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含能材料期刊推荐

含能材料期刊推荐

发布时间:

含能材料期刊推荐

半导体光电 半导体学报 爆炸与冲击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兵工学报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艺 材料热处理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长安大学学报船舶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弹道学报 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 电工技术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器件 电子学报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动力工程 粉末冶金技术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钢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高电压技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技术通讯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高压电器 高压物理学报 工程力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固体火箭技术 光电工程 光电子激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学技术 光学精密工程光学学报 光子学报 硅酸盐学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过程工程学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含能材料 焊接学报 航空材料学报 航空动力学报 航空学报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合成树脂及塑料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核动力工程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核技术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华北工学院学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化工学报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 机器人 机械工程学报 机械强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计量学报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力学学报 计算物理 建筑材料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金属热处理 金属学报 空气动力学学报 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与决策 离子交换与吸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林产化学与工业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煤炭学报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摩擦学学报 内燃机工程 内燃机学报 耐火材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强激光与粒子束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燃料化学学报 燃烧科学与技术 热能动力工程 人工晶体学报 软件学报 润滑与密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声学学报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学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数据采集与处理 水科学进展 水力发电学报 水利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塑性工程学报 太阳能学报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天津大学学报 铁道学报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推进技术 微细加工技术 无机材料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物理学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西安石油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系统仿真学报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现代化工 新型 炭材料 压电与声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 冶金分析 仪器仪表学报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应用力学学报 宇航学报 原子能科学技术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振动测试与诊断 振动工程学报 振动与冲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航空太空学会 学刊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机械工程 中国激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中国铁道科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造纸 中国造纸学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铸造 铸造技术 自动化学报

成功经理人,突破管理这两本是适合企业管理者看的

含能材料期刊

《爆炸与冲击》是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办刊宗旨为:报道爆炸力学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学术前沿进展及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创造本学科领域青年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推进爆炸理论和应用、抗爆与爆炸安全技术的发展。二、征稿内容:爆炸、爆轰、燃烧、冲击波、冲击动力学、高速碰撞、动高压技术、激光与电磁驱动的高能量密度动力学、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爆炸驱动与爆炸加工、工程爆破、抗爆结构与设计、爆炸力学计算方法和实验测试技术、爆炸器材、爆炸安全技术等方面的论文、研究简报以及科技动态等。 《高压物理学报》创刊于1987年9月,是中国高压物理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刊物,它是由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省物理学会协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承办的一份学术季刊。《高压物理学报》办刊宗旨是反映并刊登高压物理学科领域内的国内外科研及技术成果,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发现与培养中国从事高压物理专业研究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推进中国高温高压物理学科研究工作的发展。读者对象为从事高压物理专业以及相邻专业(如爆炸力学、地球物理、天物理、材料科学等)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生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等。《高压物理学报》主要刊登高压物理学科专家学者的最新科技成果,其内容主要有:动态及静态高压技术,人工合成新材料,高温高压下材料的力学、光、电、磁等特性,高温高压下物质的相变及微观结构研究,动态及静态高压研究中的测试技术,以及高温高压物态方程等。从1989年起,《高压物理学报》一直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选用的中文科技期刊之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把《高压物理学报》作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之一。《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中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共633种。《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和《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把本刊作为引用的核心期刊。1996年,本刊首批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含能材料》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1993年创刊,199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董海山研究员历任本刊主编、名誉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为本刊题写了刊名。著名科学家王淦昌、朱光亚等为本刊题了词。本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所长黄辉研究员。《含能材料》旨在及时报道国内外火炸药、推进剂、烟火剂、火工药剂、武器弹药设计、实验及相关材料的研制、工艺技术、性能测试、爆炸技术及其应用、含能材料的库存可靠性、工业废水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促进含能材料学科领域的科技进步。时下,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EI》、《CA》、《CS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兵工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收录;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期刊。 《信息与电子工程》(双月刊)《信息与电子工程》是2003年创刊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子类学术期刊,主要围绕信息化新军事变革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及时传播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重点报道内容:信息工程技术、无线电测控通信技术、雷达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天线技术、微波毫米波技术、高功率微波技术、电子信息对抗技术、微电子与微机电技术、引信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技术、核电子学、高压电子学、高能电子学和计算机工程应用等。它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升华实践经验,发展相关理论,展示创新成果的交流平台,为高等院校的学者、教授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发表优秀论文的自由空间。本刊面向国内外所有专家、学者征稿,主要刊登学术及科研论文,并接收优秀的综述性论文。本刊已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网)、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网以及《电子科技文摘》、《书生》等的统计源期刊并被全文收录。本刊双月25日出版,版面为A4,每期内容约8万字,每期定价00 元,全年72 元。

-/asp徐季亮 江门量子高科总工,著名工程师邸勇 <纤维素醚工业>总编,有多项专利邵自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理论好,经验少,不过到现在来说学的已经可以了冯有愉 理论一般,经验一般上面是我比较了解的几个人,其它的上网站上看看吧,期刊上面介绍中也有给分吧!

Kan提出Fenton 反应会产生被水包围并与Fe 疏松连接的·OH,它能氧化大多数有机物。DAVIDA等很多研究提到高价铁-氧中间产物,如FeO3 +,(L) Fe4 = O ,(L·+ ) Fe4 = O,L为有机络和物,(L·+ )为带一个电荷的有机络和氧化物[2]。DAVIDA等[2]的研究指出,Fenton反应产生亚铁离子,H2O2反应产生铁水络和物。(8) [ Fe (H2O) 6 ] + H2O─→ [ Fe (H2O) 5OH] + H3O+    (9) [ Fe (H2O) 5OH] + H2O ─→ [ Fe (H2O)4(OH)2 ] + H3O+

含能材料英文期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出版的学术期刊有:《爆炸与冲击》、《高压物理学报》、《含能材料》、《强激光与粒子束》、《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不是

《爆炸与冲击》是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办刊宗旨为:报道爆炸力学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学术前沿进展及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创造本学科领域青年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推进爆炸理论和应用、抗爆与爆炸安全技术的发展。二、征稿内容:爆炸、爆轰、燃烧、冲击波、冲击动力学、高速碰撞、动高压技术、激光与电磁驱动的高能量密度动力学、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爆炸驱动与爆炸加工、工程爆破、抗爆结构与设计、爆炸力学计算方法和实验测试技术、爆炸器材、爆炸安全技术等方面的论文、研究简报以及科技动态等。 《高压物理学报》创刊于1987年9月,是中国高压物理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刊物,它是由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省物理学会协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承办的一份学术季刊。《高压物理学报》办刊宗旨是反映并刊登高压物理学科领域内的国内外科研及技术成果,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发现与培养中国从事高压物理专业研究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推进中国高温高压物理学科研究工作的发展。读者对象为从事高压物理专业以及相邻专业(如爆炸力学、地球物理、天物理、材料科学等)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生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等。《高压物理学报》主要刊登高压物理学科专家学者的最新科技成果,其内容主要有:动态及静态高压技术,人工合成新材料,高温高压下材料的力学、光、电、磁等特性,高温高压下物质的相变及微观结构研究,动态及静态高压研究中的测试技术,以及高温高压物态方程等。从1989年起,《高压物理学报》一直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选用的中文科技期刊之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把《高压物理学报》作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之一。《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中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共633种。《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和《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把本刊作为引用的核心期刊。1996年,本刊首批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含能材料》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1993年创刊,199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董海山研究员历任本刊主编、名誉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为本刊题写了刊名。著名科学家王淦昌、朱光亚等为本刊题了词。本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所长黄辉研究员。《含能材料》旨在及时报道国内外火炸药、推进剂、烟火剂、火工药剂、武器弹药设计、实验及相关材料的研制、工艺技术、性能测试、爆炸技术及其应用、含能材料的库存可靠性、工业废水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促进含能材料学科领域的科技进步。时下,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EI》、《CA》、《CS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兵工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收录;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期刊。 《信息与电子工程》(双月刊)《信息与电子工程》是2003年创刊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子类学术期刊,主要围绕信息化新军事变革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及时传播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重点报道内容:信息工程技术、无线电测控通信技术、雷达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天线技术、微波毫米波技术、高功率微波技术、电子信息对抗技术、微电子与微机电技术、引信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技术、核电子学、高压电子学、高能电子学和计算机工程应用等。它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升华实践经验,发展相关理论,展示创新成果的交流平台,为高等院校的学者、教授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发表优秀论文的自由空间。本刊面向国内外所有专家、学者征稿,主要刊登学术及科研论文,并接收优秀的综述性论文。本刊已被列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网)、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网以及《电子科技文摘》、《书生》等的统计源期刊并被全文收录。本刊双月25日出版,版面为A4,每期内容约8万字,每期定价00 元,全年72 元。

有这方面的期刊,您是要发表吗,可以的

含能材料期刊稿费

很多初次发表论文的作者对发表流程中的很多东西不了解,这样的作者是很容易掉进某些陷阱当中的,对于作者来说,最常见的陷阱无非就是非正规刊物的陷阱,发表论文选择刊物至关重要,我们常说选择合适的发表刊物,合适也是建立在正规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刊物是非法刊物、是假刊,那么再合适也是无效的发表,所以发表平台的选择需要特别谨慎

知足吧,一般来说都是交钱让人家出版,你还收到稿费了,不错了。

这个要与出版社或出版商直接商定,具体稿费支付方式有版税制和稿费制。此前国家有稿酬规定,但是比较老了。具体材料参加以下: 书籍稿酬暂行规定 (1990年6月15日国家版权局发布) 第一条 为了保障著译者的正当权益,繁荣创作和学术研究,鼓励著译者和提高出版物的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著译一经出版或发表,应根据作品质量的高低,著译的难易,付给适当的稿酬。初版的书按照字数付给著译者基本稿酬,并且按照印数付给著译者印数稿酬;再版时不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数稿酬。 第三条 基本稿酬标准:(一)著作稿:每千字10至30元。确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著作,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文艺理论的专著,必须从优付酬者,可以适当提高标准,但每千字不超过40元。 (2)翻译稿:每千字8至24元。特别难译而质量优秀的译稿,可以适当提高标准,但每千字不超过35元。 由外文译成中文,对原著作者不付稿酬;对翻译者,按上述标准付酬。 由中文译成外文,对翻译者按本条第(1)款规定的稿酬标准付酬。对原著作者按该著作翻译稿酬的20%至40%付酬。 由少数民族文字译成汉文,对原著作者按本条第(1)款规定的稿酬标准定级支付60%的稿酬。 对少数民族文字翻译者所付的稿酬,按本款规定的外文译成中文的标准,另加25%至30%付酬。 由汉文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对原著作者不付稿酬。 (3)古籍稿:古籍整理,古籍的今译、笺证、注释、集解,每千字9至18元。对特别繁难,质量又高的,可适当提高,但每千字不得超过30元。 古籍资料的辑录、汇编,每千字5至12元(不付印数稿酬)。 各种古籍索引,每千字5至10元(不付印数稿酬)。 断句、校正错讹,每千字4至8元(不付印数稿酬)。 标点加一般校勘,每千字5至10元;难度大的标点加繁重校勘,可适当提高,但每千字不超过15元(均不付印数稿酬)。 (4)词书稿:词书条目,照本条第(1)款标准,按版面折合的字数计算,另外增加15%至25%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 百科全书词条编撰,每千字24至30元,另增加20%至30%的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 (5)根据他人著作改编和缩写的书稿,按本条第(1)款标准的40%至60%向改编者付酬。并按改编费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按改编费的10%至20%向原出版者付酬。 (6)译文的校订费,每千字4至10元,不付印数稿酬。由译者请他人代为校订者,费用由译者自付;出版社请他人校订者,校订费由出版社支付。 (7)索引和图书资料辑录,每千字3至7元,不付印数稿酬。 (8)约请社外人员编选的书籍付编选费,按每万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数稿酬。 约请社外人员编辑加工的书稿,付编辑加工费,按每万字20至30元付酬,不付印数稿酬。 (9)约请社外人员审查书稿,付审稿费。一般书籍的审稿费按每万字10至20元付酬;对于繁难的专著,可适当提高,但每万字不超过40元;不付印数稿酬。 第四条 印数稿酬:(一)一般书籍的印数稿酬,按基本稿酬总额的百分比支付:(1)印数在一万册以内的,以一万册计算付基本稿酬的8%;(2)印数超过一万册的,其超过部分以千册为计算单位(不足一千册的,按千册计算),每千册付基本稿酬的0。8%。 (二)对确有重要学术理论研究价值而印数较少的专著,印数在一万册以内的,以一万册计算,付基本稿酬的30%;印数超过一万册的,按本条第(一)款之(2)的规定支付。 (三)本条(一)(二)两款规定的印数稿酬,每次重印均应累计过去的印数。不论初版还是重印,出版社均应在版本记录页上如实注明印数。 (四)学习用书、临时教材或由于其他客观原因而大量印行的著译,在第一次出版后两年内,印数在10万册以下者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标准付酬;超过10万册以上,视不同情况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30%至50%付酬。 第五条 曾在报刊上发表过的著译,辑成个人专集出版,付给著译者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编选不同著译者的报刊文章合集出版,对著译者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出版社约请多人分章撰写,内容相互有连贯性的专著,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出版社约请多人撰写,单篇独立(没有连贯性)的合集,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 期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已发表过的作品,按第三条第(1)款标准的20%至40%向原作者付酬,并按第三条第(1)款的10%至15%向首次发表该作品的报刊付酬。 第六条 出版社已接受出版的著译,属于非作者原因未能出书者,出版社应按该书稿基本稿酬的30%至50%付给作者著译费(书稿归作者所有)。出版社主动约稿,但因稿件质量不合格未能出书者,出版社视具体情况,酌付少量的约稿费。 第七条 解放前出版过的著译重印或校订重印,支付部分或全部基本稿酬(对已故作者著译的付酬办法见第八条)。解放后出版(或再版)的已付过基本稿酬的著译,再版以及辑成个人专集(包括全集、选集、文集等)或和他人著作合集出版,不再支付基本稿酬,只付印数稿酬。著译修订再版,视修订程度支付修订费。修订费按增补部分的实际情况付酬;修订后,质量有显著提高,可重新支付原基本稿酬的部分或全部,但其印数稿酬,仍应累计原来的印数。 第八条 对已故作者稿酬的继承问题,按以下规定办理:(1)著译者死亡在30年以内者,出版其未曾发表过的遗作,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再版只付印数稿酬,不付基本稿酬。 (2)著译者死亡超过30年者,重印其作品不再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出版其首次发表的遗作,仍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 第九条 一部书稿分别出版不同字体的版本,或以几种装帧形式出版,或改变书名重印,或由一家出版社转移到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或编进另一书时,除对首先出版的版本付一次基本稿酬外,对另外的版本不付基本稿酬,但应累计印数,付印数稿酬。 出版社将一种书籍分地印造,或经地方出版社租型造货,其印数均应一并累计。印数稿酬由供型的出版社付给。 第十条 支付基本稿酬以千字为计算单位,不足千字的作千字算。诗词每10行作千字算(曲艺等韵文体行数计算从诗词)。旧体诗词稿酬可酌量提高。乐曲、歌词、画稿、地图等付酬办法,另定。 支付稿酬的字数按实有正文字数计算,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数乘以全部实有的行数计算。一般文字的末尾排不足1行的和占行的题目按1行计算。标点排在行外的,字数加十分之一计算。 出版社编辑部增加的例言、说明、注解、目录、索引或其他附件,书上排印的中缝、书眉、页码和翻译书籍中就原书复制的图表以及附录转载的文件资料,均不计稿酬;但翻译书籍的附录、图表内夹有译文的,译文部分计酬。 第十一条 封面和图表的设计,以及中外文对照表的编纂等,只付基本稿酬,不付印数稿酬,付酬标准另行拟定。 第十二条 出版者同著译者应签订约稿合同或出版合同,是否预付稿酬,由合同约定,但书籍出版后,应在一个月内付清全部稿酬,每次重印应在出版后一个月内结付印数稿酬。 第十三条 书籍出版后,出版社应送给著译者样书,一般性的书籍可送10至20本,情况特殊的可以酌增酌减。对著译者购书应予以优待,在100本以内者,可以按批发折扣售给。情况特殊者,在售书数量上可酌增酌减。 第十四条 台湾、香港、澳门同胞的著译,按本规定以人民币支付稿酬。外国人(包括中国血统的外籍人)的著译(国外未曾出版过),在我国首先出版者(不含翻译或重印),稿酬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各出版社可根据本规定,视具体情况制定本社的稿酬实行办法,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送有关出版行政机关和国家版权局备案。各级出版行政机关和出版社的有关领导部门要加强对稿酬的管理,监督执行。出版社不得任意提高或压低稿酬标准,如有违反者,版权行政机关要予以纠正。各出版社应实行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和总编辑三级审查确定稿酬的制度。 第十六条 本暂行规定的付酬标准,报纸、期刊可参照执行,但不付印数稿酬。 第十七条 本暂行规定自1990年7月1日起实行,计酬界限以版本记录页上的出版日期为准。初版的书籍以本暂行规定的稿酬标准支付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再版书的印数稿酬,根据本暂行规定的基本稿酬数额,按第四条的规定付酬。 第十八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于国家版权局。 参考资料: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1990年第二辑第271页。

不要版面费:#耐火材料【杂志文章包含专业】唯一报道国内耐火材料科研、生产和应用情况及国外耐火材料科学技术发展动向的专业技术期刊。【投稿费用】None,发表后有几十或者几百稿费,视文章内容。 【杂志级别】中文核心期刊、冶金优秀期刊 【投稿感受】还可以,投稿一个月后决定是否录取。

含能材料领域期刊

是不是蓝皮的,我以前也见过一本。可惜后来一直在市面上没见到过,好像是国外专家写的,国内的老师翻译的。

(2019)复合影响因子:897(2019)综合影响因子:67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EI 工程索引(美)(2019)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asp徐季亮 江门量子高科总工,著名工程师邸勇 <纤维素醚工业>总编,有多项专利邵自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理论好,经验少,不过到现在来说学的已经可以了冯有愉 理论一般,经验一般上面是我比较了解的几个人,其它的上网站上看看吧,期刊上面介绍中也有给分吧!

  • 索引序列
  • 含能材料期刊推荐
  • 含能材料期刊
  • 含能材料英文期刊
  • 含能材料期刊稿费
  • 含能材料领域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