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

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

发布时间:

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

不检索。 入选论文将收入大会论文集(电子版)。优选部分论文在大会分论坛作现场演讲。 合作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力》、《电网技术》、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2016)”将于2016年3月30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论文是否ei检索

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浙江大学4上海交通大学5复旦大学6南京大学7华中科技大学8武汉大学9吉林大学10中山大学

心理学专业介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全国共有32所开设了心理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以下是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具体排名:2017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心理学的发源地,其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始于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唯一一个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建有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神经影像大数据与人脑连接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孕育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现主办中国心理学界唯一一种SSCI期刊《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5] 和CSSCI期刊《心理发展与教育》,与亚洲社会心理学会联合主办SSCI期刊《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泰国格乐大学(krirk university)是中泰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定院校,由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教育家格乐•曼格拉布克(D Krirk Mangalabruks)博士创立于1952年,是一所立足泰国、辐射亚太地区,以科学研究工作领先,以培养研究型硕博学生为重点、以培育特色专业本科及本硕连读复合型人才为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综合研究型泰国大学。学校注重培养独立人才、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以创新教学体制、促进智慧型社会发展为己任,下设工商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法律学院、政治学院、国际学院、艺术学院等,现开设本硕博三个层次,开设本科大类专业20个、硕士专业8个、博士专业6个,细分培养方向共计123个,其中工商管理、教育学、艺术学、大健康促进与医学大数据、法学是泰国教育主管部门特批示范型优质学科专业。作为泰国教育部批准中文授课多语培养国际课程基地、格乐大学是中文授课本硕博快捷留学第一品牌高等学府,是泰国第一所可以给有中文基础泰国学生提供特色本科专业中文授课课程,并提供泰国教育部学费贷款及奖学金政策服务的大学,逐渐成为更多学生选择的泰国大学之一。

全球能源互联网杂志

重点是拉动内需!企业营销国内市场重要,国际市场也重要,关键是国际市场现在风险很大。

企业营销,国内市场比国际市场重要!立足本国市场,发展国际市场才是明智之举!

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为了降低决策的风险,及时把握市场状况和消费者需求,企业必须借助市场研究来获得市场信息,以便适时调整营销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和开支。中国市场调查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诞生以来得到了很多企业的大力支持,市场调查公司开始成为很多企业的“高级智囊团”和有力的决策支持系统,然而,很多企业由于以往没有经验,或者一年可能就只有那么一两次会聘请市场调查公司进行市场调查工作,对于如何选择好的市场研究公司就变成了一个难题。 一、企业选择市场研究公司中的误区 1、企业急于想得到结果,市场研究公司与企业的“沟通不足” 沟通在企业市场研究项目中非常重要,企业和市场研究公司如果没有深入的沟通,很容易偏离方向。然而,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在选择市场研究公司之前,对有效沟通的重视程度并不足够,方式方法及程序也欠科学和严谨。 案例1:某房地产公司想做一个楼盘定位研究,在给市场研究公司发标过程中制定了这样一个规则: (1)限价人民币XX万;(高素质市场研究公司未必应标) (2)两天内准备标书;(欠缺有效沟通) (3)该项目的周期必须控制在10天之内;(10天能做什么,无法保证质量)(4)第三天下午五点前确定中标公司。(根本没有时间来考虑投标公司的实力和方案) 从中不难看出,仅凭一本标书文本,双方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认真沟通,评标的质量在一天之内并且这一天之内只是看标书,其缺乏严谨和科学又是不言而喻的。 案例2:某企业市场研究项目“招标”,选择了6?8家市场研究公司。从应标??报标??开标,市场研究公司只知道要做方案,而对方对于高层的有关人员的姓名职务都无从了解。并且对方接洽人员一再强调,我们“领导”会综合考虑您们的项目建议书的,您们先做吧。这样的“招标”,就好像病人请了医生,但是却不让医生对病人有任何深入的了解和接触一样,市场研究公司只有靠“运气”了。从表面上看,这一招标过程十分“严谨”,但实际上却明显地缺乏严谨和科学。 2、拿市场研究公司当私家侦探用 有一些企业在企业的经营或者是市场营销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就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外部机构的支持,市场研究公司自然也在企业选择的行列。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的相关人员对市场研究的作用不甚了解,于是就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甚至对市场研究公司期望过高,导致双方沟通失效,不欢而散,也会因此引起企业对市场研究的不信任。 案例:华中某城市2002年由于两家国外仓储式大型超市的进入,引发了商场之间的大战,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几大商场先后开展了诸如“买200送100”、“让利消费者”、“优惠打折大酬宾”等活动,于是,有一个商场由于没有好的活动而冷冷清清,后面,商场负责人不得不采取全场商品打折活动,最低的商品打到了三折。尽管如此,毅然没有吸引来更多的消费者,相反,一些进驻的商家由于承担不起如此高的促销费用,纷纷要求推出。该企业为此找到市场研究公司,市场部的经理急不可待的请求市场研究公司的研究经理们帮忙出谋划策,但是他们的要求却与市场研究公司解决问题的方法背道而驰,他们要求市场研究公司出面收集竞争对手的销售额,各类产品的销售比例等等,以找到有效的策略来吸引消费者,打破僵局。但是市场研究公司并不是搜集情报的,而是研究市场状况的,何况得到对手的销售情况后的意义并不大,该商场所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消费者为什么不会被吸引前来购物。最后市场研究公司提出的方案包括了对该商场的目标消费者进行定位研究,寻找消费者对商场不满意的地方、其它商场能够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原因,以及不来此处购物的原因、消费者感兴趣的促销办法和对商品的格局的建议等等,但是最后该商场负责人还是以不能获得销售额而否决了,甚至埋怨市场研究公司“这么一点情报都搞不到”。 市场研究公司思考问题是从如何解决问题出发的,通常受到企业委托后,都会确定研究目的和预期结果,再在如何达到目的进行方案设计,但是市场研究公司不是专门帮企业搞情报的,严格说来,市场研究公司不能与“私家侦探”混为一谈。 3、企业有居高临下的“购买心态” “招标”这一购买手段往往适用于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情况之下,正因此,凡采用招标形式的企业往往有十分明显的“购买心态”,这就会造成发标方与竞标方产生明显的不对等状态。 案例:某移动运营商要做某个群体的用户满意度研究,根据样本设计的科学性,只需要600各样本就够了,但是运营商非提出来要做1000个,认为1000个样本才够精确,其实了解市场研究的人都知道,样本量加大对于精度的作用是比较小的,而且还会增加成本,最后参加竞标的市场研究公司再三解释也没有用,为了获得项目只有被迫按照要求更改;这样的招标由于合作双方地位的不对等,没有办法在一个平台上来进行深入的探讨,最后很可能造成“双输”的局面,对市场研究公司和企业均百害而无一利。 4、总是想少花钱办大事 这个现象是非常普遍的,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舍不得花钱,不能够正确评估市场研究能够带来的价值,另外一方面是一些刚成立的小公司为了争取客户,不得不“折本求荣”,以至于误导了企业对市场研究价值和价格的判断。案例:某企业想投资建立一家西餐厅,因此需要研究当地的西餐消费习惯,以考虑如何有效的进入市场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当时找了三家本地刚成立的市场研究公司,同时找了一家全国知名市场研究机构在当地的分支机构,同是一个项目,同样的调查方法和样本量,知名公司与本地公司之间的差价竟然在4万左右!有个公司竟然报出了每个样本20元(包含了从问卷设计、实地执行到报告撰写的全流程费用)!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问卷印刷费、抽样的费用、访问员劳务费、被访者礼品费、复核员劳务费等等,加起来也不止20元,这样的价格就根本没有包含市场研究公司的智力劳动成果。而且如此低的价格,如何能获得高质量的数据。 企业从节省成本来考虑纵然无可厚非,但是市场研究项目同样是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 5、不了解市场研究的高度保密原则 目前国内市场研究行业普遍都遵循欧洲民意市场研究协会制定的“ESOMAR”规则,该规则明确规定了市场研究公司与企业合作的“保密原则”,比如市场研究公司要替企业保密,替被访者保密,然而很多企业却在选择市场研究公司时,为了想了解市场研究公司的实力,就要求市场研究公司提供做过的同类项目的调查报告,这是违背市场研究的规则的。 案例:某区域有企业要做一项市场研究,邀请了当地几家市场研究公司参加投标,在市场研究公司递交了项目建议书后,为了综合评估各个公司的实力,企业要求市场研究公司提供他们做过的同类项目的市场研究报告,有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就将曾经做过的一个客户的报告打印出来提供给该企业,最后该公司成功得到了项目。一项市场研究成果提供给了企业,就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企业享有版权,同时市场研究公司必须履行保密职责。试想,他可以现在提供同类公司的调查报告给您,您怎么就不担心下一次他将您的报告泄漏给您的竞争对手呢?企业需要慎重对待这个问题,有一些原则是大家都要遵守的,像上面这样的市场研究公司根本就不合格。 二、如何找到优秀的市场研究公司 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锁定市场调查目标 企业要想解决营销中遇到的问题,就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一般来说,企业要对自己遇到的困难有明确的认识,同时需要了解哪一些信息是自己已经既有的,哪一些需求外力帮助和支持,这些信息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哪些问题,只有明确了方向、目标和需求之后,与市场研究公司才能有良好的沟通,否则,往往会跌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及“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误区。 有品牌的市场研究公司是值得信赖的 目前作为智力服务型行业,市场研究公司也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很多市场研究公司都会经常在一些报纸、杂志等媒体公开发布一些自主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市场研究公司的研究实力,从数据当中来评估市场研究公司是比较好的办法。通常,市场研究公司都不会去做“硬广告”,专业研究文章和数据发布得多的品牌公司,也是值得信赖的市场研究公司,因为这些公司通常都会是某些研究领域的专家,同时对于方案设计、数据的收集和阐释能力都较强,并且内部的运作非常规范,目前可以结合国内的《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等媒体上的一些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和文章来进行选择。 3、评估选择市场研究公司,专业对口特长对路 企业评估选择市场研究公司,建议采用以下程序模式: A、互动对接:建议企业提供市场研究公司与企业市场部领导和高层进行会谈的机会,主要目标是在企业市场研究目标和标的锁定方面达成共识; B、前期了解:建议企业在选择市场研究公司之前,深入了解市场研究公司的背景,专业特长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资历; C、培训先导:一般来说,市场研究公司都具备一定的培训能力。所以,企业在选择市场研究公司时为慎重起见,则可以要求市场研究公司就市场研究的相关知识和部分方法技巧先到企业上几堂课程,通过培训和双方的沟通交流,能够比较直接和直观地对市场研究公司能力和专业水平等做出判断,这一方法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D、评估选择:最终的评估中,企业需要对市场研究公司的方案进行仔细的研究,主要包括抽样方法、样本量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后期分析中的方法技巧,并对当中的疑点与市场研究公司进行沟通,以全面了解市场研究公司是否胜任。 当然,市场研究公司的专业特长各有不同,天下没有包医百病的医生,也没有无所不能的市场研究公司,一般可分为很多专业类型,各市场研究公司对行业的认知深度也各不相同,这些都是企业在选择市场研究公司时必须做出正确判断的,目前很多市场研究公司内部都有明确的分工,比如内部设立了按照行业的专业研究事业部,或者有些市场研究公司只从事某一些行业的市场研究,这样的市场研究公司在解决的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方面都比较强。另外要看市场研究公司的工具,比如能够使用什么样的模型和方法来简单明了的解决和阐释问题,这直接决定了市场研究公司的创新能力和规范性。

学院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山东国民经济主战场, “把实验室建在山东大地上”,全面融入山东省智能电网装备、新能源汽车、特种电磁装备等三个千亿级产业链发展,赋能山东科技创新发展,做到关键技术重点支撑、前沿方向关键引领,先后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合作共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配电网技术中心”、“电动汽车充电装备检测中心”,与淄博多家电机企业和淄博市政府共建“山东大学-淄博先进电机技术研究院”,与海尔集团在青岛海尔共建“山东大学-海尔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与山东奥特姆汽车和烟台招远市政府共建“山东大学-招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通过走出校园与企业深入合作,以工程示范现场为实验室,精准把握企业需求和“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极大提升了学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山东成效。 近年来,学院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50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0余篇,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200多项。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重点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多项,科研成果转化成绩突出,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销量

概念解读:“能源互联网”最初的概念,可以表述为能源生产体系下的网端互联:Internet of Energy(IoE),着重点是以现代通信技术ICT为主对能源电力系统进行互联。电能虽然仅仅是能源的一种,但电能在能源传输效率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按照清华大学曹军威教授的说法,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果以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原则对电力系统网络进行重构,可以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电力生产的效率,使得能源互联网内可以跟互联网一样信息分享无比便捷。视频解读:《 能源互联网的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 》引用文献:《 Energy Talk 能者说——廖宇:能源互联网在中国有大机会 》1999年,没有太多人懂互联网,没有太多人看好阿里巴巴。同样,在2014年发问:谁会是能源互联网里的阿里巴巴?引来的一定也是不屑和诧异的目光: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谁会是2030年的王者?也许历史有一天会把2014年当作能源互联网的元年,但这个概念着实让当下的很多从业者都摸不着头脑。不过也有不少聪明人先知先觉,比如前不久刚刚从微软跳槽到百度的新任总裁张亚勤,他从前几年大谈云计算大数据的浮躁中走出,以实际行动宣告了互联网世界的巨大转型:“从1980年到2010年的三十年期间,世界是从物理的到虚拟世界的转移,而从2010年到2020年以后,则是从虚拟到物理世界的逆向改变。”无论这句话听上去有多么生涩难懂,都足以预示着未来十年有很多传统产业将被颠覆、重塑,而人类生活、工作的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更大的变化。而“能源互联网”,因为其对人类生活需求的影响攸密相关和环保之风日盛,无疑是这里面最值得挖掘的金矿。但是混沌之初,大部分人连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还搞不清楚,牵强附会浑水摸鱼的人也不少,就像以前无数人以为会个五笔就算是会电脑,能发伊妹儿就算是懂得互联网精神。事实上,着急对能源互联网开宗明义的人们不得不面临三种不同流派的尴尬解读。“能源互联网”最初的概念,可以表述为能源生产体系下的网端互联:Internet of Energy(IoE),着重点是以现代通信技术ICT为主对能源电力系统进行互联。电能虽然仅仅是能源的一种,但电能在能源传输效率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按照清华大学曹军威教授的说法,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果以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原则对电力系统网络进行重构,可以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电力生产的效率,使得能源互联网内可以跟互联网一样信息分享无比便捷。这一理念与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在欧美国家齐头并进的发展着。德国联邦政府2008年开始推动的"E-Energy“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就是以新型的ICT通讯设备和系统为基础,在六个城市试点不同侧重的智能电网示范项目,以最先进的调控手段来应付日益增多的分布式电源与各种复杂的用户终端负荷。在这一概念框架下,“互联”是最重要的关键词,而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我们不妨称之为“能源端的互联网”。随后随着欧美国家电力市场的不断放开和能源价格的攀升,IT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互联网”在不少国家形成了一个新的创业生态圈:Energy’s Web/App ( 能源圈的互联网应用)。比如在美国的opower,新西兰的powershop和德国的Green Packet等,都是借助开放的售电端活跃市场和节能增效的大背景出现的新型互联网创业公司。这一概念下的“能源互联网”,呈现的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激情和各行各业的融合诚意 ,电力作为一种24小时不断变化价格的新型商品成为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及互联网应用等多个行业的交叉点,引领着需求侧管理、主动配电网这些纯能源系概念不断与互联网及移动终端产生结合。在这一概念框架下,“开放”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我们可以称之为“能源圈的互联网”。可是从“端”到“圈”,似乎依然不足以显示这一概念的宏伟。从2013年初开始,电网系媒体上出现了在设想难度和拓展力度上都远超上面两个阶段性定义的“能源互联网”,应该用international connected energy network全球能源互联网 来表述最为准确。全球陆地风能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为了利用它们,“全球能源互联网将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构成,连接北极、赤道等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特征。”再多的定语修饰也无法与这一计划所图之大相提并论。可再生能源比例到达一定程度后,电网内的能源流动将颠覆目前已有的模式,动辄几千万千瓦的能量输送将成为地区和国家间电力交换的常态。因此如果要把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效和保证环保作为目标,就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能源观来支撑技术上的无限发展。这一概念下的能源互联网,“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只能勉强用“能源届的互联网”来粗表其博大精深。端、圈、界,其实这三种流派之所以不同,不过是因为对其中的能源互联“网”着力不同:需要互联的究竟是互联网,物联网,还是电网、天然气网?所以从传统工业逻辑出发,这三种流派并不冲突,亦无轻重之分。但是从互联网的角度打量,却有着严重的先后之别。对于偏向硬件的通信互联网产业来讲,能源端的互联网驾轻就熟,路由器/交换机/智能电表换个标签就可出发;而奉行软件至上素喜抢占用户入口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界,能源圈的互联网应用也如雨后春笋:分布式电站监控,电力大数据分析,售电套餐搜索甚至是家庭能源管理。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下能源互联网在2030年所能到达的极限:· 人们会在平板电脑上手指轻划就能把自家屋顶多余的光伏发电通过微信卖给附近准备给电动汽车停车充电的陌生人;· 每一个家用电器会根据能耗曲线设置最佳的开关时间并随时远程遥控,建筑物的能耗控制随时依据会议活动类型人数和实时电价进行动态调整;· 沙漠和大海里安装的各种新能源发电设备可以通过程序由各国人民竞拍投资自由交易;· 城市的整体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随时依据天气和事件变化进行需求侧编排以实现最优;· 每件商品、每个活动、每个人都会头顶一个碳排放状态条并可随时与周围进行交易。如此我们必然要问,如果未来的日子,人们的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屋顶光伏、电脑手机等等都变成互相联网的一分子,如果未来每个人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指标和生活需求都能够被打通变成数字化坐标,如果未来生活的每一秒钟各种需求都能被积聚起来被导向最有效的生产供给,这种庞大的能源互联网体系下,有哪种商业模式或者哪家公司可以最终胜出,成为最终的森林之王?就像当年风乍起时,人们最喜欢争论的是:做B2B,还是B2C,C2C?是做硬件还是做服务?是免费还是做高端定制?是针对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2003年5月,继成立B2B网上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后,阿里巴巴集团于投资1亿元人民币创建网上购物平台淘宝网。在这个时间节点,人们根本无法判断阿里巴巴最后的成功是因为马云的决策,还是19人高管团队的团结,还是那千千万万不辞辛苦的店小二和快递师傅。每个时代都会告诉我们同样的答案,如果跳开模式和轨道的争论,就会发现任何成功的关键实际上都是人。人才至上,顺势而为。决定能源互联网成败的,恰恰就是是否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既懂能源电力生产链,又懂互联网商业模式;他们既能说服投资者砸钱推广概念,又能说服消费者尝鲜乐之融融;他们既可以雄踞神州,又可以随时拉着推杆箱在世界各地与客户沟通。所以不必问到底哪个模式才有前途,只需看看远景目标是否契合人的需求。可非常吊诡的是,能源互联网的极限,就是把千百年来形成的生产顺应需求这样一个商业逻辑,转换成为整合需求以优化生产达到节省资源这样一个新的哲学体系。这一转变与互联网近十年近乎独立的自由发展相比,需要更多的工业耐性和创新勇气,因此这一转变很可能并非仅仅依靠出现几个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就能完成,也不是仅凭互联网一隅的昂扬所能推动。实际上,即使在互联网世界,阿里巴巴的成功也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如果再与能源圈里的各种巨无霸相比,这家公司的“成功”无论如何也要加上引号:年收不过100亿美元,用户不足5亿。这离国家电网年收3000亿美元,用户超过10亿的数据还十分遥远,不过也从侧面反映出实际拥有巨大资源和数据财富的能源系公司还远未到达企业发展的极限。那么在技术发展的极限之外,到底什么是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极限?是体量甚大的石化电网企业们终有一天也会到纽约IPO市值超过万亿美元,还是这些企业最终可以做到无孔不入囊括生活生产的各个链条?又或者,这些巨无霸会被互联网新贵们肢解吞噬,甚至收购重组?到底,谁会是能源互联网的阿里巴巴?谁会是能源互联网里的马云?2014年,他一定在那。他一定有自己的名字。---------------------------------------------------------------------------------------------------------------------------------《 2014,中国能源互联网元年 》----新能源大时代之序篇文:廖宇 德国柏林2013年即使是最迟钝的人也能感受到一个新鲜事物给他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微信。是的,几乎是一夜之间,随着微博的没落,微信的蓬勃,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互联网的无所不能和以微信为首的移动终端的无孔不入:它们要控制空调,进军金融,点击买车,摇一摇就是大数据。面对政府开博、企业并网这些号称是与时俱进的狂欢,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充满冷静的看着这一切:比如石化界,电力界,交通界。只有他们足够冷静,或者是迟钝。这些绝对是国民经济支柱的大型企业领导者,望着那些整日明星般出现在各大媒体焦点前的年轻一辈的首富和新贵,就像是爱穿Ermenegildo Zegna西装的大叔在打量着爱穿运动服的Nike一族。对这些传统行业来讲,是整个经济环境尚未到此吐故纳新开天辟地的时间转折点,还是表面的平静下酝酿的其实是可与任何新兴行业等量齐观的爆发前等待?时间是进步最忠实的使者。在去年12月初的国内不少媒体上,刊登了国家电网刘振亚董事长的署名文章:智能电网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到6000字的文章率先提出了比如“能源互联网”等许多超前并且创新的概念。全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2009年由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智能电网Smart Grid概念,结合其在中国的四年发展经验,往上提升到涉及整个社会涉及经济与人文大变革的层面,提出了清晰的新一代能源发展路线图,最终的指向,是一个叫做“能源互联网”的超级概念。作为在德国从事电网调度与新能源管理的电力从业者,在能源转型的大环境下浸淫多年,对“能源互联网”自然不陌生。可以说在2005年左右欧洲慢慢开始提出智能电网这个概念时,人们只是针对电力网络做出更新换代的设计,而后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出现,对电网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促进了各产业的关注与融合,智能电网这个概念在2009年进入中国的同时在欧美国家内已经被更多更广的概念填充和深化,德国在2008年底就开始提出能源互联网这个概念并开始了六个不同类型的示范项目尝试,并且由联邦经济部组织企业和科学机构在六个不同城市完成了试点。能源互联网,Internet of Energy,无论是从字面上理解,还是由初衷去揣测,呈现的都是一种试图把各种能源形式组合成一个超级网络的大开大合。其苒蒻之下,似乎有把智能通信(ICT)、智能电网(SG)、智能交通(ST)等等众多智能与绿色概念一网打尽之意。但是全世界都没有人可以想象到这三年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发展对我们的影响,无数互联网公司宣称几亿人同时在线,任何信息可无需延迟指定推送,任何大数据可无需采样直接无死角全景分析,这些丝毫不夸大的技术呈现真的对各传统产业形成了巨大冲击。人们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一样事物,能把汽车、家、单位、国家等这些人类存在的各种坐标系,或者手机、电视、空调、洗衣机这些人类生活必需品等不同维度的事物“一线相联“,去优化去组合去创新,更重要的是产生价值和利益。那么在这个历史的档口,自然会有此问:谁可当此重任?答案只有一个:We need power,除了电,我们别无选择。l 电是24小时的商品电是什么?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人,其实都很能准确的回答。甚至于,即使去问那些在电力系统从业多年的专家学者,他们也无法用清晰的定义告诉我们电到底是什么。因为从来就没有人见过电。从物理学上来讲,电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于电其实根本就不是一种物质。那么电是什么?是一种现象,一种属性,还是一种运动,一种作用?电,是一种能量,它不是一件物品。再引申一点去理解,它永生于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即必须由水,煤,油,核,风,光,气这些一次能源转化而来,又必将化身为你家咖啡机里的热气,和手机里千万个比特而去。因此电力系统的生产体系里的黄金法则第一条,也是电世界里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一项规律:生产和消耗的电必须永远守恒,无法在电网中保存。这几乎是任何研究电力系统体制,制定电力世界经济模式的各种专家与媒体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容器的底部。从这一点往外推,技术上会形成注入电力系统稳定分析、频率控制、负荷预测、需求响应等各种新老名词与概念,而经济上则必然会指向一个最终目标:基于电的瞬时交换特性,如果电力真的成为一种市场追逐物,那么其价格必然是24小时不断变动,随时起伏往返的一种独特商品。这种特性听上去还有些混沌,但已足以让所有砌图于资本流通的金融爱好者们感到兴奋。简单来说就是,世界经济发展从物物交换到以黄金白银为媒介,再到货币帝国各种金融杠杆工具,不过是不断在更加清晰的反映出金融投资者的执念:他们期盼更快的商品交换速度,更多的交易伙伴,更便捷的交易方式,更普遍的交易媒介,更变幻的交易起伏。唯独如此,才能创造更多的利润,积累更多的财富,短时间内。所以几乎不用怀疑,从华尔街到硅谷,人们都在期待电或者其他一种东西(比如说比特币),能成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来享受资本的专宠。而近年来新能源的出现,其貌似变幻莫测的不可预知性更加增大了电成为新货币的魅力值:仅以刚刚过去的2014年1月1日这天为例,欧洲莱比锡EEX电力交易市场上的电价仅在24小时内就从最低-100欧元每兆瓦时到最高+150欧元每兆瓦时间打了几个来回。有哪只股票,敢于承受如此大的变动?却又,能够制造如此多的投资空间?只有电,堪当此任。只有能源互联网,可包罗万象。l 能源互联网路线图虽然电充满了活跃的能量,可电力工业的发展不光是在中国,在全世界各国都带着强烈的封闭性和混沌性,颇有些大隐隐于市的倨傲,直接用各种物理计算和安全流程将各种资本的企图零封于城外。直到智能电网Smart Grid的提出,算是吹响了打破这道行业壁垒的号角。基于电的必须交换和流动的特点,人们(或者说有些人而已)设计出新的智能电网,发展新能源,并试图通过推出能源互联网这样的概念,把电彻底变成一种经济产物,将整个电力工业体系再造为一个资本狩猎场供金融机构和大众获取收益,而把传统的电力工业群压缩进电网物理层内变成纯技术和物流保障单位。这种美好同时也是雄心勃勃的期望终于与大时代相逢于互联网可大行其肆的今天。所谓能源互联网,简单说就是以互联网为媒质把全民各业纳入能源产业圈各端,使得电从物理意义上的一种能量形式,变成一种商品尤其是24小时的商品,去搭建新的金融、物流、生活、交通产业群。假以时日,也许人们会在平板电脑上手指轻划就能把自家屋顶多余的光伏发电通过微信卖给附近准备给电动汽车停车充电的陌生人,也或许风和日丽休假时就能通过手机在电力交易市场上追涨杀跌获取利润,而这一切,离不开电网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需要智能电网,需要新能源;需要电网公司,更需要各种投资商和新型的消费者。但智能电网的概念从国外提出至今,一直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等都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和国情理解。但近两年随着通信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前沿的电力科学家们逐渐已经形成共识,所谓智能电网就是指在不断提高电网自动化和设备通信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大比例的可靠接入各种新能源,直至实现对用电需求侧的灵活管理和智能节能的目的。用更简单的方式来描述这种进步逻辑就是:所谓智能,就是先要增加感知,再优化系统决策,再准确执行----知行合一,方为智。这三个阶段其实就是从智能电网演变到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路线图:先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再由于节能减排的需要引入各种可再生能源,由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我们必须改变人类至今的用电习惯和方式,因此要再造电网,再造我们的电力使用逻辑。“需求顺从生产”是智能电网带给人类的最直接的哲学转变,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而无论是石油、天然气、煤这些传统能源的比重转换,还是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网等这些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甚至包括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电动汽车、节能环保、分布式能源等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突破,都必然会相交于电这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中心焦点上。由此再往上推一步去构建我们国家清晰的能源战略,就必然会形成一个再简单不过却又准确的规划:先要提高电在整个能源消费的比重,把更多的直接一次能源消耗转移到电力消耗上,再提高可再生等清洁能源在电力使用中的比重,从而成功实现对能源利用的转型。为此所需要的投资和政策就必然会把电塑造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支撑点和中转站,因此必须驱动各种新时代的高科技技术将智能电网作为载体或者媒介,吸引资本注入去帮助人们去建设智慧城市和绿色地球。这就是能源互联网的博大精深,而电,将以其24小时不断变换的价格特性贯穿于中。l 中国的能源转型就在2014如果有人问,新的一年,中国如果也要进行能源转型,并且构建更高规模的能源互联网,应该从何做起?2014年初的国家电网的若干最新动态上,似乎已经标明了方向:“要坚持“两个转变”这条主线,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承载和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为重点,加快转变电网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电力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大力实施“一特四大”和“电能替代”战略,加快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着力解决电网“两头薄弱”问题”;“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发展智能电网要加快推进关键环节突破:一是加快建设特高压网架。二是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三是加快提升电网互动能力。四是加快构建全国电力市场体系。”很多读到这些字句的人们总是很快的翻过,以为不过又是标语式的口号和专业化的套语。但细心品味,读者不难感叹其所图之大。“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想来2014年内,真正的可以容纳发电和用电侧自由交易的电力市场当会从容出现,只不过是因还是果,无人可知。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无比巨大的突破性项目,宛如当年在中国设立股票交易所。如果有谁在1988年断言中国会出现股票交易所,即使不是危言耸听至少也是妖言惑众。但很快在1990年底,年仅35岁的尉文渊就敲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第一锣”,不能不让人感叹在中国很多新事物出现之迅猛与其脉动之年轻。再庞大的项目,中国也没有做不好的准备。事实上,国家电网公司以年超3000亿美元的营业额雄踞世界500强第七能源行业之首,拥有过百万员工其中不乏数万高端技术人才,雄踞电力、自动化、水建、通信等多种行业领域,如果他们要发力打通能源类传统行业与新兴互联网行业之间的沟壑,相信不会有人怀疑他们的实力。但是,在中国实施能源转型的难度实在无法预估,因为我们几乎不用民调就可断定,在员工超百万的国网公司内部,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智能电网什么是能源互联网的就不会少于百万。何况,还有除了国网之外的更多其他“外行”的从业工程和管理人员。其实任何一个超大型的项目,想要在一个国家实施并真正成功,归根结底不过是这两个词:Understanding理解和Coordination协调。新能源发电已经超过总发电量25%的德国之所以能取得能源转型的成功并获得世界各国的瞩目,离不开全体德国人的长期支持和对工业生产体系的良好理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能源转型始于人文精神的准备。经过几年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能源转型绝不只是电力工业圈或者能源产业群自己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各个功能单元都能互相配合统一行动。比如新能源发展中难度最大的海上风电,就需要天气、海洋、勘察、深海施工、军事外交等各个部门的齐心协作,涉及到海底电缆、风机设计、直流输电、抗腐蚀材料等多方面科研技术的综合协调,才能获得一步步的发展。因此我们如果要制定某项发展战略或支持政策,元始之初务必力求将各个研究机构、运营单位、利益团队邀请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清楚各种问题和困难,力争把最复杂的高层决策换之以必须要获得的全社会的最大理解和支撑。因为时代的发展已经证明,事过境迁,日新月异,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各种观念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比如几十年前人们对可能要占掉电力生产半壁江山的三峡工程几多争执,认为投资大见效慢,可现如今再看不过是沧海一粟群山一峰而已,时代已经往前走了很多步。而此前公众争议最大的特高压项目、新能源并网这些大帽子,在 “能源互联网”这一超大战略面前不过也只值来寥寥数语,将来会证明这些其实都只是其中的小小一环节,所引发的冲击远不能与能源转型大战略相比。任何的技术发展意图,必须要放到更宏大的战略框架面前,才可验证出其完备性和必要性。但是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牵引者,可以顺理成章的打通各处平台和关节去接受这样的检验。所以我们必须要给国家电网公司一些掌声,鼓励他们有勇气去提出一个新概念,去推动一个大聚合的转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非常擅长的经济发展策略之一,就是不断推出一些看上去很美的新概念,去引领、影响、甚至逼迫发展中国家始终保持跟随的队形,以保证自己始终位于高高在上的产业圈上游发号施令。比如近两年非常热火的云计算,大数据,也包括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柔性输电等等,了解西方大型跨国公司运作的人就知道,并非说这些概念一定是挂羊头卖狗肉,但由此而引发的文化输出和经济压迫则是必然。不能率先提出影响深远且布局合理的新概念的国家或公司,势必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且不说美帝英帝们是如何办到把全社会各圈子的力量扭矩在一起参与全球性竞争的,单单看他们提出的很多概念本身,确实有很多含义隽永的内涵。其实但凡要提出一个创新的概念,必须要做到如下三条:1 经得起推敲2 经得起拓延3 最重要的,就是能让更多人受益。这就是忽悠和Fusion(聚合)的区别,也是为什么美帝英帝平步天下的秘诀,而我们中国的企业,大多是天上的流星,凭一人之力激情爆发,而后分崩离析,再怎么忍辱偷生也很难东山再起。而那些托拉斯卡特尔们,可以就此出一本本书,收一捆捆钱。因此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从智能电网到超强电网,国家电网公司的决策层显然意识到这一趋势, 展现出“能源互联网”这一概念对近期涌现的各种新生代技术进行整合,同时非常明确的指出要在特高压、配电网、需求侧管理、电力交易市场这四个关键环节寻求突破,全面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概念并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挑战。这就说明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技术在更新,概念在更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必须要更新。人们应当具备从充斥着专业术语与定文套词的文字里读出含义隽永的创新意图的善意和能力。几年前人们也许根本无法想到,代表着传统工业和保守经营模式的电网公司能在面对大时代机遇时,比那些所谓的新兴数码英雄们率领的互联网企业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们能站得更高看的更远,以无畏的责任感和坚决的包容心去推进能源转型这一走在时代前列的跨界战略,同时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团结凝聚。希望我们的电网公司们,做好了人才、体制、技术、金融上的前瞻准备,跨马扬鞭,直指2014:中国能源互联网元年。但愿,如此。

不检索。 入选论文将收入大会论文集(电子版)。优选部分论文在大会分论坛作现场演讲。合作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力》、《电网技术》、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2016)”将于2016年3月30—3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围绕能源发展战略、政策与经济,特高压与电网互联,新能源发展,储能技术及应用,智能电网实践,电能替代及电动汽车等议题展开,为来自全球的政府部门、能源研究和咨询机构、能源电力企业等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全球合力实现能源电力的可持续发展转型。

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展厅由科睿展示设计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交互展厅内,使用三块大屏幕拼接来实现数据可视化,通过世界地图的布局,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全貌展示出来。一旁的触摸屏负责内容浏览操作,形成一套互动系统。

全球能源互联网英文期刊

《能源研究与社会科学》、《粮食和能源安全》、《能源政策》等。比如《能源研究与社会科学》,是一份同行评议的国际期刊,发表原创研究和评论文章,探讨能源系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的调查围绕能源技术和硬件的社会系统。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的源泉。

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是2015-12-31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452室。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000MA002URE63,企业法人刘国跃,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集团总部管理;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规划;跨国电网互联互通项目开发;投融资和资产运营管理;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期刊出版《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英文)》(发行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稿费

期刊的稿酬一般在100-800之间。稿酬是指作品发表后交付给作者的稿费,它是出版机构发表作品后给付作者的报酬。稿酬是作者的一项重要经济权利,是对作者创造性劳动的物质补偿,是著作权人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经济权利,任何人不能随意剥夺。我国目前实行的稿酬制度是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制度。历史使用受法律保护的作品,使用者(通常是出版单位)支付给作者和其他版权所有者经济报酬的一种方式,是作者对其作品享有非人身财产权的重要内容,也称稿费。中国古代,有些作者在应约为他人写稿或其作品由他人发表时,也能取得一些报酬,称为“润笔”。书籍成为商品后,印刷出版者也要付给作者一定数额的经济报酬。这些可说是稿酬制度的萌芽。近现代有了版权保护制度,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中国,支付稿酬的办法一般采取抽版税(即按每种书的印数计算出总定价抽取一定百分比的金额作为付给该书作者的稿酬)或卖版权(即作者将作品的版权卖给出版者,出版者一次付酬后不再付酬)的方式。但稿酬数额大多无统一标准,由作者和出版者自行签订合同,决定支付稿酬的方式和金额。

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是2015-12-31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452室。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000MA002URE63,企业法人刘国跃,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集团总部管理;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规划;跨国电网互联互通项目开发;投融资和资产运营管理;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期刊出版《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英文)》(发行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 索引序列
  • 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
  • 全球能源互联网杂志
  • 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销量
  • 全球能源互联网英文期刊
  • 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稿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