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论文大赛

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论文大赛

发布时间:

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论文大赛

“中教杯”优秀教研成果大赛。受到了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并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是目前最权威的一项大赛

奖项没问题,单位也没问题,就是要交费,要是免费就完美了。

应该是,有两份文件,网上的全是3月份发的,6月份评选;可我看到的却是说11月份评选。现在上网查了下,没有我的名。!!!

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

区别就是前者限制了参赛者的年龄;“叶圣陶杯”大赛于2003年开始举办,已成功举办十一届,现在正在举办第十二届。大赛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形式和严谨公正的评选原则,通过学校初赛、现场决赛的多个环节,经过初评、复评、终评的多层选拔,大大增强了比赛结果的可信度,使之成为有关部门评价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依据。“叶圣陶杯”大赛把叶圣陶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标准的崭新理念结合起来,形成了“生活化内容、个性化表达、多样化风采”的理念,体现了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的独特风格。“叶圣陶杯”大赛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全国中学写作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

应该是,有两份文件,网上的全是3月份发的,6月份评选;可我看到的却是说11月份评选。现在上网查了下,没有我的名。!!!

杨东昱 男,1967年生,山东泰安市人。毕业于泰 安师专中文系,1991年参加工作。现为中学二级教师,县文学艺术协会会员,先后任教过初、高中语文。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发奋图强。多年任教毕业班,学生成绩良好;他担任的《课外活动和作文教学》专题实验,成果显著,所教学生写作能力提高迅速,学生习作在镇、县、市、省及全国“华夏杯”、“泰山杯”、“古都杯”等各级比赛中有几十人次获奖,他本人也多次获指导奖、园丁奖等。相关实验专题论文《立体作文批改法探究》在全国第三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中获三等奖;他的“陋室铭”板书设计获全国教学与教案设计大赛二等奖;举行过镇、校公开课;喜爱文学,工作之余有时信手涂鸦,甚幸不断小有收获,发表过杂文《人生舞台》等;其小说、诗歌、散文在市、省及全国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但他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将永不停息地跋涉在远征的道路上,为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官网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获奖证书查询

高考成绩 2015年,学校总分600分以上共计229人,其中文科总分600分以上67人,理科总分600分以上162人,文科1名同学进入全省前10名,理科1名同学进入全省前10名,文科2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理科3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文科一本上线人数180人,一本率08%;理科一本上线人数665人,一本率40%;文、理科一本上线率43%;文、理科上线率100%。海外大学申请中,24名毕业生共收到87份录取通知书,顺利申入美国排名前100、英国排名前30的大学。22所美国排名前40的大学首次录取云南学生,一位艺术类学生进入艺术类排名第一的伦敦艺术大学。 2014年,学校总分600分以上共计344人,其中文科总分600分以上113人,理科总分600分以上231人,文科3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理科2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文科一本上线人数182人,一本率45%;理科一本上线人数555人,一本率71%;文、理科上线率100%。 2013年,学校总分600分以上的有268人,其中理科总分600分以上215人,文科总分600分以上53人。赵真同学690分名列云南省文科总分第一名,文科6名同学进入云南省前50名。理科1人进入云南省前50名。理科一本上线率81%,文科一本上线率60%,一本综合上线率86% ,文、理科上线率100%。   2012年,学校高考总分600分以上的有107人,占学校应考人数的12%。其中理科总分600分以上81人,文科总分600分以上 26 人。一本综合上线率48% ,本科上线率11%,总上线率100%。不含加分,学校有4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50名,1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10名。文科班李晴川同学高考675分(不含加分)位居全省文科第三名。 2011年,学校理科总分600分以上52人,文科总分600分以上5人,文理科600分人数占全省600分人数的43%;理科本科上线率96%,文科本科上线率14%,文理本科上线率47%,文理科上线率100%。理科总分校平均分84分,文科总分校平均分60分。不含政策加分,理科有4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50名,文科有4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50名。 学科竞赛 2012年,在“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中,学校有2人获得一等奖,43人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2009年,在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中,学校获得全国二等奖2名,全国三等奖3名。 2008年,在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学校李天阳同学获云南赛区第一名,将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数学奥赛冬令营,赵恒禹、万签霄同学获全国联赛一等奖。 2005年,在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学校张扬、王翀同学分别以74.4和79.4分的成绩摘取了两枚金牌。  2003年,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学校2人获一等奖。 素质成绩 2015年,在云南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中学校杨瑞涵同学取得高中组男子双打第三名。 2015年8月,在“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云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校足球队获得甲组(U18)第一名。 8月18日,在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段巍、江顺发、刘星雨同学的参赛项目“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草本植物根系抗拉强度研究”获得“香港城市大学科技创新奖”和“北京公益学学会科技创新奖”。“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草本植物根系抗拉强度研究”获得全国二等奖。 2015年7月,在第十九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学校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了Robcup Junior CoSpace Rescue项目,邹昊澜、唐誉铭、赵长宇、龙荃同学在Secondary Individual Team项目中获得亚军,在SuperTeam项目中获得亚军,邹昊澜同学在个人技能挑战赛中获得冠军。 2008年,在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夺得全国一等奖1项、云南省一等奖2项、昆明市一等奖2项、专项奖励2项。周桐同学的发明作品“具有节水功能的太阳能装置”荣获全国一等奖。 2007年,在云南省和昆明市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荣获云南省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7 项、三等奖10项。荣获昆明市一等奖9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4项。 2015年10月,学校教师张兴虎、赵露、叶早音、年红梅、曹红兵、孙愿录像课被评为昆明市2014—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市级“优课”。2015年7月,在“《云南教育成果》系列活动——第十二届云南省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学校夏耘等五位老师的六篇论文均获一等奖。 2012年4月,学校教师杨杰文论文《也谈中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举办的第八届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2011年12月,学校教师季新文在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荣获全国二等奖。 2010年,学校教师纳仲明在昆明市第二届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竞赛获一等奖。 3月,在第七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学校教师王文思获得课堂教学获全国一等奖。10月,学校教师杨杰文论文《古典诗词中的草意象刍议》在云南省第八届教育教学论文研讨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2009年,学校教师杨杰文获云南省演讲学会“庆祖国60华诞”演讲比赛一等奖。9月,学校教师王文思论文《提高高中学生课外练习的有效性》获全国论文交流二等奖。 2008年,学校教师年红梅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与教师发展研讨会教学观摩赛中,获高中组一等奖及高中组最佳课堂教学组织奖,学校教师杨冬梅获云南省第六届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一等奖。10月,学校教师王文思在第二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获全国优秀课例展评一等奖,同时获得最佳课件使用奖。 2007年,学校教师杨建萍获云南省高中政治说课比赛一等奖。在第二届“英语周报”年中,学校教师年红梅获昆明市中学生英语阅读竞赛优秀辅导奖。学校教师杨琍参加全国“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奖赛”获二等奖。 2006年,学校教师杨建萍获云南省高中政治教学竞赛一等奖,年红梅获昆明市第二届高三复习课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 2005年,学校教师杨建萍获昆明市高中政治教学竞赛一等奖。 2001年,学校教师杨杰文在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大赛分获昭通市一等奖、云南省一等奖。 1998年,学校教师孙彪参加第三届全国物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二等奖。 1996年,学校教师杨杰文获云南省“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昭通赛区二等奖。 1994年,学校教师杨杰文论文《语文教学语言十法》获全国教师征文大赛一等奖。学校教师杨琍参加“西南四省五方语文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香港大学优秀生源地 中国海洋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学校中国百强中学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生源地云南省“三生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三生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云南省级文明单位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依法治校先进单位云南省级文明学校资料来源:

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论文题目大全

可以联系我 私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探究 师德与师爱关系的思考 教师微笑的妙用 教师自我修养的有效途径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关系 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论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为什么更高 教师/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论师生沟通的技巧) 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和时代提升 对教书育人的思考 教师的身教是学生成长的阳光(论教师身教的作用 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什么样的课题?原创我帮忙,附带检测报告。

可以写"无德无以为师"、“润得桃李春满园”、“德树行风”等等。写作思路:可以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阐述清楚,比如老师是学生的成长路上的源泉,是每一个学生的榜样,榜样若是歪了,那么学生怎么能直立。下面以"无德无以为师"为例。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值得我尊敬和感谢的人,班主任李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顾一下她对我们深深地爱!李老师和蔼可亲,对我们每个同学都非常关心,是我们班同学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李老师工作非常负责,而且经常以身作则。记得前年运动会前,李老师怀孕快生宝宝了,挺着一个大肚子,依然坚持天天给我们上课,每天课间带着我们踏步训练。炎炎烈日下,我们都累得没有精神,想偷偷懒,但是只要回头看一眼李老师,我们就会感到非常惭愧——李老师挺着个“大西瓜”,腰间系着扩音器,浑身大汗淋漓,嗓子都有点哑了,但是她依然神气十足地坚持着。这一切,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们决定一定要拿出百倍的精神来回报她。终于等到运动会开幕式了,李老师的肚子已经很大很大,大得就像一只大气球快要胀破似的。但是她仍然坚持带队,带领着我们全班同学,喊着响亮的口号,精神抖擞地走完整个入场式。那时的李老师就像一只神气的唐老鸭,而我们就像一群可爱听话的小鸭子,在“鸭妈妈”的率领下,昂首阔步地走进运动场,迎来了全校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李老师就是这么一个以德服人的好老师,她那坚强的性格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像腊月的梅花,在寒风凛冽中傲然怒放。所以,我们全班同学都非常敬佩她,她是我们心中的好老师。

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获奖作品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其实,这类文章写作有一个思路,那就是:1、列现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适宜高中课文,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为例,对驳论文的这一特征予以探析。列现象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例: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示弊端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28、《美术高考热:问题、反思及对策》获全国美术教育论文评奖三等奖(《中国美术教育》杂志, 2010年)27、《绘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发表于《美术大观》2009年第7期26、《古民居写生对画风的影响》发表于《美术界》2008年第4期25、《美术高考热:问题、反思及对策》获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8年)24、《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误区微探》获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中央美院,2007年)23、《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误区微探》编入《第三届当代艺术与批评优秀论文选》(中央美院《世界美术》编辑部,2007年)22、《艺考热 冷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07.11.24.)21、《水彩画创作教学之我见》发表于《艺术教育》2006年第9期20、《水彩画个性艺术语言与教学》发表于《美术大观》2006年第8期19、《水在水彩艺术语言中的审美价值》发表于《美术大观》2005年第12期18、《对美术展览评选的思考》发表于《美术报》(2005.11.19.)17、《范画与讲评》发表于《艺教导报》(2005.9.6.)16、《水彩画常见弊病与纠正》发表于《美术报》(2004.12.18.)15、《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因素与感知》获宝鸡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共宝鸡市委、市人民政府,2005年)14、《刍谈水彩画个性语言的表现与教学》获第六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教师报》社,2004年)13、《示范性 主体性 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发表于《红烛的追求——“陕西教育”教育教学论文大赛获奖论文选》[下册](三秦出版社,2004年)12、《示范性 主体性 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获《陕西教育》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 (《陕西教育》杂志社,2004年)11、《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因素与感知》发表于《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20卷总第62期)10、《关于绘画技能课教法的思考》发表于《教师教育》2004年第2期9、《美术专业绘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析》发表于《中国教育教学》2004年第16卷总第71期8、《论绘画色彩关系的构成与感知》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7、《生活 融合 内涵——漫谈水彩画创作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获第五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教师报》社,2003年)6、《对推进中国水彩艺术发展的思考》发表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23卷总第95期5、《浅谈水彩风景写生教学中的难点》获全国美术教师论文评选一等奖(《美术报》社,2003年)4、《示范性 主体性创造性——水彩画技能课教学方法探究》发表于《教师教育》2002年第4期3、《刍谈水彩画个性语言的表现与教学》发表于《教师教育》2002年第3期2、《中师美术班毕业创作教学初探》获宝鸡市“九﹒五”期间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宝鸡市教育局,2002年)1、《中师美术班毕业创作教学初探》发表于《美术报》(1999.5.)

杨东昱 男,1967年生,山东泰安市人。毕业于泰 安师专中文系,1991年参加工作。现为中学二级教师,县文学艺术协会会员,先后任教过初、高中语文。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发奋图强。多年任教毕业班,学生成绩良好;他担任的《课外活动和作文教学》专题实验,成果显著,所教学生写作能力提高迅速,学生习作在镇、县、市、省及全国“华夏杯”、“泰山杯”、“古都杯”等各级比赛中有几十人次获奖,他本人也多次获指导奖、园丁奖等。相关实验专题论文《立体作文批改法探究》在全国第三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中获三等奖;他的“陋室铭”板书设计获全国教学与教案设计大赛二等奖;举行过镇、校公开课;喜爱文学,工作之余有时信手涂鸦,甚幸不断小有收获,发表过杂文《人生舞台》等;其小说、诗歌、散文在市、省及全国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但他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将永不停息地跋涉在远征的道路上,为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 索引序列
  • 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论文大赛
  • 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
  • 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官网
  • 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论文题目大全
  • 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获奖作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