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济南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页

济南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页

发布时间:

济南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页

我是济大 你这个提问范围太大了 具体点的问题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前身之一原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始建于1948年8月,是原国家建材工业部在全国按地域分布设立的四所部属高校之一,1998年7月,学校划归山东省管理;原济南联合大学的前身为1978年建校的济南师范专科学校和1983年建校的济南职业大学;2000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2001年4月,原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和原山东省物资学校并入济南大学;2007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并入济南大学,实行科教一体化。建校60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聚向上、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已成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培养了11万名毕业生。学校现设学院21个、教学中心2个。拥有本科专业6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专业6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5个,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专业30个,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等9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2000人。学校建有一支以院士、“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和省部级突贡专家为带头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40人,其中教授288人、副教授58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88人、硕士学位的86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特聘岗位教授5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9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379人。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建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及研究基地31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0个、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学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近年来,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主持国家级教研教改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45项,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获省部级教学研究成果奖32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创新活动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07项,其中国家一等奖5项,连续两届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校重视科研工作。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7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43项、国家发明专利53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1558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14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济南大学学报》等8种学术期刊。学校校园占地16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藏书及电子文献9万册,期刊14149种,引进和自主开发大型网络数据库总容量达到16T。拥有现代化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校园环境。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28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165名知名学者受聘担任我校客座教授。 近年来,济南大学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所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有特色的国内外知名大学。

我也是济南大学的,不知道你想知道什么,你可以现在网上了解一下,有什么再具体问一下。

是核心期刊的而且他还分为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并且都是核心级的具体的你可以去中国鸣网看下

济南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

是核心期刊的而且他还分为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并且都是核心级的具体的你可以去中国鸣网看下

●学术论文:《可持续性创新分析》独立完成,3000字,《光明日报》2000●学术论文:《警惕:未来的人口大倾斜》,独立完成,3000字,《经济日报》13。●学术论文:《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断思》独立完成,3000字,《经济日报》25。●学术论文:《企业活力系统分析》独立完成,2500字,《经济日报》20。●学术论文:《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优路径》独立完成,2800字,《经济日报》13●学术论文:《城市化能让城乡双赢吗?》独立完成,2000字,《解放日报》15(13)。●学术论文:《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之母》独立完成,10000字,《经济学家》2005年第2期。●学术论文:《经济全球化下的认识误区与盲点》独立完成,10000字,《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第7期。●学术论文:《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制度创新路径分析》独立完成,8000字,《经济研究资料》(经济研究副刊)1999年第9期。●学术论文:《流动人口研究需要创新的领域》独立完成,13000字,《中国人口年鉴》2003卷。●学术论文:《经济体制变迁中双轨格局的内在缺陷》独立完成,11000字,《文史哲》1998年第6期。●学术论文:《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人口规律》独立完成,12000字,《文史哲》1999年第4期,●学术论文:《现代化的动力是绝大多数人受益》独立完成,10800字,《文史哲》2000年第4期。●学术论文:《繁荣时期政府不作为的宏观政策命题——关于宏观调控的一个理论假说》独立完成,12000字,《文史哲》2004年第6期。●学术论文:《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独立完成,10000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学术论文:《人口流动规律及其政策含义》独立完成,10000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学术论文:《水环境优先兼顾水资源》第一作者,8000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4期。●学术论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三人合作,8000字,《农业经济》2007年第4期。●学术论文:《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路径》独立完成,16000字,《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5期。●学术论文:《稀缺、制度与效率的关系分析》独立完成,6000字,《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学术论文:《制度现代化解构》独立完成,12000字,《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学术论文:《经济学分析的六观层面》独立完成,13000字,《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学术论文:《城市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辨析》独立完成,12000字,《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学术论文:《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4第6期。●学术论文:《充分就业路经》独立完成,9000字,《学术论坛》2005第9期。●学术论文:《人口发展与制度创新——兼谈制度人口学的构建》,独立完成,7000字,《理论学刊》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C5《人口学与计划生育》2006第1期全文转载。●学术论文:《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浅议》独立完成,6000字,《齐鲁学刊》1987年第1期。●学术论文:《企业独立化是走出“两权分离”困境的有效途径》独立完成,8000字,《齐鲁学刊》1988年第4期。●学术论文:《简论市场机制的作用》独立完成,6000字,《齐鲁学刊》1990年第6期。●学术论文:《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原因的寰观思考》独立完成,8000字,《齐鲁学刊》1991年第6期。●学术论文:《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有规律》独立完成,11000字,《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学术论文:《中国买方市场分析》独立完成,12000字,《齐鲁学刊》2000年第2期。●学术论文:《充分就业状态及其发展陷阱》独立完成,10000字,《齐鲁学刊》2004第6期。●学术论文:《客观规律与比较方法》独立完成,7000字,《东岳论丛》1998年第2期。●学术论文:《市场机制生成的三大基础要件》独立完成,6000字,《东岳论丛》1999年第2期。●学术论文:《人的现代化与教育创新》独立完成,8000字,《东岳论丛》2000年第4期。●学术论文:《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分析》独立完成:18000字,《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分类号:F10;分类名:《国民经济管理》;复印期号:200403)●学术书评:《‘新中国劳动制度发展与创新研究’评介》独立完成:3000字,《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学术论文:《理论更新周期断思》,独立完成,6000字,《山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学术论文:《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科学解析》独立完成,6000字,《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学术论文:《中国人口流动的动因分析》独立完成,14000字,《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学术论文:《种草与种树的经济学分析》独立完成,8000字,《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学术论文:《全球化与中国劳动力自由流动》第一作者,6000字,《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学术论文:《关于利益集团分析的若干问题》独立完成,8000字,《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学术论文:《适度人口理论与适度流动人口》,独立完成,8000字,《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学术论文:《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第三作者,8000字,《调研世界》2007第11期。●学术论文:《中国人口发展的创新路经》独立完成,4000字,《中国人口报》04●学术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的动因分析》独立完成,4000字,《中国人口报》26●学术论文:《简论人口流动》独立完成,3000字,《中国人口报》09●学术论文:《发展人口学构想》独立完成,5000字,《国际学术论坛》2004第4期。●学术论文:《中国当代人口发展分析》独立完成,8000字,《东方论坛》2004第4期。●学术论文:《建构服务型政府的创新路经》独立完成,8000字,《东方论坛》1●学术论文:《试论两大部类交替优先增长规律》独立完成,8000字,《山东经济》1988年第3期。●学术论文:《试论自然经济的历史缺陷》第一作者,6000字,《山东经济》1997年第5期。●学术论文:《市场失灵与间接调控》独立完成,6000字,《山东经济》1998年第4期。●学术论文:《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具创新路径》独立完成,6000字,《山东经济》1999年第5期。●学术论文:《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独立完成,6000字,《山东经济》2000年第4期。●学术论文:《高架桥的经济学分析》独立完成,5000字,《山东经济》2004年第2期。●学术论文:《简论宏观调控的转轨变型》第一作者,5000字,《当代企业家》1989年第10期。●学术论文:《市场竞争中优质取胜和创新取胜策略》独立完成,6000字,《科学与管理》1998年第4期。●学术论文:《市场竞争中信誉取胜和信息取胜策略》独立完成,6000字,《科学与管理》1999年第2期。●学术论文:《恩格斯论竞争规律与供求规律的关系》独立完成,4000字,《发展论坛》1998年第6期。●学术论文:《现代自然观与企业活力》独立完成,3000字,《发展论坛》2000年第11期。●学术论文:《企业功能与企业活力》,独立完成,3000字,《发展论坛》1999年第6期。●学术论文:《略论企业经济系统》独立完成,10000字,《济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学术论文:《价值·金·纸币》独立完成,6000字,《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学术论文:《全球化与现代化》独立完成,6000字,《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学术论文:《中国城市化进程演进分析》独立完成,8000字,《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学术论文:《中国人口流动态势》独立完成,9000字,《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学术论文:《发展观的历史变迁》独立完成,9000字,《济南大学学报》2●学术论文:《谈谈公平与效率》独立完成,2000字,《大众日报》21,该文于1987年首先在理论界提出“效率首先,公平其次”的理论观点,在1993年12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中证明是正确的。●学术论文:《对按酬付劳的一点新理解》独立完成,2000字,《大众日报》3。●学术论文:《科技转化与创新》独立完成,2000字,《大众日报》18。●学术论文:《论可持续性创新》独立完成,2000字,《大众日报》14。●学术论文:《论制度创新》独立完成,2000字,《大众日报》13。●学术论文:《摈弃“轻商”的傲慢与偏见》第二作者,3000字,《大众日报》2003年6月29日。●学术论文:《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竞争策略》独立完成,4000字,《山东企业管理》1998年第10期。●学术论文:《中国未来的人口问题大倾斜》独立完成,6000字,1986-1988三个年度10篇优秀稿件奖。《三不月刊》1988年第11期。●学术论文:《关于纸币产生问题的新认识》独立完成,4500字,《山东金融研究》1988年第9期。●学术论文:《市场竞争中广告取胜和谈判取胜策略》独立完成,8000字,《青年思想家》1998年第6期。●学术论文:《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教育创新路径》独立完成,6000字,《聊城师院学报》1999年第5期。●学术论文:《现代科学发展观的十大核心要义》第一作者,16000字,《WTO与中国经济》,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出版。●学术论文:《流动人口学构想》第一作者,6000字,《WTO与中国经济》,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出版。●学术论文:《供求规律及中国买方市场分析》独立完成,6000字,《学习月刊》1998年第7期。●学术论文:《脚手架上抖风流》独立完成,(调查报告),12000字,《齐鲁企业家丛书》,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学术论文:《企业之路》独立完成,(调查报告),11000字,《中国企业家名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88版。●学术论文:《关于当前中国市场状况的思考》独立完成,12000字,《山东社科界》1998年第3期。●学术论文:《诚信应成为泉城的品牌》独立完成,2000字,济南日报02注:另有若干学术会议宣读文章未列出。其98%以上的学术论文均为个人独立完成,其中的两篇两人合作的学术论文,俞宪忠也是第一作者。现有11文章有待定稿。

量化赋分细则一、学历赋分 1、硕士8分、本科6分,专科4分、中专2分。(1)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其学历赋分在相应学历分值上再增加1分;(2)后学历不满3年不赋分;(3)党校、干函大学历,结业证、课程班毕业证不赋分。二、年限赋分 教学年限:教学工作年限,每年1分,累计不超过20分。任现职年限:聘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年限,每年1分,累计不超过10分。取得职称资格未聘年限,每年5分(学校自行掌握)。兼职年限:任现职以来的班主任、兼课的年级组长及中层以上干部每年1分,累计不超过10分;学科组长、备课组长每年5分,累计不超过5分。以上各种兼职,同年度不累计赋分。支教年限:任现职以来,市区教师在边远地区或薄弱学校任教年限,每年1分,累计不超过2分;由城镇学校调到农村学校5分,由省市规范化学校调到普通学校3分,援疆、援藏、援边一年以上教师3分。不累计赋分。年度考核: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每年赋1分,累计不超过5分。三、综合表彰奖励赋分(一)综合奖励名称优秀教师、十佳教师、百佳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拔尖人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记三等功,先进工作者等。(二)按表彰奖励等级赋分1、省政府表彰或省人事厅与省教育厅联合表彰10 分;2、省教育厅、市政府表彰或市人事局与市教育局联合表彰8 分;3、市拔尖人才、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赋6分,记二等功赋6分、三等功赋4分;4、市教育局、县区政府赋4分;5、县区教育局赋2分;6、镇政府、办事处赋1分;7、教育办、学校赋5分,累计不超过1分。综合表彰奖励赋分,限最高一项,不累计赋分。四、教学奖励赋分(一)奖励名称教学能手、优质课(精品课)、说课、课件等。(二)按奖励等级赋分1、教学能手:省级8分、地市级6分、县区级4分、乡镇2分、直属学校1分。2、优质课:省教研室一等5分、二等4分、三等3分;市教研室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县区教研室一等1分、二等5分;乡镇、直属学校一等5分。注:(1)在全国、省、市级公开课分别按2分、1分、1分赋分,相应等级的课题组课题研究中的优质课,分别按1分、5分、5分赋分。(2)高校精品课负责人赋4分,参与者赋2分;(3)高校教学团队成员:国家级3分、省级2分、校级1分。3、说课、课件、录像课、优秀教案:国家级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省级一等1分、二等5分、;市级一等1分、二等5分;县区级一等5分;各级电教优质课、课件按同级教研室标准折半赋分。教学奖励赋分,限最高一项,不累计赋分。五、班主任奖励赋分(一)奖励名称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大队、中队),先进班集体,走青春路、做育花人。(二)按奖励等级赋分1、优秀班主任:(1)省级赋6分、市级赋4分;(2)市教育局赋3分、县区教育局赋1分;(3)乡镇、直属学校赋5分,累计不超过1分;2、优秀辅导员(大队、中队):按优秀班主任标准折半赋分。3、走青春路、做育花人:市 级: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 县区级: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5分。4、先进班集体:省级赋4分、市级赋2分、县区级赋1 分。班主任奖励赋分,限最高一项,不累计赋分。六、教学成果赋分(一)奖励名称

四川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页

增刊是不会被检索的 增刊都不再新闻出版总署的范畴之内!

学报增刊好吧~~为你单独开个增刊,你好牛`~~~

湖北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页

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第二届年会(1994年11月·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第四届年会(1998年10月·湖北鄂州鄂钢宾馆); 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第五届年会(2000年5月·湖北黄陂木兰湖宾馆);湖北省心理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2000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代表大会(1997年10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代表大会(2001年1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2002年10月·武汉东湖碧波宾馆);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2003年9月·武汉东湖宾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2003年9月·浙江杭州);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代表大会(2004年5月·深圳商报社); 中国高校“职业指导”教育教学研讨会(2005年5月14-15日,武汉梦天湖宾馆); 湖北省心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2005年9月23-25日,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心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005年10月23-26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2005年10月26-28日,深圳迎宾馆),作为特邀嘉宾代表大陆高校发言;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代表大会(2007年1月·哈尔滨);中国首届职业生涯发展高峰论坛(2007年4月·北京大学); 湖北省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2007年12月·湖北咸宁); 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2007年12月·湖北大学); “心理学与中国社会发展”论坛(2008年5月,武汉大学心理学系);职业规划师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00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湖北省心理学会2008学术年会(2008年11月,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心理学教学工作研讨会(2009年2月10日,武汉君悦大酒店); 全国人本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大会(2009年3月28-29日,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心理学会2009年全国学术大会(2009年11月7-9日,山东师范大学); 湖北省心理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2010年9月13-14日,湖北大学)。 1.三性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参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ISBN7-5629-1107-X/G·1702.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参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ISBN7-5629-1395-1/G·2013.大学生心理与辅导(参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ISBN7-306-01636-9/B·80 4.心理110(参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ISBN7-5351-2875-0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参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ISBN7-307-03568-5/B·103 6.法律基础教程(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ISBN7-5629-1837-6/D·1347.当代大学生心理解读(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ISBN7-5698-1677/B·1248.大学生心理发展(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ISBN7-04-13859-X 9.思想道德修养(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ISBN7-5629-2147-410.绝不迷茫——青年职业心理测评与生涯规划(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ISBN7-900675-50-7 1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ISBN7-5629-2168-712.新编法律基础教程(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ISBN7-5629-2045-413.快乐成长,幸福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漫谈(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ISBN7-5629-2311-6 1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ISBN7-5629-2334-515.军休干部的身心保健(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ISBN7-5629-2369-8 16.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ISBN7-307-3568-917.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合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ISBN7-5609-3844-218.心灵氧吧(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ISBN7-5629-3848 19.大学生就业指导(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ISBN7-300-12265-620.大学生健康心理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ISBN7-300-12255-5 1.雷五明:城市文化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社科信息》,1993年第8期,CN32-1021/C2.雷五明:90年代城市文化消费的特点与趋势。《消费经济》(核心期刊),1993年第3期,CN43-10223.雷五明:作好心理准备,迎接大学挑战。《心理世界》,1994年第13期(增刊),CN41-1203/B4.雷五明:心理辅导应当成为大学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南开教育论丛》,1995年第1期 5.申来金,雷五明:高校心理咨询良性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ISBN7-5430-1702-4 6.雷五明:有情教育,无情管理。《大学新生思想研究与教育》(论文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年10月,ISBN7-5044-3978-9/G·3257.雷五明:对大学生进行有情教育规范管理。《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CN42-1189/G4。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索引。 8.李静蓉,雷五明:更新教育目标,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2期,CN42-1316/G4 9.李静蓉,雷五明:教育法地位争论之综述。《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CN42-1577/G4 10.李静蓉,雷五明:论学校情境中的行政法律关系。《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CN42-1573/F11.雷五明:咨询手记:对一例看录像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心理辅导》,2001年第3期,CN42-1571/B 12.雷五明:对一例过度者的有效心理干预。《心理110——高校心理咨询典型案例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ISBN7-5351-2875-0/G·2342 13.雷五明: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ISBN7-81077-130-2/G·004 14.雷五明:试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质与素养。《走进阳光地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ISBN7-04-011409-7 15.雷五明:论素质教育中健全人格的塑造。《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增刊,CN42-1312/G416.雷五明:论犯罪人格及其形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增刊,CN42-1660/C17.雷五明:《思想道德修养》中活动课程的设计。《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CN42-1573/F18.李静蓉,雷五明:论学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CN42-1020/C 19.雷五明:试谈学校伤害事故处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CN45-107620.雷五明:心理咨询中如何处理来访者提供的虚假信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ISBN7-81077-485-921.雷五明,李静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外教育科学》,2004年第15期,ISSN1726-8281 22.雷五明,杨梅菊:农村地区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ISBN7-5629-2241-1 23.雷五明: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与意义,《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3期24.雷五明:职业咨询的主要过程与技术,《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第16期,CN11-4028/D25.雷五明:高校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解读,《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8期,CN45-1188/D26.雷五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半是生涯发展中的障碍,《河南教育》(高教版),2006年第11期,CN41-1033/G4 27.雷五明:心理咨询案例:他为什么不敢与同学并排而坐,《河南教育》(高教版),2006年第9期,CN41-1033/G4 28.徐志远,雷五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4期,CN42-1422/D 29.雷五明,陶慧芬: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CN42-1743/D30.雷五明:论学校心理咨询与职业咨询的异同,《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CN42-1578/G431.雷五明:论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3期,CN11-4699/G432.雷五明:论心理咨询员的素质结构,《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第3期,CN42-1731/G433.雷五明,王威孚:军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年第2期,CN45-1076 34.雷五明,田官贵:军休干部身心保健与服务管理的调查分析,《华南国防医学》,2006年第1期,CN42-1602/R 35.雷五明,赵北平: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三个“有利于”,《中国培训》,2006年第11期,CN11-2905/G436.雷五明,赵北平: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青年探索》,2006年第4期,CN44-1022/D 37.雷五明:帮助职业发展困惑者寻找自己,《中国培训》,2006年第8期,CN11-2905/G438.雷五明:职业发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2期,CN11-1004/G439.雷五明,赵北平:人职匹配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CN23-1076/G4 40.雷五明,赵北平: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与实施,《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CN11-2579/D41.雷五明,赵北平: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与保障,《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9期,CN22-1019/G4 42.雷五明:大学生基层与西部就业的心理学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第10期,CN42-1665/T43.雷五明:职业咨询案例报告: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9期,CN11-4028/D44.雷五明:职业指导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机械职业教育》,2006年第11期,CN32-1099/G445.雷五明: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在高校人事工作中的作用,《教书育人》(学术版),2007年第3期,CN23-1439/Z4 46.雷五明:论临床与学校心理咨询的异同,《校园心理》(学术版),2007年第1期,CN14-1326/R47.徐志远,雷五明:心理咨询:现代思想教育的重要范畴,《攀登》,2007年第6期,CN63-1015

1“纳特女士介绍的一些教材编写原则和外语教学法”, 《语言教学与研究》增刊1, 1977 年 6 月。42-62页。2“论英语关系结构”, 《语言教学与研究》增刊 2, 1978 年 10 月。79-93页。3“澳大利亚语言学教学情况介绍”, 《语言学动态》, 1979 年第 5 期。37-38页。4“`语用学”, 《国外语言学》, 1980 年第3 期。1-10页。5“国外汉英对比研究杂谈”,《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 年 1/2 期。117-128页。6“Some linguistic differences in the Written English of Chinese and Australia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V 1, N1, 39-7“系统语法, 生成语法和从属语法的大融合--赫德逊的子项从属语法简介”,《1983年哈尔滨生成语法讨论会论文集》。黑龙江大学。1993年。219-225页。8“韩礼德”,《国外语言学》, 1983年第2期。60-62页。9“浅谈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阅读课”,《教学研究》,1984年第1期。1-6页。10“韩礼德的语言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1期。23-29页。11“威廉哈斯”,《国外语言学》,1984年第4期。56-59页。12“Differences in Mode”, JOURNAL OF PRAGMATICS, N8, 595-13“谈康拉德的《黑暗的内心深处》中的库尔茨”《国外文学》,1984年第4期。18-26页。14“‘ 光明使者’与‘白人奴隶’--谈谈《黑暗的内心深处》中的库尔茨”,《福建外语》1985年第1期。42-45页。15“语言模式的全应效果--试析狄伦·托玛斯一诗的语音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2期。14-18页。16“英语应用文介绍”,《大学生》,1985年总第3期。148-163页。17“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现代英语研究》,1986年第1期。50-58页。18“语言学在英语系扎根”,《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2期。2-3页。19“《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简介和说明”,《外语界》,1988年第3期。40-44页。20“Working for an English Syllabus for English Majors in China's Tertiary Institutions”, APPLIED LINGUISTIC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N OCCASIONAL PAPERS N 16-21“韩礼德”(合著),《中国大百库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年2月。127-128页。22“语用学”(合著), 《中国大百库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年2月。496-497页。23“语言功能与汉语的语序和词序”,《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53-60页。24“第16届国际系统语法大会介绍”,《国外语言学》,1989年第4期。46页。25“韩礼德语言学的六个核心思想”,《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1期。2-8页。26“语篇语用学札记”,《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英语语言文学专刊》。51-58页。27“现代汉语言语类型及其修辞功能”,《修辞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1990年2月。173-183页。28“Speech at the Concluding Panel Discussio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INTENSIVE ENGLISH TRAINING IN CHINA (1987),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85-29“系统语言学在中国的进展》”(合著),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1-11页。30“语气与汉语的疑问语气系统”(合著),《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88-107页。31“小句与复句”,《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130-141页。3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讽刺诗四首”,罗绍书编:《外国百家讽刺诗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121-123,218-219,282页。33“澳大利亚文学”, 《文学百科大辞典》, 华龄出版社, 1991 年。803-807页。34“新西兰文学”, 《文学百科大辞典》, 华龄出版社, 1991 年。807-808页。35“王力与韩礼德”, 《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 年1期。4957页,收入 张谷,王辑国编:《龙虫并雕,一代宗师——中外学者论王力》,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16页。36“功能主义纵横谈”, 《外国语》, 1991 年 3 期。3-10页。37“有关日语主位的若干问题”,《外国语》1992 年1期 1-7 页。38“位与非位评介”, 《国外语言学》 1992 年 1 期 7-10 页。39“韩礼德——哈桑的接应模式和汉语话语接应问题”, 北京市语言学会编: 《语言研究与应用》。商务印书馆 1992 年。199-215页。40“九十年代的语篇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2年1期)。1-7页。41“大学外语教育”, 《学者论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139-148页。42“Wallace Chafe” 《国外语言学》,1992年3期44-49页。43“Aspects of Present-day Australian English”, The First Conference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March 8-12, in Hu, Wenzhong COLLECTED PAPERS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Xiamen University P 249-44“评Pike的位学理论”,《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2年第2期),46-49页。45“语言规划”,《语言文字应用》, 1993年第1期,11-20页。46“认知与语篇产生”,《国外语言学》1993年第2期,2-6页。47“语音系统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2期,1-5页。48“美国的语言问题和语言政策”,《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3年,13-22页。49“第20届国际系统功能语法会议”,《国外语言学》,1993年,42-43页。50“A semantic-functional approach to word order in Chinese,” Hao Keqi et al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xts and Language Research, 29- March, 1989, Xi’a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29-51“入其门而得其道”,《英语函讯报》1994年2月15日。第1版。52“语言的可证性”,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9-15页。53“英汉疑问语气系统的多层次和多元功能解释”,《外国语》,1994年第1期1-7页。54“巴赫金与社会符号学”,《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49-57页。55“美国的双语教育”,《外语与翻译》1994年第1期41-45页。56“可证性,新闻报导和论遍语体”,《外语研究》,1994年第2期22-28页。57“大学英语中的习得”, (与封宗信、罗郁合作), 《外语教学与研究》1944年第4期, 44- 49页。转载高远等编: 《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5年2月。58“Acquisition in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with Zongxin Feng, Yu Luo),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REVIEW, N1, 1994, 15-59“Social and cultural ramifications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ssoci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994 ELLAK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60“An evidentalistic analysis of reported argumentatio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 A 102-61“英语专业精读教材评审工作的回顾”,《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5 年,115-121页。62“肯定成绩, 总结经验, 提高教材评估工作的科学方法”(合著),《外语界》1995年第1期,11-16页。63“汉语的可证性和语篇分析”,《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13-23页。64“Lyle Bachman谈语言测试的设计与开发”,《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10-16页。65“有关语篇衔接理论与多层次模式”,《外国语》1996年第1期,1-8页。66 “我国文体学研究现状”,许嘉璐等编: 《中国语言学现状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355-365页。67“语法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期, 1-7页。68“美国功能语言学家Givon的研究现状”,《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4期,1-10页。69“英汉对比研究的动向”,《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1月,55-62页。70“乔姆斯基语篇劝说力剖析”,《外语与翻译》1997年1月,1-6页。71“东亚人学英语(上)”,《福建外语》1997年2期,1-4 页。72“东亚人学英语(下)”,《福建外语》1997年3期7-11页。73“传统·创新·团结”,《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5-7页。74“高吉亚斯修辞学与柏拉图真修辞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4期,6-9页。75“语言·认知·隐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1997年第4期,49-57页。76“开发电子邮件的研究功能”,《现代外语》1997年增刊:《外语教师上网手册》,97-102页。77“有关语言教学的看法和信息”,《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增刊,65-68页。78“ELT Reform in China -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21st Century”in Lin Maosung & Leung Yaonam ()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Taipei: Lihe Publishing C 79“有关隐喻语用观的若干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期,7-11页。80“系统功能语言学近况”,《外国语》1998年第1期,1-5页。81“一部用法与搭配相结合的新型词典”,《外语界》,1998年第2期,53-54页。82“语篇分析任重道远”,《外语研究》,1998年第2期,1-4页。83“英语改革势在必行”,王景和编《英语教学名家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52-53页。84“Between 用法众人谈”,《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7月, 20-21页。85“十年含辛,执著创新—评汪榕培卢晓燕编著的《英语词汇学教程》”,《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0月,28-30页。86“英语的最近变化”,《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第4期,1-7页。87“当代符号学研究的若干问题”,《福建外语》,1999年第1期,1-9页。(收录于陈治安,刘家荣主编:《语言与符号学在中国的进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9月,i-)88 “反思与前瞻 - 纪念《马氏文通》发表一百周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1-5页。89 “系统功能语法与汉语语法研究”,载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252-302页。90“《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评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4 期,116-117页。91“四位中国学者关于《系统功能语法概论》的讨论:胡壮麟先生的答复”,《福建外语》1999年第3期,第6-8页。92“英语学习与电脑”,载李赋宁等主编:《英语学习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年7月,482-490页。93“科学理论新发现和语言学新思维”,《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1-6页;朱用生编:《世纪之交论功能》,上海外语教育研究社,2002年。94“隐喻与文体”,姜治文等主编:《外国语言文学研究》1999年9月,22-36页。95“关系”,载赵世开主编,《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9 月,254-291页。96“论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32卷2期,95-102页;黄国文主编、杨炳均副主编:《语篇·语言功能·语言教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5 月,95-102页。97“‘辨证施治’与‘唯物辩证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8期。98“博导访谈:访胡壮麟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456-460页。99 “功能语法导论”导读”,《功能语法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8 月,F13-100“中小学英语教材的新突破”,《中国教育报》,2000年12月19日。101“语篇分析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2001年1期3-9页。3-9页。102 “Discourse Analysis and Pragmatics”, in Ren Shaozeng et al (eds) Grammar and 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course A The University of Macao P 23-103 “语言和计算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1年1月,1-6页。104 “走近巴赫金的符号王国”,《外语研究》2001年2月;王铭玉、李经纬主编《符号学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2001年12月,10-15页。105 “为中学生量身定做”,《北京书讯》2001年5月。106 “关于英语语法教育的再认识”,《外语论坛》2001年1期。6-14页。107 “导读”,《英语语言学百科词典:语言教学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10月,F25-31。108 “漫话英语学习”,《专家学者谈如何学习英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112-122页。109 “语篇语言学”,杨自俭主编《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281-314页。110 “里查兹的互动理论”,《三峡大学学报》,2002年24卷1期,50-54页。111 “语境研究的多元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34卷3期,161-166页;转载于《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8期,104-109页。112 “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外语研究》,2002年第3期,2-5页。113 “计算符号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9期,1-5页。114 “雷迪的传导隐喻”,《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6页。115 “‘如何操作’型语篇文体特征的变异”,《英语研究》2002年1卷1期,2-9页。116 “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国外外语教学》2002年第4期,3-7页。117 “在教育技术变革下的外语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一书评介”,《外语电化教学》2002年第6期,60-64页。118 “中国环境下说英语”,《大学英语》2003年第2期,2-4页。119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现代外语》2003年26卷第1期,85-92页。 论中国的双语教育,《中国外语》,2004年第2期。 Individualization, Collaboration, Modularization, and Hypertextualiz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中国外语》,2004年第1期。 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关于《认知隐喻学》的对话(王宗炎; 胡壮麟),《中国外语》2005年第4期。 China's English Education Reform: Trends and Issues,《中国外语》,2005年第6期。 习得与学得,《中国外语》,2007年第2期。 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解读韩礼德的Appliable Linguistics,《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PowerPoint——工具,语篇,语类,文体,《外语教学》,2007年第4期。 让巴赫金给巴赫金定位——谈巴赫金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闲话“整合”,《中国外语》,2008年第5期。 对语言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反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中国外语教育六十年有感,《中国外语》,2009年第5期。 语篇的评价研究,《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 Interviewing Professor MAK Halliday (韩礼德; 胡壮麟; 朱永生),《中国外语》,2010年第6期。 认知符号学,《外语学刊》,2010年第5期。 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外国语》,2011年第1期。 谈中国外语教育30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谈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外语教学》,2011年第4期。

三峡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页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双月刊)创办于1979年10月,是三峡大学主办的以水电工程技术为主的学术刊物。 立足三峡,面向全国,探索创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择优登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管理工程以及基础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自1998年第1期起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用刊为1998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俄罗斯《文摘杂志》源刊。主要栏目:水电论坛、土木工程、机电工程、信息技术、化学与生命科学、数理研究。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1672-948X]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191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319 相对于北大核心来说,不是那么难

1“纳特女士介绍的一些教材编写原则和外语教学法”, 《语言教学与研究》增刊1, 1977 年 6 月。42-62页。2“论英语关系结构”, 《语言教学与研究》增刊 2, 1978 年 10 月。79-93页。3“澳大利亚语言学教学情况介绍”, 《语言学动态》, 1979 年第 5 期。37-38页。4“`语用学”, 《国外语言学》, 1980 年第3 期。1-10页。5“国外汉英对比研究杂谈”,《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 年 1/2 期。117-128页。6“Some linguistic differences in the Written English of Chinese and Australia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V 1, N1, 39-7“系统语法, 生成语法和从属语法的大融合--赫德逊的子项从属语法简介”,《1983年哈尔滨生成语法讨论会论文集》。黑龙江大学。1993年。219-225页。8“韩礼德”,《国外语言学》, 1983年第2期。60-62页。9“浅谈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阅读课”,《教学研究》,1984年第1期。1-6页。10“韩礼德的语言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1期。23-29页。11“威廉哈斯”,《国外语言学》,1984年第4期。56-59页。12“Differences in Mode”, JOURNAL OF PRAGMATICS, N8, 595-13“谈康拉德的《黑暗的内心深处》中的库尔茨”《国外文学》,1984年第4期。18-26页。14“‘ 光明使者’与‘白人奴隶’--谈谈《黑暗的内心深处》中的库尔茨”,《福建外语》1985年第1期。42-45页。15“语言模式的全应效果--试析狄伦·托玛斯一诗的语音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2期。14-18页。16“英语应用文介绍”,《大学生》,1985年总第3期。148-163页。17“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现代英语研究》,1986年第1期。50-58页。18“语言学在英语系扎根”,《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2期。2-3页。19“《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简介和说明”,《外语界》,1988年第3期。40-44页。20“Working for an English Syllabus for English Majors in China's Tertiary Institutions”, APPLIED LINGUISTIC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N OCCASIONAL PAPERS N 16-21“韩礼德”(合著),《中国大百库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年2月。127-128页。22“语用学”(合著), 《中国大百库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年2月。496-497页。23“语言功能与汉语的语序和词序”,《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53-60页。24“第16届国际系统语法大会介绍”,《国外语言学》,1989年第4期。46页。25“韩礼德语言学的六个核心思想”,《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1期。2-8页。26“语篇语用学札记”,《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英语语言文学专刊》。51-58页。27“现代汉语言语类型及其修辞功能”,《修辞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1990年2月。173-183页。28“Speech at the Concluding Panel Discussio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INTENSIVE ENGLISH TRAINING IN CHINA (1987),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85-29“系统语言学在中国的进展》”(合著),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1-11页。30“语气与汉语的疑问语气系统”(合著),《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88-107页。31“小句与复句”,《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130-141页。3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讽刺诗四首”,罗绍书编:《外国百家讽刺诗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121-123,218-219,282页。33“澳大利亚文学”, 《文学百科大辞典》, 华龄出版社, 1991 年。803-807页。34“新西兰文学”, 《文学百科大辞典》, 华龄出版社, 1991 年。807-808页。35“王力与韩礼德”, 《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 年1期。4957页,收入 张谷,王辑国编:《龙虫并雕,一代宗师——中外学者论王力》,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16页。36“功能主义纵横谈”, 《外国语》, 1991 年 3 期。3-10页。37“有关日语主位的若干问题”,《外国语》1992 年1期 1-7 页。38“位与非位评介”, 《国外语言学》 1992 年 1 期 7-10 页。39“韩礼德——哈桑的接应模式和汉语话语接应问题”, 北京市语言学会编: 《语言研究与应用》。商务印书馆 1992 年。199-215页。40“九十年代的语篇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2年1期)。1-7页。41“大学外语教育”, 《学者论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139-148页。42“Wallace Chafe” 《国外语言学》,1992年3期44-49页。43“Aspects of Present-day Australian English”, The First Conference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March 8-12, in Hu, Wenzhong COLLECTED PAPERS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Xiamen University P 249-44“评Pike的位学理论”,《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2年第2期),46-49页。45“语言规划”,《语言文字应用》, 1993年第1期,11-20页。46“认知与语篇产生”,《国外语言学》1993年第2期,2-6页。47“语音系统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2期,1-5页。48“美国的语言问题和语言政策”,《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3年,13-22页。49“第20届国际系统功能语法会议”,《国外语言学》,1993年,42-43页。50“A semantic-functional approach to word order in Chinese,” Hao Keqi et al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xts and Language Research, 29- March, 1989, Xi’a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 29-51“入其门而得其道”,《英语函讯报》1994年2月15日。第1版。52“语言的可证性”,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9-15页。53“英汉疑问语气系统的多层次和多元功能解释”,《外国语》,1994年第1期1-7页。54“巴赫金与社会符号学”,《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49-57页。55“美国的双语教育”,《外语与翻译》1994年第1期41-45页。56“可证性,新闻报导和论遍语体”,《外语研究》,1994年第2期22-28页。57“大学英语中的习得”, (与封宗信、罗郁合作), 《外语教学与研究》1944年第4期, 44- 49页。转载高远等编: 《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5年2月。58“Acquisition in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with Zongxin Feng, Yu Luo),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REVIEW, N1, 1994, 15-59“Social and cultural ramifications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ssoci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994 ELLAK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60“An evidentalistic analysis of reported argumentatio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 A 102-61“英语专业精读教材评审工作的回顾”,《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5 年,115-121页。62“肯定成绩, 总结经验, 提高教材评估工作的科学方法”(合著),《外语界》1995年第1期,11-16页。63“汉语的可证性和语篇分析”,《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13-23页。64“Lyle Bachman谈语言测试的设计与开发”,《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10-16页。65“有关语篇衔接理论与多层次模式”,《外国语》1996年第1期,1-8页。66 “我国文体学研究现状”,许嘉璐等编: 《中国语言学现状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355-365页。67“语法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期, 1-7页。68“美国功能语言学家Givon的研究现状”,《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4期,1-10页。69“英汉对比研究的动向”,《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1月,55-62页。70“乔姆斯基语篇劝说力剖析”,《外语与翻译》1997年1月,1-6页。71“东亚人学英语(上)”,《福建外语》1997年2期,1-4 页。72“东亚人学英语(下)”,《福建外语》1997年3期7-11页。73“传统·创新·团结”,《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5-7页。74“高吉亚斯修辞学与柏拉图真修辞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4期,6-9页。75“语言·认知·隐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1997年第4期,49-57页。76“开发电子邮件的研究功能”,《现代外语》1997年增刊:《外语教师上网手册》,97-102页。77“有关语言教学的看法和信息”,《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增刊,65-68页。78“ELT Reform in China -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21st Century”in Lin Maosung & Leung Yaonam ()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Taipei: Lihe Publishing C 79“有关隐喻语用观的若干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期,7-11页。80“系统功能语言学近况”,《外国语》1998年第1期,1-5页。81“一部用法与搭配相结合的新型词典”,《外语界》,1998年第2期,53-54页。82“语篇分析任重道远”,《外语研究》,1998年第2期,1-4页。83“英语改革势在必行”,王景和编《英语教学名家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52-53页。84“Between 用法众人谈”,《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7月, 20-21页。85“十年含辛,执著创新—评汪榕培卢晓燕编著的《英语词汇学教程》”,《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0月,28-30页。86“英语的最近变化”,《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第4期,1-7页。87“当代符号学研究的若干问题”,《福建外语》,1999年第1期,1-9页。(收录于陈治安,刘家荣主编:《语言与符号学在中国的进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9月,i-)88 “反思与前瞻 - 纪念《马氏文通》发表一百周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1-5页。89 “系统功能语法与汉语语法研究”,载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252-302页。90“《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评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4 期,116-117页。91“四位中国学者关于《系统功能语法概论》的讨论:胡壮麟先生的答复”,《福建外语》1999年第3期,第6-8页。92“英语学习与电脑”,载李赋宁等主编:《英语学习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年7月,482-490页。93“科学理论新发现和语言学新思维”,《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1-6页;朱用生编:《世纪之交论功能》,上海外语教育研究社,2002年。94“隐喻与文体”,姜治文等主编:《外国语言文学研究》1999年9月,22-36页。95“关系”,载赵世开主编,《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9 月,254-291页。96“论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32卷2期,95-102页;黄国文主编、杨炳均副主编:《语篇·语言功能·语言教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5 月,95-102页。97“‘辨证施治’与‘唯物辩证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8期。98“博导访谈:访胡壮麟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456-460页。99 “功能语法导论”导读”,《功能语法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8 月,F13-100“中小学英语教材的新突破”,《中国教育报》,2000年12月19日。101“语篇分析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2001年1期3-9页。3-9页。102 “Discourse Analysis and Pragmatics”, in Ren Shaozeng et al (eds) Grammar and 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course A The University of Macao P 23-103 “语言和计算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1年1月,1-6页。104 “走近巴赫金的符号王国”,《外语研究》2001年2月;王铭玉、李经纬主编《符号学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2001年12月,10-15页。105 “为中学生量身定做”,《北京书讯》2001年5月。106 “关于英语语法教育的再认识”,《外语论坛》2001年1期。6-14页。107 “导读”,《英语语言学百科词典:语言教学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10月,F25-31。108 “漫话英语学习”,《专家学者谈如何学习英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112-122页。109 “语篇语言学”,杨自俭主编《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281-314页。110 “里查兹的互动理论”,《三峡大学学报》,2002年24卷1期,50-54页。111 “语境研究的多元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34卷3期,161-166页;转载于《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8期,104-109页。112 “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外语研究》,2002年第3期,2-5页。113 “计算符号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9期,1-5页。114 “雷迪的传导隐喻”,《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6页。115 “‘如何操作’型语篇文体特征的变异”,《英语研究》2002年1卷1期,2-9页。116 “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国外外语教学》2002年第4期,3-7页。117 “在教育技术变革下的外语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一书评介”,《外语电化教学》2002年第6期,60-64页。118 “中国环境下说英语”,《大学英语》2003年第2期,2-4页。119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现代外语》2003年26卷第1期,85-92页。 论中国的双语教育,《中国外语》,2004年第2期。 Individualization, Collaboration, Modularization, and Hypertextualiz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中国外语》,2004年第1期。 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关于《认知隐喻学》的对话(王宗炎; 胡壮麟),《中国外语》2005年第4期。 China's English Education Reform: Trends and Issues,《中国外语》,2005年第6期。 习得与学得,《中国外语》,2007年第2期。 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解读韩礼德的Appliable Linguistics,《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PowerPoint——工具,语篇,语类,文体,《外语教学》,2007年第4期。 让巴赫金给巴赫金定位——谈巴赫金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闲话“整合”,《中国外语》,2008年第5期。 对语言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反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中国外语教育六十年有感,《中国外语》,2009年第5期。 语篇的评价研究,《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 Interviewing Professor MAK Halliday (韩礼德; 胡壮麟; 朱永生),《中国外语》,2010年第6期。 认知符号学,《外语学刊》,2010年第5期。 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外国语》,2011年第1期。 谈中国外语教育30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谈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外语教学》,2011年第4期。

  • 索引序列
  • 济南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页
  • 济南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
  • 四川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页
  • 湖北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页
  • 三峡大学学报增刊要求多少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