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暨南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呀

暨南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呀

发布时间:

暨南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呀

贾益民,教授,1956年10月生,山东省惠民县人,汉族。2011年9月22日任命为国立华侨大学校长、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前为暨南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暨南大学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兼副秘书长,兼任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华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主编、《广州华苑》主编。1974年6月高中毕业后务农;1974年12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3202部队历任侦察兵、班长、排长、政治处书记;1978年10月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7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荣获暨南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同年考取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办暨南大学研究生会,并任创会会长;1985年7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业留校任教,1986年7月任讲师,1988年7月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1989年1月任副教授,1992年1月任学生处处长,1994年1月任华文学院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1995年7月兼任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11月兼任华文学院党委副书记,1997年兼任《广州华苑》主编,1998年12月任教授,1999年2月任华文学院院长,2000年2月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000年8月兼任暨南大学珠海学院首任院长,2001年1月兼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主编,2003年1月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兼副秘书长、12月兼任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所所长,2009年9月兼任暨南大学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2011年9月任职国立华侨大学校长(第七任校长)。2013年8月获泰国吞武里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4年9月兼任国立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 2015年3月泰国国王授予华侨大学校长“一等泰皇冠勋章” 2015年12月17日,任政协第十一届福建省委员会委员。 学术及社会兼职:广州市天河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泉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华南分会秘书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语言文字应用》(语言学/汉语类核心期刊)编委、厦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三藩市中山综合研究院名誉教授、暨南大学校友总会理事长等。主要学术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教育、文艺学、比较文学、马列文论、美学。

1977年考入广西师大中文系,毕业后考取同系文艺学专业研究生,198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留校任教。1985年9月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教授。1988年6月毕业获博士学位后分配到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担任过暨南大学学报副主编、主编、文学院副院长、院长。1995年底起担任暨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底兼任党委副书记,2000年2月起任党委书记、副校长。暨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1974年8月至1978年2月广西桂林师范学校中文科任教;1988年7月起至今在暨南大学任教,历任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编、主编,文学院副院长、院长,暨南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95年3—5月香港岭南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1年8月3日—9月3日日本京都大学美学与艺术研究所讲座教授副教授:1990年晋升教授:1993年晋升

暨南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1977年考入广西师大中文系,毕业后考取同系文艺学专业研究生,198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留校任教。1985年9月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教授。1988年6月毕业获博士学位后分配到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担任过暨南大学学报副主编、主编、文学院副院长、院长。1995年底起担任暨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底兼任党委副书记,2000年2月起任党委书记、副校长。暨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1974年8月至1978年2月广西桂林师范学校中文科任教;1988年7月起至今在暨南大学任教,历任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编、主编,文学院副院长、院长,暨南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95年3—5月香港岭南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1年8月3日—9月3日日本京都大学美学与艺术研究所讲座教授副教授:1990年晋升教授:1993年晋升

贾益民,教授,1956年10月生,山东省惠民县人,汉族。2011年9月22日任命为国立华侨大学校长、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前为暨南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暨南大学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兼副秘书长,兼任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华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主编、《广州华苑》主编。1974年6月高中毕业后务农;1974年12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3202部队历任侦察兵、班长、排长、政治处书记;1978年10月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7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荣获暨南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同年考取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办暨南大学研究生会,并任创会会长;1985年7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业留校任教,1986年7月任讲师,1988年7月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1989年1月任副教授,1992年1月任学生处处长,1994年1月任华文学院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1995年7月兼任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11月兼任华文学院党委副书记,1997年兼任《广州华苑》主编,1998年12月任教授,1999年2月任华文学院院长,2000年2月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000年8月兼任暨南大学珠海学院首任院长,2001年1月兼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主编,2003年1月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兼副秘书长、12月兼任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所所长,2009年9月兼任暨南大学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2011年9月任职国立华侨大学校长(第七任校长)。2013年8月获泰国吞武里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4年9月兼任国立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 2015年3月泰国国王授予华侨大学校长“一等泰皇冠勋章” 2015年12月17日,任政协第十一届福建省委员会委员。 学术及社会兼职:广州市天河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泉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华南分会秘书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语言文字应用》(语言学/汉语类核心期刊)编委、厦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三藩市中山综合研究院名誉教授、暨南大学校友总会理事长等。主要学术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教育、文艺学、比较文学、马列文论、美学。

暨南学报主编是谁

1977年考入广西师大中文系,毕业后考取同系文艺学专业研究生,198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留校任教。1985年9月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教授。1988年6月毕业获博士学位后分配到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担任过暨南大学学报副主编、主编、文学院副院长、院长。1995年底起担任暨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底兼任党委副书记,2000年2月起任党委书记、副校长。暨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1974年8月至1978年2月广西桂林师范学校中文科任教;1988年7月起至今在暨南大学任教,历任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编、主编,文学院副院长、院长,暨南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95年3—5月香港岭南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1年8月3日—9月3日日本京都大学美学与艺术研究所讲座教授副教授:1990年晋升教授:1993年晋升

专著:1、著作:主编:国际商法英汉词典,商务印书馆、法律出版社,1999年2、新编经济法教程<修订本>,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该书获全国出版协会优秀教材奖3、中国新合同法精解,香港万理出版社,2001年4、主编 中国海峡两岸民商法之比较, 中山大学出版社, 5、主编 中国香港与内地民商法比较, 中山大学出版社, 6、企业集团法律问题研究, 中山大学出版社, 127、新编商法教程, 中山大学出版社, 18、国企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9、商法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10、母子公司法律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11、商法教程法理与案例,东北财经出版社,2008年2月12、公司治理原理与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13、经济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期刊论文:1、当代西方规制理论和我国企业集团发展,《工业经济》22、论企业集团的上市经营,《经济师》23、企业集团法律地位及构成条件,《南方经济》104、论企业集团立法模式及配套法规,《经济师》,65、我国企业集团的立法构想,《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26、对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分析,《河北法学》,37、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透析,《经济问题》,18、我国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暨南学报》,39、母子公司成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法理依据,《经济与社会发展》,110、论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问题,《中国改革报》29理论版11、论公司收购的法律问题,《湘江法学评论》,1212、母子公司的构建,《安徽大学法律评论》,1213、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关系的法律透析,《时代法学》,1214、国家投资与国企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改革报》,2215、论我国企业集团股份制改造的法律问题,《管理体制机制研究》,616、公司联合的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经济法论丛》8出版17、论母子公司与交叉持股的法律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18、国家持股经营的若干法律问题,《中国改革报》12理论版19、企业破产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经济师》2005年11月20、国有风险投资的后续管理困境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8期21、陈昕、沈乐平,关于国有风险投资发展困境与对策的思考,《特区经济》2007年第7期22、陈昕、沈乐平,关于完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治理法律规制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8期23、沈乐平,有无效宣告请求案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年第1期24、陈昕、沈乐平,企业社会责任与相关公司治理研究述评,《江苏商论》,2008年第5期25、王月萍、沈乐平,员工持股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企业活力》2008年第8期26、沈乐平、黄维民、饶天贵,基于支持向量基的上市公司违规预警模型研究,《中大管理研究》2008年第3卷(2)27、Weimin Huang, Leping S Analysis for Irregularities of Listing Companies Based on Evolutionary Game T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ICNC'08) Jinan,China,25-27 August,(EI:20090211849828;ISTP:BJA88)28、Weimin Huang, Leping S Weighte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lgorithm Based on Data D ISECS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CCCM 2008)Guangzhou, China, 18-20 October, (EI:20084311659183;ISTP:BIJ96)29、Weimin Huang, Leping S Research of Listed company violation forewarning model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 2008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Systems & Management (ISM2008), Dalian, 14-16 October, (EI:20090111835598;ISTP:BIW81)30、Weimin Huang, Leping S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Based on Research into Rough Set and Entropy T2008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Systems & Management (ISM2008) ) Dalian, 14-16 October, 2008(EI:200902118352228;ISTP:BIW81)31、Yueping Wang ,Leping S A Conceptual Action Model of Reputation Mechanism and Corporate G 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ITA'08) Shanghai,21-22 December EI(COMPENDEX) ISTP检索)32、黄维民、沈乐平,上市公司违规的进化博弈分析,《管理学报》,2009年第3期33、陈昕、沈乐平,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商业研究》,2009年第1期34、沈乐平、郝素霞,股东派生诉讼的法律经济学研究,《商业研究》,2009年第4期35、陈阳、沈乐平、周兴挺,医疗纠纷民事诉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东南学术》,2009年第3期36、陈昕、滕悦、沈乐平,企业成长视角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差异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11期37、Xin Chen, Yue Teng, Leping Shen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of Stakeholder Intere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G 2009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Modeling (KAM 2009) Wuhan, 30 November -1 December, 2009 EI检索38、陈昕、王月萍、沈乐平,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认知差异研究,《管理现代化》,2010年第1期39、王月萍、沈乐平,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评价综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40、童乾、沈乐平,消费者分布不均匀条件下的具有网络外部性的Hotelling模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第9期41、陈昕、沈乐平,家族治理模式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商业时代》,2010年第8期42、唐静、沈乐平,新型对等网络信任控制模型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43、Tang Jing, Leping S The risk control model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Based on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 based security risk evaluation for IT 2010 The 3rd IEEE International C Chengdu, 16-18 November, 2010 ISTP44、Tong Qian, Xiaozhong Lin, Leping S Research on Reliability Distribution of Company Management S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 Guangzhou, China, 7-9 May, 201045、Tang Jing, Leping S Analysis of a new P2P trust control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0EI检索46、Jie Chen, Leping Assessment Mod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 COBIT-Based IT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ISTP检索47、王月萍、沈乐平,中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的效应分析——基于股利和股价差角度,《财会月刊》,2011年第3期48、王月萍、陈昕、沈乐平,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评价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9、沈乐平、童乾,网络效应下顾客分布不均匀的企业兼并研究,《系统工程学报》, 2011年第1期50 、Chen jie、Zhu xin gu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ern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China); Shen le ping Source: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v 268 CCIS, n PART 2, p 282-287, 2012, Information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BI 2011, Proceedings EI会议5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shen le ping Source: 2009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Modeling, KAM 2009, v 1, p 182-185, 2009,2009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Modeling, KAM 2009 EI52、童乾 沈乐平 基于生产管理系统可靠性因素的激励模型 《工业工程》 1253、Yufa Xu ,leping shen ,Min Guo ],jinsen,Guo Influence of preference spectrum on consensus in dynamic group decision 3 EI 会议54、Yue ping,wa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leping shen; Jin zhu A conceptual action model of reputation mechanism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I 会议55、Tong qian (College of Scienc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HE jiao; Shen leping Sourc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671-674, p 3032-3039,2013, Construction and Urban Planning The analysis about reliability factors i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irapplication for reliability allocation theory EI 会议 奖誉(Honors)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后(2004年)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奖(2004年)主编<新编经济法教程>获全国优秀畅销教材奖(1999年)

暨南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我认识, 我也是走后门进的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暨南大学主编:刘颖ISSN:1000-9965CN:44-1282/N地址: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邮政编码:510632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呀

李庆明,1959年生,男,江苏南通人,特级教师。民盟成员,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央教科所高级访问学者,师从著名教育理论家朱小蔓教授。1980年毕业于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 ”、“ 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得者。1999年创办海永实验小学。2003年9月起担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深圳)附属学校校长。在《教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李吉林与情境教育》等著作,计100余万字。曾任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小学实验基地专家指导组成员、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大常委等。 2010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他倡导并实施“都市田园教育”,其文化立校、草根管理、新公民教育、活力课堂、文化阅读、精英启蒙、田野式教研等大胆改革创新反响强烈。他被称为 “能为深圳教育带来希望的人”。李庆明在南通师范学校从事心理学、教育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首创“导生制单元循环自学研修”教学结构模式,效果显著,《师范教育》报道了这一实验研究成果,在全国中师界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响。担任学校教育学科负责人期间,致力于教育学科建设,在国内率先改变了教育课程的“公共课程”地位,使之成为师范主干课程,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重大改革,创建并开设由教学技艺、班队管理与教育、教育哲学、教育研究等组成的新教育课程体系,多次应邀参加教育部有关中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大纲的研制和教材编写。1997年,这一课程与教材改革实验被国家教委正式确认为重点资助的科研项目,其课程的主要构架被省教委所制定的《五年制师范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所采纳,成为全省五年制小教大专教育类专业课程体系,并参与了新的课程教材建设,是新教材编委员成员。作为核心成员,积极投身于师范学校从“智能并重”、“文化育人”到“人格化师范教育”再到“实践本位师范教育”的一系列改革,参与其中的每一项改革的决策研究和实验指导,为探索中国的师范教育贡献了智慧,所取得的成果分别在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江苏省师范教育研究会、省教育学会优秀科研论文等评比中获奖。具体负责学校承担的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工作期间,制订了适切的培训目标和规格要求,设计了“以需要为本位”、“以问题为中心”、“以发展为目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统整性培训课程体系,并积极探索“情境培训”模式,通过“情境再现”、“情境考察”、“情境建构”、“情境反思”、“情境对话”和“情境评价”等策略,富有成效地促进了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学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人文精神和科学判断的共同发展,深受广大学员的好评。教育部评估组的官员和专家对这一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给予了最高的评价,认为是全国37个培训点中“最好的”、“最有效的”,“值得向全国推广”。90年代初,李庆明开始研究李吉林情境教学思想,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并协助李吉林开展她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八五”、“九五”、“十五”重点课题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实验,指导各个子课题的设计、实施,引导广大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被聘为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出版《李吉林与情境教育》的专著。1999年,经学校支持,在崇明岛境内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贫困、教育落后的贫困乡海门市海永乡创办教改实验小学,兼任副校长,开展艰巨的“田野式”改革试验,提出以“开发潜能,沟通生活,走进自然,面向未来”为办学宗旨和以“适应生存,充实生活,自由生长,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的“健全农村儿童生命人格教育”以及“建设田园式乡村小学”的主张,使该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誉为“李行知”、“教育研究的李庆明之路”和乡村素质教育的“海永模式”。教育家李吉林说:“海永是中国广大农村教育的缩影,了解海永,研究海永,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研究中国真正的教育。”《江苏教育》、《成才导报》(原《江苏教育报》)、《生活教育》、《新教育》、《南通日报》、江苏教育电视台、南通电视台等传媒纷纷报道了海永教改的感人事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三个代表在基层”专栏曾作为重点候选拍摄节目。这一实验得到包括朱小蔓、李吉林等在内的许多全国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受聘担任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南通市实验小学、海门市东洲小学、通师二附幼儿园、南通市实验幼儿园、南通市南灵幼儿园等近20 所中小学、幼儿园的科研顾问,指导开展了30多项省部、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设计或实验,独立或为主指导中小学教师在省市级以上基本功、课堂教学、说课或论文评比中获奖者达100余人次,先后应邀在国内20多个省市作儿童教育的专题报告或讲座,被当时的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聘为省素质教育实验基地专家指导组成员。 2000年,应邀参加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决策研究项目“地方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研制。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的大量调查、资料的搜集、研究和“指南”的起草、修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论与实践》、《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学教程》、《中学德育概论》、《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师新百科(小学儿童、小学教育科研部分)》等多部,计100余万字,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或论文)评比一、二等奖。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于2001年9月与中央教科所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之后双方联合举办了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2003年8月28日,李庆明来到央校。2012年7月6日,深圳“教育狂人”李庆明即将离任中央教育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简称“央校”)校长的消息,在这座城市引起震动。2012年8月,李庆明上任宁波滨海教育集团,任校长一职。1、获市以上奖励及荣誉称号情况1、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南通市教委、南通市教育工会(1996年) 2、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南通市政府(1998年) 3、全国优秀教师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1998年) 4、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政府 (2001年) 5、江苏省特级教师 江苏省政府(2002年) 6、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总工会(2003年) 7、南通市“名师” 南通市政府(2004年)2、教育科研、教学工作获奖情况1、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独立,1988年)2、南通市教育学会,南通市1987年度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独立,1988年)3、国家教委师范司,首届全国中师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独立,1989年)4、南通市教育学会,南通市1989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独立,1989年)5、江苏省教委,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骨干,1990年)6、江苏省中师教育学心理学中心组,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学科第二次青年教师论文评比一等奖。(独立,1990年)7、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北京教育学术交流中心、全国教育情报交流网中心站,“全国教育情报十年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奖。(独立,1992年)8、江苏省教育学会,1992年度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主要骨干,1993年)9、江苏省教育学会,1994年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主要骨干,1995年)10、南通市教育学会,1995年度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骨干,1996年)11、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比三等奖。(主要骨干,1997年)12、南通市教委,南通市第四次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1997年)13、南通市教育学会,南通市1997年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独立,1998年)14、江苏省教委师范教育优秀科研成果“树勋奖”一等奖。(主要骨干,1999年)3、参与的教育科研课题主持的课题——1、中师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部级重点)2、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研究(省师范教育重点)3、田园式乡村小学建设的个案研究(省级重点)作为重要骨干或核心成员参与的课题——1、中师培养规格的研究(“八五”省级重点)2、中师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八五”省级重点)3、专科程度小学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研究(“八五”部级重点)4、情境教育实验与研究(“八五”、“九五”、“十五”部级重点)5、中师教育改革与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第四子课题)(“八五”国家级重点)6、五年一贯制大专程度小学教师培养研究(“八五”省级重点)7、关于各类师范院校师范生素质规格的理论及其实践模式的研究(“九五”部级重点)8、人格化师范教育研究(“九五”省级重点)9、国家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方的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管理指南研制”(国家级重大课题)10、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十五”市级重点)11、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十五”市级重点)13、培养未来教师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探索(“十五”省重点)14、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十五”部级重点)15、优化德育情境有效提高儿童品德素养的研究(全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指导设计与实验的课题——1、幼儿活动区教育研究(省幼教学会“九五”重点)2、幼儿审美教育研究(“九五”市级重点)3、幼儿温情教育研究(“九五”市级)4、小学主体性活动设计与研究(“九五”省级)5、小学学科教学的人文渗透研究(“九五”市级)6、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化研究(“九五”省级)7、幼儿孝敬教育的研究(“九五”市级)8、幼儿自控应变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的实验(“九五”市级重点)9、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九五”市级)10、学科情境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十五”省级)11、律导式教师管理的研究(“十五”省级)12、幼儿活动情境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十五”市级重点)13、创生型学科活动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十五”省级)14、优化社区环境与儿童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十五”省级)4、媒体报道1、《播种希望——南通师范学校海永教改实验基地纪实》,《南通教育报》2000年6月15日4版。2、《在水一方》,《成才导报》(原《江苏教育报》)2000年6月20日A8版。3、《跨越大江的牵手——南通师范乡村教改实验基地纪实之一》、《爱心铸就的希望——南通师范乡村教改实验基地纪实之二》、《农村教改的典范——南通师范乡村教改实验基地纪实之三》,《南通日报》2001年2月16日、2月23日、2月28日B1版。4、《小岛上的小老师》,《南通电视台·江风海韵》,2002年5月。5、《通师海永教改基地迈入科研轨道》,《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纵横第68期》2002年7月26日。6、《海永:梦想的力量》,《南通日报》2003年2月23日B1版。7、《李庆明的田园教育梦》,《新教育》2003年4月19日4版。8、《李庆明与他的田园教育梦》,《南通电视台·江风海韵》,2003年3月。9、《是教师,也是诗人》,《江苏教育》2003年9B“特别报道”。10、《“诗意栖居”童心世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庆明的支教人生》,《南通日报》2004年5月4日A1版。11、《打造都市里的田园学校——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央教科所南山学校校长李庆明》,《深圳商报》2004年5月14日A8版。12、《探索新的学校制度》,《光明日报》2004年6月3日B3版。13、《在都市中漫步孤寂的“诗意之旅”——访田园教育倡导者李庆明》,《深圳特区报》2004年6月6日B1版。14、《李庆明的传奇故事》,《当代教育》,2004年6月第18期。5、李庆明同志主要学术论文、论著目录一、著作或教材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材,主撰,统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2、《小学教育学教程》(教材,参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3、《中学德育概论》(参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4、《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材,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5、《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教材,参编,统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6、《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专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修订版)。7、《简明中国教师百科全书(小学分册)·“小学儿童”、“小学教育研究”部分》(主编,独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8、《今日生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用书,学术策划)。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9、《走进语林》(小学语文综合活动用书,学术策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二、主要论文1、《教育过程的自发性及其机制调节》,《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年第5期。2、《教育理论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江苏教育研究》1987年第10期。3、《教育学理论联系实验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第2—3期。4、《适应与超越:德育对现代化社会的应答》,《教育研究》1989年第8期。5、《试论课堂教学的三个层面》,《江苏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6、《“美善相乐”:一个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德育文化策略》,《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7、《主体性教育:一种新的诠释》,《江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8、《“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综述》,《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9、《教育“生产”性新解》,《江苏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10、《探寻儿童成长的秘密:“以情感为纽带”》,《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6期。11、《哲学:文明的活的灵魂》,《南通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12、《试论德育的伦理学和美学基础》。《苏东学刊》2000年第4期。13、《“科学性、应用性、艺术性”:尝试更完备的教育研究范式》,《苏东学刊》2001年第1期。14、《走向分权的课程决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15、《情境课程:铺筑儿童自我成长之路》,《苏东学刊》2003年第1期。16、《田园教育对话》,《教师教育·新课改导刊》,2003年第2期。17、《引领儿童走进绚丽的母语殿堂》,《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12期。18、《母语阅读与人的成长》,《江苏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19、《新学校制度视野下的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3期。20、《促进儿童道德文化建设宣言》,《南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1、《基于文化情境的儿童道德教育探索》,《中国德育》2006年第1期。22、《永远的童话》,《中国儿童阅读论坛》2006年第3期。

本刊主要刊载本院及教学医院和全国交通系统医疗卫生单位,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和航海医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医学论文。 高水平的编委会和业务能力较强的编辑部班子是保证本刊质量的关键因素。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中高级科研、医疗、教学、预防机构人员和高等医药学院校的师生。本刊作为中国科技情报所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对象被列为国内主要科技期刊。

  • 索引序列
  • 暨南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呀
  • 暨南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 暨南学报主编是谁
  • 暨南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啊
  • 南通大学学报主编是谁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