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吴文化参考文献

吴文化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吴文化参考文献

一、吴越文化的分布 吴、越二国史实见诸文献,始自春秋。《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都有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这是史书上都注明了的。然而在这以前,吴、越的文化中心又在何方。关于吴都的地望,文献上记载是周太伯奔吴,初居梅里,后居姑苏,此两地皆在苏州、无锡之间,属太湖地域。但我们发现苏州、无锡一带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没有非常明显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宁镇地区长江北岸沿江地带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却发现大量的西周时期的周文化因素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吴文化遗存。如南京的锁金村、安徽的屯溪等地。这说明吴文化 的早期活动中心不在太湖流域的苏、无,而是在宁镇及安徽一带。 从苏南的武进、无锡、常熟、苏州、吴县、宜兴到浙北的嘉兴、湖州、德清、临安,余杭,再到钱塘江南岸的萧山、诸暨、慈溪、绍兴、上虞、余姚等地的山脊上,密布着许多石屋建筑,时代从西周至战国时期。考古学界或称其为墓葬,或说是住宅,还有的说是军事堡垒。不论其有何用途,这一大范围内都有这种石屋建筑。从其形制、出土器物相同看,它们应是同一性质的文化遗迹。而在吴文化遗存较密集的宁镇地区至今尚未发现此类遗迹。这说明吴文化与越文化的界限是十分清楚的。太湖地区属越文化的范围,而宁镇地区则是吴文化的中心。 二、吴、越文化的互相渗透 西周时期,吴越文化的疆域泾渭分明。到了春秋时期,宁镇地区的吴文化面貌产生了明显的越化,而太湖地区吴文化因素也多了起来。这些变化体现在墓葬中。宁镇地区的土墩墓中,西周时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大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多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类似,而到了春秋时期,特别是春秋晚期,青铜器就极少见了。到了春秋时期的墓葬中,虽然瓷器增多了,但几乎不见豆了。西周时期的炊器为鬲、 ,到了春秋则以釜、鼎为主,极少见鬲。由这些变化看,中原的因素明显减少,而越文化的因素则逐渐增多,并最终占主导地位。这说明越文化对吴文化进行了大量渗透和同化。如此强烈的变革只能是越族人的入侵所为。这与史书上所言吴越之乱相符。 在太湖地区也可找到吴文化的踪迹。吴国于春秋早期开始进入太湖地区,并向东部挺进,于春秋晚期占有姑苏并以此定都。在考古学上的体现就是春秋时期,太湖地区的青铜器增多。在太湖地区武进、无锡、苏州、昆明等地都有发现,这些青铜器具有吴文化的特点,时代都在春秋晚期。青铜器这种贵重物品只有贵族才用得较多,往往是上层贵族 的标志。太湖地区在春秋晚期出现大量吴文化特点的青铜器,说明吴国的统治者已于此时入主该地,吴人何时定都姑苏?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应在春秋晚期,可能为吴王阖闾时。吴国虽然在姑苏建都较晚。但吴、越两国的文化都早在春秋前期就已交融。吴文化的始创者应是周人。太伯奔吴与当地的土著融合,蛮夷化,形成了吴文化。当地的土著属何种系。据文献记载应属谁夷的一支。他们与邻近的古越族人有矛盾,彼此争战不休,其结果当然是文化的互相渗透。(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吴越文化地域空间:主要在上海,浙江,江苏,及福建与江西小部分。 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吴文化、越文化 无论吴越文化、海派文化抑或长三角文化,人们大多首先注目于对其空间概念的把握。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吴地文化”、“越地文化”这类地域文化概念,应当是确切的,开展相应的精致研究,也是必要的。在以往的文化研究中,曾经出现过将吴越文化等同于江浙文化的认识,也出现过将“吴文化”、“越文化”、“海派文化”相割裂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受行政区划的束缚,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同一性。 回眸历史发展的长过程,“吴文化”和“越文化”“同俗并土、同气共俗”,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与集成中形成统一的文化类型。从文化的源流与发展来看,传统的吴越文化,是海派文化乃至现今长三角文化的渊薮和根基,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新生。这些为进一步把握吴越文化的内涵、特质及其价值取向,并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推进文化整合,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绝非诸种文化因子之间单纯的“传”或“递”,也不是各种传承方式和路径的简单叠加。文化传承的本质,在于各种文化基因的累积和裂变,在于诸种传承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从而使文化具有流动性、延续性和再生性。 四。吴越文化的历史轨迹 自商末周初起,吴和越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的江、浙地区逐渐形成,并于春秋时期相继称霸。这一地区在公元前11世纪“泰伯奔吴”之前,已经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这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家浜文化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佐证。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六朝时期以前产生并存续于江浙地区的吴越文化,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直到六朝前期,吴越民众仍以尚武逞勇为风气。相比中原地区,吴越文化的落后是明显的。但就总体性状而言,粗犷中蕴涵精雅,是当时吴越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近年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吴国大墓的玉器、青铜器中可以看出,吴越人已具有从粗犷中追求精雅的审美心理和实践创造力。 六朝至隋唐的晋室南渡,士族文化的阴柔特质及其对温婉、清秀、恬静的追求,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取向,逐步给其注入了“士族精神、书生气质”。南宋直至明清时期,吴越文化愈发向文弱、精致的方向生长。随着工商实业的萌芽,吴越文化除阴柔、精细之外,又平添了消费特征和奢华之习。到清康乾盛世,苏、杭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其间不论是经济、科技、教育,还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都成为这一文化走向高峰并在全国领先的标示,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全国经济中心和南方文化中心逐步向上海转移,“海派文化”愈来愈被人们所接受和吸纳。建国以后,海派文化虽在特殊境遇中屡经波折,但其精神和理念仍得以顽强地传承和发展。所谓海派文化,绝非专指上海一地的文化,而应当被视为吴越文化在深厚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发展到近现代的一种必然结果。它标示的是,以上海为龙头和轴心的一种文化形态,其覆盖面应当包含如今的长三角地区,而其影响力则远远超越了这一区域的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植根于吴越文化传统的海派文化,日益被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长三角整个区域成为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比翼齐飞,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与小城镇的兴盛,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义乌现象相继出现,都不可能是彼此孤立的偶然因素使然,从这一区域的文化传承与更新中,就不难找到现实的注脚。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深度推进,上海作为长三角领头羊的地位愈加稳固。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区域文化无障碍互动、共同繁荣的急切呼唤。在这种情势下,海派文化必然要以更加博大的胸襟、更为自觉的主动性,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从而在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充分展现其文化的引领、统摄与辐射功能。 五:吴越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 江南文化的中心与代表。 今天不论研究吴越文化,还是海派文化,都必须将其置于长三角文明的大背景中。惟此方能历史地发展地把握其主体文脉与核心精神。长三角文化与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相承相继、一路走来,充分展现了归并和重塑传统优势的强大整合力。在当今新形势下,要使之得到应有的张扬和推进,再造长三角区域文化新的辉煌,对其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的充分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今天更要不断强化这种开放开拓的自觉意识,努力将长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吴越”、“汇通大海”的多元文化体。 二是,聪慧机敏、灵动睿智。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长三角文化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位,理当对其予以充分吸纳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三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越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毫无疑义,大力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信守份的精神,正是目前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重任。长三角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求实、务实风格的延续。 四是,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生动力。只有始终坚持这种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增强突破意识,摆脱狭隘的视域和地域羁绊,才能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区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六,吴越文化的典型代表: 1:吴语,以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等最为典型 2:昆曲,世界文化遗产,600年历史,百戏之祖, 3:越剧:现今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以爱情为主题,以婉转柔美的唱腔,儒雅的女小生为主要亮点 4: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5:梁祝传说 6:白蛇传说 7:师爷文化:绍兴 8:杭州西湖 9:宁波天一阁藏书文化 10:佛教禅宗天台宗 11: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 12:西塘,堪称"活着的千年古镇 13: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 14:河姆渡遗址 15:唐诗之路 七,吴越文化名人: 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周文宾,徐祯卿 扬州八怪 ,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汪士慎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 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史学家。年轻时参加明末反宦官斗争, 为“复社”首领。后聚兵抗清,失败后隐居乡间,致力著述, 写成《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文海》等, 开明代以来我国民主思想之先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创立“心学”,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 史称其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严光(公元前37-?)字子陵。 朱之瑜(1602-1682)号舜水,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 孙武——春秋吴国军事思想家;陆逊——中国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张旭——中国唐代书法家;张籍——中国唐代诗人;范仲淹——北宋政治家;范成大——南宋诗人;蒯祥——明代杰出的建筑大师;沈周——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文徵明——明代杰出画家;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唐寅——画家、文学家;祝允明——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徐祯卿——明代文学家;柳亚子——中国近代诗人 陆游,徐渭 余秋雨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鲁迅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

陈兴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城是我国众多城市类型中的一种,因其拥有较多的水面而著称。水城在我国各种文化载体中,如电影、建筑、诗歌等中较常出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不同领域的人员对其关注的角度不同,如建筑师更多的是关注水城因水而形成的独特的建筑风格,诗人更多的是关注水城独特意境下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文意境等,水城研究被水利工作者重视起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水资源紧缺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关于水城(一)水城的定义、基本特征、价值水城的定义城市或傍依大江、大河、大湖,或水网密集,或有大江、大河穿城而过,城市河流发达,水域面积至少占城市面积的10%;城市人民的生活、生产均与水关系密切,水上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城市从建立之初就把水系规划视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4];个性化的水域景观和文化特征成为城市的形象代表;城市与水接触的历史悠久,水对于城市选址、建立、发展作用巨大;城市河流规划遵从“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人与自然相处和谐。水城的基本特征(1)或傍依大江、大河、大湖,或水网密集,或有大江、大河、大湖穿城而过或位于其中,市内水域面积占有一定比例。(2)从建城之初,水系规划就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个性化的水生态和水景观、水文化成为城市的象征。(3)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与水密切相关。(4)形成了独特的与水相关的风俗习惯和水文化。(5)城镇多分布于河流两侧,街市也多临河而起。(6)拥有水陆两套交通系统。(7)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8)城市规划设计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9)水在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军事防御、防火、供水、美化环境、交通运输、水产养殖、调蓄洪水、水上娱乐等)。水城的价值——以江南水城为例(1)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江南水城因经济和文化走在全国前列而成为富庶、文明的地方,又因少战乱、罕灾荒而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因此,它是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及哲学、道德伦理等文化内涵的直接对象,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优秀的规划与建筑艺术、文化价值。江南水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是人们在不断地与自然、与社会互相融合、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并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水城内保存完好的大量建筑是水城人水和谐关系的见证,在中国城镇规划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江南文化是特定历史与特定地域相结合的产物,它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城市规划思想,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水城的基本内涵(1)水系是城市存在、发展的基础。水城是城市中河渠水道高度发展的一种独特格局,水道交通为城内的主要交通形式[5]。水系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生存的命脉。为追求临水而居的生活优越感,人们以水系的走向来规划居住地、商业区等的分布,从而水系对城市的形状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水系的存在,则城市位置可能变化,城市的发展可能不会那么迅速。人类喜欢“临水而居”,原因在于丰富的水网为当时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如饮水、灌溉、交通、洗涤、军事防御等人类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2)城市布局讲究因地制宜。我国古代哲学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产物,讲究“天、地、人”三者的统一。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就是要求各种建筑要与天象对应,“天地合一”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及布局上都有所体现。“依山傍水”是建筑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尤其是在古代,山水被人们视作宝地,古人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根据考古发现的结果来看,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的历史情况相对应。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建设高潮中,这种建设思想更为成熟和完善,具体表现在:《管子·乘马》“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的论断表现了很强的科学性,至今仍为许多学者所瞩目和称道。(3)水文化内容丰富。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记载,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自身特色的内涵和底蕴。水城的特点决定了其历史是一部人类不断与水长期接触并相互协调的历史,因此,水城具有丰富的水文化内容,与其他城市相比,其内涵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4)城市发展史是一部人水和谐的历史。临水建城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可能带来较大的洪涝灾害,关键是如何利用水,并协调好人水关系。同时也要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条件下积极改造自然。水城的成功运转是人水关系和谐的体现。(5)水域景观丰富多彩。水域景观具有多角度、多季节、多层次变化的特点。水城由于人水关系密切,城市景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水城的建筑、布局都以水为出发点,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水城景观千变万化。由于水多,所以桥多,形态各异的桥是水城的又一道美丽风景。水域景观及水与其他存在物的复合景观在水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6)城市特色鲜明、个性突出。水城因水而与其他城市差异明显,水城之间又因水的不同存在形式而各具特色。如苏州由于生活气息浓厚而具有“人间天堂”之美誉;上海则由于濒临黄浦江而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场所,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济南则由于地下水丰富而具有“泉城”之誉等。(三)研究水城的意义水城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形成是我国古人有效利用自然、积极改造自然的结果,人水和谐在水城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水城堪称我国古代城市水利工作的“博物馆”,是现代水利工作者尤其是城市水利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样本。当今城市在面临水环境污染、水生态质量下降、景观改变、人水关系紧张的情况下,重新倡导古人朴素的治水思路和思想,使其在水生态系统修复、水环境改善、水景观重塑、城市河流合理规划和利用、协调人水关系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本文对我国代表性的水城——苏州古代城市河流规划治理的思路、模式进行分析,揭示城市河流规划对城市生存、发展、繁荣的巨大作用,并为城市河流治理提供经验。二、古代苏州的城市河流建设(一)苏州概况苏州现代自然地理条件苏州地处太湖、长江下游,江苏省东南部,全市水域总面积为40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42平方千米的5%,全市辖6区(平江、沧浪、金阊、郊区、新区、园区)、6市(吴县、吴江、张家港、太仓、昆山和常熟),全市共有162个乡镇,22个街道办事处,3323个行政村。该地区地处长江入海口之南岸,是长江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北枕长江,东邻上海,南连浙江,西滨太湖,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京杭运河纵贯南北,京沪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穿越东西。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城市风貌苏州城建于前514年,虽历经2500余年沧桑,但城池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上保持宋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枕河”等水乡城市的独特风貌。苏州古城区河道总长35千米,有桥梁170多座,是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城内水系状况苏州地处长江、太湖下游,境内湖泊众多,河湖串通。市区位于市域中部,西部濒临太湖,东有金鸡湖、阳澄湖,南有石湖、澹台湖,京杭大运河从西北向东南绕城而过。古城区有环城河环绕,全长7千米。流入环城河的河道有胥江、上塘河、山塘河、十字洋河和元和塘;由环城河流出的河道有大龙港、葑门塘、娄江、外塘河和老运河。环城河上承大运河、太湖补给来水,下泄出水入长江,古城内有“三横三纵”形状的内城河与环城河贯通。市区河道不深,正常水位下,航道主干河道为2~5米,非航道的河道一般在1~2米之间,河道宽窄悬殊不一,内城河河宽3~10米,环城河最宽断面达135米,最窄处只有9米。(二)苏州的营建模式——解读《平江图》春秋后期,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阖闾大城。“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5]城内河渠纵横,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划周密的典型水城[6]。苏州城市建构以“水”为主题。这可以从1229年平江郡守李寿鹏用石碑雕琢成的《平江图》得到体现(图1)。它生动地记载了城市重建100年后的面貌,反映了平江城市规划的思想,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早的一幅城市规划图。《管子·乘马》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平江正是这一思想的典型范例。平江城的方位并非正南北向,而是偏了7°54″,该方位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因为这样,夏季盛行的东南风就可以顺畅地吹入城内,降低气温;而冬季又可以略提高一点气温。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个差异是由于在唐宋时期发现了磁偏角后人为造成的。平江城并没有按传统生硬地建成正方形,而是适应自然地形建成长方形,还充分利用自然河道作为护城河,并考虑到河水方向和水流缓急而将城市建造得曲折有致,只有东南角建成直角。平江城门是水、陆并存的双重城门,按照惯例,城门应设置在南北、东西主轴线上,而平江城为了适应地形和水利上的要求,城门、大道采取了不对称布局。城北,通往水陆交通系统的捷径要穿过丘陵间的一个隘口,这将决定西北方向城门大道的位置。南门被巧妙地安排在可以控制河道与道路的位置上,坐落在大运河通往城市的最近处。另外3个不对称的城门也是为了配合河道与道路系统。苏州古城的城墙平面上大体规整,但其4个转角却因需要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城北的护城河水流湍急,因此东北和西北的城墙拐角做成直线形,加大河道曲率,使水流顺畅,不致冲塌城墙角或河岸。为避免太湖洪水的正面冲击,则把西南城墙拐角做成外凸的形状,把盘门由西南的方向转到面向东南,让胥江、运河的来水绕过城墙的弧形转角,主要顺运河流向东南,部分来水经盘门、水门进入城内河道。这样,墙角处水流通畅,城墙下部不致受洪水的强烈冲刷,也减轻了洪水对盘门、水门的压力。东南角因水流平缓,仍做成直角[7]。图1 平江图[6]苏州整个城市以河道为骨架,道路布局与河道配合,有效地贯融着水陆两套交通系统。河道总长度82千米,是城市街道总长度的78%,河宽一般不少于10米,其深度在3~5米之间[4]。城市南北向河道6条,东西向河道14条,还有许多支流共同构成了河道网。河道系统使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得到保证,并可作为天然的排水、蓄水系统,减少或避免了城市内涝发生。河道布局以城北的居民聚居区为最密集,纵横交错,形如棋盘;其次为城市商业区;城南由于官署大型建筑较多,河道较为稀疏。河道水网规划与城内民居、寺庙、园林、城门、驿馆、仓库等各类型的建筑布局紧密结合,形成优美的水城环境。城内桥梁有名可考的有285座,加上城外桥梁共314座。另外,河道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亦有重要作用。河道的大面积水域具有吸热、吸尘、通风等作用,对改善环境十分有利。河面水汽的大量蒸发,增加了空气湿度,为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城市生态建设。平江在宋代以前就有较大的私家花园,如沧浪亭。到南宋时,园林已有相当规模,以后发展成为独具风格的苏州园林艺术。平江城内河流多,桥梁也多。据记载,平江南宋时有359座桥。可见桥梁之多,蔚为壮观,充分展现了水城的独特魅力。水是苏州城的骨架,城市建筑物虽然毁于兵火,但河道基础犹存,稍加整修又可使用,不至于随意迁址。苏州始建城者伍子胥创造性地规划建设了以水系为脉络、河道为骨架、道路相依附的水陆两套“双棋盘”式交通系统。水城的规划布局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而且使供水、排水、防火、军事防御和城市景观等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吴阖闾大城由伍子胥“相土尝水”,选择城址,城址略高于周围地面,减少了洪水威胁。其城市防洪设施相当完备,有城墙、壕池、城河、水门、堤堰等,外可以排洪水,内可以排积水,蓄泄便利,不忧水旱,使地处水乡泽国的苏州免受洪涝之灾。它的出现,标志着春秋时我国的城市防洪科学技术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5]。水是苏州城的生命线,这是因为河道水系贯穿全城大街小巷,有利于绿化,有利于蓄排水、有利于消防,还能有效地调节和改善城市的小气候,从而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三)城市河流在苏州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稳定城市的位置由于城市处处为经纬纵横的河网水系所沟通、贯穿和渗透,城市各类建筑的分布与河网水系有机结合,使苏州城的位置和格局历久不变。苏州因此被称为城市当中的“活化石”,对于研究古代城市河流对于抵抗战火、自然灾害等外界作用力的承受能力、稳定城址、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经济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进水、排水和宣泄根据水系的走势来确定城市的形状,首先要保证水系的通畅。有了系统而完备的水道,城市的降雨、生产和生活排水都可以顺畅地排出城外,在古代无严重污染的条件下,确实比较实用、合理而经济,也是比较先进和科学的。宋代著名学者朱长文在所著《吴郡图经续记》内也有称誉:“观于城中,众流贯州,吐吸震泽(太湖别称),小浜别派,旁夹路衢,盖不如是,无以泄积潦安居民也。故虽有泽国,而城中未尝有垫溺荡析之患,非智者创于前,能者踵于后,安能致此哉?”苏州虽然坐落于水网上,却罕有水涝之灾,并收水利之利。运输古人喜欢临水而居,水边也常常成为城市的发源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苏州作为吴地的重要城市,水道既是城内交通所必须,也是联系城乡、沟通吴地乃至全国的通道。因为在多水的吴地,水道是无往而不至的,其交通方便、经济便捷是显而易见的。明末主持绘制《苏城水道图》的江南抚张国维,在该图“图说”论及苏州城内水道作用时曾经指出:“吴壤以水据胜,水行则气运亨利,更随巷陌,舟楫通驶,凡载运薪粟,无担负之烦,殷殷富庶有以哉。”消防隔离和防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道提供充足的消防水源,直到今日水道的消防、隔离作用依然存在。水道又具有防卫功能,古代所建护城河即是一例。当时城内大多数衙署、府学、粮仓、寺院和豪富巨室周围设有环河,这些环河水道同时也是界河,用以分隔,并起防卫的作用。至今有许多重要仓库、工程要道临河而建,也是源于此故。调节气候、空气净化和美化城市环境水具有较大热容性,水系可以调节局部气温,使城市冬暖夏凉,同时还具有增加空气湿度、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从古至今人类或积极利用自然水面,或人工增加水面面积,促进城市河流的流动性,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四)苏州水文化特点及其成因水文化内容丰富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又是文人墨客发源和聚居的地方,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因此,苏州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苏州水多、桥多、人多,三者协同作用促进了苏州水文化的发展。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为其母建造的瑞光塔、以“拙政园”与“沧浪亭”等为代表的著名园林、苏州旧街貌的代表山塘街、《平江图碑》、古代诗人对于苏州景色的描写“家家门外泊舟航”、“水颈波动碎楼台”、“烟水吴都郭,阊门架碧流,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8]诗词名句等都是苏州水文化的代表。苏州水文化特点的形成(1)在苏州水文化昌盛的背后,苏州优越的地理条件起着重要作用。苏州由于占据着有利的地理位置,因而农业、运输业、渔业等发展迅速,很快发展成为经济富庶、文化先进之地。我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江南现象”的起源中心之一就是苏州。文化的先进离不开经济的发达,经济的发达离不开有利的地理位置。归根结底,城市地理位置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州作为我国最典型乡城之一,其城市选址、布局历来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并对后来城市规划师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参考作用。苏州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对于城址稳定、城市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文化兴盛都起着重要作用。苏州的城市特征与其自然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水城特质。古云“钟灵毓秀”,从物质的角度看,地理环境,尤其是水网环境更能左右一个地区或城市文化的发展。苏州河湖众多,草木繁茂,得水独多。这种自然态势本身潜伏着一部文化奇观,为城市水文化的发展提供先决条件。(2)苏州是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互相促进的结果。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条件下,水运是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因此,苏州经济比较发达。随着经济的繁荣,苏州的赋税是当时政府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逐渐被朝廷所重视,其政治地位逐渐上升。政治地位的上升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文化也随着文人墨客的聚居、经济的繁荣、政治地位的提升而日臻浓厚。(五)古代苏州治水的经验(1)城市选址注重防洪。中国古代城市选址方面存在多种学说,而《管子》的关于城市防洪选址的学说可以作为众多学说中的代表。《管子·乘马》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它指出了城市选址的原则,即城市选址不是山边就是水边,不仅有利于城市的安全需要(抵御外敌入侵),又有水运之便;城市位置不要过高,便于取水;同时城市选址也不宜过低,以免受水灾之害。苏州,地处水乡泽国的太湖平原的中部,其北部和东部的平原地区标高多在4米以下(吴淞标高),城区一般为2~5米,比周围地势略高。绕城而过的大运河历史最高水位为37米,城内罕有洪涝之灾[2]。(2)因地制宜的城市河流规划理念。古人讲究“因天材,就地利”。苏州的城市选址是选择在水网上,水多为其发展奠定了充足的水源条件,同时也增加了其洪涝灾害的危险系数。苏州城市建设者根据苏州的城市现状,积极建设护城河,沟通内外水系以利于城市排涝,根据水系走向安排城墙方向,根据水流条件规划城市形状,根据市内水系形态制定城市居民的民居、道路、生产方式等,都是古人变害为利、积极改变人类行为适应周围自然条件的体现。(3)重视治水。唐宋以来,苏州水利有成,至明代已经很发达。这是和苏州地方官范仲淹、海瑞、张国维等分不开的。宋代时,苏州的主要问题是境内塘浦湮塞、太湖满溢、积水不能畅流入海,而且,潮水倒灌,夹带泥沙为害。范仲淹组织人力疏浚常熟、昆山一带的塘浦,于是积水可以北注长江,东入吴淞江和大海,水患得到了治理。明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于江南巡抚任上又治理过苏州水道。对苏州城内水道、桥梁绘制标注最为详尽的《苏州府城内水道总图》是明末江南巡抚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中的一张图。据张英霖统计,图中以三横四直河为骨干、经纬交织的长短水道百余条,桥梁340座;标注名称的有桥梁338座、衙署20处、粮仓10个、城门6座,以及山、洲、江、河、湖、潭、池等共389处。张国维“遍历湖海,讨寻水道源委”,“绘以图画”,与纸上空谈不同。他重视城市水道建设和管理,“吴壤以水据胜,水行则气运亨利,更随巷陌,舟楫通驶,凡载运薪粟无担负之烦,殷殷富庶有以哉。”当时,吴县知县牛若麟所撰《阊门重建虹桥记》中记载,张国维抚吴期间,曾“疏导四纵三横之内渠,凡通输贯而利民者,不遗余力。”至今,张国维的石像和古代在苏州做过巡抚的几位好官的石碑一起刻在城隍庙的墙上。实际上,张国维没有其他人的政治影响或文学水平,后来兵败被杀。但是这些人并列,还和城隍——保护苏州古城的神一起供在庙里,说明当时很重视水系治理工作。(4)重视河道管理。在明清两代共疏浚市内河道11次。苏州自宋嘉定十六年至清末(1223~1911年)近700年无水潦之灾,与河道管理得力是密不可分的。早在宋代朱长文就已指出了城内河道的排水作用,及管理的重要性“观于城中,众流贯州,吐吸震泽,小浜别派,旁夹路衢,盖不如是,无以泄积潦安居民也。故虽名泽国,而城中未尝有垫溺荡析之患”。三、小结古代水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为基本原则,它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具体实践中成功应用的典范,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的宝贵文化遗产。从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只有合理地规划和利用水系,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而促进人水关系的亲近与和谐。古代水城建设为现代城建部门和水利部门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和谐社会”等工作理念背景下,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提供了借鉴经验。参考文献[1]刘树坤中国水城的水问题中国水城市长论坛绍兴,2004[2]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1987[3]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编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9~52[4]俞绳方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杰作:宋平江(苏州)图建筑学报,1980(1):15~20[5]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6]郑连第古代城市水利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7]陈泳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0[8]吴奈夫明代苏州的城市建设及管理扬州大学学报,2003,7(4):74~80

[编辑本段]一、概述 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各区域文明的总称,与黄河文明并列为中国文明的两大源泉。长江文明区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长江文明,特别是长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给东亚及世界以很大影响。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等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成为中华文明。[编辑本段]二、 史前文明 浙江 田螺山遗址 河姆渡文明 马家浜文化 环太湖(现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等区域) 良渚文明 江西 吴城遗址 湖南 炭河里遗址 彭头山文化 玉蟾岩遗址 湖北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四川 大溪文化 [编辑本段]三、 夏商周同时期的长江文明 三星堆文明 吴文化 越文化 楚文化 其中三星堆文明有与中原文明交流的迹象。吴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吴地本土文化相融合发展的产物。越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越地本土文化相融合发展的产物。楚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楚地本土文化相融合发展的产物。[编辑本段]四、秦至清时期的长江文明 由于秦的统一中国,长江文明进一步和中国别的区域的文明相融合。中国各大区域文明相互融合逐渐产生了中华文明。

编辑本段]一、概述 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各区域文明的总称,与黄河文明并列为中国文明的两大源泉。长江文明区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长江文明,特别是长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给东亚及世界以很大影响。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等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成为中华文明。 [编辑本段]二、 史前文明 浙江 田螺山遗址 河姆渡文明 马家浜文化 环太湖(现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等区域) 良渚文明 江西 吴城遗址 湖南 炭河里遗址 彭头山文化 玉蟾岩遗址 湖北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四川 大溪文化 [编辑本段]三、 夏商周同时期的长江文明 三星堆文明 吴文化 越文化 楚文化 其中三星堆文明有与中原文明交流的迹象。吴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吴地本土文化相融合发展的产物。越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越地本土文化相融合发展的产物。楚文化是中原的商周文化和楚地本土文化相融合发展的产物。 [编辑本段]四、秦至清时期的长江文明 由于秦的统一中国,长江文明进一步和中国别的区域的文明相融合。中国各大区域文明相互融合逐渐产生了中华文明。

酒文化参考文献

可以用百度搜索一下

李白的诗酒文化,是他人生体验的最好记录。他一生用酒当墨,用心作笔,写下了许多令人心惊和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字,在诗坛上成为一件又一件亮丽的瑰宝。李白一生关心国事,但为国立功的理想和不满黑暗现实的秉性,又构成了他特有的“诗酒”人生。李白嗜酒,人称“醉圣”“酒仙”史书上记载他“每醉为文章,为少差错,与醉之人相谈议事,皆不出其所见”客居任城时,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张叔明、裴政、陶沔在徂徕山,日日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虚”。杜甫《饮中八仙歌》赞之:“李白斗酒诗百篇”又有人称其诗:“《乐府》之外,……,言酒者固多。”保留下来的1500多首诗中,写到饮酒的达700多首,其他的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的酒味。其中的《独酌》、《将进酒》、《襄阳歌》等流传甚广。扩展资料:酒文化其他名人1、 杜康。《尚书 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唐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云:“杜康造酒。”杜康因为造酒,还曾被当作酒的代名词。有历史上跑得最快的人曹操(“说曹操,曹操到”)的诗句为证:“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河南陕西一带还有以“杜康”命名的酒。2、纣王。作为商朝的末代皇帝,他是臭名昭著的人物。他发明了利用酒进行宫廷娱乐的方法:“……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场面之壮观,可以跟罗马帝国凯撒大帝相媲美。3、孔子。孔子虽然贵为圣人,被称作万世师表,而实际上,他也有不少凡夫俗子的小嗜好,比如饮酒。孔子是主张饮酒的。《论语》中“酒”字一共出现过五次,其中四次出自孔子之口,可以证明他老先生平时是喜欢饮酒的。

大英帝国图书馆,你英语好才行!

跨文化参考文献

年终评审就靠它了。。。。。

厦门大学有个叫连淑能的教授,他有本书《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非常好,可以参考一下~~~

文化的参考文献

文化人类学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企业文化与领导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追求卓越企业文化诊断评估理论与实务

简简单单的就行,

催化裂化参考文献

  • 索引序列
  • 吴文化参考文献
  • 酒文化参考文献
  • 跨文化参考文献
  • 文化的参考文献
  • 催化裂化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