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土资源杂志官网投稿方式

国土资源杂志官网投稿方式

发布时间:

国土资源杂志官网投稿方式

不知道你问的是关于农业方面的还是地质地理方面的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里,农业基础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如下: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投稿邮箱: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甲30号 邮编:100034 电话:010-66557916

企业:中国国土资源报社 联系人:崔宪 邮编:100034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羊肉湖同甲30号 区号:010 传真:66557851 电话:66557867

投稿要对路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办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论文原来有没有人研究过写过,研究现状如何,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把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的稿件寄给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例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权威杂志——《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经常在每年第一期刊登《化学教育》栏目简介,《化学教育》征稿简则。如果要向这家杂志投稿,就必须仔细研究这两篇文章。其它几家杂志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等也会对其读者对象、投稿要求、杂志栏目等方面进行介绍。注意把握时机教研论文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与教学进度配合(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新教材教学参考,各种同步练习等),另一类时效性不强,与教学进度无关。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正常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与教学进度配合的稿件,双月刊、月刊应提前4—6个月。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比如:与下学期一开学要学的内容有关的稿件,一般在上学期期末最迟在假期当中就要发,这样才能给教师备课提供借鉴和参考,如果你等到教完这部分内容后再写出来投出去,那就成了“马后炮”,这类稿件不是极有价值一般不会保留到第二年再发。这便产生了矛盾,因为大多数与教学进度有关的稿件都是在教学后发现了问题才研究撰写出来的,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投稿时机。怎么办?笔者的经验是可以先写出来慢慢加工仔细斟酌,到第二年合适的时候再投出去,这样经过冷加工后,稿件会更成熟。有些报刊采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即使只有一个月,由于不能一稿多投,等到收到答复,再投给其它报刊也已错过了时机。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办法,只是最好有个发稿记录,记下何时发给谁?结果如何?再投稿时心中有数。注意格式要规范如果稿件是手写的,要注意书写认真规范,整洁清楚,无错别字,标点符号准确无误,而且必须使用方格稿纸誊清,注明每页字数。如果是打印稿,还应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号字或小三号字为宜,页脚须注明页数与字数,便于编辑排版时参考。一般报刊编辑部都不收复写稿和复印稿。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标题之下是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之后是加小括号的邮政编码,然后空格后是作者姓名。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适当控制字数不同的刊物,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寄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让别人看了能受到启发教育或拿过来就可以用;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通常组织论文评选的部门下通知或发启示时,对论文选题、格式、字数都有明确要求,撰写时应充分注意,如果没有要求,笔者以为参加评选的论文字数以3000-5000字为宜,一般不要少于3000字,也不要多于7000字,根据选题只要论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数多少上。就发表的文章来看,字数多少的差别亦很大,这主要与选题性质、报刊容量、些读者对象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可稍长些,应用性较强的选题应短些,投给杂志的稿件可稍长些,而投给报纸的稿件应尽量短些,面向教师及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可稍长些,面向学生的作品应尽量短些,选题较大的、学术性强的论文可稍长些,选题很小、学术性不强的、普及性的作品应尽量短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规定,在笔者看来,“稍长”一些的文章可掌握在3000-5000字之间,当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决问题则最好;“稍短”一的文章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如果500-1000字顶多1500字能说清问题则最好。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例如:《化学教育》的“化学与社会”栏目字数应在5000字以内,“复习指导”字数应在3000字内,“调查报告”字数在3000字内,“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字数在500—2000。讲究投稿策略刚开始投稿的人,将稿子投出后总希望尽快得到编辑部的回音。事实上,由于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的稿件无以数计,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后常常连收稿通知都懒得发,这挫伤了不少作者的积极性,甚至有人从此不再写稿。还有个别刊物大量地照顾“关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几个“名人”,结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应该承认,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信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基于这种考虑,从撰稿者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投稿时应注意以下策略:一是持之以恒,管寄不管发,即经常投稿,投出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指望它一定能发表,压低期望值,用不用让编辑部去考虑,事实上你想也没有用;二是猛打猛冲,以多取胜,越不发越寄,时间长了,编辑就会有印象,特别是一些稿源充足级别较高的刊物,很可能你寄的稿子连仔细看都未来得及就提出了处理意见,“屡投屡退,屡退屡投”就可能感动上帝,如果你写的稿件确有水平,不用说,只仔细看一次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连你以前投的稿子都会引起编辑的注意;三是认准的路走到底,只要你感到你的稿件确有价值,就可以反复投,也可以转投其它同类刊物,相信是金子就一定有被人发现认可的时候;四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刊物的级别越低,发行范围越小,稿源越不足,同样质量的稿件投给这样的刊物就可能增加命中的机会,刚开始写稿打知名度的新人尤其应注意这一点,梦想一鸣惊人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五是趁热打铁,即收到刊物的采用通知后马上再寄,趁编辑部对你的稿子还有印象,继续开拓。六是注意对准档次,即投稿时注意稿件的质量与刊物的级别影响对应一致,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来发表过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可以“好稿子”对“高级别”刊物,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创牌子、打名声,提高知名度,当然作品一定是“拳头产品”,如刊物多次发表过你的稿子属于“熟门熟路”,可采取中档稿子对高级刊物的策略;第二种情况是原来未发表过文章,没有什么名气,门路不熟,属于淌路子的作者,可采用“田忌赛马”的办法,以好对中、以中对低,如此可取得“三局二胜”的效果。最后说一下“一稿多投”。各刊物都有自己的规定,都反对“一稿多投”,都要求过了采用期之后再改投它刊。但是很多稿子时效性很强,特别是配合教学进度的稿件常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办法:一是按规定办,过期改投或留待明年再投,二是采取变相的“一稿多投”,变通的办法就是作好投稿记录,收到采用通知后立即通知其它刊物,不要再发。一般说来,知名度不大、刚开始写稿的作者,特别是质量一般的稿件,即使一稿多投,也很少会出现几家刊物同时采用的情况。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维护作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赞成第二种办法,各报刊杂志编辑部似亦不应反对这种办法。要说责任的话,作者写稿很不容易,你不用又不及时通知作者,耽误了用稿时机,这个责任编辑部应该负,不知笔者的看法是否正确。从事文学刊物编辑工作十五余年,对作者不规范的投稿感触颇深,现将投稿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广大作者,以便提高投稿命中率。一、稿件首先要书写整齐,字迹不要潦草,稿纸要用方格纸。不少作者在这一方面不太注意,抄写得乱七八糟,字迹潦草。更有甚者,随便将一首诗抄在烟盒上或写在用过的稿纸背面。有些作者虽然用稿纸抄写但未用方格稿纸等等。对于这一类来稿,编辑一般都不会认真去阅读。一是阅读起来太费劲。二是编辑感觉到作者创作不严谨,投来的稿件质量肯定好不到那里去。三是不用方格稿纸抄写,若稿件刊用修改起来也不方便,算行距,字数也不好计算。二、投稿时作者要谦虚。不少作者投稿时总爱附言。作者附言可以说五花八门。附言适当地介绍一下自己未尝不可,但要言简意赅,谦虚有礼。记得我刚参加工作在一家市级文学刊物作编辑工作时看到过不少类似的附言:我是某协会会员,某华人文学联谊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可以说我是有一定影响的作家、诗人。今寄诗作几首,在你们这类市级刊物上发表应该是绰绰有余吧``````。诚想,有哪一位编辑愿发这种骄傲自大的作者稿件。你既然这么高的水平,既然眼中没市级刊物,何以给市级刊物投稿呢!当时,我还年轻,耐着性子看完诗作,其实所谓的诗作连上县级刊物的水平都达不到,纯粹是作者自吹自擂罢了。再者作者往往不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总认为自己的稿件水平高,真应了那句“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谚语,来稿时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稿件,甚至讲已得到了某主编的肯定或得到了某位作家的赏识。其实,稿件的好与坏,编辑阅完便知,作者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投稿时作者一定要谦虚,不要过高地宣传自己。三、投稿要有的放矢。目前,国内报刊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文学报刊在国内有一千余家,再加上各类报纸的文学副刊,那就数不胜数。经常有作者埋怨自己的稿件得不到编辑的赏识,除了质量外,不外乎是作者没找对投稿的报刊。其实,每一家报刊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用稿的标准,不能写完稿不加选择就投,那肯定是不容易投中。一般来讲,报纸副刊发表的文章都要比纯文学刊物发表的作品水平低,而且报纸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一般都要配合本时期报纸宣传主题,也可以说是应景之作。如果是这种稿件,一般不易在纯文学刊物发表。当然,也有一些大报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水平并不低,这要看是什么报了。文学刊物一般分为市级、省级、中央级。通常来讲,级别的不同,所选稿件质量就不同,比如说《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可以说选载的都是小说精萃,一般作者的作品不易被选中。如何让自己的稿件提高命中率,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根据自己的创作水平向相应的报刊投稿,这样就容易投中。四、稿件最好不要寄给某一位编辑。作编辑久了,认识的文友也就多了。因此,编辑的私人信件或寄给编辑的稿件就多了,案头上压满了来信、来稿,处理都处理不完。编辑部都有专门的收发人员,来稿及时登记,及时分发,一般都不会积压,反而寄给某一位编辑的稿件常常会积压,得不到及时处理。五、稿件要自留底稿,便于一稿多投。现在所有报刊都不退稿,一是工作量大;二是支付不起大量的邮费。一般来讲二个月(有约定的除外)内未见采用通知可另投它刊。稿件还是要多投几家报刊(同一时间不要一稿两投),说不定被哪一家报刊选上了。未发表不一定就是水平低,关键是要有的放矢的投稿。六、给报纸副刊投稿切忌投长稿。众所周知,报纸副刊的容量极其有限,稿件字数太多,版面无法容纳,编辑修改起来费时费脑,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一般都会选择其它稿件,稿件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七、寄稿时要在稿末写清固定地址、邮编、姓名,以便编辑联系。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有不少作者往往忘了在稿末写地址,使编辑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甲30号邮政编码:100034电话:010-66557819/66557817;Email:

国土资源杂志官网投稿

1.请通过E-mail投稿(文稿用附件),或邮寄文稿并附磁盘。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电话、E-mail地址、通讯地址及邮编 。2.文稿请附中文摘要、关键词和英文摘要、关键词及作者工作单位标准英译名。3.参考文献请用右上角方括号依次跟注在正文引用处,并按下列格式附在文末:①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名称[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②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名称[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③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④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⑤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⑥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⑦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⑧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名称[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4.文稿中出现的图表须给出图名与表头,图用TIF的格式提供,分辨率为300dpi。5.文稿力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准确,全文长度一般控制在5000 ~7000字。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论文若获得项目资助,请注明资助单位与项目名称;国家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7.来稿文责自负,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若在文章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数据等,请务必在参考文献中给予标注。署名作者应是文章创作的参与者,并对其文章内容负责。8.本刊收到作者来稿后,三个月内给作者复函或刊用通知,在此期间作者切勿另投他刊,以免造成版权纠纷;作者若撤回稿件,请及时函告;三个月后作者可自行处置。来稿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9.大作一经刊出,即奉赠稿费以表敬谢之忱,并赠当期本刊两册。

企业:中国国土资源报社 联系人:崔宪 邮编:100034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羊肉湖同甲30号 区号:010 传真:66557851 电话:66557867

南方国土资源杂志官网

王亚男(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41)摘要:从项目区的划定、DEM的构建,到项目区的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区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布置土地利用布局,确定综合规划的方案,形成了基于DEM的小流域土地整理的综合规划探讨。关键词:DEM;小流域;土地整理;综合规划基于DEM的小流域土地整理的综合规划与设计,其研究主要技术路线分为土地整理项目区范围的划定、基于地形图的DEM的构建、项目区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布局、项目区规划与设计方案和主要工程规划与设计几个方面,详细流程如图1所示。图1 小流域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技术流程1 小流域土地整理的项目区的划定1 资料收集与实地踏勘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要求,项目规划所需资料一般包括:①项目区基本概况,包括行政辖区、地理位置、土地面积、人口等;②自然条件,包括项目区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地质、植被及自然灾害等情况;③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产业发展、市场状况、收入水平、民族习惯等;④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各地类的数量、权属、土地生产能力、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⑤土地开发整理法规政策以及农业、水利、林业、环境保护等相关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⑥土地资源、水资源调查报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⑦项目区的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项目所在县(市)、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等。与此同时,技术小组与当地有关领导必须多次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主要了解项目区的地貌、种植制度、水源、现状设施等情况,具体划定项目区边界等,并就项目片规划设计中可能涉及的具体问题向当地基层领导、农民征求意见,与当地农业、水利专家共同确定规划思路。2 划定小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原则划定小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项目完整性原则。项目区的边界不应只考虑行政区的边界,还应该考虑项目区周围自然地物的分布情况,例如以分水岭、路、沟、渠等为界。②结合实测的地形图,以生态系统为划分基础,从小流域生态系统角度划定土地整理项目区边界,然后把项目区的现状图与实测的地形图进行叠加匹配,得到具有地形、地类等信息的电子图件。③尽量保证土地的权属在同一个乡镇管辖范围内。2 基于地形图的 DEM 构建1 数据源的获取与转换本文主要根据数字化的地形图来建立 DEM。下面以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简要说明一下测图的过程。首先在项目区进行实地控制测量,采用GPS静态测量,沿线布设E级GPS网,采用点连接和边连接相结合布网,平面坐标起算点采用北京市测绘院提供的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柏查子村附近的两个GPS点作为起算点。然后利用全站经纬仪在野外实测。全站经纬仪可以自动记录和显示有关数据,外业采集数据后,用数据通讯线连接全站仪和计算机,把野外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再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检查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把野外采集到的数据编码,用测量数据转化成绘图系统所需要的编码格式。数据计算是针对地貌关系的,当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生成平面图形,建立图形文件,绘制等高线。对照外业的草图,修改新生成的地形图,补测重测存在漏测或测错的地方,然后加注高程、注记等。进行室内和室外检查;最后对地形图进行图框内外整饰。测图的成果是 AutoCAD 格式的文件,本文主要是应用MAPGIS 软件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因而要进行必要的文件转换。首先把 AutoCAD 格式的等高线和高程点的图层另存为dxf 格式。然后在MAPGIS 软件应用“文件转换”的模块,把dxf格式的等高线和高程点数据,分别转换为MAPGIS软件形式的点文件和线文件。点文件为包含高程点信息的数据;线文件为包含等高线信息的数据。2 矢量数据的编辑与处理在等高线数字化生产过程中,由于地貌形态复杂,数据量大、人机交互作业易出错和图像处理技术存在缺陷等原因,不可避免地造成等高线数据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误差。几何信息误差主要包括等高线的点位或线位误差、等高线相交或自交和数据采集不均匀引起的数据冗余和等高线不光滑等。属性信息误差主要包括少量高程错误和系统高程错误。等高线矢量数据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数据,其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因此必须对等高线数据进行检查修改。在等高线数据的处理中,可采用MAPGIS 软件中的“DTM分析”应用模块中等高线检查工具进行处理。首先对等高线数据进行错误检查,包括线自相交检查、线封闭性检查、线相交检查、高程跳跃值检查、高程赋值检查等,然后找出产生错误的具体原因,对等高线文件进行线编辑处理,主要是对线数据的增加、删除、移动、续线、闭合、分割、属性修改等,另外还有对高程点数据的增加、删除、移动等功能。1 等高线赋以高程值的属性由 AutoCAD 格式转换过来的等高线的文件,并没有有关高程值的属性,因而必须给每条等高线赋以高程值。首先,建立等高线文件的属性结构,根据高程值选择字段类型为双精度型,字段长度为8,小数位数为2。其次,找到高程线之间的差值,接下来启动自动赋高程值的工具,然后从已知高程点处向外引一条延长线,点击后出现一个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分别输入“当前高程”和“高程增量”,当前高程为起始点的高程值,高程增量为等高线之间的差,可正可负。从图上推断高程值是递减的还是递增的,递减的即为正,反之为负。最后,用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线属性录入。另存为“高程线”名称的线文件。2 高程点赋以高程值的属性由 AutoCAD 格式转换过来的高程点的文件,同样也没有高程值的属性,必须给每个高程点赋以高程值。与上述等高线赋以高程值属性过程的不同之处,是把高程点的注释赋为属性,应该注意的是在赋完属性之后,必须更改高程点的属性结构,即把“字段类型”由字符串改为双精度型,否则不能生成 DEM。3 DEM 的生成1 TIN 模型的生成(1)线文件 TIN 模型的生成。首先启动MAPGIS 软件中“DTM 分析”功能模块,装入等高线文件。由线数据提取高程点。根据分辨率的要求选择抽稀系数,然后生成三角剖分网。把生成的三角剖分网文件另存 TIN 格式的文件。(2)点文件 TIN 模型的生成。同样启动MAPGIS 软件中“DTM 分析”功能模块,装入高程点文件。由点数据提取高程点,选择高程点属性项,然后生成三角剖分网。图2是由高程点数据建立的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区的 DEM 模型。图2 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区的 DEM 模型图3 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区典型地块的 DEM 模型2 GRID 模型的生成与生成 TIN 模型不同,GRID 模型的生成主要是把等高线和高程点进行栅格化,把栅格化的结果保存 GRID 格式的文件。图3为琉璃河典型地块生成的 GRID 模型。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维地形信息,如山脊、山谷、分水岭等,直观地了解项目区的整体情况,对整个项目区的规划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认识。3 基于 DEM 的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小流域土地整理规划的基础,并为土地整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规划的盲目性,使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价值增值这四大基本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影响土地适宜性的因素很多,对于小流域地区,坡度和坡向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重要因子。坡度和坡向是地面接受日照、风吹、雨水冲刷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评价方法和过程的定量化和科学化,需要利用现代化的 GIS 分析技术。利用DEM 数据中地表形态结构的提取和表达,其技术手段已经成熟。可以通过DEM 快速、简便地提取高质量坡度和坡向信息,应用 GIS 叠加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现状信息进行叠加、分组和统计分析。本文研究如何从地形地貌的角度建立评价模型,以北京市怀柔区琉璃河流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为例,在 GIS 环境中实现定量评价。1 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通过研究怀柔区琉璃河流域的坡度和坡向地形地貌特征与该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关系,并确定了各因子权重,见表1和表2。表1 怀柔区琉璃河流域坡度分级权重表表2 怀柔区琉璃河流域坡向分级权重表2 坡度图和坡向图的生成坡度是地形描述中一个常用的参数,是一个具有方向和大小的矢量。空间曲面的坡度是点位的函数,除非曲面是一个平面,否则曲面上不同位置的坡度是不相等的。给定点位的坡度是曲面上该点的法线方向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本文中以怀柔区琉璃河地区1∶1000 地形图为依据,把AutoCAD格式的等高线等地形特征的要素转换为MAPGIS软件的线文件和点文件,然后利用MAPGIS 软件生成供分析用的DEM,依照上面的坡度分级权重表,在MAPGIS 软件中的“坡度分级图输出设置”中把坡度分为五个级,分别输入上下限,并把区参数设为上述表格中的参数值,然后生成坡度图,最后把点、线、区文件另存。在“输入编辑”中打开刚才生成的点、线、区文件,修改区文件的属性结构,增加“坡度”和“坡度分值”两项,并相应设置其字段类型和字段长度等。其中“坡度”一项的字段类型为字符串型,字段长度为10;“坡度分值”一项的字段类型为双精度型,字段长度为2,小数位数为1。然后利用“参数赋属性”的功能,依照坡度分级权重表,把“坡度”和“坡度分值”两项属性信息增加到坡度图上,最后保存点、线、区文件。图4、图5分别是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坡度图和典型地块的坡度图。从图上可以反映出项目区的整体坡度情况,可以清晰准确地获得项目区的坡度信息。图4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坡度图图5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典型地块坡度图基于 DEM 计算坡向时通常定义为,过格网单元所拟合的曲面片上某点的切平面法线的正方向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方的夹角,即法线方向在水平方向投影向量的方位角。与上述坡度图属性赋值相似,把“坡向范围”和“坡向分值”属性赋值到坡向图上,图6、图7分别是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坡度图和典型地块的坡向图,为下一步的适宜性评价做好了基础。图6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典型地块坡向图图7 琉璃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区坡向图3 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进行的。评价单元的划分是在以MAP-GIS 软件为工作平台的基础上,利用MAPGIS 软件中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空间叠加。首先把坡度图和坡向图的区文件添加到模块中,然后利用“区对区合并”功能,把坡度图和坡向图叠加,最后另存生成综合图,即可得到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图,并对其进行调整,使每个单元达到自然条件、经营方式及经济收益相似,最终形成评价单元。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每一块土地的综合分级参数按下式确定:综合分级参数=坡度分值+坡向分值采用等距裁取方法,将该区土地适宜性用途分为四类(见表3)。表3 土地适宜性评价综合分级表利用MAPGIS 软件的“属性库管理”模块把叠加后生成的综合图的区属性输出dbf格式的数据库文件,然后用Excel 文档打开,根据综合分级公式,计算出各个评价单元的分值。最后把计算结果另存为dbf 格式的数据库文件。利用MAPGIS 软件的“属性库管理”模块的“属性连接”把计算结果和综合图的区属性连接起来,建立数据库。4 基于 DEM 的小流域土地整理的规划方案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加强了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研究。数字高程模型的发展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应用数字高程模型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确定各地类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使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更合理。根据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结果来规划设计土地利用布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 DEM 的土地利用分区在“输入编辑”模块中,打开综合图,依据表4 土地利用分区各地类参数值,利用“属性赋参数”的功能对项目区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得到以 DEM 为划分基础的土地利用分区,从图上看,斑块较为破碎,由于图上没有河线、居民点、道路和地类界等地形要素,因而需要进一步进行图形处理。表4 土地利用分区各地类参数值图8 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区典型地块土地利用分区图9 琉璃河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利用分区2 添加线状地物和居民点上面生成的土地利用分区图中,主要是基于高程点和等高线生成,缺少河线、居民点、道路和地类界等地形要素。在下一步规划设计时,应把这些地形要素添加到图上。以琉璃河项目为例,首先把河线、居民点、道路和地类界等地形要素转化为MAPGIS 软件能识别的点、线文件;然后把这些地形要素添加到已经生成的分区图上。最后调整各图层的顺序,以便各个要素都能显示出来。3 确定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布局是指按照土地的自然适宜性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将各类用地合理布置并落实到土地整理区域内的具体地块上。根据实地踏勘的情况,在图上对小斑块进行合并处理。以道路、河线等显著线状地物为划定的基本依据,调整土地利用布局,使之更加合理。1 水土保持区综合分级参数小于4 的区域,是以水土保持为主,通过人工管理和自然恢复形成大型荒草地的自然斑块,大型自然植被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并为景观带来许多益处,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 经济林果区综合分级参数在4~9 之间的区域,主要执行生态经济功能,该区景观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业和适当发展畜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主要依据是本区坡度较大,不适合农业耕作开发,景观过程也主要以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降低等生态退化过程为主,只是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比较起来,程度稍为轻一点,因此必须将生态经济功能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并重。3 平缓坡耕地农业耕作区综合分级参数在9~3 之间的区域,主要执行农业耕作功能。该区景观生态建设的重点是:以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为主导方向,推行种植业开发,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提高经济收入。为此,在规划建设中要合理调整农、林、牧、副结构,以粮食为主,适当增加芝麻、油菜和棉花等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引进优良品种,适当安排作物轮作,逐步推广套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同时由于降水不足的供需错位,因此大力推广应用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等旱作农业技术,积极发展节水、集水农业,有效提高土壤生产效率和农作物产量。依据是坡耕地土层较薄,土壤肥力低,发展集约型农业的条件还不成熟。4 平坦的滩地和居民点综合分级参数在大于3 之间的区域,居民点的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都会导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应该尽可能地限制居民点的扩张,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建设绿色村庄、田园村庄,提高环境的宜人性,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5 渔业山区小流域由于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短缺,渔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小流域土地整理规划建设的重点是:在条件许可的地区,充分利用小型水利工程的截留河水,适当发展渔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以 DEM 为基础,以道路、河线等显著线状地物为划定的基本依据,确定的土地利用布局。有可能与实地的地形不符合,因而要去实地核对土地利用布局是否符合实际,并根据实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参考文献严金明土地整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高向军土地开发整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与事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吴信才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许五弟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张成才等GIS 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史文中空间数据与空间分析不确定性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朱德海等土地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张占录,杨庆媛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推动力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5 (11):49~54杨庆媛小流域土地整理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3赵俊义谈谈搞好土地整理之我见,第九中文网,2005土地整理的概念和类型中国国土资源网,2005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 (2)姜爱林,姜志德论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 (1)王印传,张凤荣,孙丹峰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讨[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 (2):118~121杨庆媛,张明举,涂建军等喀斯特地貌区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途径研究——以四川省琪县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6 (2)徐雪林等,德国巴伐利亚州土地整理与村庄革新对我国的启示,资源与产业,2002 (5)贾文涛,张中帆德国土地整理借鉴[J]资源与产业,2005,7 (4):77~79杨庆媛等国外土地整理:性质、研究领域及借鉴[J]绿色中国,2003 (6):49~53王志刚河洛黄土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特点浅论资源·产业,2002 (5):16~18廖蓉,杜官印荷兰土地整理对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的启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 (9):25~29朱红波,郭宏俊基于 GIS 的土地整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 (1):25~26李晓燕,李壁成,张树文基于 MAPGIS 的小流域土地质量评价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1):99~104方学蜜,吴泉源,徐秋晓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芝罘区土地整理与分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1):126~128尹霞,王占岐,叶新才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规划研究及可持续性评价国土资源导刊,2004 (5):15~17王军,余莉,罗明等土地整理研究综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 (4):8~11王万茂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中国土地科学,1997 (10):62~65张正峰,陈百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农业工程学报,2003 (3):210~213孙程土地整理与复垦的基础理论问题资源与产业,2002 (5):22~24贺瑜,刘刚DEM 与空间叠加分析在土地定量评价中的研究,计算机工程,2006 (1):251~253虞继进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与应用江苏测绘,1999 (9):33~37钱业宏利用数字化地形图进行土方计算的方法四川测绘,2005 (9):137~139毛泓等数字地形模型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 (4)柳长顺等土地整理项目土方量计算方法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年(6)柯晓山等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插值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前期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农业工程学报,2004 (5)邓黄兴土地平整工程中批量计算土方量的方法研究南方国土资源,2005 (11)沈掌泉等用数字高程模型和遗传算法确定土地平整设计高程的初步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5月何明华MAPGIS 数字高程模拟系统在化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矿山测量,2005 (6):13~16张金娣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2005 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2005:209~210唐祥云等数字高程模型在农地整理排水渠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测绘通报,2004 (1):47~51张彩霞一种高质量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建立方法——ANUDEM 法中国农学通报,2005 (12):411~415李壁成数字流域三维地形景观构建的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5 (6):112~114刘家宏等数字流域研究综述水利学报,2006 (2):240~245

何钰(四川省国土资源资料馆)摘要 深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积极主动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服务是新时期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要求。本文针对服务于找矿突破的需求,阐述了地质资料信息集成的背景、条件和内容。对地质资料信息集群的内容、集成方法以及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关键词 地质资料 信息集群 找矿突破 方法探索1 背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中,提出了“充分挖掘国土资源潜力,加大找矿力度,提高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地质找矿战略工程,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的接续区。”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57号)精神,深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了《国土资源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服务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45号),其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整装勘查区和重点成矿区带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积极主动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服务”。地质资料是长期地质工作的重要成果积累,具有形成成本高、应用范围广、可重复利用等特点。探讨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方法为找矿突破服务,对落实国家找矿突破战略,科学部署地质找矿,避免重复投入和资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条件据全国地质资料馆统计,目前我国馆藏成果地质资料总量达40余万种,原始地质资料数亿件,钻孔实物地质资料数千万米。近年来,地质资料集群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全面或基本完成了馆藏成果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数字化地质资料已达24万余种,部分省(区、市)已经着手对地质资料进行初步矢量化和三维地质信息系统的建设。随着国土资源部“五平台一支撑”的推广和运用,有效地促进和提高了地质资料共享服务水平。各馆藏机构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完成为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提供了前提条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MapGIS等专业软件的成熟应用为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提供了分析评价和集成平台。因此,具备了对地质找矿整装勘查区或重点成矿带的地质资料信息集群的工作基础。3 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内容地质资料信息集成内容取决于地质找矿的工作方法。陈毓川院士从丰富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中总结出522找矿模式。其中的5包括:地质工作程度和已有地质资料、地质找矿理论、探测技术方法、多元信息综合分析与预测、资金与工作量投入;第一个2是指政府政策与管理、工作区社会环境;第二个2是指科学组织管理、工作人员与团队素质及创造性的工作。共有九大找矿突破因素,9大因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客观因素;第二类是客观的外部环境,第三类是主观因素,加在一起9个因素,构成了整个找矿的模式,只要9个因素充分利用好,肯定可以实现找矿突破。522找矿模式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找矿思想,其中的“5”正是地质资料信息集成需要考虑的内容。5个客观因素是取得找矿成果的基础。因此,地质资料信息集成应通过对已经形成的地质资料进行查询、统计、分析,系统提取工作区地质工作程度、成矿地质背景、采取的工作方法及取得经验,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为找矿工作科学部署、经费安排等提供依据。因此信息集群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基础地质资料信息。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资料,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球化学(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球物理(磁法、重力、电法、放射性等)测量资料,各种比例尺的遥感地质资料。二是矿产勘查资料信息。包括各时期、各阶段、各种工作程度的矿区勘查成果,各种找矿标志及矿山开发利用资料。三是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资料信息。包括基础地质(地层、岩浆岩、构造)和矿床地质(矿床类型、成矿条件、成矿模型、找矿标志等)研究资料,各种比例尺的成矿区划和成矿预测资料以及矿产勘查方法等资料。四是包括政府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的资料。4 找矿地质资料信息集群1 集群思路以馆藏成果资料为基础,整合工作区所有地质工作成果;以整装勘查区或成矿区带为集群范围,兼顾区域成矿构造背景;以客观信息查询为基础,兼顾分析评价;根据需要综合叠加多种找矿信息,分析评价找矿突破潜力区块,优先(选)部署勘探工作。2 信息整理1 地质资料目录整理依据馆藏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筛选出工作区成果地质资料目录,补充收集成果地质资料以外的所有地质工作资料,按目录数据库建设要求,建成独立完善的地质资料目录查询数据库。矿政管理类的各类规划、矿业权、矿产地、矿山等同样进行目录整理,并对其名称、类型、内容、范围等进行表格化登记,建成独立完整的表格式查询系统。2 找矿地质信息整理对工作区1:20万、1:2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及科研成果,分别就地层、构造、岩浆岩、第四系、物化遥等资料信息进行表格化分类整理。理清其分布、范围以及与各类矿产的相互关系,为地质找矿提供对比信息。3 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信息整理对工作区开展的成矿规律、找矿标志等方面的地质科研资料进行筛选整理。从已设置的采矿权及已形成的矿产地信息,过滤出工作区的成矿规律以及地质、矿产、物化遥等方面的找矿标志。4 地质图件资料整理(1)基础图件整理基础图件包括:各种比例尺地理图、地质图、基岩地质图、构造图、地球物理图、地球化学图、遥感解译图、第四纪地质图、成矿预测图等。对各类图件进行表格化登记,标明名称、比例尺、介质特点、类型等信息,实现对图件的快速查询。(2)图件数字化以不同比例尺成果图件为基础,对尚未数字化和矢量化的图件进行扫描数字化处理,形成的图形栅格文件在MapGIS等平台上进行配准,并记录配准参数。目的是形成系列的地理、地质、矿产等基础图件库和影像库以及其他可利用的配准图件,以便找矿信息的投影、变换。(3)重要地质矿产图件矢量化在图件配准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地质矿产图进行矢量化。异常区域、重要构造、岩体、火山机构等进行点、线、面矢量化处理。矢量化文件标明资料出处,记录矢量化投影参数,以便于投影变换和分析、评价。5 钻孔资料信息整理以各省的钻孔清查项目工作形成的数据库信息为基础,筛选出工作区重要钻孔,并对新增的钻孔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建立工作区重要钻孔查询数据库,也可以结合各省重要钻孔数据库建设,优先建成整装勘查区或重要成矿带的钻孔数据库。为工作区地层、岩体、构造、矿化、异常等提供验证。3 集群方法1 地质资料目录集群以地质资料目录查询为主线,与整理好的各种地质信息表及图件所表达的钻孔、地层、构造、岩浆岩(含火山岩)、物化异常、遥感、矿产地、矿业权、规划区信息等建立关联,形成查询体系,并实现对各类信息和电子文件的管理和调用。目录信息查询形成体系如图1所示。图1 信息集群查询体系图2 找矿地质信息集群按照“一张图”集群理念,将整理好的找矿地质信息,选择适当软件,建立找矿地质资料信息分析评价平台。(1)信息集群平台选择具有扫描仪输入、矢量化、属性编辑,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并存的结构,图像之间及图像与图形的配准,图像的镶嵌、几何校正、几何变换等功能特点的系统软件(如MapGIS系统软件)作为地质找矿资料信息集群平台。(2)集群内容地理、地层、构造、岩浆岩(含火岩)、钻孔、矿产地、矿化点、矿业权、物化异常、遥感、规划区、图件、钻孔及其他可追加的内容。(3)集群方法1)统一比例尺和投影参数。根据工作区所在位置和范围,集成矢量图层可采用(1:50000等)同一比例尺,将坐标系类型、比例尺、坐标单位、椭球参数、投影类型、投影中心点经度、投影带序号等设定为统一的投影参数。其他需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分析的点、线、面矢量化信息要按确定的比例尺和投影参数进行投影变换后使用。2)对重要图层赋予属性。为便于找矿信息对比,将地理、地层、构造、岩浆岩、钻孔、矿产地、矿化点、矿业权、物化异常等分别建立图层,并按整理表格内容进行属性化处理。5 找矿地质资料信息集群的应用找矿地质信息集群的作用,一方面是为整装勘查区或重要成矿带的找矿工作提供快速、便捷和有针对性的地质资料信息查询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对工作区各种找矿信息进行相关分析、评价,为地质找矿的科学部署、快速突破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支撑。1 找矿信息分析评价运用集群的地质、矿产、物化遥及矿政管理等方面的资料信息,分析评价各要素与矿产的相关性,进一步优化找矿标志,可以推测有利的成矿构造位置、岩浆岩成矿区、物化探异常有利背景区;有利的成矿地层层位,从而圈定前景或潜力较大的区块或区段,优先安排地质勘探和勘查工作。2 编制找矿工作系列图件找矿信息基础图件是MapGIS平台配准的反映工作区地质背景和矿化异常的单项成矿信息的系列扫描数字化或矢量化的成果图件。其特点是可进行点、线、面找矿信息的叠加分析。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对各种信息进行叠加,编制系列图件。包括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构造图、岩性岩相图、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图、矿床(点)分布图、矿产勘查分布图以及通过多种信息(标志)叠加后形成的初步成矿预测图等,对地质找矿和综合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和指示作用。6 结语充分开发利用地质资料信息资源,能为地质找矿战略突破发挥重要作用。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者需根据地质矿产勘查单位的实际需求,结合成矿带或整装勘查区地质资料信息的特点,研究探索针对性的地质资料信息集成集群方法,开发专题服务产品,才能不断提高地质资料利用水平和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参考文献[1]陈毓川实现找矿突破的探索[J]矿床地质,2011,30(5):767~[2]王永生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研究[J]南方国土资源,2011(2):34~[3]朱卫红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的技术和应用课题[J]情报杂志,2011,30(4):172~[4]王黔驹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初步思路与构想[J]中国矿业,2011,20(12):20~[5]姚华军,等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4):

广西南方国土资源杂志社有限公司是2012-11-29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南宁市青秀区中新路2号广西国土资源厅综合楼10楼。广西南方国土资源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50103057539808L,企业法人黄晓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广西南方国土资源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南方国土资源》期刊国内出版发行(凭许可证经营,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对杂志社的投资,国内广告制作、代理、发布,印刷品设计,营销方案策划、庆典活动策划、会展服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083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30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广西南方国土资源杂志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山东国土资源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可以。国土资源所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写道,加强开展国土资源业务专业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撰写相关论文在市级媒体刊物以上发表,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上发表报道2篇,报送信息报道6篇以上。

ps:lz只需将稿件正文+附件邮箱传到编辑邮箱,就基本可以了。《中国土地》是土地管理专业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土地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介绍有关土地管理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交流国内外土地管理的经验。主要栏目:地政时评、特别策划、理论探讨、新闻月评、就地说法、经验交流、地产市场、调查研究。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办单位: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主编:孙国瑞ISSN:1002-9729CN:11-1351/F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甲30号邮政编码:100034电话:010-66557819/66557817;Email:

刊名: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主办: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周期: 季刊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3-78532010年最新投稿须知(含投稿地址)下载:

你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可以先在“期刊”分类里搜索一下,如果没有合适的就按照学科分类来查询。希望能帮到你。

华北国土资源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推荐《华北自然资源》这本刊,可以联系论文一点通小编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华北自然资源Huabei Natural Resources基本信息曾用刊名:华北国土资源主办单位: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宣传中心出版周期:双月ISSN:2096-7519CN:14-1401/P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创刊时间:2002出版信息专辑名称:基础科学专题名称:地质学出版文献量:3953 篇总下载次数:250142 次总被引次数:3145 次评价信息(2020)复合影响因子:097(2020)综合影响因子:063

《中国土地》是土地管理专业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土地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介绍有关土地管理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交流国内外土地管理的经验。主要栏目:地政时评、特别策划、理论探讨、新闻月评、就地说法、经验交流、地产市场、调查研究。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办单位: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主编:孙国瑞ISSN:1002-9729CN:11-1351/F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甲30号邮政编码:100034电话:010-66557819/66557817;Email: ps:lz只需将稿件正文+附件邮箱传到编辑邮箱,就基本可以了。

投稿要对路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办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论文原来有没有人研究过写过,研究现状如何,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把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的稿件寄给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例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权威杂志——《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经常在每年第一期刊登《化学教育》栏目简介,《化学教育》征稿简则。如果要向这家杂志投稿,就必须仔细研究这两篇文章。其它几家杂志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等也会对其读者对象、投稿要求、杂志栏目等方面进行介绍。注意把握时机教研论文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与教学进度配合(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新教材教学参考,各种同步练习等),另一类时效性不强,与教学进度无关。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正常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与教学进度配合的稿件,双月刊、月刊应提前4—6个月。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比如:与下学期一开学要学的内容有关的稿件,一般在上学期期末最迟在假期当中就要发,这样才能给教师备课提供借鉴和参考,如果你等到教完这部分内容后再写出来投出去,那就成了“马后炮”,这类稿件不是极有价值一般不会保留到第二年再发。这便产生了矛盾,因为大多数与教学进度有关的稿件都是在教学后发现了问题才研究撰写出来的,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投稿时机。怎么办?笔者的经验是可以先写出来慢慢加工仔细斟酌,到第二年合适的时候再投出去,这样经过冷加工后,稿件会更成熟。有些报刊采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即使只有一个月,由于不能一稿多投,等到收到答复,再投给其它报刊也已错过了时机。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办法,只是最好有个发稿记录,记下何时发给谁?结果如何?再投稿时心中有数。注意格式要规范如果稿件是手写的,要注意书写认真规范,整洁清楚,无错别字,标点符号准确无误,而且必须使用方格稿纸誊清,注明每页字数。如果是打印稿,还应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号字或小三号字为宜,页脚须注明页数与字数,便于编辑排版时参考。一般报刊编辑部都不收复写稿和复印稿。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标题之下是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之后是加小括号的邮政编码,然后空格后是作者姓名。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适当控制字数不同的刊物,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寄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让别人看了能受到启发教育或拿过来就可以用;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通常组织论文评选的部门下通知或发启示时,对论文选题、格式、字数都有明确要求,撰写时应充分注意,如果没有要求,笔者以为参加评选的论文字数以3000-5000字为宜,一般不要少于3000字,也不要多于7000字,根据选题只要论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数多少上。就发表的文章来看,字数多少的差别亦很大,这主要与选题性质、报刊容量、些读者对象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可稍长些,应用性较强的选题应短些,投给杂志的稿件可稍长些,而投给报纸的稿件应尽量短些,面向教师及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可稍长些,面向学生的作品应尽量短些,选题较大的、学术性强的论文可稍长些,选题很小、学术性不强的、普及性的作品应尽量短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规定,在笔者看来,“稍长”一些的文章可掌握在3000-5000字之间,当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决问题则最好;“稍短”一的文章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如果500-1000字顶多1500字能说清问题则最好。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例如:《化学教育》的“化学与社会”栏目字数应在5000字以内,“复习指导”字数应在3000字内,“调查报告”字数在3000字内,“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字数在500—2000。讲究投稿策略刚开始投稿的人,将稿子投出后总希望尽快得到编辑部的回音。事实上,由于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的稿件无以数计,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后常常连收稿通知都懒得发,这挫伤了不少作者的积极性,甚至有人从此不再写稿。还有个别刊物大量地照顾“关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几个“名人”,结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应该承认,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信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基于这种考虑,从撰稿者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投稿时应注意以下策略:一是持之以恒,管寄不管发,即经常投稿,投出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指望它一定能发表,压低期望值,用不用让编辑部去考虑,事实上你想也没有用;二是猛打猛冲,以多取胜,越不发越寄,时间长了,编辑就会有印象,特别是一些稿源充足级别较高的刊物,很可能你寄的稿子连仔细看都未来得及就提出了处理意见,“屡投屡退,屡退屡投”就可能感动上帝,如果你写的稿件确有水平,不用说,只仔细看一次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连你以前投的稿子都会引起编辑的注意;三是认准的路走到底,只要你感到你的稿件确有价值,就可以反复投,也可以转投其它同类刊物,相信是金子就一定有被人发现认可的时候;四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刊物的级别越低,发行范围越小,稿源越不足,同样质量的稿件投给这样的刊物就可能增加命中的机会,刚开始写稿打知名度的新人尤其应注意这一点,梦想一鸣惊人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五是趁热打铁,即收到刊物的采用通知后马上再寄,趁编辑部对你的稿子还有印象,继续开拓。六是注意对准档次,即投稿时注意稿件的质量与刊物的级别影响对应一致,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来发表过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可以“好稿子”对“高级别”刊物,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创牌子、打名声,提高知名度,当然作品一定是“拳头产品”,如刊物多次发表过你的稿子属于“熟门熟路”,可采取中档稿子对高级刊物的策略;第二种情况是原来未发表过文章,没有什么名气,门路不熟,属于淌路子的作者,可采用“田忌赛马”的办法,以好对中、以中对低,如此可取得“三局二胜”的效果。最后说一下“一稿多投”。各刊物都有自己的规定,都反对“一稿多投”,都要求过了采用期之后再改投它刊。但是很多稿子时效性很强,特别是配合教学进度的稿件常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办法:一是按规定办,过期改投或留待明年再投,二是采取变相的“一稿多投”,变通的办法就是作好投稿记录,收到采用通知后立即通知其它刊物,不要再发。一般说来,知名度不大、刚开始写稿的作者,特别是质量一般的稿件,即使一稿多投,也很少会出现几家刊物同时采用的情况。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维护作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赞成第二种办法,各报刊杂志编辑部似亦不应反对这种办法。要说责任的话,作者写稿很不容易,你不用又不及时通知作者,耽误了用稿时机,这个责任编辑部应该负,不知笔者的看法是否正确。从事文学刊物编辑工作十五余年,对作者不规范的投稿感触颇深,现将投稿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广大作者,以便提高投稿命中率。一、稿件首先要书写整齐,字迹不要潦草,稿纸要用方格纸。不少作者在这一方面不太注意,抄写得乱七八糟,字迹潦草。更有甚者,随便将一首诗抄在烟盒上或写在用过的稿纸背面。有些作者虽然用稿纸抄写但未用方格稿纸等等。对于这一类来稿,编辑一般都不会认真去阅读。一是阅读起来太费劲。二是编辑感觉到作者创作不严谨,投来的稿件质量肯定好不到那里去。三是不用方格稿纸抄写,若稿件刊用修改起来也不方便,算行距,字数也不好计算。二、投稿时作者要谦虚。不少作者投稿时总爱附言。作者附言可以说五花八门。附言适当地介绍一下自己未尝不可,但要言简意赅,谦虚有礼。记得我刚参加工作在一家市级文学刊物作编辑工作时看到过不少类似的附言:我是某协会会员,某华人文学联谊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可以说我是有一定影响的作家、诗人。今寄诗作几首,在你们这类市级刊物上发表应该是绰绰有余吧``````。诚想,有哪一位编辑愿发这种骄傲自大的作者稿件。你既然这么高的水平,既然眼中没市级刊物,何以给市级刊物投稿呢!当时,我还年轻,耐着性子看完诗作,其实所谓的诗作连上县级刊物的水平都达不到,纯粹是作者自吹自擂罢了。再者作者往往不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总认为自己的稿件水平高,真应了那句“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谚语,来稿时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稿件,甚至讲已得到了某主编的肯定或得到了某位作家的赏识。其实,稿件的好与坏,编辑阅完便知,作者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投稿时作者一定要谦虚,不要过高地宣传自己。三、投稿要有的放矢。目前,国内报刊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文学报刊在国内有一千余家,再加上各类报纸的文学副刊,那就数不胜数。经常有作者埋怨自己的稿件得不到编辑的赏识,除了质量外,不外乎是作者没找对投稿的报刊。其实,每一家报刊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用稿的标准,不能写完稿不加选择就投,那肯定是不容易投中。一般来讲,报纸副刊发表的文章都要比纯文学刊物发表的作品水平低,而且报纸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一般都要配合本时期报纸宣传主题,也可以说是应景之作。如果是这种稿件,一般不易在纯文学刊物发表。当然,也有一些大报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水平并不低,这要看是什么报了。文学刊物一般分为市级、省级、中央级。通常来讲,级别的不同,所选稿件质量就不同,比如说《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可以说选载的都是小说精萃,一般作者的作品不易被选中。如何让自己的稿件提高命中率,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根据自己的创作水平向相应的报刊投稿,这样就容易投中。四、稿件最好不要寄给某一位编辑。作编辑久了,认识的文友也就多了。因此,编辑的私人信件或寄给编辑的稿件就多了,案头上压满了来信、来稿,处理都处理不完。编辑部都有专门的收发人员,来稿及时登记,及时分发,一般都不会积压,反而寄给某一位编辑的稿件常常会积压,得不到及时处理。五、稿件要自留底稿,便于一稿多投。现在所有报刊都不退稿,一是工作量大;二是支付不起大量的邮费。一般来讲二个月(有约定的除外)内未见采用通知可另投它刊。稿件还是要多投几家报刊(同一时间不要一稿两投),说不定被哪一家报刊选上了。未发表不一定就是水平低,关键是要有的放矢的投稿。六、给报纸副刊投稿切忌投长稿。众所周知,报纸副刊的容量极其有限,稿件字数太多,版面无法容纳,编辑修改起来费时费脑,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一般都会选择其它稿件,稿件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七、寄稿时要在稿末写清固定地址、邮编、姓名,以便编辑联系。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有不少作者往往忘了在稿末写地址,使编辑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甲30号邮政编码:100034电话:010-66557819/66557817;Email:

投稿邮箱:投稿QQ: 750956839投稿咨询:010-8593 6546

  • 索引序列
  • 国土资源杂志官网投稿方式
  • 国土资源杂志官网投稿
  • 南方国土资源杂志官网
  • 山东国土资源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 华北国土资源期刊官网投稿方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