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审稿人要求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审稿人要求

发布时间: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审稿人要求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还积极参与了多次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过武汉地区高校计算机专业类的博士学术交流等活动,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互动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的发展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鼓励和支持。武汉大学校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校长刘经南院士、陶德麟、马克昌、刘绪贻、彭斐章等十多位武大人文社科资深学者,李德仁、杨弘远、谢鉴衡等十多位两院院士纷纷指导过《学报》的发展。

没说,校内肯定不收,校外不是很清楚,即使有的话也在100元以内吧。附:投稿须知1.办刊宗旨及报道范围《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工业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1957年创刊,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繁荣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水利、电力资(能)源的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与发展、水利电力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服务。刊登内容主要包括:水利水电、农田水利、土木与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热能动力、水能动力、机械工程、城市设计、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环境与应用化学等及相关领域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2.投稿写作须知(1)论文应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即有新的观点和见解,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推理符合逻辑、结构严谨、数据处理合理、计算正确、结论客观。篇幅控制在8000字以内。(2)论文题名的内涵应与论文的主体内容相一致,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应避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等。(3)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作者姓名置题名下方,多个作者之间用“,”隔开;单位不同的须在姓名右上角标序。作者单位宜写至二级单位,同时给出单位所在地(省、市)和邮政编码;单位名称置姓名下方,依据姓名标序排列。(4)摘要。应简明扼要地阐明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具有独立性与自明性,篇幅在200字左右。(5)关键词。一般选3~8个,最能反映主题内容的放在前面。(6)应查出论文中国图书分类号。(7)英文部分置中国图书分类号下方,从文题到关键词,应与中文相对应,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8)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研究方向)和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置首页地脚上,内容应齐全。(9)论文的主体部分应由前言、正文、结论等组成。①前言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工作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主题。②正文部分一般包括研究对象、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其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标题内涵应与相关内容一致。③结论或结语应阐述论文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理论及实用价值、提出的建议或尚未解决的问题。(10)图表应有自明性,在文中要有交待。①图序、图题、标目、标值等项目齐全,所用单位正确,图面清晰,线条粗细合适,标字大小适中。②一律采用三线表,表序、表题等项目齐全,表注排在表的下方。(11)量和单位的使用要符合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禁止使用已废弃的单位;量的符号(字母)一般用斜体,矢量、向量符号用黑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上下角标符号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12)参考文献。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文献必须在文中标注,且与文献表中文献一一对应。著录要符合规范,中、外作者姓名一律姓前名后,中国人名不用缩写。3.投稿约定(1)可用信函或电子信箱投稿,请勿一稿多投。稿件收到后经过审理,将在3个月内决定是否录用,3个月后作者未收到编辑部答复的,请致电查询。未录用的稿件一律不退还作者,请自留底稿,稿件末尾请注上作者详细联系地址、电话、电子信箱。(2)经审查通过的稿件,须退修的,编辑部写出修改意见,作者应对照修改意见认真修改,及时返回,刊登事宜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3)本刊现为纸张版、光盘版、网络版三位一体的出版模式,若作者不同意将论文编入光盘版、网络版,请在来稿中声明。(4)稿件文责自负,若涉及保密等问题,请作者自行处理。(5)编辑部对录用的稿件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6)来稿一经发表,酌付稿酬,并赠送刊物2册。

每篇800,前两天刚去过,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审稿人

何发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应邀担任多个学术期刊(如国际SCI期刊和如国内学报计算机学报)的审稿专家、担任若干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武汉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访问研究人员,美国北卡教堂山大学UNC-Chapel Hill访问教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含国际合作项目),承担(副组长)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1项,承担973项目子课题、其它项目如自主科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防军口、横向课题等若干项。应届毕业生去向有:教育部985大学任教、教育部211大学任教、省属重点高校任教;政府公务员、银行、国内知名上市IT公司、电力设计院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是由中国国家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的人文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1930年创刊的《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发展而来,已有近80年的发展历史。今天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为双月刊,逢单月6日出版,128页,大16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解放后,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教授、吴于廑教授,著名哲学家、前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教授先后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主编。现任主编是著名经济学家顾海良教授,常务副主编是政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叶娟丽教授。本刊宗旨在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学术事业,开展学术争鸣,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本刊结合武汉大学的文科科研优势,主要开设有哲学、中外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等固定栏目,刊发的文章强调学术创见和理论深度,要求关涉学科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关注国家、教育部重大或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力求代表本学科的最高学术水平。

网上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审稿人是谁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 的发展与研究生学术成长】1984年,《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同志的直接关心下创刊。 作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一直关注研究生们的学术成长。众所周知,研究生的整体学术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学校学术实力的高低。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锻炼他们发表学术论文。《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正好为武汉大学以及各兄弟院校的研究生同仁提供了这样一个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讨论的阵地。到2007年为止,《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已经出刊60期,自然科学版版已经出刊47期,医学版已经出刊18期,总共刊登了不同时期的优秀研究生学术论文两千多篇。这些文章的作者大都曾经是武大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如今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的著名学者或学术新锐,还有不少人已经成为政界、商界的精英。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是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季刊,是面向武汉大学的博、硕士研究生及全国各高校研究生的学术期刊学报社下设人文社科版、自然科学版和医学版三个编辑部和宣传部、外联部、信息网络部三个工作部门。主要刊载来自理学部、工学部和信息学部各院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和综述。投稿本刊的论文中,特别优秀者将优先推荐到《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录用发表。

陈军,男,1956年10月生民族 籍贯 学历 学位 汉 安徽 研究生 硕士 陈军1983年研究生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硕士学位。1981-1982年在法国地理院学习遥感技术,10-4在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和Laval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下半年在中央党校第41期进修班学习。1987、1992年分别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4年起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遥感教研室副主任,1990年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1995年调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2000年起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开展了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3项面上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在内十余项基础研究项目,主持设计研制了国家陆地边界数据库系统等十余项GIS应用系统,组织完成了利用地理信息辅助全国水资源战略研究等十余项应用工程。共在国际学术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近100篇学术论文,发表了1本学术专著,合作发表了3本学术和科普图书。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术专著“Voronoi动态空间数据模型”获200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198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3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同年被中组部、人事部等六部委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现兼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执委、大会主席,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会长、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顾问专家组成员。是国家行政学院和清华、武大、中国矿大、北师大、浙大、吉大、中科院遥感所等十多所院校兼职教授。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审稿人写谁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是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季刊,是面向武汉大学的博、硕士研究生及全国各高校研究生的学术期刊学报社下设人文社科版、自然科学版和医学版三个编辑部和宣传部、外联部、信息网络部三个工作部门。主要刊载来自理学部、工学部和信息学部各院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和综述。投稿本刊的论文中,特别优秀者将优先推荐到《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录用发表。

wei_yj(站内联系TA)EI中国查到:1671-8860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和1000-2413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是EIEI中国查到:1671-8860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和1000-2413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是EI可能后者就是英文版 晕死了,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是武汉理工大学,而不是武汉大学xcg(站内联系TA)呵呵 大家还是看清楚括号里面的版本号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投稿要求

文稿应具科学性(设计合理、数据可靠和统计方法正确)、先进性(创新、首次报道)和实用性(对研究、临床或其他方面有指导意义)及可读性。文稿需简明扼要,主题突出,论点明确,文字通顺、精炼。全文包括图表在内,论著类不超过4 000字,文献综述类文稿不超过6 000字,论著摘要、经验荟萃、护理不超过2 000字。  题应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不用副标题。英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单词文。  论文作者署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并附全部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及姓名的汉语拼音。如系多单位时,则在作者的右上角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注明。每篇文章均需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省市(县)人、职称、学历、所从事专业及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信息。如有通讯作者也请附简介。  摘要论著必须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300~400字或单词);综述附简要中英文摘要(200~300字或单词)。  关键词请附3~6个,中、英文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  名词术语应规范、前后统一,如原词过长且多次出现,可于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括号内注明简称,以后直接用简称。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系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公认通用缩略语可直接应用。  计量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10%,(10±1)%,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应用4 cm×3 cm×5 cm,不能用4×3×5 cm。  统计学方法应具备三要素,即数据的表示方式、应用的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统计学符号应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如: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斜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斜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斜sx〖TX-];④t检验用英文小斜t;⑤F检验用英文大斜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斜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斜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图表应少而精,文字能说明的问题,不用表和图,避免与正文重复。表格采用三线表,分别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表序和表题,按统计学原则制表,内容简明,数据准确,有效位数一致。插图、照片必须清晰,对比度好,请在图片背面用铅笔注明文题、序号、上下端标志和作者姓名,用白纸贴附于正文之后。论著和综述的表、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表内各项目和图注均采用中文。  参考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引文原则上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5年重要文献;且近3年的文献需占70%以上,并于投稿时随文附上引文首页复印件。格式上按国家标准《GB3179?92》、《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格式如下:期刊:[序号]作者(1~3名时全写,中间加逗号;4名以上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题[J]刊名(中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按《Index Medicus》格式缩写),年,卷(期):起?止页书籍:[序号]作者?书名[M]?卷(册)次?版次(第1版可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或[序号]作者?文题?见:主编者?书名?卷(册)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 的发展与研究生学术成长】1984年,《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同志的直接关心下创刊。 作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一直关注研究生们的学术成长。众所周知,研究生的整体学术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学校学术实力的高低。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锻炼他们发表学术论文。《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正好为武汉大学以及各兄弟院校的研究生同仁提供了这样一个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讨论的阵地。到2007年为止,《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已经出刊60期,自然科学版版已经出刊47期,医学版已经出刊18期,总共刊登了不同时期的优秀研究生学术论文两千多篇。这些文章的作者大都曾经是武大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如今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的著名学者或学术新锐,还有不少人已经成为政界、商界的精英。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是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季刊,是面向武汉大学的博、硕士研究生及全国各高校研究生的学术期刊学报社下设人文社科版、自然科学版和医学版三个编辑部和宣传部、外联部、信息网络部三个工作部门。主要刊载来自理学部、工学部和信息学部各院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和综述。投稿本刊的论文中,特别优秀者将优先推荐到《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录用发表。

  • 索引序列
  •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审稿人要求
  •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审稿人
  •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审稿人是谁
  •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审稿人写谁
  •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投稿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