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

发布时间: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有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法商研究,政法论坛。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是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

截止到2014年5月,深圳大学有7个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国防国技实验室;省级技术型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9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高等教育研究所;国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印度研究中心。 国防国技实验室: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型重点实验室:超级计算中心;新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子学研究所;物流研究所;模具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级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移民文化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院;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弱势群体保护研究所;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 馆藏资源截止到2012年12月,深圳大学图书馆馆舍48441㎡,全校拥有25万余册图书,其中图书馆有26万余册,图书馆藏书达460万余册(含电子图书150万余册),各学院资料室有99万余册。馆藏书刊目录数据库累计817917种,3072639册,其它50000册未编赠书。 中文图书720686种,2755242册,外文图书82028种,128075册。中文报刊合订本4647种,126206册,外文报刊合订本2379种,51806册。电子图书镜像1701784册。全文电子期刊63万种。光盘、网络、镜像数据库共204种(中外文),含全文电子期刊74447种。收藏美术艺术作品累计248件,其它艺术品11件。各种非书资料约8万件。以丰富的港澳台版藏书为特藏,共收藏6万余册港台图书。 学术期刊《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本刊是由深圳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性刊物,以鲜明的办刊特色和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被确立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深圳大学报》《世界建筑导报》 “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4030项,其中“863”、“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防科研项目等国家级课题、项目29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达74项。2005年实到科研经费6100万元,2006 年突破9000万元,其中横向课题经费超5000万元。2010年文理科实到科研经费3亿元。科学研究贴近社会需求,横向项目和经费不断增加。2011年,自然科学类科研项目497项,人文社科类项目211项;科研实到总经费自然科学类67万元,人文社科类99万元;国家基金项目科技类78项,社科类11项。科学研究贴近社会需求,横向项目和经费不断增加。五届高交会 ,233个项目参展,达成合同金额2亿元,部分技术实现产业化。截止到2013年,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获得重大突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国家级技术发明二等奖、解放军总参谋部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广东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被《工程索引》和《科学文摘》收录,篇引率居全国科技期刊前列;人文社科版论文转载量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名列前茅。 论文成果 截止到2013年,理工类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804篇,人文社科类论文被CSSCI收录1306篇,2009年至2012年,学校本科生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13 篇,其中,英文论文14篇,SCI收录9篇,EI收录15篇,ISTP收录6篇,CSSCI收录3篇;学生申请发明专利4项(其中1项已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共出版专著263部、译著40部。 青年基金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取得突破。截止到2013年,获得全国美展金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解放军总参谋部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9项,获得授权专利107项。 计算机成果 2012年12月,深大联手中科大研制出万亿次个人高性能计算机。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

刊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henzhen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主办: 深圳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广东省深圳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260XCN: 44-1030/C邮发代号: 46-14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4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您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和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是北大核心期刊,还有什么论文方面的问题可联系我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刊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henzhen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主办: 深圳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广东省深圳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260XCN: 44-1030/C邮发代号: 46-14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4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刊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henzhen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主办: 深圳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广东省深圳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260XCN: 44-1030/C邮发代号: 46-14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4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专著,8万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另于2006年以《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为书名再版ISBN 7-80653-059-2)期刊(报纸)论文 保继刚,李蕾蕾,旅游区域研究方法,《地理译报》,1992 年第1期:53-58页 陈传康,许学工,李蕾蕾,俞孔坚,牟光蓉,产业园林研究案例,《观光管理》(台湾),1992年12月号:93-119页。 李蕾蕾,邯郸城市文化考察,《人文地理》,1993年第1期:23-27页。 陈传康,李蕾蕾,潮汕美食文化与美食旅游,《沿海新潮》(汕头),1993年第3期:54-58页。 李蕾蕾,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元科学分析,《沿海新潮》(汕头),1994年第4期:30-33页。(入选《中国新世纪理论文献》)。 李蕾蕾,深圳旅游景点的形象定位策略,《深圳商报》,第十四版。 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旅游学刊》,1995年第3期:29-31 页。 李蕾蕾,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旅游学刊》,1995 年第4期:16-20 页。(另载于《沿海新潮》(汕头),1995年第6期:62-65页) 李蕾蕾,从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地理研究》,1995年第3期:69-73页。(另载于《人文地理》,1996年第2期:8-11页)。 陈传康,李蕾蕾,风景旅游区与景点的旅游形象策划,《沿海新潮》(汕头),1996 年第6期:81-83页。 陈传康,冯若梅,李蕾蕾,康体休闲已经注意到了”第四医学”,《自我保健》(上海),1996年,第4期:16-17页。 陈传康,冯若梅,李蕾蕾,第四医学与康体休闲、康复养生的旅游开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第2期:57-59页。 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旅游学刊》,N1,1998年:47-49页。(另载于《广东旅游》,1997年第11期:20-21页)。 李蕾蕾,介绍西方旅游规划的一种新趋势,《人文地理》,1998年第1期:63-64,70页。 李蕾蕾,从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思想的演变探讨一种新的规划观念,《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2期:61-64页。 李蕾蕾,人-人感知系统:旅游形象设计新领域,《人文地理》,1999年第4期:10-14页。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87-93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95-100页。(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收录,2000年第5期:81-82页) 李蕾蕾,论应用型专业专业“干”字型知识结构的建立与培养,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15-17页。(另载于《深大通讯》(内部刊物),2000年6月第2期:16-17页) 李蕾蕾,英国兰开夏大学教育观察,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114-116页。(另载于《深大通讯》(内部刊物),2001年V54,N4:19-21页)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地理科学》,V20,2000年第6期: 561-568,(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世界地理研究》,V11,2002年第3期: 57-65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地理》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70-78页。2006年获得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论文类叁等奖) 李蕾蕾,深圳的海滨旅游开发与形象建构,《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24-27页。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的公众征集:误区与思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43-47页。 李蕾蕾& DSoyez,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人文地理》,2003年第6期,20-25页。 李蕾蕾,工业旅游与珠海旅游开发战略,《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2期:72-75页。 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建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地理研究》,2004年第1期:125-134页。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公众征集的误区与纠偏机制,《中国旅游报》,2004年3月19日第6版。 李蕾蕾,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2期:58-61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一),《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6期:23-26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二)——世界文化遗产弗尔克林根炼铁厂,《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期:10-16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三)——Zolleverein(关税同盟)煤矿及鲁尔工业区煤矸石山,《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2期:4-8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四)——有着教堂般工业建筑的措伦(Zollern II/ IV),《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3期:13-18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五)——德法边界互相呼应的煤钢遗址,《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4期:20-23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六)——一个恋着绿色的露天褐煤矿(RWE公司),《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6期:20-25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VII)——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7期:11-15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八)——因港而“兴”的杜伊斯堡,《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8期:16-19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九)——“黄针”串起的工业旅游路线,《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9期:15-21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彰显汽车文化的“大众汽车城”,《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0期:8-16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一)——存储着历史与未来的汉堡水上“仓库街”,《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1期:8-15页。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二)——慕尼黑:科学技术的博览之都,《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2期:67-72页。 李蕾蕾,王微,肖秀轼,航空广告:实证、隐喻和目的地形象的建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00-104页。 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以深圳为例,《地理学报》(ISSN 0375-5444; CN 11-1856/P),2005年第2期:257-265页。 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77-83页。 何建平,李蕾蕾,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其本地-外部因素分析,《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113-117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52-58页)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以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例,《旅游科学》,2005年第12期:44-51页。 何俊涛、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外一则)——原东德Lausitz褐煤矿与西德RWE褐煤矿的差距,《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1期:84-88页。收录在书籍出版物上的著述 李蕾蕾,邯郸城市文化考察报告,《邯郸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编委会编,《邯郸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测绘出版社,1994年:128-143页。ISBN 7-5030-0770-2/ G223-53。 李蕾蕾,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元科学分析,,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编,《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14-18页。ISBN 7-214-01643-5/G433。 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传播系主编,《文化与传播》(第3辑),海天出版社,1995年:118-124页。 李蕾蕾,陈传康先生的学术风范与人格魅力,王恩涌、王子贤、蔡运龙、牟光蓉主编,《陈传康教授纪念文集》,西安、北京、广州、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114-124页。ISBN 7-5062-2638-3/G43。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57-267页。ISBN 7-301-05247-2/G0684。 李蕾蕾,传播学在旅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8-100页。ISBN 7-301-05247-2/G0684。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08-416页。ISBN 7-301-05247-2/G0684。 李蕾蕾作为项目参与者,有关著述发表在保继刚等著,《旅游规划案例》(第六章东莞市旅游规划,第七章 桂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八章 苏州市旅游总体规划),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年:142-319页。ISBN 7-80653-404-0/F72。 李蕾蕾,深圳传统优势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研究,彭立勋主编,《城市文化产业与发展模式创新》(2006年深圳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77-90页。ISBN 7-5004-5444-9。 吴予敏,李蕾蕾,谢晓霞,深圳市广告业政策法规与监管分析报告,彭曙曦、吴予敏主编,《深圳广告26年(1979-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78-104页。ISBN 7-80230-257-9/F 052。 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以深圳为例,彭曙曦、吴予敏主编,《深圳广告26年(1979-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116-131页。ISBN 7-80230-257-9/F 052。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n Germany: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presentation P 保继刚、徐红罡、Alan Lew 主编,《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408-429页。会议演示、摘要或全文论文 LI Leilei,Tourists in the New Age AN D its Significance to Destination Planning AN D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Asia Pacific Tourism Association Fifth Annual Conference (Volume 1),edited by Vincent CSHeung,John Ap &Kevin KFWong,1999: pp151- 李蕾蕾,信息、传播与旅游开发,’99上海传播学国际研讨会之提交论文并演示发言,1999年10月28-30日,上海。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99深圳跨文化交际学国际讨论会之提交论文并演示发言,1999年11月22-23日,深圳。 LI leilei,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spatial rules of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perception,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29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Congress in Seoul,Korea,2000,August 14-18,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state AN D challenge,paper AN D PPT presented in the conference “Industrietourismus: Chancen und Risiken fuer da industriekulturelle Erbe”,Saarbrueken,May 24-26,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n Germany: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presentation practices,Paper AN D PPT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ent tourism AN D destination Yichang,China,2003/11/27- 李蕾蕾,德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与实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论文与PPT演示,中国科协等主办, 2004年8月28-30日辽宁阜新。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Status,Barriers AN D Potentials,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IGU Commission on tourism,leisure AN D global change pre-congress symposium,Brisbane,QueenslAN D,Australia,30th June-1st July LI Leilei & D Soyez,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Status,Barriers AN D Potentials,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Union IGU2006 Brisbane conference AN D joint meeting of the Institute of Australian Geographers AN D the New ZealAN D Geographical Society,Regional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s: a view from the Antipodes,3-7 July 李蕾蕾,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的影响,发表于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四届年会——郑州论坛论文集《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发展》,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光明日报社,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2006年7月28-29日,郑州。 会议论文:李蕾蕾,城市发展理论与深圳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路径思考, “全球化视野下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并做会议演示发言,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旅游局主办等主办,2006年10月25-27日,深圳。 LI Leilei,Industrial tourism AN D regional impact: case studies from the Ruhr region in Germany,Research Report to DAAD on stay in Germany at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Cologne,May 22- August 14, 李蕾蕾,窦亚南,《深圳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型研究》,〈深圳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分项专题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10月。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深圳主题公园文化旅游和相关创意产业的关联促进策略研究:以华侨城旅游演艺产业为例》,〈深圳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分项专题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10月。 李蕾蕾,《文化产业空间研究:新文化地理学与深圳、广州的案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提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6年3月。 李蕾蕾,葛岩,马春晖,李新立,窦亚南,任开碍,《深圳宝安区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宝安区旅游局,2005年10月。 李蕾蕾,张晗,李新立,马春晖,《深圳市宝安区酒店业发展调研报告》,提交深圳市宝安区旅游局,2006年12月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目录

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另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也是比较权威的社科类数据库。在国外较权威和著名的数据检索系统包括SCI、EI等,为了引导我校科技人员的论文投向, 使他们的论文能被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让更多的同行了解,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显示度,现将常用数据库来源期刊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以供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检索、订阅、职称评定等参考。  另外,本指南还列出了核心期刊按影响因子的排序表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谨供参考。  1、《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简称《引证报告》(核心期刊投稿首选),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版一次,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见下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社会科学战线 学术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天津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 江海学刊 江汉论坛 江苏社会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史哲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浙江学刊 浙江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 求是学刊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社会科学辑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州学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人文杂志 求索 思想战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国外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鲁学刊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学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江西社会科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学刊 学术界 东岳论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东南学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京社会科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术论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东社会科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东社会科学 探索 学术交流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方论丛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宁夏社会科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社会科学 长白学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江淮论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社会科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甘肃社会科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晋阳学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社会科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B(除B9) 哲学 哲学研究 心理科学 心理学报 哲学动态 自然辨证法研究 孔子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哲学史 道德与文明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现代哲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探新 周易研究  B9 宗教 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中国宗教 佛教文化 中国穆斯林 世界宗教文化  C8 统计学 中国统计 统计研究 统计与决策 数理统计与管理  C9l 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 社会 妇女研究论丛 4、中国社会保障  C92 人口学 人口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 人口与经济 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3 管理学 中国行政管理 管理世界 领导科学 中外管理 管理科学学报  C96 人才学 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民族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3、贵州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研究 5、黑龙江民族从刊 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回族研究 世界民族 中国民族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社会科学 青海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 满族研究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1,3,5国际政治 世界经济与政治 现代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当代亚太 国外理论动态 美国研究 当代世界 西亚非洲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国际展望 国际论坛 国际观察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和平与发展 拉丁美洲研究 日本学刊 东南亚研究 国外社会科学  D2,4,6 中国政治 政治学研究 求是 中国行政管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了望 社会主义研究 教学与研究(北京) 毛泽东思想研究 党的文献 马克思主义研究 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探索 党建研究(北京) 中共党史研究 学习与探索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社会科学研究 理论前沿 理论探讨 新视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求是 理论与改革 科学社会主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工会理论与实践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学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妇女研究论丛 党政论坛 理论导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理论探索 半月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中国青年 公安大学学报(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D9 法律 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法学 法学评论 中外法学 现代法学 法商研究 法律科学 法学家 政法论坛 人民检察 河北法学 法制与社会发展 政治与法律 环境法律评论 比较法研究 法学杂志 当代法学 人民司法 法律适用 法学论坛  E 军事 中国军事科学 军事经济研究 国防大学学报 政工导刊 军事史林 军事历史研究 世界军事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第二编 经 济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经济学动态 改革 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 财贸经济 财经研究 经济科学 宏观经济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当代经济科学 经济管理 当代经济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探索 现代财经 上海经济研究 财经科学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纵横 中国经济问题 经济与管理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经济经纬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生产力研究  F11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研究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 当代亚太 亚太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现代国际关系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  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改革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峰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管理 特区经济 开放导报 南方经济 宏观经济调控 中国改革 中国劳动 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 改革与战略 中国流通经济 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 会计 会计研究 审计研究 财会月刊 财务与会计 财会通讯 审计与经济研究 中国审计 中国农业会计 广西会计 中国会计电算化 财会研究(兰州) 事业财会 财经理论与实践 会计之友  F3 农业经济 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村观察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林业经济 中国土地科学 林业经济问题 生态经济 农业经济 调研世界 乡镇企业研究 中国农垦经济 农村经济 乡镇经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世界农业 农村经济导刊  F4/6工业经济  (含F27) 中国工业经济 管理世界 经济管理 经济研究 改革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南昌) 汽车与配件 中国建材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电业 建筑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企业活力 上海企业 集团经济研究 管理现代化 经营与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 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工业技术经济 电力需求侧管理 铁道经济研究 交通企业管理 旅游学刊 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F7 贸易经济 国际贸易问题 商业研究 国际贸易 商业经济与管理 财贸经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消费经济 国际经贸探索 商业时代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商务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中国商贸 商场现代化 江苏商论 销售与市场 商业经济文荟 中国物价 中国市场 财贸研究 价格月刊  F81 财政国家财政 税务研究 财政研究 税务与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财贸经济 中国财政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财经问题研究 涉外税务 财经论丛 财经研究 中国税务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江西财税与会计 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投资研究 金融论坛 保险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上海金融 财经理论与实践 金融与经济 浙江金融 武汉金融 中国金融 西南金融 南方金融 现代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 银行家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20 信息与传播 现代传播 当代传播  G21新闻学、新闻事业 国际新闻界 新闻记者 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记者 新闻战线 新闻与写作 新闻界 新闻爱好者 新闻大学 新闻知识 新闻实践  G22广播、电视事业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编辑学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出版 编辑之友 出版发行研究 编辑学刊 出版广角 读书 中国图书评论 科技与出版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中国图书馆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图书馆杂志 情报科学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 情报杂志 图书馆论坛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资料工作 情报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情报知识 现代情报  G27 档案学 档案学通讯 中国档案 档案学研究 档案与建设 浙江档案 档案管理 兰台世界 山西档案 档案 北京档案 上海档案 四川档案 湖南档案(改:档案时空)  G3 科学,科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研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软科学 自然辩证法通讯 科学管理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科技进步与对策 科学新闻 科技管理研究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G4 综合性教育 教育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比较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教育评论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人民教育 教学与管理 教育探索 教育与经济 教育科学 江西教育科研 辽宁教育研究 教育导刊 上海教育科研 山东教育科研(改:当代教育科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G61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管理 语文教学通讯(分初中刊和高中刊) 学科教育 外国中小学教育 历史教学 上海教育 中小学教师培训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 天津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 中小学外语教学 数学通报 中学物理高中版 生物学教学  G64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中国高教研究 江苏高教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现代大学教育 高校理论战线 高教探索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G71/79 各类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与职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 电化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 中国特殊教育 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父母必读 继续教育  G8 体育 体育科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与科学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学刊 中国体育科技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化导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中国语文 语言教学与研究 民族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汉语学习 语言研究 中国翻译 世界汉语教学 古汉语研究 方言 当代语言学 语文研究 语文建设 修辞学习 语言与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H3/9 外国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外语界 现代外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外语学刊 外语教学 外语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中国俄语教学  第四编 自然科学  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天津大学学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进展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高技术通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应用科学学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工学院学报  N 自然科学总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学报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学 管理科学学报 自然科学史研究 自然杂志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中国科学基金 中国科技史料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复旦学报医学版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广东医学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医药 新医学 天津医药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陕西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京医学 医学与哲学

您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和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是北大核心期刊,还有什么论文方面的问题可联系我

刊物那么多,这里估计写不完告诉你一个办法,直接百度 CSSCI 他们官方网站上有最新的版本目录。你直接下载就可以了

娃儿

  • 索引序列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目录
  • 返回顶部