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政治学文献导读

政治学文献导读

发布时间:

政治学文献导读

《政治思想导读》([英]彼得·斯特克(Peter Stirk ))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pt02书名:政治思想导读作者:[英]彼得·斯特克(Peter Stirk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年4月页数:486内容简介:什么是自由?我们的权利来自何处?正义和平等的关系是什么?经济和国家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分离开来?我们常常提到一些看起来很熟悉的政治语言,如自由、民主、公平等等,但我们对它们的含义和隐含的假设往往只是一知半解,根本不了解它们的出处。本书是一本政治思想及其阐释的导读性、介绍性著作,集中讨论了政治领域的一些根本性概念,包括权威问题、政府组织形式、自由及财产、革命及民主等。按专题编排,分为“政治秩序的起源与本质”、“权威与义务”、“政府的形式和权力的分割”、“权利的起源和本质”、“自由的概念”、“正义和平等”、“财产权”、 “国家和主权”、“革命的理念”、“民主制和民众代表制”、“国家和经济”以及“国际秩序”这十二章。每一章中都引用了数十篇范文,时间跨度从古典时代直到当今社会,选取的都是所讨论的领域中最知名的理论家的最经典理论作品。因此,本书既是一本珍贵的教科书,可以为研究政治学、历史、国际关系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亦是一本实用的政治理论普及读物,读者可细细品味各篇范文的独特风格及其背后的思想传统,并可为他们提供理解、分析、解释各种多元化观点所需的工具。章节目录:作者简介:彼得·斯特克:英国达勒姆大学政治学讲师,作品有《重新解读马克斯·霍克海默》(1992)。; 大卫·韦戈尔:英国剑桥安格利亚理工大学历史系主任,作品有《大不列颠和世界1815-1986》以及与彼得·斯特克合著的《欧洲共同体》。

百度百科目录词条推荐关于中国革命的四篇经典文献导读《关于中国革命的四篇经典文献导读》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图书。书名关于中国革命的四篇经典文献导读ISBN9787503562518页数130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快速导航目录 作者简介内容简介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些重要举措毋庸置疑都彰显了党的历史上形成的政治传统,蕴藏于经典文献中的光辉思想至今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写下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论思想和对中国问题的初探,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持续广泛的影响。[1]目录引言  第一章《古田会议决议》导读  一、党的建设相关问题  二、加强军队政治工作  第二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导读  一、革命的首要问题  二、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  三、工农武装割据  第三章《才溪乡调查》导读  一、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  一、发展合作社经济  二、扩大红军力量  第四章《反对本本主义》导读  一、对调查工作的理论总结  二、调查研究及其方法  三、刨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后记作者简介徐浩然,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理论、国家与社会治理。先后出版专著《解读中国民主》《人民国家——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政治》《改造我们的世界:从闽两苏维埃运动看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参与编写《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等图书10余部。[1]参考资料[1] 关于中国革命的四篇经典文献导读.京东 [引用日期2020-04-28

政治学经典文献导读考试题

可以去望站上去找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我们可以把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并且持久影响人们的政治倾向与政治行为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以及政治价值观的总和,称作政治文化。2、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指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达到共同目的的一种社会组织。3、单一制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全部权力理所当然地为中央政府拥有,只是为了管理公共事务的客观需要,才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授予地方政府一定的权力。在这种关系模式中,中央政府具有最终决定权,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和控制,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权威。4、政治统治政治统治:政治统治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控制。5、政治发展政治发展:关于政治发展的概念,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从广义来看,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进过程。狭义的政治发展特指政治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变迁过程。二、简答(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政治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答: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是构成政治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政治价值观是则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情感与思想统一。它作为一种稳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念,规约着政治行为的选择指向。政治文化乃是一个多重内容错综交织的复合系统。2、政党是如何产生的?答: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是议会中不同派别或联盟的发展,最后成为全国性的独立政党,历史上,资产阶级政党是同代议制和选举权的普及直接有关,典型的有英国、美国、法国等政党。第二,在议会之外的社会运动之中由某种政治团体发展起来,如德国的绿党。3、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有几方面?答: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涉及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4、简述契约统治论。答:这种理论亦称自然法理论,认为在政治社会出现之前,人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受自然法的支配。政治统治是人们根据理性的要求订立社会契约的结果。契约统治论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契约君权统治论,一类是契约民权统治论。5、简述政治发展的目标。答:纵观人类历史,尤其是参照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我们可以将常态政治发展的目标概括为下几个主要方面: (1)国家建设的政治整合 (2)政治机构的合理配置 (3)政治功能的高效输出 (4)政治变革的灵活自主三、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1、论政治文化的构成。答:政治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并且持久影响人们政治倾向与政治行为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以及政治价值观的总和。政治文化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相互交流中形成的对政治现象的自发反应与朴素感受。它通常表现为某种情绪、兴趣、冲动和体验等等。政治心理具有自发性、感染性、波动性、不稳定性等特点。 (2)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政治思想是对政治现象的自觉思考及其获得的理性见解。它较为集中、全面和深刻地反映了特定社会的经济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带有鲜明阶级性特征的政治关系,从而为人们的政治实践提供着规范性、指导性的思想原则。 (3)政治价值观,当人们以对政治生活内在联系的理性认知来加深对政治现象的心理感受,用政治思想来统驭政治情感,并将这种思想和情感引向对某种制度安排、理想目标的热切支持与执着追求时,所形成的一种的坚定态度、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 总的来说,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观是构成政治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政治价值观是则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情感与思想统一。它作为一种稳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念,规约着政治行为的选择指向。因此,政治文化乃是一个多重内容错综交织的复合系统。2、试说明政治家、政客、官僚之间的区别。答:(1)政治家:是把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民族或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组织、领导以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权为中心内容的政治活动,具有坚定的政治理念和明确的政治主张,掌握国家权力或参与最高政治决策,以自己的社会政治实践对特定国家乃至人类政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或做出杰出贡献的政治人物。 (2)政客与政治家不同,不怎么顾忌道义原则。他们以攫取政治权力为终极目标,并且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不择手段。政客的行为动机不是为了追求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而首先是为了满足个人私利。他们视权力为玩物,其政治行动常以个人的权力欲或对他人的支配为转移,仅只在维护公共利益成为其攫取或巩固权力的必要手段的情况下,才会在某种程度上顺应和兼顾社会的公益要求。是否作为一定阶级、阶层、民族或社会集团的整体利益的自觉代表,背负某种道德理想,从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出发去追求和运用政治权力,是政治家与政客的本质区别。 (3)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界,人们习惯于把政客和官僚当作中性的概念来使用。官僚通常由考试录用产生,主要承担具体的事务性、技术性行政管理工作,因而大体上等同于职业文官。在20世纪末,政客与官僚的角色扮演相互渗透,呈现出官僚政客化、政客官僚化的趋势,两者的分界日渐模糊。但是,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的“常任文官”的官僚,与政治家相比,不处在同一个层次。

政治文献研读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分类法基本结构 (1)基本部类:如中图法分五大类部:马列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2)基本大类:构成分类表的第一级类目。中图法为22个基本大类。 (3)简表:由基本大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一、二类目所形成的类目表。 (4)详表:由简表展开的各种不同登记的类目所组成的类目表,是文献分类的真正依据。 五个基本部类及下设的二十二个大类列表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列宁著作 A3斯大林著作 A4毛泽东著作 A49邓小平著作 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B 哲学、宗教 B0哲学理论 B1世界哲学 B2中国哲学 B3亚洲哲学 B4非洲哲学 B5欧洲哲学 B6大洋洲哲学 B7美洲哲学 B80思维哲学 B81逻辑学(论理学) B82伦理学(道德哲学) B83美学 B84心理学 B9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 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统计学 C91社会学 C92人口学 C93管理学 [C94系统科学 C95民族学 C96人才学 C97劳动科学 D 政治、法律 D0政治理论 D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2中国共产党 D33/37各国共产党 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世界政治 D6中国政治 D73/77各国政治 D8外交、国际关系 D9法律 E 军事 E0军事理论 E1世界军事 E2中国军事 E3/7各国军事 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军事技术 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 经济 F0经济学 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F2经济计划与管理 F3农业经济 F4工业经济 F49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F5交通运输经济 F59邮电经济 F7贸易经济 F8财政、金融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文化理论 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信息与知识传播 G3科学、科学研究 G4教育 G8体育 H 语言、文字 H0语言学 H1汉语 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常用外国语 H4汉藏语系 H5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 H61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 H62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德拉维达语系) H63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 H64东北亚诸语言 H65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H66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 H67闪-含语系(阿非罗-亚细亚语系) H7印欧语系 H81非洲诸语言 H83美洲诸语言 H84大洋洲诸语言 H9国际辅助语 I 文学 I0文学理论 I1世界文学 I2中国文学 I3/7各国文学 J 艺术 J0艺术理论 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J2绘画 J29书法、篆刻 J3雕塑 J4摄影艺术 J5工艺美术 J59建筑艺术 J6音乐 J7舞蹈 J8戏剧艺术 J9电影、电视艺术 K 历史、地理 K0史学理论 K1世界史 K2中国史 K3亚洲史 K4非洲史 K5欧洲史 K6大洋洲史 K7美洲史 K81传记 K85文物考古 K89风俗习惯 K9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N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N1自然科学现状与发展 N2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N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N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N5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N6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 [N7]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 N8自然科学调查、考察 N91自然研究、自然历史 N93非线性科学 N94系统科学 N99情报学、情报工作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O1数学 O3力学 O4物理学 O6化学 O7晶体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P1天文学 P2测绘学 P3地球物理学 P4大气科学(气象学) P5地质学 P7海洋学 P9自然地理学 Q 生物科学 Q1普通生物学 Q2细胞生物学 Q3遗传学 Q4生理学 Q5生物化学 Q6生物物理学 Q7分子生物学 Q81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Q89环境生物学 Q91古生物学 Q93微生物学 Q94植物学 Q95动物学 Q96昆虫学 Q98人类学 R 医药、卫生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R2中国医学 R3基础医学 R4临床医学 R5内科学 R6外科学 R71妇产科学 R72儿科学 R73肿瘤学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76耳鼻咽喉科学 R77眼科学 R78口腔科学 R79外国民族医学 R8特种医学 R9药学 S 农业科学 S1农业基础科学 S2农业工程 S3农学(农艺学) S4植物保护 S5农作物 S6园艺 S7林业 S8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S9水产、渔业 T 工业技术 TB一般工业技术 TD矿业工程 TE石油、天然气工业 TF冶金工业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机械、仪表工业 TJ武器工业 TK能源与动力工程 TL原子能技术 TM电工技术 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化学工业 TS轻工业、手工业 TU建筑科学 TV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U1综合运输 U2铁路运输 U4公路运输 U6水路运输 U8航空运输 V 航空、航天 V1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V2航空 V4航天(宇宙航行) V7航空、航天医学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X1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X2社会与环境 X3环境保护管理 X4灾害及其防治 X5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X7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X8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x9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Z1丛书 Z2百科全书、类书 Z3辞典 Z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5年鉴、年刊 Z6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Z8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通用复分表 一、总论复分表 二、世界地区表 三、中国地区表 四、国际时代表 五、中国时代表 六、世界种族与民族表 七、中国民族表 八、通用时间、地点表

一、《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3、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考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①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且经过了1924-1927年的革命;②敌人的强大;③人民军队的弱小;④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其中①④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②③规定了战争的持久性。三、《实践论》(1937年)--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1、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四、《矛盾论》(1937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五、《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1、阐述革命道路和形式,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六、《论持久战》(1938年)1、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2、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3、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4、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5、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考研政治经典文献(二)的相关内容小编就说到这里了,更多关于考研报名入口,报名时间,考研成绩查询,报名费用,考研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等问题,小编会及时更新。希望各位考生都能进入自己的理想院校。大家一定要坚持备考。

政治经济学文献阅读

《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历史发生学,《当代经济研究》7《资本论》第二卷的逻辑:系统发生学,《当代经济研究》1《资本论》第三卷的逻辑:现象发生学,《经济评论》1《资本论》第四卷的逻辑:认识发生学,《当代经济研究》10《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上面列举的这些,是权威的了。

《资本论》《保卫资本论》求《保卫资本论》作者荐读的文献、作品、文章保卫《资本论》参考文献(列国志数据库 供交流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该著创立了所谓的“七类文献法”,用于进行指导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和构建。Ⅰ马克思主义经典《资本论》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04。《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资本论》第1卷(德文一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20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32卷,人民出版社,19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34、47卷,人民出版社,20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200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剩余价值学说史》,郭大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剩余价值理论》,人民出版社,1975。《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84。《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2012。《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50。《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1999。Ⅱ国学《周易》(杨天才等译注),中华书局,2011。《国语译注》(汪济民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老子译注》(罗义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0。《大学中庸译注》(王文锦),中华书局,2013。《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2012。《杨伯峻〈孟子译注〉商榷》(白平),中华书局,2013。《楚辞译注》(董楚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吕氏春秋译注》(张双棣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61~2014。《史记》(韩兆琦译注),中华书局,2007。《春秋繁露》(张世亮等译注),中华书局,2012。《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唐诗一万首精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等),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李商隐诗集疏注》(叶葱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李清照全词》(刘瑜编),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红楼梦》(周书文点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熊十力选集》(景海峰编),吉林出版社,2005。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熊十力:《论六经·中国历史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熊十力:《原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熊十力:《新唯识论》,商务印书馆,2010。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2006。国学大师丛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Ⅲ历史和思想文化卜正民等:《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古伟瀛等译,新星出版社,2005。冯天瑜:《“封建”考论》(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13。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高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outledge,2001)。金观涛等:《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增订本),法律出版社,2011。金观涛等:《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杨人楩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袁志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帕特森:《马克思的幽灵——和考古学家会话》,何国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斯考森:《现代经济学的历程——大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马春文等译,长春人民出版社,2006。宋鸿兵:《货币战争》,中信出版社,2007。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11。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熊彼特:《经济分析史》,杨敬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2011。程恩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第1~5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张一兵:《资本主义理解史》第1~6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张之洞:《劝学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Ⅳ政治和哲学Antonio Gramsci,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Martin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by William Lovitt),New York:Harper Colophon Books, 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2010。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伯恩斯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马元德等译,东方出版社,1989。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教材)》,余大章等译,人民出版社,1983。布洛维:《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程恩富等:《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主析“马学”、“西学”与“国学”之关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江澄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费彻尔:《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学批判到世界观》,赵玉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戈尔巴乔夫等:《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豪斯曼:《经济学的哲学》,丁建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郝敬之:《整体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洪银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人资本及其收入的属性——马克思资本理论的现代应用》,《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胡大平:《回到恩格斯——文本、理论和解读政治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简新华等:《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几个难题》,《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简新华:《再论“资本中性论”——答侯廷智教授的商榷》,《中国经济问题》2004年第4期。梅洛蒂:《马克思与第三世界》,高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潾等译,人民出版社,1984。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盛晓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刘永佶:《劳动主义》,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白锡堃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柯尔施:《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阶级运动》,熊子云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梅扎罗斯:《超越资本——关于一种过渡理论》,郑一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牟宗三:《历史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奈格里:《〈大纲〉: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张梧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钱广华:《开放的康德哲学——重读“物自体”》,《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荣兆梓:《资本一般与公有资本》,《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施韦卡特:《反对资本主义》,李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施密特:《历史和结构——论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历史学说》,张伟译,重庆出版社,1993。孙中山:《三民主义》,九州出版社,2011。孙伯鍨:《卢卡奇与马克思》,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孙正聿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孙正聿:《〈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期。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吴宣恭:《从生产关系的主导因素探讨中国经济学的主线》,《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1期。吴宣恭:《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根源和解决途径》,《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1期。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杨志:《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我国公有资本的本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姚顺良:《马克思“三大社会形式”理论的原像——析望月清司对<大纲>解读的两个“贯穿”和一个拒斥》,《现代哲学》2011年第1期。俞吾金:《从康德的“理性恨”到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哲学研究》2010年第8期。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2。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Ⅴ方法论David Harvey,A Companion to Marx’s Capital,London: Verso,2010(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David Harvey,A Companion to Marx’s Capital,Volume 2,London: Verso,Dincan Foley,Understanding capital: Marx’s economic theory,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Henry Green,The logic of Marx,by Terrell Carver,Oxford:Basil Blackwell,Leontief,W1938: “The Significance of Marxian Economics for Present-Day Economic 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8(1): 1-阿尔都塞等:《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艾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李敏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贝洛菲尔等:《重读马克思——历史考证版之后的新视野》,徐素华译,东方出版社,2010。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何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The Beacon Press,1957)。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The Beacon Press,1957)。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等译,科学出版社,1986。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石士钧译,商务印书馆,1992。布朗等:《批判实在论与马克思主义》,陈静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丁堡骏:《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定位——兼与王峰明先生商榷》,《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凡勃伦:《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张林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广松涉:《资本论的哲学》,邓习议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汉兹:《开放的经济学方法论》,段文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科斯:《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罗君丽等译,格致出版社,2010。李建平:《〈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林岗:《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分析范式》,《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6期。刘炯忠:《马克思的方法论与系统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刘召峰:《〈资本论〉中的“二重性”学说探论》,《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期。门格尔:《经济学方法论探究》,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5)。米塞斯:《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粱小民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内田弘:《新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研究》,王青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裴宏:《实体与形式对偶的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第1期。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琼·罗宾逊:《经济哲学》,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11。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余叔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斯蒂德曼等:《价值问题的论战》,陈东威译,商务印书馆,1990。默斯托:《马克思的〈大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50年》,闫月梅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唐正东:《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王亚南:《〈资本论〉的方法》,《经济研究》1962年第12期。王亚南:《再论〈资本论〉的方法》,《哲学研究》1963年第3期。王峰明:《马克思经济学假设的哲学方法论辨析——以两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问题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阮仁慧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维哥德斯基:《〈剩余价值学说史〉在马克思经济学遗产中的地位》,何易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吴宣恭:《“人力资本”概念悖论分析》,《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0期。谢富胜等:《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力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8期。谢尔盖耶维奇:《卡尔·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方法论作用》,雎国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韩宏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许光伟:《实体与形式对偶说的逻辑不足和拓展方向——与裴宏博士商榷》,《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许光伟:《〈资本论〉中具有怎样的二重性学说——与刘召峰博士的几点交流》,《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6期。伊林柯夫:《马克思〈资本论〉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孙开焕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0。Ⅵ经济理论Coase,R1937: “The Nature of the F”Economica,4(3): 386-William Lazonick,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the Shop Floor,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白暴力:《财富劳动与价值——经济学理论基础的重构》,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方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Monthly Review Press,1974)。陈其人:《世界经济发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陈其人:《李嘉图经济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陈其人:《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何新:《反主流经济学》,时事出版社,2010。胡钧:《〈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兼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年第3期。胡培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不可动摇》,《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第3期。莱博维奇:《超越〈资本论〉——马克思的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崔秀红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杰弗·霍奇森(霍奇逊):《资本主义、价值和剥削——一种剥削理论》,于树生等译,商务印书馆,2013。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任荣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王宏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雷诺兹:《经济学的三个世界》,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13。李达:《经济学大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李建德:《经济制度演进大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柳欣:《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人民出版社,2003。卢森堡:《资本积累论》,彭尘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卢森贝:《〈资本论〉注释》,赵木斋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琼·罗宾逊:《经济学论文集》,顾准译,商务印书馆,1984。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马清文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孟捷等:《金融资本与“阶级—垄断地租”——哈维对资本主义都市化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第二版),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79。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中信出版社,2014。汪丁丁:《新政治经济学讲义:在中国思索正义、效率与公共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沈越:《论古典经济学的市民性质——马克思市民理论再探讨》,《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巫宝三译,商务印书馆,1963。荣兆梓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荣兆梓:《企业制度:平等与效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段毅才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Free Press,1985)。吴宣恭:《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范畴》,《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3期。许光伟:《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协同创造价值——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现代化的一般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2期。许光伟:《再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从马克思的协作理论说起》,《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第1期。许光伟:《中国国有企业历史特性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1期。许光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再谈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改革开放30年成功实践的理论启示》,《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许光伟:《生产要素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建构性分析——实践逻辑域中的思考》,《经济学家》2012年第8期。许光伟:《发生学与中国经济学建构:一个引论》,《中国经济问题》2013年第2期。杨继国:《价值运行论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杨继国:《论虚拟经济的特殊“供求规律”》,《厦门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张定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余斌:《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余斌的解说》,东方出版社,2011。张忠任:《数理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Ⅶ其他艾凯:《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第三版),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许光伟:《马克思企业理论:现代范式》,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07。《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陈叔平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伯恩斯坦文选》,殷叙彝编译,人民出版社,2008。《拉法格文选》,人民出版社,1985。《卢卡奇自传》(杜章智编),李渚青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王亚南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1989。《卫兴华自选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

政治学经典文献阅读

教材部分: 国内的政治学入门,看王惠岩的《政治学原理》。 国外的有安德鲁·海伍德、迈克尔·罗斯金等。 经典著作: 古希腊时期的《理想国》(柏拉图)《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至启蒙时期的著作,如 《君主论》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3、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3、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考研政治经典文献(一)的相关内容小编就说到这里了,更多关于考研报名入口,报名时间,考研成绩查询,报名费用,考研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等问题,小编会及时更新。希望各位考生都能进入自己的理想院校。大家一定要坚持备考。

资本论

  • 索引序列
  • 政治学文献导读
  • 政治学经典文献导读考试题
  • 政治文献研读
  • 政治经济学文献阅读
  • 政治学经典文献阅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