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人口与发展投稿

人口与发展投稿

发布时间:

人口与发展投稿

文化素质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导致年经人对对象的挑剔程度也提高了,另外,年经人对婚姻的认同度也在降低,还有经济条件的因素,这些都导致了结婚率、生育率降低。

你好,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实际,而且工作压力也比较大,社会竞争比较激烈,不得不使他们考虑不结婚或晚婚,既使结婚以后为了不耽误工作,有的人选择不生育或晚育,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太大了,他们也想开了,所以会造成结婚率和生育率都下降的状况,祝你生活愉快!

期刊等级的划分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 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这两种分类又逐渐演化成现在人们常说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一、期刊等级的几种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出版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标志着期刊质量评价和期刊分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北京地区41所高校200多人员参加编制,历时两年,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核心期刊2156种,出版了165万字的《总览》。《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书情报部门将此书认为订购期刊的主要参考,很多杂志社(编辑部)据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标明“全国中文期刊”等字样。《总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1)它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录,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能得到,因而影响面大。(2)学科齐全,共131个核心期刊表,对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学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3)书中既阐述了核心期刊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还较详细地报道了各学科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数据,还有大量学科专家参与鉴定,从而使整个研制程序显得完备而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4)该书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点亦有相当的权威性。《总览》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使得“核心期刊”这个原本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用名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评价衡量期刊质量的基本词汇和基本标准。 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由于这次评比的规格高,涉及面广(所有科技期刊参与评比),评选严格、科学、规范,评选结果合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几乎全部获奖),这次评比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国家级报刊杂志。 二、期刊级别的认定机构 1、政府认定 政府认定是一种最权威的认定方式,因为政府可将其对期刊级别的认定纳入政策文件中,如职称评审科研评奖等。虽然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没有一种从质量、学术、技术水平等方面综合为期刊定级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期刊定级表,但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许多文件中都有涉及期刊定级的内容,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1995年3月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上文提到的职称文件中的规定都是政府对期刊级别的抽象认定,由于政府文件具有政策性和强制性,涉及面广,因而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政府认定还有另一种方式,即政府组织的评奖。评奖在广义上也可看作是一种级别认定,如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国家期刊奖的评选,第一、二届百种重要社科期刊的评选,由省级出版管理机构组织的评选都属此类。 2、学术机构的认定 政府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而学术机构的认定则具有多样性和专业化的特点。学术机构的认定对社会虽无强制性,但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达到社会部分认可或全部认可的效果。学术机构认定期刊级别的权威性主要来自学术机构的权威性和它所采用的科学的认定方法。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认定过期刊等级的比较权威的学术机构有:(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第三版)。(2)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0年5月)。(3)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2000年1月)。(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确定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2月)。(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3月)。(6)各重点大学研制的期刊定级目录等。 上述学术机构认定的期刊等级已被有关期刊广泛地用于自我宣传。 三、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 期刊级别的认定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期刊分级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二是以什么方式表示期刊分级的结果。由于资料和篇幅所限,本文涉及的认定方式仅指第二个方面,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评奖 评奖的一般特点是期刊的主动参与(参评期刊须提供原始材料参与竞评)和只涉及少数期刊,对未评上奖的期刊不作任何认定。由于评奖的操作机构不同,故评奖的程序、规范性和严格性也各有不同。严格、规范、完备的评奖至少应具备这么几个条件:(1)有公开的、规范的申报评审条件和程序,有权威的评审组织。(2)有明确的指标限定。(3)有评选周期的规定(不是一次性的或无期限的,因为期刊的质量是动态的),如国家期刊奖规定每两年举办一次。 评奖因主办机构不同而分为政府类和非政府类。前者如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国家期刊奖”,“全国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选,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1992年)以及其它各级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的评奖。 非政府类的评奖如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2、列入核心期刊目录 “核心期刊”在这里是个统称,包括以其它各种称谓表示的期刊分级,如重点期刊、一流期刊、一级期刊、权威期刊、A类B类期刊等。 这类分级主要在学术期刊中进行,供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使用。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等。 3、列入各种数据库来源期刊 近几年我国一些权威科研机构研制了几种与期刊和文献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建立这类数据库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选定的来源期刊必须在其学科领域内有权威性、代表性,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因此,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也可看作是期刊质量分级的方式之一。主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表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四、期刊分级的级次和称谓 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如: 2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 来源期刊--非来源期刊 3级: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非获奖期刊(以获奖与否划界,也可看作是2级) 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 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 4级: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百强--全国高校 优秀社科学报--其它社科学报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获奖 期刊级次的称谓有很多种,主要有: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权威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五、几种主要的期刊定级简介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第一版(1992年)共载核心期刊2174种,分为128个学科。第二版载核心期刊1596种,分为130个学科。第三版载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270种为新入选的期刊),分为75个学科。《要览》第三版采用多指标筛选法,以1995—1997年国内出版的中文现刊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港、澳、台期刊未计入),筛选指标有六项,即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经过综合筛选,最后由专家对筛选方法、统计数据及筛选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产生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 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 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6、国家期刊奖 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组织,每两年一届。首届“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元月颁奖,《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分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3种社科期刊和22种科技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期刊奖中科技类期刊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社科类则很驳杂,49种获奖期刊中只有12种是学术研究期刊,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研究》、《文史哲》、《江海学刊》等。 7、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由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每两年一届,1997年第一届,1999年12月评出第二届。第二届评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单位期刊管理部门筛选推荐参评社科类期刊272种,经过专家评定,共108种期刊入选,其中学术期刊20种,约占全部期刊的五分之一。 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1997年,南京大学提出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改想,并于1998年被作为重大项目在南京大学正式立项。1999年该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98年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决定合作研制CSSCI,至2000年5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光盘正式出版发。该数据库选用了我国大陆出版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496种,该数据库的出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缺乏定量、科学、客观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困境,填补了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的空白。CSSCI系统可提供我国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乃至学者个人的发表论文数量,期刊、论文、学者个人被引用情况,以及各种排序,由此可定量评价研究机构、高校、地区、学者个人的科研生产能力、学术成果、学术影响,评价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地位。

生育率低和离婚率高有一定关系,但,根儿在人的思想上。现在的生育主力是80后和90后,而这两代人处于独生子女时代,不管是不是独生子女,都有独生子女病症,表现在追求享受、物质,自私,缺少传承意识。特别是这两个时代的女性,受女权思潮影响,受夸大生育痛苦的影响,不想生育。这些现象的形成,媒体起了煽风点火的不光彩角色,没有正面引导,只宣传房贵生活成本高,没有从付出才有回报等正面宣传。

人口与发展投稿邮箱

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政府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将人口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专题座谈会,统筹考虑,协调部署,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法律、倡导、经济、行政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和解决人口问题,把发展经济、开展计划生育、普及教育、提高健康水平、消除贫困、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紧密结合起来。2003年,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更加科学地制定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2004年初,中国政府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正式启动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提出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为科学制定国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006年2月9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未来十五年的人口目标是将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五亿以内。其在人口与健康领域确定的发展思路之一,即是控制人口出生数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重点发展生育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开发系列生殖医药、器械和保健产品,为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五亿以内、出生缺陷率低于百分之三提供有效科技保障。  另三个发展思路包括: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研制重大新药和先进医疗设备。攻克新药、大型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和释药系统创制关键技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医药创制技术平台,推进重大新药和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  纲要称,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防治重大疾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迫切需要科技提供强有力支撑。为此,该纲要还将“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等,确定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发展的优先主题。  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看,中国人口的现状如下:  一、人口数量  2005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89‰。  2005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7亿和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二  通过对经济转型时期中国人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有把经济本身作为价值取向的倾向。这给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中国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的影响包括,一方面,价值取向由传统的比较一致性出现了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当占主导性的价值取向消失后,价值分化会导致那些曾经占过主导性的价值取向同当今的经济价值取向之间产生冲突和一致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重视的问题是,无论价值上是冲突还是一致,都需要回到行为上来判断,由于中国人在评价自己和他人时具有价值评价标准上的两重性特征,进而导致中国人在价值冲突时仍然可能保持行动上的一致性倾向和价值一致时表现出行动上的不一致倾向。  三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

珠海市常住人口及发展状况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决定,我市于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在省政府和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体调查工作人员的努力,圆满完成了1%人口抽样调查任务,机器汇总资料也已全部处理完毕。现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对我市常住人口及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一、常住人口现状及增长情况 (一)常住人口①现状 珠海陆地、海域面积755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87平方公里,下辖香洲、斗门、金湾三个行政区。 2005年11月1日零时,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43万人,其中男性33万人,女性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在末位。 (二)常住人口增长情况 根据我市历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市常住人口41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54万人,比“三普”增加13万人,增长8%;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54万人,比“四普”增加60万人,增长4%;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常住人口为43万人,比“五普”增加87万人,增长5%。详见表一。 表一:珠海市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表 单位:人,人/平方公里 年份 指标 1982年“三普” 1990年“四普” 2000年“五普”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 小计 % 小计 % 小计 % 常住人口 374137 635365 8 1235437 4 43 5 其中:户籍② 370296 474891 2 569612 6 64 1 外来 3841 160474 8倍 665825 4 79 -7 人口密度 296 502 6 758 51 839 7 从上述表中可看出,珠海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三普”时期1%的增长率,提高到“四普”的8%,再提高到“五普”的4%,1982年-2000年的十八年间,珠海人口增长迅速,年均递增率为9%,特别是流动人口,增速大大快于户籍人口,年均递增率达到8%。踏入21世纪后,珠海人口增速放缓,年递增率降为7% 二、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显示,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 日,全市出生人口为16530人,出生率为39‰,死亡人口4132人,死亡率为68‰,自然增长人口12398人,自然增长率为71‰。 三、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一)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显示,我市43万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6%,15-64岁人口为61万人,占21%,65岁以上人口83万人,占5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61个百分点。珠海是个新兴的移民城市,五普前0-14岁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占常住人口比重达到20%以上,与珠海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随着城市逐渐扩大,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加强,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在逐步下降。由“四普”时期的97%,下降到“五普”的31%,再下降到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26%。 和全省相比,珠海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显著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小:一是少儿人口比重较轻,比全省平均水平(32%)低6个百分点;二是老年人口比重小,比全省平均水平(41%)低88个百分点。珠海是年轻的移民城市,大量流入珠海的外来人口属于青壮年劳动力,因此导致珠海劳动年龄人口几乎占常住人口的八成。 (二)人口性别构成状况 据资料汇总显示,我市43万人口中,男性为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2%,女性为98万人,占48%,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与“五普”相比,人口性别比上升87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接近,只低53个百分点。 虽然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较低,但出生婴儿和少年儿童人口性别比则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2005年出生人口中,男婴占25%,女婴占75%,出生人口性别比达58;1-4岁组人口性别比更达到7%。 四、家庭、婚姻情况 (一)家庭户规模的变化 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户规模的变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人口迁移流动、生育政策和家庭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汇总资料显示,我市共有家庭户64万户,比“五普”增长79%,其中城镇家庭户58万户,农村家庭户06万户。 我市家庭户规模自建市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家庭户规模(人/户)从“三普”时期4人,下降到“四普”8人,再下降到“五普”10人,到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84人,家庭户规模越来越小。与全省平均水平(39人)相比,少55人。 城镇家庭户规模低于农村。资料显示,我市2005年城镇家庭户规模为8人,而农村为19人。 (二)婚姻状况的变化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绝大部分成年人都处于一定的婚姻状态下。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在婚姻状况栏沿用“五普”指标,同样分为:未婚、初婚有配偶、再婚有配偶、离婚和丧偶。 1.未婚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未婚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71%,比“五普”下降37个百分点。 从性别比来看,男性未婚人口高于女性未婚人口,男性未婚人口占未婚人口的68%,女性占32%。平均初婚年龄为36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62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07岁。 从城乡差别看,城镇未婚人口比重为8%,乡村未婚人口比重为74%,城镇未婚人口比乡村未婚人口比重高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女性未婚人口比重比农村高出14个百分点,说明城镇晚婚人口较多,特别是城镇女性人口,与农村相比尤其明显。 从文化构成看,未婚人口仍然以初中文化居多,占92%,其次是高中文化程度,占08%,再次是大专文化程度,占55%。与“五普”相比,初中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而大专文化程度未婚人口比重则上升9个百分点。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结婚年龄越晚。 2、有配偶人口状况 本次1%人口抽样调查的有配偶人口包括了初婚有配偶和再婚有配偶两种类型。2005年全市有配偶人口中,初婚有配偶占23%,再婚有配偶只占77%,说明再婚夫妇比例很低。有配偶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51%,比“五普”上升79个百分点。 从城乡构成看,农村有偶率高于城镇,农村有偶率为53%,城镇为9%。 3、离婚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离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9%,比“五普”上升48个百分点。 分性别看,女性离婚人口比例高于男性,占离婚人口的47%,这与现代女性经济独立,注重生活质量有关。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离婚率高于农村,农村离婚率为74%,比城镇离婚率低5个百分点。 4、丧偶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丧偶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6%,与“五普”相比略微提升,升1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丧偶率为58%,女性丧偶率为01%,与“五普”相比,基本持平。 五、城镇人口状况 2005年,我市城镇比为9,城镇人口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农村人口11万人,占1%。与“五普”相比,城镇人口上升42个百分点。 六、人口文化素质状况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下同)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4%, 高中文化程度人口37万人,占18%,初中文化程度人口62万人,占09%,小学文化程度人口59万人,占34%。与“五普”相比,每十万人拥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变化最大的是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7502人上升到11244人,增加了3742人。其余文化程度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幅没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快。 从性别比看,除小学文化程度女性比重高于男性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男性比重无一例外的高于女性(详见表二)。 表二:2005年珠海市分性别人口文化程度比重 单位:% 文化程度 性别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男 02 57 56 28 女 98 43 44 72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高中以上学历人口比农村高56个百分点,农村小学学历人口比重最大,其次是初中,也就是说农村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为主(详见表三)。 表三:2005年珠海城乡人口文化构成 单位:% 文化程度 城乡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城镇 30 49 97 95 农村 22 01 16 87 文盲人口比重降低,人口整体素质有所提高。2005年全市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96%,其中男性文盲人口为51%,女性文盲人口为39%。与“五普”相比,文盲人口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下降04个百分点,女性下降1个百分点。 七、民族人口构成情况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机器汇总资料显示,在我市43万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54万人,占常住人口96%,少数民族人口89万人,占常住人口89%,有少数民族30个。与“五普”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长33%。 我市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主城区香洲。少数民族中主要以壮族、土家族、瑶族为主,三者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4%。少数民族中男女性别比偏低,性别比为(以女性为100)6,低于汉族的1。 八、就业和失业人口状况 本次调查的就业人口是指按常住地登记的调查时点前一周从事了1小时以上有收入的社会劳动者,或在职休假、培训、季节性歇业未工作的15周岁及以上人口。失业人口是指调查时点前一周没有正式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口。与“五普”相比,珠海常住人口就业状况有如下变化。 (一)就业人口状况 1.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下降,劳动就业率下降 2005年全市劳动力资源利用率(经济活动人口/16岁及以上人口)为87%,劳动就业率(就业人数/16岁及以上人口)为83%,分别比“五普”下降9和17个百分点。这说明,随着本地就业人数增加和外来劳动力流入,珠海劳动力资源利用率有所下降,导致经济活动人口大量增加,虽然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但随着特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素质在某些方面未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在校大学生人数增加,使就业率下降。 2.就业人口年龄、性别、文化构成 珠海是年轻的移民城市,因此就业人口年龄构成也轻。据本次调查资料显示,我市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44岁年龄段,占就业者总量的27%,与“五普”相比基本持平。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就业人数比重为46%,女性为54%,男性就业人数比“五普”增长65%,女性就业人数则比“五普”减6%。男性就业人口增长快于女性就业人口。 就业者文化素质提升,绝大部分受过普通高中以下教育。据资料显示,在就业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72%;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07%。与“五普”相比,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人口下降9个百分点;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下降91个百分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提高54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市就业者虽然以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为主,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3.就业人口参加社会保险情况 本次调查就业人口参加社会保险是指参加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就业者。就业者可以参加其中一项保险或同时参加三项保险。 据资料显示,2005年全市就业人口中参加失业保险的比重为95%,参加养老保险的为13%,参加医疗保险的为2%。 从性别比看,就业者中男性参加社会保险人数要高于女性。男性就业者参加失业保险占就业人口的68%,女性则为27%;男性参加养老保险的占31%,女性则为82%;男性参加医疗保险的占33%,女性则占87%。 从城镇构成看,城镇就业者在参加失业、养老保险比率大于农村。城镇就业者参加失业保险比率为04%,农村则为83%;城镇就业者参加养老保险比率为38%,农村为32%;城镇就业者参加医疗保险比率为01%,农村为66%。医疗保险农村大于城镇,主要是珠海近两年来在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缴纳一定费用,即可享受医疗保险。 (二)失业人口状况 2005年我市失业率为01%,与“五普”相比,失业率基本持平。 从各区情况看,香洲区失业率最低为61%,金湾区失业率最高为51%,二者相差93个百分点。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失业人口高于女性。失业人口中,男性失业人口占26%,女性失业人口占74%。 从年龄构成看,16-39岁的失业人口占45%;从文化程度看,失业人口以文化素质低者居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仅占86%。年轻失业人口比例较高,原因是当今年轻人对职业比较挑剔,工作太苦太累工资又不高的,宁愿不干,在家当“啃老族”;文化程度低者就业相对困难。 九、流动人口状况 2005年全市流动人口7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8%,比“五普”减少79万人,减69%。 我市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外省,外省流动人口占08%,与“五普”相比,上升42个百分点;省内占92%,比“五普”下降41个百分点。 从年龄构成看,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44岁之间,占54%;从性别看,男女性别基本持平,性别比为57。 外省流动人口从来源地看,主要集中在湖南、四川、广西、湖北、河南、江西、重庆七省区,七省区流动人口占全市流动人口的11%,其中湖南省在我市流动人口最多,占84%。 从文化程度看,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占6岁及以上人口09%,有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流动人口仅占48%。 十、居住环境状况 (一)居住水平 本次调查的居住面积是指住房的建筑面积,住房间数是指除厨房、厕所和厅以外的所有自然间数。据本次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全市居民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为41间(“五普”住房间数包括客厅,因此不可比),人均住房间数为85间,人均住房面积为9平方米。 从人均住房面积构成看,人均住房面积在20-39平方米的家庭户占的比重较大,占全部家庭户的86%;住房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占93%;人均住房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上的占77%,其中人均住房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占33%。数据表明,我市人均居住面积相对宽敞。人均住房面积分城乡看,城镇家庭户居住环境比农村更好些。农村家庭户在20-39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占的比重比城镇家庭户少25个百分点,而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户比城镇家庭户少96个百分点。 从家庭住房间数看,全市近八成八的家庭住房间数为1-3间,其中拥有1间、2间、3间住房的家庭比重分别为79%、03%、81%。家庭住房间数分城乡看,城镇家庭户以3间住房占的比重最大,为46%,而农村家庭户则以1间住房为主,占33%。 (二)居住质量 从全市城镇与农村同时拥有厨房和厕所情况看,城镇住房条件稍微好于农村。城镇家庭户同时拥有厨房和厕所的比重达31%,而农村只有31%。而从饮用自来水和有无洗澡设施看,我市城镇与农村水平基本一致,这与我市坚持开展村村通自来水有关。 从住宅质量看,全市家庭户中,住楼房的占76%,比“五普”提高9个百分点。在农村仍然以平房为主要居住地,居住平房的家庭户占农村家庭户的9%,城镇家庭户居住楼房的比例则达38%。住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家庭户占全市家庭户的14%。 从住宅建成时间看,1980-1989年建成的户占92%,1990-1999年建成的户占09%,2000-2005年建成的户占76%,也就是说,珠海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建成的户就占了全市的77%,以珠海作为新建城市相吻合。 (三)住房来源和开支 从住房来源看,全市家庭户住房主要来源是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公产房,购买住房的家庭占76%,自建住房的户占48%,租房户占76%。珠海租房户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与珠海外来人口较多有关。 从城乡构成看,城市与农村住房来源最大的区别在于农村家庭户绝大部分住房是自建房,自建房比例高达73%,极少购买房屋。城镇自建住房的比例只有31%,购买住房的占09%,租房占3%。 从住房开支看,若将购建住房费用分为10万元以下,10-20万元、20-30万元、30万元以上4个档次,则这4个档次的家庭户比重分别为32%、05%、83%、8%;城镇家庭户比重为05%、68%、19%、13%;农村家庭户比重为75%、8%、73%、73%。从数据中可看出,农村购建住房由于经济原因,绝大部分费用在10万元以下。

关于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学家中存在着争论,一派观点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另一派观点则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有害的其实,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有害还是有利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和环境而定对于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与资源的丰歉程度没有关系: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起来了,而有不少资源丰裕的国家却至今仍然贫穷落后但是,如果不是从个别国家而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资源的过度使用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发展可能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但它也可以有助于环境的改善;环境的破坏可能阻碍经济发展,但环境的改善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环境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出现先恶化而后改善的情况但是,当今发展中国家不应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应该走边发展边保护环境的道路

人口与发展期刊投稿

你需要发表核心还是普刊

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前言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二.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和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人口问题。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产生似乎同人口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但是,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我们这个地球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同样是摆在人类眼前的事实。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们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在其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是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增加,这使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存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国家中,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好似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弟,而这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又相当复杂。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坏,人类的选择又显得十分有限。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必要明确一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目前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进以往的不利做法,并力图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种种阻力,人口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发展中国家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妥善地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这使今后的种种努力显得更为艰巨,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三.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口与土地与粮食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亿5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突破2亿。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表现在对土地环境的污染破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农民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使土地的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板结贫脊。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中国的粮食生产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惊人的提高。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为2264亿斤,人均产量416斤;1997年总产量增长到9883亿斤,人均产量约为800斤。在这期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但是由于同期人口总数从5.4亿增长到12.36亿,使人均产量增长不到1倍。目前,农业生产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问题。政府年年强调粮食播种面积,但我们仍然感到粮食供给处于紧张状态。中国的粮食亩产现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已远不如过去,因此,为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必须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二)人口与森林和草原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对木材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的大量坎伐。据统计,在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国的用材、薪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与此同时崐,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剧了开荒毁林的过程。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其后果是草原的沙漠化。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达50多亿吨,涉及11个省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区。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达到了1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长江上游多为红色土壤,土层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层下则是坚硬的岩石。森林的开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牧业和林业人口,实现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是缓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三)人口与矿产和能源中国是世界上能源储藏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种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有不少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高耗能工业广泛建立及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中国的能源供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滥采矿藏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无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冲击。为保证矿产能源的长期和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开采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四)人口与水资源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利用难度较大。原因在于:一是时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二是时间分配不尽人意,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人口的增长使水资源短缺现象更为突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相当于人均水资源减少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生活、生产用水量急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大片的缺水现象。以北京市为例,1962年前,北京市的水资源是供过于求,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使用水量急剧上升,1970年基本上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此后,水资源危机开始出现,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市生产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2、人口的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表水;二是人口增长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减少了地下水的总储量。由于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发生了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还出现了海水侵入,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3、人口经济活动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约为350-400亿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业废水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水体。地下水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上升。四.总结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是关键问题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二吴姓是当今中国大陆第九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吴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你好,主要有以下权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口科学 人口研究 人口与经济 人口学刊 社会 人口与发展 (原:市场与人口分析)南方人口 西北人口

人口与发展投稿要求

估计是摊上大事儿了,,腐败了,去他的工作单位问,他们应该知道,你有知情权。

`````回去看政治课本`````

人口与发展投稿难度

估计是摊上大事儿了,,腐败了,去他的工作单位问,他们应该知道,你有知情权。

《人口研究》是人口学领域的顶刊,理论文章和数理文章兼收,更具学术性。《中国人口科学》缺乏理论文章,但是数理文章比《人口学刊》《人口与经济》水平更高一些。人口学期刊的排名是:《人口研究》(A)、《中国人口科学》(A-)、《人口学刊》(B)、《人口与经济》(B)、《人口与发展》(B-)、《南方人口》(C)、《西北人口》(C)、《人口与社会》(D)。

合理的人口是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经济不发达的前提下,过多的人口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达的前提下,过少的人口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高,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素质低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良好的经济能够促进人口的合理发展,更加促进经济的发展,使人口与发展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

  • 索引序列
  • 人口与发展投稿
  • 人口与发展投稿邮箱
  • 人口与发展期刊投稿
  • 人口与发展投稿要求
  • 人口与发展投稿难度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