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都有什么课程

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都有什么课程

发布时间:

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都有什么课程

应该是时尚设计类的吧如果一个时尚杂志编辑不懂或不怎么掌握时尚潮流趋势,怎么去编辑一夲好的书给广大读者呢?时尚设计里面,也有时尚编辑的。可以合理结合

如果想去当一名时尚杂志的编辑在大学里应学新闻专业。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各种传媒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些奔波周旋于各大新闻事件中的传媒记者,在"无冕之王"的桂冠下,开始成为社会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亮点。在网络上的"21世纪最具前途的职业调查"中,传媒记者以较高的认同率位居前十位之列。

时尚杂志编辑基本分为三类:服装、美容、生活方式服装美容多数大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或者是专业的化妆专业生活方式编辑传媒专业或中文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的专业有:安全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化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传播学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法学专业;风景园林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力学(创新班)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专业;广告学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会计学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专业;交通工程专业;金融学专业;经济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日语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制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华南理工大学,英文名称为: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南理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建于1934年,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乃至清末时期。作为组建基础的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中山大学理工学院,1934年8月建立,9月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广州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工专”)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甲工”),最早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创办的教育机构:广东工艺局,“工专”几经变迁,历经勷勤工学院(1933年)、勷勤大学工学院(1934年)、并入中山大学工学院(1938年),于1943年夏复办。华南理工大学现有科学院院士16人,工程院院士17人,外籍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42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入选者34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人。

编辑出版学都学什么课程

这个你需要查看每个学校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学校不一样,差别很大。比如有些在文学院,那就以中文为主,再加点出版学基础,编辑学理论等基础课程;如果是在传播学院,那就会学较多的新闻传播学课程;当然,这个也不一定,要看师资。比如武汉大学的编辑出版专业,由于老师充足,虽然在信息管理学院下面,但是开设得大多是专业课。比如出版学基础,图书营销,出版法规等等与行业比较密切相关的。当然,个人觉得以传播学或中文系的一些课程作为出版学的理论基础比较好。毕竟编辑出版学现在还很虚,真没多少理论可谈。

图书学新闻传播法新闻采访与写作校对学中国出版史(目前只知道这些)

各个学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课程设置也有些差异,基本上来说,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传播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发行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发行学、书业法律基础、报纸编辑学、期刊编辑学、图书编辑学、编辑应用写作、网络传播学、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计算机编校技术、出版美学(含装帧设计)、出版社管理、音像电子出版物、版权与版权贸易等。

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是什么类

北校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类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车用发动机)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空调)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轻工机械及塑料模具)安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成型及控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成型及控制)建筑学院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土木与交通学院工程力学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信息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电子与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类(工程)信息工程(卓越班)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创新班(本硕连读)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类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工程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轻工与食品学院轻化工程资源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糖工程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理学院数学类创新班(本硕连读)数学类(数学与信息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国际班)行政管理外国语学院英语(科技英语)日语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南校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卓越班)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跨媒体新闻方向)广告学(品牌传播方向)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方向)艺术学院音乐表演舞蹈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艺术设计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学知识产权经济与贸易学院旅游管理(国际班)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物流工程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22个学院

如果你真的想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外语建议到三亚是最佳的选择,三亚是国际旅游都市,全球第二座七星级酒店都落户三亚,五星级以上酒店也是亚洲最多的地方,国际化的三亚应该很需要外语人才,如果你外语学得很精通的话,这行业的工资还是蛮高地。2009年琼州学院专业招生计划:琼州学院是三亚市唯一的国家公办二本大学,学校正在筹建7至9个二级学院,今年秋季新生全部在三亚校区报到就学,2009年秋季三亚校区将成为琼州学院的主校区,因为公办的学费也很低。学校也很有发展潜力,正在高速发展中,仅2008年三亚市就投入几个亿来重点建设,要把琼州学院建设成为“国际化、开放型、特色鲜明的品牌大学”,学校也比较重视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的文化与学术交流,同加拿大、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高校开展包括合作研究、学术互访、互派教师、交换学生等国际合作联合办学关系,以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合作研究,为学生赴海外学习和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仅有的10个“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建起与国际交流合作接轨的教育平台,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培训高级人才。琼州学院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设立新闻传播系、文化传播系、品牌传播系、教学实验中心与客家文化研究所、南方传媒研究所、文化传播研究所、品牌研究所。专业方向有:传播学(影视传播、科技财经新闻方向)、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与电子出版方向)、广告学(品牌传播方向)3个本科专业,以及美学、中国哲学、传播学(传媒经营管理、品牌传播、传播技术与艺术方向)3个硕士点。2006年9月在校本科生760人,研究生70人。本院教师还承担学校委托本院管理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全校每学期约45门课程、6000人次以上的教学任务。现有教职工48人,有教授7位,副教授13位(其中美籍1位),博士14位。另有顾问教授2位: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美国本杰明理工学院院长吉姆;名誉教授1位:泰国公主诗琳通;

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

引用瑾罅的回答:编辑出版学专业—考研大学排行榜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1 武汉大学 A+4 中国传媒大学 A7 北京印刷学院 A2 中国人民大学 A+5 四川大学 A8 湖南师范大学 A3 清华大学 A6 南京大学 A9 北京大学 AB+等(15个):华南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大学、河北大学B等(14个):湘潭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衡阳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是从2011年刚开设新闻与传播硕士,可以考虑一下。容易与否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具体看学校。

广东编辑出版学专业较好的高校有: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排名1武汉大学a+2中国人民大学a+3清华大学a4中国传媒大学a5四川大学a6南京大学a7北京印刷学院a8湖南师范大学a9北京大学ab+等(15个):华南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大学、河北大学b等(14个):湘潭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衡阳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作为985、211高校,是华南工科第一校,有如下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工程、化学工程、食品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其中:北校区有以下专业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由原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三个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拥有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涵盖六个二级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广东省名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9个本科专业。    建筑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1938年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组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1979年成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997年建筑学院成立,由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2008年1月学校学科重新调整,土木工程系迁出,建筑学院由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南方建筑》编辑部组成。学院有1个国家培育的二级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1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建筑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5个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先后孕育了莫伯治、佘峻南、容柏生、张佑启、何镜堂、吴硕贤等六位院士,袁培煌、黎陀芬等九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土木与交通学院:成立于2008年1月,是由原土木工程系和原交通学院合并而成。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7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工程力学专业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电子与信息学院:前身是无线电系,创建于1952年。1956年,根据国际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当时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为主,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该院大部分师生调往成都。1958年,由我国著名电子学专家冯秉铨教授、徐秉铮教授及部分师生,恢复建立华南工学院电讯工程系(无线电系)。学院现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8个硕士学科点,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是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信息类国家重点学科及华南理工大学"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TCL集团总经理李东生,创维集团总裁黄宏生,康佳集团总经理陈伟荣等为该院毕业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5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含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省级重点学科;4个本科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含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装饰设计与新型材料、材料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广东省名牌专业。   化学与化工学院:于2008年1月成立,由原化学科学学院和化工与能源学院合并而成。学院的基础和前身是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中南地区 4 所大学的化工系合并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化工系。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化学生物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轻工与食品学院:2008年3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原轻工与食品学院和资源科学与造纸工程学院合并而成。学院由国家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共建,是首批进入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单位之一,是我国轻工和食品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本学院的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食品科学学科均成立于1952 年,是华南理工大学学科历史最长、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的专业。   理学院   数学系:数学系坐落在校内风景秀丽的东湖畔,1952年华南工学院建校之初成立了数学教研室, 1958年建立工程数学系并开始招生;1960年力学教研组并入,改名为数理力学系,设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应用力学三个本科专业。77年恢复高考并招收77、78级数学师资班(著名数学家侯一钊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数学力学和工程力学两个专业同时招生,在基础上于1979年成立数学力学系;1981年获得基础数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分别成立了应用数学系和工程力学系;2002年,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应用化学系合并为理学院;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2004年7月,在理学院应用数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数学科学学院。   现有三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学院现有“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物理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4年由原应用物理系组建而成,按行政编制分为三个系和二个中心,即应用物理系、微电子学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物理实验中心和电子工艺教学实习中心。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每年招生近200人;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含博士后流动站)和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在凝聚态、声学、光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等五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和电路与系统等三个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1月,其前身为1961年原华南工学院成立的自动化系。2001年自动化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名牌专业。   电力学院:1994年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当时的广东省电力工业局联合共建。学院设有电力工程系、电力电子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等三个系,,毕业生以其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厚爱,供需比约1:6,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排在学校前列。    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于 1982 年,现设有决策科学系、工业工程系、管理学系、财务管理系、会计系、技术与经济管理系和市场营销 7 个学科系,有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5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   本学院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5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MBA)、国民经济学、会计学)。现有各种类型的在校学生2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100多人,硕士研究生600多人,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生600多人,博士研究生50人。   建立了管理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研究所和工业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正在从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11项,其中重点项目两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正在进行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正在从事的省部级基金项目20项;正在从事的其他纵向和横向项目31项。其中与香港中文大学教师合作从事的研究项目有4项。3年以来,学院教师发表的论文300多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的论文近200篇。整个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中教职工106人。教师中有教授23人,副教授28人,研究生导师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6人。至2001年九月,50岁以下的教师占80%,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0%,博士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3%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趋于优化、素质较高、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除了利用整个学校的资源以外,学院现有一个教学楼和一个办公楼,共计10000平方米左右。其中普通教室(安装了投影仪)15间,多媒体教室5间,语音教室1间,电脑实验室1间,多媒体实验室1间。其中汕头校友楼(主要用于MBA的教学)所有教室和活动场所都具备了上网的条件和安装了空调。目前该院拥有期刊阅览室和图书室各1间,现有图书1万册,期刊217种。   思想政治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是直属于学校的专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的独立二级单位。她是一个既年轻而又具有较长发展历程的新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由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发展而来。下设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两个系,一个MPA教育中心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政府决策与绩效评价研究所两个研究所。   学院现有一个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五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学位授权点。设行政管理一个本科专业。    外国语学院:创建于1985年。有英语(科技英语方向)和日语两个本科专业。   体育学院:体育学院的前身为华南工学院体育教研室,始建于1952年,1992年改为体育部。经过50多年的辛勤耕耘,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训练水平、科研能力不断提升。2006年1月,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成立了体育学院,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工作开始起步。目前学院下设三个系、两个教学团队、一个广东省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学院现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结构较为合理的体育师资队伍,有专职教师6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1人;有博士学位的5人,硕士学位的19人。承担着全校约9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和训练竞赛工作。南校区有以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高等学校最早从事计算机科研与教学的单位之一。1958年开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1960年设立计算机专业,1981年成立计算机系,2001年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广东省首批名牌专业。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4年成立,位于风景秀丽的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现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近两年,保送研究生中大部分人顺利通过了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生物领域国内拔尖机构的面试,占学院保研人数的9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有环境科学(含环境健康与安全方向)、环境工程(含建筑环境与设备方向)和给水排水等三个本科专业共五个培养方向。   软件学院:成立于2001年11月,是教育部直属的38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拥有华南地区唯一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设四系二中心:“新闻传播系”、“文化传播系”、“品牌传播系”、“艺术传播系”和“教学实验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4个本科专业:传播学(跨媒体新闻方向)、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与电子出版方向)、广告学(品牌传播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16日,其前身为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艺术系。200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2004年招收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同年增设艺术设计学和舞蹈学两个本科专业并招生,2007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学硕士研究生。艺术学院现有两个二级学科---音乐学、舞蹈学。首任院长为二级教授、音乐学博士何平。学院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0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000余人。附设有华南理工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和交响管乐团、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和舞蹈团。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2004年7月16日正式成立,其前身为华南理工大学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首任院长为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政法学院法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葛洪义教授。2004年11月17日,该校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合作创办知识产权学院。2004年11月17日,该校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合作创办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法学院党政机构兼为知识产权学院党政机构。    经济与贸易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位于风景宜人、设施优良、管理先进的广州大学城,是华南理工大学目前规模最大,重点发展的学院之一。学院设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物流工程、旅游与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7个学系和相应的7个本科专业,有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工程与经济发展、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商务工程与应用、旅游管理等9个硕士学位点,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等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金融工程与经济发展、物流工程与管理等2个博士学位点。截至2009年底,学院有在校本科生2589人、研究生439人、博士生50人,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1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70%,其中不少人具有国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较长时间的国外学习工作经历。另外,学院聘请了6位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银行家、企业家为兼职教授或顾问教授。学院重视学术和对外交流。先后成功举办了“广州(小谷围岛)金融论坛”和“中美旅游发展论坛”等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学院每学期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目前已与美、英、日、澳和香港地区的一批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与教育合作关系。学院与地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国内外业内的著名企业有着广泛联系和密切合作。   设计学院:设计学院成立于2010年5月,由本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工业设计与图学研究所、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新型建筑材料与装饰设计专业方向等组建而成。学院设有“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工业设计”专业在2001年开始招生;“艺术设计”(含空间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综合艺术与材料表现,陶瓷艺术,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表演五个方向)专业在2004年开始招生。目前,学院在读本科生620多人。学生在校期间成绩达到规定要求的,可修读其他专业的辅修、双专业或双学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内外的设计大奖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工业设计”、“设计艺术学”两专业均为硕士点,在读硕士研究生50多人。学院现有教职工60多人,教授5人、副教授18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3人,其中专任教师50多人,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0多人。学院有一个国家级的教学团队;学院的CAD实验教学中心是机械基础教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组成部分;学院还拥有电脑设计室、天光画室、综合材料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等专业教室和实验室。    国际教育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2004年7月16日挂牌成立。 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招生及项目办公室、留学生管理办公室、对外汉语教学办公室以及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学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接受过专门训练,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富有进取精神。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几乎所有教职员工都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行政人员当中在海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约占80%,教学人员当中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的达30%,有的还曾在海外长期从事过国际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经验相当丰富。目前,华南理工大学的留学生教育已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格局。在学科建设、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都适应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并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特别是科技汉语(IT汉语),商务汉语等特色课程已被实践证明是切实有效并符合我校实际的。学院除提供长、短期的普通汉语课程及上述特色课程外,还开设广东话、老人文化游学团、中国文化系列、预科培训以及冬、夏令营等汉语文化课程。学校各专业都招收留学生,重点推荐的专业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电力工程、空调工程、机械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

华南理工大学的专业有:安全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化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传播学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法学专业;风景园林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力学(创新班)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专业;广告学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会计学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专业;交通工程专业;金融学专业;经济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日语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制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华南理工大学,英文名称为: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南理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建于1934年,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乃至清末时期。作为组建基础的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中山大学理工学院,1934年8月建立,9月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广州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工专”)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甲工”),最早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创办的教育机构:广东工艺局,“工专”几经变迁,历经勷勤工学院(1933年)、勷勤大学工学院(1934年)、并入中山大学工学院(1938年),于1943年夏复办。华南理工大学现有科学院院士16人,工程院院士17人,外籍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42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入选者34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人。

华南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成立于2005年,前身是广东省文理学院中国文学系。1951年,文理学院改为华南师范学院,中国文学系易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系。2000年,中文系和历史系合并为人文学院;2005年中文系独立发展为文学院。文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学、编辑出版学三个学 系及语文教育中心和继续教育中心,另设有岭南文化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心、古代文献研究所、戏剧影视研究所、语言研究所、汉语史研究室和近代文学研究室等研究机构,拥有一个公开出版的刊物《语文月刊》和一个内部刊物《语文辅导》。学院积极服务社会,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教师主编的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科书发行全国,成为普通高中选用的主要教科书之一;承办多期国家级省级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为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港澳地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基础教育人才;充分发挥文化策划、咨询和服务功能,为广东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学院创办公开发行的《语文月刊》连续2届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文学学会、广东省写作学会、美学学会均挂靠在文学院。5年来主办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5次;派教师26人次去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留学或工作;学院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为传播中华文化亦发挥了积极作用。

华师自考报名地址:1、广州天河区中山大道西8号天河商贸大厦16楼1619招生办,2、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新村D座一楼103招生办,3、岗顶百脑汇电脑城A座29楼2902招生办,百度一下edu5918 网上咨询招生老师比较清楚

文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老一辈的知名教授如廖苾光、康白情、吴剑青、李镜池、吴三立、廖子东、李育中等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学、编辑出版学三个本科学系。文学院现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3个博士点和文艺学、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8个硕士学位点,本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中英文秘书方向,非师范类)、编辑出版学(非师范类)、汉语言学(非师范类)4个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为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创新人才,2010年起开设国学勷勤创新班。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224人,全日制博硕研究生491人。1998年起,作为我国首批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已招收教育硕士743人。学生就业率高,多年获得“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奖;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比赛、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文学创作大赛等方面荣获多项一等奖。(以上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2年10月)

有的,03年就开始有,我读的是04年的编辑出版学,就业前景嘛,不好说,一来要看你的就业方向,二来要看你的能力,三来嘛,要看后台,毕竟还是属于文科类的专业,相对来说就业前景还是相对差点的

  • 索引序列
  • 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都有什么课程
  • 编辑出版学都学什么课程
  • 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是什么类
  • 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学
  • 华南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