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科学观察杂志

科学观察杂志

发布时间:

科学观察杂志

期刊概况 据2016年1月中心官网信息显示,该中心总馆主办《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文献情报(英文版)》《化学进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科学观察》《高科技与产业化》《电子政务》《中国数学文摘》等9种期刊。兰州中心成立《地球科学进展》杂志社,由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类基础和应用性刊物《地球科学进展》《遥感技术与应用》《天然气地球科学》和《黄金科学技术》4个特色学科期刊编辑部组成,这些刊物主要报道本学科前沿领域和相关技术。成都中心以情报研究为依托,主办《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和《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种期刊。武汉中心依托以长江流域资源生态环境和工程技术为重点的文献收藏,主办核心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其中:《中国文献情报(英文版)》是中国第一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英文学术期刊。《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是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唯一一份技术性刊物,入选北大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被多次授予“中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荣誉。《图书情报工作》是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核心期刊,多次荣获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各种奖项。《图书情报工作动态》是主要报道业界发展动态、反映图书情报工作最新发展动向。《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为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全国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等。《化学进展》是以刊登化学领域综述与评论性文章为主的学术评论性期刊。从2001年起,《化学进展》被美国科学情报所(ISI)的SCI-E(SCI扩展版)收录。《中国数学文摘》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中央级科技检索类期刊,受到国家自然科学数学天元基金资助。收录范围涵盖了中国中国国内外出版的数学专业类核心期刊以及中国主要高等院校学报(共计380种)、数学类专著和会议录等文献的文摘。《科学观察》是反映世界科学发展态势的学术期刊。与美国Thomson Scientific 公司版权合作,推出Science Watch中文版。《电子政务》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中国首家大型电子政务专业杂志。《地球科学进展》主要报道中国国内外地球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的研究进展,评述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主题的研究态势,介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信息;同时通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意向,公布地球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交流国家攀登计划、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经验、地球科学基金项目内容和研究成果。《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为综合性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库(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库 (CSTP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收录,发表的科技论文涉及自然科学各领域,50%以上的论文获重大基金资助。2005年影响因子为576,列中国国内综合类期刊前20名。《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主要刊载具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药用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性成果,内容涵盖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化学、药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收录,同时收录本刊的还包括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ICST)、英国动物学记录(ZR)等国际检索刊物。《天然气地球科学》主要刊登天然气地质学、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和中国中国国内外典型气田实例分析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同时报道中国国内外有关天然气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非常规气资源(如天然气水合物、煤层气、深盆气、未熟—低熟烃等)的研究论文在刊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遥感技术与应用》主要介绍中国中国国内外有关遥感技术与应用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数据的使用,全球遥感技术研究发展趋势等,主要推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流国家攀登计划、攻关计划工作等科研成果及其他科学重大项目具体内容和研究成果。 期刊研究项目 该中心科技期刊承担的国家和部委科技期刊研究项目有:中国科协“《学术期刊出版与管理指南》研究编制”项目(2007-2008);“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国际合作策略研究”项目(2007-2008);“《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09)》”研究项目(2008-2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时代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2008-2010)。主要研究成果有:《国外科技社团期刊运行机制与发展环境》(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国外科技期刊发展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大科技 4 博物 10新知客 10环球科学 这个杂志非常不错 12元。代号和全年订价自己去网上找。

科学观察杂志官网

首当其冲的就 科学 自然。

要数著名,当提科学。

国外的很多网站在国内是打不开或者部分打不开的 所以信息会有闭塞

science网站 网站

科学观察杂志封面

1、2002年11月21日刊的《自然》封面讲述了对水稻的故事。2、2003年1月23日刊的《自然》封面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徐星等人对“顾氏小盗龙”化石的研究成果,论证了这是一种四翼动物,并且可能会滑行。3、中国科学院的柳振峰及同事成功测定的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72 Å分辨率的X射线晶体结构图成为了2004年3月18日刊的《自然》封面图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刊物的要求,期刊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冲击着市场,成为书刊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是以纸介质为载体,通过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以及综合内容进行设计,以印刷方式复制的、成册的连续出版物。其中最能激发人们阅读兴趣的是整本期刊的封面,早期的封面只是起到保护作用,而如今的封面除了保护功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装饰美化作用。 期刊封面的装饰美化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它不是随意设计的。在进行期刊封面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事项: 一、期刊封面设计需要注重细节 封面设计的细节包括用纸种类、刊名样式、年份和卷期号样式等多方面内容。 表现力强的纸张可更好地突出刊物的个性,如一般的胶版纸具有大众化特点,而光洁的铜版纸则有华贵的气质。 刊名样式应当醒目、大方和富有个性,一般有手绘体(书法体、美工体)和植字体(来自计算机字库)两类可以选用。 年份和卷期号的定位设计是期刊封面装帧特有的。由于期刊的时间性比较强,读者往往通过年份和卷期号来判断刊物的新旧,因此它们须放在突出、醒目的位置,甚至还可同时注明出版日期。 二、封面与期刊的内容协调一致 封面设计首先必须与期刊内容的性质保持一致。如果期刊的内容是严肃的、学术性的,那么封面就不能过分活泼,否则就会显得不和谐、不协调;如果期刊内容比较活跃、轻松、色彩丰富,封面便不能“板着面孔”;文化生活类期刊的封面要显得富有文化气息,而科学技术类期刊的封面就应体现相关的科技内容。对于同一类期刊来说,封面装帧的设计也要注意做到“和而不同”、“同中有异”,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三、封面设计要有稳定性 在封面的外部特征相对成熟之后,一般宜让其相对定型,基本不作变化,而且还要不断加以强化。这样做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如美国《时代》周刊面封的红色方框,让读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一眼分辨出来。 相对稳定并非是绝对不变。根据刊物发展的个性要求,在不损害主题的情况下封面也可作相应的调整。而在改刊或改版时则可对封面设计作较大幅度的调整,以给人面貌一新的感觉。 四、强化期刊封面的宣传效应 封面是期刊直接接触读者的具有独特效用的窗口,刊物可借以作自我宣传,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购买欲。强化封面宣传效应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为让读者记住刊物,可在面封或底封印上响亮的广告语。给人留下意味深长的感觉。 可将封面设计成故事型的,即将面封、底封或整个封面的画面形象与内页介绍的专文结合起来,使之既是封面的重要成分,也是本期内容的聚焦点。 采用富有冲击力、创意别出的图案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面封印上要目等,可让读者不必翻阅就能比较直观地了解本期刊物的主要内容。 随着人们对期刊认识的不断深化,封面的装饰作用和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所以在进行期刊封面设计时需要把握好以上四个注意事项。

比较有名的是Science和Nature吧。只涉及物理,生物,化学,没有数学内容,但是比较普及。 Science的官网地址:的官网地址:不过这不是科普类的科学杂志,刊发的都是专业论文。但是绝对称得上是最著名的科学杂志。

首当其冲的就 科学 自然。

《观察》杂志

“杂志封面的英文是:INDEPENDENCE(独立)、NON-PARTY(无党无派)、THE OBSERVER(观察)——这是《观察》的基本立场,“民主”、“自由”、“进步”、“理性”、“公平”、“独立”、“建设”、“客观”是该刊物的的“基本原则和主张”。解放前共出版5卷113期。 该周刊是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标志性刊物,以知识份子的良知和责任感,要求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立场,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地进行自由评说,希冀靠言论的力量影响政府的决策,并以此唤起社会的良知。《观察》云集了一大批最著名的自由主义作者,认为有权利用言论的力量批评政府及各方面力量,以坦率、公允和智慧的笔调吸引了大量的知识份子读者,销量从400份迅速飙升到10万份,左右着舆论界自由主义运动的风向。《观察》聚集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最“星光灿烂”的一群人:曹禺、胡适、卞之琳、周子亚、宗白华、吴晗、季羡林、柳无忌、马寅初、梁实秋、冯友兰、傅雷、费孝通、朱宣咸、张东荪、傅斯年、朱自清、钱钟书等。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型与国门的洞开一般,充斥着沦丧的耻辱与救亡的迫切。过去的研究较多从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嬗变着眼。传统知识分子介乎朝廷与乡党之间,通过科举选拔制度形成一个调和国家与庶民矛盾、仲裁家族邻里事务的士绅阶层。而新式知识分子即便不是留学西洋或负笈东洋,也多在国内的新式学堂接受过掺有西方文明因子的教育,其从事的社会工作从传媒、学校到银行、政府甚至军队具有高度的多元性。学者许纪霖从都市史入手研究知识分子,提出“乡村知识分子向都市知识分子转变”这一命题,为我们审视《观察》同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首先,从《观察》周刊的撰稿人群体来看,以“后五四”一代为主体,包括像储安平、费孝通、萧乾、吴恩裕等,并以“五四”一代为辅,包括像胡适、张东荪、任鸿隽等。 如果说“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还或多或少与私塾、宗族、科举等富有乡村因素的历史文化存有暧昧的联系,那么“后五四”一代,作为《观察》撰稿人群体的绝大部分,已经从乡村大规模转移到都市了。他们之中或许不乏像储安平一样从地方望族走出来的青年知识分子,但是其成长经历是伴随着私塾的衰落、宗族的离析与科举的废止,海外学成归来以后目光也皆投射于新兴的城市。在《观察》1946-1948年之间所出宏宏五卷共114期中,仅有11篇为专论乡村问题的文章,而且出至第5期时,由于内战双方的胜败情势已渐趋彰著,一直以中间力量自居的自由知识分子连自身的前途命运尚难谋定,更遑论离他们千里之外的乡村问题了。 其次,从《观察》的受众群体来看,工商政学军为绝对主体,并且储安平自己也在报告书中强调“本刊是一种高级刊物,是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并直言“在本刊的基本编辑方针上,中学生不在我们的读者对象范围之内”。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观察》的目标读者乃是都市人群。《观察》所谈得最勤的国共也好,美苏也罢,与挣扎在中国广大乡村腹地的民众所关甚少。“过去的精英有很重的乡土观念,多少还与农村保持着联系。他们多少仍保持关心农民福利的传统。今非昔比,开放口岸中的实业资产阶级与知识阶层已大不相同;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以及深受西方影响的观念,使他们与农民的距离越拉越远,因而对中国农村与农业问题视而不见。” 当然,从一本杂志的运营规律而言它当然需要有清晰而精准的受众群体,一般是集中于特定的社会职业或地域范围。从《观察》的受欢迎程度来看,它作为一本严肃的政论刊物能够吸纳如此多元都市职业领域的读者已经堪称是一项奇迹,我们如果同时还苛求它能够打入乡村市场,那不免是求全责备。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啻《观察》,与它同时期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政论同人刊物如《新路》、《时与文》、《独立时论》等无一例外地把目光聚焦于都市而忽视乡村。造成政论同人刊物对乡村事务集体失语的深层次原因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 资源高度集中的都市与资源大量外流的乡村。《观察》同人们绝大多数疏离乡村的生活经验日久,因此对乡村建设难有建言。即便偶有梁漱溟、费孝通这种热心乡村建设运动的行动型知识分子出来说几句话,国民政府也未必听,听了也未必能在重心缺失的广大乡村落实。与之相比,“活动在大后方”的共产党则更懂得以简洁易懂的宣传标语与口惠实至的土改运动来凝结人心,夯实基础。譬如1946年中共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专门开设了《农民呼声》专栏。解放区各报还将编辑部的同志们下放到村子参加土改运动,通过亲身体验来缩短报社工作人员同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距离。

科学观察杂志怎么样

管理观察杂志社是一个不错的杂志社!他是不错的!管理观察是非核心期刊。但是他应该是国家级期刊。

比较有名的是Science和Nature吧。只涉及物理,生物,化学,没有数学内容,但是比较普及。 Science的官网地址:的官网地址:不过这不是科普类的科学杂志,刊发的都是专业论文。但是绝对称得上是最著名的科学杂志。

当我老了双手颤了谁会在我的左手边勾着我的手指当我老了眼睛花了谁会为我抹去混浊的眼泪

首当其冲的就 科学 自然。

  • 索引序列
  • 科学观察杂志
  • 科学观察杂志官网
  • 科学观察杂志封面
  • 《观察》杂志
  • 科学观察杂志怎么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