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方式选什么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方式选什么

发布时间: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方式选什么

《洋娃娃的房子》是英国现代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众多新西兰儿童故事之一,它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着深层主题涵义。女作家通过从词汇、语法和衔接等层面对小说语言特征的选择,巧妙地揭示了其旨在传达的阶级对立和冲突等象征性主题意义。对小说的文体学分析,将令读者体会到其精湛的现代小说叙事艺术。--《聊城大学学报》小说《玩具屋》中的主要道具是一座仿真的玩具房子。这是从城里来的客人送给当地富户博内尔家的孩子的礼物。它的体积很大,需要两个大人才能抬得动,里面客厅、餐厅、厨房、卧室一应俱全,地上铺着地毯,墙上贴着壁纸,屋内还摆放着桌子、椅子、衣帽架以及睡床,完全按照现实中独栋房屋的比例缩微而成。生活在小镇的孩子们从未见过这么豪华奢侈的玩具,难怪博内尔家的三姐妹伊莎贝尔、洛蒂和柯塞尔立刻成了全镇孩子羡慕和巴结的对象。大家都盼着能进入她们家的院子,亲眼瞧一瞧这幢稀罕得不得了的玩具屋。最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收到了邀请,只有两个孩子被排除在外,她们是科尔维家的一对姐妹——丽儿和埃尔丝。孩子们从选择玩伴开始,就已受到社会化的成人世界的影响。和谁一起玩,这不仅关乎友谊,同时也关乎身份。选择和某人做朋友,就等于选择把彼此联系在一起,对方由此成为自己的同盟和伙伴,是自己需要友好对待的对象。因此,大人往往会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理由干涉孩子在交友上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成人的价值观悄然渗透到儿童世界。于是,孩子在交友时开始考虑谁是自己人、谁是谢绝交往的异类,他们的选择已变得不再单纯。在小说中,科尔维姐妹是一对被全镇孩子打入另册的孩子。她们之所以受到同龄人的排斥,是因为在势利的社会里,贫困是一种原罪,即便在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里,也没有穷孩子的位置。科尔维姐妹是学校里其他孩子欺辱的对象,不是因为她们品行不端,而是因为她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她们的母亲是洗衣工,父亲是正在服刑的罪犯。她们家境贫寒,穿的是别人施舍的旧衣,吃的是简单的食物。越是泾渭分明的社会,越是强调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界限。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往往认为穷人是没有教养的、寒酸的、肮脏的,而富人则是优雅的、殷实的、洁净的。富人们竭尽所能保持这种界限,以防贫困的因子污染了富人的世界。这既有利于保障富裕阶层的利益,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虚荣的内心。富人们高高在上的特权需要底层人民的凄惨境况作陪衬,穷人越是可怜可鄙,富人就越是显得尊贵。在《玩具屋》里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富裕家庭的大人们不仅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与科尔维家的孩子交往,甚至将她们不得不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因为全镇只有一所学校)也视为一种耻辱。在大人的耳提面命下,孩子们早早就学会了用势利的眼光打量身边的同学,将同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由于还没有学会掩饰,他们仗势欺人时,甚至会比成人表达得更加肆无忌惮、直截了当。比如午饭时间,一群家世较好的女孩子联合起来轮番对丽儿和埃尔丝进行人身攻击。她们当面嘲弄比自己弱小、贫困的同学,比赛看谁说的话最具有杀伤力,并以此来衡量谁最有胆量。她们兴奋的参与和高涨的情绪反衬出令人齿寒的冷漠。玩具屋是现实房屋的缩影,儿童世界则是成人世界的缩影,儿童世界里的势利与冷漠反映出成人世界的势利与冷漠。人们往往愿意将童年理解为远离世俗沾染的净土,认为那里居住着天真无邪的孩子,这些孩子用成人早已遗忘的语言进行交流,并保有成人早已遗忘的赤子之心。然而,曼斯菲尔德在《玩具屋》中却放弃了这种对童年的理想构筑,她让我们看到,儿童没有生活在与成年世界隔断的真空里,他们从小就在向身边的成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圆滑世故,但是因为他们还不够成熟,有时反而会表现出比成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残酷。然而,《玩具屋》除了描绘出世界的残酷与冰冷之外,也暗藏了一抹温暖的亮光。小说结尾,博尔内家的三姐妹中相对温和的柯塞尔偷偷邀请了科尔维姐妹参观玩具屋。柯塞尔的姨妈为此责骂了她,并赶跑了科尔维姐妹。虽然姐妹两人为此深感羞辱,可是当她们回味看玩具屋的情景时,都不禁沉浸在被玩具屋的美所震撼的感动之中。妹妹埃尔丝告诉姐姐,她看到了玩具屋里的那盏灯。灯是玩具屋里的点睛设计:“它摆在餐桌的正中间,有乳白色的灯罩和琥珀灯座,像已经装满了油,随时可点燃。”一盏小小的灯看起来毫不起眼,但你若是仔细端详,却能发现如此惟妙惟肖的细节,难怪它是博内尔家柯塞尔的最爱。可惜的是,其他的孩子,包括柯塞尔的姐妹,都没有发现这盏灯的美,然而埃尔丝只是短短一瞥,就被它打动。由此可见,对美的感悟与社会身份的高低贵贱没有必然联系,它只关乎心灵的敏感度。被人们瞧不起的科尔维姐妹单纯、善良,对美有着天生的领悟力,妹妹紧紧地跟着姐姐,姐姐尽其所能地爱护妹妹,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她们是彼此的依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姐妹为整篇小说带来了救赎之光。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玩具屋》是一篇蕴含深意的作品。它只有短短三千字,每一个细节的选取均恰到好处,以玩具屋为道具,写出了儿童世界的复杂,也间接地折射出了成人世界的冷漠。整篇小说弥漫着令人绝望的无奈感,让人觉得即便儿童世界也不是净土,它无法为我们的心灵提供慰藉,但是小说却也隐约透露出一丝令人动容的温情,透过一对小姐妹相互依偎的身影,传达出人们对美和善的渴求。

你真有兴致 你什么题目 我关注你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张兴堂,男,1969年生,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院长,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政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讲授《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等课程。主要从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民族理论以及国际政治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理论前沿》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孔繁军,男,1964年1月生,法学硕士,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现任聊城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法律顾问室主任。主要讲授《宪法学》、《行政法学》等多门课程。主要从事宪法行政法学和卫生法学的研究。曾在《法学论坛》、《南京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理论与改革》、《法制日报》、《南方周末》、《健康报》、《医学与哲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随笔等60余篇,著有《宪法原理》、《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论》等著作。主持司法部课题、山东省社科基金课题、中国法学会课题等5项。张进军,男,1969年12月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书记、副院长,聊城大学第三层次优秀人才。1993年参加教学工作,在2000年以来的历次评教中均名列前茅。研究方向为《民法学》和《法理学》,已发表文章近20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2001年—2003年3次获得聊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曾主持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课题、聊城大学社科项目多项。杨道波,男,1973年9月生,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1998年获得律师资格,并于同年在聊城大学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讲授课程:经济法学、商法学、金融法学、财税法学等多门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与社会法学,目前主要方向为非营利组织法律问题及其在经济法、社会法框架中的运行机制。先后在《甘肃社会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河北法学》、《法学论坛》、《理论探讨》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30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聊城大学社科项目各1项。庄海丽,女,1974年5月出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民商经济法教研室主任。1991—1995、2001—2003分别在山东大学法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学专业学习。任教以来,曾讲授《法学通论》、《民法学》、《债权法》、《合同法》等法学专业课程,尤其擅长《债权法》和《合同法》的讲授。科研方面,曾在《山东社会科学》、《理论学刊》等核心期刊和其它学术期刊上发表法学论文10多篇。付东年,男,1968年1月29日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刑事法教研室主任。2003年在重庆师范大学主讲《刑法》,2004年9月-2005年1月在聊城大学政法学院主讲《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论》,2005年3月至今在政法学院主讲《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多门课程。备课认真,讲课有激情,讲课内容涉及到的理论有深度,并注意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进行研究生考试的学习准备,治学态度严格。讲课能够使用较为流利的普通话,讲课水平得到了我院师生的好评。主要研究方向司法制度以及诉讼制度。由龙涛,男,1970年2月13日出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实践教研室主任。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2年调入聊城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先后任教《法理学》、《刑法学》等学科。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中国法律类核心期刊《人民检察》2001年第5期《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绑架杀人定性浅析》,中国法律类核心期刊《人民检察》2004年第3期《具体用途与挪用公款罪犯罪构成关系思考》等。曾主持山东省教育厅课题1项。王涛,男,1969年9月出生,在读博士研究生。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2003年7月在聊城大学政法学院从事法学教学工作以来,先后从事《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组织法》的教学工作。曾在《兰州学刊》、《行政与法》、《聊城大学学报》、《理论观察》、《经济论坛》和《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王仰文,男,1973年8月16日生于山东聊城,法学博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理论法学教研室主任。先后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1995)、西北政法大学(2002)和苏州大学(2008),获法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行政法专家杨小君教授、王周户教授、董和平教授和杨海坤教授研习宪法与行政法学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曾在政府机关和解放军某部任职多年,从事《军事法学》、《武装冲突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和《法律英语》的教学科研与法律服务工作。现在聊城大学法学院主要讲授《宪法学》、《政治学》、《法律逻辑学》等课程。在《中国军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求实》等军内外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4部。刘晓燕,女,1975年12月16日生,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自2003年来校后,先后讲授过经济法、企业与公司法、环境资源法学等课程。在科研方面,近年来在《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中华职教理论与实践》、《经济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6篇。秦莉莉,女,1974年8月出生,清华大学法学院双学士毕业。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2002年以来先后主讲婚姻家庭法、国际法、社会保障法、法治理论。授课效果以语言生动、说理透彻、通俗易懂、引领到位为特点,追求教学相长、思想互动。2002年以来撰写文章6篇,编著1部,参与科研项目1项。翟月玲,女,1973年11月生,法学硕士,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从事法学教学工作以来,先后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物权法》的教学工作。曾在《山东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黄河口司法》、《行政论坛》、《党史博采》和《聊城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刘洁,女,1980年7月出生,烟台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讲授《刑法学》、《犯罪学》、《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和犯罪学,曾发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探析》《新时期流动人口犯罪趋势及对策》等数篇论文,并参与多个科研课题研究。李永军,男,1969年10月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2005年调入聊城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主讲《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律史以及非营利组织法律问题。从2006年至今,共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3篇。刘海江,男,1980年5月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助教。主讲《国际公法》(双语教学)、《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以及非营利组织法等,曾发表论文6篇。庄玉友,1977年2月生,男,山东潍坊人,汉族,中共党员。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法学硕士,浙江工商大学国际企业管理本科,经济学学士。现为聊城大学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法、日本金融法、证券法。200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004年获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2005年获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书,2007年获证券从业资格。曾在《证券市场导报》(CSSCI期刊)、《国际经济法学刊》(CSSCI集刊)、《民商法论丛》、《中国海洋法学评论》、《证券时报》等重要出版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孙洁丽,女,1983年9月出生,陕西省韩城市人。2002年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期间认真勤奋,考试成绩名列班级前茅,获得过校“海航奖学金”及校“三等人民奖学金”。2006年考入厦门大学法学院公费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知识产权法学专家林秀芹教授。2009年7月顺利毕业后,进入聊城大学法学院任教,开始教书生涯。至今已公开发表法学论文3篇,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完成2万字左右。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冯玉厅,山西大同人,汉族,硕士研究生,200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主讲课程: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向:诉讼法学。主要学术成果:《死刑程序问题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第34卷(2007)、《侦查监督程序完善刍议》(《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论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完善》(《中国司法鉴定》2009年第2期)。

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方式要求

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洋娃娃的房子》是英国现代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众多新西兰儿童故事之一,它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着深层主题涵义。女作家通过从词汇、语法和衔接等层面对小说语言特征的选择,巧妙地揭示了其旨在传达的阶级对立和冲突等象征性主题意义。对小说的文体学分析,将令读者体会到其精湛的现代小说叙事艺术。--《聊城大学学报》小说《玩具屋》中的主要道具是一座仿真的玩具房子。这是从城里来的客人送给当地富户博内尔家的孩子的礼物。它的体积很大,需要两个大人才能抬得动,里面客厅、餐厅、厨房、卧室一应俱全,地上铺着地毯,墙上贴着壁纸,屋内还摆放着桌子、椅子、衣帽架以及睡床,完全按照现实中独栋房屋的比例缩微而成。生活在小镇的孩子们从未见过这么豪华奢侈的玩具,难怪博内尔家的三姐妹伊莎贝尔、洛蒂和柯塞尔立刻成了全镇孩子羡慕和巴结的对象。大家都盼着能进入她们家的院子,亲眼瞧一瞧这幢稀罕得不得了的玩具屋。最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收到了邀请,只有两个孩子被排除在外,她们是科尔维家的一对姐妹——丽儿和埃尔丝。孩子们从选择玩伴开始,就已受到社会化的成人世界的影响。和谁一起玩,这不仅关乎友谊,同时也关乎身份。选择和某人做朋友,就等于选择把彼此联系在一起,对方由此成为自己的同盟和伙伴,是自己需要友好对待的对象。因此,大人往往会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理由干涉孩子在交友上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成人的价值观悄然渗透到儿童世界。于是,孩子在交友时开始考虑谁是自己人、谁是谢绝交往的异类,他们的选择已变得不再单纯。在小说中,科尔维姐妹是一对被全镇孩子打入另册的孩子。她们之所以受到同龄人的排斥,是因为在势利的社会里,贫困是一种原罪,即便在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里,也没有穷孩子的位置。科尔维姐妹是学校里其他孩子欺辱的对象,不是因为她们品行不端,而是因为她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她们的母亲是洗衣工,父亲是正在服刑的罪犯。她们家境贫寒,穿的是别人施舍的旧衣,吃的是简单的食物。越是泾渭分明的社会,越是强调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界限。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往往认为穷人是没有教养的、寒酸的、肮脏的,而富人则是优雅的、殷实的、洁净的。富人们竭尽所能保持这种界限,以防贫困的因子污染了富人的世界。这既有利于保障富裕阶层的利益,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虚荣的内心。富人们高高在上的特权需要底层人民的凄惨境况作陪衬,穷人越是可怜可鄙,富人就越是显得尊贵。在《玩具屋》里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富裕家庭的大人们不仅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与科尔维家的孩子交往,甚至将她们不得不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因为全镇只有一所学校)也视为一种耻辱。在大人的耳提面命下,孩子们早早就学会了用势利的眼光打量身边的同学,将同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由于还没有学会掩饰,他们仗势欺人时,甚至会比成人表达得更加肆无忌惮、直截了当。比如午饭时间,一群家世较好的女孩子联合起来轮番对丽儿和埃尔丝进行人身攻击。她们当面嘲弄比自己弱小、贫困的同学,比赛看谁说的话最具有杀伤力,并以此来衡量谁最有胆量。她们兴奋的参与和高涨的情绪反衬出令人齿寒的冷漠。玩具屋是现实房屋的缩影,儿童世界则是成人世界的缩影,儿童世界里的势利与冷漠反映出成人世界的势利与冷漠。人们往往愿意将童年理解为远离世俗沾染的净土,认为那里居住着天真无邪的孩子,这些孩子用成人早已遗忘的语言进行交流,并保有成人早已遗忘的赤子之心。然而,曼斯菲尔德在《玩具屋》中却放弃了这种对童年的理想构筑,她让我们看到,儿童没有生活在与成年世界隔断的真空里,他们从小就在向身边的成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圆滑世故,但是因为他们还不够成熟,有时反而会表现出比成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残酷。然而,《玩具屋》除了描绘出世界的残酷与冰冷之外,也暗藏了一抹温暖的亮光。小说结尾,博尔内家的三姐妹中相对温和的柯塞尔偷偷邀请了科尔维姐妹参观玩具屋。柯塞尔的姨妈为此责骂了她,并赶跑了科尔维姐妹。虽然姐妹两人为此深感羞辱,可是当她们回味看玩具屋的情景时,都不禁沉浸在被玩具屋的美所震撼的感动之中。妹妹埃尔丝告诉姐姐,她看到了玩具屋里的那盏灯。灯是玩具屋里的点睛设计:“它摆在餐桌的正中间,有乳白色的灯罩和琥珀灯座,像已经装满了油,随时可点燃。”一盏小小的灯看起来毫不起眼,但你若是仔细端详,却能发现如此惟妙惟肖的细节,难怪它是博内尔家柯塞尔的最爱。可惜的是,其他的孩子,包括柯塞尔的姐妹,都没有发现这盏灯的美,然而埃尔丝只是短短一瞥,就被它打动。由此可见,对美的感悟与社会身份的高低贵贱没有必然联系,它只关乎心灵的敏感度。被人们瞧不起的科尔维姐妹单纯、善良,对美有着天生的领悟力,妹妹紧紧地跟着姐姐,姐姐尽其所能地爱护妹妹,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她们是彼此的依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姐妹为整篇小说带来了救赎之光。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玩具屋》是一篇蕴含深意的作品。它只有短短三千字,每一个细节的选取均恰到好处,以玩具屋为道具,写出了儿童世界的复杂,也间接地折射出了成人世界的冷漠。整篇小说弥漫着令人绝望的无奈感,让人觉得即便儿童世界也不是净土,它无法为我们的心灵提供慰藉,但是小说却也隐约透露出一丝令人动容的温情,透过一对小姐妹相互依偎的身影,传达出人们对美和善的渴求。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这是园艺学报的网站,上面有投稿指南,现在已经开通了网上在线投稿功能。祝好运。

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

拍卖价格形成的一般抽象--几种经济学理论对拍品价格形成的作用探析,《经济师》2006第6期。价高者得:偶然性决定拍品价格形成的背后,《中国物价》2006年第6期。时空维度:拍品价格形成的情感因素的研究,《中国拍卖》2007年第5期。拍卖脱域系统的形成及其复杂性问题研究,《宁夏大学学报》(CSSCI)2007年第3期。消费利他主义分析,《云南社会科学》(CSSCI)2006年第5期。亚当·斯密水乳交融的经济哲学思想,《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无限逼近'真实世界':阿玛蒂亚·森的经济哲学思想,《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7年第2期。跨国公司伦理建构问题研究《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关于拍卖价格形成理论的文献评述,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拍卖价格形成的价值逻辑,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解密两类并存的拍卖专家系统,中国拍卖,2008年第12期。拍卖中一人应价有效性问题研究,江苏商论,2008年第10期。拍卖价格形成中的情感因素研究,价格月刊,2008年第8期。艺术品拍卖中的复制幻象,中国拍卖,2008年第8期。拍卖报价--应价关系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6期。无底价拍卖的实质--以利氏兄弟拍卖为个案,聊城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拍卖脱域系统的形成及其复杂性问题研究,宁夏大学学报(CSSCI),2007年第3期。情感:拍品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国拍卖,2007年第5期。无限逼近真实世界:阿玛蒂亚·森的经济哲学思想,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7年第2期。亚当·斯密水乳交融的经济哲学思想,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消费利他主义分析,云南社会科学(CSSCI),2006年第5期。拍卖价格形成的一般抽象--几种经济学理论对拍品价格形成的作用探析,经济师,2006第6期。价高者得:偶然性决定拍品价格形成的背后,中国物价,2006年第6期。跨国公司伦理建构问题研究,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参编《人生美德--当代大学生荣辱观之理论思考》,第三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参编《人生境界--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之理论思考》,第十八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①发表论文1 、《哈耶克自由观论析》《学术论坛》(核心) 1995 年 6 期 6300 字,合一2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辨》《学术界》(核心) 1996 年 5 期 7300 字,合一3 、《个人主义辨析》《洛阳工学院学报》 1998 年 2 期 9400 字,合一4 、《两种文明发展模式论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核心) 2000 年 5 期 8300 字,独著,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文化研究》 2001 年 1 期全文转载5 、《一些农村宗教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 年 3 期 3200 字,独著6 、《马克思哲学课改革刍议》《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2 年 2 期 6800 字,合一7 、《从认识论看哈耶克的自由理论》《江淮论坛》(核心) 2002 年 3 期 8700 字,独著8 、《个人主义探源》《天府新论》(核心) 2003 年 5 期 9100 字,独著9 、《河南农村宗教活动对基层政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2 年 1 期 11000 字,合三10 、《哈耶克自由主义的认识论基础》《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2 年 1 期 8300 字,独著11 、《对集体主义的再认识》《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1 年 2 期 8000 字,独著12 、《哈耶克自由理论探源》《浙江学刊》(核心) 2003 年 4 期 13000 字,合一13 、《康德的上帝观论析》《天府新论》(核心) 2004 年 6 期 9200 字,独著14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困境及其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核心) 2004 年 2 期 12000 字,独著15 、《西方哲学的问题意识》《新疆社会科学》 2004 年 1 期 8800 字,独著16 、《哲学与哲学教育》《山西师大学报》(核心) 2005 年 1 期 9600 字,独著17 、《休谟与柏克的两种自由理论对比》《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年 1 期 8400 字,独著18 、《两种传统与两种文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核心) 2005 年 2 期 9600 字,独著19 、《哲学如何教化》《聊城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 9200 字,独著20 、《纯粹形而上的理想如何可能》《浙江社会科学》(核心) 2005 年 4 期 9100 字,独著21 、《哈耶克有限理性论的认识论基础》《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 8100 字,独著22 、《哲学意义的追寻》《天府新论》(核心) 2005 年 4 期 8900 字,独著23 、《哲学的教化功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核心) 2005 年 4 期 8400 字,独著,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哲学原理》 2005 年 9 期全文转载24 、《哲学的问题意识》《学术论丛》 2005 年 4 期 9000 字,独著25 、《哲学对意义世界的探寻》《甘肃社会科学》(核心) 2005 年 6 期 8800 字,独著26 、《自由的理想如何可能》《山西师大学报》(核心) 2006 年 4 期27 、《人类制度发展模式的哲学思考》《学术论坛》(核心) 2006 年 6 期,独著28 、《对康德实践哲学的理解》《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6 年 6 期 9300 字,独著29 、《理性如何建构意义世界》《齐鲁学刊》(核心) 2006 年 5 期 7200 字,独著30 、《理性为何要建构彼岸的理想世界》《晋阳学刊》(核心) 2006 年 6 期31 、《两种制度发展模式论析》《兰州学刊》(核心) 2007 年 2 期32 、《至善理想的形而上基础》《山西师大学报》(核心) 2007 年 4 期,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 2007 年 5 期摘要33 、《制度发展的哲学基础》《理论与改革》(核心) 2007 年 4 期34 、《被圣化的自由主义及其遮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7 年 4 期35 、《理性求索世界的方式》《求索》(核心) 2007 年 12 期36 、《文化传统视野中的制度变迁》《兰州学刊》 2008 年 3 期37 、《理性对理想世界的探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8 年 2 期38 、《自由主义的工具理性观》《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8 年 3 期39 、《理性的超越性及其实现途径》《重庆社会科学》 2008 年 5 期40 、《哲学如何讯问世界》《山西师范大学学报》(核心) 2008 年 4 期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 2008 年 5 期摘要②出版著作1 、《邓小平哲学思想引论》(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ISBN/215/046 26/5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参编)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ISBN/215/04489/03 、《经验、理性与制度演进》(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6 月版

  • 索引序列
  •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方式选什么
  •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方式要求
  •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方式有哪些
  • 聊城大学学报官网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