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新闻属于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新闻属于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发布时间:

新闻属于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新闻与记叙文的区别文/刘富江新闻是关于最近所发生的新鲜而重要的事实的报道。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新闻与记叙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它们有着许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新闻和记叙文的相同点有:一、都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二、都以记事为主要内容;三、都以时间、地点、事件为基本要素。 新闻和记叙文的不同点主要有: 一、标题。新闻不但有单行标题,而且多用两行标题(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多行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用的就是单行标题,而《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用的则是正、副式双行标题;记叙文无多行标题,少用双行标题。 二、结构。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记叙文则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新闻开头一般都有“电头”,即“××社×日电”或“××报(社)讯”,如“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等;记叙文的开头则直接入文。 三、表达方式。新闻主要用记叙,描写较少,议论也不多,抒情几乎没有。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在记述中、西路军渡江战斗情况后,只插入简要的议论,扼要地分析了我军在中、西两路战斗中节节胜利的原因。 四、内容。新闻主要传播信息;一般记叙文则既可写事,也可写人,其基本要素除时间、地点、事件外,还有人物,主要是表露思想或感情。 五、时效性。新闻报道越快越好,而记叙文则可快可慢。 六、篇幅。新闻要求简短扼要,记叙文则可长可短。《学习报·初三版》11第312期(总第1000期)

第1,是谁说不同呀。

当然是 记叙文范畴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事文的6要素,(或者四要素)。描写物体的就要从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 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但记叙文写作,伴随自然流漏的适当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通常情况下,说明文大致包括三种具体样式:一、带有一定文艺性的,指科学小品,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二、科普性为主的,如《向沙漠进军》《宇宙里有些什么》三、实用性的,如说明书、解说词等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尚书禹贡》是我国最早的说明文。说明文的应用广泛,一般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说明文两大类,也可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文艺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说明文的说明一定要有条理,说明的顺序,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的。比如介绍景物,建筑,多是根据地理环境、方位布局来安排;介绍事物源出、演变,多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阐述事理又多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总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分到合,由远及近,由浅到深,逐步阐述。有时为了使别人更准确地认识事物,在某种情况下,只要不违背事物的特点、规律,也可以在顺序上作某些调整。说明是解说事物,剖释整理的一种表达方法。对象不同,说明的重点和层次便不同。说明实体事物时,一般要注意空间的位置;说明抽象事理时,重在阐释概念、特点、来源、结构、种类、异同、比较、联系和功能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有一篇说明文写道:“一只蜻蜓一昼夜可以吃2 400只蚊子。”2 400只蚊子聚在一起,比蜻蜓的身体要大许多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个差错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据统计,蜻蜓一小时可吃蚊子50只到100只。一小时吃100只,一天24小时,当然要吃2 400只了。作者的乘法计算是无误的,却忽略了蜻蜓不可能在一天24小时之内一刻不停地吃蚊子。这就闹出了笑话。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阅读说明文和写说明文可以联系起来。上面谈到的所要把握的四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写说明文也要注意,只是所提要求要注意符合学生实际。

关于新闻记者的论文

记者是一s个x杂家,必须什2么f都懂一k些,而且要有求知欲和进取精神,能够沿着某个h线索追究下l去。 作为5过来人g,以8下q几t点希望参考。 3。 多和人q打交道,锻炼交际能力z,对话能力s。 3。 多看书4,丰k富知识,增加内4涵。 7。 多动手0,写文6章,尽量利用各种机会参加社会活动,或者媒体实习n,开d阔视野。 希望对你有帮助。 dΘ觥c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论 文 选 题  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  新闻摄影记者职业特点研究  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文化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教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试析报纸发行量的信息不对称性  浅论报纸发行定价与发行量的辨证关系  对《环球时报》经营模式的一些思考  地市级党报的广告经营初探  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探析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盈利模式探析  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中国媒介购买公司发展历程探究  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我国党报生存策略分析  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当今传媒的启示  中外讣闻报道的对比分析  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梁启超(或其他名报人)办报思想研究  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革研究  中国电脑游戏产业运营前景探析  博客现象研究  中国网络知识产权现象及前景分析  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网络作品版权保护问题研究  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网络流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论我国农村文化市场的构建与培育  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业与发展对策  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研究  论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国内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问题研究  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超级女声"营销得失论  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试析解读新闻中的"解"  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新闻发现与综合新闻  工作报道与时政新闻  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谈文学期刊的时尚趋势  论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网上消费群体和购买行为分析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论采访的技巧  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本专业选题要求紧靠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选择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进行论文书写。以下选题供参考,希望大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与写作,特别强调的是本科选题不要太大。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2 马恩新闻思想研究  013 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014 刘少奇新闻思想研究  015 近代新闻思想研究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21 《都市快报》之我见  022 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  023 邵飘萍研究  024 韬奋研究  025 范长江研究  026 旧中国的百科全书??《申报》研究  027 浙江新闻史研究  028 建国以来新闻史专题研究  029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研究  030 邸报、京报、小报的研究  031 近代外报研究  032 维新报刊研究  033 近代新闻业务研究  034 五四“四大副刊”研究  035 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研究  036 《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研究  037 鲁迅、邹韬奋、范长江、斯诺现象研究  038 中共各个时期新闻事业研究  039 国民党各个时期新闻政策研究  040 略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深远意义  041 大众化报纸研究  042 十九世纪廉价报纸成功的原因  043 美国著名报人和报纸研究  044 客观报道、新新闻主义和精确新闻学评析  045 西方著名新闻媒介研究  046 略论西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48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走向  049 西方报纸商业化(或垄断化)之我见  050 试析鲁珀特默多克的经营特点  051 竞争中的美联社(或路透社)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试论新闻语言  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 重视自身规律,把握社会对信息需求的丰富性??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084 试探阐释性报道中动态信息的契机作用和强化方式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之一  086 专业知识、思辩能力、人情味??试论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  087 科技报道主体的受众意识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1 复合型人才、专业化文笔??对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重要成功点之理解  092 专栏记者的哲学修养和政治品位??由李普曼想到“政治家办报”  093 穆青“时代典型采写思路”给今日记者的思考和启示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5 试论评论的选题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099 报刊署名评论特色小论  100 试论评论语言的形象化  101 评论写作论证的技法  102 略论杂文的形象性  103 王韬政论的特色  104 梁启超的“时务体”风格刍议  105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6 广播电视评论专题研究  107 新闻编辑的功能  108 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0 集纳专栏研究  111 试论编辑技巧  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 采编播合一是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一与解说词写作  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27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1 论“焦点访谈”的权利与权力  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139 爱德华默罗与现场直播  140 BBC的体制改革对公共广播电视的意义  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42 广告学原理研究  143 广告传播研究  144 广告运动研究  145 广告策划与创意  146 广告心理学研究  147 广告文案写作  148 广播电视广告制作  149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规  150 消费行为学研究  151 市场营销与广告  152 广告效果调查与测定  153 公共关系学专题研究  154 名牌战略研究  155 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156 中国广告市场法要素关系现状分析研究  157 21中国广告发展趋势研究  158 老年消费市场研究  159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制建设  160 公共汽车上的平面广告研究  161 广告中商品文化的传承研究  162 从“不买的消费者”一说看广告产品的定位  163 广告内容的编排与人们的认知规则  164 阈下广告的原理与应用  165 消费者的决策研究  166 广告人的情感体验与广告作品的情感诉求  167 广告效果测量方法之我见  168 自我意识与人际交往  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3 公益广告研究  174 媒介全员公共关系  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7 报业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180 传媒组织管理研究  181 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182 传媒领导人类型研究  183 我国媒体经营特色研究  184 西方传媒集团发展历史研究  185 中西媒体经营理念研究  186 媒体的垄断与竞争  187 发行研究  188 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  189 传媒现代化研究  190 中国传媒大扩版、改版机制分析  191 产业化研究  192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93 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  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参考选题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新闻稿是记者写还是编辑写

与报刊杂志相同由资深记者编写总主编审核後发布~

都是记者在写的,但有些是编导,制片人也在写 但多半出自于记者

记者只是负责收集新闻时事,而编辑呢,负责把记者传回来的新闻整理

记者稿是采访类型的,以人物对话形式为主 新闻稿是公司/机构/政府/学校等单位发送予传媒的通信渠道,以公布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通常会用电子邮件、传真、书信(电脑打印)形式分发予报章、杂志、电台、电视台(电视网络)、通讯社的编辑,亦有专业公司提供分发商业新闻稿的服务。不少新闻稿是通知各大传媒有关记者招待会的消息。 新闻稿异于新闻。新闻是由新闻记者撰写的事实陈述,并在媒体上出版;而新闻稿是鼓励新闻记者在该题材上撰写新闻的稿件。

中国会议论文属于专著还是期刊

是学术论文,不是学术期刊

不能归为期刊。期刊代码为[J],会议论文代码为[C],硕博论文代码为[D]参考文献规范格式如下,请参考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  [3] Heider, ER& DCO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  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271-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 50-  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  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  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新闻叙事论文怎么写好

首先,要有较强的政治觉悟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准,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社会发展的趋势都有比较正确的了解和掌握。第二,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新闻敏感性。通讯员在平时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积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新闻的新、实、值、快特点随时关注遇到的各种事件。第三,多想问题,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新闻。不会思考就不会观察,就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有经验、有成就的通讯员对一条新闻线索都要在自己的脑海里多过滤几次,不轻信盲从,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袋去想,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对一个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地透视,以发现其中许多新的内容、新的观点。第四,应该对新闻报道的知识要有所了解。新闻报道有哪些形式,各种形式都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要素,这些都是比较固定的也是最基本的,市面上有很多介绍这类知识的书籍,可以买来读一读,并细心领会,灵活运用。第五,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心声,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要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一切为了群众的利益着想作为工作的根本。第六,不畏艰难,乐于吃苦。搞新闻报道是个既有意思,也很辛苦的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正确对待,想方设法去克服,并要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树立良好文风

如何写好一篇"报道"?一、如何发现新闻。没有的写是我们及一些通讯员,甚至记者常遇到的头疼问题。所以善于用新闻的眼光去发现新闻,是写出通讯报道的关键。 (一)"变废为宝"选角度。联保贷款推行多年了,再写就无新意了,成为新闻写作的废物。但如何变 (二)"吹糠见米"。举齐鲁晚报例子。 (三)"大海捞针"挖新闻 二、消息的写作技巧。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消息的写作,这是目前适用最广泛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对我们农村信用社的新闻报道来说,也是最常用的文体。因为通讯较消息篇幅长、覆盖面大,象我们这样的单位,一般很难被新闻单位采用。 (一)消息的构成:标题、导语、主题。(通常还可分为背景、结尾,这里所说的,已经包含在主题内)。 1、标题。也就是新闻的题目,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标题制作贵在醒目、得体、生动形象,能够吸引读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题"这一说法。 2、导语。 一、概括性导语。 导语往往是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使读者看过导语后,不用看下文,就能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避免了消息写作中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淹没在大量一般性事件各,突出了"新"字。 陈述性导语。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又叫"编年史式",这种形式使消息情节步步推进,事件的高潮在后面出现,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描写型导语。 四、就是对消息中某一有意义的特殊场面作简洁而有特点的描写。 五、评论型导语。就是在叙述事实的同时,立即对事情作出评价,提示其事物的现实意义。如写我们支持贫困学子上大学时,可以这样写:浮来农信社在做好当前支农工作的同时,筹措资金设立"专项贷款"重点扶持"金榜题名"的贫困农家学生顺利入学。(这是事实,然后再加以评论)此举,让浮来山镇考取大中专院校的考生及其家长们吃了"定心丸"。 六、设问式导语。设问式导语就是在消息开头即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然后加经解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想。如我们在推得联保贷款,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导语可以这样写:贷款像存款一样方便?对莒县农民来说,原来似乎不可能,如今已梦想成真。 七、引语型导语。就是将消息中主要人物有新意、有特色、个性化的语言放在导语中,给人以强烈印象。如"凡是农民的正当需求,我们必须满足供应。"莒县农信社主任马德勤说的这句话,代表了农信社对全县百万农民的庄严承诺。

一、寻找软文的新闻由头所谓新闻由头,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指新闻被编辑采用和发布的原因。如果想将软文写得像新闻,首先就要为你写的内容找到新闻由头。比如,你所宣传的产品、服务、公司有特别重大的事件或突破性进展,这就构成了媒体报道你的原因,你也就有了新闻由头。二、写具有时效性的软文新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时效性,要想将软文写得像新闻,就要赋予软文时效性。一个软文具有时效性,不仅会像新闻,而且还会对编辑产生一种不用或晚用就过时了的压力,增加编辑采用的概率。然而一般的产品宣传都是关于产品功能和利益的平淡介绍,怎样才能将其具有时效性?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将软文事件化,设置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或故事,通过人物描写、事件描述或事件的评述赋予软文时效性。在其中,将你所要宣传的内容结合进去,就可以到达想要的传播效果。三、为软文添加新闻要素你可以通过编写事件或编写故事,让软文更像新闻。比如你可以编写一则浪漫的爱情故事或一个美容事件,让里面的主人公和化妆品发生联系。编写事件或故事,要运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新闻六大要素,使软文更加像新闻。你还要让故事或事件吸引人,可以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事件的新奇性和曲折性,平铺直叙的故事是没有人愿意看的;二是故事要感染人,要有适当的情感描述。在这里要注意,尽管你的故事是编的,但一定要合理而善意,不要胡说八道,更不能说一些昧良心的话。四、注重软文的文章架构运用新闻的结构来写软文是又一种方法。在格式上可以按照新闻一般的结构来写,即按照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来写。这样的写法不仅新闻编辑愿意接受,而且也容易被读者接受。如果你的写作技巧不是很高,一般要采取倒金字塔的形式来写,即把最重要最吸引人的部分放在标题和导语上写,其他部分放在主体和背景、结语中,这样写的好处是,不少人都有只看标题和导语再决定是否往下读的习惯,你可以首先保证将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读者。五、商业内容植入要巧妙除了为获取链接而写的软文,大部分软文都要做商业宣传,那么如何将商业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软文中,不露声色地进行宣传呢?这里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新闻的标题和导语中,只出现品牌或最重要的宣传语,切忌大肆将产品功能、特性罗列其中。而在标题或导语中应该设置一定的悬念,吸引读者往下读。二是要将最重要的关键词放置标题或导语中,因为你所写的软文还希望被搜索引擎收录并被读者搜索到的,而搜索引擎收录就是文章标题和导语这一部分文字,把关键词放在这里,读者一旦搜索就会找到它。三是将产品带个客户的利益简明扼要地写在主题和结语中,这一部分也很重要。四是将产品功效性能等次要的宣传内容放在背景材料里面,所谓新闻的背景资料就是和正文相关、辅助阅读的,但即使是在这里你也不要用广告的口吻写,编辑和读者一看就会烦的。你要用写科普文章的口吻客观而适当地介绍产品特别之处,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编辑会将这一段给你保留下来的。

要有正标题,也可增加一个副标题,标题一定是叙事的总括开头可就主要内容写一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在就是详写你所需要叙的事一篇新闻就大功告成注意把握好新闻三要素:及时、准确、真实!最后祝你成功!加油!

  • 索引序列
  • 新闻属于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 关于新闻记者的论文
  • 新闻稿是记者写还是编辑写
  • 中国会议论文属于专著还是期刊
  • 新闻叙事论文怎么写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