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材料表征期刊影响因子

材料表征期刊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材料表征期刊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对刊物的评价,而不能代表发表于此刊物的每一篇论文的水平。《电子与信息学报》从2001至2005年发表论文1618篇[9],2006年5年被引593次,100篇被引论文贡献了50%的被引频次。5%的论文未被引用过。Seglen也通过统计发现,约15%的论文贡献50%刊物总被引频次,50%论文贡献90%被引频次。这表明,好的刊物并不能提高一般水平论文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是有波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以计算2004年if 为例 if 2004= (该杂志2003被引次数 + 该杂志2002被引次数)/(该杂志2003文章数量 + 该杂志2002文章数量)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B、C均为新增SCI期刊,暂无影响因子,要今年(2015)才出,JMCA将来的影响因子可能超过原先的JMC,上面的文章质量也都比较高。大家有好文章可以投过去。杂志由英国 ROYAL SOC CHEMISTRY 出版或管理。 ISSN号:2050-7488在线投稿网址 /jm JMC系列都更喜欢发实验的文章 搞一堆表征 测完善的性能以下为影响因子的预测,供参考:截止2015年1月15日JMCA:105Chem Comm:359Nanoscale:93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046chemistry of materials :692CrystengComm:863Rsc Advances:68chemistry a european journal:490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351Biomaterials Science:588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393从新年开始,基本每个期刊的IF每周都增加1左右,2014年的JMCA文章全部已经被SCI收录,增速明显放缓,2013年的文章在2014年其它期刊每周大概增加200+引用次数,6月底出IF的时候上8的可能性有,但是不是很大,保守估计在8左右。

18年931,19年预计过10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扩展资料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材料期刊影响因子

跟具体发表期刊有关,但是不错了。虽然影响因子不能完全评价一个期刊的好与坏,但是能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文,也是一种被认可的表现。进入2019年以来,材料化学类影响因子(以2018年为准)排名前五的期刊为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Chemical Reviews, Nature Energy,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和Nature Materials,最高的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影响因子高达74,发文数量为59篇。总发文数量前10名的高校或机构发文情况:其中中国科学院以413篇的发文数量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清华大学(105篇),中科大(74篇)及北京大学(73篇)。中科院如此高的发文数量一方面是因为拥有数量众多的研究所,另一方面是因为中科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具有很强的攻克科研难题的能力。在高校中清华大学、中科大及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在材料学科的建设与培养中也具有非常亮眼的表现。

刊名简称 刊名全称 ISSN 大类名称 大类分区 小类名称(中文) 2009年影响因子 2008年影响因子 2007年影响因子 2007-2009年平均影响因子 2009年总被引次数 2008年总被引次数 2007年总被引次数BIOMATERIALS BIOMATERIALS 0142-9612 工程技术 1 材料科学:生物材料 365 646 262 758 46835 39782 32942

影响因子一般是根据文献或杂志被引用率来决定的。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研究方向的影响因子相差很大,常见的比如医的影响因子是最高的,化学当中有机的影响因子通常高于无机。

电子材料期刊影响因子

标准的垃圾期刊,非sci,也不是Ei。属于Benthamopen开放存取期刊,简直是浪费个人有限的材料,千万不要发。Benthamopen出版社本身就是掠夺式出版社,属于不正规出版社。

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英国ISSN: 0010-4485, 1968年创刊,全年1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173,2005年EI收录122篇。主要发表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发和应用方面的论文和评论,涉及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建筑营造、电子工程、化学工程、海洋工程、模拟、数控、几何制图等方面。兼载会议报告和书评。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农用计算机与电子设备》荷兰ISSN: 0168-1699, 1986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42SCI 2005年影响因子802,2005年EI收录83篇。刊载计算机及电子仪器与控制设备在农业(包括园艺、林业、畜牧业)研究、开发及生产中应用方面的论文和札记。Cryogenics《低温学》英国ISSN: 0011-2275, 1960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762,2005年EI收录97篇。刊载低温工程学和低温物理学,包括应用超导电性、低温电子学等方面的原始研究论文和研究进展评论。兼载技术札记、会议报告、书评和消息报道。Displays《显示》英国ISSN:0141-9382,1979年创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947,2005年EI收录27篇。刊载电子显示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论文、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50评论、书评和技术札记,介绍显示技术的最新研究发展和利用实况,报道新进展、新产品以及会议消息。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图像与视觉计算》荷兰ISSN:0262-8856,1983年创刊,全年1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383,2005年EI收录107篇。刊载对电视摄像、X射线装置、电子显微镜、超声传感等图像的判读、分析和处理方面的研究论文,涉及机器人遥控、资源遥测、生产监控、音像播送以及在医学、冶金学、天文学方面的应用等。Materials Today《当今材料》英国ISSN:1369-7021,1998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EI收录期刊,2005年EI收录102篇。发表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新闻、评论、通信、热点报道文章和相关政策,涉及材料化学、电子与光电子材料、高分子与新结构材料等。Mechatronics《机械电子学》英国ISSN:0957-4158,1991年创刊,全年10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679,2005年EI收录65篇。刊载研究机械电子学原理及其应用问题的论文。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微电子工程》荷兰ISSN:0167-9317,1983年创刊,全年20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347,2005年EI收录446篇。刊载与微电子元件生产、加工、检测有关的原材料、方法、工艺及设计方面新进展的论文和报告。Microelectronics Journal《微电子学杂志》英国ISSN:0026-2692,1970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350,2005年EI收录232篇。刊载固体电子器件及材料的设计、生产、测试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文摘。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微电子学可靠性》英国ISSN:0026-2714,1961年创刊,全年11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129SCI 2005年影响因子724,2005年EI收录286篇。刊载可靠性理论和应用微型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工艺和试验等方面的研究论文。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传感器与执行机构,A辑:物理传感器》瑞士ISSN:0924-4247,1980年创刊,全年2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363,2005年EI收录449篇。刊载物理传感器的相关结构、电子接口、传感系统、材料及技术等方面的原始论文及特邀评论。Solid-State Electronics《固体电子学》英国ISSN:0038-1101,1960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47,2005年EI收录305篇。刊载应用固体物理学研究论文,涉及晶体管理论与设计、晶体生长与处理、电子器件加工工艺、固体电池、铁氧体等。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远距通信与信息学》英国ISSN:0736-5853,1984年创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EI收录期刊,2005年EI收录24篇。刊载远距通信和信息科学在商业、工业、政府、教育等领域应用的研究论文与评论,涉及电子学、计算机图像处理、语言合成、声音识别、卫星电视、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问题。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运输研究C部分:新兴技术》英国ISSN:0968-090X,1993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651,2005年EI收录24篇。刊载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控制系统和电信等领域新兴技术在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控制、管理、保养和优化中的应用与开发方面的研究论文。

2020材料期刊影响因子

2020年影响因子:593。生物活性材料(bioactive materials)是一份国际性的、同行评审的研究出版物,涵盖了生物活性材料的各个方面。该杂志欢迎提交与所有生物物种的细胞、组织或器官接触的下一代生物材料的科学和工程相关的研究论文、评论和快速交流。生物活性材料将具有对生物环境的适应性,旨在刺激和/或指导适当的细胞和组织反应,或控制与微生物物种的相互作用。该杂志发表了对整个范围的生物活性材料的研究,这些材料已根据其物理形式(例如颗粒、纤维等)、拓扑结构(例如孔隙率、表面粗糙度等)或尺寸(即宏观到纳米级)。范围:1、 生物活性金属和合金;2、 生物活性无机物:陶瓷、玻璃和碳基材料;3、 生物活性聚合物和凝胶;4、 生物活性材料来源于自然和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用于人类或兽医学中作为植入物、组织工程支架、细胞/药物/基因载体、成像和传感设备。同行评审本期刊采用单一的盲审流程。所有投稿将由编辑初步评估是否适合该期刊。然后将认为合适的论文发送给至少两名独立的专家评审员,以评估论文的科学质量。编辑负责最终决定是否接受文章。编辑的决定是最终决定。

materials today advances影响因子是材料学科的影响因子2020年度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已于近期正式公布。今年,爱思唯尔旗下有 23本期刊首次获得影响因子,其中包括 12本开放获取期刊。其中材料科学的Materials Today Advances为2020影响因子:579

Advanced Science的 2020 年影响因子为 806(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Clarivate Analytics, 2021))。ISSN:2198-3844(在线),代号:ASDCCF,目前每年36期。Advanced Science是一本跨学科的开放获取期刊,涵盖材料科学、物理和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以及工程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它由Wiley-VCH出版,主编是Kirsten Severing。Advanced Science是一本跨学科的优质开放获取期刊,涵盖材料科学、物理和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以及工程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Advanced Science发表前沿研究,通过严格和公平的审查过程选出,并使用最高质量的生产标准进行展示,以创建优质的开放获取期刊。享有最大可访问性的顶级科学是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研究出版平台的目标。期刊领域1、生物与健康科学生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物理学与结构生物学, 心脏病学与心血管研究,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计算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 发育与干细胞生物学, 诊断与治疗, 内分泌与代谢,食品科学与营养学、遗传学、免疫学与传染病学、微生物学、神经科学与神经学、肿瘤学与癌症研究、生物科学(其他)、环境科学、健康科学等。2、物理科学与工程系统与建模、物理(其他)、光子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界面科学、工程、储能、能量产生与转换、电子设备、凝聚态物理、化学与聚合物科学、催化、天体物理学、宇宙学与行星科学等。

2021材料期刊影响因子

没有涨,短期内不意味着含金量降低。高校不太可能马上依据新的影响因子调整教职硬门槛,对学术圈而言一两年内期刊影响因子不论涨落,期刊还是期刊。JMCA涨到20分也还是JMCA,PRL跌到5分以下还是PRL。也就国内学术圈盯着影响因子不放这问题背后的价值导向真的糟糕。发能源和生物材料文章多的期刊普遍大涨。这两年文章,这样就会导致热门方向会越来越卷比如一些化学综合期刊为了维持高影响因子会摒弃纯化学文章而去发大量材料文章如果中科院还是以if给期刊划分等级以后传统方向就不会有人去做了毕竟绝大多数学校还是以中科院的标准制定考核。影响因子简介:北京时间2021年6月30日,Clarivate Analytics官方发布最新年度2020年期刊引用报告JCR,全球top400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出炉。整体而言最新的SCI影响因子均有较大上升,神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临床肿瘤杂志甚至首次突破500大关,高达7,连续十三年强势霸占榜首。同样,国内的期刊影响因子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实力不容小觑。国内排名第一的期刊仍旧属于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今年表现尤其抢眼,影响因子相较于去年的507增加了5分之多,达到IF 617,全球排名78位。位列第二位的是Fungal Diversity生物真菌学,影响因子亦比去年的386增加了近5分,达到372。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自2016年创立以来,每年均保持持续迅猛增长,最新年度IF达到187,位列国内期刊TOP3。

acs nano2021年影响因子是881。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acs nano》的SCI影响因子在2021年达到881,近十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acs nano》期刊:acs nano为月刊,是一个交流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有关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研究综合类文章的国际平台。此外,该期刊还有致力于促进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开发新的研究机会,通过新发现来推动领域的发展。 acs nano收录有关纳米结构(纳米材料及组件、纳米器件和自组装结构)的合成、组装、表征、理论和模拟、纳米生物技术、纳米制造、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自组装的综合性论文。

  • 索引序列
  • 材料表征期刊影响因子
  • 材料期刊影响因子
  • 电子材料期刊影响因子
  • 2020材料期刊影响因子
  • 2021材料期刊影响因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