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书画世界期刊获奖名单

书画世界期刊获奖名单

发布时间:

书画世界期刊获奖名单

中国美协会员洛阳画家李兰  【李兰简历】洛阳画家李兰·中国美协会员【李兰简历】【李兰】李春兰简历1995年9月---1997年7月,天津美院何家英助教班进修;1999年6月---1999年8月,中央美院第三届工笔重彩班进修;1999年9月---2000年8月,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修班进修;2000年9月---2013年9月,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2013年9月---2015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专业,唐勇力工作室硕士班。李兰 又名李春兰,斋号“幽兰斋”,画家,擅工笔人物、花鸟、山水,尤精没骨牡丹。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河南省美协工笔画艺委会委员。1972年出生于郑州市。先后研修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何家英、霍春阳、白庚延、李孝萱等)和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美术教师、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特邀参展画家。现为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      李兰作品《走过走过》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国画类全国入选60幅,河南省唯一入选);《浮华》获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一等奖;《浮华之二》获“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第一名金奖;《河洛逸韵》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流年与君共从容》获“河南省第三届中国人物画展”一等奖;2012年9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名家绘画品鉴系列·李兰·《李兰中国画集》出版发行”;“中原行写生”活动作品《古都春韵》被河南省美术馆永久收藏;多幅作品刊登于美术类核心期刊《美术》《国画家》《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国画廊》《书法导报》及《大河报》《青年导报》等。李兰历年获奖情况李兰历年获奖情况李兰历年获奖情况1、1993年9月,工笔作品获《俸皇杯国际书画友谊赛》银奖;2、1997年11月,工笔作品《寻韵》获《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三等奖;3、1999年7月,工笔作品《都市风景》入选河南省第九届美展;4、2000年12月,工笔作品《闲日》入选《亚亭杯全国书画精品大展》;5、2001年2月,工笔作品《流美年华》入选《新 世 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展》;6、2001年6月,工笔作品《淡日》入选《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7、2004年8月,工笔作品《繁华细语》获河南省第十届美展二等奖;8、2005年9月,水粉作品《高原》入选第七届全国水彩水粉画作品展;9、2009年7月,工笔作品《走过,走过》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金奖(郑州);同时入选全国十一届美展(上海);同时,工笔作品《昨天的日记》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三等奖;10、2010年12月,线描作品《浮华》获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一等奖(作品刊登在2011年《美术》杂志第5期);11、2011年7月,获“第二届河南中国人物画提名展”一等奖;12、2011年9月,工笔作品《三月风》获河南省第二届工笔画作品大展二等奖;13、2011年11月,工笔作品《婚姻物语》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览一等奖;14、2011年11月,工笔作品《放风筝的女孩》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览一等奖;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15、2011年12月,国画《蝶恋花》获河南省第十届中国画艺术展一等奖。16、2012年1月,作品《放风筝的女孩》刊登于《中国书画报》2012年第001期第四版《艺苑掇英》;17、2012年1月,作品《三月风》刊登于《国画家》2012年第1期;18、2012年2月,辅导学生作品《抉择》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甲组一等奖。19、2012年4月,工笔作品《浮华之二》获“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金奖。20、2012年6月,工笔作品《走过,走过》入选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本届北京双年展于2012年9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期30天。展出83个国家的261件作品(国际部分),以及国内182位艺术家的182件作品(其中国画作品仅60件),另外还有约30位特邀艺术家】。21、2012年6月,被特邀参加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于2012年9月10日-25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入展作品《古都新韵》被河南省美术馆永久收藏(此次展览展出来自全国的近130位当代著名画家作品)。22、2012年9月,工笔作品《河洛逸韵》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23、2012年9月,中国当代名家绘画品鉴系列·李兰·《李兰中国画集》发行。本书由李兰老师何家英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李兰中国画集》 ISBN 987-7-5303-4985-8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定价:¥38:00元24、2012年11月,牡丹题材6尺写意作品《春暖意浓》入选“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25、2012年12月,工兼写作品6尺竖幅人物《流年与君共从容》获“河南省第三届中国人物画作品展”一等奖(刊登于2013年1月26日《美术报》第62版)。26、2012年12月,获第九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银奖。27、河南省美协推荐:李兰绘画印象--《大河报》20130305第20版 大河美术馆 刊登。      ‍【李兰牡丹画】 【 中国美协会员洛阳画家李兰 中国美协会员洛阳画家李兰】   洛阳李兰(李春兰)牡丹画欣赏(洛阳丁一)      李兰画的牡丹花朵硕大雍容,叶子舒展张扬,给人一种春天血脉舒张、人生事业昂扬向上的联想。李兰的工笔作品,任何一个细节和局部都经得起推敲,任何一个局部截取下来也都是一个完整的画面 。  李兰(李春兰)的画有自己独特的鲜明的风格:她的花鸟画从宋代宫廷画入手,师法古人,构图严谨,注重细节;又坚持常年写生,师法自然。汲取了明四家、董其昌、恽南田以及清代三王的优长之处,以没骨法为主,注意用粉,轻勾叶脉,淡点花蕊,大处见笔墨,细处见精神,件件是精品。作品雅俗共赏,雍容端庄而又富有生机妙趣,得到何家英和霍春阳老师的交口称赞。其六尺整张横幅小写意牡丹题材画《春暖意浓》能入选“荆浩杯全国中国画双年展”,即是明证(近十年来国家级美术大展以牡丹画入选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河南省美协对李兰(李春兰)很是器重,把她列为参加全国重要美术大展为河南挣得荣誉的重点作者之一,并于2013年3月5日在《大河报·大河美术馆》栏目整版刊登了李兰的作品以及何家英教授为李兰题写的《李兰中国画集》书名和序言文章。        李兰基本功扎实,人物造型结构极其精准,从西画和敦煌壁画中学其技法神髓。她的工笔人物画中西合璧:西画注重造型精准,中国画又特别讲究意境,所以,国内的很多专家提出了强调工笔画的写意性。这对画家的要求很高,既要构图严谨准确,又要画面内涵丰富有更多的绘画语言和思想内容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对绝大部分画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很难把握;但李兰凭借在天美和央美学习时打下的深厚基础,又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对这些已经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件件精致。大幅作品场面恢弘而又刻画入微,融入了更多的历史人文以及花鸟和山水元素,任何一个细节和局部都经得起推敲,任何一个局部截取下来也都是一个完整的画面,这一点已经被很多专家和藏家所验证。          现在的很多画家要么专攻人物,要么专攻花鸟或者山水,三者兼能且俱臻上乘者,河南省青年画家里面李兰(李春兰)一人矣!这点从李兰的获奖情况就能看出:《浮华》获“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优秀奖;《浮华之二》在不让主办方收藏的情况下获得2012“锦绣中原”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第一名(金奖·头名状元);以洛神赋为背景的大幅工笔作品《河洛逸韵》不让主办方收藏亦入选“2012全国工笔画展”;《走过走过》2009年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2012年又在全国数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以全国60幅河南唯一的成绩入选“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而工笔人物画入选的全国三两幅而已!北京双年展评委之一,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教授在初评看到李兰作品照片后,大为惊喜,专门打电话邀请李兰去读他的研究生……       目前中国美术界最重要的展览有三个:北京中国国际美术双年展、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李兰已经入选其二,尤其是北京中国国际美术双年展,那是汇集了全世界的美术精品,代表国家参赛,入选的作者都是实力派;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教授的话说,那就是“李兰的作品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一个画画的了。”     【2013年4月1日后 李兰作品润格】【2013年4月1日后 李兰作品润格】   【2013年4月1日后 李兰作品润格】【2013年4月1日后 李兰作品润格】    李兰工笔人物画润格¥5万元/平尺。    李兰(李春兰)工笔花鸟画润格¥3万元/平方尺。  李兰写意人物画润格¥5万元/平方尺;李兰写意花鸟画润格¥1万元/平方尺。  李兰工兼写润格¥2万元/平方尺。  李兰没骨牡丹画润格¥2万元/平方尺。【国家级展览】    中国美协主办展览获优秀奖(印有画册的)李兰作品润格:¥30万元/平方尺;  中国美协主办展览入选(印有画册的)李兰作品润格:¥20万元/平方尺。【省级展览】    省级展获奖工笔(印有画册的)李兰作品润格¥15万元/平方尺;  省级展览入选工笔(印有画册的)李兰作品润格:¥10万元/平方尺。  省级展览获奖(印有画册的)李兰写意作品润格:8万元/平方尺;  省级展览入选(印有画册的)李兰写意作品润格:¥5万元/平方尺。    李兰8尺整张(28平方尺)工兼写牡丹、荷花润格:¥50万元。  李兰6尺整张(16平方尺)工兼写牡丹、荷花润格:¥30万元。    李兰牡丹四尺四条屏:¥20万元。【注】国家正规报刊(国家级、省市级)刊登过的作品,同(国家级、省级)展览入选作品。   李兰作品《走过走过》入选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全国60幅,河南省唯一入选。李兰作品《走过走过》入选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全国60幅,河南省唯一入选。       丁丁,又名丁筱洁。洛阳老城牡丹书画院副院长,洛阳市廛河回族区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国画家李兰(李春兰)老师入室弟子。工笔作品《愿景》获“河南省第十七届美术新人新作展”优秀奖。 李兰作品润格:李兰工笔人物每平方尺¥20000元;李兰工笔花鸟每平方尺¥15000元;李兰写意人物每平方尺¥8000元;李兰写意花鸟每平方尺¥5000元;李兰工兼写每平方尺¥10000元;李兰没骨牡丹每平方尺¥10000元。李兰获奖作品润格: 李兰全国参展/获奖作品10万元每平方尺;李兰省级获奖作品5万元每平方尺。超大规格和命题作品另议。【截止2012年底之前】

书画艺术类报刊:《中国书画艺术报》中国书画报社是1985年7月1日经中共天津市委决定,天津市编制委员会批准建立的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全民事业单位。《中国书画报》以传播书画信息、教授理论技法、介绍名人名作、引导收藏鉴赏为己任,是我国唯一集书法、国画、篆刻艺术及综合美术于一体的专业报纸。《中华书画》《中华书画》杂志2005年4月在北京创刊,是一本关注艺术品市场、报道艺术品市场走向、展现当代书画家风采、纪录艺术家真实生活的书画类杂志。杂志是由中国泽楷集团投资、中国国际神州传媒集团主办的一本书画收藏类杂志,内容包括艺术市场、艺术消费、艺术名家、艺术生活、艺术状态等栏目,宗旨是以权威的观点反映艺术大市场,以全新的视角展现当代书画家,以时尚的概念引领艺术新生活,以真实的资料展示艺术家全状态。《艺术中国报》1995年 7月19日,创办了《中国艺术报》。《中国艺术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艺术门类的综合性报纸。 社址2011年由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搬迁到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奥体东门东北角)。《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文联系统十佳报刊之一。《中国书画家》《中国书画家》杂志是由中国新华传媒集团主办的艺术类双月刊。杂志全方位、多渠道向海内外宣传、发行。《中国书画家》定位为:当今书画家和未来书画家。艺术特色是:以人为本,弘扬“书画精神”。主要宣传介绍书画家的创作经历、心路历程、艺术感悟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过程中的动人事迹,让人感受到书画家的人格魅力,给人以感召和启迪,从而推动书画艺术更加发扬光大!其他一些: 《书法通讯》、《农民日报(大地书画报)》、 《西冷收藏》、《新世纪书画》、《炎黄书画》《书画家报》、《可人轩》、《翰园书画》、《诗书画》。《书法导报》450003河南省郑州市经七路34号省文联院内《中国书画报》天津河西区大沽南路873号邮编300211《红山书画》山东济南刘长山路10号汇都花园2号楼东单元501室《文墨书画信息》报046000山西长治市北关街64号《书画宛》473000河南南阳市小西关北夹后42号 《西域书画研究》730710甘肃会宁中川街12号(会州书画艺术院)《中日文化交流》100031北京市西城佟麟阁路永宁胡同10号《翰墨缘》300220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969号云泰总汇三层《中国书画家报》577500山东滕州市善国中路30号凌河区兰花里新世纪书画研究院《羲之书画报》济南市省府前街1号邮编250011《文化艺术报》710014西安北关正街26号《中国钢笔书法》310025浙江省杭州市省府大院2号楼《书法之友》230063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381号九州大厦4楼《青少年书法报》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山街105号《书法报》430071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横路4号《钢笔书法报》437100湖北省咸宁温泉《钢笔书法报》社《青少年书法》450002河南省郑州市经五路66号《书法生活报》252000山东省聊城市湖北小区24--4--407室《书法生活报》编辑部《书法》200235上海市钦州南路81号405室《中国美术报》365000福建三明市艺术大厦三层《中国书画报》300211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873号中国书画报社

美术作品参加首届、第二届、第三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篆刻大赛>,在上海美术馆、日本东京、比利时布鲁塞尔、新加坡等地展出。  《野趣》参加<首届全国教育工作者书画作品大赛>获三等奖。  《满园春色》刊载于上海《新民晚报》国内外发行。发表著作《葡萄画基础技法》 新华书店发行。  《紫珠映满园》参加<上海浦东新区首届中华艺术博览会>,上海展览中心展出,荣获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亲笔签发的荣誉证书,作品被组委会收藏。  《香浓四溢》刊载于《纪念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集》。  《静出碧叶纯朴气》刊载于《当代书画摄影艺术大典》。  《集聚图》刊载于《庆祝中华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周年获奖作品选》荣获特别荣誉奖。  《新藤翠珠》刊载于98年上海《新民晚报》国内外发行。艺术简介、作品成就编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中国当代书画装裱艺术界博览》。  《丽质天生》参加<97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大展>在美术学院、巴西等地展出。  《晨趣》收入《1998年书画精品台历》全国发行,作品被香港东方文化中心收藏。  艺术简介、作品及肖像收入中国潍坊国际碑林石刻之上。  《风华》收入《1998年书法台历》向全国发行。  《张小阳笔下的葡萄》一文,刊载于全国优秀工运核心期刊97年12期。国画作品参加由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外咏梅书画展>,作品被组委会收藏。  《居高声自远》参加澳大利亚<全球华人书画世界展>,作品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大厅展出,作品被组委会收藏。  《春风得意》刊载于《世界名家作品集》荣获金奖。  《夏熟》刊载于《当代书画艺术家精品集》获三等奖。  《晶莹华丽贵美神》参加文化部办公厅主办的<97中国艺术博览会>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展出,荣获组委会签发的收藏证书,作品辞条收入中国艺术博览会豪华精装本,光盘首次向国内外推出。  《葡萄熟了》刊登于中国最具权威、毛主席亲笔题写刊名,堪称金字招牌的《人民画报》97年核心期刊,以14国文字向全世界发行。《葡萄熟了》及另3幅作品均被《人民画报》社珍藏,其中作品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了外国贵宾。  作品肖像、图文资料、作品收入于中国第一套超大型美术光盘<当代中国美术家>向海内外正式推出。  辞条收入《二十世纪中国人物大典》。  作品辞条收入香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书画艺术家精英大典》,荣获“当代艺术成就家”称号。  《清韵》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铁凝,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 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 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清乾隆、嘉庆两朝重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峭直敢谏闻名于世。其书法味厚神藏,有廊庙气度,是清代最有名的帖学大家,作书喜用浓墨,故世人又称其“浓墨宰相”。 刘塘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一年后散馆,授编修,进入仕途,再迁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十月,其父刘统勋(时任陕甘总督)因办理军务失宜下狱,刘墉受株连而遭逮治,旋得宽释,降为编修。次年六月,充广西乡试正考官。十月,提为安徽学政。任职期间,针对当时贡监生员管理的混乱状况,上疏“请州县约束贡监,责令察优劣”,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部议准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调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他又上疏:“生监中滋事妄为者,府州县官多所瞻顾,不加创艾。(行政官员)既畏刁民,又畏生监,兼畏胥役,以致遇事迟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后,应责革者,并不责革,实属阘茸怠玩,讼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时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称赞其“知政体”,并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命他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升任冀宁道台。第二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间,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坐罪革职,判死刑。乾隆帝因爱其才,特加恩诏免,发军台(清代西北两路传达军报及官文书的机构,即邮驿)效力赎罪。次年赦回,命在修书处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授江宁府知府,有清名。第二年,迁江西盐驿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陕西按察使。第二年,其父刘统勋病故,回家服丧。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月,刘墉服丧期满还京,清廷念刘统勋多年功绩,且察刘墉器识可用,诏授内阁学士,人直南书房。十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办《西域图志》及《日下旧闻考》,任总裁。次年七月,充江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复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曾劾举秦州举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惩办。是年底(乾隆四十三年),刘墉以劾举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学政绩显著,迁户部右侍郎,后又调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授湖南巡抚。时值湖南多处受灾,哀鸿遍野,无灾州县也盗案迭起,贪官污吏猖撅,百姓怨声载道。刘墉到任后,一面查明情由,据实弹劾贪官污吏,建议严办;一面稽查库存,修筑城郭,建仓储谷,赈济灾民,井准许民间开采硝石。仅一年余,库银充实,民粮丰足,刘墉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乾隆四十六年(1781),迁刘墉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直南书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馆总裁。此时,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等。刘墉奉旨偕同和珅审理山东巡抚舞弊案。刘墉至山东,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访,查明山东连续三年受灾,而国泰邀功请赏,以荒报丰。征税时,对无力缴纳者,一律拿办;并残杀进省为民请命的进士、举人9人。及至济南,经审问,查清国泰已知贪赃案发,遂凑集银两妄图掩饰罪行。刘墉如实报奏朝廷,奉旨开仓赈济百姓,捉拿国泰回京。此时皇妃已为国泰说情,有的御史也从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护国泰。刘墉遂以民间查访所获证据,历数国泰罪行,据理力争,终使国泰伏法。在处理国泰一案上,刘墉不畏权要,刚正无私,足智多谋,与钱沣一起挫败了皇妃及和珅等人的阻挠而成功地执行了大清律法,为民除了害。后来,民间曾据此事写成通俗小说《刘公案》,对这位“包公式”的刘大人大加颂扬。 国泰案结,刘墉被命署吏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不久授工部尚书,仍兼署吏部,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命署直隶总督。八月,又调吏部尚书,不久,充顺天乡试正考。是年底,充经筵讲官。次年五月,复兼理国子监事务。六月,授协办大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充玉牒馆(修帝王族谱之处)副总裁。 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以上书房阿哥师傅们久不到书房,刘墉身为总师傅而不予纠正,被降职为侍郎。不久,授内阁学士,提督顺天学政。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迁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礼部尚书,并再次兼管国子监事务。五月,又署吏部尚书。嘉庆二年(1797)四月,授刘墉为体仁阁大学士。五月,奉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察看黄河决口的情况。察看黄河之后,他上疏请求于秋后在决口处“堵筑”,下游“宽浚”。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嘉庆四年(1799)三月,加太子少保。后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刘墉不畏权势,很快查明和坤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行20条,奏朝廷。皇上处死了和珅,没收了他的家产。 嘉庆四年底,刘墉上疏陈述漕政,对漕运中的漏洞体察至深,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嘉庆皇帝看后,深以为然。嘉庆六年(1801),刘墉充任会典馆正总裁。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书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中称赞刘墉道:“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他的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致。刘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工书善文,名盛一时。著有《石庵诗集》刊行于世。 嘉庆七年(1802),皇上驾幸热河,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时,他八十有余,却轻健如故,双眸炯然,寒光慑人。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刘塘卒于官,享年85岁。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

书画世界期刊获奖

书画艺术类报刊:《中国书画艺术报》中国书画报社是1985年7月1日经中共天津市委决定,天津市编制委员会批准建立的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全民事业单位。《中国书画报》以传播书画信息、教授理论技法、介绍名人名作、引导收藏鉴赏为己任,是我国唯一集书法、国画、篆刻艺术及综合美术于一体的专业报纸。《中华书画》《中华书画》杂志2005年4月在北京创刊,是一本关注艺术品市场、报道艺术品市场走向、展现当代书画家风采、纪录艺术家真实生活的书画类杂志。杂志是由中国泽楷集团投资、中国国际神州传媒集团主办的一本书画收藏类杂志,内容包括艺术市场、艺术消费、艺术名家、艺术生活、艺术状态等栏目,宗旨是以权威的观点反映艺术大市场,以全新的视角展现当代书画家,以时尚的概念引领艺术新生活,以真实的资料展示艺术家全状态。《艺术中国报》1995年 7月19日,创办了《中国艺术报》。《中国艺术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艺术门类的综合性报纸。 社址2011年由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搬迁到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奥体东门东北角)。《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文联系统十佳报刊之一。《中国书画家》《中国书画家》杂志是由中国新华传媒集团主办的艺术类双月刊。杂志全方位、多渠道向海内外宣传、发行。《中国书画家》定位为:当今书画家和未来书画家。艺术特色是:以人为本,弘扬“书画精神”。主要宣传介绍书画家的创作经历、心路历程、艺术感悟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过程中的动人事迹,让人感受到书画家的人格魅力,给人以感召和启迪,从而推动书画艺术更加发扬光大!其他一些: 《书法通讯》、《农民日报(大地书画报)》、 《西冷收藏》、《新世纪书画》、《炎黄书画》《书画家报》、《可人轩》、《翰园书画》、《诗书画》。《书法导报》450003河南省郑州市经七路34号省文联院内《中国书画报》天津河西区大沽南路873号邮编300211《红山书画》山东济南刘长山路10号汇都花园2号楼东单元501室《文墨书画信息》报046000山西长治市北关街64号《书画宛》473000河南南阳市小西关北夹后42号 《西域书画研究》730710甘肃会宁中川街12号(会州书画艺术院)《中日文化交流》100031北京市西城佟麟阁路永宁胡同10号《翰墨缘》300220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969号云泰总汇三层《中国书画家报》577500山东滕州市善国中路30号凌河区兰花里新世纪书画研究院《羲之书画报》济南市省府前街1号邮编250011《文化艺术报》710014西安北关正街26号《中国钢笔书法》310025浙江省杭州市省府大院2号楼《书法之友》230063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381号九州大厦4楼《青少年书法报》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山街105号《书法报》430071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横路4号《钢笔书法报》437100湖北省咸宁温泉《钢笔书法报》社《青少年书法》450002河南省郑州市经五路66号《书法生活报》252000山东省聊城市湖北小区24--4--407室《书法生活报》编辑部《书法》200235上海市钦州南路81号405室《中国美术报》365000福建三明市艺术大厦三层《中国书画报》300211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873号中国书画报社

艺术也是有划分什么专业类的,你是需要什么专业类型的,而且这个问题意义很广泛。

书画世界期刊获奖证书

国画画家刘培军、邢灵敏、林明俊老师的作品大气,有现代新文化艺术的创意元素。乔德龙、李锛、阮江华、邓子芳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画风。还有谢耀庭、丁孟芳、陈奕文、李生琦老师的油画作品都很好。

是为所需要的人准备的一些鸡肋

美术作品参加首届、第二届、第三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篆刻大赛>,在上海美术馆、日本东京、比利时布鲁塞尔、新加坡等地展出。  《野趣》参加<首届全国教育工作者书画作品大赛>获三等奖。  《满园春色》刊载于上海《新民晚报》国内外发行。发表著作《葡萄画基础技法》 新华书店发行。  《紫珠映满园》参加<上海浦东新区首届中华艺术博览会>,上海展览中心展出,荣获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亲笔签发的荣誉证书,作品被组委会收藏。  《香浓四溢》刊载于《纪念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集》。  《静出碧叶纯朴气》刊载于《当代书画摄影艺术大典》。  《集聚图》刊载于《庆祝中华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周年获奖作品选》荣获特别荣誉奖。  《新藤翠珠》刊载于98年上海《新民晚报》国内外发行。艺术简介、作品成就编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中国当代书画装裱艺术界博览》。  《丽质天生》参加<97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大展>在美术学院、巴西等地展出。  《晨趣》收入《1998年书画精品台历》全国发行,作品被香港东方文化中心收藏。  艺术简介、作品及肖像收入中国潍坊国际碑林石刻之上。  《风华》收入《1998年书法台历》向全国发行。  《张小阳笔下的葡萄》一文,刊载于全国优秀工运核心期刊97年12期。国画作品参加由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外咏梅书画展>,作品被组委会收藏。  《居高声自远》参加澳大利亚<全球华人书画世界展>,作品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大厅展出,作品被组委会收藏。  《春风得意》刊载于《世界名家作品集》荣获金奖。  《夏熟》刊载于《当代书画艺术家精品集》获三等奖。  《晶莹华丽贵美神》参加文化部办公厅主办的<97中国艺术博览会>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展出,荣获组委会签发的收藏证书,作品辞条收入中国艺术博览会豪华精装本,光盘首次向国内外推出。  《葡萄熟了》刊登于中国最具权威、毛主席亲笔题写刊名,堪称金字招牌的《人民画报》97年核心期刊,以14国文字向全世界发行。《葡萄熟了》及另3幅作品均被《人民画报》社珍藏,其中作品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了外国贵宾。  作品肖像、图文资料、作品收入于中国第一套超大型美术光盘<当代中国美术家>向海内外正式推出。  辞条收入《二十世纪中国人物大典》。  作品辞条收入香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书画艺术家精英大典》,荣获“当代艺术成就家”称号。  《清韵》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

1、历史沿革不同。中国书画家协会初创于198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前称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美协),1949年7月21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成立。2、政治地位不同。中国书画家协会是由国内外书画家考核评定合格进入的非营利性民间书画组织。中国美术家协会(简称为中国美协)是由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中共中央宣传部代管的由中国各民族美术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全国政协的发起单位之一。3、入会条件不同。中国书画家协会的入会条件主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至少获得一次地级市以上的展览且达到展览规定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入会条件主要是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具有入会资格的展览,并且达到三次以上(含三次)入会资格。扩展资料:2016年4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曝光第五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国书画家协会在名单中。中国书画家协会入会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事书法、美术创作者,拥护中国书画协会章程,愿意遵守中国书画家协会个人会员准则,并符合入会条件的,可申请加入中国书画家协会。1、独立创作的作品至少获得一次地级市以上的书画展并且达到展览规定的条件。2、独立创作的雕塑作品至少获得一次地级市以上的展览并且达到展览规定的条件。3、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书法、美术创作者入会,参照本规定执行。4、本着不拘一格、推陈出新的思路,有较高的书画艺术水平创作者,经协会总部研究批准,可优先申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美术家协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书画家协会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国内新闻频道-民政部曝光第五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

书画世界期刊获奖作品

鲁家武1971年生,湖北荆州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诗词学会会员,1989年始师从书画家欧阳前钶先生,后问艺于湖北名宿陈义经先生,以魏碑楷书为主,用笔追求遒劲跌宕,结体敦厚沉雄。书法作品曾获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书法大展优秀奖、全国“新星杯”诗联书法大赛二等奖、广东省卫生系统书画摄影展一等奖、广东省第七届书法美术摄影展优秀奖。书法入展广东省首届新人新作展。先后有60多篇(首)散文及古体诗词刊载于省市级报刊。

鲁家武1971年生,湖北荆州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诗词学会会员,1989年始师从书画家欧阳前钶先生,后问艺于湖北名宿陈义经先生,以魏碑楷书为主,用笔追求遒劲跌宕,结体敦厚沉雄。书法作品曾获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书法大展优秀奖、全国“新星杯”诗联书法大赛二等奖、广东省卫生系统书画摄影展一等奖、广东省第七届书法美术摄影展优秀奖。书法入展广东省首届新人新作展。先后有60多篇(首)散文及古体诗词刊载于省市级报刊。

1994年9月隶书作品对联发表于《中国书画报》。1997年5月19日隶书行书发表于《中国书画报》。1998年6月草书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1999年3月行书、草书作品发表于《书法之友》。2000年9月行书作品发表于《书法报》。2001年5月楷书作品发表于《书法》杂志。2001年10月行书作品发表于《书法报》。2002年3月行书作品发表于《大众日报·书画版》。2004年6月数幅作品发表于《韩中书艺文化交流展作品集》。2005年7月楷书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2006年4月行书作品发表于《美术报》。2007年4月楷书作品发表于《东方艺术》(原《书法杂志》) 1999年第三期《书法之友》。1997年5月19日《中国书画报》。2001年第五期《书法》杂志。2003年第1期《书法世界》(原《书法之友》)。2001年10月《书法报》。2002年3月《大众日报·书画版》。2005年7月《中国书画报》。2006年4月《美术报》。2007年4月《东方艺术》(原《书法杂志》) 1998年12月《中国近现代书法演化倾向反思》获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三届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二等奖。2000年8月《建立视觉化大美术观念的书法教学体系和模式》获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2008年论文《朗朗如玉山上行——轮蒋维崧金文书法艺术》获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2009年论文《明末清初山左集古碑刻研究》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 1994年8月《略论中国传统的书法意象批评》入选中国青年理论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书法史学美学研讨会。1997年9月《中国近现代书法演化倾向反思》入选浙江文化厅举办的沙孟海书学研讨会。1998年11月《“学院派”书法创作及其现代性》入选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青年理论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书法学”暨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1999年5月《传统书法批评与当代书法创作观念》(署名孟庆星)《当代书法创作散议》(署名王凌云)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论文征集。(二类论文)2000年7月《论展厅书法创作及其他》入选山东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山东省首届书法理论研讨会。2007年10月《“现代性”视觉理性与当代书法批评的转型》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2011年7月《邓石如、包世臣与晚清湖广碑学书风》入选“邓石如暨清代碑学书法学术研讨会” 1995年6月《楷书中笔画的几种交接方式》,《书法导报》。1996年2月《走向本位的书法创作--试析“学院派”书法创作思潮兴起的原因》,《现代书画家报》。1997年9月《中国近现代书法演化倾向反思》入编杭州大学出版社《沙孟海书学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3月《“学院派”书法创作研讨会综述》,《书法报》。1998年5月《新的支点--再谈“学院派”书法创作》,《书法报》。1998年11月《“学院派”书法创作及其现代性》入编天津美术出版社《第三届全国“书法学”暨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11月《展览应走向法律化、民主化》(署名海隅),《书法报》。1998年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主编的《93——96中国书法篆刻年鉴》(天津美术出版社)若干条目的编写。1999年3月《论展厅书法创作及其他》,《书法报》。1999年5月《展览背后的浮躁》,《中国书画报》。2000年9月《披着袈裟的士人--王元军〈怀素评传〉述评》,《书法导报》。2000年9月《王铎为苏京书写的两件作品考》,《书法导报》。2000年4月《相摩相荡 氤氲化醇--马世晓大草创作思想》,《书法之友》。2000年10月《与王元军博士关于高等书法教育的对话》,《美术报》。2004年12月,《依类象形 触类通意》,《书法导报》。2005年第10期《朗朗如玉山上行--蒋维崧金文书法艺术探析》(与于明铨合撰),《书法》。2005年12月28日《〈集古录〉成书过程与名实关系考》,《书法导报》。2006年第1期山东青年书法家协会《青年书坛》。2006第1期《浅议中国书法的“法”与“意”》,《美术大观》(中国核心期刊)。2006年4月29日《中国水墨精神感言》,《美术报》。2006第6期《欧阳修理性批判精神与北宋尚意书风思潮的形成》,山东艺术学院《齐鲁艺苑》。2007年第1期《清初山东张在辛家族印人与齐鲁印派关系考论》,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书法院《东方艺术》。2007年第2期《云是鹤家乡--马世晓大草艺术与当代书法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国家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2期《张在辛〈篆印心法〉及其印学思想》,《书法》。2007年底4期《现代视觉理性启蒙:略论传统书法批评的转型》,《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月18日《视觉理性与当代书法批评的现代转型》。2007年10月24日《视觉化与当代书法批评的困境》,《书法导报》。2007年11月7日《现代视觉理性启蒙:略论传统书法批评的现代转型》(续),《书法导报》。2008年5月14日《也谈邢侗归里致仕的原因》,《书法报》。2008年7月30日《蚂蚁爪子》,《书法报》。2008年第三期《欧阳修朋党思想与北宋尚意书法演进之关系》,《书法赏评》。2008年第六期《晚明地域文化认同与“南董北邢”》,《书法》。2009年《碑帖雕刻家与明末清初山左篆刻》,《印学研究》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009年7月1日《苗培红——小手枪换成大手笔》,《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10日,《郭伟楷书说》,《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10日,《精雅古朴气韵足》,《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22日,《李松——魏碑出新的“行者”》, 《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7月29日,《金鉴才——别样的钱塘风雅》,《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09年8月5日,《穆棣——理具才情 感亦有格》,2009年7月29日,《书法报》(当代五体·楷书十家系列批评之一)。2010年第一期《小品书法论》,《书法》。2010年4月14、21日《晚明清初山左集古碑刻考论》,《书法导报》。2010年,《张贞、张在辛、张在戊、张在乙父子年谱》(约2万字),《印学研究》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010年,《清初山东张在辛家族印人与齐鲁印派关系考论》,刊于赖非主编《山东文艺评论丛书·书法评论卷》。济南:明天出版社2010年7月版,页132——139。2010年,《从大学书法专业考查课的三个层次看该课程内容的设置》2010年12月,《邢侗书学思想研究》,刊于《请循其本——2009年金陵国际书法创作研讨会论文集》,出版社2010年版,页187——200。2010年7月14日,《邢侗书学思想内涵研究》,《书法报》。2010年12月8日,《手卷书法谈》(答《书法报》记者问),《书法报》。2011年1月19日《谈高等书法教育》(《书法报》“高等书法教育大家谈”)2011年3月23日《谈高等书法教育》(《书法报》“高等书法教育大家谈”)2011年第2期《书法家的职业化与书法创作的形式化》,《书法》页47“书法家的职业化与书法创作的形式化六人谈”。2011年第3期,《米芾行书》,《书法》页60—61。2011年4月·下,《邢侗与明末清初山左集古碑刻考论》(约8万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东方艺术》。本文遵守CC-BY-SA 0和GFDL协议

作品曾在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获奖(未分等级),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二等奖,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艺术大展金奖,全国首届行书展二等奖,全国首届草书展一等奖,第二届“林散之奖”书法大展中获“林散之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等,计全国性重大展览中获奖十余次。先后两次分获巴蜀文艺奖一等奖、二等奖。2005年1月,接受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名校名师”栏目专访。于2007年10月、2010年4月先后应邀参加首届和第二届 “中国书坛42人兰亭雅集”,并两度被评为“兰亭七子”。有专题在《中国书法》、《东方艺术·书法》、《书画世界》杂志发表。有多篇文章在《中国教育报》、《书法报》、《美术报》、《书法导报》发表。并多次参加全国性重要书法展览及书法类学术活动。2007年06月,在由中国艺术品行情指数监测中心与中国收藏第一刊——《收藏》杂志社共同组织并主持,权威艺术市场专家评选的“AMI中艺指数·中国艺术市场书画年度排行榜发布会”上,被评选为“中国最具升值潜质的十大书法家”,名列首位。

《妇女杂志》获奖名单杨世界

女性杂志作为全国流行性报刊,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着现代科技日益进步,我们可以从手机电视上获取外界资讯,报纸杂志渐渐没落了,但是杂志在发行初期地位很高,像陈独秀先生创办的《青年杂志》,影响了当代大批青年学子,《妇女杂志》作为第一个报道女性的杂志,成长之路更是艰辛。

民国时期对诺贝尔奖的报道和讨论就已经很成熟了。

女子世界

我国近代女性杂志的启蒙初创历史是这样的:在110年前办女性杂志需要很大的勇气,具有冲破封建藩篱的启蒙意义,在1910年代的上海滩,文风很盛,杂志出版业如火如荼,梁启超的新小说杂志政秘译文亲们云集响应,接着,便有了曾谱的小说林等31种杂志。

  • 索引序列
  • 书画世界期刊获奖名单
  • 书画世界期刊获奖
  • 书画世界期刊获奖证书
  • 书画世界期刊获奖作品
  • 《妇女杂志》获奖名单杨世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