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青海之美论文摘要

青海之美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青海之美论文摘要

摘要:旅游业这个新兴产业是伴随着工业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所以它既是经济、文化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居民收入的增长,个人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求新、求知、求乐、求健欲望的增强,都推动着现代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品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壮大的无形力量。论文通过对青海旅游品牌现状分析,发现青海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诸如旅游品牌培育的基础和环境薄弱;注重“品牌打造”,忽视“品牌管理”;品牌经营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高质量、高品味旅游景区开发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其中最为核心观点是:第一,实施品牌营销,提升青海旅游品牌的综合竞争力。第二,品牌运营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全面提升在全国,乃至在世界旅游目的地市场的地位,使青海旅游在发掘、创造品牌个性的同时能够顺利、准确地进入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拓展独具特色的品牌生存、发展之路。  关键词:青海旅游;品牌营销;品牌运营  一、绪论  当今世界,知名品牌是组织形象的标志,是经济实力的标尺,是市场地位的象征。企业是否拥有名牌,反映其持续发展力的大小;地区和国家是否拥有或拥有名牌的多少,标志其经济扩张力和竞争力的强弱。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其发展主体在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白热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如何抢占市场先机,获取竞争优势,赢得持续发展,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面对世界品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和个性化追求的多样化需要,打造一批能参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旅游品牌已成为发展青海旅游业的一项战略任务。由此,青海旅游品牌问题成为青海省政府领导、业内人士和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青海生态环境独特、民族文化多元、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为青海省加快旅游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当前,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青海省旅游业走过起步阶段之后,已进入产业发展阶段,普遍树立了经济产业观念,具备了一定的开发规模和经营规模。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10多年,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旅游业迅速成长,国内外旅游市场份额持续扩张,旅游业呈现宏观上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从宏观上看,由于金融危机等引起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青海省旅游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微观上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部分旅游企业、旅游地客源市场萎缩,竞争力不强,投资效益不高。这表明,随着青海省旅游业的迅速成长,早期的产品经营已不能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对高层次旅游的需要,也无法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的矛盾。旅游品牌创建和品牌管理成为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青海旅游品牌现状分析  青海省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山川壮美、民族众多,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全省现有世界级旅游景点11处,国家级旅游资源80个。三江源、青海湖、可可西里等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品位,具有不可复制性。热贡艺术、藏医药博物馆等文化资源逐渐形成品牌,并成为支撑青海旅游发展的特色资源。省级旅游景点数百处,既有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青海在地理上的重要性体现在自然风光、地理地貌、民族文化、人文风情等,而这些都具有多样性和原生态的特点。青海山川壮美,素有“众山之宗、千湖之地、江河之源”的美誉。特别是 “中华水塔”三江源、“鸟类天堂”青海湖、“高原珍稀动物王国”可可西里、“碧水丹山”坎布拉、“佛教圣地”塔尔寺、昆仑“始祖”、绚丽盐湖、、原子城、丝绸之路、可可西里、昆仑山、祁连、山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热贡艺术;还有青藏铁路顶级旅游线、环中国夏都旅游线,穿越柴达木自驾车旅游线等多条精品线路。它所具有的独特性、文化性、延展性、实用性对中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新疆、敦煌甚至四川等地有的风光青海都有,而祁连、门源一带的风光则极具北欧风情,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草原之一的祁连山牧场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草原十分相似。  青海还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人文风情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道教文化发源地就在青海的昆仑山。以及藏族、土族、撒拉族民俗风情等都是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的青海旅游品牌。  三、青海旅游品牌建设问题诊断  旅游品牌培育的基础和环境薄弱  市场是创造品牌、培育品牌的摇篮,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任何产业实施品牌运营的基础。旅游品牌的培育必须具备适当的土壤和气候,也就是宏观的经济体制、微观的企业经营机制和良好的市场秩序。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但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和市场秩序规范的任务,远未完成。而旅游业要完成从数量型、规模型经营向质量型、集约型经营的转变,必须经历一场政企分离、产权重组等方面的深刻变革。青海省旅游业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体制不顺、基础薄弱和市场相对无序等问题。因此,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品牌的成长不可能逾越宏观经济环境和客观社会条件。  注重“品牌打造”,忽视“品牌管理”  注重“品牌打造”,忽视“品牌管理” 。时下旅游业界十分流行“品牌打造”这一词汇,也不断出现“打造品牌”的“大手笔”,但却很少强调“品牌经营”或“品牌管理”。片面强调品牌打造,容易使旅游企业陷入经营误区,即片面追求品牌效应所带来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量,将知名度视为品牌的核心内容,从而忽视品牌的长期建设,导致经营上的资金浪费和短期行为。品牌管理则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最终目标是形成“品牌资产”。只有能够形成资产的品牌,才会具备价值,而品牌形成资产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具备长期使用、运作的可能性。  品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和提升,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可以说,旅游品牌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旅游品牌资产的动态累积过程。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品牌管理创新的意义在于实现品牌价值增值,而品牌价值包含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品牌顾客感知价值,二是品牌经济价值。两种价值相互整合相互联系。  因此,忽视品牌管理,对品牌资产动态累积过程短乏深刻认识的“品牌打造”,是不符合效益原则的,也是无益于旅游业发展的。  高质量、高品味旅游景区开发缓慢  青海省知名旅游景点众多,但大多数地处偏远,点多线长,高度分散,景点景区基础设施条件差,旅游饭店、宾馆、由其是涉外宾馆的建设和接待能力与全国的其他省份相比较为落后,有待加速建设和提高。加之交通网络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极大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旅游品牌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青海要打造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品牌,就应增加资金投入。  品牌营销不科学,缺乏系统性  许多企业或决策者认为,“广告一打,品牌创下”,其实这是误解,“创下”的不是品牌而是知名度。品牌的关键在于:品牌的忠诚度和品牌联想。更有人认为,利用娱乐营销和体验营销,获得消费者的美誉,就是品牌建设,其实这同样是对品牌建设的误解。品牌建设是一种战略过程,有自己的一套科学运作规律。目前青海旅游品牌塑造比较注重品牌的整合传播,而忽视了其它重要环节比如品牌的定位、品牌的形象设计、品牌的营销策略、品牌管理等几个重要环节。且在整合传播过程中缺乏重点。  四、打造青海旅游品牌的对策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旅游品牌的品位  质量是旅游品牌的本质、基础,也是品牌的生命。旅游品牌的建立,应以质量为本,才能提高青海旅游品牌的价值,应从三个方面提高:  (1)提高景区的景观质量  加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宗教习俗、革命遗址、古建筑等资源除注意保留其原汁原味外,还应做必要的包装,突出特点和特色,设计产品时要考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针对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来设计旅游品牌。使其能引起旅游者感观的愉悦和心理上的震撼,以满足现代旅游多层次、多范用、多品味的要求。  (2)提高环境质量  使景区有良好的治安秩序和爽心悦目的卫生环境,加强硬环境建设,使旅游者感受自由、快乐的环境氛围。要建立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旅游品牌最基本的形象就是“安全、文明、舒适”。  (3)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其服务质量与旅游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只有提高管理人员和旅行社导游员、旅游饭店、宾馆、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场所的服务员以及旅游航空、车船公司的司机、服务员的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苦练内功,规范服务,才能使旅游者感到满意,为旅游品牌树立起崭新的形象。  生态优先,文化注魂  旅游业的发展证明,旅游不但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活动。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产品层次的体现,旅游这种文化属性和对于文化的依附性,要求人们在打造青海旅游品牌中,,应着力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生命。不能只重视自然景观的利用,而忽视人文景观的价值,也要重视和加强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遗产和现代科学技术资源,如黄南的热贡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对以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只有重视景观的人文价值,善于借助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吸引旅游者,积极发掘青海各旅游景区景点中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民间习俗、文化活动、庆典古韵、文化遗产、传统艺术、民间技艺、民族服饰、人文建筑、历史文化遗址、现代科技等旅游资源,才能使其更具有民族性、地方性、文化性,并成为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手段。  品牌营销策略的组合运用,提升青海旅游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1)品牌定位策略  打造青海旅游品牌的关键,就是要根据消费者心理所确定的目标市场特征进行品牌定位,而品牌定位只有差异化才能获得成功,品牌应该是一种战略问题而不是战术问题。突出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就显得极为重要。结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者的心理感应和需求,就必须充分利用青海省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资源,利用文化和地理的差异性,深度挖掘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元素和独特的地质地貌,进行差异化品牌定位。如可将“大美青海”品牌整体形象定位于“三江之源、万山之宗”。有了这样的定位,就将高原文化注入到了青海旅游的核心地带,使整个青海旅游品牌打造工程有了核心骨架和形象平台。  最后,建议对青海旅游产品进行细分,让好的定位与形象识别系统得以落地,青海旅游形象就有了根基,这样高原文化旅游品牌才能立得起来。  (2)品牌形象策略  品牌形象是品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会影响游客对品牌的忠实程度,从而影响青海旅游品牌的市场份额乃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事先难以了解和评价青海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产品价值。因此,青海旅游应树立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将有关旅游产品的实际价值和特色的信息传递给游客。这就需要对旅游品牌形象进行设计。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品牌名称和标志;②品牌形象定位;③导入CIS。  (3)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将某一著名或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用于与原来产品不同的新产品上的策略。”青海可以利用“青海湖”这一因“环湖赛”而闻名的旅游品牌进行品牌延伸。比如环青海湖旅游圈的提出,就可以快速提升其它旅游新产品的市场认知率。另一方面,品牌延伸又可以通过新的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增加进一步扩大“青海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拉长旅游链条,进而树立“大美青海”品牌。  (4)品牌概念营销  品牌的概念营销,就是给品牌注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可以提升品牌的价值。如,“三江源”——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三江源”——世界人与生物圈,“三江源”——国际湿地联合会保护圈。“塔尔寺”——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和瑰宝,“塔尔寺”——宗卡巴大师魂牵梦绕的圣地。“青海湖”——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青海湖”——天与地同辉人与鸟共生。 “可可西里”——生命极限的神往,“可可西里”——极限中延伸的梦想。“昆仑”——横空出世的龙脉。 “原子城”——现代的神化。“盐湖”——高原给你最后的抒情。“年宝湖”——藏族姑娘多情的暇思。“西宁——夏都”。上述概念和招牌可成为青海省极具号召力的品牌。知名度就是财富发挥青海旅游的品牌优势,特别打造“青海——江河之源、万山之宗”的整体形象。  (5)品牌管理  树立品牌不容易,管理品牌更不容易。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理念,规范服务行为,高度重视旅游品牌的经营管理。首先,因为旅游景区品牌管理工作繁杂,涉及面广,是旅游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青海要使旅游品牌能够生存和发展,应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使景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现代科技手段来对景区进行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建立和强化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检查力度,使景区能健康持续发展。总之,要依照国家和青海有关法律、条例、规定,对景区的资源、资金、市场、人才、中介机构、企业、个体工商户、酒店、宾馆、饮食服务业等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青海的旅游品牌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其次,培养高素质的旅游品牌管理人才。人是品牌的策划者、创造者、变革者,是成功打造和管理品牌的关键。因此,要打造和管理好青海旅游品牌,就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使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高度的谋略;就应以人为本,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科学、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营造公平、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环境,为人才提供平等竞争、脱颖而出的机会,真正使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就应不断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从高等院校和先进地区引进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为青海打造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旅游精品提供智力保证,促进青海旅游品牌的不断发展。  品牌运营对品牌价值的提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营的质量决定企业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品牌运营是资本运营的一种形式,企业通过品牌资本的“并购、重组、置换、联盟、买壳上市”等运营形式,能够获得并实现企业品牌的六种“经济放大效应”,即结构放大效应、交易放大效应、市场放大效应、资产放大效应、时间放大效应和顾客价值放大效应。  引入品牌运营的新模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上市公司提升品牌价值。旅游品牌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青海要打造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品牌,势必增加资金投入。根据当前青海的实际情况,解决资金的办法一般有五种:  (1)是争取国家投资。认真做好打造青海旅游品牌规划和争取国家投资的申报工作。  (2)是争取银行和国债货款。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大美青海宣介活动的大好机遇,力争得到国债贷款。  (3)采用股份制自筹资金。  (4)引进外资,可采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外商合资等多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5)是采用优惠政策,引进国内投资商投资,特别是与周边省区联合打造旅游品牌。  目前,青海的做法比较偏向于第四种和第五种方法。还有没有其它办法?有,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通过资本运营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品牌。如西藏旅游(600749)、G黄山(600054)、丽江旅游(002033)、首旅股份(600258)等一样走资本市场,资本运营之路。这样的做法有三方面益处:1、通过上市的资本运作可以募集大量资金,增加资金来源渠道。2、可以做免费广告。具有关资料表明,2008年我国A股市场开户账户数字突破5亿,虽然开户数并不等于股民数,粗略估计股民数可达6000万左右。要知道这些股民及其亲朋好友是青海旅游的潜在消费者。如果从申购到上市交易再到涨停板上有个叫“大美青海”的上市公司,可想而知有多少股民通过股票市场的免费的广告,一下就知道了“大美青海”这个上市公司,一个涨停你可以不关注,那么几个涨停后呢?加上多媒体、多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股民势必对“大美青海”这一品牌就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个免费的广告效益是巨大的。可以极大地促进青海旅游品牌价值的提升。  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走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划、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打造青海旅游品牌,应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关系,因为旅游业是一项资源禀赋的行业,没有资源的支撑,或资源遭到破坏,旅游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旅游资源是打造旅游品牌的物质基础,是旅游品牌的载体和生命。旅游资源并非绝对的可再生资源,特别是文物古迹、奇特的景观,一经破坏就很难复原,这就要求人们在发展旅游业、打造青海旅游品牌过程中,应改变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严禁用乱挖、乱砍、乱建、乱拆、乱丢等破坏资源和环境的方法来换取旅游经济发展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应坚持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开发应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依法有序,科学合理;保护要有利开发,切实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应运用新观念、新机制、新办法,从规划、论证、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使青海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有效地利用,并打造出更多的能参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旅游品牌。

可以先介绍青海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民族等其次,针对省会西宁经济,介绍青海湖,塔尔寺进行大篇幅的介绍,网上都有的。总结感想

题目:美丽的青海湖学习了《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篇文章。我被青海湖美丽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住了。久久不能自拔。去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跟父母去了一趟我梦寐以求的青海湖。我们先乘飞机到青海省,然后坐汽车去青海湖。在路上,我们的车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山,穿过了一个又一个山谷,就像在山里走迷宫一样。当汽车又翻过一座山时,我们眼前一亮,啊!是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一眼望不到边的油菜花像一块金黄色的地毯,风一吹就随风摆动,又像金黄的波浪。我们的车在油菜花地之间的公路飞驰,渐渐地,油菜花边缘出现了一条浅蓝色绸带——青海湖。车越行越近,绸带越来越宽,青海湖的风姿完全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站在湖边举目四望,青海湖像嵌在山谷里的一块名贵的蓝宝石。天空显得那么蓝,那么清,那么高。青海湖的水也是那么蓝,那么清。一望无际的天和湖融成了一片,分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我向远处望去,一座连绵不断的山和无边无际的绿草地,像一只大手捧着这蓝宝石。湖水是宁静的,宛如一面明镜一样,镶嵌在山谷中,清澈透明,能映出蓝的天,百的云,红的花,绿的树,真是奇妙的“水中景”。湖水是动感的。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上,立刻泛起了雨鳞般的波纹。层层细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追逐,在玩耍,但是当盈盈的湖水荡漾到我的脚边时,却又缓缓地退了回去,像慈母轻轻地拍打着将睡未睡的婴儿。啊!美丽的青海湖,你的美不是我这笨拙的笔能描绘出来的。我为祖国有如此美丽的青海湖感到骄傲和自豪。┏ (^ω^)=☞

青海之美论文

美丽青海  青海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又神圣的地方。  这里地幅辽阔、群峰起伏, 雪峰耸立、湖泊众多,河流纵横。青南地区海拔5km以上,是地球变化隆起造成的,巍峨雄伟的昆仑山脉横贯东西,亚洲三条大河发源阿尼玛卿雪山,山势巍峨,冰峰雄峙,极目远眺,群山中古老冰川,山峰突兀,银装素裹,闪闪耀目,玉洁冰清,玲珑剔透,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阿尼”藏语意为先祖老翁,并有崇高、幸福或博大之意。“玛卿”藏语意为黄河源头最大的山 ,也有雄伟壮观之意。 藏族群众认为,“阿尼玛卿”雪峰是观音菩萨与格萨尔王的寄魂山,以及护卫雪域藏区的神山,是主宰山河大地威力无比、神通广大的山神。他用无穷的智慧,善良的心肠和震慑人间群魔的威力,守护着黎民百姓,永保四方平安,藏历“马年”是阿尼玛卿山神的本命年,这年从四处前来朝拜的群众达十多万人次,香客们以顽强的毅力绕山一周,才算尽了虔诚膜拜之心,达到消除罪孽,为今后灵魂升天积德之目的。绕山一周徒步走7天,磕头行走则需六十多天,这里像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美丽的青海现被人们誉为“中国夏都”,酷热的夏日,这里清凉舒适。 在美丽神奇的青海高原中,大自然又造就了更为神奇的精美奇石,上千米巨大落差,湍急的河流,经过亿万年的激流水沙的冲刷,形成千奇百怪,庄重朴实、精美绝伦的奇石。大自然这位神奇无比的艺术家,经其鬼斧神工、神来之笔作出的精美绝伦的永恒画卷,吟成千古传唱的不朽诗篇,巧夺天工、精湛至美,当你面对这些精美宝物时,你会被震撼、感动、陶醉,给你带来无限遐思,使人的心得到安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青海不乏精品绝世,有的为稀世之宝,青海三江源奇石石种众多,有洁白晶莹的昆仑玉,碧绿艳丽的祁连翠玉、碧玉;有变化多端的星辰石(又称鼓钉石)、乌金石、黑乌石(又称试金石),多种河源彩卵石、纹理石,飘逸变化、色泽艳丽、石质温润,还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画面。黄河、长江、澜沧江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所以奇石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有像人物的、有像动物的。有景观石,造型奇特,石质湿润,色彩艳丽,让人观后爱不释手,感到景中有情,诗情画意。三江源奇石中特别还要提到的是画面石,其特点是石质光洁,画面精细,能细到人物画面石中的面部,会看到清晰的眼晴、鼻子、嘴,象这种细腻精美的画面在其他地方是十分罕见的。  青海境内河湟石也是数量众多、画面精美、色彩艳丽、意境深邃的上好奇石。画面多有人物、动物、花草、山水、田园风景。色彩多以暗红色、土黄色、深浅棕色为多,多为2—3种色彩。品位高、石形好、意境深、色彩美的价位很高。石体硕大,50公分的众多,大的有80—90公分。还有一种是沙中之石,曰昆仑风砺石,产在青海昆仑山脉四周的河滩中。此石多为山形景观石,也有形成象形的。有的砺石玉化程度达到了玛瑙质。色质多为黑、白,少有绿、黄、红。此石目前市场已少见,多收藏在奇石爱好者手中。你面对一方上好的景观风砺石,眼前看到的是崇山峻岭、沟壑幽深,变化无穷。这一山一景,仿佛置身在高山群峰之中,感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回归大自然的宁静清爽,心旷神怡,无比舒畅。 愿那美丽多情、动人心弦的藏族姑娘手中的皮鞭狠狠地抽在身上,只有这炽热的鞭痛才能驱赶走心中无限的惆怅、无限深情的思念,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场景。 还有人说这更像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高贵的气质、典雅的神态,一个有名望的雕塑家一生历尽辛苦,创造出几件传艺之作已为不易。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产生出令人震撼,能深深的打动人,吸引人,感染人的杰作实在不易。“一代伟人”这方奇石如同画片一般,很像一幅毛泽东坐在椅子上的照片,让人感到惊讶结舌。伟人毛泽东那饱满的前额,具有特征的发型,那高瞻远瞩的神态,再现运筹帷幄的领袖气概。这是大自然的杰作,将伟人铭刻在大自然的坚石上,永垂不朽。这方奇石我得到后,我被大自然的神力深深折服,我拿着这方奇石出现在人们面前,众人异口同声“这是毛主席啊!”  世界有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佛教。这三大宗教相互交错遍布全球,对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佛教始祖达摩奇石我已收藏到一方。我又收藏到一方十分精美的耶酥画面石。石质精细润滑,画面形象逼真,忧郁的眼神,高大的鼻子,身着长袍。让人感到上帝使者的忧虑,为民驱忧解难,带来上帝的福音,这是一幅活脱脱的耶酥画像。  我爱巍峨叠立、冰清玉洁的青海高原!我爱青海湛蓝的天空!绿茵的草原!我爱善良、纯朴、勤劳、热情的青海人民!我爱汹涌磅礴、奔腾不息的青海三江源!我爱精美至尊的青海三江源奇石!

青海湖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来参观青海湖了。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若尔,藏语为错温布。意思都是青蓝色的海。我们的汽车行驶在笔直的青藏公路上,我向路右边远望,发现一个青蓝色的丘陵,而且最上面的是淡蓝色的,我认为这很奇妙,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司机告诉我们:这是青海湖呀!“啊这就是青海湖呀!”我不禁感叹到。但我的问题又出来了,这湖比陆地还高,似乎一不留神水就会流到我面前来。这时,司机又告诉我们,因为青海湖是陆上湖,而且海拔也很高,是3196米,所以看起来比陆地高。远望,青海湖水面风平浪静,不时有海欧在湖面上飞。最奇怪的是,公路左右两边天的颜色不一样,不知是水映蓝了天还是天映蓝了水。当我转过头时发现路旁长着许多花草,花的颜色有:红色、紫色、蓝色等。藏民们也种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这里的油菜花八月开得正旺。远远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青海湖只盛产湟鱼。每年湟鱼都会逆流而上到淡水湖去产卵。这儿,有个农谚:石头砸一条,棍子能打两,下钩钓一串,一网网千斤。来比喻青海湖的湟鱼之多。湟鱼体呈黄色,身上没有鱼鳞,以前最大的可达十公斤。因为这里海拔高,所以湟鱼长的很慢,十年才长一斤。而且湟鱼营养丰富,也非常好吃,人们大肆捕捞,现在已经慢慢减少了。所以国家规订从1995年到2010年是禁捕期。现在人们都去保护它。我们又来到了位于湖西北端的鸬鹚岛。鸬鹚又名鱼鹰和鱼老鸦。在鸬鹚岛上,大多数鸬鹚都栖息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因为鸬鹚是黑]色的,远远望去,岩石上黑压压的一片,像给岩石带上了一顶黑色的帽子。鸬鹚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挺着白白的肚皮,头缩下去,真像一只企鹅;有的嫌太热,到湖里洗个澡凉快凉快。有的在窃窃私语,听不懂在说什麽。有的见游客来了,借此机会炫耀自己,便展翅高飞青海湖真是一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青海湖,湖水绿如蓝。

引言:业界对青海旅游发展状况的评价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开发小省,旅游经济弱省”。此言是否得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在下文中,笔者便试图从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几方面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一简单分析。  关键字: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措施  一 青海旅游资源  青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族众多,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世界第三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1自然资源  青海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山大川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发源于青海,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著名山脉纵横于青海南北,自然景观可开发利用之处颇多。目前,青海省已定级的国家风景名胜区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有三江源、可可西里、青海省鸟岛、玉树隆宝滩、孟达天池等五处。此外,诸如昆仑山,日月山,坎布拉风景区,李家峡水库,麦秀林场,茶卡盐湖,金银滩大草原,阿尼玛卿和年保玉则雪山等都可开发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而且,青海的自然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充满着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恢弘博大、高旷险雄,历史悠久,丰富深邃。  2人文资源  (1)民族方面: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诸如藏,回,蒙古,土,撒拉等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如汉族社火,藏族藏戏,土族安昭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吸引游人的民族节庆有六月六(农历)互助土族花儿会,七月二十五——八月一日的玉树赛马会等。  (2)宗教方面:青海藏传佛教影响最大。中国最奇特的藏传佛教景区--莱巴沟就在青海。西宁塔尔寺是我国六大喇嘛寺之一,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玉树结古寺有“世间第一大嘛呢堆”。此外,化隆夏琼寺,互助佑宁寺,乐都瞿昙寺,西宁北禅寺等都是在青海当地的名刹。除藏传佛教外,回族和撒拉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省伊斯兰教的最高学术活动中心,在国内外伊斯兰教界享有较高声誉。蒙古族中有部分信奉萨满教,土族则十分崇拜祖先神。青海还是道教的传说中的重要一笔,西王母的瑶池即坐落在青海。  (3)历史方面:昆仑文化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图腾。千水之源,万山之祖,昭示着百川归海,华夏同根。青海有原始墓葬群柳湾墓地,有青铜器时期当地土著文化代表的诺木洪文化遗址。有丝绸之路遗址。有唐代早期的都兰热水吐蕃大型墓葬群,有唐藩古道遗址,有文成公主进藏时所修建的文成公主庙。还有红军西路军与青海军阀马步芳作战的红色旅游项目。  二 青海旅游开发  1青海旅游发展现状  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青海总体而言面临两个问题:  (1)旅游经济在全国而言处于下游,  下图图1为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  年份 人数(万人次) 停留天数 收入(亿元) 比上年±%  人数 收入  1995 150 12 77 0 \  1996 150 00 5 0 -57  1997 150 74 9 0 -3  1998 150 59 57 0 -85  1999 150 7 4 67 05  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  下图图2为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  年份 人数(人次) 收入(万元) 比上年±%(收入)  1995 13332 6 -4  1996 10352 205 -1  1997 12817 272 7  1998 16610 4 6  1999 20500 3 109  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  从1999年至今,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字在持续增长,到2004年达到2万人次,但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人数总量仍然显低。数据显示,2003年青海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7%,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  (2)旅游受季节制约过大  青海的旅游季节一般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到九月,产出效益的时间太短。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得知,以青海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可以开展全年四季的旅游的。比如塔尔寺三绝之一的酥油花就是冬季的特产。青海可开发的民俗风情游,宗教朝觐游,历史探古游,登山探险游等都是可以在四季参与的。  2滞后原因  交通问题、宣传问题、整合问题等是制约青海旅游资源难以有效释放优势的主导原因。  (1)交通问题:虽然近年来通往青海湖、孟达天池等旅游景点的道路都修建一 新,路难行的问题正在逐渐化解,但是由于青海的旅游景点较为分散,路程 距西宁市区较远,抵达目的地路途行驶的时间都比较长,如从西宁去往孟达天池坐车需要3个多小时,驾车去往青海湖车况好的情况下需要两个半小时,乘坐班车则需要3个多小时,加之沿途兴趣性活动较少,游客常常感到旅途枯燥劳累;再有,在达到景点后活动也欠丰富。因此,游客很容易产生了“看景不如听景”、“到此一游不是特别值”的感觉。  (2)宣传问题:  ①宣传力度:青海旅游资源虽较以往增加了宣传力度,青海湖等一些景点的知名度随着“环湖赛”等活动不断提高,但总体而言,青海更多的旅游资源还没有被撩起面纱,在对外推荐方面,虽然一些景点下了一些功夫,但由于不能形成连续性、持久性,难以形成较为强大的社会冲击力。  ②宣传全面程度:青海旅游自发展伊始便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自然资源的宣传上,而很少涉及人文景观。这也是青海旅游“四季分明”的重要原因。  (3)整合问题:青海的旅游景点在对外推介过程中,多是“单兵作战”,很少联手共同对外广而告之。同时,面对丰富而散落在全省多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各相关方面缺乏对这些优势资源的整合,“套餐”式旅游在青海尚未“上桌”。青海还急需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旅游精品线路。  三 应对措施  (1)依托青海独特的旅游资源,科学地制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高品位的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好重要旅游景区的精品策划。在做好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遴选找准主导型旅游开发项目,把握重点,分步实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和坚持高原特色,尽量保持原汁原味,靠特色把青海的精品打出去。  (2)加快旅游业基础建设。措施包括:  ①要加快重要旅游景区的硬件建设。  ②要大力加强旅游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  ③认真编撰具有青海特色的旅游宣传资料。  ④要加大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⑤强化旅游行业管理。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法规,逐步做到依法管理 旅游,依法管好旅游。要认真开展旅游市场的检查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保持有序竞争,强化安全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旅游质量监督体系,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者合法权益。这是青海旅游能否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关键。

青海之美论文选题

引言:业界对青海旅游发展状况的评价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开发小省,旅游经济弱省”。此言是否得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在下文中,笔者便试图从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几方面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一简单分析。  关键字: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措施  一 青海旅游资源  青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族众多,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世界第三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1自然资源  青海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山大川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发源于青海,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著名山脉纵横于青海南北,自然景观可开发利用之处颇多。目前,青海省已定级的国家风景名胜区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有三江源、可可西里、青海省鸟岛、玉树隆宝滩、孟达天池等五处。此外,诸如昆仑山,日月山,坎布拉风景区,李家峡水库,麦秀林场,茶卡盐湖,金银滩大草原,阿尼玛卿和年保玉则雪山等都可开发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而且,青海的自然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充满着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恢弘博大、高旷险雄,历史悠久,丰富深邃。  2人文资源  (1)民族方面: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诸如藏,回,蒙古,土,撒拉等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如汉族社火,藏族藏戏,土族安昭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吸引游人的民族节庆有六月六(农历)互助土族花儿会,七月二十五——八月一日的玉树赛马会等。  (2)宗教方面:青海藏传佛教影响最大。中国最奇特的藏传佛教景区--莱巴沟就在青海。西宁塔尔寺是我国六大喇嘛寺之一,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玉树结古寺有“世间第一大嘛呢堆”。此外,化隆夏琼寺,互助佑宁寺,乐都瞿昙寺,西宁北禅寺等都是在青海当地的名刹。除藏传佛教外,回族和撒拉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省伊斯兰教的最高学术活动中心,在国内外伊斯兰教界享有较高声誉。蒙古族中有部分信奉萨满教,土族则十分崇拜祖先神。青海还是道教的传说中的重要一笔,西王母的瑶池即坐落在青海。  (3)历史方面:昆仑文化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图腾。千水之源,万山之祖,昭示着百川归海,华夏同根。青海有原始墓葬群柳湾墓地,有青铜器时期当地土著文化代表的诺木洪文化遗址。有丝绸之路遗址。有唐代早期的都兰热水吐蕃大型墓葬群,有唐藩古道遗址,有文成公主进藏时所修建的文成公主庙。还有红军西路军与青海军阀马步芳作战的红色旅游项目。  二 青海旅游开发  1青海旅游发展现状  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青海总体而言面临两个问题:  (1)旅游经济在全国而言处于下游,  下图图1为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  年份 人数(万人次) 停留天数 收入(亿元) 比上年±%  人数 收入  1995 150 12 77 0 \  1996 150 00 5 0 -57  1997 150 74 9 0 -3  1998 150 59 57 0 -85  1999 150 7 4 67 05  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  下图图2为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  年份 人数(人次) 收入(万元) 比上年±%(收入)  1995 13332 6 -4  1996 10352 205 -1  1997 12817 272 7  1998 16610 4 6  1999 20500 3 109  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  从1999年至今,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字在持续增长,到2004年达到2万人次,但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人数总量仍然显低。数据显示,2003年青海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7%,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  (2)旅游受季节制约过大  青海的旅游季节一般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到九月,产出效益的时间太短。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得知,以青海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可以开展全年四季的旅游的。比如塔尔寺三绝之一的酥油花就是冬季的特产。青海可开发的民俗风情游,宗教朝觐游,历史探古游,登山探险游等都是可以在四季参与的。  2滞后原因  交通问题、宣传问题、整合问题等是制约青海旅游资源难以有效释放优势的主导原因。  (1)交通问题:虽然近年来通往青海湖、孟达天池等旅游景点的道路都修建一 新,路难行的问题正在逐渐化解,但是由于青海的旅游景点较为分散,路程 距西宁市区较远,抵达目的地路途行驶的时间都比较长,如从西宁去往孟达天池坐车需要3个多小时,驾车去往青海湖车况好的情况下需要两个半小时,乘坐班车则需要3个多小时,加之沿途兴趣性活动较少,游客常常感到旅途枯燥劳累;再有,在达到景点后活动也欠丰富。因此,游客很容易产生了“看景不如听景”、“到此一游不是特别值”的感觉。  (2)宣传问题:  ①宣传力度:青海旅游资源虽较以往增加了宣传力度,青海湖等一些景点的知名度随着“环湖赛”等活动不断提高,但总体而言,青海更多的旅游资源还没有被撩起面纱,在对外推荐方面,虽然一些景点下了一些功夫,但由于不能形成连续性、持久性,难以形成较为强大的社会冲击力。  ②宣传全面程度:青海旅游自发展伊始便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自然资源的宣传上,而很少涉及人文景观。这也是青海旅游“四季分明”的重要原因。  (3)整合问题:青海的旅游景点在对外推介过程中,多是“单兵作战”,很少联手共同对外广而告之。同时,面对丰富而散落在全省多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各相关方面缺乏对这些优势资源的整合,“套餐”式旅游在青海尚未“上桌”。青海还急需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旅游精品线路。  三 应对措施  (1)依托青海独特的旅游资源,科学地制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高品位的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好重要旅游景区的精品策划。在做好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遴选找准主导型旅游开发项目,把握重点,分步实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和坚持高原特色,尽量保持原汁原味,靠特色把青海的精品打出去。  (2)加快旅游业基础建设。措施包括:  ①要加快重要旅游景区的硬件建设。  ②要大力加强旅游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  ③认真编撰具有青海特色的旅游宣传资料。  ④要加大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⑤强化旅游行业管理。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法规,逐步做到依法管理 旅游,依法管好旅游。要认真开展旅游市场的检查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保持有序竞争,强化安全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旅游质量监督体系,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者合法权益。这是青海旅游能否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关键。

可以先介绍青海的地理位置,气候,人口,民族等其次,针对省会西宁经济,介绍青海湖,塔尔寺进行大篇幅的介绍,网上都有的。总结感想

青海之美论文题目

我QQ空间的一篇日志,参考一下  《来生,愿我成为雪山与草原的儿子》  你到过离天最近的青藏高原吗?  蓝天,雪山,白云,草原  生在青海靠近东部的西宁,那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城市,不比上海北京,但在青海,他还算是个大城市。  曾向往在都市里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闯荡了许久,才知道这纸醉金迷的世界,和我好没缘分。  14,辞掉讨厌的工作,收拾行包来到了玉树:有些期待,有些担心。  之前,没有和藏人打过交道,也不知道藏地的模样,只是听说那是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的一个彪悍,透着一些野性的民族。  说实话,我在没到之前一直在担心,担心和这边的藏人处的不好或者  但在我乘车的当天,我的疑虑,就有了答案。  晚上三点到站,没有熟人,没有旅店,正在担心晚上要去哪里,就在我焦躁的时候,车里有位名叫扎西的大哥让我去他家里住,我没有想过到底是不是真的,或者内地的那些人手段。我很乐意的答应了,因为是我有困难,是我应该求人家  他家在结古镇的一条小河边,房子都塌了,但家人并没有受伤,他的家人都很好,因为很晚,并没有聊太多,早上我还在梦里的时候,扎西哥来叫我起床,他的母亲一手摇着转经筒,一只手给我倒上了洗脸水他们家只有扎西哥会汉语,他母亲对着我说了一些话,扎西哥便给我翻译。  洗完脸,老阿妈给我准备了早饭:一桶泡面。想起在打工的时候,含着失望吃下去的那些泡面。那股味道但是在这里,我觉得她不再难以下咽。  吃完了,扎西哥开着他的三菱面包车(假如你看到那辆车,你会觉得那是车祸现场,地震中,它“受伤”了,没有挡风玻璃,引擎盖上一个大坑)将我送到了团委志愿者服务站,还给我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叮嘱我有困难的话找他帮忙  从头到尾,他没有问过我的名字,没有问我来自哪里,没有要求说要看我的身份证这算是我和这个民族第一次交往,不深,但也不浅。  后来,我去了拉五尕小学,它在巴塘,也就是机场那里,还要往机场的上面一些。  教室,是三顶帐篷,如果遇到停电,孩子们就在院子里面玩儿——一个破了个口子的篮球还有土堆,就是他们课外活动的全部,但孩子们很开心  出了校门口,就是草原,草原的尽头,便是与天相连的雪山假如你看到远处雪山顶上有云,而且像似瀑布般流泻,那里便下起了雨,闭上眼很美很美  有事要去远一点的地方,不用担心没有出租车,你只要站在路边,挥一挥手,言语不通的康巴汉子,会很乐意的载你一程,你对他说的,他只能听的懂根据藏语发音翻译成汉语的地名而且我发现,在他们的车里,都贴有他们精神领袖的照片。  玉树新寨加纳嘛呢石经城:25亿多块玛尼石堆积而成,是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的玛尼堆。好多老阿妈手摇转经筒,顺时针绕着那石碓转,嘴里在念着经文,年轻的藏族小伙子们,在整理震落的石块  后来了解到,藏人也有“守孝期”,在14往后的四十九天里,藏人们,不会有娱乐活动,而且家家点着酥油灯,还会去寺庙念经在著名的格萨尔王广场中心——格萨尔王铜像前,24小时都会有美丽的酥油灯,有两位当地的志愿者,他们的工作,就是看护酥油灯,我和其中的一位交谈中了解到,他为14中离开的生命许下过承诺,要为他们点2000盏酥油灯    至此,我觉得我已有权利改变自己对藏人和藏地的理解:他们不仅彪悍狂野,还有那纯朴的眼神;藏地虽然贫瘠,但养育着世间最善良的民族。  我不想回去了,更可以说:不想出去了,我觉得我更属于这里,真的  假如,有来生:我愿作草原雪山的儿子

美丽青海  青海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又神圣的地方。  这里地幅辽阔、群峰起伏, 雪峰耸立、湖泊众多,河流纵横。青南地区海拔5km以上,是地球变化隆起造成的,巍峨雄伟的昆仑山脉横贯东西,亚洲三条大河发源阿尼玛卿雪山,山势巍峨,冰峰雄峙,极目远眺,群山中古老冰川,山峰突兀,银装素裹,闪闪耀目,玉洁冰清,玲珑剔透,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阿尼”藏语意为先祖老翁,并有崇高、幸福或博大之意。“玛卿”藏语意为黄河源头最大的山 ,也有雄伟壮观之意。 藏族群众认为,“阿尼玛卿”雪峰是观音菩萨与格萨尔王的寄魂山,以及护卫雪域藏区的神山,是主宰山河大地威力无比、神通广大的山神。他用无穷的智慧,善良的心肠和震慑人间群魔的威力,守护着黎民百姓,永保四方平安,藏历“马年”是阿尼玛卿山神的本命年,这年从四处前来朝拜的群众达十多万人次,香客们以顽强的毅力绕山一周,才算尽了虔诚膜拜之心,达到消除罪孽,为今后灵魂升天积德之目的。绕山一周徒步走7天,磕头行走则需六十多天,这里像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美丽的青海现被人们誉为“中国夏都”,酷热的夏日,这里清凉舒适。 在美丽神奇的青海高原中,大自然又造就了更为神奇的精美奇石,上千米巨大落差,湍急的河流,经过亿万年的激流水沙的冲刷,形成千奇百怪,庄重朴实、精美绝伦的奇石。大自然这位神奇无比的艺术家,经其鬼斧神工、神来之笔作出的精美绝伦的永恒画卷,吟成千古传唱的不朽诗篇,巧夺天工、精湛至美,当你面对这些精美宝物时,你会被震撼、感动、陶醉,给你带来无限遐思,使人的心得到安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青海不乏精品绝世,有的为稀世之宝,青海三江源奇石石种众多,有洁白晶莹的昆仑玉,碧绿艳丽的祁连翠玉、碧玉;有变化多端的星辰石(又称鼓钉石)、乌金石、黑乌石(又称试金石),多种河源彩卵石、纹理石,飘逸变化、色泽艳丽、石质温润,还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画面。黄河、长江、澜沧江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所以奇石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有像人物的、有像动物的。有景观石,造型奇特,石质湿润,色彩艳丽,让人观后爱不释手,感到景中有情,诗情画意。三江源奇石中特别还要提到的是画面石,其特点是石质光洁,画面精细,能细到人物画面石中的面部,会看到清晰的眼晴、鼻子、嘴,象这种细腻精美的画面在其他地方是十分罕见的。  青海境内河湟石也是数量众多、画面精美、色彩艳丽、意境深邃的上好奇石。画面多有人物、动物、花草、山水、田园风景。色彩多以暗红色、土黄色、深浅棕色为多,多为2—3种色彩。品位高、石形好、意境深、色彩美的价位很高。石体硕大,50公分的众多,大的有80—90公分。还有一种是沙中之石,曰昆仑风砺石,产在青海昆仑山脉四周的河滩中。此石多为山形景观石,也有形成象形的。有的砺石玉化程度达到了玛瑙质。色质多为黑、白,少有绿、黄、红。此石目前市场已少见,多收藏在奇石爱好者手中。你面对一方上好的景观风砺石,眼前看到的是崇山峻岭、沟壑幽深,变化无穷。这一山一景,仿佛置身在高山群峰之中,感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回归大自然的宁静清爽,心旷神怡,无比舒畅。 愿那美丽多情、动人心弦的藏族姑娘手中的皮鞭狠狠地抽在身上,只有这炽热的鞭痛才能驱赶走心中无限的惆怅、无限深情的思念,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场景。 还有人说这更像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高贵的气质、典雅的神态,一个有名望的雕塑家一生历尽辛苦,创造出几件传艺之作已为不易。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产生出令人震撼,能深深的打动人,吸引人,感染人的杰作实在不易。“一代伟人”这方奇石如同画片一般,很像一幅毛泽东坐在椅子上的照片,让人感到惊讶结舌。伟人毛泽东那饱满的前额,具有特征的发型,那高瞻远瞩的神态,再现运筹帷幄的领袖气概。这是大自然的杰作,将伟人铭刻在大自然的坚石上,永垂不朽。这方奇石我得到后,我被大自然的神力深深折服,我拿着这方奇石出现在人们面前,众人异口同声“这是毛主席啊!”  世界有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佛教。这三大宗教相互交错遍布全球,对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佛教始祖达摩奇石我已收藏到一方。我又收藏到一方十分精美的耶酥画面石。石质精细润滑,画面形象逼真,忧郁的眼神,高大的鼻子,身着长袍。让人感到上帝使者的忧虑,为民驱忧解难,带来上帝的福音,这是一幅活脱脱的耶酥画像。  我爱巍峨叠立、冰清玉洁的青海高原!我爱青海湛蓝的天空!绿茵的草原!我爱善良、纯朴、勤劳、热情的青海人民!我爱汹涌磅礴、奔腾不息的青海三江源!我爱精美至尊的青海三江源奇石!

中国书法之美论文摘要

何谓书法?简言之,美化文字的艺术就是书法。更确切地说,就是写字的方法——规律和法则。但写字并不等于书法艺术。有学者曾经形象地将书法艺术从萌芽、成长到成熟的过程概括为“三部曲”,即:造字—写字—书法艺术。在我国,“书法”一词,已经沿用了一千多年。日本、朝鲜、越南也有书法,是唐朝时从我国传去的,在日本有“书道”之称。它与“茶道”、“花道”鼎足而三。书法艺术的产生是同文字的产生分不开的,但是有了文字,并不等于就有书法艺术。中国书法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独特的工具和独特的土壤。 汉字和书法这两个中华民族的精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法离不开汉字的构造和发展规律,书法因汉字而产生,并因以汉字为表现形式而独具魅力,汉字又因书法艺术的传承与演绎而更加精彩。

中国文字的点画、结构和形体与外文不同。它变化微妙,形态不一,意趣迥异。"通过点画线条的强弱、浓淡、粗细等丰富变化,以书写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以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分布,构成优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似玉龙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丽,有的气势豪放,这些都有使书写文字带上了强烈的艺术色彩。"书法己是民族艺术中一枝永开不败的鲜花,世人赏以欣慰,可从中领略其精神风度,心灵意境,生活情趣,审美追求,时代气息……

书法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极其构成运动为形式,来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通过书法课程的学习,我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历代的名家、代表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书法的欣赏,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我将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如何欣赏书法以及学习书法的体会作进一步的论述。 一、 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 中国书法艺术肇始于汉字产生阶段,中华名族是最早使用线条表达文字意思的名族,文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而不是图画。 对于书法的发展,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商代大批甲骨文与金文出土,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建立,在这五百年里,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文化最大的一个时期,相继出现了大篆、小篆、摹印、隶书等丰富的文字形式,商周至秦汉,书法完成了从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书体的演变以及书法风格的变异。随之书法的繁荣是从东汉开始的,在这期间,纸的发明、佛教的传入等特殊现象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到汉末魏晋是书法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三国时楷书出现,代表性的书家有钟繇,为楷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知名书家如林、群星璀璨的空前盛景,王氏家族、谢氏家族等的出现,使书法艺术的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尚“韵”书风形成,而且书家们在行书、草书的书写方面也达到了变幻无穷的境界,同时,王羲之的诞生使得书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审美观点由古拙转变为妍美。到了隋代,楷书风行,留下了大量的造像记、墓志和塔铭,随之而来的唐代,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代表性的书家有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其中颜真卿的楷书是以前年来影响华人大众生活最广大普遍的视觉艺术,颜体传达了大气、宽阔、厚重与包容的风格。接着是“宋四家”的出现,使书法成熟。后来的元、明、清时代,书法风格基本有了一定的趋向,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于近现代的书法,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有吴昌硕、林散之、高二适等人,以篆书、行书和草书为主。 二、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感知。即通过反复观察,透过作品形式,感受、领会作品的形象、气韵、风格、情趣等。 这一点我们基本都能做到。 第二、描述。即概括、归纳作品的艺术特征、艺术手法 、精神内涵及自己的感受等。 第三、解释。申明所以然,即说明、论证自己的所见所感。实即逐一分析作品在艺术特征、艺术手法、精神内涵等方面的成因。 第四、评价。 即审美判断,古人谓之“批评”。主要是针对作品的艺术价值、重要影响、历史意义、艺术上的得失、给人的启示等,予以评述,其中包括对已有批评的批评。我认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只有懂得如何评价一份作品,才能取其长处,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能力。 一般的直观性欣赏,大多止于第一步,因此专门的欣赏,一般含感知、描述、解释、评价四项完整的内容,需要调动书法创作、书法史论等多方面的综合修养,这四项内容相互渗透、彼此包涵,而不是各自独立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书法学习中应该尽量学会用这种方式来欣赏书法,进一步认识到书法作品之美。 三、书法学习的心得 学习书法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一学 期的书法学习,我对书法及书法欣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我建议到“百度文库”搜搜再说

  • 索引序列
  • 青海之美论文摘要
  • 青海之美论文
  • 青海之美论文选题
  • 青海之美论文题目
  • 中国书法之美论文摘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