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河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河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发布时间:

河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找学报投吧一般大学教师都是投自己学校的学报的

0373-5093017 0373-3683517

0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0373-5093017 0373-3683517

研究方向:中日祭祀演剧,唐宋道教史,中国民间信仰。开设课程:道教研究,古代戏曲专题研究《红楼梦》与中国宗教文化。出版专著:独立撰写:1.《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2. 《唐诗地图》,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2010年10月再版。3. 《金庸地图》,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唐诗地图——90个唐诗经典场景》,台北:如何出版社,2004年。5. 《永乐大点-20年目睹之时尚标签》,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合作著作:1.黎志添、游子安、吴真著:《香港道教历史源流及其现代转型》(香港:中华书局,2010)。2 梁德华、吴真、陈凯风著:《道·醮—漫天舞动的道教崇拜》(香港:香港道教联合会,2007)。 黎志添、游子安、吴真(等)著:《香港道堂科仪历史与传承》(香港:中华书局,2007)。译著:1、田仲一成著,吴真校:《古典南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2、田仲一成著,布和译,吴真校译:《中国戏剧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学术论文(均为独撰)外文类 吴真:《招魂と施食:敦煌孟姜女物语における宗教救済》,《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60册,2011年11月,页103-140。2.WU Zhen, “The Tale of Meng Jiangnv: Its Salvation Theme and Ritual Function”, Memoirsof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Toyo Bunko,N69(2011):19-中文类2012年a 《敦煌孟姜女变文与招魂祭祀》,《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页136-142。b 《近二十年日本道教文学研究综述》,《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页75-81。c 《唐代道教文学史刍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页86-2011年a 《钟敬文在日本的文学活动与民俗研修》,《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页118-132。b 《敦煌孟姜女曲子的写本情境》,《民俗研究》2011年第3期,页179-194。2010年a 《唐代社会关于道士法术的集体文学想像》,《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页294-299。b 《清明祭祖节俗的城市化进程――以香港“清明思亲法会”为中心》,《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页171-177。c 《西王母背后的唐代社会与唐代女性》,《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页25-27。2009年a 《罗天大醮与水浒英雄排座次》,《读书》2009年第7期,页153-159。b 《从封建迷信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信仰的合法性历程》,中国社科院国情咨询报告《中国宗教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页161-180。c 《道教修道生活的忠与孝》,《现代哲学》2009年第4期,页111-116。《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地方道教如何作为田野?》,《宗教人类学》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页420-425。2008 年a 《民间神歌的女神叙事与功能——以粤西地区冼夫人神歌为例》,《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页117-122。b 《宗教仪式与灾后心理治疗》,《读书》2008年第8期,页26-28。c 《民间信仰研究三十年》,《民俗研究》2008年04期,页40-54。d 《唐代致拜君亲论争中沉默的道团》,孙昌武、陈洪主编:《宗教思想史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页137-146。e 《浙南叶氏道教世家的道法传统》,《上海道教》2008年第3期,页12-15。f 《从杜光庭六篇罗天醮词看早期罗天大醮形态》,《中国道教》2008年第2期。g 《中国节典之旅》,《出版广角》2008年第4期,页58-59。h 《唐玄宗投龙简》等11条目录,收录于《书斋与道场:道教文物》(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8)。2007 年a 《从六朝故事看道教与佛教进入地方社会的不同策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b 《罗天大醮的科仪沿革》,台湾《道教月刊》2007年第11期,页14-18。c 《香港道堂科仪文本15种校点》,《香港道堂科仪历史与传承》(香港:中华书局,2007),页235-309。2006 年a 《降蛇--佛道相争的叙事策略》,《民族艺术》第1期,页61-68。b 《香港的世故生活》,《作品》2006年第1期,页18-21。2005 年《科技手段对村落祭祀演剧形式的重构》,《香港戏曲的现况与前瞻》(香港:中华书局,2005),页385-400。2004年《中国最后一个探花的五代传奇》,《新华文摘》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页99-101。2002年a 《刘文龙故事述考—以潮州出土《刘希必金钗记》为中心》,《汕头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页88-92。b 《刘文龙故事及其戏曲的流变》,《现代社会与民俗文化传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页271-278。2001年a 《红黑脸谱的民俗意义与形成》,《民俗学刊》第1辑(澳门:澳门出版社,2001),页141-150。b 《红黑脸谱与戏曲类型化的形成》,《民族艺术》2001年第3期,页129-140。2000 年  《潮剧童伶制探源》,《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页52-57。

如果你到了老校区,你可以从火车站21路公交车到教育的下一个,河南研究所,往西走30米纬五路上的位置后,在路北下车。 如果你去新校区,你可以坐在紫金山K115,河南教育学院学报下车。

河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地址

河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你问的也太泛了吧 去知网自己找吧

高等教育研究经济管理文学与语言研究史学研究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主编:王少安ISSN:1673-9779CN:41-1376/C地址:河南省焦作市世纪大道2001号邮政编码:454003

河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查当地的114,或者118114,如果你不在当地,记得前面加上区号哦,前提是这个单位必须有一部已注册电话。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还有以下几点: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3、在网上检索这些编辑部的名称和刊名,获取有用的鉴别信息。(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中国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三类期刊: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0531-87989700这个是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是地址: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邮政编码:530023电话:0771-5656982另外:0531-87989700是冒牌的,广西期刊怎么能跑是山东呢。

  • 索引序列
  • 河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地址
  • 河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地址
  • 河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 河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