).范国睿‚项政‚汪一欣.在自主自律中主动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CSSCI)英配昌‚范国睿.认知区决策模式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2001(9)课题组.南模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特质的研究[J].徐汇教育‚2001‚(10)‚增刊.范国睿.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CSSCI)范国睿‚王雪雁.现代成人教育与培训:新理念与新模式[J].长白学刊‚2000‚(5)(CSSCI)范国睿.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审视‘减负’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0‚(6).(CSSCI)

1.主编:《主体、秩序、法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主编:《公司法通论》,(个人撰写16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3.主编:《经济法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主译:《美国破产法》(中美两国元首法治项目)(135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主编:《破产法学》(司法部规划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主编:《商法教程》(“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7.副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8.副主编:《台湾法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副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2版。10.参编:吴祖谋、李双元主编《新编法学概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第3版。 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商研究》、《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系列)》转摘复印。主要包括(按先后顺序排列):1.《公司法律特征及其变易探析》,《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1992年第5期。2.《浅论破产法上的否认权制度》,《法学研究》1993年第3期。3.《股份的转让及其法律限制》,《经济与法》1993年第4期。4.《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研究》,《法学评论》1993年第6期。5.《略论我国经济合同法的修改》,《河南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6.《英国商事代理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2期。7.《论建立我国统一的破产立法模式》,《现代法学》1994年第3期。8.《当今世界律师业务发展的六大趋势》,《中国律师》1994年第11期。9.《论破产案件受理的法律效力》,《法商研究》1994年第6期。10.《破产法上的财团费用和财团债务制度》,《法学研究》1995年增1期。11.《论破产清算组的法律地位》,《法学评论》1995年第3期。12.《我国仲裁法若干基本内容评价》,《河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13.《我国破产立法若干问题研究》,《法律科学》1996年第2期。14.《公司立法的突破及其评价》,《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15.《论破产程序中保证债权的地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1997年第3期。16.《破产宣告对未履行合同的效力初探》,《法商研究》1997年第3期。17.《破产原因立法比较研究 》, 《现代法学》1998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 《经济法学·劳动法学》1998年第6期。18.《公司设立若干法律问题评价》,《河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19.《律师职业道德之比较》(章武生、韩长印),《法学评论》1998年第4期。20.《论公司业务执行权的主体归属》,《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21.《有限公司若干法律实务研究》,《河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1999年第9期。22.《建立我国的破产财团制度刍议》,《法学》1999年第5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1999年第8期。23.《参与分配制度与破产立法》,《当代法学》2000年第1期。24.《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若干问题》,《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0年第8期。25.《债权人会议制度的若干问题》,《法律科学》2000年第4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0年第10期。--转载于张文显主编《中国商法学精粹》,2001年卷26.《个别强制执行与破产的双重立法选择》,《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27.《破产法上的自动冻结制度》,《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28.《破产优先权的公共政策基础》,《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转摘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5期。29.《破产程序的财产分配规则和价值增值规则》,《法商研究》,2002年第3期。30.《破产理念的立法演变和破产程序的启动机制》,《法律科学》,2002年第4期。31.《破产债权的调查和确认制度》,载《诉讼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诉讼法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2.《郑百文重组的破产法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33.《美国破产法上的个人债务调整程序》,《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卷34.《董事个人对企业破产的法律责任》,《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转载于张文显主编《中国商法学精粹》,2004年卷。35.《我国企业破产预防制度的多样化构建》,《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36.《美国破产立法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商法研究报告》,2004年卷。37.《破产别除权制度研究》,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转载于张文显主编《中国商法学精粹》,2005年卷。38.《中国破产法的发展状况及法学论题》,《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5年第1期。39.《关于企业破产立法目标的争论及其评价》,《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40.《美国破产立法的历史变革及现实走向——写在《美国破产法》译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转摘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2005年第3期。41.《安全视角下的产品质量监督》,《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42.《建立我国的公司法定清算人制度》,《法学》,2005年第8期。43.《我国破产分配顺位的重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44.《破产实体要件的审理程序研究》,《现代法学》,2006年第1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6年第6期。45.《破产界限之于破产程序的法律意义》,《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46.《破产撤销权疑难问题研究》,《月旦民商法杂志》,2006年第4期,总第14期。47.《民事诉讼程序之于破产案件的适用》,《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48.《合伙企业破产三题》,《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7年第10期。转载韩国全南大学《法学论丛》第28集第1号)49.《上海轨道交通站点自行车存车规则刍议——兼论公用企业垄断经营权的治理》,《东方法学》,2007年第3期。50.《不足额保险比例赔付的逻辑误区及其校正》,《法学》,2008年第11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9年第3期。51.《共同法律行为理论的初步构建——以公司设立为分析对象》,《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复印于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9年第9期。52.《我国企业破产立法的演变及启示》,《公民与法》,2009年第7期。53.《台湾与大陆保险合同法比较与评析》,《保险研究》,2009年第7期。

  • 索引序列
  • 河南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 河南省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 湖南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