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云南农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

云南农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

发布时间:

云南农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

请到我qq空间里看1327296423

1、封面封面应包括论文题目(包括中、英文,英文题目置于中文题目之下)、作者姓名、学科专业、指导教师、分类号、密级、学号等内容;论文封面采用全校统一格式, 硕士学位论文封面为浅黄色皮纹什"论文封面必须填写分类号,分类号使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分类号;学位论文须在封面上规定的栏内注明相应的密级,密级可分为:公开、内部、秘密、机密、绝密及:学科专业的名称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一般为二级学科。封面的具体内容及格式参见附件1。2、声明声明位于论文首页,包括“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 。3、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约600字左右,论文摘要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完成的工作(研究内容各过程的概括性叙述),获得的主要结论。学位论文摘要应突出论文的新见解或论文内容中的创造性成果。“中文摘要”标题使用小三号黑体字,内容部分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5倍行中。关键词的数量一般为3~5个,每个关键词的字数一般不超过5个;关键词要能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词组符合学术规范;关键词应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例如:关键词:资产重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4、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内容要求与中文摘要一致。中文“摘要”的英文统一为“ Abstract ”,英文摘要统一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 )要求与中文关键词对应,各英文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要求用大写,5、目录目录是论文的提纲,可以帮助读者查阅内容中对应的页号,页号从正文开始直至全文结束,正文之前的页号可用大写罗马数字标注。“目录”标题二字使用小三号黑体字,目录内容部分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5倍行距。6、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其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论文正文文字要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学位论文需用A4纸打印,打印格式为宋体小四号字,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5倍行距。学位论文的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厘米;下边距(地脚)为:5厘米;左边距和右边距为:5厘米;装订线:1厘米;页眉:6厘米;页脚:5厘米。正文页眉偶数页可插入“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或“云南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字样,页眉奇数页可插入各章的标题。

云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找往届的干什么。又不能拿来用。俺给你

现在大学毕业只要学分够,毕业论文没问题就可以了,别听他们说四级什么的,现在有的找工作四级都没用了。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期刊名称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安徽农业科学282 西南农业学报546云南农业大学学报380中国农学通报437​​​​​

中国农学通报较安徽农业科学要好一点。

请到我qq空间里看1327296423

云南农业大学论文封面格式要求

截至2015年1月,该校建有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心5个;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云南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等3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云南省高校作物种质创新及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建有生物多样性与云南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高原山地牧业种质创新与养殖加工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还建有24个校级研究所(中心) 。 省部级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名称主要负责人 所属学院批准部门 级别批准时间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云月 植保学院 教育部 部级 2002 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盛军 普洱茶学院 教育部 部级 2011 农业部云贵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朱有勇 植保学院 农业部 部级 2011 农业部云南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 盛军 普洱茶学院 农业部 部级 2011 农业部云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郑毅 资环学院 农业部 部级 2011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云南陆良野外基地” 余建新 水院 国土资源部 部级 2011 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李本逊 农学院 省政府 省级 1985 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叶敏 植保学院 科技厅 省级 1993 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高士争 动科院 科技厅 省级 1995 云南省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重点实验室 曾养志 动科院 科技厅 省级 2001 云南省香料研究中心 秦太峰 香料所 省政府 省级 2004 云南省特优畜牧产品精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葛长荣 食品学院 省发改委 省级 2009 云南“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 张海翔 经管学院 省委宣传部 省级 2009 云南省茶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盛军 普洱茶学院 云南省科技厅 省级 2010 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 杨生超 农学院 省发改委 省级 2011 云南省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葛长荣 食品学院 省科技厅 省级 2011 云南省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谭学林 农学院 省科技厅 省级 2011 云南省滇台特色农业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 黄毅 园林学院 省发改委 省级 2012 云南省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工程实验室 余建新 水院 省发改委 省级 2012 云南省农业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文 俊 水院 省科技厅 省级 2012 云南省反刍动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毛华明 动科院 省科技厅 省级 2012 程顺和院士工作站 覃鹏 农学院 省科技厅 省级 2012 官春云院士工作站 林良斌 农学院 省科技厅 省级 2012 生物多样性与云南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 盛军   省财政厅省教育厅 省级 2012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张海翔   省科技厅、省教育厅 省级 2012 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 盛军   云南农业大学 校级 2013 云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 李元 资环学院 省发改委 省级 2013 云南省蔬菜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朱海山 园林园艺学院 省科技厅 省级 2013 校级研究所(中心)序号平台名称所属学院主要负责人成立时间1 稻作研究所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谭学林 1985 2 东方蜜蜂研究所 食品学院 和绍禹 1985 3 水利水电设计研究所 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龚爱民 1993 4 农村发展研究所 经济贸易学院 许玉贵 1993 5 农业教育研究所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刘福军 1994 6 花卉研究所 园林园艺学院 李枝林 1994 7 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动物科学学院 苗永旺 1995 8 甘蔗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杨清辉李富生 1997 9 机械设计研究所 工程学院 阳厚森 1997 10 薯类研究所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郭华春 2000 11 食用菌研究所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李荣春 2000 12 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诸锡斌 2000 13 云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中心(中药材研究所)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杨生超 2001 14 生态环境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学院 李 元 2002 15 土壤与肥料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学院 汤 利 2002 16 东南亚薯类作物科研与培训中心 植保学院 谢世清 2003 17 水资源与节水灌溉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文 俊 2004 18 云南普洱茶研究院 龙润普洱茶学院 邵宛芳 2005 19 建筑工程检测中心 建工学院   2006 20 农村发展政策研究中心 经管学院 袁国友 2009 21 国土资源科学工程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学院   2009 22 节能减排检测与研究工程中心 建工学院   2010 23 云南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建工学院   2011 截至2015年1月,学校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务院综改办、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2800多项,科研经费达6亿元,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350余项,审定登记滇撒猪配套系、龙陵黄山羊、武定乌骨鸡、水稻、玉米、甘蔗、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牧草等动植物新品种(系)150余个。同时,学校立足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目标和“三农”发展需求,致力于重大科学问题理论创新、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政企商相结合与农科教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机制创新,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其中,李铮友教授等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杂交粳稻单产55千克的世界纪录;曾养志教授等潜心研究西双版纳微型猪近交系35年,繁育28世代,近交系数达96%,居国际领先水平;朱有勇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在《Nature》上作为封面文章全文发表,创建的作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冬季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技术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累计推广应用2亿余亩;盛军教授团队研发的生物多酚代谢免疫调节技术、普洱茶精深加工技术、生态种植技术,及研发的普洱茶珍、多酚云烟、辣木系列产品,为一批龙头企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ISSN 1004-390X)由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农业大学主办。1986年创刊时为半年刊,1989年改为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研究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植物保护、土壤科学、园艺与食品科学、动物科学、农业生态与环境科学、农业工程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概览2006》、《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CBA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CASD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D)、《万方全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CPID)、《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第五版等数据库收录。《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经云南新闻出版局审批并同意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从2007年起增设社会科学部分。主要刊登哲学研究、社会学·管理学研究、政治学·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教育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文学·史学研究、科学技术史研究、图书与情报学研究等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自2010年起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2011年6月,在由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报研究会主办的评优活动中,《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获得“全国农业院校优秀社会科学学报”奖。 2013年10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编辑室在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评优中,荣获“优秀团队奖” 。 截至2015年1月,学校在剑川县、会泽县、马龙县创造性开展定点定人对口帮扶“3+3”校县联合行动,大力扶持当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先后挂钩扶贫寻甸县、姚安县,多形式为扶贫点办实事、解难事;在镇康县、泸水县全面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全力支援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在昭通、玉溪、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等州(市)参与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大力推广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覆膜种植、水改旱、集中育秧育苗为主的十大科技增粮措施;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与昆明、文山、德宏、迪庆、大理等10余个州(市),与天士力、苗乡三七等150多家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学校努力办好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积极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教科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新模式;依托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等优质培训资源,共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实用技术人才2万余人次 。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论文格式模板要求

请到我qq空间里看1327296423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1、基本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富国强民、振兴中华的理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高尚的精神境界及文明的行为举止。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和外语能力。2、专业要求: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信息收集的能力,能独立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3、专业拓展要求: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等。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基础实践教学:除了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以外,主要包括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语言版)、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基础实践教学,总学时252。2、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会计电算化、WEB技术、企业经营实务模拟、数据库应用等课程的专业实践教学, 128学时。另外,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和单位,进行生产和专业实习、实训,32学时。专业实践教学,共160学时。3、创新实践教学: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共176学时。上述3项实践教学,共计588学时,占总课时(包括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和设计实践)的8%。六、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七、毕业学分要求总学时2960学时(包含实践教学448学时),总学分185分。其中,必修课1808学时,113学分,公共选修课320学时,20学分,专业选修课384学时,24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448学时,28学分。八、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面向云南、面向东南亚,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具有坚实的农业经济管理与现代农业商务的理论基础,掌握电子商务原理与技术、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法律等知识,适合在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政府、金融系统、证券交易、学校、研究单位就业,能够从事现代农业商务管理、应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农业经济管理理论、农产品市场营销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因特网技术和经济信息管理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应具有研究、使用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应用于市场交易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熟悉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读、说、写、译等方面均达到一定水平。2、专业要求:掌握贸易经济理论、农业企业管理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的技术,具备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安全、电子银行管理和网络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能从事农业电子商务的实际运作。3、专业拓展要求: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学科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原理、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农产品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安全与管理等。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基础实践教学:除了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以外,主要包括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语言版)、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基础实践教学,总学时168。2、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计算电子商务原理、货币银行学、市场营销、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企业经营实务模拟等课程的专业实践教学,128学时。另外,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和单位,进行生产和专业实习、实训,32学时。上述两项专业实践教学,共160学时。3、创新实践教学:结合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共176学时。上述3项实践教学,共计504学时,占总课时(包括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和设计实践)的41%。六、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七、毕业学分要求1、公共平台课模块—公共必修课10门课程,51学分,816学时;公共选修课22学分。2、学科共同课模块—共6门课程,22学分,352学时。3、专业基础课模块—共6门课程,21学分,336学时。4、专业课模块—共8门课程,18学分,288学时。5、专业选修课模块—共18门课程,5学分,880学时,其中要求选修22个学分。6、实践教学与毕业论文28学分。总学分累计为:183学分。八、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思辨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当代农村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够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毕业后能在能在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农业推广管理部门及农业企业从事农村发展计划、规划与设计、农业推广、企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二、 业务培养要求(一)基本要求 德育方面(1)坚定的政治信念。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2)科学的思辨能力。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情操高尚,遵纪守法,行为规范;具有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公民道德意识;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进取、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外语方面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语,能顺利进行本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中外文资料的互译及专业对外交流活动; 计算机方面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社会经济统计知识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二)专业要求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当代发展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包括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人类学及发展管理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3、国家关于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4.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农村区域/社区分析、规划、计划实施、监测和评价等方面的技能;5.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6.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三)专业拓展要求 会计学、市场营销学、投资理财、农村家政等基本知识 相关交叉学科(农学、园艺、畜牧、植保等)知识; 国内外农村发展现状及趋势;4.云南农村发展状况及特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基本解决途径; 文化艺术类(音乐、美术、文学、影视等)知识三、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四、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发展经济学、发展人类学、发展社会学、社会经济统计、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村发展设计与规划、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农业概论、。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论文、课程实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生产劳动、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六、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七、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结构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三大层次组成。三层次学分分别为:(1) 通识教育:由校公共必修课模块和校公共任意选修课模块构成,计73学分;(2) 专业教育:由学科公共课模块(20学分)、专业课基础课模块(5学分)、专业课模块(18学分)、专业选修课模块(22学分)计5学分;(3) 实践性教学环节:计26学分。累计总学分为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学分占总学分的2%;专业教育学分占总学分的5%;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3%。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修满5学分。 奖励学分按校学分奖励办法实施。八、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专业培养目标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面向云南、面向东南亚,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应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和管理学科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学生就业范围:各种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主要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教育科研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二、业务培养要求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在听、读、说、写、译等方面均达到一定水平。熟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专业要求:掌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业拓展要求:掌握本专业能力拓展方面的知识,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四、主干课程经济学原理、农业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农业技术经济学。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爱国、爱民,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经济基本技能与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熟悉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读、说、写、译等方面均达到一定水平。2、专业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3、专业拓展要求: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三、主干学科:经济学四、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 专业简介:云南农业大学会计学院成立于2010年12月23日上午,学校在农大四号楼(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楼隆重举行揭牌仪式。云南省财政厅副厅长胡今陪,农大校党委书记张海翔出席并为学院揭牌,常务副校长吴伯志主持揭牌仪式。省财政厅会计处处长赵学源,副处长黄联石,调研员施秀振,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委员会专职党委副书记李义,农大副校长成文章、唐莹,党委委员、党办、校办主任李国春,党委委员、组织部、统战部部长文俊,校长助理郑永春、李永忠出席揭牌仪式。各综合部门,学院负责人和经济管理学院师生代表2000余人参加揭牌仪式。

  • 索引序列
  • 云南农业大学论文格式要求
  • 云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 云南农业大学论文封面格式要求
  • 云南农业大学论文格式模板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